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 +经验分享

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 +经验分享
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 +经验分享

影子每日教程之《让你的焦点更清晰:认识对焦原理+经验分享》

相机镜头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实际上都可以被视为一片凸透镜,从基本的光学原理我们可以看到,凸透镜轴心以外无论什么方向来的光线,在通过凸透镜后,都会被折射,而交汇于一点,这些光线的交会点被称为焦点,通常将能够清晰成像位置上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叫做焦平面,对于那些处在焦平面的物体,相机都能清晰的拍摄下来,而离焦平面前后越远的景物,图象就越模糊。

一、手动及自动对焦原理

对于离镜头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镜头后要在固定的位置清晰成像就需要进行对焦(调焦)。直观来说当镜头调好焦距后,被摄体就会特别清晰。传统相机绝大部分镜头的对焦方式都是改变菲林面与镜片之间的距离,在取景时若人为用手来调整此距离就被称为手动对焦方式。数码相机镜头在光学原理上与传统相机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在焦平面处将菲林换成了CCD而已。

在相机发明后的大部分时间中,都采用手动对焦的方式,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微电子技术大发展并在相机上加以应用后,才出现自动对焦的概念。相机自动对焦是一个复杂的光电一体化的过程,简单说其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射的光让相机上的光电传感器接受,通过内部智能芯片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都采用被动式(我们的小五):即直接接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进行自动对焦的方式。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的优点是自身不要发射系统,因而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对具有一定亮度和反差的被摄体能理想的自动对焦,在逆光下也能良好的对焦,且能透过玻璃等透明障碍物对焦。

个别高档数码相机也同时结合了主动式自动对焦方式,即相机上有红外线或超声波甚至激光发生器,发出红外光或超声波到被摄体,相机上的接受器接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或超声波进行对焦,其光学原理类似三角测距对焦法。主动式对焦由于是相机主动发出光或波,所以可以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而且对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都能自动对焦。恰好弥补了被动式自动对焦的不足。(我没见过因为我只用小五啊)

另外还要提到的一点是,现在大多数自动对焦镜头都为内聚焦镜头(internal focusing)。普通镜头对焦时是将镜头旋离胶片,使镜头筒延长。内聚焦镜头对焦时,是装于镜头筒内的部件移动聚焦,镜头筒没有延伸变化。

二、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技术

我们购买使用数码相机时,不仅应关注其CCD像素多少、曝光方式、附加功能等,也应该关注其采用了哪些自动对焦技术。

数码相机中最常见和简单的自动对焦方式是中央单点对焦。即将画面中心部分作为对焦区域,一般在数码相机的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中央有红色的标志“[]”。这个区域称为AF区域。中央单点对焦能适应大多数拍摄情况,但要求要把对焦目标放进AF区域内,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我们在构图时需要聚焦的主体不一定总在画面的中心区域。因此现在很多较高级的数码相机都支持多点自动对焦。比如我们就支持9点的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AF)。

三、数码相机手动对焦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对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能够适应绝大多数拍摄情况,但不论现在数码相机上的自动对焦技术多么先进,由于现实的拍摄环境及对象千变万化,自动对焦总有失误和难以胜任的时候。我们还离不开完全由人工控制的手动对焦。比如采用被动式对焦技术的产品,对细线条的被摄体自动对焦较困难,在低反差,弱光下的对焦也很困难。而采用主动式对焦技术的产品也存在当被摄体能吸收光或波时的对焦困难,还存在透过玻璃对焦困难等缺点。因此要具备手动对焦的能力。

灵活使用数码相机的手动对焦功能除了可弥补自动对焦的不足外,还有很多其他应用。比如使用手动对焦配合超焦距的应用,可以方便的抓拍动态景物,在拍摄无限远画面及微距拍摄时往往也要用到手动对焦,使用手动对焦还能提高数码相机的反应速度。因此灵活应用手动对焦也是我们使用数码相机应该掌握的重要技巧。

以上是修订过后得转载可能有点罗里啰嗦,但是原文更啰嗦。以上你大概了解焦点是什么,焦平面是什么,对焦靠什么识别就ok了,当然高手都懂请飘过。

四、我个人的经验谈

1、自动:目前多数镜头都带了AF功能,对于小五这个机子没有马达的我们着实苦恼。我反正尽量选择自动对焦头,毕竟自动对焦在我们初学者还是很方便的。我们明白了基本原理,至少小五是靠反差成像来识别焦点的。所以对纯色物体对焦,反差小对焦,细小物体对焦这时候就不要考虑自动了。对焦有两个步骤天下人都知道,合焦与最后按下。合焦要快,尤其在抓拍中很重要,比如鸽子在飞,你就别梦想对准他的眼睛了,利用景深(稍小的光圈)搞它脑袋或者身子也能达到主体清晰,要不然拉风箱你就白瞄了不是。合焦后要养成立即按下的习惯,不管你是拍静物还是运动物体,用食指肚按快门别用指尖(这可是我见到过的经验谈不是我自己杜撰啊)。快速按下的结果很好,因为你还能减少相机的抖动影响呢。不习惯就练习吧。

此外,在焦点选着上尽量别用中心点,尽管他精度高,但是你要是单点用中心点对焦我估计你的构图肯定不咋地!要充分利用那九个点来对焦,比如风景有的点在反差小的地方你就难合焦,把焦点换换好像变容易了吧,哈哈!

2、手动:微距、反差小的画面你就要手动了,这个要靠眼神与经验。近视啊、视线不清啊等等因素都影响这个对焦的精度,所以自己多练,尤其是不同距离的练习都有效果的。此外我们如果上架子就可以利用lv的即时放大功能对焦了。方法很简单,lv模式——构图结束——+放大镜放大到焦点然后手动对焦——按快门,这样的对焦保证超级清晰。

3、M/A:这个你用过多少呢,如果说没用过,你就浪费你的镜头了。方法很简单:自动对焦——合焦——半按住快门——手动调节对焦环(镜头没有M/A 的别瞎扭啊,弄坏镜头我不管的)——焦点清晰——拍照。

五、这些有点难了,要靠你自己理解了

关于AF-s、AF-c及动态区域:

AF-C,连续对焦。即焦点不锁定,即使合焦以后物体发生移动,机器依然会跟着再对焦。

AF-S,单次对焦。合焦以后焦点锁定,即使物体移动也不再继续对焦。所谓的先对焦后构图就是这么来的。

基本的知识很简单,就这么点东西。但与此相关的还有一大箩筐,所以继续单点AF和动态区域。

定义是,合焦以后是仅用选定的对焦点对焦,还是会有其他对焦点帮忙(当物体移出最初的对焦点时)。

根据说明书,动态与否和AF-C/AF-S无关,也就是说两者是独立设置的。(俺很纳闷,AF-S的情况下,已经合焦以后是不会再对焦的,要其它对焦点帮忙有何用?)

在AF-C的模式下,最初对焦点抓住了我们要拍的对象,然后即便对象移出这个对焦点的区域,周边的对焦点会帮忙来抓这个对象。对于Multi-CAM1000(这又是小五落后的悲剧)来说可以设置周边有多少个对焦点来帮忙(9点吧相比CAM3500、CAM400051点无语啊)。但这些帮忙的对焦点是不显示,不留名的。也就是说,对于AF-C+动态对焦的情况,你只能控制最初的对焦点,实际机器用了那个点的数据我们是不知道的。

附,俺对于机器如何确定帮忙对焦点的猜测。在最初的对焦点合焦以后,如果其他对焦点此时也报告合焦,则机器判断这些对焦点上的物体也是主体对象。因为对象物体的距离不可能发生突变,所以可以一直追下去。(理论上)快门先决,对焦先决.这个和上面的单点/动态区域一样,和AF-S/AF-C也不是绑定的。只是,默认状态下,AF-S是对焦先决,即不合焦不拍摄;AF-C是快门先决,任何状态下都会拍摄。

——影子 2011.8.12

怒江水电开发争议焦点及理由

一方面,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低,而且大量使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二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三是可以带来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行业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四是怒江地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五是怒江地区已经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不可能; 六是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七是只有开发才能有资金解决移民问

题;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八是怒江水电开发符合我国国情; 九是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推出了历史舞台;十是能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地理条件好,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少数民族应该优先发展、具有国际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反对怒江开发的理由: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和自然景观; 二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三是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怒江水电开发会产生移民问题、水污染问题; 五是怒江水电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贸然开发欠考虑;六是怒江地区是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河流之一,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考虑到生态破坏,已经停止建坝 七是怒江开发会产生泥沙问题;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怒江水电开发能否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一方面,支持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大量使用火电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二是当地缺乏支柱产业,怒江开发可使电力行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如带动地方建材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为移民问题提供资金、它符合循环经济要求、较小的投资取得较大的汇报。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超过电力行业本身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三是,怒江水电开发可为当地带来就业岗位;四是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不可能;五是符合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原则;六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国际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反对开发的理由是: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自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知识点精析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与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 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F 作相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K ,以FK 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θ ρcos 1e ep -=. 其中p 是定点F 到定直线的距离,p >0 . 当0<e <1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e >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双曲线右支,若允许 ρ < 0, 方 程 就 表 示 整 个 双 曲 线 ; 当 e=1 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引论(1)若 1+cos ep e ρθ = 则0<e <1当时,方程表示极点在右焦点上的椭圆 当e=1时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左的抛物线 当e >1方程表示极点在左焦点上的双曲线

(2 )若1-sin ep e ρθ = 当 0<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下焦点的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当 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上焦点的双曲线 (3)1+sin ep e ρθ = 当 0<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上焦点的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当 e >1时!方程表示极点在下焦点的双曲线 例题选编 (1)二次曲线基本量之间的互求 例1.确定方程10 53cos ρθ = -表示曲线的离心率、焦距、长短轴长。 解法一:31025333 1cos 1cos 55 ρθθ? ==-- 310 53 e P ∴==, 2332555851015 103383c a c a a b a c c c ???===??????∴????? ???-===?????? 52 b ∴== 31554e ∴=方程表示椭圆的离心率,焦距,25 54 长轴长,短轴长

最有效的视力恢复锻炼(贝茨视力训练法)

贝茨视力训练恢复法 核心观点 贝茨医生观点的核心是他的调节理论。“调节”是指一个人转眼注视不同距 离的东西时,每只眼内调节焦点的过程。眼解剖学公认的事实是,这种调节是通过眼球晶状体改变形状夹完成的。当眼睛注视较近的物体时,称为睫肌的一束肌。肉使 晶状体变得更为凸出。晶状体的这种变化已经被人拍摄下来,并且已作过精确的测定。然而,贝茨医生竟然全盘加以否定。他说,晶状体“不是产生调节的因素”。调节焦点是通过改变眼球总长度来完成的,而且这是由于眼球外部的两束肌肉的作用! 贝茨视力恢复训练法步骤 1、手掌按摩法:闭眼,将手掌覆盖住双眼,完全阻挡光线,让眼睛感到温暖、舒 适的感觉,保持五分钟;每日三到五次。 2、尺子游戏:近视从15厘米的短尺开始,竖放;逐步加长最后达到使用米尺。 远视则相反。将尺子边缘向上放置在两眼之间,尺子一边架在鼻梁上,另一边抵住额头下方。捏住尺子下缘使尺子成一直线,刻度与眼睛垂直。这时如果将目光聚焦远处,尺子产生的二重影像看起来像一条隧道的两条边,且两条边缘同样清晰。将视线收回,这时隧道的边缘开始交叉相遇。往复看,每次三到五分钟。 3、眨眼:经过手掌按摩后,以每十秒钟眨2—4次的频率眨眼几十次。 4、呼吸:经常注意自主呼吸,如果发现因专注于某事物抑制呼吸时,注意恢复 正常呼吸。 5、眼睛移位运动:目标从清楚移动到不清楚,来回移动进行眼球移位运动。 6、视觉训练:使用贝茨增视仪进行视觉训练,只需眼跟着发出的三色营养光训 练使眼的睫状肌恢复弹性。

7、视觉记忆恢复 视觉训练方法参考: 一、手掌按摩法 用手掌按摩眼部周围 动作: 1.轻轻闭上眼睛,手掌覆盖到眼睛上,阻挡光线和压力; 2.手掌在颧骨上,手指在额头上,注意保持鼻子的呼吸畅通时间: 保持4-5分钟重复: 每天3-5次要点: 保持宁静 二、眼部日光浴 合上眼睑,享受阳光 动作: 1.少带墨镜,合上眼睑,享受阳光; 2.手掌轻轻按摩,直到影像从视野内消退时间: 第一天半分钟,以后每次延长一些 重复: 第一天2次,以后每天增加一次,直到最高20次 要点: 1.如果没有阳光,可以用聚光灯,注意不要用荧光灯或者紫外线、红外线灯; 2.为了均匀照射到视网膜的每个角落,可以适当缓慢摇动头部 三、视觉融合游戏 1、视觉融合游戏-一支铅笔化实为虚,化虚为实,减少双眼视差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摘要: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动力能力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竞争力的培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与比较分析,以求在深入理解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比较;企业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A.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

如何用3步完成案件争议焦点归纳.doc

如何用3步完成案件争议焦点归纳 1、第一步:明确原被告主张 争点是在充分对抗的诉辩主张中产生的。无争议不诉讼,但当事人争议内容并非都是争点。尤其中国式辩论背景下,有时候对抗双方所讲的不是一个事。所以准确厘定争点,首先要明确原被告各自请求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1.明确原告的主张。就该案例而言,原告的主张基本可以自圆其说,诉讼请求可以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得出。先来分析原告请求权基础:①要求B还款并支付占用费,主要是基于合同约定;②C、D承担连带责任,主要理由是B是实质的一人有限公司与公司人格否定(这里包括了备用主张);③E承担连带责任,主要基于共同合同相对方(混同)。逻辑上没问题,但是否真的成立,要看A的举证。这个过程就是法官在案件庭审前,要对原告主张进行检索,查找原告的请求权基础所对应的要件事实在原告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是不是都有体现。比如,合同纠纷中,原告诉请双向返还,那就应该检索他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是否包含合同无效、解除或撤销等内容,如有缺失就应该通过释明让当事人补正。检索原告主张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请求中包含的备用主张,比如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但又请求合同如有效则要解除;又比如承揽、委托等合同纠纷中主张解除,理由里既有法定解除权又有任意解除权等。按照新诉讼标的理论,原告这样的主张并非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法官就此预备之诉的主张,也应该要求被告进行答辩。 2.明确被告的主张。被告答辩一般可以分成两种类型:①权利否定型,即认为原告请求权基础对应的要件事实不存在;②权利阻碍型,即以其他请求权基础对抗原告的请求权基础,如诉讼时效、履行抗辩、抵销、清偿等。对权利阻碍型的答辩,也应检索答辩请求权基础对应要件事实在其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是否都已有所体现。再举前述小栗子,B、C、D、E共同答辩:协议签过,A的1600万元收到,但已归还1400万元,实际还欠A200万元;A出资有迟延,应承担违约责任,在B欠款中扣除,不提反诉;B不是一人有限公司,不应连带;E与本案无关,只是

住客酒店点评对调节焦点个体的说服效果_唐雪梅_赖胜强

住客酒店点评对调节焦点个体的说服效果 唐雪梅1,赖胜强2 (1.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1120;2.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0054) [收稿日期]2013-09-03;[修订日期]2014-04-23 [作者简介]唐雪梅(1975—),女,四川洪雅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为经济学、游客行为,E-mail:u456u456@https://www.360docs.net/doc/b318076308.html, ;赖胜强(1974—),男,四川雅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营销。 [摘 要]网络Web 2.0时代,游客在预订酒店时常常通过查 询先前住客点评内容来了解酒店情况。住客生成的网络点评内容是影响口碑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点评内容正负性和详略性的作用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争议。以调节焦点理论为基础研究酒店预订中住客点评的说服效果,通过2×2×2实验研究发现,负向酒店点评对预防焦点个体的说服效果更优,正向酒店点评对促进焦点个体的说服效果更优,详尽的酒店点评内容对预防焦点个体的说服效果更大,简略的酒店点评内容对促进焦点型个体的说服效果更大。[关键词]网络口碑;调节焦点;酒店营销;酒店点评[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4)10-0061-08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4.10.007 1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游客可以通过网络预订 酒店,但酒店属于体验性服务,初次购买的游客对其状况并不了解。在当前Web 2.0时代,先前住客可以方便地在网站上发表自己对酒店的感受,因此,游客可以通过查询酒店点评来了解酒店状况。酒店在线点评是网络口碑(electronic word-of-mouth ) 的一种形式,网络口碑是潜在、实际或者先前的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公司所做的正面或者负面评论,该评论能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大众群体或组织[1] 。网络口碑的说服机制与传统口碑有所不同,传统口碑主要在于人际传播,借助人际的信任关系,口碑具有更大的影响力[2]。而网络口碑多以匿名方式传播,口碑接收者难以判断传播者的身份,因此,点评内容才是影响网络口碑说服效果的主要因素。网络口碑正负性(valence )、详略性是网络口碑 内容的重要特性,正负性是消费者对产品所持的赞 誉或批评态度,详略性是消费者对产品评论的详尽程度,大量研究从这两个维度对网络口碑效果进行实证。叶(Ye )指出,网站上的酒店评分均值显著影响预订量,评分每提升10%酒店的预订量会提升5%[3] ;卢向华等通过在线餐馆点评情况的研究发现网络口碑评分以及负面点评率直接影响餐馆的销售收入[4];赖胜强等的实证研究显示,网络口碑正负比和网络口碑详略对旅游景区的接待人数具有显著影响[5];李等(Lee,et al.)通过实验法证实内容详尽的网络口碑具有更强说服效果[6]。 目前,多数研究都认为网络口碑正负性和详略性是影响网络口碑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研究仍存在一些疑问:首先,一些研究认为口碑正负的影响不大,刘(Liu )以及段(Duan )都指出,网络口碑正负性并不能预测产品销售额[7-8]。这表明网络口碑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网络口碑对产品销售状况的影响应通过影响个体决策来实现,但个体如何来看待网络口碑的正负内容呢?其次,尽管多数学者都认同详尽的点评作用更大,但凯尔史肯斯(Schelle kens )却提出,简略的正向信息具有更佳的说服效果[9],为什么研究结论对立呢?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从更为微观的个体消费行为视角研究网络口碑的说服机制。 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中个体心理特征是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在线点评效果研究较少从个体心理特征来探讨,本文拟从此视角对酒店点评说服机制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心理学强调人们在生活形态和行为上倾向于趋乐避苦,即人们的行为动机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由于动机不同导致他们的目标导向和行为有所差异。希金斯等(Higgins,et al.)的调节焦点理论指出,人们由目前状态到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会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的方式有促进焦点(promotion focus )和预防焦点(prevention focus )两种[10]。促进调节焦点是指个体自我调节的方式是追求得到渴望的结果,积极关注利益获取;

文学理论选择题

文学理论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章练习(不定项选) 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ABC)。A 文学理论B 文学批评C 文学史D 文学信息学 2.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A)。A 诗学或诗论B 修辞学C 文艺学D艺术学 3,(AB )著的《文学理论》中强调区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的关系。A 韦勒克B 沃伦C 卡勒D 刘若愚 4,《镜与灯》的作者是(B ),本书的副标题是(D )。A 燕卜逊B 艾布拉姆斯C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D 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5,80年代,中国诗歌理论界最重要的争论是关于()的论争。A 七月派B 九叶派C 朦胧诗派D 百花文学 6,中国古代文论中()提出了“妙悟”说。A 刘勰B 钟嵘C 王国维D 严羽 7,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B )这一概念。A 无意识(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B 原始意象C 净化(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D 移情(德国学者利普斯) 8,丹纳在(AB )中最早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A 艺术哲学B 英国文学史C 拉?封丹及其寓言诗D 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

9,(B)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A 孔德B 维柯C 克罗齐D 莱辛 10,所谓的传记式批评在中国可追溯到(A)的“知人论世”,在法国以( )为代表。A 孟子B 孔子C 杜威D 圣伯夫 二章练习(不定项选择) 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来源于(A )。 A 黑格尔 B 莱辛 C 马克思 D 卢卡契 2.(B)曾指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A 车尼尔雪夫斯基 B 列宁 C 高尔基 D 尼克拉索夫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评《弗兰茨?冯?济金根》时提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的东西”。 A 莎士比亚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象征 4,德国理论家(B)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 A 本雅明 B 哈贝马斯 C 弗洛姆 D 马尔库塞 5,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大致上取(A)和(D)两条路线。 A 人本主义 B 反理论主义 C 直觉主义D科学主义 3章练习(单项选择) 1.提出“神游物外”的是()。A 王夫之B 陆机C 刘勰D 司空图 2.表现论的代表人物是()。A 尼采B 立普斯C 克罗齐D 波德莱尔 3.福科的话语理论对作者作的是()研究。A 历史主义B 谱系学C后现代主义D 解构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湖北省天门中学 薛德斌 一、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与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 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F 作相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K ,以FK 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θ ρcos 1e ep -=. 其中p 是定点F 到定直线的距离,p >0 . 当0<e <1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e >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双曲线右支,若允许ρ<0,方程就表示整个双曲线;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二、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设F 为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P 为椭圆(双曲线的右支、抛物线)上任一点,则 ∵PQ e PF =,∴)cos (p PF e PF +=θ,其中FH p =,=θ〈x 轴,FP 〉 ∴焦半径θ cos 1e ep PF -=. 当P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时,θcos 1e ep PF +- =. 推论:若圆锥曲线的弦MN 经过焦点F ,则有 ep NF MF 211=+.

三、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长 若圆锥曲线的弦MN 经过焦点F , 1、椭圆中,c b c c a p 2 2=-=,θ θπθ2222cos 2)cos(1cos 1c a ab e ep e ep MN -=--+-=. 2、双曲线中, 若M 、N 在双曲线同一支上,θ θπθ2222 cos 2)cos(1cos 1c a ab e ep e ep MN -=--+-=; 若M 、N 在双曲线不同支上,2 222 cos 2cos 1cos 1a c ab e ep e ep MN -=--+-=θθθ. 3、抛物线中,θ θπθ2sin 2)cos(1cos 1p p p MN =--+-=. 四、直角坐标系中的焦半径公式 设P (x,y )是圆锥曲线上的点, 1、若1F 、2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ex a PF +=1,ex a PF -=2; 2、若1F 、2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当点P 在双曲线右支上时,a ex PF +=1,a ex PF -=2; 当点P 在双曲线左支上时,ex a PF --=1,ex a PF -=2; 3、若F 是抛物线的焦点,2p x PF + =.

康乾盛世四大焦点争论

康乾盛世”四大焦点争论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高翔】 近年来,清史学界颇为关注康乾盛世(即康雍乾盛世)问题研究。围绕着能否称康乾盛世,如何看待康乾之世的历史地位、潜在危机以及乾嘉之际的盛衰之变等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近年来,清史学界关于康乾盛世(即康雍乾盛世)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焦点问题展开。 现综述如下。 焦点之一:康乾盛世是否存在? 对这一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坚决否认清朝曾经出现过康乾盛世,认为"清朝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的"。稳定后出现的所谓"盛世",其实是时人和后人"吹捧"出来的。既然"盛世"不存在,康乾盛世研究也就成为一个伪命题。另一种观点则充分肯定盛世的存在,认为将康乾时期清朝出现的繁荣景象称为"盛世",是历史当事者对当时国内形势的普遍认可,即所谓"正值太平盛世","轹古凌今,遘史册罕逢之盛世"。前一种观点,将这一被时人广泛认同的提法视为"吹捧",显然有失偏颇。国家统一的完成,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清朝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此外,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也是那一时期的显著特点。还有学者强调:康乾盛世的出现,"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它都远逾前代,具有集大成之势。它是以儒家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在18世纪创造的一个伟大奇迹"。当然,肯定康乾盛世时期存在的学者们对盛世的起始时间和分期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盛世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康乾盛世的顶峰是乾隆时期清朝统一新疆(1759年)之后的20余年。 焦点之二:如何认识康乾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 一些学者认为康乾时期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滞状态。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是他们的发明。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态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很少再用"停滞"、"超稳定"等术语谈论清代中国,但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康乾时期的中国如龙钟老人,"步履蹒跚,缓慢迟滞"。近年来逐渐走向深入的中国早期近代化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康乾盛世实际上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认为,这种转变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得到充分说明:一是商品经济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经济和社会的面貌,市民阶层逐渐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明显的进步和扩张,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企业成为中国早期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普通百姓的人

生态批评的理论焦点与实践

生态批评的理论焦点与实践 生态危机是摆在当代人面前极为严峻的现实,为此,学术界有必要将呈纷繁之势的生态批评理论予以系统化,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人类的生态意识。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为提高民众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的责任感,生态批评家需要对生态理论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生态美学追求的同时,发挥生态批评的意识形态作用,并在生态批评的实践中,为解决生态危机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一、生态理论的论争焦点 生态意识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代,但是,生态理论成为显学却仅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虽然生态研究成为显学较晚,可是,在仅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其发展速度却极为惊人,现已渗透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美学、文艺学、生态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综观这些学科的生态理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均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学批评理论也是如此。无论学术界对此做出了多少种解释,在“文学就是人学”①的理论框架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均是当代生态文学批评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理论论争的焦点。从哲学认识论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主客体关系之争:坚持“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论和环境与人类对立的二元论。在整体论看来,人与自然是同为一体、不可分割的。西方古代思想家泰利士认为海神是创世之母,宇宙统一的本源归于水;赫拉克利特把宇宙统一的本源归于火;芝诺则直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界定为一体的,人的“终极意义也许可以界定为与自然和谐统一地生活,或者,换句话说,即我们人类与整个宇宙和谐统一地生活,所有的行为都不违背自然万物间的普遍法律”[1]77。中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和张载等人总结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说法,均体现了人与自然同为一体的生态哲学观。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则将物质与精神、本质与现象等诸方面对立起来,使自然界与精神世界分离开来。尤其是科学主义形成以来,自然被物化,成为与人类相对立的“客观世界”,人则成为世界的主宰者。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宗教哲学教义开宗明义地指出,上帝造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来主宰世间万物。这些二元论的思想无疑为人类中心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从人本主义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与归宿,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是为了实现快乐之目的,所以,“中国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充分遵循天人合一论的。人本经济学强调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主宰者。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必须保护自然,争取与自然万物的相互调适,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自己”[2]。在人本主义经济学看来,以一定的物质存在与消费为基础而又超然于物质之上的一种欣慰和愉悦的人类精神感受就是快乐。这一理论认为消费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如果这种发展损害了保证人类生命存在的自然物,那么这种发展就是得不偿失的。西方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由于没有充分体现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结果即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3]304-305。这就是“一线胜利”与“二线三线失败”的辩证关系。 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在公民权方面又存在着自由主义与城市共和主义之争。一方面,自由主义强调公民的个人权利;另一方面,城市共和主义强调公共利益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责任先于权利、政治德行和公民的生态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政治生态领域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民权依据的定义是一个公共政治空间中的现象。对于许多批评者来说,无论世界主义的具体内容如何,均不属于公民权理论的范畴,因为,公民权依据的定义只有在民族国

焦点弦焦半径的两个做小题的结论

一、已知点是离心率为的圆锥曲线的焦点,过点的弦与的焦点所在的轴的夹角为(0<<π/2),且。 (1)当焦点内分弦时,有; (2)当焦点外分弦时(此时曲线为双曲线),有。 例1、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过且斜率为的直线交于两点。若,则的离心率为() 例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且斜率为 的直线于相交于两点,若,则() 例3、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点在轴左侧),则有____ 图3

例4、已知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是短轴的一个端点,线段的延长线交于点,且,则的离心率为___ 例5、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过左焦点且斜率为 的直线交的两支于两点。若,则___ 二、已知点和直线是离心率为的圆锥曲线的焦点和对应准线,焦准距(焦点到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过点的弦与曲线的焦点所在的轴的夹角为 ,则有:较长焦半径,较短焦半径。焦点弦的弦长公式为。 特别地,当曲线为无心曲线即为抛物线时,焦准距就是径之半,较长焦半径 ,较短焦半径,焦点弦的弦长公式为。当曲线为有心曲线即为椭圆或双曲线时,焦准距为。 例6(2009年高考福建卷理科第13题)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若线段的长为8,则___ 例7(2010年高考辽宁卷理科第20题)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经过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两点,已知。 (1)求椭圆的离心率;(2)若,求椭圆方程。

例8(2007年重庆卷第16题)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则的值为___ 例9(由2007年重庆卷第16题改编)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倾斜角为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则的值为___ 例10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如图6,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且。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

浅析民事案件中争议焦点的归纳(20200521123414)

浅析民事案件中争议焦点的归纳 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庭审占了大量的时间,如何提高庭审效率?不得不思考,在庭前证据交换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这就要求我们在庭审活动中必须能够 迅速准确找到案件争议焦点,保证法庭调查抓住重点,明晰审判思路,顺利指 导当事人完成举证责任,从而快速查明案件事实,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 一、争议焦点的概念、特点 何为争议焦点?简而言之,从字面意思可知:争议+焦点,即民事案件审理中原、被告双方争议的重要问题。争议焦点有三个特点:一是争议型,没有争议,何来焦点?如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借款2万元,被告辩称,借款属实,欠条为真,但现在没有能力还款。那此案便没有争议焦点, 作为审判部门的法官,合同的契约性决定了审判环节应当遵循借款合同。二是 关联性,如有争议,但并非与案件事实及法律适用有关,争又何方?如离婚纠纷案件中,被告大声质问原告代理人:你凭什么帮她说话?此时有争议,但与 案件无关联,只要原告代理人委托手续合法即可。三是有效性,如有争议,但 影响力小,甚至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或者审判实践已成惯例,也无需归纳为 争议焦点。如交通事故案件中,原告主张住院伙食补助费20元每天,被告辩称按照18元每天计算,试问,如果此争议也归纳为争议焦点,那稍微复杂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将满篇尽是焦点,显然不符合实际。 二、争议焦点的分类 (一)事实类争议焦点 事实就如故事,遵循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但今天审理的是昨天的故事,这注定了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差距。熙熙

攘攘,皆为利往。原告为了其利益诉请,极力诉说对其有利的事实及证据,而 被告相反,会尽可能的反驳甚至否定原告所言。法官只能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用依法予以认定的证据还原事实,此时便有争议, 首先是证据的争议,其次是事实的争议,而事实的争议源于证据的争议。如民 间借贷案件中,原告提交一张借条,被告辩称,借条不是我写。此时争议焦点 便出现:借条是否为被告所写。还是在民间借贷案件中,如被告辩称借款属实,但已还款,此时争议焦点为:被告是否已经还款。 (二)法律适用类争议焦点 目前在基层法庭审理的案件中,多是普通民事案件,如交通事故、婚姻家庭、民间借贷、买卖合同,上述四类案件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司法实践已经比 较成熟,很少涉及法律适用的争议。但农村房屋买卖纠纷案件必然涉及,比如:轰动一时的北京画家村案件、小产权房买卖案件,涉及法律适用的争议,这类 争议的原因更多是政策文件多,但法律规定不健全。还有曾经的河南种子案, 涉及不同部门颁布的法律适用,这类争议源于对法官对立法法的理解及法官适 用法律的角色定位。 三、归纳争议焦点的时间点 目前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三种做法:第一种:在原告宣读完起诉状,被告 答辩结束后,法官根据诉辩称归纳争议焦点;第二种:在证据交换完毕后归纳 争议焦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了举证期限及证据交换制度,要求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并就归纳的争议焦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可年,按照目前的法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练习简答题及

2011年心理学考研专项强化练习简答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简述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2.简述四种言语获得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争论焦点。 3.简述幼儿记忆的特点。 4.简述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5.简述塞尔曼关于儿童角色采择的五个发展阶段。 6.简述乔姆斯基语言的转换生成说。 7.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8.简述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9.简述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趋势。 10.简述老年期心理的一般特点。 11.简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三个论点。 12.简述初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3.简述依恋的发展阶段。 14.简述婴儿最初情绪的特点。 15.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6.简述艾斯沃斯提出的婴儿的依恋类型。 17.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8.简述初中生思维中自我中心的表现。 19.简述影响成年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 20.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21.简述控制幼儿侵犯行为的三种方法。 参考答案 1.答;(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龄而增高;(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4)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5)作为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2.答:(1)强化说,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2)转换生成说,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3)模仿说,代表人物是阿尔波特和怀特赫斯特等;(4)认知学说,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这四种理论的争论焦点有:语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等等。 3.答:(1)记忆容量增加;(2)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步发展起来;(3)语词记忆在发展,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4)记忆策略开始形成;(5)元记忆的形成。 4.答: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型,已不再需要更多的经验支持。其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1)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湖北省天门中学薛德斌 一、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与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F作相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K,以FK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ep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1ecos 其中p是定点F到定直线的距离,p>0. 当0<e<1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双曲线右支,若允许ρ<0,方程就表示整个双曲线;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二、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设F为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P为椭圆(双曲线的右支、抛物线)上任一点,则 ∵PF e PQ,∴PF e(PF cos p),其中p FH,〈x轴,FP〉∴焦半径PF ep . 1ecos 当P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时,PF ep 1ecos . 推论:若圆锥曲线的弦MN经过焦点F,则有 112 . MF NF ep

2 cos 2 . c 2 2 2 三、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长 若圆锥曲线的弦 MN 经过焦点 F , a 2 b 2 ep ep 2ab 2 1、椭圆中, p , MN c c 1 ecos 1 ecos( ) a 2 c 2、双曲线中, ep ep 2ab 2 若 M 、N 在双曲线同一支上, MN ; 1 ecos 1 ecos( ) a 2 c 2 cos ep ep 2ab 2 若 M 、N 在双曲线不同支上, MN . 1 ecos 1 ecos c 2 cos a 2 3、抛物线中, MN p p 2p . 1 cos 1 cos( ) sin 四、直角坐标系中的焦半径公式 设 P (x,y )是圆锥曲线上的点, 1、若 F 、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 PF 1 2 1 a ex ,PF 2 a ex ; 2、若 F 、 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1 2 当点 P 在双曲线右支上时, PF 1 ex a , PF 2 ex a ; 当点 P 在双曲线左支上时, PF 1 a ex , PF 2 a ex ; 3、若 F 是抛物线的焦点, PF x p . 2

如何用3步完成案件争议焦点归纳

如何用3步完成案件争议焦点归纳 案件猛增,如何提高庭审效率成了法官们追寻的重要问题。怎么提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用3步完成案件争议焦点归纳,欢迎借鉴参考。 1、第一步:明确原被告主张 争点是在充分对抗的诉辩主张中产生的。无争议不诉讼,但当事人争议内容并非都是争点。尤其“中国式辩论”背景下,有时候对抗双方所讲的不是一个事。所以准确厘定争点,首先要明确原被告各自请求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1.明确原告的主张。就该案例而言,原告的主张基本可以自圆其说,诉讼请求可以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得出。先来分析原告请求权基础:①要求B还款并支付占用费,主要是基于合同约定;②C、D承担连带责任,主要理由是B是实质的一人有限公司与公司人格否定(这里包括了备用主张);③E承担连带责任,主要基于共同合同相对方(混同)。逻辑上没问题,但是否真的成立,要看A的举证。这个过程就是法官在案件庭审前,要对原告主张进行检索,查找原告的请求权基础所对应的要件事实在原告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是不是都有体现。比如,合同纠纷中,原告诉请

双向返还,那就应该检索他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是否包含合同无效、解除或撤销等内容,如有缺失就应该通过释明让当事人补正。检索原告主张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请求中包含的备用主张,比如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但又请求合同如有效则要解除;又比如承揽、委托等合同纠纷中主张解除,理由里既有法定解除权又有任意解除权等。按照新诉讼标的理论,原告这样的主张并非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法官就此预备之诉的主张,也应该要求被告进行答辩。 2.明确被告的主张。被告答辩一般可以分成两种类型:①权利否定型,即认为原告请求权基础对应的要件事实不存在;②权利阻碍型,即以其他请求权基础对抗原告的请求权基础,如诉讼时效、履行抗辩、抵销、清偿等。对权利阻碍型的答辩,也应检索答辩请求权基础对应要件事实在其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是否 都已有所体现。再举前述小栗子,B、C、D、E共同答辩:协议签过,A的1600万元收到,但已归还1400万元,实际还欠A200万元;A出资有迟延,应承担违约责任,在B欠款中扣除,不提反诉;B不是一人有限公司,不应连带;E与本案无关,只是代收款。由此可见,被告答辩主要是权利否定型的,但里面也含一项权利限制,即A违约,违约责任债务抵销。 明确双方主张后,对话的平台才建立起来。所谓争点就是双方诉辩主张中的矛盾、差异、不符之处,包括事实、法律和证据等方面。法官应在比对中发现被告否定原告哪些事实主张,或提

生肉馅的制作关键及其原理

生肉馅的制作关键及其原理 面点馅心按生熟可分为生馅和熟馅两大类。生馅就是原料经刀工处理后直接进行调味拌制而不需要加热成熟,直接包入面点坯皮的馅料。生肉馅又叫肉馅,是生馅的一种,以畜肉类为主,辅以其他如禽类或水产品等,斩剁后,一般经加水或掺冻,和调味品搅拌而成。其 质量要求是鲜香、肉嫩、多卤汁、保持原料原汁原味,如猪肉大葱馅、猪肉三鲜馅、羊肉馅等。在北方生肉馅多以水打馅为主,南方则多以掺冻馅为主。下面就以水打馅、掺冻馅为例,简述生肉馅制作原理及其制作关键。 一、水打馅 水打馅又名水馅,因在馅中加鲜汤、花椒水或清水等液体而得名。其调制方法如下:将鲜畜肉绞碎或剁碎,放入容器中,加入酱油、盐搅拌,使酱油、盐吃入肉中,再徐徐加入鲜汤等继续搅拌,使之完全吃入馅中,然后放入香油、葱姜末、味精等调和而成。水打馅的特 点是鲜香、肉嫩、爽滑。 要想使水打馅具有良好的质感和口感,主要取决于肉馅的茸胶形成过程中吸收水分的多少。肉馅对水分的吸附,主要来自于蛋白质极性基团的吸附,还来自于非极性基团的物理吸附、水分子之间的多分子层吸附,以及肉馅内部形成的大量毛细微管吸附的水分。其中,蛋 白质极性基团的吸附主要来自于盐溶性蛋白质,如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它们既有亲水基团,又有亲油基团,具有强烈的乳化作用。在制馅中析出的盐溶性蛋白质和水、脂肪颗粒三者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体,使肉馅呈胶凝状态。这种蛋白质复合体愈多,脂肪颗粒分散愈均匀,在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凝固,形成稳定的乳化物,其嫩度就越好,结着性就越好,从而使馅料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质感。 因此,影响茸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肥瘦肉的比例、肉的持水能力、pH值、盐、机械处理、食品添加剂等等。一般来说,瘦肉比例越大,结缔组织越少,肉持水能力越强。pH 值接近蛋白质等电点时(pH值为5.0),肉的水化性最低;高于或低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实效电荷增 加,增强了肽键间排斥力,蛋白质分子结构松驰,肉的水化作用增强,嫩度增加。一般来说,pH在6.5~7.2之间,形成的茸胶弹性最强。因此,刚屠宰的肉,以及冷冻肉不适宜直接用来加工,经后熟作用或解冻后才能使用。适量的盐能使盐溶性蛋白质从肌肉中析出,使肉的 保水性提高,肉的膨润度增加,从而使肉质嫩化。机械处理包括两方面,一是肉的绞碎或斩剁程度;二是加水搅拌过程。前者使肌纤维破坏,且肉质细碎程度越高,肌浆蛋白质、肌纤维中蛋白质游离或暴露出来越多;后者经强力搅拌,盐溶性蛋白质加速游离或暴露,增强了与水、脂肪的结合,从而使乳化效果增强,提高了嫩度和结着力。一些食品添加剂如大豆蛋白、磷酸盐类能提高肉的嫩度。

东财《国际私法》在线作业

东财《国际私法》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多选题 包括本科的各校各科新学期复习资料,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一、单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48 分。)V 1. 在萨氏理论中,“本座”的含义具体是指:A. 法与国家间的联系 B. 法与国家间的隶属关系 C. 法律关系的本质属性 D. 法律关系自身所应该适用的法 满分:4 分 2. 导致时际私法冲突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A. 国家政府的更迭 B. 国家立法机构的变化 C. 法律的变化 D. 执法机构的变化 满分:4 分 3. 意思自治说的创始人为:A. 杜摩林 B. 胡伯 C. 斯托雷 D. 巴塔路斯 满分:4 分 4. 《代理法律适用公约》是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主持下签订的,其通过时间为:A. 1992年5月1日 B. 1980年5月1日 C. 1971年3月14日 D. 1978年3月14日 满分:4 分 5. “法则”区别说的实质在于:A. 以法律关系作为解决法律冲突的出发点 B. 从国际“礼让”的角度解释对外国法的适用 C. 从法律条文的用语及语法结构出发来确定法律适用的原则 D. 从法与国家间的联系角度来确定法的适用 满分:4 分 6. “合同自体法”是:A. 英国立法机构制订的法 B. 是由英国学者所提出的法 C. 是由英国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创造的法 D. 是由英国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提出的法律适用的总原则 满分:4 分 7. 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与尊重他国国家主权是:A. 一致的 B. 相互矛盾的 C. 相互关联的 D. 相辅相成的 满分:4 分 8. 作为意思自治说的创始人其国籍为:A. 意大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