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原菌检测

溶原菌检测
溶原菌检测

溶源性细菌的检查与鉴定

细菌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或称原噬菌体)并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溶源性细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且自发裂解,释放温和噬菌体,但频率较低(10-2~105)物理方法(如紫外线和高温)和化学方法(如丝裂霉素C)可诱导大部分溶源菌裂解并释放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菌对同一种或关系密切的噬菌

体具有免疫性,因此对于溶源菌的检查必须有相应的敏感菌株才能确定,敏感菌株对以从待检的溶源菌株相近的种或变种或不同菌株中找到。

溶源性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会给发酵工业带来威胁,溶源性细菌使宿主细胞发生溶源转变,不仅可以保护溶源菌免受同源噬菌体的再感染,还会赋予宿主细胞新的特性,温和噬菌体已被广泛用于转导、基因工程载体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本实验采用诱导方法使溶源细菌裂解.再用敏感菌双层平板法检测诱导后噬菌体释放数目的增加,从而确认细菌的溶源性。

材料

1.样品待检菌——大肠杆菌225 (λ),敏感菌——大肠杆菌226。

2.培养基及药品和试剂 LB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1%蛋白胨,100mmol/l Tr

is-HCL(pH7.6)缓冲液或生理盐水,氯仿,0.2%柠檬酸钠溶液。

3、设备水浴箱、台式离心机、紫外光灯、摇床等。

4、器皿及其他试管、培养皿、三角瓶、吸管,离心管、滤膜、滤膜滤菌器等。

方法与步骤

本实验采用紫外线处理诱导溶源菌裂解,未经诱导处理的溶源菌菌悬液做对照。

1.溶源菌培养将经LB斜面活化的大肠杆菌225(λ),接种于装有20mlLB培养液

的250ml三角瓶内,30℃振荡培养16h,再从中取2ml菌悬液接入另装有20ml LB 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内,37℃振荡培养2h至对数期。

2.排除游离噬菌体如待检菌株为芽孢杆菌,可先制成孢子悬液,再经80℃ 10min 处理,杀死溶源菌表面可能吸附的及游离的噬菌体;如待检菌抹为非芽孢杆菌,可利用噬菌体制备的抗血清或0.2%柠檬酸钠溶液洗涤对数期溶源菌细胞,除去表面吸附的及游离的噬菌体。然后经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可加人敏感指示菌做双层平板测定,用于检验样品屮足孖钌游离的噬菌体及吸附「溶源菌表曲的噬菌体,离心后的菌体细胞进行诱导处理。

3.诱导溶源菌离心后收集的菌体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两次,用生理盐水或100mmol /l Tris-HCL缓冲液(pH7.0)制成终浓度为1011个/ml细胞的菌悬液,每皿加5ml

菌悬液,经紫外灯30W,距离30cm、照射30s,立即加入5ml双倍浓度的LB培养液,混匀后37℃黑暗中培养2h。

4,溶源性菌株检查按双层琼脂法操作,取上述诱导裂解液加入几滴氯仿,以10倍稀释法适当稀释,选择后3个稀释度的稀释液,毎个稀释液取0.3ml与0.2ml对数期敏感大肠杆菌226菌悬液混匀,再加入融化后冷却至45℃的LB半体培养基,立即混匀,随即倾入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待凝固后,37℃培养6h观察。经过培养的平板如果有大量噬菌斑出现就证明被检菌株是溶源菌。

溶磷菌论文

溶磷菌对难溶性磷酸盐溶解作用的研究现状 戴柳琴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541004) 摘要:难溶性磷酸盐的有效利用对提高农业产量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溶磷菌能够起到使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有效性磷酸,能够被植物吸收利用。本文阐述了溶磷菌的三种溶磷机理,不同溶磷菌的溶解能力,以及对溶磷菌溶解性的研究展望。 关键字:溶磷菌;难溶性磷酸盐;溶解 引言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我国土壤中的总磷量相当可观,但95%以上的磷以稳定的铝硅酸盐和磷灰石等无效形式存在(陈延伟等,1960),植物很难直接利用。我国有74%的耕地土壤缺磷[1],因此绝大多数农作物及林木都要追施磷肥。目前主要施用的速效磷肥生产成本高、能耗大,施入的磷肥当年利用率仅为10%~25%(张宝贵等,1998),一部分磷肥随雨水流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水质污染(李发云等,1997);另一部分磷与土壤中的Ca2+、Fe2+、Fe3+、Al3+等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赵小蓉等,2001),植物无法吸收利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土壤中存在许多溶磷微生物,能够将土壤中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形态,从而提高作物产量[2~4]。 微生物对土壤磷的转化和有效性影响很大,其本身有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成本低、节约能源等特点,应用生物技术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和化肥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陆文静等,1999)。长期以来,人们十分关注土壤难溶性磷的生物有效化,试图利用微生物的溶磷作用来活化土壤磷素,达到减少磷肥施用的目的。然而,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溶磷微生物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很多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表现出明显溶磷能力,一旦应用到农田则溶磷效果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菌株在自然条件下缺乏竞争力,难以大量繁殖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菌株的溶磷功能退化可能是另一重要因素,对溶磷微生物的溶磷机理认识不清限制了溶磷菌的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对土壤微生物溶磷作用机理的认识,为培育高效稳定的溶磷微生物菌种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平台。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报告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报告 发表时间:2011-05-13T14:13:40.2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5期作者:高友中 [导读]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快速检测奶类及肉类制品中沙门菌。 高友中(湖南省岳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4100)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5-0106-02 【摘要】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快速检测奶类及肉类制品中沙门菌。方法样品经增菌后,用ELISA法及国标法对样品中的沙门菌进行初步检测,并比较ELISA法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灵敏性、特异性、符合率。结果检测200份奶类制品和肉制品,经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8.3%,国标法阳性率为6.7%。ELISA法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97%,与国标法符合率达99.3%。结论 ELISA法可快速、方便的对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进行初步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与国标法符合率高。适用于食品中沙门菌的初步检测。 【关键词】奶制品肉制品沙门菌 ELISA 沙门菌为常见的引起食源性疾病爆发的病原菌,在我国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中一直位居首位,而受沙门菌污染的奶、肉制品为造成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沙门菌一直为医疗卫生、食品卫生及商检部门重点检验对象之一[1]。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奶、肉制品中沙门菌,并与国标法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奶、肉制品分别来自本市8家不同超市,包括70份奶及奶制品样本,60份肉及肉制品样本。取样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每份样品250ml或250g,经无菌包装后置冷链保存送实验室检测。 缓冲蛋白胨水,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四硫酸钠煌绿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亚硫酸铋琼脂,DHL琼脂,HE琼脂,WS琼脂,SS琼脂,三糖铁琼脂,蛋白陈水、靛基质试剂,尿素琼脂(pH7.2),氰化钾(KCN)培养基,氨基酸脱梭酶试验培养基,糖发酵管,ONPG培养基,半固体琼脂,丙二酸钠培养基,沙门氏菌因子血清。均按国标相关规定进行。 ELISA相关试剂均购自试剂公司。 1.2实验方法 样品按国标法相关规定预先增菌。样品处理后于36°C培养4h,转种于100ml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中,42°C18-24h,另取10ml转种于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中,36°C18-24h。 ELISA法简要步骤如下:特异性抗沙门菌单克隆抗体包被,加入待见样品检测。显色于酶标仪上读取OD值。 国标法简要步骤如下:经增菌后,划线接种于亚硫酸铋琼脂平板和EHL琼脂平板。36°C培养18-24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挑选可疑菌落接种于三糖铁琼脂,鉴别反应结果。如出现异常结果,按国标相关规定选择补做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ONPG等。 1.3数据分析 参考田素娟[1]等的方法进行。即利用检验通用的计算方法,并国标法比较实验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 2 结果 2.1ELISA及国标法检测结果 用ELISA法同步检测份奶、肉制品的沙门菌污染情况,采用国标法进一步验证,结果见表1。 表1沙门菌污染情况检测 2.2ELISA法与国标法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计算结果 表2ELISA法与国标法比较 3 讨论 3.1常规检测沙门菌方法 目前,沙门菌常用检测方法有:(1)酶快速反应检测技术。包括快速酶促反应显色培养基及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两种方法。VITEK AMS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细菌鉴定是基于细菌的微量生化反应,可鉴定405种细菌。(2)以免疫学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免疫磁分离技术,如王海明[2]等报道的使用抗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经增菌后于VITEK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和荧光PCR分子检测确认;免疫胶体金技术等。(3)以核酸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如杨俊超[3]等报道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常规PCR比较研究,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依赖PCR的DNA指纹图谱技术;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RAPD);基因内重复性一致序列(ERIC)的扩增;多重PCR检测技术;NASBA;基因芯片技术等。 3.2本研究采用检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ELISA法快速检测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其敏感性、特异性较高,且与国标法符合率较高。一般24h 之内可以出检测结果。其不足之处在于:(1)不能定量检测沙门菌的含量,只能做定性分析,即是否存在沙门菌污染,但不能测得污染量的大小。后续研究考虑通过设置标准沙门菌对照(蛋白含量已知)的情况下,设立不同稀释度,然后比较样品各组OD值,用统计软件作出标准曲线,进而推算出沙门菌含量。(2)检测结果不太稳定,有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ELISA实验普遍存在抗体效价下降很快的通病,如

食源性致病菌及其检测技术的调查

食源性致病菌及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调查报告 目录 前言 (2) 1 食源性致病菌概述 (2) 1.1 食源性致病菌的定义及种类 (2) 1.2 食源性致病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1.3 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3) 1.3.1 国际情况 (3) 1.3.2 国内情况 (3) 1.3.3 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原因 (5) 2 国内外的食品微生物标准检验体系 (5) 2.1 国外主要食品微生物检测体系 (6) 2.2 国内主要食品微生物检测体系 (6) 2.3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执行标准 (6) 2.4 国标中致病菌常规检测方法流程 (7) 3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8) 3.1 常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现状——传统计数改良法 (8) 3.2 常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现状——快速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新方法 (10) 3.2.1 ATP生物荧光法 (10) 3.2.2 检测微生物产生的CO2量的方法 (10) 3.2.3 电化学方法(电导率法或电阻抗法) (10) 3.2.4 颜色变化 (11) 3.2.5 流式细胞技术 (11) 3.2.6 热量法 (12) 3.2.7 放射测量法 (12) 3.3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12) 3.3.1 显色培养基法 (12) 3.3.2 免疫学方法 (13) 3.3.3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5) 4 小结 (16)

前言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不谈的话题。 同时食品引发的中毒事故频发,媒体曝光度增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国家也加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整顿和监管力度。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19日发布的通知,国务院已将《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列入2013年立法计划。 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性物质污染,而由病原微生物引 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化学污染监管,将进入长期化和制 度化;食源性疾病,这一食品安全隐患因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屡次发生,它也不会再继 续“潜伏”。在由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粮食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制订的《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中,对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定了全面而详细的监控计划。食源性疾病逐渐也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陈君石院士、刘秀梅教授等在多个场合多 次倡议重视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链条 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快速而准确检测出被称为“头号杀手”的食品致病菌,是确保食 品安全的首要任务。 1 食源性致病菌概述 1.1 食源性致病菌的定义及种类 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项目包括一般性检验项目和致病菌两大类。一般检验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等指标。 食源性致病菌,指在食品的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引入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在食品中存活、生长代谢引起食物的变质和破坏,同时有些病原菌分泌有毒物质,直接或间接导致人患病。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别是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致病性弧菌(包括: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近年来发现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越来越多,包括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等。 我国对菌落总数(包括霉菌酵母菌)和大肠菌群限量标准只规定最大限量,致病菌规定“不得检出”。

磷细菌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803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1055G 063);齐齐哈尔市农业攻关及推广计划项目(N G 06-44)作者简介:王 鹏(1982),男,河南安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资源。 通讯作者:孙剑秋(1969),男,黑龙江德都人,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磷细菌研究进展 王 鹏,孙剑秋3,臧 威,蒋本庆,王登宇,李 铁 (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综述了土壤中磷细菌的种类、数量、生态分布规律及其磷细菌解磷能力研究方法和解磷机 制,论述了磷细菌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和潜力,提出了磷细菌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磷细菌;生态分布;解磷能力;解磷机制中图分类号:S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08)09000505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也是土壤液相中溶解度较小的矿质元素。在我国,耕作土壤缺磷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3[1]。一般农田土壤中全磷含量很高,但是有效磷含量很低[2]。大部分磷呈有机或无机磷化物状态存在,而且施入的水溶性磷肥很快转化为无效状态,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3]。磷细菌在土壤矿物质形式的磷素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磷的转化、贮存与供应直接相关[4]。细菌解磷作用的发现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5],随着研究手段的提高,人们对磷细菌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6]。土壤中磷细菌分布的根际效应明显[7],具有活化难溶性磷的作用和促进作物生长的效果[3],能够改善土壤环境,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提高[8],磷细菌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10]。为此,总结了磷细菌的生态分布规律与解磷能力研究方法,探讨了磷细菌的解磷机制与应用价值,提出了磷细菌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1 磷细菌的种类、数量及分布1.1 磷细菌的种类 对土壤中含磷化合物具有分解能力的细菌统称为磷细菌(p ho sp hobacteria ),分为有机磷细菌(解磷菌)和无机磷细菌(溶磷菌)两大类[1]。人们把能够将土壤中的核酸、磷脂和植素等含磷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无机磷的细菌称为有机磷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Ca HPO 4,Ca (H 2PO 4)2和Ca 3(PO 4)2等简单 的磷酸盐或结构复杂的磷灰石等植物难以吸收的无机磷酸盐转化为可溶性无机磷的细菌,称为无机磷细菌[1]。当然,某些细菌不仅可以溶解无机磷,也能分解有机磷,二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定。 细菌中解磷能力比较强的主要为芽孢杆菌 (B acill us )和假单胞菌(Pseu domonas )[2,4]。已经报 道的芽孢杆菌包括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 )、环状芽孢杆菌(B.ci rcul ans )、坚强芽孢杆菌(B.f i r 2 m us )、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 f ormis )、巨大芽孢 杆菌(B.megateri um )、B.mesent ricus 、蕈状芽孢杆菌(B.m ycoi des )、短小芽孢杆菌(B.p umilis )、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栗褐芽孢杆菌(B.badi us )等;假单胞菌包括沟槽假单胞菌(P.st ri at a )、青紫葛假单胞菌(P.cissicol a )、荧光假单胞菌(P.f l uo 2 rescens )、P.pi nop hill um 、恶臭假单胞菌(P.p uti 2da )、丁香假单胞菌(P.s y ri n gae )、施氏假单胞菌(P.st utz eri )、产碱假单胞菌(P.alcali genes )、铜绿 假单胞菌(P.aeru gi nosa )等。 磷细菌在土壤中分布广泛,除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外,变形菌属(Proteus )、沙雷氏菌属(S erra 2 ti a )、固氮菌属(A z otobacter )、欧文氏菌属(Erw i n 2i a )、黄单孢菌属(X ant homonas )、产碱菌属(A lcali 2genes )、棒杆菌属(Cory nebacteri um )、微球菌属(M icrococcus )、微杆菌属(M icrobacteri um )、节杆菌 属(A rt hrobacter )、沙门氏菌属(S al monell a )、葡萄球菌属(S t a p hy lococcus )、黄杆菌属(Fl avobacteri 2 um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 a )、变形菌属(Pro 2

解磷菌的分离纯化 综述

解磷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谢冬东 (大理学院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2010级生物科学班,云南大理 671003) 摘要:解磷菌在土壤中的解磷作用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对解磷菌 的研究现状、解磷机理、研究方法做一个简述,以及采用平板涂布法分析解磷菌对难溶性磷的分解能力进行测定和对菌种进行鉴定的认识。 关键词:解磷菌;解磷作用;解磷机理;分离纯化;鉴定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又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1)。土壤含有丰富的磷素,既有无机态磷,也有有机态磷,一般是以无机态磷为主(2)。土壤磷素循环是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的。微生物的活动对土壤磷的转化和有效性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土壤中存在许多微生物,能够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具有这种能力的微生物叫做解磷菌或溶磷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PSM)。大量研究表明,某些微生物具有很强的解磷功能,通过其分泌物或吸收作用把土壤中无效态磷转化成有效态磷,采用微生物的解磷作用能够将难溶性的磷酸盐转化为水溶性磷,有效地增加土壤活性磷的含量,从而供植物吸收利用。因此,对解磷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在生产含有解磷功能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对解决植物磷素供应问题是一条很好的途径(3) 。 1 解磷菌的研究现状 不同的微生物解磷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尹瑞龄从土壤中分离出了265 株细菌并测定其分解摩洛哥磷矿粉的能力,发现经过6d的培养,溶磷能力平均为2~30 mg/g ,其中株巨大芽孢杆菌、节杆菌、黄杆菌、欧文氏菌及假单胞菌的解磷能力 较强为25~30 mg/ g。Sundara利用Ca 3(PO4) 2 作为磷源,经过14 d 的摇瓶培养, 发现几株芽孢杆菌释放的可溶性磷为70. 52~56. 80μg/mL ,埃希氏菌属释放的可溶性磷为159. 70~170. 30μg/mL 。sundana Rao[测定从豆科植物根际分离 出来的几株芽孢杆菌属溶解Ca 3 (PO4) 2 的效率高达19 % ,其中解磷能力最强的是 巨大芽孢杆菌(B .megaterium) ,最弱的为短芽孢杆菌( B . brevis) 。Molla and Chowdhury的研究也表明不同菌株分解Ca 3(PO4) 2 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林启美等 (4)发现以磷矿粉为惟一的磷源培养解磷菌,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为假单胞菌属和欧文氏菌属,并发现真菌的解磷能力比细菌强。溶磷真菌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少于溶磷细菌,但溶磷真菌的溶磷能力一般要强于细菌。目前研究报道的溶磷真菌多为曲霉属和青霉属。其中黑曲霉是一种溶磷效果非常好的菌株。Cerezine 和Nahas等报道了液体培养过程中,随着黑曲霉菌丝体的生长,对不溶性磷酸盐的溶解能力增加。Vassilev等也研究了黑曲霉对矿物磷酸盐的溶解,其溶解能力最高达292 pg PmL/ L 。Illmer等也报道了黑曲霉等4 种真菌都能有效地溶解难溶性磷酸铝(3)。 汤树德等(5)对霉菌AN2-7的解磷能力进行了研究,其与国内同类型菌株比较,具有产酸率和溶磷效率高的优良特性。范丙全等(6)筛选得到2株具有溶磷作用的

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一、生物样本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一)粪便样本的保存、运送和检测 表1 粪便样本的保存、运送和检测培养条件 培养基目标病原体温度 细菌标本保 存和运送 1. Cary-Blair 所有食源性致病菌室温 增菌液 1. 改良磷酸盐缓冲液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4 ℃ 2. mEC增菌肉汤EHEC O157:H7/STEC 37 ℃ 3. Preston肉汤弯曲菌微需氧42 ℃ 4. SBG增菌液沙门氏菌37 ℃ 5. 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弧菌37 ℃ 选择性分离平板1. Mac平板EPEC、STEC、ETEC、EIEC、 EAEC、志贺氏菌 37 ℃ 2. XLD平板志贺氏菌37 ℃ 3. mCCD平板弯曲菌微需氧42 ℃ 4. 耶尔森氏菌选择性平板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25 ℃ 5. 科玛嘉O157:H7显色平板EHEC O157:H7 37 ℃ 6. 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平板沙门氏菌37 ℃ 7. 科玛嘉弧菌显色平板 TCBS平板 弧菌37 ℃ 病毒标本 1. 采便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 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 -20 ℃以下

(二)检验方法与流程

(三)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测操作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粪便标本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志贺氏菌(Shigella)的检验方法。 2 检验程序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验程序见图1。 图1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验程序

3 操作步骤 3.1 标本收集 标本包括新鲜的或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或肛拭子。最优标本是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肛拭子不是最佳标本,仅在病人无粪便标本时采用。肛拭子收集后应当目测,需要在拭子上明显见到粪便。 所采集的标本尽快检验,放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的标本应在冷藏条件下24 h内送检。新鲜的粪便标本置于清洁、干燥、无肥皂或消毒液残留的容器中,冷藏条件下8 h 内送检。 3.2 分离培养 3.2.1 直接分离培养 新鲜粪便:无菌拭子采集少量粪便,尽量从可见血或黏液的部位收集;新鲜拭子在XLD 和MAC一区划线;以1 μL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在标本中再插入一个清洁的无菌拭子,将拭子放入SBG增菌液。轻拧管盖。注意:拭子表面有一层标本即可,不可将过量的标本放入SBG增菌液。 肛拭子:操作程序同新鲜粪便。 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轻搅混合标本;拭子在XLD和MAC一区划线;以1 μL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在标本中再插入一个清洁的无菌拭子,将拭子放入SBG增菌液。轻拧管盖。注意:拭子表面有一层标本即可,不可将过量的标本放入SBG增菌液。 平板36 ℃±1 ℃培养18 h~24 h。 3.2.2 增菌培养 增菌液于36 ℃±1 ℃培养18 h~24 h,采用上述方法于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平板上划线分离,36 ℃±1 ℃培养18 h~24 h。 3.3 菌落特征 3.3.1 选择性平板上可疑菌落的特征见表1。 表1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选择性琼脂平板 沙门氏菌 (大多数) 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属 MAC琼脂菌落光滑、无色,直 径2 mm~3 mm XLD琼脂菌落呈红色,直径2 mm~4 mm 科玛嘉显 色培养基 紫色或酒红色紫色或酒红色 3.4 纯培养 挑取3个或以上可疑菌落,划线接种5%羊血琼脂平板,36 ℃±1 ℃培养18 h~24 h。 3.5 初步鉴定 可疑菌落接种TSI琼脂,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动力-靛基质-鸟氨酸琼脂(MIO)、西蒙氏柠檬酸盐琼脂和尿素琼脂。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见表2。 表2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摘要] 目的了解达州市2010年市售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多级分层抽样市售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鲜冻水产品、生食水产品、生食类蔬菜、婴幼儿配方米(谷、豆奶)粉、冰激淋、中式凉拌菜、沙拉、鲜榨果汁、皮蛋和生鸭蛋,按照国标和相关方法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157:H7、阪崎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检测。结果共检测食品15类256件,检出食源性致病菌29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9株、单增李斯特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沙门菌4株、阪崎肠杆菌和EHEC ○157:H7各1株,总检出率11.33%,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鲜冻水产品、冰激淋、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生畜肉和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分别是42.86%、33.33%、20.00%、19.04%和13.33%。结论达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鲜冻水产品、冰激淋、生食水产品和熟肉制品分别主要受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污染。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贸易国际化,由微生物危害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不断增加,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倍受世人关注。为科学评估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掌握达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依照《2010年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于2010年夏秋季采集达州市区多家超市、农贸市场和专卖店的市售食品进行了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与种类本地产食品为主,由专业人员按照多级分层抽样原则采集市售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鲜冻水产品、生食水产品、生食类蔬菜、婴幼儿配方米(谷、豆奶)粉、冰激淋、中式凉拌菜、沙拉、鲜榨果汁、皮蛋和生鸭蛋等15类食品,无菌采样、包装,4℃保存,8h内送达实验室。 1.2检测项目与方法不同食品分别检测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葡菌、EHEC ○157:H7、阪崎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等8种致病菌。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1]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下发的《2010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所述“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增菌、分离和鉴定,阳性菌株及时送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确证。 1.3培养基和试剂培养基、API20E细菌生化鉴定试剂条和诊断血清分别由北京陆桥技术有限公司、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和宁波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效期内使用。 2 结果 2.1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15类256件食品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29株,总检出率11.33%。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5.00%、阪崎肠杆菌11.11%、单增李斯特菌7.55%、金葡菌6.06%、沙门菌1.63%,EHEC ○157:H7 1.28%,空肠弯曲菌和创伤弧菌未检出(见表1),4株沙门菌血清分型:鼠伤寒沙门菌3株、婴儿伤寒沙门菌1株。 2.2不同食品致病菌检测结果15类食品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鲜冻水产品(42.86%)、冰激淋(3 3.33%)、生食水产品(20.00%)、熟肉制品(19.04%)、生畜肉和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13.33%)、婴幼儿配方粉(11.11%)、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和沙拉(8.33%)、皮蛋(6.06%),生禽肉、生食类蔬菜、中式凉拌菜、鲜榨果汁、生鸭蛋等未检出目标菌。29株病原菌分布在鲜冻水产品中9株副溶血弧菌,熟肉制品和生食水产品中各3株、生畜肉和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中各1株单增李斯特菌,皮蛋中2株、生畜肉和冰激淋中各1株沙门菌,冰激淋中3株、沙拉和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以及速冻熟制米面制品中各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婴幼儿配方食品中1株阪崎肠杆菌,同一生羊肉中受到单增李斯特菌和EHEC ○157:H7双重污染(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