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塌方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处理方案 (1)

3.1现场边坡塌方情况 (1)

3.2下雨期间边坡处理 (2)

3.3雨后边坡处理 (3)

四、安全防护措施 (6)

五、监测方案 (7)

5.1监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7)

5.2各项监测方法 (7)

六、事故应急救护预案 (8)

6.1应急工作职责 (8)

6.2组织机构及职责 (8)

6.3应急措施 (8)

6.4应急物资 (9)

6.5应急通讯联络 (10)

6.6应急救护工作的开展 (10)

一、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侨香路北侧,用地呈梯形,东西向长约200m,南北宽约125m。项目用地面积约20124m2,总建筑面积约112300m2。场地原地面标高为30.0~31.5m。现基坑场平开挖(即由原地面标高开挖至26.5m标高)施工已完成,北区基坑深度约为4.5~5m,自北面向南面按1:0.75放坡;南面基坑场平后标高为26.5m,由于地铁隧道监测布置未完成,目前未进行放坡开挖。

原开挖前已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项目部按此方案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近1个月时间内未出现异常情况,但由于近期罕见的连续大雨天气,导致边坡土体不稳定护坡失效,造成北区基坑坡面局部出现塌方现象。为有效采取应对及防护措施,避免后期施工再次发生类似现象,特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1、《金迪世纪大厦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KYY-JS-2013-014-01)。

2、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金迪世纪大厦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KYY-KC-2013-68)。

3、相关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

三、处理方案

3.1现场边坡塌方情况

由于连续大雨天气,场地水流量较大,在雨水连续冲刷后,造成北区基坑边坡出现局部塌方。现场情况详见下图:

出现边坡塌方区域

图3-1 边坡塌方现状图

3.2下雨期间边坡处理

1、采用人工对边坡坡面上松软浮土清除,然后用塑料薄膜对现有边坡进行全面覆盖。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快现场临时排水沟的施工,特别保证坡顶及坡底排水的畅通。

3、项目相关人员及时了解深圳地区未来天气情况,以便做好预防工作。必要时可在边坡坡顶砌筑200mm高砖墙,对基坑外围雨水进行拦截,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4、安排专人对边坡的稳定情况进行巡查,每日巡查3次以上,如发现边坡异常立即向项目领导报告,并在项目领导组织指挥下,采取相应抢险措施。

下雨期间边坡处理如下图所示:

塑料薄膜覆盖防护

临时排水沟施工

图3-2 下雨期间边坡处理图

3.3雨后边坡处理

针对北区基坑边坡出现局部塌方的情况,制定雨后处理方案,以确保边坡的稳定及项目临时设施的安全。

1、边坡处理施工工艺流程

雨后边坡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3-3 雨后边坡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图

2、边坡处理具体操作步骤

⑴施工准备

下雨期间除了对塌方边坡进行防护除了外,同时考虑雨后边坡处理所需人员、机械及材料计划,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雨后可以及时组织施工。

a、设备计划

用于边坡处理的主要设备如下表所示:

表3-1 边坡处理设备计划表

注:本设备计划表主要为边坡加固使用设备,不含土钉施工及喷射砼施工设备。

b、材料计划

在施工前进行灌浆材料的配置,主要有水泥、水、砂等。水泥采用标号为P.0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品质应满足规范要求。拌合水一般为适合于饮用的水,对于硫酸盐含量超过0.1%,氯含量超过0.5%,并且含有糖分或有机悬浮质的水不能作为浆液拌合用水。砂应为河砂,其最大粒径不超过0.5毫米。必须将合格的材料配方和相应的试验资料交由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审批,只有审批合格的配方,才能使用。

⑵边坡修整

先把坡上不稳定的的土体挖除,并按设计坡度1:0.75重新修坡。坡面土体滑落处,采用干土进行回填压实。坡顶采用人工整平,并用细石混凝土封顶。坡脚滑落的土方清除干净,在坡脚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

⑶边坡土体加固

①加固范围及目的

加固范围是对因前期连续雨天天气造成边坡局部塌方的北区基坑边坡土方。加固目的是用压密注浆对基坑边坡土方进行固结加固,以提高土体的压缩模量,降低孔隙率及含水量以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达到使边坡土方满足基坑边坡支护的需要。

②加固平面布置及注浆参数设置

a、平面布置:在边坡坡面范围内进行加固注浆孔施工。布孔施工孔距1.0m,排距1.0m,行距1.0m,梅花型布置。注浆段长度为修整后坡面至土体内0.5m~

4.0m。

b、注浆参数设置:注浆浆液的配方水灰比为0.5:1,注浆压力为0.1~

0.2Mpa。拨管频率每注浆段50cm拔管一次,以确保浆液扩散均匀。

③加固施工控制及要求

采用震动器进行插管,注浆时采用1时加厚镀锌管,使用前必须检查丝扣及管内是否有杂物堵塞。应检查注浆管底部堵头是否灵活,插管深度应超过方案设计孔深10~20cm。震动插管孔深到位后应立即上拔注浆管10~20cm使堵头脱离。

由于本工程为雨季施工,为防止水泥浆在低温状态下破坏,储浆桶和注浆管道在静止状态的时候间不得超过20分钟。

注浆过程中,注浆流量一般控制在7~10L/min,对回填土的注浆为充填型注浆,为确保注浆的均匀吃浆,注浆时应按方案要求拔管,注浆过程中当发现注浆压力突然下降、流量突然增大时,应立即停注,检查是否冒浆、跑浆,当出现冒浆跑浆时,应采取以下措施:a、停止注浆进行封堵;b、减水压力,加浓水水泥浆或采用间隙注浆;c、注浆中断时间太长应即时冲冼泵和管路;d、注浆过程中要经常对比邻近注浆孔的注浆量,压力和流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e、注浆结束后应暂时封闭孔口阀,及时冲洗管路,待孔内压力释放后拔出注浆管,并用水泥浆或其它材料进行封孔。

④其他注意事项

a、本方案为对回填土体进行的加固处理,注浆时应注意低压慢注的原则,确保因浆液扩散而不致于破坏回填的边坡。孔口冒浆时,应注意及时封堵,必要时采用双液注浆工艺进行施工使浆液能快速凝结。

b、间隔跳排跳孔施工,施工时先施工外侧注浆孔,以提高注浆区域的边界约束条件,防止浆液向外扩散。

⑷土钉施工

边坡加固处理完成,待边坡达到强度要求后,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土钉施工。制定土钉专项施工方案及相应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前先进行试验锚杆施工

及有关材料设备的检验工作。土钉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必须严格按照审批后的《土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实施。

⑸挂网喷射混凝土

土钉施工完成后,为减少边坡土面的外露时间,应及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边坡挂设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施工。

⑹养护

土钉墙施工完成后,安排专人对喷射混凝土面进行洒水养护,每日养护两次。根据天气情况,在温度较高时适当增加养护次数或采用湿润覆盖的方式进行养护。

3、施工保证措施

⑴先把坡上不稳定的的土体挖除,并按设计坡度1:0.75重新修坡。

⑵待砼强度达到75%后,从坡底起顺着坡壁往上堆放装土草袋对坡壁进行支护,码堆高度为坡顶下1500,必要时加打设简易板桩。

⑶坡顶至排水沟范围内采用C20砼50厚封闭。

⑷原北面坡顶处的临时施工运输通道停止通车,以免扰动土体。

⑸在坡顶处砌200高拦水线,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⑹为防止地下水及雨水流入基坑浸泡基底,沿整个基坑边30cm外设置400宽400深排水沟,并在基坑转角处设置集水坑,每坑配备一台水泵,随时抽出坑内积水。

四、安全防护措施

现场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工地设专职安全检查员,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及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由安全管理小组对现场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改。

1、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护或放坡,并注意支护稳固和土壁变化。

2、基坑四周应按设计要求设安全护栏,在距基坑边0.6~1.5m范围用Φ48钢管设置防护栏杆,立杆间距2.5m,高出自然地坪1.2m,埋深0.3m。

2、基坑上口边1m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

3、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4、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5、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

6、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7、护坡施工时,要备应急器材,如装土用的草袋、麻袋、千斤顶、应急用楞木等。

8、大雨袭来时,设监视员专职巡视,另安排现场工人待命,应急器材准备就绪等;按应急准备响应预案处理,防止事态恶化造成污染。

五、监测方案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及设计要求,针对北区基坑边坡进行施工监测,掌握基坑开挖过程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情况,周边变化情况,判断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安全状态,指导施工。遇异常情况时,及时预报,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5.1监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1、基坑坡顶地沉降监测:采用在坡顶上埋设沉降盘监测,每20m设一个点。

2、周围护坡的变形监测:监测点布置在坡上,每20m设一个位移监测点。用拉线方法监测局部侧移。

3、周边建筑物变形观测:北区基坑周边建筑物主要为项目办公区及生活区临时活动板房。每栋板房布置2个观测点,布置在每栋建筑物靠近基坑面的转角处。

5.2各项监测方法

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雨后开挖期间每天测读1次,稳定后3~7天测读1次;封底后:7~14天测读1次。有事故征兆时连续测读。每次均按1m间隔测读。

2、基坑坡顶沉降监测:沉降采用水准仪测试,三级测量精度。开挖期间:每1~3天测读1次,稳定后每3~7天测读1次;封底后:7~14天测读1次。

3、周围护坡的变形监测:沉降采用水准仪测试,三级测量精度。开挖期间:

每3~7天测读1次;开挖完成后:14~28天测读1次。

4、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沉降采用水准仪测试,三级测量精度。开挖期间:每3~7天测读1次;开挖完成后:14~28天测读1次。

六、事故应急救护预案

结合本工程安全应急预案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本次边坡出现的局部塌方现象,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护预案。

6.1应急工作职责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视具体情况及时送往深圳市华侨城医院进行抢救,要尽快调动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和有效的办法控制事故事态的发展,把事故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尽最大努力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6.2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部成立相应的应急领导小组,由6人组成,组织机构及职责如下表所示:表6-1 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各组员责任和相应岗位工作

6.3应急措施

1、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⑴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在土方开挖和护坡施工阶段进行24h 监控,监控内容包括:墙体水平位移,护坡结构变形,周边土体,道路及管线的变化。

⑵施工现场准备砂袋。

⑶当围护体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发展。

⑷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要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土方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较大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开挖。

⑸当施工时遇上流沙等土层时,应先打入竖向注浆管进行加固,然后开挖。

2、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了如下应急措施:

⑴围护体滑移的应急措施根据监测信息,如发现围护体位移超过容许值,应即采取如下措施阻止位移:

①坑外卸荷,具体办法同上相关措施。

②在坑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

③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设置内撑。内撑可为水平撑或斜撑,可用型钢或坚固的木料支撑。

⑵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措施

①由于围护体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处理围护体滑移的措施,同时用重物(叠袋、回填土)压制隆起的土体。

②由于淤泥绕过围护体流向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力压制隆起土体的同时,对围护体进行加固,设置竖向土体(注浆)加固围护体的有效措施。

⑶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①及时查明地下裂缝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发展。

②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

6.4应急物资

施工现场备有“应急药箱”(备有常用外伤药品、止血纱带),夹板、担架等。应急材料、设备准备如下表所示:

表6-2 应急物资表

6.5应急通讯联络

本预案应急通讯联络电话如下: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中心:120

6.6应急救护工作的开展

1、一旦施工现场发生特大重大安全事故,应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伤亡、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施工中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电击等重大伤亡事故,应立即拨打120或119报警。

3、同时电话报告公司领导,报告应急救护领导小组,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首先,抢救伤员并组织必要人员和物质疏散,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把伤亡和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做好事故发生后的现场保护工作,避免人为破坏,以便对事故进行取证、调查和处理。

5、事故发生后,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工程所在地的有关上级部门(建设局、劳动局、总工会、安全生产监督局、建设安监站等)。

6、报告内容

⑴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时间、地点;

⑵事故单位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

⑶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⑷事故原因及性质的初步判断;

⑸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⑹需要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⑺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