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进程的概况

中国革命进程的概况
中国革命进程的概况

中国革命进程的概况

{旧民主主义革命}

【1】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

【2】五四运动到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大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

【3】南昌起义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战争战争时期

【4】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时期

【5】1945到1949新中国建立:国共内战时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取得胜利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性质领导阶级革命任务和民众参与四方面的区别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论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论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11房管1 孙磊 中国的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历经109年历史,我们又称之为百年屈辱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与本质来讲是中国的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了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的历史。农民阶级的洪秀全,地主阶级的曾李左张,资产阶级的康梁,孙中山等等都是。但是中国革命真正的出路在哪儿,他们并没有真正找到。革命的重任就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了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始,就不仅以其党名更是以其纲领宗旨和实际行产动,毫不隐晦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政党,目标在于解放全世界所有被剥削、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实质和存在意义也都是非常显然的:消灭一切人剥削压迫人的体制和制度,推动人类社会往共产主义发展、前进。而此也就注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入党标准更是独一无二的,且是唯有无产阶级先锋队才会设立的标准和条件:区域与时段内从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的思想好、觉悟高、能力强——亦即:最大公无私、最有能力的人,才可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立党之本。 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紧紧围绕着人民群众开展工作。显示出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二七大罢工、安源罢工、省港大罢工等等,结果是基本失败了,遭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但工人阶级表现出了其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大到五大,中共始终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指望通过弱小的无产阶级打开社会主义革命的局面,但这终究不能成功。毛泽东对此有冷静的分析,就是强大的敌人在城市,虽然无产阶级也在城市。这是何等道理呢?摆明了说就是依靠无产阶级根本无力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争取农民支持才有胜利的希望。但社会主义唯一可靠的阶级基础就是工人阶级。以农民争取社会主义无疑会引起重重矛盾——并不是简单的矛盾而已。但是革命往往是失败的,特别是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往何处去成了摆在共产党面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昌起义后中共将重心转向农村,并建立起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工作重点转向农村,但其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冲动仍展现在“左倾盲动主义者”的“城市中心论”上。无论是瞿秋白还是李立三,王明,都指望能迅速赢得城市革命的胜利,因为无产阶级在城市。但这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失败。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吸引农民,解决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首先是实现农民的私有制。然后再考虑将农民所有制变为公有制,达到社会主义。这样的策略无疑是相当高明的策略。而中国社会要解决矛盾,需要这样的变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继续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入侵,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和研究近代史,每个中国人将会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凝聚力在此激发。 中国的近代历史我们从初中至现在已学得很详尽了。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总之,我们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而“天朝”这具木乃伊,已经被空气接触,很快便腐烂了!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建国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有一些错误和冒进的做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前期的建设和改造为后面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开创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在十六大报告中,我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认识在近现代中国引起大变革的背景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把这段历史当做一个反思的历程。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多方面的进步才能增强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明白“满招损,谦受益”,只有虚心批判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明白“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了解我国国情,尊重自己,不能对外屈尊,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见未来。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方向,勇往直前,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法学L141

近代我国百年[1840_1949]革命探索历程

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1.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2.1900 义和团运动: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 3.1898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运动,想通过变法将中国引向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道路。 4.191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5.1915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弘扬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1919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2.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革命形势焕然一新。 3.1926-1927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国民革命军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4.1927武昌起义及秋收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 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5.1927年10月井冈山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6.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7.1934-1936红军长征:粉碎了反动势力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共产党的基干力量,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8.1936“一二·九”运动及西安事变:“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爱国学生运动。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又称双十二事变。 9.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1945-1949解放战争: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详细如下: 01旧民主主义革命 该时期主要事件: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

《中国近代史》感想

听课感想 刚开始听课到现在,一直都想写。一是因为老师赞赏师生交流,也因为我自己也确有感想。明天就要考近代史了,不考感想,我就写在这里。我只是老师一名普通的学生,一名受教者,这次信倒是很希望老师能回我。 —前言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最深的是老师的观点,关于人性的。“听话”“无赖”到独立人格的人,观点鲜明,立论有力有据。我首先想到了鲁迅,感觉是在听文学课而不是历史课,当然这是最开始的想法。 我每一节课都坐在最前面,就是想不让同学打扰好好的听完。听完所有的感觉又多了一些。第一,我很喜欢老师讲历史不按书上的来,也就是说没有太多的历史事件。其实历史事件本身并不是不能吸引人,只不过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太多了,想听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能够引导我们思考历史,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方向,那就是人性的发展;第二,我很喜欢老师在讲历史人物的态度,历史人物是真实的,多面的,而不是我们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单面行。周恩来总理很受人们尊敬,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的时候,他可能会存在瑕疵。我在想,会有那么一天,20年后当人们合理公正的评价了他后,并不影响他对建设新中国所做的贡献;第三,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看待历史的眼光。至少我自己认为

是这样,我从来没有想过从一连串的历史人物身上思考过历史,那个时代的人,他们个人是怎么选择的,他们的选择都是基于自身环境和历史环境的,他们的成长道路也在从侧面书写着历史。这时,我联想到为什么古人写历史的时候,总会在一个国家中选几个重要的人来当做整个国家,整个时代的历史,《史记》就是这样一部史书;第四,老师让我认清一个历史现象,“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几个盛世,是非常不错的君主完成的,至少在封建社会他们是不错的君主,他们的局限性也是历史的局限性。他们足以称道是相对于其他传统君主而言的,我相信在中国的历史出现过“独立人格的人”,但是他们只是极少数,不能够形成整体的社会效应。第四,我个人很喜欢鲁迅,但是我一直都读不通“我翻开历史一查,历史上没有年代,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大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来二个字‘吃人’”,我当时想,中国古代确曾有过辉煌,当我想到那些成就的时候,我实在无法把吃人与成就联系起来。老师说人性时,我才把鲁迅所论的人性和他那句话联系起来,也就通了;第四,老师讲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的小插曲都能反映一些历史背后但是很真实的故事,这些看似不重要,但是对一些大事件的理解是很有好处的,与以上表述一样,这也是我在以前的历史课上所没有听到的;第五,老师读历史把历史读活了,它活在历史对现代人的启迪,实实在在的启迪,“希望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胡锦涛)。老师说“将来把你们的孩子教育成独立人格的人”

【史料及解析】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

【史料及解析】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 “国情”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的根源。 一、含义。对这条基本经验可做如下阐释: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为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为社会主义革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即不能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合并在民主革命任务之中去完成;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二、原因。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经过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什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这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近代中国的国情。在近代的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推翻它们的统治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而在中国,它们的力量异常强大,中国革命的任务也因此而异常艰巨。 如何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便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严峻课题。农民阶级灾难深重且人数众多,是革命的主力军,但受落后生产方式的制约,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束缚、压迫和欺凌,因而有革命要求,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妥协的一面,城市小资产阶级也具有过于分散和往往动摇的特性,所以它们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无产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有能力而且必须领导中国革命,但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弱,光靠一个阶级不可能完成中国革命。所以,就要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中国的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抗日实行的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必须联合的力量(在抗日战争时期还要联合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况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帝国主义,而有利于中国人民”,那么中国无产阶级在领导中国革命时,就不能过早地消灭他们,不能过早地实现公有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否则就把他们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削弱了革命力量,甚至导致革命失败。在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阶段,允许土地农民私有,允许并保护私人中小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总之允许非帝国主义和非封建主义私有制存在,在此阶段革命的目标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而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此阶段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叫新民主主义革命。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和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早在中共二大时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革命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即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这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方针。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对中国革命的历程问题做了科学的论述。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内容为:中国革命史是研究和阐述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规律的一门科学。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和阐述中国革命是怎样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门科学。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所以中国革命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史,是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教材,因此被定为高等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马列主义理论课,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课。 第一章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 第一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二、近代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第二节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不屈斗争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和爱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救国主张 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失败 第二章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第一节辛亥革命的准备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二、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一、武装起义的发动和革命形势的高涨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袁世凯篡夺政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三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和中国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一、袁世凯的独裁与反袁斗争 二、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和革命党人发动护法运动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从1840到1949,历史的车轮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天一天,我们过了109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紧张,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疯狂,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威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慈禧到毛泽东,从李鸿章到周恩来,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从被列强踩在脚底到屹立东方……109年,我们创造了奇迹! 大浪淘沙,千古英雄。英雄创造了历史,历史成就了英雄。血雨腥风,百年之间,我们的英雄历炼着,神话终于变成了不朽的篇章,如果没有民族的危机,他们到哪去施展他们满腹的雄才?如果没有英雄们的挺身而出,谁救民族于水火?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屈辱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和谐,是建立在先人的鲜血和尸体之上的呀!当我一次次带领我的学生走近中国近代那段历史时,我发现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与认识。 第一堂课上,我曾问同学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中国近代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屈辱”,95%的同学脱口而出。中国109年的近代史主线是屈辱吗?这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误读,中国近代伴随着屈辱,但不是近代史的主线,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抗争和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前仆后继的探索,才有1949年的光明,如果屈辱是主线,中国早就亡国了。 为什么要学近现代史呢?因为它和今天的历史联系得最紧密,历史的昨天能为今天的历史提供很多的经验教训。为什么不学古代史呢?

那是一段令所有中国人都自豪的历史。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人沉浸于祖先给予我们的荣耀中,看看我们的近代史,祖先创造的文明,令我们汗颜。 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英国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为开端,以签订屈辱的条约宣告结束。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把中国的四大发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侵略从海出而来,英国的战舰上,有中国的指南针,英国的大炮装着中国的火药,最终的和约是在纸上签订(中国的造纸术)。中国人不该反思吗?我们祖先的发明,我们都发挥作用了吗?我们愧对于我们的祖先,拿着老祖先的东西四处炫耀,而不敢直面中国近代那段历史。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失败比成功多。“勿以成败论英雄”。走进近代那段历史,感受时人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对中国近代史上抗争与探索的人们,应致以敬意。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我的血液里都有这种不屈服的精神。中国近代最终选择革命的道路,是因为改革太艰辛。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后人颇多指责,认为步伐太慢,实际上当我们走进那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洋务派那些人在那个时代已经走在最前端,“中体西用”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不保留中体,西用也难以引入中国,正是在中体的掩护下,洋务运动进行了3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守旧势力太强大,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感在相当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作祟。中国人的觉醒及正确的自我定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刺痛了中国人,维新志士以知识分子极大的热情与勇气,奔走呼告变法图强,进而直接投入到改良中国的政治运动中。维新派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的道路,必然

论中国革命的进程

论 中 国 革 命 的 进 程 计算机信息与科学学院 101734206 何进

论中国革命的进程 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中国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主义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国家。经过79年的屈辱坎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开始了探索曲折的30年。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进入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顽强的名族又开始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繁荣富强的光荣历程。中国的近现代史是革命的历史,认识了革命的任务,看清了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才能更加深刻的认清中国革命的进程。 关键词:辛亥革命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建立 一、辛亥革命 1911年在古老中国大地上,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它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一)、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一方面是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性:首先,缺乏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没能提出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再次,没能发动农民革命;最后,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第一,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第二,宣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第三,表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读后感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 摘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本文拟对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后感,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重点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即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新作《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中国走向21世纪”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着中国走向21世纪。

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

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 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终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启示: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成功。 ⑤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根本原因: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内专制统治和对外出卖国家主权,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3)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游行示威。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4)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5)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 (6)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生为主,运动中心在北京,斗争方式是集会讲演、游行示威、罢课等;第二阶段是6月3日以后,斗争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斗争方 式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 (7)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8)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 (9)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 ⑴历史条件:

论中国革命道路

论中国革命道路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有着三千年的文明史,从盘古开天地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革命道路,从武王伐纣开始,陆陆续续的革命不断涌现,每条革命道路都显示着当时的不同理念。近代,中国人民不甘压迫、不甘剥削,进行了无数次的反抗与改良,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后来的解放战争,无数的仁人义士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生命,直到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才有了真在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关键词:革命道路反抗斗争共产党实践理论 正文: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关于这条革命道路,小平同志在1984年接见日本外宾时曾作过非常经典的概括。他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一、中国近代曲折的革命道路 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炮声的响起,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个阶级也纷纷涌现出来,为了实现富国强民的梦想而进行斗争,如: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随封建社会产生而产生,他们虽然贫穷、保守、落后,但却拥有一颗朴素的爱国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分为三个阶层:一是维新派、二是革命派、三是激进民主派。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于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它既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又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905年,孙中山等人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革命力量在全国迅猛发展,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可是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因此辛亥革命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完全决裂,也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因而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中国近代史感悟

中国近代史感悟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悠久,纵观中国古代史,中国都是世界上的强国,受世界各国的尊敬和敬仰,为何到了中国的近代,却是由屈辱的受侵略开始的呢?为何中国的革命屡屡受挫,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呢?中国何以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发展,走上复兴之路呢?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后,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想。 对,正如大家所知的,古代的中国在世界上一直都是强国,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不尊敬这个悠悠大国的,但自明末中国的封建统治进入全盛时期后,中国开始走下坡路,清朝的一系列封建腐败统治,更成了中国走向受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捷径。当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当世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当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飞速发展时,中国当时的统治者——清政府,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完全与世界脱轨,世界在向前发展,而中国在原地踏步,或者说是在向后退步,落后就要挨打,物产丰富、劳动力廉价的中国怎会不成为具有侵略性的资本主义的侵略目标? 关于贸易逆差的问题使广大资本主义国家十分头疼,怎么改变这一局面?“聪明的”英国人率先想出了办法——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英国成果改变了贸易逆差的局面,于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这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不仅不能赚钱,还使白银大量流失,国家越来越穷,人民越来越苦,一些有良心的清政府官员开始上书,如林则徐,他的上书便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同意开展禁烟运动,所以有了声势浩大的虎门销烟。资本主义国家们看见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露出了本来的丑恶嘴脸,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亦由此开始。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腐败的封建统治让中国走上了受侵略的道路,虽封建人士中,不乏有爱国志士勇敢站出来进行抗争,但大势所趋,走封建道路是不能挽救现在的中国的。 再看看中国近代的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都没能使中国重新站起来,为何如此?可爱的农民阶级已落后,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产阶级比较先进,但中国的资本主义无法与外国资本主义相比,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走不下去,所以,资产阶级亦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于是,中国更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总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她来自于人民,至此,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慢慢走向成功。 1949年10 月1日,所有中国人都会铭记的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在今天站起来了! 建国时,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经过几次战争的洗礼,中国百废待兴,各资本主义国家又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局势十分恶劣。就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国共产党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开始建设新中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面临了很多困难,也走过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一系列政策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民族区域自治、改革开放……中国也成功走上了复兴之路。 对于中国近代史,说实话,我很纠结,因为这是一段血泪史,一段屈辱史,但我们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以史为鉴,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也明白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对自己很有收获。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篇1 中国近代史,就其主流本质来说,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吧一个极度贫困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上的历史。 重视历史和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邓小平也十分注意用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他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历史。“要懂得些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的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所以说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 中国近代史主要是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懂得了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了解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国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的主卖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了旧民族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族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三、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到了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了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四、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了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为了争得民族独立、自身

论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论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革命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必然的,它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的。 1840年,英国对清政府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我国不断受到列强的侵略与欺辱。我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都遭到破坏。帝国主义势力通过其代理人------清政府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并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买办势力相勾结,共同压迫、剥削中国人民,镇压中国革命,致使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后,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无数仁人志士怀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发起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口号。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中国的革命之火开始熊熊燃烧。 实事求是地说,在当时的历史处境下,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国家,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一如我们所知,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之后,中国非但没有走上预期中的现代强国之路,反而处境比以前更加恶化:中国不仅一如既往地遭受外部威胁,内部更是长时间地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状态。因为辛亥革命只是摧毁了满清王朝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动员能力。其后的国民革命虽然完成了中国的政治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具有多少实质意义。而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共产主义革命。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历史必然性”呢? 就现代世界而论,革命领袖、革命政党和革命意识形态几乎成为非西方世界走向现代国家的必由之路。而具体到中国,革命领袖、革命政党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三位一体,则无疑构成了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之所以说它是“历史必然性”,是因为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没有其他选择。 第一,中国要想摆脱“亡国灭种”的厄运、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就必须变成一个具有高度社会整合与动员能力的现代国家。 纵观中国近代史,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第二,要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社会整合与动员能力的现代国家,中国不可能选择温和的改良之路,比如君主立宪、议会选举等,而是只能通过激烈的革命手段完成“反帝反封建”目标。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抵御了外敌的入侵,赢得了抗战胜利,获得了民族的独立。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革命若想取得成功,则必须通过革命领袖、革命政党和革命意识形态这三者的结合实现中国的政治整合与社会整合。 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坚持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

一、历史认识及启示(初三历史组)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的主题线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化所经历的的艰辛探索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和结论? ①实现近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民主。 ②实现近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贫穷落后,因此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吸取和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③社会进步是近代化的核心和源泉,科学和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近代化过程贯穿了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科技兴国是实现国家真正强大的、正确的科学决策。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 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 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的启示: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中国近代史启示认识篇)

中国近代史启示认识篇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认识。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见证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2.林则徐的精神。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3.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感想与认识。 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我们要“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培养自己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4.结合《南京条约》谈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 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而后依据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认识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青少年如何认识毒品的危害,如何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毒品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威胁,在拒绝毒品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或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己坚决不接触毒品;发现家人、朋友、同学有接触毒品行为的,要主动帮助他们远离毒品;积极参与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活动。 在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方面: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积极进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崇尚科学;积极服务社会,乐于助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6.关天培精神的学习。 学习他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 7.香港的失去与回归的感受与认识。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战和不定,社会制度腐败还有经济技术落后,以至于鸦片战争战败,香港沦于英国之手。香港能够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百年耻辱得以洗雪,作为炎黄子孙感到振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贡献。 8.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认识。 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破坏,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也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充分暴露出侵略者罪恶的嘴脸和丑恶的行径,使我们认识到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罪恶暴行,它永远警示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9.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认识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说明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要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10.对阿古柏和沙俄入侵新疆的认识及收复新疆的重要性的认识。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阿古柏及沙俄的入侵是对中国领土的严重侵犯,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是所有中国人民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