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斗士:杰克·伦敦笔下的拳击手形象

城市里的斗士:杰克·伦敦笔下的拳击手形象
城市里的斗士:杰克·伦敦笔下的拳击手形象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18, 6(3), 95-99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journal/wl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10.12677/wls.2018.63014

Fighters in Cities: A Study of Images

of Boxers in Jack London’s Works

Shuo Zh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Jun. 21st, 2018; accepted: Jul. 4th, 2018; published: Jul. 11th, 2018

Abstract

Jack London’s work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merican culture between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enter of boxing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Britain to America and becam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American people’s life. Meanwhi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conflicts emerged. Jack London is an amateur of boxing as well as a witness of the time. This thesis takes boxers in Jack London’s works as study target, analyzing the anxiety brought by feminized society, the harm brought by the industrial life and the influence brought by social corruption, and exploring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carried by the image of boxers.

Keywords

Jack London, Boxing, American Culture, Urbanization

城市里的斗士:杰克·伦敦笔下的拳击手形象

赵硕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6月21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4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11日

摘要

杰克·伦敦的创作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密切相关,这一时期拳击运动的中心逐渐从英国转向美国,成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迅速发展,但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社会矛盾突出。杰克·伦敦是一名拳击爱好者,也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本文以杰

赵硕

克·伦敦作品中的拳击手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进步主义时期女性化生活带来的焦虑,工业化生活带来的伤害,社会腐败带来的影响,讨论了拳击手这一形象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

杰克·伦敦,拳击,美国文化,城市化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的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历险、淘金、战争、农业、航海等等,以野性、强力著称。他的作品是研究“美国文化史上最多变而又动荡不安的一段时期(Cassuto, p. 1) [1]”

的极佳材料。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对杰克·伦敦及其作品的研究从未间断。然而容易被人忽略的是,除去作家身份,杰克·伦敦本人其实也是一名忠实的拳击爱好者。在他的多部作品,包括《拳赛》、《深谷猛兽》、《一块牛排》、《墨西哥人》、《月亮谷》中都出现了拳击手的形象。他曾表示“在所有的竞技当中,拳击是我唯一钟爱的项目”(Bankes, p. xii) [2]。在杰克·伦敦生活的年代,拳击运动也正处于波动时期,美国正取代英国成为拳击运动的中心,新的规则也正在逐渐取代旧规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拳击已经成为了美国的一项主流运动。(Boddy, p. 110) [3]”评论家弗雷德·帕蒂(Fred Pattee)也曾指出:“他(伦敦)不仅代表了个人,而且代表了那个时代,是当时美国现实环境的产物;要理解美国新世纪开始的那段岁月,我们就必须研究伦敦主义。(Pattee, p. 273) [4]”因此,探究杰克·伦敦的作品中的拳击手形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和时代特点。

2. 男性气质的展现者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促进工业和商业发展,男性开始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工厂或办公室内,成为了生产机器的一部分。他们长期在标准化的要求下工作,逐渐丧失了个性、创造力与活力。教育孩子的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女性的肩上。历史学家齐梅尔(Kimmel)指出“生活中的女性,身为教师、母亲和主日学校的教师,她们在这些机构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化的控制力被认为是潜在的威胁,因为这会把强壮的男孩子都变成柔弱的小不点。此外(女性化)还指的是日渐扩大的都市和工业文化,这种文化不断剥夺男性的机会,使他们无法像男人一样冒险,也失去和他们工作紧密相连的感觉。(Kimmel, p. 20) [5]”

随着女性逐渐掌管教堂,美国新教也逐渐变得女性化,她们向新一代的年轻人们传递着温顺谦卑的价值观念(Riess, p. 16) [6]。城市生活要求秩序和规范,这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越来越组织化。

1859年,《纽约先驱报》将美国女性化问题的根源归结为体育运动的缺失;《时代》杂志也要求年轻人们在户外释放天性,培养男子气质(Riess, p. 11) [6]。美国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作为一名业余拳赛爱好者也倡导年轻人们练拳击,培养勇敢的精神,坚韧的意志和自控能力。在古希腊,拳击运动发展之初就被认为是高贵和男子气概的代表。拳击手们用涂着橄榄油的躯体赤身肉搏,展现他们的英雄气质。斯堪那(Scannell)在著作中强调:“拳击让男性成为真正的男性……在拳击运动中男性成为了勇敢、力量和骑士精神的代表。(Scannell, p. 44) [7]”杰克·伦敦曾在作品《约翰·巴利科恩》中指出,拳击俱乐部可以让男性逃离女性狭隘的影响,而在自由宽广的世界中成为真正的男性。

赵硕

在杰克·伦敦的作品中,拳击展现了男性的躯体之美,成为了吸引女性的一种途径。《拳赛》里,作为一名拳击手,乔的男子气质深深地吸引了他的未婚妻吉娜维芙。“作为一个女人,所有的遗传特性都决定了她要寻找一个强壮的男性作为伴侣,从而来仰仗他的力量。”“他的男子气概,那战斗中的男子气概,对她有着难以阻挡的吸引力。[8]”在《深谷猛兽》中,女主人公玛特也被柏脱“男性的甜蜜(38) [9]”所吸引。在《月亮谷》的撒克逊看来,“职业拳击手是一群可怕又神秘的人。他们不是一般的人……这本身就代表了浪漫。他们还代表着力量。他们不为老板干活,而是运用自己雄健的力量,与广阔的世界展开英勇搏斗,从其不情愿的手中赢得一份辉煌的生活。(19) [10]”

而这些作品中女性的共同点则是她们几乎对拳击一无所知。《深谷猛兽》中的柏脱面对即将到来的女记者发过牢骚:“她们干嘛要钻到拳击里面来呢?”“这儿不是她们的世界。她们究竟懂些什么呢?

(35) [9]”当《拳赛》中的乔兴奋地向吉娜维芙表达他对拳击的热爱时,吉娜维芙的脸上则“笼上了恐惧”

[8]。撒克逊在对拳击手抱有天真的幻想的同时对拳赛的残酷所知甚少。可以说,正是因为女性的不了解才让拳赛成为了男性独有的展现自己力量和特质的途径。

拳击在杰克·伦敦的作品中还成为了男性赚钱谋生的一种手段。《拳赛》中乔之所以参与最后一场拳赛的原因就是为了赚取和未婚妻“开始新生活的本钱。[8]”之前拳赛的奖金帮助他还清了母亲的房贷,给妹妹买了钢琴。《一块牛排》中,上了年纪的拳击手汤姆·金要通过拳赛的奖金维持自己和妻儿的生计。《墨西哥人》中勇士利威拉则在拳赛中赢取民族革命的本钱。对于《月亮谷》中的撒克逊来说,职业拳击手不仅意味着力量,还意味着经济独立,他们可以“从其不情愿的手中赢得一份辉煌的生活。他们有些人甚至还拥有汽车,可带着培训人员和侍者一同外出旅游。(19) [10]”拳击比赛让男性成为了家庭收入的来源,和最初开疆扩土时一样,他们可以通过蛮力赢得维持生计的本钱,维护作为男性的自尊。

从这一角度看,杰克·伦敦笔下的拳击手形象表现出了男性独特的男子气概,满足了当时读者在社会普遍的对女性化现象焦虑下对男性形象的期待,反映出了整个时代的特点。

3. 对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反思者

卡萨·鲍迪(Kasia Boddy)指出十九世纪中期时拳击还被视作一样不合潮流的事物。但在二十世纪早期,“拳击手已经和电影,拼贴艺术等一起成为城市的代表,成为美国性或现代性的代表。(Boddy, p. 225) [3]”从美国内战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的城市人口增加了四倍。大量的外国移民和乡村居民涌入城市。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人们的健康受到暴力和疾病的威胁。过度集中的人口导致了剥削和腐败。随着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资本家和垄断组织开始不顾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从对劳动力的压榨当中谋取暴利。

杰克·伦敦从童年时期就饱尝工业化社会下在城市求生存的辛苦,幼小的他曾每日三点起床卖报纸,放学后又继续卖晚报。周末则是在冰车和保龄球场工作。中学毕业后,为了帮助家庭维持生计,他在罐头加工厂全职工作,每日工作十到二十个小时,每小时的工薪仅为十美分。工作结束时早已精神不济,筋疲力竭。在城市的生活压力下,每个人都变成了毫无活力的工作机器。1906年,在《生命的意义》中,杰克·伦敦曾谈及放弃体力工作而从事写作的原因。他指出被压榨的用以赚取资本的肌肉力早晚会用尽衰竭,所以他决定靠脑力来工作。

在《月亮谷》中,比利提及自己之所以放弃拳击比赛的原因时也有类似的表述。尽管热爱拳赛,并在拳赛中学到了许多,比利还是放弃了职业拳击手的身份,成为了一名马车夫。在退役拳击手比利看来,“拳击得不偿失。一个人接受训练,直到变得像绸缎一般美好,甚至于变为绸缎本身……然后他爬过绳圈,和某一位与他功力匹敌的对手艰苦卓绝地进行二十轮搏斗。在这一过程中,他磨破了全部的绸缎,生命也在一年之中玩完。(31) [10]”工业化社会下高强度、商业化的生产模式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了不可忽

赵硕

视的伤害。

从某种程度上说,拳击比赛逐渐变得与工厂生产消费品并无二致。1867年,拳击比赛的昆斯伯里规则出台。规则规定了拳击手需要带拳击手套比赛,将每一轮比赛的时间限定为三分钟,被击倒后十秒钟无法站立即为对方胜利。戈恩(Gorn)认为:“在昆斯伯里规则下,拳击比赛每轮的锣声和十秒计时就和工厂的哨声一样了。(Gorn, p. 205) [11]”拳击比赛在城市的消费社会中实则成为了售卖暴力表演的商业行为。面对观众的叫骂,尽管心中不忍,比利只好在拳击场上继续攻击自己的好友。“但下面那些人在我们身上投注了钱。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我们把自己给卖了,只值一百元。我们必须交付商品。(40)

[10]”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职业拳击手不得不变成冷酷的赚钱机器。

工业社会下的工作方式不仅消耗着人们的身体,也让人们的精神逐渐异化。比利告诉撒克逊:“拳击本身并不坏,只是观众难以忍受。(38) [10]”面对女权运动的发展和资本家的无尽剥削,城市里生活的中产阶级男性倍感压力,观看拳击比赛成了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在那些醉眼朦胧。吞云吐雾的可恶的拳击迷面前,撕碎我的绸缎。他们不满足于一记重拳或在下巴或肚子上的一记勾拳。他们声嘶力竭地呼唤血腥的场面。他们崇尚血腥!而在他们自己的身体里,是一丁点儿的血性也没有的。(38) [10]”

“你想想看,一伙醉鬼,他们连和一只病猫呆在一块儿都心惊胆战。他们给正经人提鞋都不配。(39) [10]”

标准化的生活压抑着中产阶级的精神与个性,拳击场实际上成为了他们发泄欲望的垃圾场。

从这一角度看,比利选择离开拳击,最终离开城市便有了更深的含义。拳击场成了城市生活的典型代表,工业化影响下的城市生活不仅带给人肉体上的折磨,更损害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杰克·伦敦通过拳击手的话语和选择,表达了他对城市生活的反思,表现了美国当时的飞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给人的负面影响。

4. 拳场腐败现象的揭露者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城市的腐败问题达到里历史的顶峰。官商勾结,暗箱操作等问题十分突出,拳击领域也出现了为使赌博集团获益的内幕交易现象。许多资本家甚至奉行“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抨击。于是许多作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扒粪运动”或“揭丑运动”。学者奥利得(Oriard)指出《深谷猛兽》实际上是披着童话外衣的拳击场的揭丑行为(Oriard, p. vii) [12]。

《深谷猛兽》中,从小在大自然中长大的柏脱在父亲老柏脱·格兰登的保护下不谙世事,天真无邪,对拳击场的腐败现象一无所知。然而他的天真被经理斯窦勃纳所利用,为自己谋取不道德的收益。他告诉柏脱为了让观众观看值得的拳击表演,本可以一拳击倒对手的柏脱要在规定的轮数击倒对手。斯窦勃纳则将这些信息透漏给赌博集团,以此来获利。并且瞒着柏脱在几家电影制片厂那儿接受一笔又一笔的巨额津贴。柏脱的父亲老柏脱实际上也是拳场腐败的受害者。在最后一次拳赛上,老柏脱被赌徒集团指使的裁判员出卖,当他用右拳击中对手的下颚,把他击倒时,尽管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和体育家都知道他没有犯规,“裁判员却泰然自若地宣布格兰登犯规,剥夺资格。(6) [9]”正是因为深知拳场的腐化情况,老柏脱在柏脱出发前往城市前向斯窦勃纳强调要坚持拳赛的正派,禁止任何讹诈行为。面对腐败,老柏脱选择了隐忍,而小柏脱则最终成为了拳场腐败现象的揭露者。

发现真相之后,柏脱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向公众发表了揭露比赛内幕的演讲。“拳击是充满了奸诡讹诈,和拳赛有关系的人都是串通舞弊的。拳击赛里的腐化已经透了顶,从一个小小的职业性俱乐部,一直到今儿晚上这样的盛会都是一样。(67) [9]”他向公众说出拳赛都是布置和计谋好了的,拳师的胜利或失败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为的是增加比赛场数,从广告商,电影方,赌博集团和观众身上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拳赛的举办人和经纪人则是为了捞取油水而从事拳击行业。“一小撮的人能在三场拳赛中,瓜

赵硕

分七十五万元。(71) [9]”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柏脱并没有按照经纪人的计划在第十四个回合打到对手坎拿姆,而是一拳击倒了他,这象征着柏脱与腐败的决裂。

值得一提的是《深谷猛兽》中的女主人公玛特·山格斯脱。她出身于一个著名的富豪家庭。创业人老杰考勃·山格斯脱在佛大发现了硼砂矿而起家。后来又用在硼砂上获得的利润投资森林地。接着他又把政治和企业联系起来,“收买政客、法官和政府机关而成了庞大复杂企业中的一个领导角色。(33) [9]”他死后则在自己的名字上留下了巨大的污点。他的小儿子则在后来立志要洗刷父亲的罪孽。思想独立的玛特则因为厌倦父亲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干涉在父亲洗刷旧金山的时候就与家庭脱离。可以说,玛特与家庭的脱离象征着她与腐败的脱离。也是女记者玛特在柏脱还被蒙在鼓里的时候帮他看清了腐败的真相。最终柏脱选择在公众面前揭露拳击场的肮脏交易,也让柏脱进一步接近了他的灵魂伴侣玛特。柏脱最终离开了拳击场,也象征着离开城市的腐败。笔者认为与腐败决裂的共同选择是柏脱和玛特最终走到一起的原因之一。

最终柏脱被群众们欢呼簇拥着成为了抗击腐败的英雄人物。拳师、经纪人和举办人都遭到了观众们的痛打和攻击。杰克·伦敦通过笔下的拳击手揭露了拳击场的腐败现象,这体现出了他对拳击运动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扒粪运动”的响应:揭露腐败,宣扬正义。

5. 结论

杰克·伦敦的拳击作品反映出了杰克·伦敦对城市生活和拳击运动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拳击手这一城市中的斗士形象的特质反映出了世纪之交的美国人对女性化生活的焦虑心态,工业化影响下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城市腐败现象的回应。

参考文献

[1]Cassuto, L. and Reesman, J.C. (1996) Introduction: Jack London, a Representative Man. In: Cassuto, L. and Reesman,

J.C., Eds., Rereading Jack Lond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2]Bankes, J. (1992) Introduction. In: London, J., Ed., Jack London: Stories of Boxing, Wm. C. Brown Publishers, Dubu-

que, xii-xvi.

[3]Boddy, K. (2008) Boxing: A Cultural History. Relation Books Ltd., London.

[4]Pattee, F.L. (192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Short Story. Harper, New York.

[5]Kimmel, M.S. (2005) The History of Men: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and British Masculinities. State Univer-

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York.

[6]Riess, S.A. (1991) Sport and the Redefinition of American Middle-Class Masculini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8, 5-2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10.1080/09523369108713743

[7]Scannell, V. (1964) Why I Enjoy Boxing. In: Batchelor, D., Ed., The Boxing Companion, Eyre & Spottiswood, Lon-

don.

[8]杰克·伦敦. 拳赛·宛灵[M]. 卓玛, 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9]杰克·伦敦. 深谷猛兽[M]. 诸葛霖, 余牧, 译. 胡家峦, 主编. 杰克·伦敦文集.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10]杰克·伦敦. 月亮谷[M]. 齐永法, 龚晓明, 译.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

[11]Gorn, E.J. (1986) The Manly Art: Bare-Knuckle Prize-Fighting in Ameri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and Lon-

don.

[12]Oriard, M. (2000) Introduction. In: London, J., Ed., The Abysmal Brut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incoln, v-xiv.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330-5258,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wls@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

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

自然主义 (一)概况介绍 定义:自然主义是十九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学流派,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真实性,否认文学的典型化原则,主张作家应超越政治和道德,对社会采取纯科学态度,把社会的人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用生理学、遗传学去解释人的思想活动和社会现象。 作为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自然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于七十到八十年代特别盛行,突出地表现在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中,并逐渐影响到其它国家。 自然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当时颇有影响的实证主义哲学,以法国哲学家孔德为代表。他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人类的认识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即实证阶段。特点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等,主张研究社会艺术也应采用科学实证的方法。著名文学批评家、美学家丹纳(泰纳)当时根据孔德的实证主义观点,又根据贝尔纳的生物进化和遗传观点,进一步提出文学创作和发展的决定论——种族、环境、时代。种族强调生理遗传,环境指民族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时代指国家的文化传统。这三点才能决定国家的文学创作。这给自然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最初的哲学基础。 最后,法国作家左拉提出自然主义的文学观点。他在《实验小说论》中主张作家应忠实记录生活,不带政治目的,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进行文学创作,提出“实验小说”的口号,通过实验达到对人的科学认识,依靠科学解剖人类社会。这样,当时许多作家放弃任何功利目的,用纯客观的态度,描写人的遗传特性和动物本能,用生理学来分析解剖。 理论家是爱米尔?左拉,文学上的代表作家是法国的龚古尔兄弟、左拉、莫泊桑,德国的霍尔茨、霍普特曼和哈尔特兄弟,英国的班奈特、乔治?吉辛和乔治?莫尔,美国的诺里斯?德莱赛和杰克?伦敦。 (二)特征: 1、在描写现实上,与现实主义一致,都是一种指向客体的艺术;但如何描写有不同的形式,自然主义将艺术的再现功能发展得更绝对、更彻底,追求具体而周全的描写,把客观场景和事物都作为描写的对象,在他们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艺术再现的对象,即便是卑污的事物、丑陋的事物、尴尬的事物、人的道德观念无法容忍的事物,都有如实进入艺术领域的权利。柳鸣九说:“应该看到,由于自然主义,人类的文学才完全超出了沙龙、舞会、林荫道、乡间别墅的天地,而才有了矿井、坑道、小酒店、贫民窟、洗衣坊、工厂里的车间、农村里的集市、大城市中的菜市场,以及农民在地里头的劳动、工人的操作技术、乡间酿酒的程序、交易所里的各种金融业务……”甚至使场景事物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而不是服从主题的需要。“而且,所有这些都不是作为背景被粗略地加以勾画,而是作为文学表现的内容被加以细致详尽的描写”。 2、自然主义引进自然科学,力求避免浪漫色彩、主观性、人为的安排,排斥一切小说性、戏剧性的成分,全力追求平淡无奇甚至琐碎的生活图景,也就不再选择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开始显示出自然主义小说情节淡化的趋向。 3、自然主义引进科学方法,比现实主义更追求严酷的现实性,更大胆直面现实丑恶,去描写各种丑恶现象,真正做到了让任何现象都得以进入文学作品,拓宽了文学表现范围。 4、自然主义在分析人物,解剖现实,运用了生理学、遗传学,这是第一次开始从新的角度(生理、遗传)观察、表现、分析人,侧重于人的自然性的一面,可以说自然主义在表现人方面增加了角度,开拓了写实,对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有启迪作用。 5、自然主义敢于引进科学,注重全面描写,不受主题限制,也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现上层社会,更多表现人民的贫困生活,左拉、龚古尔兄弟以其作品更多更具体地表现了社会下层生活和当时突出的劳资矛盾。

四年级《野性的呼唤》读书检测试题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四年级必读书目考级试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填空 1、《野性的呼唤》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故事叙述一名叫的狗历经磨难,最终回到自然的野生环境的故事。 2、巴克的第一任主人是名叫的法官。 3、由于体力超群、机智勇敢,巴克最终打败成为狗群的领队狗。 4、巴克有一种造就伟大的品质是。 5、在艰辛的拉雪橇途中,主人几经调换,巴克与最后的一位主人结下了难分难舍的深情厚谊。 6、在桑顿和马修森的打赌中,巴克五分钟内拉动了磅的雪橇,为桑顿赢得了美元。 7、巴克在离开营地,在入海的河流里捕捉,在这里他还杀死了一头被蚊子盯瞎了眼睛的。 二、选择: 1、在登上迪亚海滩的第一天,()几乎被众狗撕成了碎片而丧命。 A、弗朗索瓦 B、索尔雷克 C、柯莉 2、在狗队中是()至死也不放弃职责,坚持拉雪橇,以至于被混血儿用左轮手枪打死。 A、巴克 B、德夫 C、派克 3、在塔基拿河口,一天晚饭后,达布发现了一只() A、雪兔 B、灰兔 C、山猫 4、巴克杀死了(),为它最后一任主人报了仇,回归森林。 A、爱斯基摩人 B、印第安人 C、美国人 5、在贝利河口,一向不声不响的()突然疯了。 A、多丽 B、斯比茨 C、库那

二、判断: 1、佩罗是一名淘金者。() 2、一年秋天,在一处凶险的河道里,桑顿掉进了水里。() 3、巴克的第三任主人是苏格兰混血儿。() 4、巴克最喜欢躺在火堆旁边,后腿盘在身下,前腿朝前伸着仰着头,眼睛望着火苗梦幻般眨着。() 5、巴克在山涧源头遇到的巨大的雄性麋鹿有九英尺高。。() 三、问答题 通过阅读《野性的呼唤》,你对巴克有哪些了解,你的读书收获是什么?并说说你的感受! 附加题:还读了哪些书?可以介绍一下书的主要内容或者书中最喜欢的人物吗?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杰克伦敦《生火》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ngel and Devil: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Hero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2 《蝇王》中的人物原型研究 3 听说法与交际法的区别 4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 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7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8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道歉语及其策略 9 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10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 11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2 通过《推销员之死》探究现代人生存困境问题 13 永恒的精神追求—《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分析 14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15 浅析歇后语翻译中直译的可行性 16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17 试析文化语境对大学英语阅读的影响 18 金钱在婚姻中的角色:《爱玛》和《名利场》中女主人公婚姻观的差异 19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 20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破灭—富兰克林式美国梦与爱默生式美国梦的比较 21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 22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23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 2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5 从《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的男性霸权意识 26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7 福斯特《霍华德庄园》中的三个世界 28 《在路上》:垮掉一代的反叛与追求 29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30 消极商务信函写作策略 31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32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33 《尤利西斯》的象征艺术 34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etic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o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35 汉语新词及其英译策略研究 36 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 37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38 “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 39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 40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 41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 Religious Complex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完整版)野性的呼唤英文阅读报告

野性的呼唤英文阅读报告 A Report on 《The call of the wild 》 Introduc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many new writers emerg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many new ideas. Jack London stories successfully reflect the contradictory views of man’s nature and destiny in and against the wild, and his "fight to survive" notion has gained him and his works timeless popularity, particularly, the Call of the Wild His most famous novel is the call of the wild . Although it is a story about a dog, Buck, it vividly depicts the life in the primitive North where people rushed for gold and fortune. Buck, used to belong to a judge, was kidnapped and sold to North. Then he became a member of a dog-team pulling a sled (雪橇). In the days of pulling a snow-sled, he learned to conform to the law of nature and obey the master. Finally, he found a basic instinct hidden inside him, which enabled himself to survive the tough environment. This is the call of the wild. Brief introduction

美文赏析:love of life 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著)复习过程

美文赏析:l o v e o f l i f e热爱生命(杰克-伦敦著)

美文赏析: love of life 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著) 作品介绍: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相互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恶的病狼,他最终咬死了狼并获救,使生命射出耀眼的光芒。 that day he decreased the distance between him and the ship by three miles the next day by two-for he was crawling now as bill had crawled and the end of the day found the ship still seven mailes away and him unable to make even a mile a day. still the indian summer held on, and he continued to crawl and faint ,turn and turn about and ever the sick wolf coughed and wheezed at his heels. his knees had become raw meat like his feet, and though he paddled them with the shirt from his back it was a red track he left behind him on the moss and stones. once , glancing back, he saw the wolf licking hungrily his bleeding trail, and he saw sharply what his own end might be-unless-unless he could get the wolf. then began as grim a tragedy of existence as was ever played-a sick man that crawled, a sick wolf that limped, two creatures dragging their dying carcasses across the desolation and hunting each others lives. 这一天,他和那条船之间的距离又缩短了三英里,到了第二天,他又继续缩短了两英里-因为他现在就和比尔先生先前一样在地上匍匐前进,到了第五天晚上的时候,他发现那条船依然离他还有七英里的距离,而他每天的进程还不到一英里。幸好深秋的天气依然晴朗,他继续爬,一次又一次地晕死过去,可是醒来他又继续地往前爬,不停地回头张望着而那头病狼也在不停地咳嗽着,发出艰难的喘息声,可依然紧紧尾随其后。他的膝盖-就和他的双脚一样-早给磨得血肉模糊,其实他一早就脱下了身上的衬衣裹住了膝盖,可都没有用,他一路爬下来,他身后的苔藓和岩石上也就留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血渍。有一次他回头的时候,他看见那头饿狼正贪婪地舔着他的血渍,一时间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结局-除非-除非他把那头狼解决掉。就这样,一幕从来没有上演的求生悲剧开始了-病人在前面爬,瘸腿的病狼尾随其后,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漠里拖着垂死的躯壳,随时准备猎取对方的生命。

野性的呼唤中英对照

The Call of the Wild 野性的呼唤 1 To the north Buck did not read the newspapers. He did not know that trouble was coming for every big dog in California. Men had found gold in the Yukon, and these men wanted big, strong dogs to work in the cold and snow of the north. Buck lived in Mr Miller's big house in the sunny Santa Clara valley There were large gardens and fields of fruit trees around the house, and a river nearby. In a big place like this,of course, there were many dogs There were house dogs and farm dogs, but they were not important.Buck was chief dog;he was born here, and this was his place .He was four years old and weighed sixty kilos .He went swimming with Mr Miller's sons,and walking with his daughters .He carried the grandchildren on his back, and he sat at Mr Miller's feet in front of the fire in winter. But this was 1897, and Buck did not know that men and dogs were hurrying to north-west Canada to look for gold.And he did not know that Manuel, one of Mr Miller's garden-ers, needed money for his large family. One day,when Mr Miller was out, Manuel and Buck left the garden together.It was just an evening walk, Buck thought.No one saw them go, and only one man saw them arrive at the railway station.This man talked to Manuel, and gave him some money .Then he tied a piece of rope around Buck's neck. Buck growled, and was surprised when the rope was pulled hard around his neck.He jumped at the man.The man caught him and suddenly Buck was on his back with his tongue out of his mouth. For a few moments he was unable to move, and it was easy for the two men to put him into the train. When Buck woke up, the train was still moving. The man was sitting and watching him, but Buck was too quick for him and he bit the man's hand hard.Then the rope was pulled again and Buck had to let go. That evening, the man took Buck to the back room of a bar in San Francisco. The barman looked at the man's hand and trousers covered in blood. ‘How much are they paying you for this?’he asked. ‘I only get fifty dollars.’ ‘And the man who stole him—how much did he get?’ asked the barman. 第 1 页 共 42 页

原创精品教案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教案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教案 学习目标 1. 潜心阅读课文,感受主人公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的悲壮经历,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及深刻的主题,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迪; 2. 体会文中人物与环节描写的细腻传神之处; 3. 品味杰克?伦敦笔下这一硬汉形象所透露出的浓重的悲剧色彩,及其坚忍、卓绝的求生意志。 教学重点 1. 把握人与环境抗争时所折射出来的伟大的精神力量,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2. 体会人与狼对峙部分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 教学设想 极地严寒、食物匮乏、恶狼尾随……作品将人物置于一个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此表现人类与严酷的生存环境相抗衡时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一类作品学生早在七年级就有接触了。如《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颠》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篇目来辅助学生挖掘作品的深意,同时建议课外阅读杰克?伦敦的其他相关作品、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了解其中的硬汉形象及其特点。 课前准备 浏览课文,自行学习疑难字词。分组解决下列问题: 1. 了解19世纪末的美国淘金热,以及杰克?伦敦的有关作品; 2. 收集极地环境的地理、气候等方面知识; 3. 搜寻珍视生命的有关名言或故事。 推荐网站:杰克?伦敦中文网 http://www.jack\\\\|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main_e.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jacklondon.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lm/671/more1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7604065.html,/zhuanti/beiji/geograph.htm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方式一: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心目中顽强的生命是什么样子。(石头重压下冲破羁绊的嫩芽,婴儿来到人世的第一声啼哭,马拉松赛场的百米冲刺……)你能想像人在经受生存极限的考验时,可以迸发出怎样的生命之光吗?那就读读今天学习的课文《热爱生命》吧! 方式二:19世纪末,在和美国北方领土阿拉斯加相毗邻的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淘金热”,可是幸运者毕竟是凤毛麟角,不知有多少人梦断在那冰天雪地的极地荒原里。谁能描述一下极地环境? 有这样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没有食物、没有御寒设备,还伤了一只脚,他是怎样挣扎并生存下来的呢?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热爱生命》中那一场残酷的人与自然之战吧! 二、初感 1. 默读课文,粗通课文大意。 2.复述故事,把握情节梗概:极度饥饿,以驯鹿剩骨维生。历尽艰辛,发现海边大船。努力爬行,遭遇病狼跟踪。殊死搏斗,最终战胜病狼。 三、探究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质疑问难,鼓励其从课文中发现值得思考、探讨的话题。 2. 学生交流思考所得,经过集中,确立几个探究主题: (1)主人公在这茫茫荒原上经历着哪些生死考验?他靠什么顽强地生存下来? (2)小说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 (3)作品的人物性格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4)小说中关于鹿皮袋、比尔骸骨描写的作用。 (5)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3. 分组选择题目,借助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课文研读,教师巡回点拨。 4. 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配合指导。 探究一:极地恶劣的地理环境、气候、食物的匮乏、体力近乎衰竭、野兽出没……同自然的

读《野性的呼唤》有感最新范文5篇

读《野性的呼唤》有感最新范文5篇 这本书主要讲了巴克是一只壮硕的狗;它的主人是米勒先生,住在加州,之后因为不辛被曼紐尔卖给了城镇去拉金子,在这之间巴克受过许多许多的主人可是巴克是在最终一个主人身上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类的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野性的呼唤》有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文学总是人学,尽管小说的主角巴克是一只狗。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巴克,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读出了的是一个青年的转变过程。 刚开始巴克从嗷嗷待哺到逐渐成长的四年(大学躺着也中枪)来,它在法官家过的是悠闲、富足的贵族生活。恰如优秀青年在学校无忧无虑地学习,常年拿着专业课第一,各种奖项应有尽有。 可是,生活就像心电图,当一马平川时你已经挂了,要活着,必然是高低起伏的。巴克被人卖了,先受到了红汗衫男人的调教,得到了第一条醒悟: 在拿着棒子的人面前永远没有机会战胜他。(在一个高富帅拿着钱向你炫耀时没有机会战胜他。所以北爱中吴狄和安迪打赌是很傻很天真的。) 巴克之后又被带到了北极,正如在校青年正式踏入了社会。作者十岁左右就开始做报童和罐头工人,在街头斗殴中练就了一身本领,成了小流氓头。经历融化在作品里,变成了残酷社会的真实写照。第一次对巴克的触动就是生命的凋零。当同行的一条狗柯利热情地向前迎向一条爱斯基摩狗时却被不分青红皂白,也没有任何宣告,狠狠地咬了一口,又被三四十只爱斯基摩犬踩在身下,兴奋地叫着、咬着直至死亡。在南方(学校),奉行着爱和友谊法则,尊重私有财产和个人感情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而在北方(社会),肆虐的却是棒子和牙齿法则,谁还顾全研究仁义道德,谁就是傻瓜!谁遵守这些道理,谁就要被淘汰。 于是巴克开始学会了各式各样的生存,学会了不挑食(刚开始找工作不能挑三拈四的)学会了狡黠诡秘地偷窃(资本的原始积累)最终长成了一条壮壮的狗(扎稳根的青年)。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当小女孩问“生活是一向如此艰辛,还是仅仅小时候如此?”雷诺回答:“一向如此。”过了一关还有一关,接下来巴克碰到了领头狗(公司老总)的挑战。“它预料布克会是一个危险的对手。于是,它觉得应当先下手为强,只要有任何展示它牙齿的机会,它绝不错过。”而巴克学会了“把自我的野心掩藏起来,耐心地等待时机。”最终夺得了领头狗的位置,很快学会了管理手下的狗,让大家跑起来“像一条狗一样”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 《集体生活邀请我》第1课时教学设计 凤阳第五中学魏德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集体的含义;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情景,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的集体才能发挥合力,才能产生巨大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养成热爱集体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法】 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讲解 【教具】 ppt 【教学过程】“我”和“我们” 1、集体的含义 2、集体的温暖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PPT图片): 图片一:根据学校规定,我们组建了各种社团,大家可有共同语言了 图片二:我们班在校运动会上再创佳绩,我可兴奋了。 想一想:看了这些集体生活的图片,怎样用一些关键词描述自己在集体中的感受?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集体的温暖 活动一:感悟歌曲 (多媒体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问题:在歌曲中,哪一句是歌曲的中心句? 提示:要让世界充满爱,每个人应该献出一点爱。 想一想:什么是集体? 提示: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教师补充:如果把世界看成一个集体,这个集体的联结程度通常情况与以下因素有关: (1)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2)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 (3)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 (4)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 (5)成员间的默契程度;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 活动二:情景探究 情景二:下雨了,某同学忘记带雨伞,学校准备“爱心雨伞”。

情景三:班级里有学生生病在家,不能上课,同学,老师打电话关心问候,并帮助该同学复习功课。 讨论:当同学拿到爱心雨伞后,当同学老师关心你是,心里是什么感受? 提示:在这样的集体中会被感动,会感觉到温暖。 教师总结: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在集体中成员能感受到温暖。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加入某个组织和团体,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关爱,减少孤独和寂寞,获得安全感。 【小结】 一、集体的含义: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二、集体联结度与个人的关系 集体联结度越高,个人感受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三、在集体中,我们需要哪些情感? 1、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2、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检到集体荣誉感。 四、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课堂练习】 练习册选择题 【作业布置】 练习册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我”和“我们” 1、集体的含义 2、集体的温暖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与学生共同探索,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知识,较好的掌握了集体的含义和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了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理解团结的集体才具有强大的力量,鼓励学生要积极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典范_读杰克_伦敦_野性的呼唤_

大舞台 113 摘要:《野性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处处体现着作者的自然主义的文学观点。本文试图分析小说是如何体现出作者深受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影响,并且分析了作者受其影响的原因——当时的美国的社会现实以及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 关键字:野性的呼唤;自然主义;社会现实;生活经历 杰克?伦敦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大批伟大的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写作风格对后代作家具有深远的影响。伦敦作品的主题多为个体与自然界不可抗力量之间的逼真的争斗,深刻反映出他深受当时美国文学中自然主义的影响。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在文学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延续并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写作特点,同时,还为文学发展的现代主义风尚奠定了基础。自然主义在19世纪末的法国兴盛一时,以埃米儿?左拉(1840——1902)为代表,他被誉为文学自然主义的奠基人。他倡导一种追求纯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生理学和遗传学角度去理解人的行动的创作理念。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自然主义文学力图事无巨细地描绘现实,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文学自然主义者试图运用科学的法则去研究人类。许多美国自然主义者,尤其是杰克?伦敦深受左拉学说的影响,认为人的性格能够通过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来加以解释,人受外部的环境和遗传因素的支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人的抗争是徒劳的,是注定会失败的,人唯有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在《野性的呼唤》这部小说里,作者以人的心理来描写动物,小说的主角巴克就有了人所具有的一切心理,通过对其心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受到的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1.巴克的心理变化 1.1“棍棒法则”和“狼牙法则” 在故事的开头,巴克在阳光充裕的圣?克拉拉山谷过着舒适的生活,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遗传使得巴克在自己的领地威严得像个国王。如果人们不去北方淘金,或者庄园主的帮工的薪水能够满足他妻子的需求,也许巴克会永远生活在这种舒适的环境里。但不幸的是,庄园主的帮工需要钱,而北方的人也需要强壮的狗,于是巴克就被帮工卖了。由于它总是高贵而温和的,当一个男人把绳子套进它的脖子时,巴克很有尊严地接受了。后来,又一个穿红毛衣的男人买了巴克后,故意激怒它,然后用棍棒打它。巴克一开始不服从这个男人的控制,试图和他进行抗争,但是在遭到痛打之后,它知道了这儿已不再是它那个舒服的领地了,它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它永远没有机会对抗一个手持棍棒的家伙”,只有服从才能继续生存下去。随后巴克被带到北方,它的苦难生活开始了。它认识到要在新的环境中生活下去,只有遵守这个新环境中的生存法则—“棍棒法则”和“狼牙法则” 1.2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来到阿拉斯加以后,巴克的生活环境又改变了,它成为了一只雪橇狗,并且要和其他的狗为伍,在这样的环境中它面临着饥饿,大量的工作和来自其它狗的致命的攻击。为了生存下去巴克学会了打洞取暖,也很快忘掉自己爱挑剔的毛病而变的阴险 狡诈,去偷食物吃,也从同伴的狗群里抢食物。更为重要的是它亲眼看到在柯利病倒在路上时三四十条身体魁梧的狗冲来践踏了它,这使它意识到了环境的残酷,在这充满敌意的北方环境下生存,它不得不调整自己去适应它。巴克受环境的影响变得日益粗暴与凶狠,或者说一次又一次被环境所征服(尽管这种征服是积极的)它使得巴克得以生存,并脱颖而出成为领袖。 1.3 爱的消亡,野性复活 在遇到最后一位主人约翰?桑腾之前,巴克落到了几个毫无北方生活经验的人手里,主人们对于动物的痛苦漠不关心,它不能选择主人而只能被主人选择,它在环境和命运面前是无助的。直到被约翰?斯诺顿救起,巴克的悲惨命运才算终结,他是它的最后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具有怜悯心的主人。从那以后,它在又一个新的环境下改变了很多,并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正当他们开始过上平静生活的时候,桑腾却不幸被印第安人杀害。愤怒的巴克闯进印第安人的营地,咬死了他们。桑顿之死彻底斩断了它和人类社会的链接。它最终响应野性的呼唤,回归森林,成为了嗜血的杀手。家养的环境一度使巴克成为一只好狗,但是现在改变了的环境又驱使它回到最先属于它的野生的环境中了。 从温暖的南方到冰天雪地的北方的漫长旅途也是巴克渐渐发掘他隐藏的本能的旅程。在这当中,环境是它回归的诱因。尽管它有隐藏的本能,但如果不是因为环境的改变,它永远不会回归旷野。野性的呼唤与其说来自森林,倒不如说来自内心深处的本能——尽管这一世代相传的本能曾一度因为被驯化而隐藏,这一过程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巴克以他的过人胆识、智慧征服了北方荒野,赢得了生存的权利;而另一方面,巴克又是一个被征服者,一次又一次在不可逆的环境面前低头,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2.作者受到自然主义影响的原因 2.1 社会原因 19世纪后期,美国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先平静和谐的农业文明被打破,人们由开始那种“远方小山村”的回忆转化为后来对农村生活的无奈和悲叹;田园化和理想化的“农村镀金主义”价值观念逐渐被冷漠与恐惧的“自然邪恶论”所代替,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凸现出来,充满了堕落、绝望。美国农业文明语境下的大众理想和偶像受到普遍怀疑,那种坚定的宗教信仰与怀旧的国民心态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走向死亡。然而,旧的理想与偶像的消失需要新的理想和偶像的补充和替代,于是新的工业资本家取代了上帝或精神寄托者的位置,成为美国新文化中大众理想与偶像的代表。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所形成的社会分工代替了原来农业文明中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不再是依据明显的家族或政治遗传权力形成的等级制度,而是一种按照经济生产和劳动分配形成的等级制度。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原来依靠国家机器维持的统治体制逐渐转变成依靠经济机器维持的社会统治。随着经济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统治自己的东西变成一种“无形的铁手”,人们在生存的斗争中会觉得有一种难以理解的力量总是在控制着他们,但又不知道这种力量到底是什么,这就逐渐引发了后来自然主义文学的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情绪。 2.2 自身经历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典范 ——读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 王兵 (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614000) 文艺评论

《野性的呼唤》(节选)阅读导读示例

《野性的呼唤》(节选)阅读导读示例 杨妙新 【目标文本】小说[美]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节选) 烦恼,无边无际的烦恼困扰着巴克。自从带领着它的家族逃亡到这个死寂的荒原上,它们已两天没进食了。长长的一队走在荒原上,灰色的毛映着遍地的黄沙,寥寥的几根枯草,远远望去就像乡间黄土地上那变黑了的河流。巴克一边走着,一边搀扶着它的妻子多莉。五天前为了躲避人类的捕杀,在逃亡的途中,多莉踩着了人类设置的捕兽夹。为了生存,巴克看着眼泪汪汪的妻子咬断了那只被夹的腿。现在伤口已经开始溃烂,加上两天没进食,多莉已是奄奄一息了。随着妻子身体的日益衰弱,巴克那散发出具有王者风范的蓝眸子也日渐淡下去。看着妻子干裂的嘴唇在自己的视野中一张一合,毫无办法的巴克发出了痛苦的低吼声。 “扑通”,身体碰撞大地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在荒原上——多莉倒在了地上,它再也没能站起来。 宁静,死一般地充斥着整个荒原,充斥在荒原上的狼群中。随即,一阵悲痛的呜呜声响起,却没有眼泪--它们已经流不出泪了。 像注射了兴奋剂一般,巴克望了妻子一眼,疾跑着上了一个山冈,仰首凄厉地嗥叫着。透过扬起的尘土,它那疾跑时趔趄的背影被躲藏在远处的人类尽收眼底。 “慢点,比尔,小心弄出声响惊动了它们。” “你这胆小鬼,盯了这么久,瞧它们那样,是动手的机会了。嘿,真想抚摸那毛茸茸的狼皮呀!嘿……” 夕阳由血红变成枯黄,映着遍地的黄沙,给人除了荒凉还是荒凉的感觉。疲倦的神色掩不住地挂在巴克的脸上,虽然,它努力使自己依旧保持王者的风范,但它太累了,它好想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即便是空着肚子。 “嗨,弄好了没有?可千万别出什么差错啊!” “放心吧!戴夫,我们这次肯定会有大大的收获。” 夜幕中,挟着黄沙的风一阵紧似一阵,周围传来了人的脚步声。求生的本能使处于半睡半醒中的狼迅速地睁开了眼睛,警惕地围在了一起,又恢复了野性的眸子在黑暗中闪烁着蓝莹莹的利光,犹如利箭般射向持枪逼近的人类。 低吼声从巴克的喉骨间发出,它的脑海里浮现出多莉血迹斑斑的腿、母亲那被人类从身上扒下的皮毛和人类嚼食狼肉时发出的心满意足的笑声。嗥叫一声,巴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扑去。突然,一张大网射了过来,紧围在一起的狼开始四处逃窜。有几只狼被网罩着,它们使劲地跳着、咆哮着、撕咬着,用牙齿扯着网绳,却不起丝毫的作用。敏捷的巴克跳到了一边,它没有被网罩住。但此时已红了眼睛的它再一次向前扑去。枪声响起,看着从乌黑的枪口里冒出的青烟,巴克完成了它一生最后的动作,顷刻间,血染红了沙。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课件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课件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课件 热爱生命方法是让你从本质上对生活产生兴趣,热爱生命方法只是形式上的东西,然而我们还是要从小孩子抓起,让其明白生命的意义。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课件 教学目标 1. 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2. 能够多角度、多侧面欣赏文学作品,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 3.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研读品味精彩片段,领悟课文震撼人心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查阅作者等相关资料;教师查阅作者、作品等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可采用多种导入方法。 (一)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 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今天,我们将借助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感受“人”生命的伟大、坚强。 (二)由《荒岛余生》引入:大家还记得鲁滨孙吗?他在濒临绝境时的惊人毅力让我们难以忘怀。其实又何止一个鲁滨孙,杰克?伦敦笔下那位无名的淘金者所表现出来的求生的欲望,所展现的生命的潜能更让我们震撼。 (三)由生命现象引入:可结合七年级(上)课文《生命生命》导入。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 学生自主介绍搜集的有关资料。 2. 教师整理补充: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部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杰克?伦敦是一个自幼当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后半工半读才取得成就的作家。《热爱生命》曾受到列宁的赞赏,列宁在逝世的前几天,手里还捧着它。 三、整体感知 1. 看题目,有何感想,喜欢这个标题吗,为什么? 提示:引导学生由题目进行联想。 2.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生字、词语,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2)提炼故事主要情节后复述梗概,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提醒学生注意表示时间的词句,概括了解主人公在短暂而又漫长的时间中痛苦煎熬的情形;感受人物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生命本身巨大的潜在能量。然后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理清课文主线,思考课文写了怎样一个故事,展现了哪几个画面?主人公在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

从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看美国的早期自然主义文学

第29卷第3期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9月JOURNAL OF WUHAN METALLURGICAL MANAGER'S INSTITUTE Vol.29No.3 Sep.2019 从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 看美国的早期自然主义文学 田歌华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19世]末兴起的美国自然主义是美国文学史上较为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杰克?伦敦是杰出的代表,而《野性的呼唤》就是他的代表作,是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的典型作品。自然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根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为美国民族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异化;人性;自然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萌芽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它的影响波及许多国家,也深深影响了美国。19世纪末兴起的美国自然主义是美国文学史上较为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杰克?伦敦是杰"的代表,而《野性的呼唤》就是他的代表作。 自然主义旨在强调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完成文学的使命。这也是自然主义所不断强调的文学使命感的具体达成途径。法国埃米尔?左拉在《实验小说》论述:“简而言之,处理人物、情感、人类和社会的数据时,我们必须像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研究非生物,像生理学家研究生物一般,决定论主宰一切是科学的调查,是实验论证,将唯心主义者的假设一个个推翻,并以观察和实验的小说来取代单纯空想构成的小说”。从而奠定了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并开创了自然主义创作实践的先河。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运用到文学创作上是自然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特征,这被杰克?伦敦运用得炉火纯青。《野性的呼唤》正是自然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杰作。 一、《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由狗变狼的自然主义描述 从生理遗传角度寻求人物性格或行为的内在原因是自然主义的典型特征。温家宝总理说过:文章编号:1009-1890(2019)03-0091-03 文学就是人学。杰克?伦敦就是通过对动物狗的描写,这样一种途径、视角来表达人的观念。他把狼的遗传特性在狗身上刻画"来。它有长长的狼嘴,有狼的狡猾。野狼狗每天晚上都夜嚎,那是一种悲凉怪诞叫人毛骨悚然的调子,巴克很高兴跟其一起嚎。巴克的野性更是被杰克?伦敦描写得淋漓尽致。“当巴克一口咬住一只喷着白沫的对手的喉咙,咬破了颈静脉,鲜血喷了一身,嘴里那暖烘烘的血味刺激得它更凶猛了”。当巴克追逐着雪兔那种嗜血的欲望和因杀戮而获得的欢乐,发"狼一样的古老嚎叫——这一切都"现在巴克身上。这种种族遗传的潜意识变成了巴克迅速野化的强大心理动因。 如果说,生理遗传是机体内部原因,那么自然和社会是它的外部环境。左拉论述道:“我还认为环境具有相当重要的作a。在研究一个家族一群人时,我认为社会环境具有首要的重要性”。野性无疑是对这段话的形象阐说。巴克自幼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在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法官家里过着优裕的生活,巴克性格温顺文雅,对人信任。四岁时,被法官家的花匠助手赌徒偷走卖给狗贩子。它开始遭到了有生以来的恶毒对待,老板的冷酷,搬运(的嘲笑,信差的戏弄,特别是训狗师大棒几十次的毒打之后失去知觉,巴克迎面 收稿日期:2019-07-08 作者简介:田歌华(1976-),女,河南?开封市人,硕士,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91—

《野性的呼唤》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

《野性的呼唤》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 知识清单 1、《野性的呼唤》,又名《荒野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 2、作品讲述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国南部加州一个温暖的山谷里。后被卖到美国北部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该作以一只狗的经历表现文明世界的狗在主人的逼迫下回到野蛮,写的是狗,也反映人的世界。 3、该作延续了杰克·伦敦小说的“生存”主题:生命总是在不断挣扎求存的过程中获得意义与力量。 4、小说以狗作为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乃万物之灵长”这一观念的挑战。作者对人类的中心主义行为是带有批判性质的。

5、小说中狗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狗(巴克)勇敢、善良、忠诚、感恩,具备超强的适应力,卓越高超的领导能力,而人类大部分是虚伪、残暴的。 6、小说中的狗是有着生命自主赏识的。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工具和附庸,而是具有自身价值和意义的生命强者。 7、在现实主义这一点上,《野性的呼唤》具有更深刻的揭示作用。生存环境的变迁,使巴克从一个文明社会的宠物变成了一个荒野深处的狠群之王,这是巴克的本性使然;同时这也是美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弱肉强食,适者才能生存,竞争无处不在。这就是美国社会的现实。杰克·伦敦在这方面,对这一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8、《野性的呼唤》中作者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来讲述故事,但是不同的是故事有时是从外界来讲述,有时又是通过小说的主人公巴克的眼睛来看世界。在小说第一章中的背景描写就是从外部以一个全知全能的角度来叙述;然而其后的场景中作者又转变了叙事角度,故事又不时地从巴克的视角被讲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