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2 (湘教版必修1)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2 (湘教版必修1)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案2 (湘教版必修1)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

[考纲及解读]

1、说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过程;

2、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

3、比较特定区域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的主要要素。

解读: 1)、考查气候、生物、土壤、水与岩石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在环节、能量交换、地理意义上的异同点;

3)、以某一自然地理要素为中心,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要点梳理]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①______、水、②______、生物、③______、地形等。2.循环类型:④______、生物循环和⑤______物质循环。

3.循环目的:进行⑥______迁移和⑦______交换。

4.循环结果:形成相互渗透、相互⑧______和相互联系的⑨______。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______的能力。

(2)过程:植物提供?______,大气提供?______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______及无机盐,通过?______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__________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______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特点

(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______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____________的演化。

2.结果: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______。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表现: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____________的改变。

(2)变化

我的疑惑

1.

2.

3.

课堂活动

探究点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探究材料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东南方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长496.3千米,平均深度大约为5 000米,其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长349千米,深1 800米)和秘鲁的科尔峡谷(深3 200米),是天然水汽通道。还是奇异的植物世界,生物学家称之为“物种基因库”,科学家称之为世界罕见的“野外实验室”。该地区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貌奇特,地壳活动频繁。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植被破坏会引发一系

1.

样?

2.简要说明生物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考例探究1】关于地理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

B.地理要素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C.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地理要素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

探究点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探究材料藏羚羊的生存是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中体现出的本质是什么?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哪些新功能,请你对比分析?

【考例探究2】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虫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A.整体性B.地域差异

C.独特性D.表现复杂性

探究点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探究材料伐檀的悲剧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诗经》里,收集了一首春秋时期魏国的民歌《伐檀》,歌中这样唱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芮城在山西西南端,黄河北岸。这首民歌,为我们唱出了历史上当时黄河流域的景象。

“坎坎”地伐呀伐,到了唐代,黄河流域成了大诗人李白笔下的“洛阳三月飞胡沙”,成了刘禹锡笔下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伐檀与水土流失、沙尘暴有必然的联系吗?人类破坏环境中的某一因素,会引起整个环境的变化吗?

2.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考例探究3】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

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2)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A.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课前准备区

①大气②岩石③土壤④水循环⑤岩石圈⑥物质⑦能量⑧制约⑨整体有

机物?叶绿素?热量?水分?光合?物质和能量?稳定?统一?其他各

个要素?协调?地理环境状态水岩石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生物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1)主要环节: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2)图示:

(3)意义: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及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考例探究1D[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通过物质迁移、能量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

探究点二

1〃当环境改善后,藏羚羊的数量增加;而当环境恶化时,藏羚羊的数量减少,这样藏羚羊的数量就可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图中体现出的本质,即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2.

会导致生存环境的变化,最终导致珊瑚虫的死亡。]

探究点三

1〃(1)两者有一定的联系,这体现了环境的整体性的特征。

(2)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于气候干旱,使得这里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无不呈现出温带荒漠带的突出特征,形成温带荒漠景观(如下图)

考例探究3(1)D(2)C[第(1)题,木材当燃料导致乱砍滥伐、森林破坏,故A为破坏森林。畜粪当燃料,造成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肥力下降,农业减产;用草皮当燃料,破坏草皮,很容易确定B为牧业减产。C项只能是粮食减产,因为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水土流失、广种薄收、肥力下降。第(2)题,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因生活能源不足而引起,故解决的着眼点还是解决生活用能不足的问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讲课稿

高一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工作 高一地理必修2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

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湘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

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精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二

题目: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 正确描述环境问题的概念,区分其类型。 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学习重·难点】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前预学】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指由于①______________或②______________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③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 主要类型(按性质划分) 表现 ⑨________________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⑩______、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主要类型主要污染物危害 水污染________________、工业废水、农药、 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 坏______________,造成 ______________ 大气污染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常见的有二氧化硫、硫化氢、 ____________、一氧化碳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 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 发______________、臭氧层空洞和酸雨 等 土壤污染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 __________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形状等发生变 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 __________________ 【课上检测】 试着从生活经验,列举自己所了解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课中研学】说出各个数码表示的意义 【达标训练】 1.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原因是主要的 B.环境发展的必然 C.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D.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4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 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 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 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 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 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 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 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8.24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 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 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 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 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 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一、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二,侧重于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经济、人口、聚落、旅游、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地理》(必修二)只选择了四个主题: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经济活动中的农业、工业与交通、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习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学案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重点)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的影响。(重难点)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属性 ①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 ②空间属性: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3)分类 ①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②国内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4)形式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2)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他因素包括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优惠政策的出台等。 二、国际人口迁移 1.影响因素: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2.特点 (1)20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①15世纪:欧洲殖民者及其从非洲贩运的奴隶移民到“新大陆”。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形成涌向美国及加拿大的移民潮。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①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 ③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拉丁美洲取代欧

(新高考)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 .可见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40亿光年。【注意】: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94608亿千米(重要)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要) 1.常见天体:宇宙间的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其他星际物质等。(重要)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起来。(很重要) 3.天体系统的层次(很重要) 4.太阳系(很重要) (1)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重要) (2)八大行星: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很重要) Ⅰ.分类:按位置分:①地内行星——水、金;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 按特征分: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Ⅱ.绕日运动特征:①共面性、②同向性、③近圆性。(重要)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在八大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毫不特殊,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很重要) (1)外在:①公转轨道的安全性;②太阳光照的稳定性。 (2)内在:①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和地球(了解) 1.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 ———He+能量 (重要) 2.电磁波范围:0.15~0.4微米——紫外线,0.4~0.76微米——可见光,0.76~4微米——红外线。(重要) 3.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焦/平方厘米·分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要) ①太阳辐射可以转化成生物化学能;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和地球(很重要) 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很重要) 2.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太阳风。(很重要) 3.太阳活动的特征:①周期性:11年;②整体性:群发。(重要) 4.太阳活动对球球的影响:(很重要) ①影响地球气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即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太阳风,受地球磁场作用,产生极光现象; ④可能和地震有关联。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注意】:地震发生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而船上的船员只有上下颠簸。(很重要)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140亿光年) (1250多亿个) (2000多亿个) (地球和月球)

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地理必修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工作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六个班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但学生的

学习基础还是参次不齐。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表达能力都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虽然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性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有待老师们的循序渐进和引导。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 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联考取得好成绩。 五、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

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一章_第四节_地域文化与人口_word版含解析

庖丁巧解牛 知识·巧学 一、外国文化与人口 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聚集的特定文化现象。例如,有人称东亚为稻米文化。 辨析比较文化和地域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因此,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就是地域文化。换句话说,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间的差异比较明显。 1.婚俗 (1)初婚年龄的大小影响出生率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婚姻观念上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口增长状况:许多发展中国家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低,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人口的增长;许多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见惯,一般会降低出生率。 (2)婚姻的稳定程度影响出生率 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一般会降低出生率。 2.宗教影响人口出生率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宗教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归根结蒂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对人口数量、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们的信仰,通过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和生育观而起作用的。 例如: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大宗教对人口的发展一般多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古兰经》把结婚规定为穆斯林应尽的宗教义务;基督教的教义,也把生育看成是上帝的选民的天职;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到了近代和现代,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尽管已大为削弱,但依然存在。 视野开拓爱尔兰概况 自然地理:面积70282平方千米。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南部,西濒大西洋,东北与英国的北爱尔兰接壤,东隔爱尔兰海与英国相望。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爱尔兰素有“翡翠岛国”之称。 人口:392万(2002年)。绝大部分为爱尔兰人。官方语言为爱尔兰语和英语。居民91.6%信奉罗马天主教,其他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 首都:都柏林(Dublin),人口112万(2002年)。 经济:历史上,爱尔兰是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有“欧洲庄园”之称。爱尔兰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由农牧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被誉为“欧洲小虎”。 据中央统计局估计,截止到2004年4月份,爱尔兰人口达到1871年以来的最高数——404万,而当年有记载的人口数量为405万。中央统计局发布的《人口和移民报告》称,与去年4月相比,爱尔兰人口增加了6.49万,即增长1.6%。 同期的人口自然增长3.33万,而全年移民增加了3.16万。这种人口增长得益于爱尔兰实行的企业优惠税收政策,这使得外国投资大规模增加,并带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至今,爱尔兰的经济增长率还是欧盟区最快的,这样一来,就吸引了大批移民来爱尔兰定居。 二、中国文化与人口 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初婚年龄大多数集中于15~20岁。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殖。而在人口压力十分沉重的当代中国,适当晚婚晚育逐渐成为一种婚育文化时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从法律意义上规定了结婚年龄和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并提倡晚婚晚育。 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家庭增殖财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动力,从而形成了“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崇尚多育多子、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人口的出生率较高;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传统的生育观念得到较大改变,加之社会福利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日益普及,生育率大大下降。“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的新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 要点提示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学生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1.区域的定义 2.区域的特征 3.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4.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5.区域的分类 6.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联系与区别 7.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分布形式有哪几种?对应的地理事物分别是什么? 8.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 9.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0.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11.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构成 12.说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3.说明同一区域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的差异

14.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15.说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6.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7.区域发展阶段比较(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劳动力就业,中心城市交通,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联系,状态等角度比较) 18.四大地区是那些?划分标准?如何判定? 19.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三次产业对比,工业结构) 20.四大地区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原因)

21.四大地区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分布密度,小城镇建设) 22.四大地区对外开放差异(时间,空间) 23.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地理意义 24.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 25.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6.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不足 27.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28.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9.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3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1.比较南水北调东、西、中线工程(起止点,优、缺点) 32.南水北调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 33.比较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途径省区,主要地形区,起止点) 34.西气东输一线经过陕西向北弯曲的原因

(完整)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详解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多米尼加共和国为西半球岛国,境内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下图为该国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恩里基约湖的水文特征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较高,有结冰期 B.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7月份盐度最高 D.5~10月,湖泊水位持续升高 2.关于该国交通运输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分布较为均匀 B.铁路主要沿海沿河分布 C.机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D.港口数量北部比南部多 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低压向东移动。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此时湖面的风向主要为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4.未来几天内,P地天气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B.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C.风力由弱变强,再变弱 D.前次降水强度大于后次 洪涝灾害与地形、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中国大陆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次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下列城市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 A.北京、长沙、广州、贵阳 B.长沙、北京、广州、贵阳 C.北京、长沙、贵阳、广州 D.长沙、北京、贵阳、广州 6.下列关于涝灾分布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降水少,没有涝灾 B.东部地区涝灾北多南少 C.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涝灾最多 D.东北地区降水少,涝灾较少 7.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是涝灾多发地区,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的是 A.修建水库、利用天然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B.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 C.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建立防灾、减灾的机制体系 D.将富余的水调出到其他流域,减轻洪涝灾害 下图是摄影师在某沙漠地区旅游拍摄图片的剪影,图中骆驼向西南方向行进,驼影与前进方向垂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拍摄时,太阳位于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9.该照片拍摄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A.5:00B.9:00C.15:00D.19:00 下图为某山地山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图中山峰为该区域最高 峰,读图完成10~11题。

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示范教案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一) 从容说课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从城市群体来看,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不同规模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范围是不同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在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那么,城市化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每一个过程有什么特点呢?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板书: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湘教版必修2)[工作范文]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湘教版必修 2) 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人类社会早期农业革命以后 生产力极为①,人们靠②和③为生以畜力和④为代表的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对⑤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增大 对环境的影响有限处于⑥ 的境地对环境影响增大,出现 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对人地关系认识⑦改造自然;“⑧ “人定胜天”“天人 相关”和“因地制宜”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时间思想论主张 世纪⑨决定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 决于所在的⑩ 0世纪初可能论该理论注重人对环境具有 能力

二战以后人类应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 0世纪 0年代可持续发展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 源、环境等诸多因素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沃土之民不材, 瘠土之民向义”,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 答1?2题。 .材料中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可能论c .和谐论 D.可持续发展论 .该思想形成于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c .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考查点2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下列关于 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 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 化 .下列叙述的排序,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相一致的是 ①休养生息,永续利用②人定胜天,世界主宰③观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一)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 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 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5、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 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中线西线 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较大较小大 水质差较好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 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 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 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 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 动相关产业。

高中地理必修2湘教版教案全集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的重点: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法: ①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收集人口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如:查找有关 资料,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 ②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活动1. 2 .3 .5 三、教学提纲 (一)人口增长 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 叙述人口增长的特点。 人口的增长为什么有慢有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增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多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一般情况下,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也可以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研究人口变化的基本数据。 活动1: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人口统计资料分析。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的差异。两国人口各增长多少。 分组讨论交流:影响人增长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地图册P1)哪些因素是正增长、哪些是负增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活动2: 活动分析: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出生率下

【教育资料】湘教版必修二1.4地域文化与人口导学案学习专用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3.理解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一、文化背景与人口 1.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总和。 2.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____________现象。 3.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 (1)初婚年龄 ①发展中国家:初婚年龄____________→妇女生育年龄提前→________________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②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________人口的出生率。 (2)婚姻稳定程度: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定,________较高,再婚现象较多,一般会____________。 4.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扩大势力→一般不反对____________→高出生率。 思考 晚婚的习俗对人口自然增长有何影响? 二、中国文化与人口 1.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职业选择、____________等方面。 2.变化????? 从早婚早育→ 从多育多子→ 从“学而优则仕”→“ ” 从安土重迁→“四海为家” 判断 1.地域文化的形成既有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

2.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其中“仕”指工人。() 3.在当代社会,“多子多福”属于婚俗新观念。() 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会促进文化交流。() 探究点一文化背景与人口 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日本、德国以及一些工业大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少生或者晚育,甚至有人还不准备生育,导致其人口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2019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是美国。调查显示,有孩子的夫妻的离婚率要比没有孩子的夫妻低,社会学家们认为没有孩子是很多夫妻离婚的原因之一,至少有66%的离异家庭是没有孩子的。 材料三约85%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视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近年来菲律宾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2.36%,每年约有170万婴儿出生,按这种速度,菲律宾在未来的30年内人口将增至1.7亿左右。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文化现象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具体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菲律宾历史上一直信奉天主教,但近年来人口才快速增长,这说明什么?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差异对出生率的影响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特征: a.有一定的界限模糊的:植被区、气候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明确的:行政区(国家之间、两省之间、两州之间、两市之间等) b.相似性、连续性(区域内部) c.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注:重要的自然区域界线 甲乙为东部季风区:年温差较 小,降雨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丙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 量少,温差大,植被覆盖率极低, 生物多样性缺失, 丁为青藏高原区:酷寒,极冷, 温差最大。 注:东部地区分为南方和北方 划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降水量,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海拔,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A为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B为一二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C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脉 D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划分(总体上看):乡村地域:范围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地域:范围小、非农业生产活动 关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带动乡村地域发展3、区域要素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地域——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线状或者网状 城市、工厂——点状, 城市群、工业区——岛状 结论: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三、区域产业结构: 1 、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生产、装配、采掘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银行、保险、旅游、博彩、商业、酒店等 3.三次产业的结构差异 (1)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例:第二产业轻重工业的比 重,第一产业种植业和林业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