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历史地图 2

南京民国历史地图 2

民国时期南京古玩行的回回

民国时期南京古玩行的回回 【南京回族史料】民国时期南京古玩市场经营之主客体人群 ... 民国时期南京古玩市场经营之主客体人群研究 南京作为民国首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烙有浓厚的民国印记。古玩业是以经济的形式,挟浓厚的政治因素,贩卖文化的经营品类,是政治、经济、文化融合的统一体,为民国最好的形式化载体。作为地区阶段性历史研究,民国时期南京古玩市场的相关学术研究一直较为薄弱,但已经始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研究论述以1934年《南京市古玩玉器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录》[1]为参照对象。 1934年南京古玩市场正是处于高速发展期。三年之后由于日军的占领,南京古玩业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又奇迹般的复苏,进而更加蓬勃发展。这一切与此时南京建设带动下的古玩业良好的发展契机分不开。从会员名录中我们发现当时南京共有古玩店铺19家,其中前清开办2家,其余17家皆为民国后开业。从店铺资金方面看,19家店铺共拥有固定资产10,800元,流动资产19,900元,总资产为30,700元[1]。而这些资产的分配并不均等,大铺与小铺的差别甚至达80倍。有的店铺只有固定资产,有的店铺仅有流动资产。因此,根据各铺总资产情况,可将其分为四类。 南京古玩店铺一般都规模较小,其基本结构大致为一个掌柜与一两个伙计,部分大的店铺再加上一两个学徒。南京的古玩业不比北京

和上海,店铺规模自然不会很大。当时古玩业从业总人数为70人。通常一家店铺仅一两人,最多也就四五人。雇员与店铺实力相关,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的店铺雇佣店员也相对较多。但限于古玩行业的特殊情况,店铺规模大小差异不是很大,资产的占有量自然决定了雇员数量。例如作为当时南京古玩业龙头的迪华斋雇员为四人。而另一家前清开业的经古舍虽然资金为1200元,却因经营时间长,雇员亦为四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南京古玩业正处在有序发展阶段,历史悠久、经营有方的铺子已经有了喜人的规模,而其他店铺则相对较弱。此时南京古玩玉器同业公会登记的19家店铺正是三年后南京古玩业大发展的基础,而这群从业人员日后也成为南京古玩业发展的骨干和支柱。 第一章市场从业者 马克思曾提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以劳动为手段,人脱离动物行列形成社会,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商业社会的从业人员,作为市场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市场的形成、发展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国时期,南京古玩业无论人从员数量还是店铺规模来看都属于中小行业。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古玩业发达的城市,与其他行业相比古玩业同样仅能类属于中小行业。这是由行业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然行业虽小,人员分类却相较其他行业更为丰富。除通常意义上的卖

南京历史特征

南京历史特征 南京是今天江苏省会,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古都,也是中国至今最具活力的古都之一。南京主城地处江南秦淮河流域和长江结合部,大地域背景为宁镇丘陵地区,东面是长江三角洲,西南是皖江地区,北面是江淮平原,古代的长江入海口就在南京东面不远的扬州和镇江之间。从孙吴开凿连通秦淮河和江南运河的“破岗渎”到今天联结沪宁的城际快车,从明代联系南北两京的驿站到今天的京沪高铁,南京一直处在中国南北大动脉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丹阳”汇聚中州阀阅,“建康”占尽六朝繁华,“金陵”满怀南唐风雅,“应天”开创大明典章。这里既是古代的帝王之州,也是近代的共和圣地,中山先生缔造民国并长眠于此,梅园新村携手国共开拓未来,两位总理不分南北,皆秉持“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为中华崛起而鞠躬尽瘁。 这座“虎踞龙盘”的都会经过了太多风雨苍黄,这座雉堞巍峨的古城更换了无数的旗纛名号,至今仍可堪称是遍地沧桑的胜国之地,处处题咏的名胜之区。面对南京,抚今追昔,迎面而来的不仅有厚重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还有这座中华古都特有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 在中国版图上,南京位于东南地区长江下游,在传统中国以“中原”为天下之中的观念中,南京是偏于一隅的。所以,三国东吴之前,南京不仅几乎没有区域中心的地位,甚至还不是一座成熟的城市。但她雄视长江、领袖东南、近海控淮的地缘优势,决定了她担负着在中国大格局中必然崛起的历史使命。 东汉晚期,随着黄河流域经济与文化的衰落、政治的动乱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扩张和南进,南京的地缘优势开始展现,成为中国东南地区政治势力的依托中心和文化的集聚地(东吴),接着又成为从黄河流域南移的中原传统政治势力和传统文化的保存中心(东晋),其城市政治辐射力迅速通达大半个中国,文化辐射力披及东亚各国, 这一历史态势持续时间超过两个半世纪,写下了南京作为中国著名古都和东亚地区历史文化中心城市的伟大开篇。 尽管南北朝之后中国政治中心忽在黄河文化区带,忽在北方草原文化区带,但南京作为长江文化乃至南方文化区带的代表性都城的地位由此而确立,一旦中国需要,南京就会承担起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重心的责任。 宋代以前的中国各统一王朝的“两都制”以西面的长安和东面的洛阳为主,汉唐五代都是这样,宋代虽然建都开封,但是洛阳仍然是核心型城市。南宋以后,随着黄河流域的衰落,必须依托强大的经济、文化及军事背景才可以立足的中国政治中心就改由代表长江及南方文化区带的南京和代表北方草原高原文化区带及黄河文化区带的北京“轮流”担任。 朱元璋以“南京”为中心推翻定都于“北京”(元大都)的元朝,建立一统大明江山;半个世纪后原在北京做燕王的朱棣于“南京”登基后最终又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但南京作为明朝“南都”即陪都,地位仅次于北京,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明末;明末南明小朝廷在“南京”苟延残喘,与已占有“北京”的清政权相对抗;太平天国以“南京”为“天京”,高扬反抗“北京”清政权的大旗;直到孙中山先生1911年在“南京”宣布推翻从秦始皇开始已延续1690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新兴的中华民国。 尽管中山先生执政时间不长,又让“北京”袁世凯夺取了辛亥革命果实,但南京作为新生民国的开国首都,仍然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而且辛亥革命发起于武汉,中华民国却建都于南京,这本身就说明南京历史地位的崇高和区域地位

(全)南京民国历史与文化

民国时期的南京(历史)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起义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首都。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消息传出,举国沸腾。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江苏等省纷纷响应,宣告独立。 (1)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江、浙各省起义军将领集会,决定组织苏浙联军,兵分三路(中路浙江军担任主攻,右路上海军,左路江苏军),攻取南京,配合武汉革命军的作战,发展东南各省的革命形势。 12月2日,江浙联军开进南京城,受到城内居民热烈欢迎。 (2)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晚10时,在两江总督署的西花厅举行大总统就职典礼。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为国旗;向全国各省发布废除旧历、改行世界通用的公历(月、日、星期)的通电,并以临时大总统就职的1月1日(阴历辛亥年11月13日)作为民国建元的开始(1912年为民国元年)。将公历(阳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阴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3)《建国方略》 1916年以后,袁世凯复辟称帝,张勋复辟,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 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经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所著《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书的合称。 《建国方略》给于南京以极高的评价:“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1)北洋军阀时期的南京 1912年2月12日,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布退位。14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4月1日,孙中山让位,宣告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 从1912年4月袁世凯上台到1927年4月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一段时间一般称为北洋军阀时期。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和平大业。孙中山抱病北上,发表宣言,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废除不平等条约等主张。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对夫人宋庆龄和他的同仁再一次表示,愿归葬南京紫金山。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建国后的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

中国近代老银元收购价格表

中国近代老银元收购价格表 一、民国袁世凯像像银元 钱币名称面值收购价: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袁像) 壹圆 50000元 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壹圆1500元 中华民国共和纪念币签字版壹圆50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壹角50元 中华民国三年签字版壹角5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贰角30元 中华民国三年签字板贰角5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中圆200元 中华民国三年签字板中圆5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七分面像壹圆20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七分面像签字版壹圆50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壹圆100元 中华民国三年开口贝壹圆120元 中华民国三年面“甘肃”壹圆3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签字板壹圆50000元 中华民国三年T字边壹圆20000元中华民国三年人字边壹圆20000元 中华民国五年壹角100元 中华民国五年贰角50元 中华民国八年壹圆200元 中华民国九年贰角1000元 中华民国九年壹圆120元 中华民国十年壹圆120元 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戳印壹圆2000元 二、吉林省造银元 钱币名称面值收购价 吉林方孔光绪元宝厂平机制五钱 50000元光绪8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半两 50000元光绪8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壹两 10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壹钱 1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贰钱 2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三钱 1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半两 5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柒钱 20000元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壹两无刺龙100000元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土吉缶宝 6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土吉缶宝 8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土吉缶宝 100元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土吉缶宝 200元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土吉缶宝 80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 8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7.20钱 50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72钱 8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80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0.72钱 8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7.20钱 60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0.36钱 5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0.72钱 10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1.44钱 15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7.20钱 100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0.36钱 8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0.72钱 15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3.60钱 300元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7.20钱 120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0.72钱 15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1.44钱 10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100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0.36钱 10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0.72钱 8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1.44钱 6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3.60钱 200元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7.20钱 80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0.36钱 6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0.72钱 6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1.44钱 6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3.60钱 150元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7.20钱 600元吉林丁未光绪元宝 0.36钱 100元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示例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示例 民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 我国民国时期的起止时间和社会性质怎样?民国时期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患严重,科学技术和教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但许多知识分子抱着救国救民的信念,辛勤耕耘在科学、教育和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果,这节课先介绍科学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讲授新课: 一、李四光和地质力学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由他创立了地质力学。李四光先留学日本,后又留学英国。在英国刻苦学习地质学,还选修了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为他后来创立地质力学奠定了基础。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谢绝外国的高薪聘请,回到祖国。他说“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 地质力学是把应用力学引入到地质学中,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李四光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系统地提出了地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地

质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运用李四光的理论,找到了丰富的石油矿藏如著名的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石油勘探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竺可桢和气象学 中国直到本世纪20年代,基本上还没有自己的气象事业,这使竺可桢感到莫大的耻辱,他决心竭尽全力创立和发展中国的气象事业,成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20年代初,他在东南大学建立气象测候所。1928年,他主持办起我国个气象研究所,并创办北极阁气象台,成为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气象业务指导中心。他还大力建设我国自己的气象台站网,到30年代中期,全国测候所、雨量站已达300余处。从1930年起,他集中气象情报由我国电台广播,开展天气预报业务,从此打破了帝国主义垄断我国天气预报的局面。 竺可桢在中国气候学研究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30年代,他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专著,对中国气候的形成和特点作了全面的阐述,次对我国气候条件和资源作出了科学的评价,这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竺可桢之所以能为祖国的气象事业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是同他勤奋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分不开的。 三、茅以昇和钱塘江大桥

中国历史年代时间表及其对应地图版图

中国年代表: 1.盘古氏、三王五帝……? 2.夏:约公元前2100----1600年约500年 3.商:约公元前1600----1028年约550年以上 4.周:约公元前1027----256年共772年 5.西周公元前1027----771年共257年 6.东周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 7.春秋公元前770----256年共295年 8.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 9.秦:公元前221----206年共15年(221 庚辰秦灭齐,统一全国) 10.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 11.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公元元年,为西汉平帝时期) 12.新莽公元9----25年共15 年 13.东汉公元25----220年共196 年 14.三国:公元220----280年共60 年 15.魏公元220----265年共46 年 16.蜀公元221----263年共43 年 17.吴公元222----280年共59 年 18.晋:公元265----420年共156年 19.西晋公元265----317年共53 年 20.东晋公元317----420年共104年 21.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 22.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 23.宋公元420----479年共60 年 24.齐公元479----502年共24 年 25.粱公元502----557年共56 年 26.陈公元557----589年共33 年 27.后梁公元555----587年共33 年 28.北朝公元386----581年共196年

中华民国时期军阀及战争概略

专题3:中华民国时期军阀及战争概略 民国肇自1911年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北洋势力代替同盟会取得全国领导权,但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民国建立后全国上下新旧势力盘踞,1912年开始,北京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削藩,对各地军阀进行打击、取缔,从而取得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但自袁世凯复辟后,孙中山则在南方呼吁并发起反袁战争,从此时开始遍及中华大地的军阀混战就一直持续到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为止。从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形式上获取全国统一后,推进各地军政统一,由于对北伐战争的利益分配不均,中央和地方掀起新一轮的军阀混战,直到1933年中原大战结束才告一段落,即便如此,从本质上来说,直到新中国建立遍及全国或者地方的大小军阀混战也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 基于此,依据是否有先进的指导思想,将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旧军阀:辛亥革命后到北伐战争结束1912.1~1928年 新军阀:北伐战争结束到新中国成立1928年~ 1951年5月23日 一、包括各省的反清斗争 因为在武昌首义后,除湖北外其他省份从名义上依然归清政府领导,基于此,各地的反清斗争一直持续到民国建立。 二、北洋政权及独立各省的南北战争,代表作: 1、1913年7月至9月,李烈钧、黄兴、程德全等宣布独立各省都督对袁世凯代表 的北洋政府;(史称二次革命,本质上时北洋政府借款扩军准备发起北南统一战争,此时,北洋政府势力也不足以统一全国) 2、1915年12月25日至1916年7月14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武装对袁世凯 代表的中华帝国;(史称护国战争) 3、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孙中山、唐继尧、陆荣廷、程潜等武装对段祺瑞、 冯国璋、吴佩孚、张敬尧代表的北洋政府(史称第一次护法战争,起因为段祺瑞政府欲建立新国会,取缔旧约法,并解散国民党,以武力实现北南统一)。所以说本质上是北南统一战争。但是此时,段政府从实力上也不足以统一全国,尤其在经济崩溃的情况下。 4、1920年7月14日至7月19日,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对以吴佩孚、曹锟为 首的直系军阀。史称直皖战争。 5、1921年4月至1922年8月,孙中山武装对北洋政府(史称第二次护法运动) 结果是出师未捷,而后院起火被迫回师广州。依赖驻闽粤军陈炯明武装。 6、1922年4月28日至5月5日,张作霖、段祺瑞和孙中山为首的联盟对以曹锟、 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史称第一次直奉战争 7、1924年9月,以齐燮元为首的直系江苏军阀对以卢永祥为首的皖系浙江军阀; 孙传芳的发迹之战,进攻浙江衢州 8、1925年2月至6月,孙中山、许崇智代表的广东革命政府对陈炯明、林虎武装; 史称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 9、1925年10月至11月,蒋介石、周恩来、何应钦、李济深、程潜、代表的国 民革命军对陈炯明武装。史称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 三、国民政府及各地割据势力对北洋军阀的南北统一战争

2019秋人教版_2019_历史必修同步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辛亥革命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专练 1.“尽管清政府对改革的态度由消极逐渐积极,从应付逐渐认真,但最终没有挽救改革,伴随改革失败的是自身政治命运的终结。”这一改革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主动实行改革,最终改革失败,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由此可见这一改革是清末新政,故选C项。无论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的失败,均未带来清朝覆亡的结局,故A、B两项错误;辛亥革命不属于清朝改革的范畴,故D项 错误。 2.吴玉章先生曾写下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以纪念某事件。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兴中会建立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中华民国成立 “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反映的是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B项与题意相符。A项是在1894年,C项是在1911年,D项是在1912年,均排除。 3.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主要是因为()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 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 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故D 项正确;黄花岗起义最终失败了,没有扩大武装起义的规模,故A项错误;黄花岗起义不是武昌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故B项错误;C项仅是指精神方面的意义,故排除。 4.下面这幅漫画所反映的背景事件是()

A.清帝退位 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武昌起义爆发 ,从城墙上“武昌”很容易联想到武昌起义,得出此漫画就是指“武昌起义爆发”,故选D项。 5.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其地点是() A.上海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故D项正确。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条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 A.确立了三权分立政体 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C.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D.改变了旧的社会性质 ,那就从理论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故B项正确。 7.1912年清王朝寿终正寝,意味着()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封建制度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故A项正确。 8.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势力的阻挠与破坏 B.立宪党人投机革命 C.袁世凯的威逼利诱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外因,均排除。 9.1913年中国各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具体统计如下表。这反映出()

中国近代出版的地图(清末至民国)

出版时间地点单位代表性品种编著者简介 1878-1911年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图》(34册)杨守敬最早民间版历史沿革地图集 1903年武昌舆地学会《中外舆地全图》8开邹代钧公开出版第一本教学图集 1905年商务印书馆《大清帝国全图》8开-清末民初巨著 1906年新学会社《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8开周世棠孙海环中外地图合册巨著 1908年商务印书馆《中华形势一览图》16开童世亨配合课本教学地图册1908年亚新地学社《表解说明中华析类分省图》8开欧阳缨至解放前夕共发行10余版 1908年亚新地学社《大中华民国分省图》16开欧阳缨至解放前夕共发行40版,创时间最长版次最多纪录 1909年商务印书馆《世界新舆图》8开陈镐基清末民初巨著 1910年商务印书馆《中国新舆图》8开陈镐基清末民初巨著 1914年亚东图书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8开胡晋接程敷楷公开出版第一本自然专题图集 1915年商务印书馆、中外舆图局《中华民国新区域图》8开童世亨民国初年巨著 1916年同伦学社《最新大中华民国道县形势图》16开白眉初北京出版较早的地图集 1918年中华书局《中华教科地图》16开葛绥成配合课本教学地图册 1922年上海《最新中华一览图》16开本屠思聪学生用教学图册 1923年上海《中华教科地图》16开本苏甲荣学生用教学图册 1926年上海《最新中华形势一览图》16开本洪懋熙学生用教学图册 1926年北平《中华民国省区全图》16开本傅鳌学生用教学图册 1929年上海《新中国全图》16开本陈铎、葛烺学生用教学图册 待查上海《新中国分省市区图》16开本葛烺学生用教学图册 1929年北平《中华民国改造全图》16开本白眉初教学、参考地图册 1934年上海《中华民国新地图》8开本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划时代地图精著,社会参考用图 1934~1948年上海《中国分省新图》16开本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划时代地图精著,社会参考用图,共出5版 1934年上海《最新中国地图集》16开本谭廉教学、参考地图册 1934年北平《内府舆图》16开本李炳卫翻印清官府藏图 1935年上海《小学中国教科图》32开本时仲华学生用教学图册 1938年上海重庆亚光舆地学社《袖珍中国分省详图》50开本金擎宇参考地图,抗战期间主要供应品种 1944年重庆中国制图社《中国分省教学图册》32开本李承三等教学用地图册 1945年重庆上海亚光舆地学社《中国分省精图》36开本金擎宇社会主要供应品种,参考地图 1946年上海亚光舆地学社《中国地理教科图》16开本金擎宇教学、参考地图册

中国地图高清全图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地图全图介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或中国大陆,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上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亚洲的其他十余个国家接壤,海上从东部至南部分别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群岛相望,首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直接管辖中国大陆内地的22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并对2个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而居世界第四位(注);人口逾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或中国大陆,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上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亚洲的其他十余个国家接壤,海上从东部至南部分别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东南亚群岛相望,首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直接管辖中国大陆内地的22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4个直辖市,并对2个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而居世界第四位(注);人口逾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执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跨越五个地理时区,但全国均使用统一的标准时间,即东经120度的UTC+8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称陆地面积达9,602,716平方公里,实际控制9,596,960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居全球第四位注1。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陆界长2万多公里,从东北部到南部,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接壤。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东隔黄海与韩国、隔东海与日本、隔南海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新加坡相望。沿海岛屿有6,500多个。 ? 中国地图全图—中文政区版 ? 中国地图全图—基本要素版 ? 中国地图全图—自然地理版 ? 中国地图全图—农业区划版 ? 中国地图全图—公路交通版 ? 中国地图全图—铁路交通版 ? 中国地图全图—水运航运版 ? 中国地图全图—河流水系版 ? 中国地图全图—旅游景点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