赤峰市肉羊繁育体系建立及产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依据 (7)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4)

第四章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21)

第五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3)

第六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25)

第七章建设方案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及消防 (31)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管理 (32)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38)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9)

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分析 (40)

第十三章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3)

第十四章评价结论 (44)

项目名称:赤峰市优质肉羊种子工程

项目实施单位: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

赤峰市畜牧业局

项目负责人:方武

东日布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

勘察设计所

可行性研究负责人:方武、东日布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赤峰市优质肉羊种子工程

二、项目实施单位

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张振武(董事长)

赤峰市畜牧业局

法人代表:东日布

三、项目负责人

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武

赤峰市畜牧业局局长:东日布

四、项目性质

新建

五、项目实施区域

赤峰市地区

六、项目建设期

1年,运营期9年。

七、项目背景

畜牧业是赤峰市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2003年牧业年度统计,全市牲畜存栏977万头(只),

其中羊存栏693万只,年可出栏肉羊200万只,全市有草牧场860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600万亩,年种植青贮玉米100万亩,有25亿kg秸秆及10亿kg剩余粮食可供转化,为发展肉羊饲养业奠定的丰富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肉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优质羊肉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肉羊产业前景看好。

我市草原兴发集团是中国最大肉食品生产企业,在羊肉生产和加工领域居全国第一,其开发的草原羔羊肉已成为全国食品业名牌产品,产品供不应求,多年来草原兴发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始终重视农牧业产业化体系、食品安全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的提高与完善,草原兴发集团以振兴草原畜牧业经济为己任,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本土作战,为带动赤峰市肉羊产业化发展,决策要以赤峰市为核心建设肉羊生产基地,确立到2005年企业年屠宰优质肉羊1000万只发展目标,其中在赤峰市完成肉羊屠宰加工500万只。

因此,发展肉羊产业,不仅能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农牧民致富达小康的目标,同时由于肉羊适宜舍饲,对农作物秸秆利用力强,也有利于本地区由于自然的和人为因素影响逐步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及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养羊业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化科学化方向转变。但是,由于我市的肉羊繁育体系尚不健全,缺乏适宜本地区畜牧肉羊生产所需的良种及良种肉羊种源基地,致使肉羊改良进度缓慢,

个体生产性能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本地区肉羊产业化的进程。为此,我市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展的意见》精神及西部大开发政策,充分利用本地区基础资源,发挥我市在羊品种培育和胚胎移植技术方向的技术优势以及草原兴发集团在肉食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优势,加强种源基地建设,通过进一步投资,在赤峰市敖汉旗建设赤峰市肉羊繁殖中心,培育适宜本地区生产状况的良种肉羊种羊,建立健全本地区肉羊繁育体系,以保证我市在项目建成后饲养量达1000万只,出栏500万只的目标,并由此形成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种羊生产,商品羊繁育、产品加工的产业化链条,实现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项目依据、原则、范围

1、项目依据

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展的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种源基地建设相关文件;

赤峰市畜牧业发展规划;

有关种畜场建设的条件规定及相关优惠政策;

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

当地及国内相关地区现行的价格标准等;

赤峰市在羊品种培育和胚胎移植方向的技术优势;

《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第三版;

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项目原则

以胚胎移植及其相关生物工程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手段,繁殖优良品种肉种羊,建设肉羊良种推广体系,大力推广肉羊人工授精技术,转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实施舍饲半舍饲,推广羔羊舍饲育肥当年出栏技术,加强草原建设、完善畜牧业配套服务体系,优化与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实现赤峰市畜牧业强市的目标。

3、项目范围

建设地点、规模与市场预测;

建设条件及项目区情况;

原材料供应、土建工程和技术方案;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实施计划,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计划;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式;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九、项目建设内容与生产规模

在赤峰市敖汉旗建立赤峰良种肉羊种羊繁殖中心一处,在七个旗县区建肉羊繁育场七处,建人工授精站2000处,从国外引进优质肉用型种羊1300只,其中供体母羊1200只,种公羊100只,与赤峰市现有300只供体羊一起开展胚胎移植,正常年份达到生产良种肉用种羊14000只,其中种公羊7000只,种母

羊7000只。

十、主要技术指标

1、供体受胎率98%。

2、供体母羊平均每年二次采集可用胚胎20枚。

3、移植妊娠率65%。

4、产仔成活率98%。

5、种羊培育率80%。

十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计划总投资58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44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360万元。在总投资中,良种繁育中心建设投资3787.77万元:包括引进种羊2000万元,购臵受体羊8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1702.77万元,基础设施投资包括购臵胚胎移植专用仪器设备投资303.27万元(包括设备安装费27.57万元),购臵生产机械设备投资159.5万元(含设备安装费14.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40万元,服务体系建设投资1000万元;七处繁育场投资1624万元,其中购进受体羊28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882万元,胚胎移植设备308万元(安装费28万元),机械设备154万元(安装费用14万元);其它费用16.60万元;基本预备费21.6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60万元。在总投资中,计划申请国家投资3500万元,占总投资60.29%;地方投入800万元,占总投资14.69%;草原兴发自筹1505万元,占总投资的25.93%。

十二、研究结论

1、该项目建设符合全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肉羊种羊,采取胚胎移植技术繁殖种羊,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肉羊繁育体系,将加快肉羊生产的产业化步伐。

2、项目建设实施单位技术力量雄厚,项目自身科技含量高,能够将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3、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潜力巨大。

4、项目实施后,正常年份实现销售收入6640万元,年利润总额2204万元,I=12%时财务净现值5698.52万元,内部收益率32.54%,收回全部投资需要4.16年(包括建设期一年),投资利润率31.76%,盈亏平衡点为44.59%。

综上所述,本项目定位准确,符合我市畜牧业生产实际,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我市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促进养羊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我市畜牧业强市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依据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赤峰发展肉羊产业资源优势

畜牧业是赤峰市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2003年6月末统计,全市牲畜存栏977万头只,其中羊存栏693万只,年可出栏肉羊200万只创产值6.5亿元以上。全市草场面积8600万亩,其中有人工草地600万亩,每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余亩,有25亿kg秸秆和10亿kg剩余粮食需要转化,为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建设形成草原绿色品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技术优势

赤峰市在羊的品种培育、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曾先后培育出了敖汉细毛羊、罕山白绒山羊等优良品种,这些品种的成功培育,在推动赤峰市养羊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技术在羊育种方面越来越重要,为此,我市较早的将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引进并应用于生产实际,我市喜鹊沟家畜胚胎移植中心羊鲜胚移植妊娠率达70%,推广规模与技术水平均居全国领先地位。赤峰市从一九九○年开展家畜胚胎移植技术的试验研究,一九九一年获得成功,一九九二年走出实验室,

正式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实践。近十年来,先后试验成功并推广应用了牛、绵羊、山羊、马鹿的胚胎移植和胚胎冷冻、切割等新技术。特别是在羊的移植上,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规模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赤峰市家畜胚胎移植中心是全国第一家大面积推广应用绵羊胚胎移植技术的单位。

三、龙头企业优势

我市草原兴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草原肉食品生产企业,在羊肉生产和加工领域位居全国第一,其开发的草原羔羊肉已成为全国食品业名牌产品,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年屠宰加工肉羊能力达500万只以上。其中在赤峰市屠宰肉羊达100万只以上,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是自治区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000年被中央八部委确认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2年2月,“草原兴发”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6月,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确认为自治区二十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草原兴发集团以振兴草原畜牧业经济为己任,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本土作战,为带动赤峰市肉羊产业化发展,决策要以赤峰市为核心建设肉羊生产基地,确立到2005年企业年屠宰优质肉羊1000万只发展目标,其中在赤峰市完成肉羊屠宰加工500万只。

四、赤峰肉羊饲养业存在的问题

1、基数大、产出低

从目前来看,我市绵羊群体基数大,具备了发展肉羊产业

的基础,按现有绵羊饲养数,采取配套技术措施,使羊只年纯增达30%以上,则到2006年我市将具备年出栏800万只肉羊的生产水平。但是,长期以来,本地区均以毛、绒羊改良为重点,肉羊优良品种引进及改良和繁育体系建立工作相对滞后,致使羊群按肉羊产业方向要求改良率低,群体品质差,加之受传统饲养观念影响,羊群结构不合理,适龄母羊比例低,饲养周期长,群体营养不良,出栏率低,处于大群体低产出低质低效的阶段。

2、种源基地建设未跟上肉羊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需要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给肉羊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优质羊肉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发展肉羊饲养业不仅能够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农牧民致富达小康目标,同时由于肉羊活动量相对较少,适于集约化饲养,在舍饲条件下,对农作物秸秆利用力强,有利于保护逐步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因此,大力发展肉羊产业是我市畜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市用无角多赛特、夏洛来、德国肉用美利奴等优良品种羊与本地母羊杂交,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肉羊个体产肉量提高3.5kg,60—80天的育肥胴体重达18.5kg,日增重150g以上。但是,由于规模小,体系不健全,缺乏种源基地,远远适应不了肉羊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市目前急需引进国外良种肉羊,采取先进的胚胎移植技术繁殖种羊建设,

适应本地区生产状况的良种繁殖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推广肉羊优良品种,建立健全本地区肉羊繁育体系,逐步提高本地区肉羊的改良化程度,实现我市年生产1800万只优质肉羊产业化目标。

3、饲养观念落后,草畜矛盾突出

我市养羊业一直是靠天然草场放牧进行生产,传统的靠天养畜观念在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近年来,由于自然的和人为因素影响,草牧场沙、退化现象日益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日渐恶化,草场载畜能力下降,这些严重的制约了本地肉羊产业化的发展。为此,我们在转变传统的饲养管理观念的同时,加强草原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应用优良品种改良当地羊只,提高生产性能,采取综合配套技术对肉羊实施舍饲半舍饲就显得十分必要。

4、肉羊产品率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肉羊改良重视程度不高,致使个体生产水平过低,效益差,我们出栏羊胴体重12kg/只,而发展中国家为13kg/只,发达国家为16kg/只。存栏羊年均产肉8kg/只,而发达国家德国为16.71kg/只,澳大利亚为19kg/只,美国为30kg/只。因此,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饲养员单位饲养羊只少,不能达到满负荷工作量。

第二节项目实施单位概述

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原兴发”)创建于199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大型的、跨地区经营的草原肉食品加工企业,公司已被评为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2000年被中央八部委确认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1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20大龙头食品企业;2002年,草原兴发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被中国肉类协会评为国内肉羊生产企业第一名,禽类生产企业第八名,冷藏库容量第六名,肉制品加工企业第八名,在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中排名第十三位。2002年末实现销售收入16.18亿元,利润7090万元。

公司现有总资产31.82亿元,员工10000余人,拥有以肉羔羊生产加工为主的草原事业部、以绿鸟鸡生产加工为主的绿鸟事业部和以开发西部特色资源为主的西部事业部,另有一个以开发杂粮、小菜为主的四野食品总厂,公司现拥有60余家生产工厂。同时,已在北京、天津、上海等32个大中城市设立销售分公司。公司通过发展海外合作伙伴,建立海外销售机构等方式,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形成了信息、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科研一体化,种、养、加,贸、工、农一条龙的现代企业公司。

1997年6月,草原兴发4000万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成功发行,募集资金2.2亿元,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从而使公司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草原兴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引进高新技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了本企业独特的经营管理体系。

公司在营造“绿色工程”过程中,引进生物高新技术,坚决保证“纯天然、无污染”的高品质的草原特色,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建有绿色食品生产线40余条,生产出速冻食品、野味熟食品、烧烤制品、羔羊肉精品、补铁产品、补钙产品、全营养奶制品、调理食品、调味食品等十大系列1000余种产品。

草原兴发的主导产业于1998完成了由鸡肉向羊肉的转化。迄今为止,公司已对内蒙古、吉林、青海、甘肃、新疆、黑龙江等省的60余家肉羊屠宰加工厂进行控制,形成了年生产加工肉羊600万只的能力。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以农牧户利益为中心,严格实行“销售服务”、“技术服务”、“融资服务”为一体的三项服务措施,不断密切与广大农牧民的关系,使公司与农牧户之间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从产品生产到基地开发建设,公司始终把基地建设和为农牧户服务放在首位,保证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利用,使草原畜牧业向牧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发展。经过公司基地工厂、事业部产品研发人员、销售分公司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

了羔羊涮品、串类、汤类、煲类系列制品80余个品种。

进入二十一世纪,公司积极着手完善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领导,绿色食品研究所为开发核心,各事业部研发科为基础研发单位,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为技术引导的研发体系;在市场上逐步形成不同目标消费者的高中低档产品群。通过以“草原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促销,与草原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定位相呼应,树立“草原绿色使者”的品牌形象;草原兴发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依托天然大草原的资源优势,依靠公司的人才、品牌、市场优势,以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竭力为国内大中城市生产卫生安全食品,争取将草原兴发建设成中国最大的草原肉食品企业。

2002年年初,草原兴发客观地分析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到2005年实现肉羊屠宰加工1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1亿羽,进入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前三强的奋斗目标。根据这个奋斗目标,草原兴发在赤峰市2005年屠宰加工肉羊总数要达到500万只。

赤峰市畜牧业局,为全市畜牧业的行政管理机构,各旗县区均有畜牧业服务中心,各事业站所设臵齐全,各苏木乡镇有畜牧兽医综合技术服务站。全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队伍现已达到2900多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83人,畜牧兽医师700多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100多人。

第三节立项依据

一、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种源基地建设相关文件;

三、赤峰市畜牧业发展规划;

四、有关种畜场建设的条件规定及相关优惠政策;

五、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

六、当地及国内相关地区现行的价格标准等;

七、赤峰市在羊品种培育和胚胎移植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八、《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第三版;

九、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肉羊产业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是广大农牧民致富达小康的有效途径,肉羊易于舍饲,对秸秆等农副作物利用能力强,饲养肉羊投入成本低,收入稳定,发展肉羊产业有利于推动农村牧区养畜饲养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化科学化转变,可以大幅度增加优质肉羊产品数量,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加工业发展。此外通过推广运用现代肉羊饲养方式,实行种草养畜和

秸秆转化能够推动北繁南育、牧繁农育和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进而减轻全市牲畜超载对草牧场的压力,保护与恢复草原生态。世界及我国现代养羊生产的发展的趋势,决定了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指明了我国现代养羊生产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养羊生产是指通过不断提高羊的良种化水平,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组织和管理养羊生产,以提高养羊业的生产率和商品率;以最低的淘汰消耗获得最多的羊产品,以求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是赤峰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草原畜牧业是本地区的主导性产业,靠天然草场放牧是其主要饲养方式,而饲养家畜品种主要是绵山羊,生产方向多以毛、绒为主。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下是其主要特征。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家畜头数增长过快,超过了草原资源的承载能力,使草原出现了沙化、退化现象,退化草场面积达到了90%以上,进一步加快了本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这几年绒毛市场比较低迷,使养羊者收益逐年下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羊肉的消费量逐年增长幅度较大,同时,绿色无污染的羊肉产品也深受外国市场欢迎,由此,刺激了广大农牧民饲养肉羊的积极性。虽然我市羊饲养量较大,但是由于饲养方式落后,品种差,产肉率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要求,因此,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肉羊

品种培育,建立健全肉羊繁育体系,加快本地区肉羊品种改良步伐,提高肉羊生产性能,科学的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有效的利用草地资源,应用配套技术措施进行舍饲半舍饲,完全发挥草原兴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我市肉羊饲养业走上产业化良性循环轨道,从而实现本地区确定的畜牧业强市的目标。

二、是提高肉产品档次,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国际市场上羊肉,尤其是羔羊肉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人们消费结构已经向方便化、营养保健、绿色食品方面转移。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各国贸易壁垒的逐渐取消,国外的优质羊肉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这对于质量标准尚未与国际接轨的我国羊肉产业无疑是巨大的冲击,中国羊肉产业的唯一出路在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我国是世界上养羊大国之一。据2001年统计,羊存栏数量为29031.9万只,其中绵羊为13316万只、山羊为15715.9万只,占世界总存栏量的17.4%。已有5000多年养羊历史的我国养羊业,建国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就我市养羊现状来看,靠天养羊低成本、低效益方式没有从根本改变,肉羊饲养增收还是靠增加数量来实现,而我们可利用的草场是有限度的,且在逐年减少,产草量逐年下降,导致草畜矛盾日益尖锐。草原畜牧业依赖于天然草场,受气候环境、季节影响

较大,无法做到全年均衡生产。目前,我市虽引进一些肉用羊品种,只是在小范围内饲养和利用杂交优势,一直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各国的畜产品保护屏障将逐渐弱化,羊肉市场将更加广阔,但我们养羊业目前主要以个体经营模式为主,品种混杂,经营粗放,只有使养羊业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生产,从肉羊生产的繁育体系到养羊的饲养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才能提高肉食品档次,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需要。

三、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需要

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养羊生产模式,是重数量、轻质量,低投入、高索取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草场载畜量过大,羊只吃不饱,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死亡率增高和草场退化、沙化以及草地资源产出率低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到农牧民的增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养羊业正面临着进一步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兼顾的艰难抉择。把养羊业和保护、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发展生态养羊业是我们选择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实施舍饲半舍饲和羔羊短期舍饲育肥及放牧加补饲育肥的方式是成功的,不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且大大的减轻草场压力,起到保护草场生态效果。因此,在实施本项目时,树立为牧而农,立草为业的思想,在项目区有计划的进行水、草、林、料、路配套小草库伦建设,采取围封、飞播、浅耕翻、人工补播、机械补播等多项

综合措施对天然草场进行建设改良,提高生产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项目实施单位赤峰市畜研所饲料科研生产基地的优势,研制开发适合本地区肉羊生产状况的各类饲料及相应的添加剂等,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迫切需要

养羊业是我市项目区内广大农牧民衣食住行之源和致富达小良的主要途径。相对于其它畜产品,近几年,羊肉尤其是羔羊肉市场畅销,价格高,饲养效益高,对农牧民增收更明显,同时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

目前项目区内大部分地区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再加上连续几年的干旱,草场沙化、退化现象严重,有些地区甚至100亩草场也养活不了一只羊,致使很多农牧民返贫。由于生产条件和资金的限制,仅凭项目区农牧民自身的力量很难脱贫致富。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的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增加收入。通过补饲实验结果表明,每只补饲过的良种肉羊平均要比传统放牧下的本地绵羊增收200元,项目推广达产期每年可生产500万只优质肉羊,使项目区农牧民年增加收入10亿元,让广大农牧民尽早致富达小康。

第二节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一、种源基地建设有了一定基础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10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 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 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20xx 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当前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计划方案

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自治州第十四次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强力推进我市肉羊产业发展,加快牧区牛羊换种进程,大幅提高肉羊供种能力和农牧民收入水平,根据2006年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某州优质肉羊产业的意见》,特制定某市2012年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引进优质萨福克、道赛特、德国美利奴种公羊500只(其中纯种150只),完成肉羊胚胎移植700只,改良肉羊7万只(其中人工授精改良2.4万只),购进种公牛150头;建成肉羊良繁场6个(其中完善2011年修建的2个,新建4个);培训技术人员及养殖场户负责人210人次;全年出栏肉羊85万只,其中育肥出栏70万只。 二、重点工作及进度安排 (一)肉用种公羊、种公牛引进采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摸清近几年肉羊胚胎移植所产公羔存栏情况,建立分布台账;完成500只种公羊引进任务(任务表附后),其中萨福克、无角道赛特、德国美利奴纯种公羊150只,萨福克、无角道赛特高代杂种公羊350只;年内引进种公牛150头,全部投放到牧区进行牛羊换种工程。种公羊、种公牛引进工作要以各乡镇为主体,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州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纯种公羊、种公牛进行鉴定和认证,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高杂公羊引进和鉴定工作。协调农区配种后的种公羊,通过租借的

形式用于牧区的肉羊改良工作。 时间安排:某市各乡镇要于3月底前完成现有纯种公羊调查登记和种羊采购场户信息收集工作,4-5月完成购进种公羊、种公牛的落实工作,6月完成纯种公羊、种公牛的采购工作,6月底前完成新购种公羊的调教工作,7月底前完成高杂种公羊的采购工作。 (二)推进肉羊人工授精工作。 各乡镇以加速扩大肉羊良繁核心群为目标,坚持整乡、整村推进和向牧区延伸的办法,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年内完成2.4万只改良任务。某市计划选定6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三工镇二工村、六工镇下六工村、二六工镇幸福村、大西渠镇大西渠村、榆树沟镇榆树沟二组、阿什里乡胡阿根村、)作为某州肉羊改良示范村, 3个乡镇的3个行政村(滨湖镇东沟村、佃坝乡二畦村、庙尔沟乡)作为某市肉羊改良示范村,对于肉羊养殖散户,要通过大户代牧或集中饲养的方式,实施整村推进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在肉羊改良整村推进工作中,没有肉羊改良点的农业村要建设或租用民房(至少3间),配套相应的人工授精设备,建成临时配种站点,并在村子周围预留小麦、大麦等茬子地,用于待配母羊临时放牧,每个改良点8月底前完成500只肉羊改良任务;牧业村要依托已建小畜配种站点,完善配种站点基础设施和配种设备,在配种点周围预留草场用于组群待配母羊临时放牧,每个改良点11月前完成1000只肉羊改良任务。开展肉羊改良期间,

梨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2013, 49 (8): 709~714709 收稿 2013-04-22 修定 2013-06-20 资助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重庆梨综合试验项目(nycytx-29-34)。 * 通讯作者(E-mail: 348925761@https://www.360docs.net/doc/bc15975288.html,; Tel: 023-********)。 梨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黄艳花1,2, 曾明1,* 1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重庆400716; 2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716 摘要: 在木本蔷薇科果树中, 叶片光合产物向果实运输的主要形态为山梨醇。糖从质外体空间跨膜运入共质体的过程由糖运输蛋白介导, 而糖的代谢过程包括山梨醇代谢、蔗糖代谢和己糖代谢3种途径。本文综述了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种类和积累类型, 光合产物的运输形态、糖运输蛋白、糖代谢过程中的主要酶类与糖积累的关系以及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的调控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梨果实; 山梨醇; 运输蛋白; 糖代谢; 调控因子 Research Advances in Sugar Metabolism and Regulatory Factors in Pear Fruits HUANG Yan-Hua 1,2, ZENG Ming 1,*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for Southern Mountainous Regio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716, China Abstract: Photosynthates transported into fruits are mainly in the form of sorbitol in woody Rosaceae plants. The transport of sugars across the plasma membrane from apoplastic space into cells is mediated by sugar trans-porters. The metabolism pathways of sugar involve sorbitol metabolism, sucrose metabolism and hexose me-tabolism. In this article,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ugar kinds and accumulation type of sugar in developing fruits of pear, transport form of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sugar transport protei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some related enzyme’s activity with sugar accumulation, the role of sugar transport protein, and the reg-ulation of sugar metabolism in fruits. Key words: pear fruits; sorbitol; transporter; sugar metabolism; regulatory factor 糖是植物生命活动包括果实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 其种类和含量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糖不仅可影响果实的甜度, 还是类胡萝卜素、酸、芳香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合成的基础原料(Xu 等2012)。同时糖作为一种信号分子, 可与氮、激素等信号联络, 协同调控植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Leon 和Sheen 2003; Wind 等2010; Hanson 和Smeekens 2009), 并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与基因表达(杨彩菊等2006; Rolland 等2002)。梨属(Pyrus )果实发育早中期将输入的光合产物通过韧皮部运输进入果实, 并转化为淀粉积累, 至果实发育后期转化为糖。本文着重介绍梨果实糖在韧皮部运输后的糖积累、糖运输蛋白与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及栽培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1 梨果实中糖的种类 成熟期梨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 果糖和葡萄糖通称为 己糖。在各类与风味品质有关的糖中, 果糖甜度最大, 为1.03~1.50; 蔗糖次之, 为1; 葡萄糖再次, 为0.49, 但葡萄糖的风味最好(王忠2006)。 糖的含量水平及比例对果实品质起决定作用。梨不同栽培种果实中糖的含量不同, 见图1。姚改芳等(2010)对98份梨种质的糖分组成和含量进行了研究, 发现果实中果糖含量最高, 占总糖比例的42.22%~57.02%。不同品种之间, 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相对稳定, 而山梨醇和蔗糖含量变化较大, 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各种糖成分的含量不同, 如‘鲜黄梨’果实发育早中期以积累淀粉和山梨醇为主, 后期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逐渐增多, 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2007-201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 (2007-2010年) 一、生猪 (一)国家生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中山大学 首席科学家:陈瑶生 1、育种与繁育研究室中山大学研究室主任:陈瑶生 2、疫病控制研究室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杨汉春 3、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室主任:蒋宗勇 4、养猪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雷明刚 5、产后处理与肉品加工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周光宏 6、产业经济研究室中山大学研究室主任:王珺 (二)国家生猪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 1、江油综合试验站四川省新希望集团;站长:尉明 2、遂宁综合试验站四川省四川高金食品有限公司;站长:赵勤 3、成都综合试验站四川省畜牧科学院种猪场;站长:吕学斌 4、乐山综合试验站四川省四川蓝雁集团;站长:席毅杰 5、绵阳综合试验站四川省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站长:冯光德 6、粤东综合试验站深圳市农牧实业有限公司;站长:郑华 7、中山综合试验站广东省中山食品有限公司白石猪场;站长:余丽明 8、阳江综合试验站广东省阳东源丰农业有限公司;站长:孙奕南 9、内乡综合试验站河南省内乡县牧原养殖有限公司;站长:秦英林 10、郑州综合试验站河南省种猪育种中心;站长:李长青 11、正阳综合试验站河南省正阳诸美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站长:赖登明 12、潢川综合试验站河南省潢川县豫鸣畜牧有限责任公司;站长:张培武 13、永新综合试验站广西农垦永新畜牧有限责任公司;站长:吴志君 14、贵港综合试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扬翔农牧有限公司;站长:杨泽明 15、南宁综合试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宁种猪有限公司;站长:黎世业 16、荆州综合试验站湖北省畜牧良种场;站长:王家圣 17、黄陂综合试验站湖北省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站长:王振华 18、武汉综合试验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原种猪场;站长:梅书棋 19、岳阳综合试验站湖南省正虹科技发展公司正虹种猪场;站长:郑飞燕 20、湘潭综合试验站湖南省新五丰畜牧股份有限公司;站长:乔春生 21、株洲综合试验站湖南省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站长:黄安兵 22、遂川综合试验站江西省遂川嘉裕牧业有限公司;站长:范前进 23、九江综合试验站江西省庐山艾格菲种猪有限公司;站长:熊正儒 24、南昌综合试验站江西省国鸿集团有限公司;站长:曹国洪 25、阜新综合试验站辽宁省阜新原种猪场;站长:马永生 26、凌源综合试验站辽宁省凌源禾丰牧业有限公司种猪场;站长:邵彩梅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 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 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 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 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 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 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 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 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 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 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 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

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XX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2020年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方案

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方案 一、调研主题 我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二、调研时间 XX年9月25-10月25日 三、调研地点 小坝子乡、万胜永乡、鱼儿山镇、大滩镇、四岔口乡、北头营乡 四、调研主要内容 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研究我县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实施方案,并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总体围绕肉羊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坚实作用,以养殖科学布局,养殖模式升级,品种改良,养殖与管理技术提升,疫病防控,完善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产业链条,拓展营销市场等方面调研,通过政策引导,思想解放,推动我县肉羊养殖业发展进程。

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保障肉羊养殖产业发展。整合涉农扶贫项目资金,在基地建设、原材料采购、设备引进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帮助和扶持。严格落实我县《丰宁满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有关优惠政策。对脱贫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六、调研方法和安排 1、方式方法 坚持龙头企业重点看,养殖企业、养殖大户都走全,散养户多询问的原则,分片区调研走访。 (一)把拥有全产业链条的爱尚羊企业作为主要调研对象,对旗下分布几个乡镇的养殖场经理进行座谈,询问经营状况、疫病防控,科学管理等,对屠宰加工厂屠宰、质检、销售等环节进行调研。

(二)对养殖企业、养殖大户进行调研,询问产业规划、养殖数量、经营状况、是否带贫、有无散撒、粪污处理和政策扶持等问题调研。 (三)对原有散撒放牧的养殖户进行走访,询问其圈养以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的政策扶持。 2、具体安排 由我本人与一名办公室人员和农业农村局抽调一名分管领导组成调研小组,在9月25日-10月25日结合主题学习内容深入到龙头企业、到乡镇、到重点发展肉羊养殖村,开展调研。在10月30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我县肉羊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肉羊产业发展趋势

2014-2015年中国羊产业发展报告与发展预测浏览:41 次发布时间:2015-12-29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 2014-2015年中国羊产业发展报告与发展预测 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 1 概述 2014年以来,我国羊产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受部分地区旱情与突发的小反刍兽疫影响,导致活羊集中出栏上市,羊肉市场库存积压,更因近年来低价的进口羊肉持续补给国内市场缺口与多种原因造成的消费下降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致使我国羊产品市场价格下行,肉羊、种羊价格一路走低,养羊企业出现了大量活羊滞销和空栏等现象,各地区一些养羊企业纷纷退市转型,养羊业发展也受到遭遇到收益降低和成本增高的双重挤压,这一系列问题使我国养羊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迫使行业和从业者必须要在当前行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应对,及时调整和升级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通过增强生产管理效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品牌化战略模式,增强产品价值和行业竞争力是养羊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数据分析 2.1 产量及产区变化 图1 2000--2014年末全国羊肉产量(万吨)变化

图2 2000-2014年全国羊出栏总数变化 2014年全国羊肉产量为428.2万吨,较2013年408.1万吨增长了20.1万吨,同比增长4.9%(见图1),2014年年末全国羊存栏总数为30314.9万只,较2013年29036.3万只增长了1278.6万只,同比增长4.4%(见图2)。2014年全国羊出栏总数为28741.6万只,较2013年27586.8万只增长了1154.8万只,同比增长4.2%(见图2)。 图3 2000-2014年全国肉类产品产量构成中羊肉占比 2014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8706.7万吨,其中羊肉占肉类生产总量的4.9%,羊肉在全国肉类产量构中自2000年至2014年间维持在4.9%-5.6%之间,近五年间稳定在4.8%-5%之间(见图3)。

分析我国舍饲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精)

分析我国舍饲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近几年来,市场对羊肉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就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养羊业的发展,对于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十五”期间我国养羊业发展比较快,2005年,我国羊存栏达到3.72亿只,比2000年增长28%,羊肉产量达到435.5万t,比2000年增长59%,羊肉占肉类总产量比重达到 5.7%,比2000年提高1.3%,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 要。随着我国草原工作指导方针的调整,传统的养羊模式已不适应养羊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禁牧舍饲、保护生态、实现生产生态双赢已是大势所趋。为此,作者试通过对我国舍饲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舍饲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发展舍饲养羊的必要性养羊业总体生产水平低,优质羊肉产量不高:目前,尽管养羊业的形势很好,需求很旺,但由于目前养羊业的生产方式落后,农区主要为家庭副业式饲养,牧区仍以靠天养畜为主。长期以来,“靠天养羊”、“头数养羊业”等传统观念影响深远,沿袭至 今。我国肉羊胴体重只有世界水平的79%,高档羊肉的比重不足5%.在羊肉生产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对发展肉羊生产不够重视,至今尚为培育出专门化的肉羊品种,更没有规模化的肉羊繁育体系和肉羊的产业化生产,致使我国肉羊产肉性能差,羊肉质量不高。2005年进口羊肉4.1万t,比2004年增加24.2%。总之我国养羊业的饲养水平总体来说还很低。规模化饲养程度不高,肉羊育肥才刚刚起步,饲养标准制定滞后,疾病也制约着养羊业的发 展。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是养殖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舍饲以其固有的特点与传统畜牧业相比,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资金的集中投入使用。同时,由于禁牧舍饲又可以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步伐。有利于生态恢复和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从生态现状看,实施禁牧舍饲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首要前提。草原资源既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至今遭到破坏最严重的生态要素。实施禁牧舍饲,从根本上消除了超载过牧这一造成草原“三化”的人为因素,使草原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植被得以再生和恢复,从而加快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进程。从牧业生产方式看,实施禁牧舍饲是改变传统饲养方式的客观要求。过去多年来,由于单纯注重畜牧业数量型增长,致使我国的牲畜总量超常发展,放牧强度远远超出了草原的适宜载畜能力。超载过牧必然导致草畜矛盾激化,严重阻碍畜牧业发展。因此,面对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现代畜牧业的客观趋势,放牧这一原始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于其固有的管理落后、质次低效和对生态的破坏作用,必然要被先进的舍饲养畜方式所取代。有利于防灾抗灾:实施禁牧舍饲是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根本措施。我国牧区多属大陆性半干旱地区,以旱灾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但是实行舍饲养畜的地区和农牧户,基本都经受住了灾害的考验,而以放牧为主的地区和农牧户,牲畜尤其是羔羊死亡率很高,给当地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从吸取这一深刻教训出发,实行禁牧舍饲是必然选

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玉泉县AAAA年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玉泉县畜牧业局 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提升农牧业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推进肉羊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方式转变,打造肉羊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肉羊全产业链开发为抓手,高效整合农牧业产业发展资金,按照“三结合”(即统一规划与规模化建设相结合,良种化覆盖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化经营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大尾巴狼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巩固提高肉羊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个体生产性能,提升肉羊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努力打造成为省农区肉羊生产全产业链开发基地。 (二)基本原则 S.坚持科学规划与规模化建设相结合。肉羊产业发展规划与《临海市羊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玉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玉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做到科学指导,合理布局,重点以肉羊产业发展基础好、具备发展潜力的乡镇为主,引导扶持高标准、现代化、规模化肉羊 - 1 -

养殖小区(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d.坚持良种化覆盖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以大尾巴狼肉羊改良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加大肉羊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力度,调动广大农户发展肉羊养殖的积极性。推行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健全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制,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特色肉羊产业发展。 m.坚持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化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尾巴狼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肉羊全产业链基地建设,延伸肉羊产业链条,巩固扩大肉羊产业化精深加工能力和品牌规模,提升肉羊产业系列产品品牌知名度,推动肉羊产业迅速发展。 二、建设目标及发展模式 (一)建设目标 AAAA年,由大尾巴狼龙头企业新建万只养殖园区m个,由农民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新建存栏mffffff只肉羊养殖小区kk个,养殖专业村Sff个,养殖示范户Sffffff户以上,肉羊活畜交易市场S个。全县牧业年度肉羊存栏Sffff万只以上,新增基础母羊Sff万只以上,肉羊活畜年交易量达到kkff万只,出栏肉羊dffff万只以上,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akk%以上。 (二)发展模式 以万只园区种羔羊繁育为龙头,以肉羊活畜交易市场为平台,以千只小区为育肥基地,以合作社和农户为基础养殖,以大尾巴狼等龙头企业精深加工基地为产业链终端,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政府+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互动发展模式。 - 2 -

国内外肉羊产业论

国内外肉羊产业论 摘要:肉羊是适应外界环境最强的家畜之一,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饲养肉羊投资少、周转快、效益稳、回报率高。近年来,国内外羊肉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使肉羊生产正成为一个黄金产业。近20年来,由于市场对羊毛和羊肉的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养羊业由毛用为主转向肉毛兼用而发展到肉羊为主,肉羊生产发展迅速。本文主要阐述对国内肉羊的认识,附带一些对国外市场肉羊业的看法。 一、我国现状 我国肉羊生产业化兴起的时间较短, 国内采取各种方式开展肉羊杂交工作, 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成果. 尤其是近几年来, 国内外市场羊肉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肉羊产业离国际化、规模化生产还有较大差距, 在发展中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畜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加快养羊业的发展, 对于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养羊大国而不是养羊强国, 肉羊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多年来, 我国绵羊和山羊数量, 羊肉、羊皮、羊肠衣及山羊绒等生产量均居世界第1 位. 但个体生产羊肉水平不高, 商品率较低,品质较差. 肉羊良种覆盖率约仅为55%, 而国外养羊业发达国家多在75% 以上. 个体平均产肉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年消费羊肉量为1.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国际现状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 国际养羊业开始向多极化发展。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从毛用转向肉用为主, 肉羊业在大洋洲、美洲、欧洲和一些非洲国家得到迅猛发展, 世界羊肉生产和消费明显增长,特别是许多国家羊肉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以生产瘦肉率高、脂肪含量少的优质羊肉, 特别是羔羊肉为主, 并对此开展了相关的育种工作。全世界羊的存栏数、羊肉产量、人均占有羊肉量逐年增加。2004 年, 世界羊的存栏数为179 311.6 万只; 羊肉产量为1 281 万t; 全世界羊肉的进出口总贸易量基本相同, 进口量为87.27 万t, 出口量为87.09 万t。中国是养羊生产第一大国, 2005 年羊存栏数位居世界前十位的分别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苏丹、巴基斯坦、伊朗、尼日利亚、新西兰、孟加拉国和土耳其。世界羊的总屠宰量为912.9 万只; 羊肉产量排世界前十位的分别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新西兰、伊朗、土耳其、英国、苏丹和西班牙。所采用的主要肉羊品种为无角陶赛特、萨福克、德克赛尔、德国肉用美利奴、东福利胜等。 三、对于畜牧业未来方向的分析 (一)畜产品生产量的增长预测1961—2011年,畜牧业生产日益受到人们饮食习惯和食品消费模式的转变所驱动,呈快速发展势头,并且发展中国家增速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肉类、蛋类和奶类产量分别增长了5 倍、8 倍和3 倍以上,而发达国家的增长则分别在2 倍、0.5倍和0.5 倍以下。其中,在世界人口增长较快的亚洲发展中国家,肉类的消费量

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今后思路和对策

肉羊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今后 思路和对策 近年来,***县紧紧围绕全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总体要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肉羊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种草养畜抓普及,建园抓场扩规模,散户大场同步走,标准养殖上水平”的发展思路和“扩种玉米广种草、村有大户户有场、乡有小区县有网”的发展模式,突出“扩张总量和提质增效”两大重点,狠抓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条延伸、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全县畜牧业发展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农民收入得到了明显提高。至目前,全县70%以上的养羊农户改建了暖棚圈舍,累计建成设施养殖园区1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20个,培育万元规模养殖户5550户,肉羊饲养量达172万只,羊产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70%。 一、主要做法及经验 ㈠政策引导,助推肉羊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政策引导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和资源。近年来,我县为了扩大畜牧养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在畜牧业发展上做足了文章,2001年制定实施了“双百万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全县皮棉产量突破一百万担,养羊突破一百万只),提出了禁杀禁卖能繁母羊的要求,迅速在全县各村组掀起了改建暖棚圈舍的热潮,牲畜饲养量迅速增加。2008年出台了《关于建设百万只羊产业生产基地的实施意见》,规定县财政每年列支一定资金,采取“补、奖、贴”的形式,全力创建肉羊产业重点县。“补”:按照引进良种基础母羊每只补贴200元、纯种公羊每只补贴1000元、新建青贮氨化窖每立方米补贴50元、牧草种植每亩补贴5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奖”:新建规模场(小区)养殖数量万只以上的奖励10万元,5000只以上的奖励5万元,千只以上的奖励3万元的标准进行鼓励。“贴”:肉羊养殖场(小区、户)养殖所需贷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 告正式版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

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

县肉羊产业发展规划

县肉羊产业发展规 划

XX县 - 肉绒羊产业 发展规划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区位优势,培育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肉羊产业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肉绒羊产业发展现状 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实际,确定了肉绒羊产业由传统持色优势产业上升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以“扩规模、增总量、上水平、提效益”为主线,制定出台了年全县发展草食畜牧业、建设羊产业大县发展计划,新一届县委、政府又对以肉绒羊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提出了更加宏伟的规划,经过政府推动、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科技支撑、市场拉动、民资投入,使我县肉羊产业实现了垮越式发展。 (一)发展的特点 一是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明显转变。县上在立足千家万户小群体养羊的基础上,始终把大力推进小区建设、大户培育及整村整乡规模养羊作为扩大规模和增加总量的主要途径,经过专业合作带小区、小区带大户、大户带整村,村带村、户带户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养羊规模不断扩大。截至末,全县羊饲养量已达到了30万只,预计全年出栏10万只以上;全县存栏基础母羊30只以上的养羊户发展到6030户;养羊专业村42个;全县规模养羊场(小区)累计达

到了114个,其中千只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19个、30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场95个;在双联惠农贷款与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肉羊产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引导下,今年前上半年注册新成立养羊专业合作社87个,已建成养羊小区(场)42个,预计全年新建养羊小区(场)100个左右。规模养殖场(小区、村、户)年饲养量达到24.8万只,占全县羊饲养量的69%。传统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二是养羊收入逐年提高,激发了群众发展肉羊产业的积极性。全县羊肉总产量1081.6吨,绵毛羊产量3.4吨,山羊毛产量66.55吨;肉绒羊产业产值达到了1.93亿元,纯收人达到了6340万元,农业人口人均羊产业纯收入264元,占当年畜牧业人均纯收入45.7%。部分山区乡镇养羊收入占到了当年农户纯收入的60%以上,产业效益逐步显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及省、市、县各级政府对发展草食畜牧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双联惠农贷款支持以及市场拉动,广大农户积极调整家庭经营结构,把发展养羊业作为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种饲草、修圈舍、引良种、学技术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全县肉羊产业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是全面落实扶持政策,投入资金逐年增加。自省政府启动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以来,县上出台草畜产业扶持政策,采取重点项目补贴,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和整村暖棚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引进、铡草机械购置、青贮池修建、饲草种子供应等进行全面扶持。经过整合项目资金,配套财政资金、争取信贷资金、吸引民间资金,累计投入到肉绒羊产业发展的资金1.8亿多元,其中:整合《羊产业大县建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肉牛肉羊育肥业产业调研报告 一、肉牛肉羊育肥业现状 近年来,XX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牛肉羊产业的发展,并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强旗产业进行专项推进。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肉牛肉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按照“禁牧不禁养”的总体要求,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已成为调整和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发展畜牧业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肉牛肉羊育肥业发展,我旗肉牛肉羊育肥业呈现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局面。2012年,全旗育肥基地达到29家,其中肉牛育肥基地20家、肉羊育肥基地9 家,培育了满达拉图、额里图、宝音图等龙头企业。2012年,全旗育肥出栏肉牛1.2万头、肉羊6.25万只,通过育肥每头牛增值500—700元、每只羊增值150—200元。全旗各类农牧民合作社累计达到199个,在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以养殖业为主的合作组织最多,有173家、占到总数的86.9%。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了学习培训。多次组织苏木镇、农牧业局、育肥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有意从事肉牛肉羊育肥业的农牧户,赴肉牛羊产业化经营情况较好的山东、吉林、通辽等地区,就肉牛肉羊育肥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化运做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和肉牛肉羊育肥专家,举办肉牛肉羊育肥培训班7期,培训农牧民500人次。 二是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切实加大对现有西门塔尔牛的保护力度,鼓励农牧民通过引进和繁育,逐年扩大西门塔尔牛养殖规模,出台《XX旗发展西门塔尔牛管理办法(试行)》,对养殖西门塔尔牛专业户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优先考虑,享受草畜平衡折算优惠政策和牧区不休牧、农区不禁牧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对引进良种牛羊的农牧民给予了贷款支持。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极大的调动了农牧民引进和发展良种畜的积极性。

乌拉盖管理区2020年现代肉羊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

乌拉盖管理区2020年现代肉羊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 为有力推动管理区现代肉羊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肉羊养殖效益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加快建设现代肉羊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结合管理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乌羊种公羊鉴定、淘汰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85%以上。 ——新培育高标准乌羊核心群6群达15群,巩固完善现有350群标准化畜群,核心群和标准化畜群基础母羊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 ——完善现有2处种羊场,选留后备种公羔1000只,种公羊合格率达到85%以上。 ——完成乌羊生产性能测定600只,经济杂交肉羊生产性能测定200只。 ——规范肉羊经济杂交,实施肉羊经济杂交10万只以上,羔羊补饲提前出栏率达到70%以上,肉羊繁殖成活率达到100%。 二、技术措施 深入实施“减羊增牛”战略,加强乌珠穆沁羊良种保护、管理及选育,以种公羊管理、种羊场建设、基础母羊标准化畜群和核心群建设为抓手,在少养精养、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逐步形成育种群(核心群)、扩繁群(标准化畜群)、商品群(家庭牧场、专业户)构成的育种和生产体系,稳步提高肉羊个体质量和整体产出水平;规范肉羊经济杂交,实施适度经济杂交,提升肉羊养殖效益。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地方良种肉羊选育提高工作 1.组织开展种公羊鉴定、年检及更新淘汰工作。场镇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站结合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组织开展境内种公羊鉴定、淘汰和后备种公羊选留工作,管理区畜牧工作站进行监督指导,种公羊鉴定、淘汰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85%以上。 2.规范种公羊引进。肉羊养殖户从管理区外引进种公羊及种公羔的要事先报告所在场镇、管理区畜牧工作站和动检所,与供给方自行协商购入的要索取当地检疫证明或《健康合格证》。购进时必须由管理区畜牧工作站进行质量鉴定,动检所进行检疫,鉴定检疫合格的方可引进;在管理区内购买种公羊或种公羔的,仅限于从管理区建设的乌羊核心群与2个种羊场(贺场和乌场)引进,引进要提前报告所在场镇和管理区畜牧工作站,购买的种公羊或种公羔必须达到选育标准要求。对按照规定要求购买种公羔羊的,管理区按照种羊补贴管理办法给予补贴。 3.加强现有核心群和标准化畜群建设。完善核心群和标准化畜群建设标准,对现有核心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XX年来,我国肉羊养殖业平稳发展,肉羊生产成本较低,肉羊产品销路看好,市场稳定。我市是国家优势肉羊产业带和省沿黄牛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全市羊饲养总量达265多万只,已具备年提供羊肉2.5万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吨,创汇6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20.73% ,占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8.01%。最近,信息科就我市进一步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肉羊产业的建议,供参阅。 一、我市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生产基础良好。我市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有发展畜牧业、从事肉羊养殖的传统,生产经验丰富。我市又是农业大市,全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20万亩,每年可提供农作物秸杆710万吨,为肉羊养殖业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加上近年来青贮氨化技术的应用和人工牧草种植的推广,为肉羊生产奠定了良好的饲草饲料基础条件。 (二)专业宰杀市场(村)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培植规范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在肉羊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如莘县朝城、冠县城关镇等羊肉批发市场和茌平洪屯回民李、临清尚店焦庄、高唐南镇梁庄等羊肉宰杀专业村经营思路灵活,市场适应性强,产品倍受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

中城市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市肉羊宰杀专业市场和专业村已具备年宰杀销售羊100多万只的能力,年交易额达2亿元。 (三)宰杀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拥有清真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两个,总投资1468元,现已具备年宰杀加工肉羊110万只的能力,产品主要供应中东、俄罗斯、港澳、欧盟等国际市场。其中阳谷张秋镇鲁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8万元,年宰杀加工能力80万只,产品主要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和中东、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际市场,XX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元,出口创汇1520万美元,列全省首位。该企业现已获得haccp认证,并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联酋、约旦、利比亚、巴林、刚果、海地、黎巴嫩等国家的自营进出口权。 (四)规模生产效益可观。实践证明,农村养羊的适度规模繁殖母羊为50-100只、育肥羊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为例,存栏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获纯收益17万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当前肉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较差。尽管我市在肉羊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户改建暖棚圈舍,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但大部分养殖户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高。肉羊养殖尚未彻底从“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摆脱出来。 (二)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由于近几年肉羊市场价格较

科研基地规划

海宁杨渡科研基地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2013-07-09 基地位于距离杭州院本部31公里处的海宁市许村镇。现有土地面积867.43亩,于2005年10月通过国务院的用地审批,经过几年的建设,基地内科研设施和附属配套已日趋完善,形成具有江南特色,设施先进、功能多样、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城乡一体景观优美的新型农业科研创新与示范基地,引领浙江现代农业的发展。 基地分为东西两个试验区,东区占地500余亩,包括综合服务区、智能温室区(20亩)、优质粮油区(280亩)和蔬菜育种区(150亩);西区占地300余亩,包括果树育种区(180亩)、畜牧养殖区(10亩)、生态环境区(25亩)和转基因试验区(50亩),基本涵盖了浙江省农业科技所需要科研和示范的主要内容。 基地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示范转化为辅,主要进行科技创新田间试验、高新技术应用示范和国内外合作交流培训等。目前,基地承担包括国家863、农业部948等各类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0多项,并为5个国家、省的科技创新平台和12个国家农业产业体系试验站的科技创新和成果示范提供条件保障。 根据院“本部提升、基地扩建”的发展战略,我院拟实施扩大杨渡科研基地规模的发展目标,预计基地在现有基础上将再扩建2500亩左右,努力使杨渡科研创新基地规模更大、功能更合理、配套更完善。 (一)智能温室区 面积13720平方米,目前该区块共实施农业部948等各类项目15项,合计经费2343万元。东区主要用于组培苗新生产技术的研究及组培穴盘苗的生产示范推广,是我院出口种苗的生产基地。主要有朱蕉,新西兰麻等30多个品种,年出口量可达200万株以上。目前朱蕉组培苗已占世界三分之二的份额,组培苗生产存活率达95%以上,已达世界最高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