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永羁旅词的情景交融

论柳永羁旅词的情景交融
论柳永羁旅词的情景交融

摘要

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颇受争议的人。他才华横溢却不为统治阶级所纳,连苏轼这般文豪也不耻其流连于烟花之地为青楼女子作赋写词。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个致力于写词的专业人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柳永羁旅词的情景交融。从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解读他朴实婉约的文字里流露的高超艺术,赞扬他将情景交融运用得游刃有余的境界。

关键词:柳永;羁旅词;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

Abstract

Liu Yong is a controversial person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ut his talent to the ruling class, nor shame for such literary giant Su Shi place of its engagement in the fireworks for the prostitutes who write words. He was the first literary history of professionals committed to write word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cene is always some words. From scene hides the sentiment, sentiment in see scene, scene three aspects are analyzed, interpreted his gracious words reveal the superb art of guileless, praised his applying scene must swim blade enough to spare.

Key words:Liu Yong; Some words; Scene hides the emotion; Sentiment in see scene; The scene

目录

中英文摘要 (1)

一、景中藏情,展现羁旅情怀 (3)

二、情中见景,寄托羁旅生涯 (9)

三、情景交融,在羁旅生活中寻求自我价值 (10)

四、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一生仕途坎坷、行役漂泊,常在秋风秋雨中浅斟低唱,抒发才志未展,思乡念亲的羁旅情愁。羁旅一词多表现游子思乡暮归之情,柳永常年不得志的生活背景,将羁旅情怀和婉约风格本能地结合一起,形成独特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在柳永羁旅词这一题材中,他壮志踌躇,情感丰满,写作往往与自然风景悄然天成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其描写更加细致,创作更加富有含义。其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不但展现出柳永本人驾驭语言的超长能力,也将羁旅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截取柳永词中“秋天景色”为其寄托羁旅情怀的凭借点,运用柳永词相关词句对柳永羁旅行役情怀进行分析,探讨其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一、景中叙情,展现羁旅情怀

柳永羁旅词上下阕情景相融,上阕集中笔墨描绘景物,下阕往往在用词造句中蕴含羁旅情感。看似轻描淡写,却浓墨重彩勾勒出词人的羁旅之情。

(一)萧瑟秋景,堪诉悲秋情怀

柳词汇景繁多,以秋景为主,从秋天萧瑟之景中流露悲秋情感,于适时处再着笔墨,景中之情,活灵活现。

《双声子》中词人离开之时正是凄切寒蝉的秋季,到达目的地时更是秋色渐浓,一句“晚天萧索”①统领全文之景,其伤感悲秋情节赫然显现。

《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②即点明了深秋的季节和离别的时间地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是历代传诵的送别名句,清秋冷落体现了词人的悲秋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虚景实写,设想酒醒后的境况,杨柳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残月当空,词人的羁旅之苦在秋景的衬托下更显清丽凄苦。

《轮台子》中“满目淡烟衰草”④的秋草衰败、《引驾行》中“蝉嘶败柳长堤暮”⑤的秋蝉哀鸣迟暮之景、《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

①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②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③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④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

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①更是把萧索颤动的悲秋情怀与渔市、水村这淳朴的景象相结合,使秋景中所含的各种凄凉孤独之感更加真切,使人感同身受。

文学是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有效方式,可见词人产生这样的伤感气氛与其内心的抑郁不得志是分不开的。回首柳永的宦游生活,“奉旨填词柳三变”②闻则豁达,实则不然。“悲秋”正体现出了历代游子追求官宦生活却不得不旅居异乡,导致两地相思的痛苦。而柳永,尤其独特,他并非无华,而是光辉过于耀眼才引来皇帝的嫉妒,“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不能容忍这样放荡不羁自以为是的人在朝为官,故而断其后路。故而柳永眼见秋天萧瑟皆触发悲秋的伤感。

提及“悲秋”即联想到战国的宋玉。“悲秋”的母题或者主题原型确定于宋玉的《九辨》。“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辞赋”、“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正同”③皆是其受宋玉影响的真实写照。词人舟车劳顿,仕途无望,辗转徘徊于荆楚风光,正是宋玉的家乡,故而受到当地风气以及其留下的文学影响。遥想宋玉也是这般仕途不得志,旅居于其当年疏泄哀愁的地方,于是产生了共鸣。如《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④词开头就写登楼所见雨后江天,点出“一番洗清秋”。继而开始描写这雨后的秋景,“渐”字总领,霜凉风紧,凄寂可伤。此三句所写之景辽阔壮远,意境高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详细描写秋景衰败,红花绿草都已没有了往日的生机,万物似乎开始凋零,了无生气。一个“当楼”,仿佛将整个江天、关河、金风,统统集中于此,换言之,词人这位飘泊的游子感觉整个苍宇间凄寒、悲凉之秋意一齐袭来,叫他如何禁得住!不变的唯有这长江水,依旧东流,说是

①谢桃坊主编《柳永词赏析集》,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96年版,第190页。

②吴清伙:《宋玉《九辨》情感母题与柳永羁旅词的雅化》,刊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第61页。

③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编《中国文学史》(修订本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无语”也是“无情”,竟丝毫不会被身边所发生的事物所感染,当真水无心无情。

在这“红衰翠减”的秋景之下,多情的词人心里压抑的消极伤感跃然呈现。“不忍”适时点出词人的伤感,故乡渺邈的思乡以及佳人妆楼颙望的相思,也难怪词人最后会发出“正恁凝愁”的慨叹。情真意切皆暗藏于秋景图中。秋景颤动了词人的悲秋情怀,也是秋天读懂了词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所说便是这般光景。(二)孤景凄凄,思念佳人情切

词人羁旅苍茫,归期不定,途中所染之景孤单凄切。望着这凄凄孤景,怎么能不看到与景物一般孤单只影的词人呢?往昔流连于烟花之地,为青楼女子作词填曲,虽为世人不耻,却也颇负盛名。

词人尊重也爱慕每一个有才情有性情的女子,认为男女实属平等,同情她们的遭遇,也欣赏她们的气节秉性。这份真情赢得了许多才貌双全的女子,诸如“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①之流。孤单之景自然唤起了其对这些红粉知己的思念。旅居异地之时,词人敏锐的眼睛总能恰时捕捉到各种景物,常触景生情,善作词以慰相思。如《孤塞》:

一声鸡,又报残更歇。秣马巾车催发。草草主人灯下别。山路险,新霜滑。瑶珂响、起栖鸟,金镫冷、敲残月。渐西风紧,襟袖凄冽。

遥指白玉京,望断黄金阙。远道何时行彻。算得佳人凝恨切。应念念,归时节。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免鸳衾、两恁虚设。②

此词一如该词牌名,边塞的孤独者,抒写的乃是孤身在荒寂冷漠的边塞的行役之旅。上阕依旧是写景,天将明而未明的早晨,词人夜宿边塞旅店,一声鸡响,催人上路,“又”体现了词人的不愿意却又无奈。接下来运用一贯的白描手法,描写赶路所见,“山路险,新霜滑。瑶珂响、起栖鸟,金镫冷、敲残月”一番描写流露出旅途艰辛,孤单只影不愿前行却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从这幅边塞孤独者的踽踽独行图中已隐约展现词人的孤单,为下阕要表达的情感做铺垫。

下阕开头词人即从白描的现实中转入想象。“遥指白玉京,望断黄金阙。”“遥指”与“望断”相对,“遥指”还是很遥远的,“望断”使得意思更近了一层,犹云望尽,表达强烈的渴望,这里指的是思念佳人的强烈情绪。“白玉京”

①冯梦龙著《喻世恒言》,南海出版社发行2002年版第183页。

与“黄金阙”相对,两者本意皆指天上的宫阙,这里则暗指佳人的住所,也就是妓女闺房。用天上宫阙来作为比喻,可见词人对佳人的爱慕之情和尊重之意,更见词人迫不及待地想回到那“白玉京”与“黄金阙”享受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道何时行彻”只写旅途的遥远无尽头,但加之词人此刻对佳人的思念,显得漫漫长路更加渺无尽头。

“算得佳人凝恨切。应念念,归时节”三句也写得非常艺术,这是词人站在佳人的角度所写的,佳人翘首盼望,思念却不得见难免心生怨恨,盼来盼去却总盼不到词人归来的身影。“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则是词人想象两人相见的情景,久别重逢两人自当喜不自胜,紧紧握住对方的双手,诉衷肠,你侬我侬。可惜想象终究只是想象,蓦然醒来,看到的依旧是一路的萧索,更显惆怅。

词人将自己孤单而产生的思念佳人之情赋予周遭所见的旅途之景中。情景交融中使我们似乎看到了他恨不得插上比翼飞到京都的场景,可见其思念之情并非一般。

又如《迷神引》: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①

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五十多岁宦游各地所写,堪称是他对这些年“宦游成羁旅”的总结。

结构和上述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是一样的。上阕的“一叶扁舟”、“孤城”、“沙雁”皆暗含词人的孤单思归之情。下阕所抒之情乃是对佳人的思慕之情。“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这几句词着重描写了词人思念佳人的感情。“赊”“阻”究竟是什么?“城赊”、“秦楼阻”、芳草连空阔的“赊”、“阻”,词人渴望能够飞奔到佳人的身边,无奈这自然环境的阻碍,望断万水千山也不见踪影,即便是鸿雁传书也得越过这重重阻挠,

徒有一腔的思念。

这里的几句词主要是着重描写了词人与佳人的“阻隔之景”,因为内心的思念故而眼前的阻隔之景才显得格外的清晰明见,强烈的思绪使词人妄想越过一重重的山水与佳人相会,可见思念佳人的情感是伴随词人旅途始末的。

再如《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①

“渔市”、“水村”,这些荒郊野外的集市村落与往昔京都的亭台楼阁相比,当真是冷落不堪。“孤烟”的“孤”、“寒碧”的“寒”、“残叶”的“残”、“愁红”的“愁”,原本孤单苍凉的景物加上这样的形容词更显凄凉,刺痛了词人也刺痛了读者的心。尤其“孤烟”的飘渺不定、“残叶”的随风而逝恰恰与词人的漂泊相呼应。试问在这样的景色下我们怎么会读不出词人想找人一诉孤单的心呢?怎能看不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向往,对佳人的思念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楚天空阔,江流浩荡,斜阳欲落未落,浮动波间,溶溶千里。这番景象放在秋天里给人一种刺骨的苍凉,茫茫不知归期的感受。甚至于感觉自己就像这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没有目标地在世俗、在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里挣扎。“落花流水忽西东”词人的这番失意也无处寄托,只能作词来抒写自己内心的孤愤和无奈。正是秋景中孤单的意象与自己此刻的境况相接,才有触景生情的无奈与凄苦。

(三)羁旅苍茫,抑郁漂泊无奈

柳永没有与其他词人在朝为官,享受官宦生活所带来的荣耀,即是因为自身的放荡不羁及所谓的“奉旨填词”。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每一个生活其中饱读诗书,赴京科考的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谋得一官半职为国效力,一展才华万古流芳。

柳永的才情是举世共瞩的,他的词遍布大街小巷,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影响之大,这种连社会最底层的的人都看到他才华的人却不被统治当局认

可,批判他的词是淫词艳曲难登大雅之堂。许是其词难以融入统治当局,柳永的科考失意故而开始其宦游之旅。于羁旅行役之际作词谱曲,所写之景自然暗藏抑郁不得志之情。需注意的是,抑郁不得志都是他写景抒情的根本原因。

“不愿穿绫罗,愿以柳七歌。不愿君王歌,愿以柳七召。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仙人见,愿以柳七面”①这首赞颂柳永示他为偶像的歌谣传到皇帝的耳中显得格外刺耳。堂堂九五之尊竟不如一个流落在烟花之地的士子。这让皇帝情何以堪,既然如此受追捧,就将浮名换去浅斟低唱。于是柳永就与他的仕途永远隔绝。这样的不得志使之科考失利后大半生的时间都在漂泊中度过。

羁旅词与他的漂泊是分不开的,毕竟“宦游成羁旅”,有了这漫无目的的“游”及“漂泊”才能创作出这般的羁旅词。

“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羁旅行役词中所写之景皆是他抑郁不得志随处漂泊的代名词。而适时点出的天涯流浪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时节”。②(《卜算子》)词人用“楚客”自称,可见他也是客居楚乡,途生暮秋的悲凉感觉。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客,楚地以悲秋欢迎他,让人怎么不生漂泊之情呢?

“行侵夜色,又是急浆投村店”。③(《安公子》)表现出词人漂泊的艰辛,飘零到夜幕降临,还得急急投宿的狼狈,这都是其漂泊艰辛的真实写照。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侵斜阳,千里溶溶”。(《雪梅香》)这里运用白描的手法只写羁旅途中的景物,“孤烟”的“孤”、“寒碧”的“寒”、“残叶”的“残”、“愁红”的“愁”从这些形容词中我们不难读出词人形单影只的悲伤。

“无聊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④(《雪梅香》)“恨”、“意”这两个词用得很传神。词人将自己聊聊恨意和对佳人的相思都给予鸿雁。鸿雁是古代的传书的重要象征,他是游人寄托乡情的依靠,流露出词人归期难定,四处漂流的凄苦。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⑤(《安公子》)这里很直接地用布谷鸟的叫声点出“不如归去”的心意。永无止境,漫无目的的漂泊根本毫无意义,词人内

①元坤著《千古第一情种柳永》,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②谢桃坊主编《柳永词赏析集》,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96年版,第202页。

③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④谢桃坊主编《柳永词赏析集》,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96年版,第190页。

心也汹涌着不如归去的情感。

“当无绪、人静酒醒处,天外征鸿,知送谁家归信,穿云悲叫”。①(《倾怀》)举杯消愁愁更愁,千古情仇酒一壶。半醉之间听到这孤雁的惨叫,不知是实景还是自己的幻想,但都可以读出他当时泣血的心情。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②(《玉蝴蝶》)黯然神伤,鸿雁声声断,即便是登高远望,斜阳褪尽,黄昏即将到来,也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的踪迹。直点出词人羁旅生活中的孤独之情,一个人的漂泊总是最苦的。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③(《浪淘沙》)此处词人点出自己悲伤的直接原因,即是天涯漂泊无尽头。

“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央晓”。④(《轮台子》)来来回回地寻觅游走,看到的除了孤村还是孤村,照应的自然是自己孤单的影子。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⑤(《少年游》)“高柳乱蝉鸣”可见凄凉至极,一个“高”字可见凌乱柳条萧索,一个“乱”字更见词人被蝉鸣所扰乱的心绪,由此可见词人秋日所见的萧索颓废之景,“夕阳鸟外”一句足可见郊原广阔,飞鸟的身影淹没在长空之中,而夕阳更是在飞鸟之外,可隐约读出日暮之时词人无家可归的无奈。“目断四天垂”,双目望断却无一归处。这段景物描写不难读出词人漂泊在外流离失所的无奈。

二、情中见景,寄托羁旅情怀

情中见景是意境创造的一种方式,多为直抒胸臆,不需写景,只需抒情,在“字字写情”中给人以“句句写景”的感受,在词人直接抒发的感慨出体悟到清晰美丽的景色。使得浓厚真切的感情与虚景相结合,情景交融中将词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景中藏情在宋词中屡见不鲜的话,那么情中见情则是柳词的一大亮点。虽说古之陈子昂等人的文章中也不难捕捉到情中见景的影子,然柳永的羁旅行役词中此法的运用却更显是灵活,其覆盖面使人琳琅满目。例如:“到此因念,

①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②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③王兆鹏姚蓉评注《柳永词》,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2005年版,第76页。

④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

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①中词人直接点出自己的心情,那便是自己犹如海上的浮萍一般,没有着落,即是羁旅行役之苦。同时也想起佳人的叮咛,自然也触动了对其的无限思念爱慕。可惜归期难料,即便自己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他的身边,可也只能将这情思赋予大雁,希望它可以寄给远方的佳人些许安慰。此处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如浮萍般的漂泊,归期难定,思念远方的佳人的思想感情。从那饱满感情的文字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幕词人翘首远望,泪眼朦胧的景象。满腹情衷无处诉只能赋予这南飞的大雁的景色。从中依稀可见萧瑟场景,离别之人天涯流浪的景色。如:“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②词人直抒自己愁思难消散,想念与故人相聚之情。字里行间的那份离家不得团圆相聚的情感让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人登高倚着栏杆极目远望却无法找到心之所依的失魂落魄,萧索江天的景色使得词人的形象更加鲜活真实。

又如《采莲令》中: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③

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送行人的依依不舍,而下阕则是写词人自己的感怀。

上阕中直接点出“此时情苦”的无奈,从“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可以看出一个多情女子对情郎的不舍,流露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惆怅,万般叮咛都化作“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此处是词人直接点出送行者的无限依恋,但是透过这多情的文字我们眼前似乎展现出了云淡风轻,霜寒露重,夜幕降临,游人不得不离开,与送行者执手相别,双目传送秋波叮嘱的美景。下阕抒写行人的感怀。每逢读经此处,我们仿佛看到了兰舟催发,夜色匆匆,一个孤单的背影斜坐于草船之上,泪眼望断重楼寒江的场景。这里将词人不愿离去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感表达得鲜明透彻。

①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②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三、情景交融在羁旅生活中完美结合

词人传世的这七十多首羁旅行役词将藏情于景、情中见情运用自如,融会贯通,浑然天成。写景与抒情相互融合使得景更具表达力,情更具说服力。可谓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①

凄凄啼鸣的寒蝉、刚被雨水洗礼的送别长亭、蓄势待发的兰舟这些景物刻画出作者当时的不舍之情。心灵的悲伤加之景物的真实交汇出来的意象真切美丽,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水中烟波、雨后迷雾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作者内心的世界,他的“愁”、他的“情”让我们一览无余。

“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点睛之笔,送别之时的“杨柳”、清风拂面、天色渐晚的“残月”这些都是普通的意象,但交织在一起就显得不普通了。本是普通的景物,经过词人的情感加工,杨柳即是表送别之情,晓风残月更是词人内心残缺不全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词人将自己的内心苦闷的离愁别绪赋予萧萧秋色之中,又借秋天寒蝉泣鸣,晓风残月等悲伤的景物来寄托自己的哀思。情与景融合得恰到好处。

例如《卜算子》: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②

渐老的江枫、半凋的汀蕙,这两个衰败的景物交织成一幅孤寂暗淡的画卷。“砧”这个静态的物却发出的动态的捣衣声,勾勒出残阳的气氛。夕阳落山,忙碌的妇女们开始浆洗衣物,做完最后的活计等待着夜幕的降临。词人面对这衰败

①谢桃坊撰《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②谢桃坊主编《柳永词赏析集》,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96年版,第202页。

之景和妇女收拾回家的场景触景生情,更添伤感,顿生牵瘦马游逛与夕阳西下不知路在何方之感,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词人眼中的意象可见词人的无奈。

下阕的“烟水”、“翠峰”都是虚景,词人由上阕的景物描写而引起对宦游生活的感伤,想象隔着这“万重烟水”、“层峦翠峰”的另一头的亲人和情人,抒发怀人之感。

此处没有这些鲜活的景物则无法读出词人这般强烈的夕阳西下,思念家人和情人的感情。然则,若没有词人这般浓厚的情感那这些景物之能是普通的景物,何来寓意之象呢?正是情景的适度结合才使得它们相宜映衬,情之所钟景之所至。

四、结语

总之,柳永的羁旅行役词情中含景,景中含情,情景并茂,继承了战国时期宋玉的悲秋情结并将其发扬光大。所写之景尽抒羁旅行役之苦,仕途失意,归期难定,思念佳人的感伤情怀。所诉之情又引领我们欣赏那萧索秋色的凄美,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词人消瘦孤独的形象。情景交融,使得景更为形象,情更为生动,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笔不菲的财富。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元坤.千古第一情种柳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王兆鹏,姚蓉.柳永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谢桃坊.柳永词赏析集[M].四川:巴蜀书社,1996.

[5]谢桃坊.柳永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二)期刊论文

[1]周建梅.论柳永、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

[2]王蕾.浅谈柳永的羁旅行役词[J].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学术论坛.2012年(05).

[3]孙小梅.四时意象最爱秋——柳永羁旅行役词秋意象统计及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

[4]胡琳.斜阳暮霭黯淡景羁旅行役惆怅情——论柳永的黄昏词[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1).

[5]谢稼.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J].《船山学刊》.2004年(03).

[6]许菊芳.从宋代水路看柳永、周邦彦的羁旅词[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7).

致谢

论文的写作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中文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支持,以及督促指导,想要完成这篇论文是难以想象的。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照年。王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选题、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到中期论文的修改,再到后期论文格式的调整,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注解,老师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除了敬佩王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最后还要感谢所有的中文系老师,是在他们的教诲下,我更加喜爱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并且让我掌握了更加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为我以后的扬帆远航注入了动力。

论柳永词的俗

论柳永词的“俗” 摘要:柳永是我国第一个专业词人,他改变了词以小令为主的体式,出现了慢与小令平分秋色的局面;他创用了一百多种词调,占了宋代所使用词调的近七分之一;他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对北宋词风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词以俗著称,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现在我们就其俗这方面以词的内容题材特点、艺术表现以及形成俗的风格的原因来分析一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专业词人,有词作专集《乐章集》。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在词刚产生时,词在文学中的地位是十分低下、不入流的,素有诗贵词贱的说法。它的主要功用是在宴会场合供给伶工歌女唱歌的,到宋朝时词的地位开始有所提升。大量文人用它来抒发感情,表达人生,所以词风开始由俗变雅,词的内容也日益离开世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而柳永却将其变“雅”为“俗”,着意

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 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1)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的面貌和世俗大众的生活,尤其是妓女的生活。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上得意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姬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所以词中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或失恋被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比如他的《锦堂春》中的“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表现 了女主人公泼辣爽直的性格;词中也表现了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比如他的《迷仙引》中的“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表现了妓女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 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迎新春》)的汴京使他流连忘返;“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瑞鹧鸪》)的苏州,也使他赞叹不已。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方面的代表作,首

柳永的词精选10首

柳永的词精选10首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柳永的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词牌名:黄莺儿|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临江仙引·上国 词牌名:临江仙引|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上国。去客。停飞盖、促离筵。长安古道绵绵。见岸花啼露,对堤柳愁烟。物情人意,向此触目,无处不凄然。 醉拥征骖犹伫立,盈盈泪眼相看。况绣帏人静,更山馆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顿成两处孤眠。 锦堂春·坠髻慵梳

词牌名:锦堂春|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词牌名:御街行|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欢。 满朝欢·花隔铜壶 词牌名:满朝欢|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

大俗即大雅----由柳永“俗词”到流行音乐

大俗即大雅 ——由柳永“俗词”到流行音乐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他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他铺叙刻画,铺叙展衍,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他是谁?他就是宋代大词人柳永。诗词史上“俗雅之争”,就是由这位风流不羁、“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大作家故去之后,给演变得更激烈更长久的。 如何看待雅俗之分,雅俗怎样去定义,这些都是非常难统一的,但我就柳永的作品来说,其表现手法,其心境意境,其词曲成就,以及更真挚更动人的情感流露,给人的直接印象就五个字:大俗即大雅。 先说表现手法,大俗即大雅。自五唐以后,文人阶层就以小令为主,不合社会发展和市民的需求,柳永一改这种风气,率先创作慢词和长调,扩充了词的容量内涵,也提高词的表现能力,更为朗朗上口,易于传诵;词的格调,也由士大夫之狭隘高雅变成普遍大众的情调,市民歌妓的喜怒哀乐皆成文章,更是首次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其词的表现手法,经过他大胆革新,充分运用日常生活的口头语和俚语,作品生动活泼,富于亲切力,像是直接与词人对话一般。 其次,心境意境,雅与俗共赏。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尝遍酸甜苦辣,人生失意之后,寄情歌舞楼姬之中,流连都市山水之间,他的词文,有着大多数底层市民的生活体验,也正是因为他的坎坷经历,使他专心创作,开创新篇新气象,成就了他在词坛上的大成就。如果没有一种高于常人的坚韧和超脱心境,又怎么会创造出如此脍炙人口的词作呢? 接着,柳永的词曲成就,这点不消说,非常大,对后世词作的发展和词人的影响深远,而我要说的,就是他的作品处处流露的“羁旅行役”之情。大概来说,他的“羁旅行役”词,包括旅途所见所想,失意之悲,思乡之情等,属于大众情感,而能很好的打动人心,引起共鸣。故此,柳词能流传千百年,无他,唯有此情而已。 不过,说着说着,除了柳永的词之外,我还联想到了现在的流行音乐,它和柳永的词作很相像,也是大俗即大雅的。 流行音乐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在我国发展也不是很长时间,但它随着工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精神急剧需求而迅猛成长,到现在流行音乐已经有了成熟的系统和稳定的结构。 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于社会大众之间,就是因为它有了那些恢弘严谨、晦涩难懂的古典音乐缺少的几个优点:大众性、时尚性和娱乐性。 大众性。可以说“大众性”是流行音乐与生俱来最为关键的特点之一,也是流行音乐的社会基础所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进步之余,精神文明建设也放在重要地位,人们茶余饭后,打交道的都是流行音乐。人们参与到这种文化形式来,放松身心,展现自我,成为各阶层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众赞赏接受的事物,才是真正的经典,真正的高雅,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人们在坊市间弹唱柳词时,其首众面之广,粉丝之多,在今天来说,有几个歌星能比得上? 时尚性。既然流行音乐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最时尚、最流行的物质紧密相连,那么“时尚性”也就可以说是流行音乐具有的一个独特的美学特色。而我想它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像在今天,没有听过宋祖英或刘欢的歌,你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一样,在柳永那个年代,人人以吟唱他的词作为潮流,上至宋仁宗,下至小市民。能得到他所作的词曲,不说其他,就以一个歌妓为例,身价倍增,而且,有时候还千金难求。 娱乐性。这是流行音乐的首要功能,也是柳词里面隐含而绝不会缺少的一个元素,只

柳永俗

?柳永词中那些描绘勾栏瓦肆、秦楼楚馆里的歌伎形象、表现歌伎与士人情爱的题材、受众与风格皆明显异于士大夫阶层的词作被称为“俗词”。 ? 俗词在历代词论家的眼中,一直屈处于弱势卑陋的地位。但柳永的俗词实在是文学发展史上的进步,它开拓了宋词发展的新境界,它的通俗性、生动性,使读者、听从在欣赏作品时备感亲切、易于理解。柳永俗词以俗语表现俗情,而其词作中的女性心理及形象尤其值得关注,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柳永的俗词,很早就已被作为一种现象来描述。但后世许多的读者及评论家真正关心接受的似乎还是他的雅词,反复被人吟咏传唱的只是《八声甘州》、《雨霖铃》及《望海潮》等。柳永的“俗”,命定的却是这个伟大词家的悲剧命运。柳词中所用市井方言俗语,大胆流利,清新自然,与《花间集》中朦胧婉约的用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网上找的举柳词中所用俚言俗语的有这两首: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许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玉女揺仙佩》) “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奸黠。最奇绝。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小镇西》) 柳永生长于一个崇尚儒学、科第的传统家庭,少有才名,并自期有“龙头之望”的士人。柳永也曾努力在正统儒雅文化中获取自己的位置,从他屡次参加科举及干谒晏殊来看,可以看出他期望的高度。但最终,柳永成为了俗文化的领袖人物(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遭到了正统文化与国家政权的遗弃,其内心必然因此忍受了煎熬与痛苦,从他众多羁旅困顿的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现实生活中的悲凉处境。 柳永俗词以俗语表现俗情,掀起了文学创作在词这一体式上的俗潮流。柳永俗词,所用语言晓畅直白,描述情感真挚直露,是一种对文人词的反动,是一种将词的创作往极端市民化推进的努力,这就是他所取得的独特成就。但柳永的俗词亦有其弊端,如气格不高,鄙语恶滥。因而虽无须将这样的俗词抬到不可比拟的高度,但亦应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 但是柳永亦能写雅词,为数不多,但确是词作中的精品。因此,仅从俗词并不能见全面的柳永,但柳永张扬的个性与最独特的成就似还在于他的俗词。其创作俗词所用的词调、表现手法、章法结构等,如与长调俗词写作相对应的赋法,不但使柳永为自己的雅词创作提供了借鉴,亦给予了后世文人以启发与影响。 再说其俗词。

论柳永词的“俗”

论柳永词的“俗” 【摘要】柳永艳情词集中体现了化雅为俗的特点。他描写与歌妓的情场生活,并对歌妓作充满色相的世俗描写。在艺术上则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俗,即一反前人的含蓄蕴藉,风格直露而坦率,并以世俗的心理和趣味描写爱情生活,充满了平凡而甜蜜、琐细而愉快的市民情调。表现在语言上则是语言材料的偏重俚俗。柳永词的俗正是对词的本色的保留和发扬,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词】柳永;艳情词;俗 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世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提到柳永词的“俗”,是离不开他的艳情词的。也就是说,柳永描写自己与歌妓艳情生活的词总的来说是比较俗的。他直接而怡然自得地描写自己的情场生活。柳永虽是一位官场失利的不幸者,将近五十岁才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但这也恰恰成全他成为一位情场的幸运儿,使他能在青壮年时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流连于“平康巷里”,“连日疏狂”(《凤归云》),甚至“往往经岁迁延”(《戚氏》)。柳永对此在词中也有过描写: 迁延,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人含笑立尊前。(《玉蝴蝶》) 因而歌妓和柳永的关系是相当亲密融洽的。他们组成了一个以浪子柳永为中心,一大堆风尘歌妓为羽翼的才子佳人集团,柳永曾自豪地说“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而柳永所作的《传花枝》也颇为自负风流: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咇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沽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可见,他与歌妓的关系十分亲密,他对自己的这种风月生活也颇为自得。这在词里表现得也相当大胆、直白,毫不做作,公开宣称“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鹤冲天》),公开鄙视“名缰利锁,虚度光阴”(《夏云峰》),颇有些反传统

柳永词赏析

柳永词两首赏析 词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诗体,最早源于古乐府,兴起于唐代,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至宋代已极为繁荣。“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专用名词。宋代不仅词家众多,且风格亦多样。词本以婉约风格为主,到北宋苏轼才始创豪放一派。柳永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继承发展了突出男欢女爱,别恨离愁的婉约词风,剪红刻翠的“艳科”,旖旎温柔的“情语”,成了柳词的主题。《雨霖铃》便是柳词中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杰作。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sǒu)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 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

柳永俗词的“俗”

柳永俗词的“俗” 学习柳永俗词已经一段时间了,这期间,也看了很多关于柳永以及柳永俗词的研究著作。直到上节课老师讲了柳永俗词的几种研究方向,才对于近期的学习理出了一点头绪。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柳永俗词过程中的误区,那就是,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对于作品的浅层解读和鉴赏之上,却忽略了向更深层次挖掘的研究目标,以至于读了很多柳永的俗词,留在心中的感觉只有可怜的一个“俗”字。这样的学习从表面看来中规中矩,但却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即当我们拿到一本《柳永集》的时候,立刻把全部兴趣集中在寻找其中的俗词艳句上,留给思考和领悟的空间却少得可怜。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决定把历代学者对柳永词的评价作为出发点来捕捉学习柳永俗词的方向。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予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生态可憎”。徐度《却扫编》卷五谓柳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之人尤喜道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云:“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故市井之人悦之。”在这三则宋人对柳永俗词的评价中,我们不约而同地看到了“不知书者”、“流俗之人”、“市井之人”这样的字眼。那么,如此一致的贬斥是否具有一定的巧合性呢?我们知道,在宋代士大夫文人的传统观念中,雅词一直以来都是被主流社会极力推崇的,而俗词却难登大雅之堂。在他们的审美标准和知识系统下,“雅”和“俗”是有明显的界限的。通过学习,我想,我们是不是能把这种界限理解为一种对于“他者”的排斥呢?每一个阶级都有不同于其他任何阶级的独特利益,当一个阶级逐渐成为主流的时候,那些与之不同步的观念、事物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者”,这就是阶级社会演变的自然规律之一吧。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到,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论中常见的一个术语,在后殖民的理论中,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殖民地的人民则被称为“殖民地的他者”,或直接称为“他者”。“他者”和“自我”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视为“他者”,将两者截然对立起来。所以,“他者”的概念实际上潜含着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宽泛地说,他者就是一个与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参照,比如白人可以黑人作为他者,那样得出的结论白人必然是文明的、聪明的、先进的、高雅的。通过选择和确立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确定和认识自我,但其中隐含的自我中心主义有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一个主体若没有他者的对比对照将完全不能认识和确定自我。这也就是说,“他者”只是某一类人从自身阶级立场出发而产生的一种带有明显阶级性的概念,“善”与“恶”、“美”与“丑”都是相对的,A可以认为B是他者,B反过来也可以认为A是他者。那么,我们再来看上述三例,从士大夫文人的角度出发,这里的“他者”既可以指柳永及其俗词,也可以指柳永俗词中的“歌伎”,还可以是所谓的“不知书者”、“流俗之人”以及“市井之人”,总之是不与士大夫文人利益和情趣同步的事物。这种排斥带着明显的具有宋代文人特色的等级观念,显然,在以士大

论柳永的俗词

论柳永的“俗词” 在中国古代宋词作家中,柳永的作品一直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俗词”上。其中,俗词占柳永全部词作的将近一半。因此,作家作品研究在提及柳永的词时,“俗”几乎可以作为柳永其人其词的代称,王灼《碧鸡漫志》称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予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1];后者如李清照《词论》称柳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2]这些批评其实过于片面,在题材上,柳永的“俗词”并非“雅词”的完全对立,柳永词中的“俗”与“雅”也并非两个完全对立的部分。在词的创作方面,对于形式体制和艺术手法,柳永也做了巨大的创新。我认为,并不能仅以一“俗”字概括柳永的“俗词”,“亦雅亦俗”、“俗中见雅”才是对柳永“俗词”的真正理解。 一、在题材内容上,柳永将大量深入描写市井曲坊中的生活内容与个人情感生活作为词创作的题材。 (一) 柳永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进士满门的封建家庭。柳永也写下《鹊桥仙》、《玉楼春·凤楼郁郁呈嘉端》、《御街行·燔柴烟断星河曙》等词,希望以此博得功名,但是这并没有如他所愿。但却因为他在初次科举落榜之后的牢骚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两句,在放榜时是被宋仁宗特意错落。这次的失意对自我期望很高的柳永打击自然很大。他在“如何向”的茫然中走向了市井,投入到烟花巷陌,打算在此消磨他的一生。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未完全丢弃入仕的信心和希望。他以“白衣卿相”自称,认为落榜只是偶然的。他只是暂时“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但还是渴望又早一日能被赏识。于是,柳永从未停止过参加科举考试,并终于在五十岁时得到了盼望已久的“榜上提名”,他为此写下了一首与《鹤冲天》的牢骚完全不同的《柳初新》。可命运弄人,及第的柳永还是挤不进士大夫的行列。这又一次把柳永推入了市井。他在《传花枝》仲曾经这样描绘自己的后半生:“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喷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带倩个,淹通著到。”期间他虽然做过县令、屯田,但均属下等,一生不得志。[3]由此可见,柳永骨子里岁有着世俗的一面,但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浪子。是掌握着大权的皇帝和宋代不公正、不公平的科举制度,将向往功名的柳永一步步推向了烟花柳巷。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学生:曾建指导老师:张波 [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然而他也是两宋词坛最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柳词的雅俗问题之上。关于柳词的雅俗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多数文人总是持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非俗即雅。本文认为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多写妓女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使用市井俗词俚语,受到大众市民的欢迎。柳永的雅词创作主要集中在他入仕之后,他的雅词由俗返雅,雅风发微,其大量杰出的羁旅词和都市生活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键词]:柳永词雅俗 一、柳永的生平创作 柳永,生卒年迄无定论,唐圭璋、陆侃如等先生作了考证,暂推定为公元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大约同龄于晏殊、张先。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为工部侍郎柳宜少子。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独秀的格局,使慢词得以成为与之平分秋色的体式,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慢词虽非柳永首创,但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从其现存《乐章集》中的213首词来考察,共用了133种词调。而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加以使用的。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上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与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尝试从创作方向上改变文人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王灼《碧鸡漫志》言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1] 二、柳永俗词的特征 (一)内容俗 柳永词在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情趣,着意与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词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柳永的词集

柳永的词集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永的词集 1、《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4、《望海潮》 东南形胜, 三吴(另一版本为“江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5、《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亦作“凝眸”)。 6、《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 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 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 终日恹恹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 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柳永比较著名的诗歌

柳永比较著名的诗歌 【篇一:《荔枝香》】 甚处寻芳赏翠,归去晚。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金缕霞衣轻褪,似觉 春游倦。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 拟回首,又伫立、帘帏畔。素脸红眉,时揭盖头微见。笑整金翘,一点芳心 在娇眼。王孙空恁肠断。 【篇二:《浪淘沙》】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 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 伊心力。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 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篇三:《卜算子》】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 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 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篇四:《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 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念双 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篇五:《破阵乐》】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 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 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 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

柳永的的经典诗词10篇

柳永的的经典诗词10篇 在词史上,柳永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柳永的词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趋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柳永的的经典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正宫·爪茉莉秋夜每到秋来 词牌名:正宫|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金风动、冷清清地。残蝉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深院静、月明风细。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河传·翠深红浅 词牌名:河传|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看花回·玉城金阶舞舜干 词牌名:看花回|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玉城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

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态妍。忍负芳年。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 词牌名:看花回|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洞仙歌·乘兴 词牌名:洞仙歌|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乘兴,闲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汀渚。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圃。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 羁旅。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市,闲思更远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不堪独倚危樯,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伤心最苦。伫立对、碧云将暮。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 安公子·长川波潋滟 词牌名:安公子|朝代:宋朝|作者:柳永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有关柳永的经典诗词摘抄

有关柳永的经典诗词摘抄 1)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2)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3)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4)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5)更回道、 重城不见, 寒江天外, 隐隐两三烟树。 ——柳永 《采莲令月华收》 6)碧云归去认无踪。——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7)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8)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9)殚云尤雨, 有万般千种, 相怜相惜。 ——柳永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10)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11)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12)况值阑珊春色暮。——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13)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 14)一轩明月上帘栊。——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15)怒涛渐息, 樵风乍起, 更闻商旅相呼。 ——柳永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16)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 天气》 17)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18)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9)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柳永《采莲令月华 收》 20)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21)雨残稍觉江天暮。——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22)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23)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24)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柳永《夜半乐冻 云黯淡天气》 25)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柳永《秋夜月当初聚散》 26)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27)池上凭阑愁无侣。——柳永《甘草子秋暮》 28)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柳永《破阵乐露 花倒影》 29)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 [摘要]柳永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以俗著称,同时他也写了不少雅词。柳永的雅俗词创作与他的市井文化品格和正统儒家意识密切相关。柳永的俗词是其市井文化品格的体现,他的雅词则受到正统儒家意识的影响。柳永的雅俗词既体现了创作风格特征,也是宋代文学多重品格的一个缩影。本文旨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雅俗共存的原因及其意义。 [关键词]柳永;雅词;俗词;创作风格 一、柳永词雅俗共存的原因 首先,从客观方面来说,词在初起阶段,是流行歌曲,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是属于俗文学的,后来由于文人染指于词的创作,词的内容日益离开世俗民众的生活,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因而词的雅化倾向越来越突出。但作为曲子词的文体,回归民间、突出世俗化的呼声也一直存在。因此,宋词中就有了很明显的雅俗并存、雅俗贯通的现象,同一词既作俗词,又作雅词,也是屡见不鲜的。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就与柳永的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柳永是仁宗年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但是他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邀约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能理解接受的语言来表达情思,这就使得他的词变雅为俗,雅俗共存。 二、柳永词以俗为主 柳永词变雅为俗,善用通俗化的语言来变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

浅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浅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摘要: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无论是其当世还是其后世,柳永都算得上是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不能被忽略的人物,这样的结果,当然多数情况下来自于文化话语结构的时代局限,柳永的俗词使他备受争议,却也形成了一个“凡有市井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独特现象,可以说,这几乎是前无古人,迄今为止也是后无来者的,而柳永作为这样一个虽备受争议却永远不能被忽略的历史人物,其对词坛的贡献和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本文试从词风、词体、词境等方面分析柳永词对宋词的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关键词:柳永宋词影响贡献 引言: 柳永,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但他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因此屡试不第,还落了个“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称号。对柳永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但我认为,柳永虽在社会地位上是个平民,但在词史上,也真个应了他的那句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惟有用文体发展的眼光,考察柳词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的革新意义,才能恰当地评价它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发展贡献. 一: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 词,最初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才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词体的分类中一种是以词的字数而加以区分,即:小令、中调和长调。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的字句不多,称为令词。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相比同时期的词人,柳词的内容、特点均呈现出独特的特色。这一点在:关于宋仁宗朝四位杰出的词人,即柳永、晏殊、欧阳修和张先的现存作品,比较他们各自所用词牌,即可看出各种各样的差异。如下列表格所示:(现存作品据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 位,其长篇之作特多,而其他三位词人长篇则甚少;二、相比较于欧词与晏词的作品词牌集中于有限的几个词调,柳词与张词则没有此种倾向,特别是柳词,其作品涉及的词牌最多。 从敦煌曲子词看,慢词早就在民间流行,但文人却很少染指。柳永长期生活

论柳永词的“俗”与“雅”

论柳永词的“俗”与“雅” 摘要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可以分为俗词和雅词两大类。俗词之“俗”主要体现在:(一)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尤其是妓女的生活;(二)语言上,采用大量极为通俗的民间口语;(三)表现手法上,运用铺叙手法,叙事抒情率口而出,不求含蓄。他的雅词主要集中在大量杰出的羁旅行役词和都市生活词,在他入仕以后词由俗返雅,不论是雅词还是俗词都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柳永俗词雅词由俗入雅 前言 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然而他也是最为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柳永词的雅俗问题上,多数文人持一种极端的观点——非俗即雅。本文认为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柳永词的俗主要表现在他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和语言上;他的雅词主要集中在他入仕以后词由俗返雅,大量杰出的羁旅行役词和都市生活词都是最好见证。 一、柳永的生平和创作 柳永,北宋词人,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崇安人。据今人唐圭璋先生推测可能约出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①,卒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7)。他的文学活动期间约略相当于仁宗期(1023——1063),因排行老七,故也称为“柳七”,柳永出生于一个有深厚儒学传统,以科举进取的仕宦之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决定了他也如父辈和长兄一样走向以科举入仕的道路。 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风流才子,精通音律,有深厚广博的文艺修养。“艺足才高”“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前期为朝廷宴乐写有雅词,也有俗词,但大量俗词却为民间歌妓而作,是为适应民间演唱的,具有民间才艺的通俗性、娱乐性和市民趣味的特点。但由于后期生活环境的改变,词人审美情趣已发生重大改变,对雅词产生浓厚兴趣,但无论是俗词还是雅词都取得了较高成就,对宋词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柳永俗词的特征 (一)内容“俗” 1、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词中的世俗女子大胆而主动追求爱情,对平等自由爱情的渴望,如《昼夜乐》中写她们对爱情的追求“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写出女主人公的深情痴情和至情刻骨的相思。

柳永词 研究综述

摘要:柳永作为北宋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词人,柳永本人以及柳永的作品在北宋以及以后的时间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近十几年里对柳永词研究呈现出繁荣态势,角度多种多样,范围也不断扩展,问题的探讨也是在不断深入。根据对大量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对近十几年对柳永词所做的讨论研究主要综述为柳永其人以及悲情的思想人格,柳永词的题材、雅与俗、传播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柳永其人词作品综述 一、柳永其人及悲情的思想人格 在北宋词人中,“浪子词人”柳永的生平研究,始终是词学界、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关于柳永家世与生平行迹考证就众说纷纭,值得参考的有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中指出的柳永生于公元987年,于公元1031年登进士第,其卒后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1柳永仕途坎坷,与歌妓乐工厮混,对封建士子恪守的梦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弃,柳永被世人看作是那一时代背离主流的背离者,针对柳永的时代的悲剧性和其人经历的悲剧性许多研究者都对他的悲情思想进行了研究。 袁美丽在《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指出柳永流连风月,终生沉沦,堪称悲剧的一生。上层统治者视柳词为“小词”,“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伤了风化,加之,柳永词通俗浅显的形式,被士大夫们视为低俗。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柳永成了时代的牺牲品,铸就了他一生的悲剧。2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中柳永的悲情有那一个出时代的特点,在《柳永生存悲剧之因探析》中胡春玲则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探析柳永生存悲剧的内容、成因及时代意义,认为人们通常所公认的人品和文品并不是其生存悲剧的症结。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柳永所代表的俗艳文化和士大夫阶层所代表的正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这种冲突和对抗就演绎成他的生存悲剧,并显示出时代特色。3 宓瑞新《论柳永的文化人格》中论述了柳永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无关价值重建,而是在自己悲苦不安的处境中对传统一元化仕宦价值的反思与追寻,对个体生命与充实的维护。他的创作,也使俗词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以其本身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吸引感应了同时、后代的词人,使他们在其影响下各随性情所近作出了新的个性化拓展.4 二、柳永词作品研究 (一)题材的研究 根据对学术论文的阅读发现其中在对柳永词的题材的探讨大致分为羁旅行役、都市词、恋情词以及在对宋词题材的开拓等几个方面研究。 时东明、田全金《柳永的情词与“恋妓”情结》对柳永的恋情词指出柳永的一生与歌妓解下的不解之缘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下了大量的独树一帜的歌妓词。5黄若茜《浅议柳永艳情词的特征》把柳永艳情词的特征概括为世俗化、市井化、诗意化。6钟其鹏《略论柳永艳情词中的爱情观》认为柳永词具有先进的爱情观,这种先进性体现在爱情的平凡快乐、情欲合理、男女平等。7 柳永羁旅行役词的研究论文也不少。孙小梅的《四时意象最爱秋——柳永羁旅行役词秋意象统计及分析》统计分析柳永羁旅行役词的季节意象,体察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悲秋情怀。8姚蓉、王兆鹏的《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模式》一文总结了柳永羁旅行役词"浪萍风梗"式、"登高临远"式、"孤馆梦回"式、"临歧伤别"四种主题模式。9杨新平在《虚实相生话羁旅——柳永羁旅行役词的结构分析》中又对这羁旅行役一系列词的结构进行了探头,相对丰富了这方面的较少的研究。10 1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J ] .南昌大学学报,2004 (9) .. 2袁美丽.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J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 (4) 3胡春玲.柳永生存悲剧之因探析[J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 (3) . 4宓瑞新.论柳永的文化人格[J ] .山西师大学报,2002 (4) . 5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6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7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8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01) 9姚蓉、王兆鹏的《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模式。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10杨新平在《虚实相生话羁旅——柳永羁旅行役词的结构分析》社科纵横.2004(6)

柳永对词的贡献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标志性的人物,他大量创制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创作主体介入,改变了以人物类型表现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方式。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兴旺发达,都需要一批为之呕心沥血的人,北宋时期,由唐民间曲子词发展而来的词体逐渐兴盛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柳永以毕生精力开疆拓土,功不可没。他对词坛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而言,可以称之为“三变”。 变体——大量创作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 宋词最重要的特点是抒情性。一般诗人文士对当时流行的市井俗曲偏见甚深,不愿写慢词,而柳永却摒弃文人偏见,大量地填写和创制慢词。与小令相比,慢词长调具有更饱满的音乐容量,能容纳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艺术情节,柳永首创“以赋为词”,成功地将辞赋的铺叙手法用来作词,开拓了词学创作的新途径——“屯田蹊径”,②创造了一套适合慢词长调的表现手法——“柳氏家法”。③柳永之后,慢词在张先的创作中被逐步采用,到了苏东坡和辛弃疾,又创造性地“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和现实批判精神寄于词作,写下了《念奴矫·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辉煌的慢词篇章。柳永在形式上的奠基,为苏、辛等人的突破提供了必要条件。两宋词坛,从柳永以后开始进入了一个以慢词为主的新的历史阶段。 变风——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 词起于民间,但进入文人手中之后,词走上了雅化的道路。唐五代词,特别是第一位大力作词的名家温庭筠开创了婉丽绮靡的词风,宋初词坛亦然。柳永在词的语言、结构与风味上,继承、发扬了民间词的俚俗本色,将词引向市井街巷的广阔天地,开创了宋代的俚俗词派。 柳词语言表达方式直白,如话家常,呈现出口语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美学风范。如《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锦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这是以妓女口吻写成的恋情相思词,所以全篇用语都很通俗,没有书卷气和学究气。柳永还常常采用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 、“伊”等,动词“看承”、“都来”、 “抵死”、“消得”等,使整首词语言浅近质朴,畅达贯通。 “雅俗本为二途,雅者凝重蕴藉,俗者浅近清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可轩轾。宜在雅不厌俗、俗不伤雅、方为神品,故大家多二者兼之。”④柳永就是“二者兼之”的“大家”。柳永以后,无论是嗜“俗”嗜“艳”的词人,还是追“风”逐“雅”的作家,其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受柳词的影响。 变意——创作主体介入,改变了以人物类型表现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