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囊肿的症状与自愈

盆腔囊肿的症状与自愈
盆腔囊肿的症状与自愈

盆腔囊肿的症状与自愈

【导读】女性妇科彩超的检查经常会发现“盆腔囊肿”,盆腔囊肿多数是因为急性盆腔炎没有治疗彻底,经过长时间的迂迁逐渐变成了盆腔囊肿。这种长时间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盆腔附近很多其它的组织增厚黏连,单纯使用抗炎药物无法消除盆腔囊肿。那么盆腔囊肿有哪些症状?具体来说盆腔囊肿是怎么引起的呢?

盆腔囊肿是怎么引起的

很多女性朋友对盆腔囊肿应该都不陌生,现在有很多未婚未育的女性也患上了盆腔囊肿,盆腔囊肿容易复发,反复发作,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所以认识到盆腔囊肿引起的原因对女性朋友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女性患有长期不愈的妇科炎症,就非常容易引发盆腔囊肿。女性体内存在这种长期的炎症会对多个器官造成刺激,在自己的盆腔的同时,还会使周围的组织发生黏连,这些组织也会在刺激的作用下逐渐增厚。女性上腹部的很多脏器都有分泌功能,渗出的纤维素将增厚黏连的组织包裹之后因为长久无法愈合从而形成了盆腔囊肿。

盆腔囊肿的发病没有明显的年龄限制,做过人流手术,上环取环,经过其他的妇科手术,或者是曾经发生过急性盆腔炎的女性,应该多注意预防盆腔囊肿,盆腔囊肿病情顽固,在治疗之后容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身体虚弱,这种情况下,就更延长了盆腔囊肿的恢复期。盆腔囊肿的危害比较大,每一个女性都应加以重视。

盆腔囊肿有哪些症状

在临床上,盆腔囊肿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妇科疾病,盆腔囊肿发病之初症状隐匿,难以被发现,很多患者都是在病情加重,症状显现出来之后才到医院就诊。那么盆腔脓肿有哪些症状呢?

得了盆腔囊肿之后,患者会感到下腹不适,腰围有明显增粗的迹象,严重的患者在其腹部可触摸到肿物。在患者还没有触及下腹肿块之前,下腹就会有不适的感觉。患者肠胃蠕动,以及平时体位姿势的变化,会使囊肿在盆腔内经常移动,再加上囊肿,也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其蒂还有盆骨漏斗韧带都会受到牵拉,这样患者就会总感觉到下腹胀胀的,有一种被某样东西牵拉下坠的感觉,这种不适感会随着囊肿的增大逐渐增强。

盆腔囊肿还没有确诊之前,一些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裤子腰部变紧了,但是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没有发胖,只有腰部在增粗,不少粗心的女性仍然觉得是因为自己胖了所以裤子才变紧,未曾考虑过是盆腔囊肿增大而引起的腰围变粗。如果身体的其他部位没有发生变化,仅有腰围在一直增粗,建议患者早日到医院进行检查。

盆腔囊肿会自愈吗

女性妇科疾病当中,有一种囊肿叫做生理性囊肿,这种生理性囊肿如果直径没有超过五厘米,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消失。那盆腔囊肿会不会自己消失呢?

相信很多患者都非常关心盆腔囊肿会不会自己消失。其实盆腔囊肿也有生理性囊肿以及病理性囊肿之分。大部分的生理性囊肿会因为生理周期的变化也随之产生变化,所以多数情况下生理性盆腔囊肿也可消失,这种囊肿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患的是病理性盆

护理个案之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护理个案 绍兴文理学院戴飞燕2010年12月01日 一.简要病史 患者吴某,女性,25岁,“腹部增大半月,体健发现盆腔包块四天”。患者月经规则,31—35天/7天,末次2010.11.5 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自觉下腹部渐渐增大,压之质硬,患者无明显腹痛腹胀,无胃纳改变,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无肛门坠胀感,未重视,未就医。四天前体健发现盆腔包块,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就诊,门诊拟“盆腔包块”收治入院。入院后神志清,精神软,胃纳可,睡眠可,二便无殊。2010年11月18日行腹部B超,2010年11月23日再次行腹部B超确诊,2010年11月25日行右侧卵巢囊肿剔除术。 二.体格检查 患者神志清,精神软,面色苍白,呈贫血貌,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正常,皮肤完整,心音响亮,腹部平软,无肌紧张,下腹部可摸到一肿块,压之质硬,无下肢水肿。 三.辅助检查 1.2010年11月18日B超示:腹盆腔巨大囊肿块 2.2010年11月23日B超示:盆腔巨大囊性肿块,右侧卵巢囊性区约:23cm*21cm。 3.2010年11月23日 妇科检查:子宫:盆腹腔巨大包块,约20cm,质硬无压痛,子宫触诊不清。 附件:双附件未及明显包块及压痛 四.按Marjory Gordon 健康型态评估 1.健康感知—健康管理型态患者平素体质好,有医保,对健康重视程度不够,无烟 酒等不良嗜好,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 2.营养—代谢型态身高165cm. 体重:50kg,面色苍白,生化示总蛋白72.2g/L ,血 红蛋白133g/L。平时饮食有规律,无特殊嗜好,无消化系统疾病。 3.排泄型态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术中置导尿管,尿常规正常,大小便量基本与入量 持平。 4.活动—运动型态平日属于家庭主妇,经常干家务活,在空闲时也进行慢跑等运动 入院后,卧床休息,偶在床边及走廊上进行活动。 5.睡眠—休息型态平日睡眠良好,入院后因不熟悉医院环境及担心手术结果而出现 睡眠不佳的情况。 6.认知—感知型态入院后神志清,精神软,视觉、.听觉、嗅觉、深浅感觉均正常。 7.自我感知—自我概念型态平时性格比较文静,家属对其疾病认识不够,经教育后 有一定的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8.角色—关系型态家庭关系融洽,社会支持系统好 9.性—生殖型态已婚,性生活和谐。 10.应对—应激耐受型态患者神志清,能述说自身感受,能通过与医务人员及家属交

最新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7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7年,我院临床路径工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现将我院一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如下:

二、2017年1-10月临床路径信息统计

三、存在的问题 1.临床路径变异率高。 能成功完成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完全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2.实施临床路径以来,平均住院费没有逐年降低,因为我院本身次均费用低,收费标准由县级标准调为市级标准,且每年平均住院费用与前一年比较的增长率在逐年下降。 3.部分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执行力度缺乏。 由于实施临床路径增加了管理成本,临床路径需要专人审核,流程需要不断维护升级,增加了科室的工作量,导致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抵触情绪。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等,导致路径变异率高。试点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试点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4.临床路径评估、评价、统计分析还不到位。 由于我院未设立独立的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且无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虽在临床路径的评估审核工作上作了许多的工作,但仍有一定的不足,如:

未对临床路径病历进行逐一检查,对变异情况无分析总结等。 5.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起步晚、水平低,未达到全覆盖。 临床路径工作开展以来,仍有部分临床科室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如:外四科、中医科。且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仍为单一病种,未开展合并路径病种,处于临床路径管理的起步阶段,水平较低。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省卫计委的要求,结合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实施细则》,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作如下安排。 1.科主任、管理员认真履职,结合科室实际,优先制定院部规定的各科室临床路径(各科室拟实施路径见附件),重新核准已实施的临床路径模板,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病种覆盖面。 2.进一步优化路径表单,增加护理版和患者版临床路径文本。医师版、护理版、患者版文本应当相互关联,形成统一整体。患者版文本应具备诊疗流程告知和健康教育功能。 3.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其入组率不得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得低于70%,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完成病历数须达到本科出院病例数的50%以上。各科主任、个案管理员要加强对变异病历的管理,要定期组织对变异原因进行分析、评估,针对变异发生较为集中的环节,分析变异原因,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逐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体系,力争临场路径实施的变异率≤15%。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2016最终版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编码BFZ001) 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TCD-1(编码:N73.901)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 案”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 急性期: 感染邪毒证 慢性期: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血瘀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TCD-1(编码:N73.901 )的患者。 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 (4)心电图 (5)盆腔超声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CT鉴别诊断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CT鉴别诊断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祝新平周攀 【摘要】目的提高CT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正确性。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的女性盆腔囊性肿块84例共102个病灶,所有病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并对其CT 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个囊性包块,良性86个,恶性16个。CT诊断定位正确80例(96.1%),定性正确69例(82.1%)。其中卵巢囊性畸胎瘤13例13个病灶;卵巢囊腺瘤11例15个病灶;卵巢囊腺癌5例9个病灶;卵巢转移瘤3例4个病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2例16个病灶;卵巢囊肿19例22个病灶;输卵管积水或积脓5例7个病灶;子宫内膜癌3例;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8例;其它5例。结论CT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女性盆腔;囊性病灶;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女性盆腔病变中囊性肿块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对肿块的来源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CT的广泛应用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对女性盆腔解剖结构和病灶细微特征的显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肿块84例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的CT鉴别诊断能力。 资料和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2014年7月的84例被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例。年龄12—92岁,平均43.9岁。临床上最常见症状包括腹部包块、腹痛、月经不调、不规则阴道流血。病灶大小18mm—210mm,平均55mm×63mm。囊性病变定义为CT图像上囊性区占病灶的2/3以上,囊壁及囊内间隔厚度以3mm为界,小于3mm为薄壁,大于3mm为厚壁。 采用GE公司的Highspeed 双排CT扫描。于扫描前晚无渣饮食,扫描当日饮清水1000ml,扫描时保持膀胱充盈。研究病例行平扫及增强,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80-100ml,速率2.5ml/s。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向上至髂嵴,如肿瘤巨大延伸至盆腔以外,包括全部病变。图像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 结果 本组84例102个囊性包块,病例CT诊断定位正确80例(96.1%),定性正确69例(82.1%)。84例病变中良性病变86个,恶性16个,单房50个,分房52个。 囊性畸胎瘤:共13例13个病灶,年龄12—79岁,平均41.4岁。病灶为圆形或卵圆形,均为单侧,大小22mm—115mm,平均68mm。所有病灶内均见液性及脂性密度区,脂肪CT 值在-20HU以下,10例软组织结节灶,11例见钙化影,为小条状。囊壁薄,7例见薄壁分隔。2例合并对侧卵巢囊肿。 囊腺瘤:11例15个病灶,年龄27—92岁,平均48.8岁。单侧7例,双侧4例。浆液性5例7个病灶,大小33mm—210mm,平均83mm,单房病灶5个,多房2个,分隔薄,3例出现囊壁结节。黏液性6例8个病灶,大小22mm—184mm,平均92mm,均为多房,壁厚薄不均匀,有强化。6例见壁结节,壁结节增强后有轻中度强化,囊液的CT值平均为30-45HU 左右,其中1例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合并对侧卵巢囊肿。 囊腺癌:5例9个病灶,年龄38—59岁,平均51岁。浆液性1例,黏液性4例。单侧1例,双侧4例。大小33mm—165mm,平均95mm。均有分房及附壁结节灶,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匀,增强后有强化,边界不清。5例伴有盆、腹腔积液,1例伴网膜结节转移。 卵巢转移性瘤:3例4个病灶,年龄45—73岁,平均57岁。单侧2例,双侧1例。大小55mm—110mm,平均80mm。均有分房及附壁结节灶,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匀,有强化,边界不清。1例伴有盆、腹腔积液。

盆腔炎临床路径

盆腔炎诊治流程图

盆腔炎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编码为:N73. 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 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 (1)湿热瘀结证:主证:低热起伏,小腹隐痛或刺痛,或腹胀痛,拒按,腰骶酸痛,经期或 过劳后加重,胸闷纳少,口干不欲饮,带多色黄或黄白相间,质粘稠,有异味,大便秘结或溏稀,小便色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弦数。 (2)热毒壅盛证:主证:高热恶寒,无汗,下腹剧痛拒按,口干溲赤,大便秘结或溏稀,带 多色黄,如脓样,臭秽,胸闷烦燥,泛恶纳呆,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3)气滞血瘀证:主证: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夹块,瘀块排出 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紫黯,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4)寒湿瘀滞证:主证: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经 血量少,色黯,带下淋沥,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舌暗红,苔白腻、脉沉迟。 (5)气虚血瘀证:主证:下腹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量多有块,带 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体暗红,有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3.临床表现 (1)症状:急性期病情严重者,起病较急,可有高热、寒战,下腹剧痛。头痛,食欲不振。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血性并有臭味。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阴道不规则出血。 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及尿频尿急,里急后重等膀胱直肠刺激压迫症状。慢性期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疲劳。病程长者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症。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

盆腔囊肿怎么治疗【专业知识文档】

盆腔囊肿怎么治疗【专业知识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文章导读 盆腔是女性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很容易出现疾病的部位,例如盆腔囊肿。盆腔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比较常见的是发生于卵巢的肿瘤。中医在治疗盆腔囊肿的时候,往往根据囊肿类型的不同,针对治疗。 一:中医将盆腔囊肿分3个类型1:气瘀化热型腹内窜痛剧烈,腹胀泛恶,表面光滑,无腹水,呈囊性发热恶寒,精神郁闷,无力倦怠,带下增多,质稠腥秽。各型有共有特征是卵巢囊肿多发于单侧,包膜完整,活动,,囊壁光滑,形态一至,进展缓慢,病程较多。 2:寒湿淤滞型腹部有肿块。下肢浮肿,腹胸积水,食少化滞。 3:气滞血瘀型表现为少腹一侧或双侧有肿块,肿块小者多无明显症状,大者心悸气喘,腰酸,小腹下,大便不畅,尿频尿急,舌有瘀点。 4:需要指出的是,未婚妇女有盆腔囊肿须考虑子宫畸形、卵巢肿瘤或结核性盆腔炎块的可能;手术史出现盆腔包块应想到血肿炎块或异物残留的可能;既往有盆腔手术史者,多系术后粘连性包块或慢性附件炎块;有胃肠道癌肿史,出现盆腔包块尤其是双侧包块时,应想到转移性卵巢癌。 二:中医治疗方法1: (1)湿浊阻滞型治以利湿行气,活血消聚处方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甘草10克厂资10克茯苓15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花25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皂角刺10克。如有低热,可加鱼腥草15克,公英10克以清热解毒。

2: (2)热毒瘀阻型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消肿。方用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处方穿山甲3克皂角刺3克当归尾3克甘草3克金银花9克赤芍3克乳香3克没药3 克天花粉3克陈皮9克防风3克贝母3克白芷3克。若白带量多,色黄味臭,加黄柏10克,苡仁30克以清利湿热。 三:患者一定要注意合理的疗方案,而且,很多的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的现象,而且有恶臭味道,严重影响到性生活,还会导致夫妻关系受到破裂,因此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出现,有效的进行治疗,避免带来不良后果。

1 卵巢癌临床路径

卵巢癌临床路径 一、卵巢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卵巢癌(ICD-10: C56.X00) 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八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 ⑴下腹不适或盆腔下坠:可伴胃纳差、恶心、胃部不适 等胃肠道症状。 ⑵腹部膨胀感:卵巢癌即使临床早期也可以出现腹水, 或肿瘤生长超出盆腔在腹部可以摸到肿块。 ⑶压迫症:肿块伴腹水者,除有腹胀外还可引起压迫症状,如横膈抬高可引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悸;由于腹

内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可引起腹壁及下肢水肿;肿瘤压迫膀胱、直肠,可有排尿困难、肛门坠胀及大便改变等。 ⑷疼痛:卵巢恶性肿瘤极少引起疼痛,如发生肿瘤破裂、出血和(或)感染,或由于浸润,压迫邻近脏器,可引起腹痛、腰痛等。 ⑸由于肿瘤的迅速生长,患者营养不良及体力的消耗,患者会呈贫血、消瘦及形成恶液质的体征,此常是卵巢恶性肿瘤的晚期症状。 ⑹月经紊乱及内分泌症状:肿瘤间质成分产生激素或肿瘤破坏双侧卵巢,可导致月经紊乱或阴道流血;功能性卵巢恶性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可产生过多的雌激素,而引起性早熟;睾丸母细胞瘤可产生过多的雄激素而引起男性化的表现,临床上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流血除与卵巢恶性肿瘤本身有关外,还常伴有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癌。 ⑺因转移所产生的相应症状:如肺转移而产生干咳、咳血、胸水及呼吸困难;骨转移可产生转移灶局部的剧烈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点;肠道转移者可有大便变形、便血,严重者因发生不可逆的肠梗阻而死亡。 2.体格检查:

单侧巨大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

单侧巨大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 肖焱平张向美 患者,女,40岁,已婚未育,因下腹部疼痛半月入院。PE:BP130/70mmgh,P80次/分,腹软、膨隆,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边界清,上达脐上二横指,移动性浊音(-)。妇检:宫颈光滑,可见数个纳氏囊肿,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右侧可扪及一囊性包块,上达脐上二横指,压痛,左侧附件区压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盆腔手术史。平时月经规则,偶有痛经可自行缓解。HCG(-)。子宫彩超示:子宫前方可见一巨大囊性包块,上界达脐上5cm,约为20×19×10cm大小,其内可见密集光点回声,侧动身体可见光点滑动。CT示:中下腹及盆腔可见一囊性低密度影,约为20×19×10cm 大小,CT 值约为18HU,边缘清晰,密度欠均匀,周围脏器受压移位。联合麻下行左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左侧附件与盆壁、盆底粘连,盆腔血性腹水50ml,左侧卵巢巨大囊性包块,直径约为20cm,内含巧克力囊液3500ml,右侧子宫附件未见异常。术后病理报告:左卵巢巨大巧克力囊肿。 讨论卵巢巧克力囊肿多为双侧发病,以直径3~10cm多见[1],而本例单侧发病,直径为20cm,实属少见。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各异,术前易误诊[2],对不育、痛经或腹痛的妇女均应考虑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变化可反复出血,血液吸收形成瘢痕粘连,是构成内膜异位的影像学改变的病理基础,MRI由于新旧不同的出血其信号特征各异,是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因此,对怀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及时行MRI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单位:湖北航天医院放射科邮编 432000

参考文献 【1】连利妮主编.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97-731. 【2】臧淑清.卵巢巧克力囊肿1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6(8):3881. 【3】李松年主编.现代全身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07.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住院患者。 一、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TCD编码:BNP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ICD-10编码:N73.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相关内容。 (2)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相关内容。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瘀滞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患者。 2.盆腔炎慢性期,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若盆腔炎性包块(盆腔包裹性积液,又称盆腔炎性包裹性囊肿)>10cm,或

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需手术治疗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妇科超声检查、白带常规、BV检查,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血常规、血沉、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免疫十项、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可选择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 、免疫学检测等。 敏、C-反应蛋白、CA 125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2)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3)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5)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2.中成药 丹黄祛瘀胶囊 3.中药特色疗法 (1)针刺加TDP神灯: 湿热瘀阻证:子宫、水道、归来、中极、阴陵泉穴; 寒湿瘀阻证: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 气滞血瘀证:气海、血海、中极、内关、三阴交穴; 气虚血瘀证:合谷、足三里、八髎、神阙穴。 (2)红藤煎保留灌肠(红藤30g,败酱草30g,鸭跖草30g,桃仁10g,公英 30g,地丁30g,三棱10g,莪术10g)。 (3)推拿法(一指禅法、鱼际揉法、推法、点法、擦法等手法):关元、中极、归来、肾俞、血海、膈俞、三阴交、阴陵泉、八髎等穴位。 (4)刺络拔罐法:关元、气海、血海、膈俞等穴位,先刺络,后拔罐。 4.西医疗法:多用于急性发作期

子宫切除术后形成的盆腔囊肿23例分析

子宫切除术后形成的盆腔囊肿23例分析本文就本院收治的子宫切除术后形成的盆腔囊肿23例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囊肿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良性子宫疾病在本院或外院行子宫切除术(均为开腹手术),术后发现盆腔囊肿而来本院治疗患者23例,年龄37~51岁(平均46岁)。前次手术指征:单纯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或合并一侧卵巢囊肿。前次手术方式:单纯子宫切除术13例,子宫全切术加一侧附件切除10例。发现盆腔囊肿距前次手术时间4个月~4年(平均15个月),距再次手术时间8个月~4年(平均18个月)。临床表现:下腹胀,下腹隐痛,腰酸;部分患者无明确症状,在体检时B超发现。妇检:盆腔触及囊性肿块,大部分边界不规则,活动欠佳,伴或不伴压痛。 B超:多为无回声暗区,呈囊性不全分隔状,囊肿壁薄边界清,直径5~15cm,部分囊肿内可见均匀光点回声。23例术前均行CA-125、AFP、CEA、HCG检查,除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CA-125达升高外(1例4200IU/L,1例轻度升高),其余患者检测指标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 1例在阴道超声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术,穿刺液常规检查及病理学细胞涂片无异常发现,7例腹腔镜手术,15例开腹手术。 22例手术治疗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其中包裹性积液13

例,盆腔粘连严重、解剖结构难辨、卵巢赘生性囊肿合并盆腔粘连9例。手术行粘连分解、包裹性假囊性结构切除或患侧附件切除,过程均顺利,术后平均住院9d。 2 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包裹性假囊性结构14例,浆液性囊肿5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1年(平均6个月),B超复查无盆腔囊肿复发。术后4例仍感腰骶部酸胀,3例接受激素替代治疗。 3 讨论 3.1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囊肿的发生原因 本组23例均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发现直径>5cm 的囊肿,经观察数月仍持续存在。经手术证实,囊肿类型主要为包裹性假囊(60.9%)。生理性盆腔积液由卵巢产生,如果腹膜被感染或损伤,吸收能力下降,由卵巢分泌的液体就可能被周围瘢痕腹膜所包裹,形成盆腔包裹性假囊。盆腔手术(子宫切除)术后造成盆腔腹膜的损伤或者因术后的炎症性反应,导致盆腔腹膜瘢痕形成盆腔粘连,是术后盆腔囊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手术当中一定要强调操作轻柔,严密止血;围手术期应予抗炎治疗,以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良性子宫疾病行子宫切除术时卵巢的去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方面,切除卵巢可以避免卵巢以后发生恶变的可能及避免保留的卵巢可能发生良性囊肿而需再次手术。本组23例术后盆腔囊肿患者,第一次手术方法均为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的子宫切除术,说明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术,存在着将来卵巢囊肿复发或增加盆腔包裹性假囊发生的潜在隐患;但

盆腔囊肿的手术与护理

盆腔囊肿的手术与护理 【导读】女性的妇科病真的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一个器官可能会患上很多种疾病,比如说盆腔,有盆腔炎,盆腔黏连,还有盆腔囊肿,真的是让防不胜防。盆腔囊肿是一种症状比较多的疾病,治疗时很多情况下需要用到手术治疗的方法。那么盆腔囊肿手术怎么做?盆腔囊肿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盆腔囊肿手术怎么做 手术是女性患上盆腔囊肿后治疗效果非常好的一种方法,通过手术,女性可以很快恢复健康,那么盆腔囊肿手术是怎么做的呢? 经腹壁盆腔肿物穿刺患者手术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射程:将切割活检针安装进自动活检枪,通过超声引导进行穿刺组织学活检技术,进一步拉紧弹簧,判断出病灶大小,根据大小来确定射程。 2、确定进针深度:此时超声仪显示器会显示出引导线,并会使探头侧动,促使引导线和欲活检病灶在同一直线,使进针深度得到确认。 3、局麻:对患者的皮肤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 4、确认戳口,量入针尖:在刚才皮肤的进针点,使用手术尖刀片戳出2mm大小的小口,把穿刺针尖通过穿刺引导器量入开始戳出的戳口内。

5、确定穿刺点:使患者采取平卧或侧卧的体位,使需要穿刺的部位有良好的暴露条件,通过超声扫查,进行穿刺点的确认。穿刺部位在原则上需要选择一个皮肤距病灶最近的路径。 6、确定进针路径:常规皮肤消毒后,铺好无菌巾。穿刺探头经过消毒后进行重复扫查,使进针路径得到确定。 引起盆腔囊肿的原因 女性在得了盆腔囊肿后,首先要知道是因为哪些原因引起的,才可能在接下来的治疗上找到正确的方法。那引起盆腔囊肿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腹膜炎。在少儿时期,如果曾患过腹膜炎,在下腹部增做过手术的人,在早期会有广泛粘连,这是引起不孕以及囊肿的基础。 2、盆腔炎长期刺激。长期的炎症刺激没有加以治疗或者是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会引起盆腔器官附近的组织增厚,发生粘连,此时病情非常顽固,使用一些抗炎药物作用不大,易反复,患者的体质因此变的越来越差,难以恢复。 3、盆腔粘连。曾经做过盆腔手术,或是在生活中的一些炎症损伤逐渐演变成了严重粘连,输卵管卵巢这女性有着分泌功能的组织,被渗出的纤维素机化,产生了粘连包裹现象,分泌物积聚于粘连间隙,在扩张后就成了单一的囊腔。 4、另外,患者很多原有的妇科疾病复发,也会引起盆腔囊肿。 盆腔囊肿的症状

急性盆腔炎(妇产科)

急性盆腔炎基本诊疗路径 一、急性盆腔炎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N73.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和体征 (1)常有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 (2)发热前可先有寒战,头痛,体温可高达39~40℃; (3)下腹痛为双侧或病变侧痛,可伴有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也可有阴道不规则出血; (4)由于炎症刺激,可有膀胱及直肠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腹胀、腹泻等; (5)妇科检查见阴道充血,宫颈充血,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时带异味,宫颈举痛,双侧附件增厚或附件触及包块,压痛明显。 2.辅助检查 (1)C反应蛋白升高; (2)血沉增快(>20mm/h); (3)白细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4)阴道分泌物培养或涂片检查多可找到致病菌; (5)B超检查发现盆腔炎性包块。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盆腔炎。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急性盆腔炎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急性宫颈炎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 1.支持治疗:半卧位,物理降温,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2.药物治疗:可选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3.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症:盆腔炎或盆腔脓肿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中毒症状加重,包块增大,脓肿持续存在;脓肿破裂;有反复急性发作史而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建议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现在多采用腹腔镜手术。原则上切除病灶,年轻的患者保留卵巢。 4.物理治疗:适用于慢性炎症,可促进盆腔组织局部血液循环,以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退。 5.中药治疗: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半卧位,使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水分,

盆腔囊肿的症状与自愈

盆腔囊肿的症状与自愈 【导读】女性妇科彩超的检查经常会发现“盆腔囊肿”,盆腔囊肿多数是因为急性盆腔炎没有治疗彻底,经过长时间的迂迁逐渐变成了盆腔囊肿。这种长时间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盆腔附近很多其它的组织增厚黏连,单纯使用抗炎药物无法消除盆腔囊肿。那么盆腔囊肿有哪些症状?具体来说盆腔囊肿是怎么引起的呢? 盆腔囊肿是怎么引起的 很多女性朋友对盆腔囊肿应该都不陌生,现在有很多未婚未育的女性也患上了盆腔囊肿,盆腔囊肿容易复发,反复发作,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所以认识到盆腔囊肿引起的原因对女性朋友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女性患有长期不愈的妇科炎症,就非常容易引发盆腔囊肿。女性体内存在这种长期的炎症会对多个器官造成刺激,在自己的盆腔的同时,还会使周围的组织发生黏连,这些组织也会在刺激的作用下逐渐增厚。女性上腹部的很多脏器都有分泌功能,渗出的纤维素将增厚黏连的组织包裹之后因为长久无法愈合从而形成了盆腔囊肿。 盆腔囊肿的发病没有明显的年龄限制,做过人流手术,上环取环,经过其他的妇科手术,或者是曾经发生过急性盆腔炎的女性,应该多注意预防盆腔囊肿,盆腔囊肿病情顽固,在治疗之后容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身体虚弱,这种情况下,就更延长了盆腔囊肿的恢复期。盆腔囊肿的危害比较大,每一个女性都应加以重视。 盆腔囊肿有哪些症状

在临床上,盆腔囊肿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妇科疾病,盆腔囊肿发病之初症状隐匿,难以被发现,很多患者都是在病情加重,症状显现出来之后才到医院就诊。那么盆腔脓肿有哪些症状呢? 得了盆腔囊肿之后,患者会感到下腹不适,腰围有明显增粗的迹象,严重的患者在其腹部可触摸到肿物。在患者还没有触及下腹肿块之前,下腹就会有不适的感觉。患者肠胃蠕动,以及平时体位姿势的变化,会使囊肿在盆腔内经常移动,再加上囊肿,也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其蒂还有盆骨漏斗韧带都会受到牵拉,这样患者就会总感觉到下腹胀胀的,有一种被某样东西牵拉下坠的感觉,这种不适感会随着囊肿的增大逐渐增强。 盆腔囊肿还没有确诊之前,一些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裤子腰部变紧了,但是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没有发胖,只有腰部在增粗,不少粗心的女性仍然觉得是因为自己胖了所以裤子才变紧,未曾考虑过是盆腔囊肿增大而引起的腰围变粗。如果身体的其他部位没有发生变化,仅有腰围在一直增粗,建议患者早日到医院进行检查。 盆腔囊肿会自愈吗 女性妇科疾病当中,有一种囊肿叫做生理性囊肿,这种生理性囊肿如果直径没有超过五厘米,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消失。那盆腔囊肿会不会自己消失呢? 相信很多患者都非常关心盆腔囊肿会不会自己消失。其实盆腔囊肿也有生理性囊肿以及病理性囊肿之分。大部分的生理性囊肿会因为生理周期的变化也随之产生变化,所以多数情况下生理性盆腔囊肿也可消失,这种囊肿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患的是病理性盆

盆腔囊肿

盆腔淋巴囊肿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报道不一,为4〃3%~48%[1-2]。它可以引起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会,增加肺栓塞的发生率,也可以继发感染[3-4]。严重者可以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预防淋巴囊肿形成,及时治疗淋巴囊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发生原因 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Massi- mo等[3]认为主要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有关,淋巴结清扫术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淋巴结清扫数目> 14枚时,清扫数目越多,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越高。盆腔 有丰富的淋巴系统,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时淋巴管受损,原来的回流途径被打断,加之缝合了盆腹膜,腹膜后留有死腔, 所以自下肢回流的淋巴液滞留在盆腹膜后,如引流不畅,或局部间隙大,则形成盆腔淋巴囊肿,特别是在彻底的淋巴清扫后,淋巴管受损数目更多,盆腹膜缺失大,腹膜后死腔更大,淋巴液更容易在后腹膜间隙内聚集形成淋巴囊肿。 2 淋巴囊肿的预防 2〃1 术中预防从病因上看,淋巴囊肿主要是淋巴结清扫术对淋巴系统的破坏使得淋巴液漏出在腹膜后聚集形成的,如能在术中彻底结扎淋巴管断端即可减少淋巴液的漏出,减少淋巴囊肿的形成。但术中不能准确地辨认淋巴管

断端,结扎淋巴管有难度。Steele等[4]报道了应用异舒泛 蓝淋巴管造影术诊断持续性淋巴管漏,异舒泛蓝是一种淋 巴系统选择性吸收染料,15例进行了下肢血管手术的病人 中10例接受造影术治疗,术中于大腿中部前内侧皮下注射 1%异舒泛蓝溶液1~5mL,1~5min浅表淋巴管显影,淋巴 管断端显示清楚。Kos等[5]报道用碘油进行淋巴管造影可 以确切显示75%的淋巴管断端,另外25%也可以显示出淋 巴管外漏。Blana等[6]于2007年报道了在淋巴管造影术引导下选择性结扎淋巴管成功治愈1例阴茎癌术后腹股沟淋 巴囊肿。淋巴管造影术在妇科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预防淋 巴囊肿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疗效得到公认的术中预防措施为:利用网膜的良好吸 收作用来吸收漏出的淋巴液。Bruce等[7]提出网膜成形术 (J-flap):结扎胃网膜右动脉,分离横结肠肝区的网膜,将游 离的网膜经左侧结肠旁沟拉入盆腔,置直肠和膀胱之间,固 定在膀胱腹膜和盆腔侧壁腹膜上。使漏出的淋巴液经网膜 吸收可预防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但缺少大样本的观察和 长期随访结果。Fujiwara等[8]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显示简 单的网膜成形术和网膜固定术能有效地减少盆腔淋巴结清 扫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64例患者(42例宫颈癌和22例子 宫内膜癌)行半根治性或Okabayashi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和 彻底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将结肠下的大网膜纵行平分,

盆腔炎临床路径诊疗

优 势 病 中 医 临 床 路 径 2018年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诊断为盆腔炎患者。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使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 编码:N73.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 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相关内容。 (2).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相关内容。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瘀滞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 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3)盆腔超声检查+心电图

(4)妇科检查 (5)阴道分泌物检查 (6)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淋病奈瑟菌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选方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加减。 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选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选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选方杜断桑寄失笑散加减。 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止痛,选方举元煎合失笑散加减。 2.外治法 (1)直肠给药:中药保留灌肠根据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直肠给药,或用中药直肠栓剂肛门给药。 (2)中药外敷:根据病情、证型选择中药封包、中药药渣、中药研末调敷下腹部或相关穴位。 (3)中药离子导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根据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中药离子导入。 (4)中药熏蒸治疗:选用电脑中药熏蒸多功能治疗机或中药熏蒸床治疗。 (九)出院标准 1.症状好转或消失。 2.生命体征平稳。 3.盆腔病灶基本吸收,血常规基本正常。 4.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72 小时后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善又恶化者,退出本路径。 4.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路径内服中药或外用中药组成成分过敏者,记录过敏变异原因,退出本路径。 5.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6.患者对中药耐受性差,拒绝使用中药汤剂。

腘窝囊肿-临床路径表

附件3 腘窝囊肿临床路径 一、腘窝囊肿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腘窝囊肿 行腘窝囊肿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1.症状:腘窝囊肿多发生于儿童与老年人,儿童发病为先天导致,两侧对称。老年人多表现为膝关节无力、软弱、关节后部疼痛等。囊肿较大时可妨碍膝关节的伸屈活动,甚至可影响腘窝的静脉回流,出现局部或膝关节以下部位水肿。但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不多。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则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 2.体征:在腘窝部可触及有弹性的波动性肿物,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压痛不明显,而且和皮肤或其他组织不粘连。

X线检查:将空气注入囊内拍摄X线片,可发现滑囊与关节相通,以此则可确定诊断。超声检查检查腘窝囊肿可明确诊断。 3.鉴别诊断:1.半月板囊肿。2.膝部腱鞘囊肿3.胭窝动脉瘤4.腘窝动脉囊性变5.孤立性外生骨疣6.腘窝静脉曲张7.半膜肌断裂或肥大8.股二头肌腱囊肿及起自膪外侧神经的囊肿。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非手术治疗:小的、无症状的不需治疗。也可穿刺抽液,局部注射波尼松龙,效果较好。 2.手术治疗:大的、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的,手术切除。 (四)标准住院日为15-1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M71.201腘窝囊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 天(指工作日)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血糖、

血型、出凝血时间、肾功、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心电、胸片,腘窝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血离子、血脂、血粘度测定、心彩、腹彩。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1)成人:0.5g-1.5g/次,一日2-3次; (2)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3)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4)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513)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 (517)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 (520)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临床路径 (527) —511 —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512 —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 一、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TCD 编码:BFY220)。西医 诊断:第一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ICD-10 编码:N95.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 (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诊疗方案”。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常见 证候:肾虚肝郁证 心肾不交证 阴虚火旺证 肾阴虚证肾 阳虚证肾阴 阳俱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56 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绝经前后诸证(TCD 编码: B FY220)和更年期综合征(ICD-10编码:N95.101)。 2.年龄大于40 周岁。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3 个月内使用性激素治疗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5.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 (2)妇科检查 (3)妇科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乳腺B超、TCT、骨密度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肝郁证:补肾疏肝。 (2)心肾不交证:滋肾宁心。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4)肾阴虚证:滋肾养阴。 (5)肾阳虚证:温肾扶阳。 (6)肾阴阳俱虚证:阴阳双补。 2.中医情志治疗:出现情志异常者在辨证使用中药同时配合中医情志治疗。 3.针灸治疗 (1)耳穴贴压 (2)体针 (3)灸法 4.其他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烘热汗出、情志异常等临床症状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