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最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题型,在此集中五篇精彩的文章,来培养大家的古文阅读能力和辨析能力。

一.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18~22题。

[甲] 故曰,……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18.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1)寡助之至()(2)亲戚畔之()

(3)所恶勿施尔也()(4)兽之走圹()

19.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20.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2分)

21.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2分)

22. 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二、2008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追者反曰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夫以老者之智

D.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10、乙文中“”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2分)

三、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

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两章》)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兵()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③足兵兵()④民信之矣信()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答:

9.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

(一)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根据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三个含有“至”和“寡”的成语。

(1)多助之至:止于至善、至高无上、如获至宝。(2)失道者寡助:兵微将寡、沉静寡言、孤陋寡闻。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 )

A.池非不深巴山夜雨涨秋池 B.兵革非不坚利兵不厌诈 C.然而不胜者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夫环而攻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5.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答:就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就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6.“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2008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夫用兵之法,全国①为上,破国②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③,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④,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⑤,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⑨,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①全国:迫使敌人举国降服。②破国:攻破敌国。③伐谋:挫败敌人的计谋。④修橹轒辒(f én yūn):修造用以攻城的盾牌、战车。⑤距堙(yīn):构筑攻城的土山。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将帅控制不住自己的忿怒情绪,而下令缘梯而上,蚁附乱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是故百战百胜(因此,所以 ) (2)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屈服) (3)具器械(准备) (4)而城不拔者(攻克)

2.下列句中的“而”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B )

A.不战而屈人之兵 B.乃记之而去 C.而城不拔者 D.屈人之兵而非战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译: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4.本文阐述的观点与课文中阐述的观点有哪一点是相似的?

答: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用兵的法则是,能够保全敌“国”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国”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军”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军”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旅”而胜是上策,击破敌“旅”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卒”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卒”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伍”而胜是上策,击破敌“伍”而胜则次之。所以百战百胜,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域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盾牌、战车,准备攻城的器械,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竣工。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甲】(见上文)

【乙】孟子日:“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寡助之至( 极点) (2)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3)所恶勿施尔也(所厌恶的东西(事情)) (4)兽之走圹(跑)

2.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什么? 答: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4.乙文中说到了“桀、纣”失天下的原因,请用甲文中的句子来解释。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

[乙译文]孟子说:“桀、纣之所以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的人民;失天下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方法:得天下人民,就得到了天下。得人民有方法:得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想要的就替他们收集,他们厌恶的就不要给他们。人民归附仁德的君主,就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向旷野上奔跑。”

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日:“陈不可伐也。”庄王日:“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⑧日:“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说苑》)

【注释】①陈:国名。②洫: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通“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楚庄王欲伐陈(攻打,进攻 ) (2)民怨上矣(国君,君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译文: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

3.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联系所学过的文章试做分析。

答: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译文]楚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什么原因?”(那人)回答说:“陈国的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陈国只是一个小国,储备多,赋税肯定很重,那么国民一定怨恨国君。城墙高,护城河很深,那么百姓肯定很疲惫。(如果我国)起兵攻打它,一定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从了他的话,最终夺取了陈国。

(二)

1.(2009·临沂)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见上文)

(乙)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兵器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③足兵士兵、军备(军队) ④民信之矣信任,信用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从古到令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答: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译文](乙)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评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三)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却)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C.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D.委而去之(放弃)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文: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亲威朋友都背叛他。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1分)( D )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分)

5、文段④从正反两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推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四)[甲文](见上文)

[乙文]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附,忠谋不纳,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1、解释加点词

(1)、池非不深也护城河(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依靠(3)寡助之至到(4)用兵之道,要在人和方法

2、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D )

A、夫环而攻之

B、委而去之

C、亲戚畔之

D、用兵之道

3、翻译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文: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

(2)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译文:即使有商汤、武王的才智,也不能战胜一个人,何况是很多人呢?

4、甲文里与“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这个观点一致的语句是(用原话):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用兵打仗,要人心团结,人心团结则不用动员就能齐心作战了。如果将领之间相互猜疑,士卒就不会效力,好的计策不采纳,部下们就会生出不满的言语,互相说对方的坏话,就算有商汤、周武王的智谋,也不能打败普通的人,更何况一般的人呢?

注释:1.劝:激励。2.谗慝(te):谗言及邪恶。3.互生:不断出现。4.汤、武:商汤,周武王。

5.若:如果。

6.猜:猜疑。

7.纳:采纳。

8.群下:部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练习题

《孟子两章》中考习题集锦 2004年四川省遂宁市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M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M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M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M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1 / 10 2005年芜湖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 2、顺畅畅朗读背诵。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顺畅朗读背诵。 ⑵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学习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力量薄弱,装备简单的条件下,以弱胜强的原因,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进而导入本文。 二、作者简介、文章简介 学生阅读学习材料介绍孟子、《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提示要求) 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朗读指导(提示要求)

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 3、自由读 正音: 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4、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翻译全文 (1)明确翻译步骤:“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意思;看一看——注释;议一议——难点;说一说——理解;评一评——正误” (2)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质疑) (3)教师出示重点及难点帮助学生。 理解词义: 七里之郭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亲戚畔之得道者多助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学生组内合作学习完成后,班级范围内质疑、释疑。 (5)重点检测 6、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研读赏析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 2、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语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七里”“环而攻之” 总结内容,指导背诵本段 3、在叙述第二个事例中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总结内容,指导背诵本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检测题 班级:姓名: 2016.1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和.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固.国④失道. ⑤池.非不深也⑥委.而去.之 ⑦七里之郭.⑧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⑨环.而攻之而不胜⑩所以动.心忍.性 (11)而后作. (12)而后喻. (13)必先苦.其心志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6)兵.革非不坚利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⑤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4.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5.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 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府之.任蜀州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曹操比于.袁绍 D、择其善者而.从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

7.“得道者”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 是。 8.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对比阅读 (一)【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日:“陈不可伐也。”庄王日:“何故?”对曰:“其 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⑧日:“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 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 遂取陈焉。(选自《说苑》) 【注释】①陈:国名。②洫: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通“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是故 ..百战百胜 (2) 委而.去之 (3)楚庄王欲伐.陈 (4)民怨.上矣(5)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A夫环而攻之 B委而去之 C亲戚畔之 D用兵之道 3.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2)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5.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联系所学过的文章试做分析。 (二)【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 立”。(选自《论语》)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兵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③足兵兵④民信之矣信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8.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9.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完整word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视频《雍正王朝》的主题曲,歌曲的主题即得民心者得天下。2000多年前的孟子也曾经提出过相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孟子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是儒家经典之一,共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释: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doc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解释 1、七里之郭(外城) 2、环而攻之(围)3 ..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5 ..、池非不深(护城河). 、委而去之(放弃)(离开)..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 9、固国(国防)10 . 二、句子翻译 7、多助之至(极点)8、亲戚畔之(亲戚)(通“叛”背叛) ... 、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线。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 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 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 能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 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 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1、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但“人和”的实质是得道,“人 ..

初三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资料

初三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复习专题专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班级姓名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两章》) (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 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 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 文中语句填空。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 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4、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1、2、3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孟子的文章《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 导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把握字音,读出节奏(初读字音和节奏) 1、教师范读文章,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大声),读准字音和节奏 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 名学生,重点看字音和节奏) (二)、译读全文,读出内容(再读读出内容) 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可根据内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难度。可分为第一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 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标出疑难词句 2、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重点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团结郭:外城环:围池:护城河是:这委:放弃去:离开域:限制 固:使巩固畔:通叛,背叛亲戚; 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重点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案精编WORD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教案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灵宝市三中彭振中 预习提示 1自读课文,做到“三看一查”。“三看”课文:看注释,看简析;一查:查工具书。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背诵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寡道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背诵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弘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预习检测 1孟子,()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研读课文品味赏析 1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3小组讨论,质疑解惑。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同意强调,内容如下: (1)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初三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上)复习专题 阅读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 (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爷娘闻女,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记》) 5.“得道者”的意思是;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6.用中语句填空。 从上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7.回忆你学过的言课,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论点的史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内简答题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内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班级:姓名: 课内简答题: 1、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答:王道。施“仁政”。 3、“三里”、“七里”是在强调防守一方占有哪方面优势?“环”是在说明进攻一方占哪方面优势?第二段中,进攻方“环而攻之而不胜”,证明了什么道理? 答:地利、天时。天时不如地利。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修辞是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答:排比。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 5、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答:从防御一方虽“地利”却“委而去之”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 6、为什么君子能够“战必胜”? 答:已得人心,无往不利。 7、孟子写作目的是说明怎样打赢一场战争吗? 答:不是,是借助战事论证当行仁政。 8、纵观历史,能得到“人和”的人很多,并说说带给你什么启示? 答:毛泽东领导的解放战争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革命队伍不断扩大,正

是因为他的指导思想深得民心,得人和,所以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取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这样才能成就事业。 9、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答: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作到取信于民。 10、“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再举二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集萃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姓名学号成绩 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卷)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2006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卷)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M粟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1 / 15 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9.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杜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非常正确,同学们很博学,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是选自两千多年以来莘莘学子们读的《孟子》一书。 二、文章简介、作者简介 《孟子》是一部什么书呢?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大家对孟子这个人了解吗?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就是《孟母三迁》,从那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孟子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孟母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位圣人。另外还有胡适的母亲、六祖慧能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等等,可见世界的命运一多半掌握在妇女手中。 谁能把孟子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我们作为山东人应该感到骄傲。 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齐读一遍。(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

正音:戚(qī)粟(sù)夫(fú)畔(pàn)通“叛” 3、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翻译全文 下面我们翻译课文看文章具体写了什么。 明确翻译步骤: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分两步翻译完全文, (1)①第一步到从开头到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两人把课文抄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翻译。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2)①第二步从“域民不以封疆----”到最后 两人把课文抄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翻译。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3)学生通篇翻译全文一遍 五、研读赏析 疏通了文意,我们就应该分析文章。 1、文章为了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论点,列举了那些事例? 学生思考发言。(两个事例。具体句子----) 2、第一个事例中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范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以下是分享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面梳理复习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面梳理复习 【文章内容】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生字注音】 畔(pàn) 【重点字词句义】 1、通假字: ①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①然而 ..不胜者(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②城.非不高也(古义:城墙今义:城市) ③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水池) 3、词类活用: 4、一词多义: ①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兵革非不坚利.(锋利) ②之:三里之.城(助词,的)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①天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地 理形势) ②地利不如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内城),七里之郭.(外城)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④是.天时不如地也(这) ⑤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⑥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非不坚.(坚硬) 利.(锐利)也 ⑦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⑧域.(限制)民不以.(凭、凭借、靠)封疆之界 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 ⑾得道 ..者多助(施行仁政) ⑿寡助之至.(极点) ⒀亲戚 ..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⒁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⒂故.(所以)君子 ..(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 有.(要么)不战 6、重点语句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 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 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不迁到别处去,不能靠边疆的限制;巩固国防,不 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 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 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 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 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 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失 道者寡助。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 利,地利不如人和。 5、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 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失道 者寡助”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得道者多 助”之势。(用《<孟子>两章》中两句话填写) 7、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课文内容理解】 一、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 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 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 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 “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 “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 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 “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题集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题集锦 2004年四川省遂宁市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1.C 2.B 3.B 4.C 5.D 2005年芜湖市 (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 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 和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