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工程施工方案(终稿)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主要材料 (3)

4、施工进度计划 (3)

5、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3)

6、施工组织安排 (5)

6.1、施工组织机构 (5)

6.2、施工准备 (6)

7、盖板涵施工技术方案 (9)

7.1、盖板涵施工技术方案要点 (9)

7.2、涵洞施工工艺 (9)

8、质量保证措施 (21)

8.1、质量目标 (22)

8.2、质量保证 (22)

8.3、质量控制 (23)

9、安全保证措施 (26)

9.1、安全生产目标及方针 (26)

9.2、安全施工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 (26)

9.3、安全生产制度 (27)

9.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7)

9.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7)

10、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28)

10.1、文明施工目标 (28)

10.2、文明施工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29)

10.3、文明施工措施 (29)

1、编制依据

(1)大英至遂宁快捷通道项目施工图设计。

(2)公路工程桥涵相关技术规范。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4)。

(4)本单位在其他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大英至遂宁快捷通道是遂宁市规划的大英县城与遂宁市的城市主干道之一,起点位于船山区桂花镇界(起点桩号为K18+500.00),路线位于船山区新桥镇境内,经石梯垭、长五村、龙家坡、熊家扁、双堰村、龚家大院子、唐家院子,止点位于闵家院子附近(K22+647.86),止点接中环线K1+420.12,路幅全宽为46.00m。本路段盖板涵具体布设位置如下:表2-1(涵洞布置表),涵洞主要设置在山坡有明显冲沟处、权限凹形竖曲线处、路基靠山一侧有积水的低洼地带、灌溉用水需横穿道路处。本路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全路段共设置涵洞13座,平均每公里约3道。本路段布设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孔径有:1.50m、2.00m、3.00m、4.00m。斜交角度为0°、15°、和30°。填土高为1.00m-8.30m。

3、主要材料

本路段盖板涵主要材料如下:表3-1(盖板涵材料表)。

4、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如下:表4-1(施工作业计划)4-2(施工进度计划)。

5、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如下:表5-1(机械设备表)。人员配置:人员配置如下:表5-2(人员配置表)

表2-1 涵洞布置表

表3-1 盖板涵材料表

表4-1施工作业计划

表4-2施工进度计划

6、施工组织安排

6.1、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本标段盖板涵工程情况,我单位将成立经理部进行施工管理、现场协调和指挥,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组建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强有力的项目负责人部领导班子,组织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加本标段盖板涵工程的施工。同时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负责制进行项目技术管理,并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实施性施

表5-1机械设备表

表5-2人员配置表

工组织设计。通过严格按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ISO9000标准要求进行合理组织、科学管理和精心施工,确保本标段工程能按期、优质、高效地全面完成,实现服务承诺。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图6-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6.2、施工准备

6.2.1、组织准备

(1)制定各项现场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

任。

(2)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进入项目部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

(3)建立各专业小组,明确职责、任务、权利范围。

6.2.2、技术准备

(1)收集各种施工中必须的技术规范、规程,组织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掌握施工技术规范,熟悉设计图纸并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做好技术交底。

(2)编制专项方案,报经监理工程师和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编制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6.2.3、测量准备

组建测量小组,复核业主方提供的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无误后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网,施工范围内的所有桩点都要引出机械活动区域外,并加以保护,用全站仪对涵洞基础进行测量定位。首先确定出涵洞中心位置及进出口方位,再确定出开挖轮廓线,基坑四周设置控制桩控制基坑方位、尺寸、标高,控制桩设在比较稳固的位置,防止毁坏,便于施工过程进行复位同时将复测结果资料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认可。测量放样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基坑的开挖。

6.2.4、资金准备

制定资金使用计划,预备各种材料预付款和周转金。制定各项经济指标分析计划。

6.2.5、机械准备

机械设备进场情况:详见机械设备报验单。

6.2.6、材料准备

材料供应部门应搞好各种材料的采购供应计划工作,组织好施工用柴油和其他材料的采购、供应,不得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6.2.7、试验准备

试验检测仪器进场,且通过标定。试验室已完成该涵洞的相关进场材料检验,并报监理审批,详见进场材料报验单。

6.2.8、其他准备

(1)为便于生产,布设临时用电线路(详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同时,针对现场内未拆除各种障碍物,与业主配合及时处理。

(2)做好施工控制交接点记录、进行测量放线,建立必要的控制系统。

(3)逐级组织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心中有数。

(4)进行施工动员,让全体人员了解工程建设意义,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工期意识和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建好该工程。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该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它对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的准备工作,将随着整个工程的进度而进行。提前做好操作工人、资金、

材料、机具设备、技术资料、施工工艺、施工条件等各个环节的各项准备工作,将使整个的施工过程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下决心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本工程能够好质量、快速度、低成本的完成,真正做到业主满意。

7、盖板涵施工技术方案

7.1、盖板涵施工技术方案要点

盖板涵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施工。盖板涵基础及台身采现浇。涵洞盖板采取预制和现浇的方式。进、出口使用M7.5砂浆砌MU30片(卵)石采用人工进行座浆法砌筑。砂浆采用机械集中拌制,人工运输。混凝土在商混站统一制作,输送车运送至灌注点,由人工搭建溜槽输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涵洞分离式基础设置支撑梁,支撑梁采用同基础标号混凝土,每一沉降缝设置两道,断面形式采用与基础同厚。

7.2、涵洞施工工艺

详见下页:图7-1(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施工工艺流程图)。

7.2.1、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对涵洞基础进行测量定位。首先准确定出涵洞中心位置及进出口方位,再确定出开挖轮廓线,基坑四周设置控制桩控制基坑方位、尺寸、标高,控制桩设在比较稳固的位置,防止毁坏,便于施工过程进行复位。同时测量出开挖深度,测量放样需监理工程师检测

合格后方可开始基坑的开挖。

图6-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7-1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7.2.2、基坑开挖或强夯置换

7.2.2.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方式进行,先用机械开挖至离基底换填标高10cm~20cm处,基础四周边线挖至规定位置,然后改用人工开挖至设计基底位置。土质基坑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软弱地基

根据设计采用片石(或砂砾石)换填加固措施,要求碎砾垫层施工前,首先用全站仪测定出碎砾垫层两侧的外边线,碎砾垫层施工时两侧比设计宽度各宽5cm。且应严格控制碎砾垫层顶面高程。并严格控制碎砾垫层的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绝不允许进场使用。分层填筑并夯实,压实度满足规范和设计。石质基坑进行浅孔控制爆破开挖。基坑内有渗水时,在坡脚处两边挖设20cm×20cm的基坑临时排水沟,并在坑内的最低矮处挖设100cm×100cm×100cm的集水坑,以利于坑底排水。开挖过程中,通过控制桩确保基坑方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测定标高控制好开挖深度,开挖后泥土不得堆放在基坑顶面,防止塌方,并且及时运至指定地点。在基坑顶面开挖线2.00m外挖设≤50cm×50cm的临时排水沟,防止基坑顶面水流倒流,基坑严禁超挖,挖到设计标高后,对基底进行夯实,并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基底承载力检测达到设计规定值并报请监理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若不合格,将报请设计方并按设计方要求进行处理。具体情况详见:图7-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横断面图)、图7-3(基坑开挖平面图)

7.2.2.2、强夯置换

(1)本工程部分涵洞要求采用强夯置换施工,按梅花形布置点位,首先在需强夯置换范围内刨除70cm深的一层耕植土,回填一层大块页岩石并用小块页岩石嵌缝厚70cm,再铺筑一层厚50cm连砂石,每层震动夯实,在此上面进行强夯置换施工。

(2)换填连砂石选用级配良好的天然连砂石,最大粒径不大于

图7-2 基坑开挖横断面图

图7-3 基坑开挖平面图

400cm,且粒径≥300c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30%。

(3)所有强夯区域有限加固深度为 5.00m,每一次单击夯实能不小于2000KN.M,夯击间距5.00m×5.00m梅花形布置,每一遍每一夯点夯十次。第十次检验贯入度与第九次贯入度之差需小于5cm,且土体隆起高度≤10cm,若差别较大则加夯次数,直到二者贯入度及隆起高度满足要求。检验质量以压实度控制,路基压实度要求达到93%。

强夯次数不小于3遍,按由内而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对所有强夯区域,第一遍夯完后,用连砂石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最后一遍连续夯击得能量500KN.M,采用满夯,锤

印彼此连接。

(5)回填块石顶铺设一层厚度为50cm的连砂石压实垫层,最大粒径100cm,其上为卵石土压实至涵洞地基标高下30cm,再平铺一层连砂石,每层压实度为97%。

(6)夯锤采用圆形带有气孔的锤,锤底面积不小于4.00㎡。

(7)强夯时在夯点附近设置连砂石盲沟,用于孔隙水的排除,以利于土体固结。

(8)强夯时严格观察周边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排除半径100.00m内的非工作人员,避免冲击波和飞石造成安全事故。

7.2.3、钢筋工程

(1)钢筋进场时,由试验员负责抽取试样做试验,确定质量是否合格,并报监理审查,经监理同意鉴证后才能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

(2)钢筋工程严格按图纸及规范施工。

(3)钢筋采用电弧搭接焊连接,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可焊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d。焊缝表面平顺、饱满、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焊缝断面满足规范要求。

(4)钢筋在加工场地集中制作,现场人工绑扎,下料制作钢筋时,使同一断面内焊接根数不大于50%。

(5)钢筋的交叉点处,用绑扎丝按逐点改变绕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绑扎。

(6)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等强度的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规

定。

(7)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已安装好的钢筋进行检查,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签证。

7.2.4、模板与支架

(1)基础砼模板采用尺寸标准、表面平整光洁的木模板,模板必须保证其表面平整,板缝间不漏浆等要求。

(2)模板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层脱模剂,不得使用易粘在混凝土上或使混凝土变色的油料。

(3)墙身底部模板的固定,用和墙底部等宽(长)的钢筋,焊接固定在两根对称的接茬钢筋上,用支撑筋撑在两边的木模板上,这就可以保证墙根部模板不移位,保证了墙根部的宽度和根部轴线。墙根部以上的墙身宽度和平整度的控制,由于墙身及翼墙混凝土是无筋的,针对这种情况,利用架管和顶面支撑筋来控制顶面木模的稳定和墙身宽度。模板安装后,在钢筋头与模板立柱之间加入对向木楔,将模板支撑、牢固。

(4)模板安装完毕后,为保证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值的可能及时纠正。

(5)模板安装检验标准如下:表7-2(模板安装检验标准)7.2.5、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采用商混,由混凝土运输车运送至使用现场,人工配合溜

7-2模板安装检验标准

槽入模,墙身高于2.00m时采用人工配合砼串筒入模。盖板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棒配合平板振捣器振捣,其他混凝土均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浇注完成后安排专人专职负责洒水养生,确保浇筑质量。

(1)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入模温度等技术指标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当地时间6时、14时、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即进入冬季施工。冬季施工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取覆盖土工布保温。

(2)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施工环境的调查,如水源,水质,设备情况及覆盖材料的准备。根据涵洞的施工特点及施工规范要求,合理安排砼养护的人员和设备。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a预制场预制件混凝土养护采用专用水源、水池为养护用水,并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洒水养护,保证洒水质量。

b涵洞施工现场浇筑部位,配备10T洒水车一台,水源与预制场用水为同一水源,同时根据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发现,沿线河渠、田地水源充足,当洒水车辆不能满足施工现场洒水养生需求时,由已配备水泵(两台),抽水管长200.00m,管径Φ100mm,根据就近水源提供洒水养生同时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洒水养护,保证洒水质量。

d盖板混凝土养护使用洒水,并底层塑料膜,上层土工布覆盖养生。涵身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采取带模包裹,浇水,进行保湿养护,要保证混凝土不失水变干。脱模后,采用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

(3)混凝土基础

基础为整体式混凝土,在基础内每隔100cm预埋直径为16mm的钢筋接茬,当基坑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后,经试验检查地基承载力等于或大于设计值,人工清除松软泥土,测量定点放样,跨段挂线安装基础模板,支撑牢固。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测,检查合格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厚不大于30cm。

(4)混凝土涵身、台帽

墙身与台帽一次性立模完成施工,并分段进行浇注;首先在已完工的基础上定点挂线安装内外模板,模板设立对拉杆固定加固,两侧设斜撑。每段墙身一次浇筑完毕,浇注时分层自两端向中间浇注,每层厚30cm,插入式振捣棒捣固。

7.2.6、进、出口型式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路段盖板涵进、出口型式分为:八字翼墙、锥坡洞口、排水沟、边沟跌井等设计型式,具体材料要求详

见:表3-1 盖板涵材料表。

(2)进口设置检修踏步,急流槽面采用C25钢筋混凝土进行加糙处理。混凝土采用商混,施工方法与涵身施工一致。浇筑完毕后,覆盖土工布,并洒水养生。

(3)附属与防护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相关规定和要求实施,涵洞进、出口基础应结合边沟跌水井高程施工,使排水顺畅,无排水不畅、积水、倒灌情况发生。

7.2.7、沉降缝的处理

沉降缝的设置根据设计图纸洞身每墙4.00m~6.00m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的构造严格按施工图执行。沉降缝的设置必须上下贯通成一条垂线,基础墙身根据沉降缝的设计长度分段浇筑。浇筑时先在沉降缝位置处用泡沫板隔开。清除缝口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凉晒风吹干,置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于缝内,压平,保持缝宽一致、缝深达5cm-10cm;墙外坡面按桥涵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7.2.8、防水层

涵洞防水层施工是涵洞施工的关键工序,施工前首先编制作业指导书,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施工中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

(1)涵洞外层防水

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约1.5mm。

(2)沉降缝防水

在基础顶面以下,填嵌涂沥青木板或沥青砂,在基础顶面以上,接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约5mm,内侧以水泥砂浆填塞,

深度约15cm,中间空隙填以粘土。

7.2.9、涵背回填

当涵身及盖板的砼强度达到70%以上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所有台背填土必须分层填筑,每层厚度20cm,采用小型碾压机碾压。

对于靠近墙身处及边缘、死角等地方可填筑碎石材料,用夯实机夯实,在填筑过程中必须对应涵台两侧对称分层碾压密实,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严禁单侧填土及使用大型碾压机进行碾压。涵顶按设计要求填筑50cm厚砂砾石。

当涵洞上顶填土高度不足50cm厚时,禁止采用振动或碾压设备对涵顶和涵洞范围的填土进行碾压。

7.2.10、涵底铺砌

采用C20片(卵)石砼。砂浆、片(卵)石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砂浆采用拌和机拌和,严禁人工拌和,砂浆稠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在片石安砌过程中,采用浆砌法或灌浆法施工,片石大面朝下,分层安砌,严禁使用细小片石或石渣填缝,做到砂浆饱满、内实外美。

盖板涵允许偏差

7.2.11、盖板制作

(1)预制盖板

本路段涵洞所用预制盖板,计划在指定预制场进行预制,盖板钢筋在指定钢木加工场加工成半成品后,运输到盖板预制厂绑扎成型。

a钢筋加工与安装钢筋接长方法有焊接和绑扎两种。双面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接时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b模板加工及安装模板采用木模板拼制而成,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固定采用拉杆固定,模板做到横平竖直。

c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及时进行纠正。模板在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杜绝跑模现象发生。砼浇筑完毕后,安排专人进行养护。养护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养护,并严格执行规定的养护制度。

d盖板安装盖板用汽车运输至现场后用16t吊车安装。盖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才能进行脱模,即可进行安装盖板的施工。在安装盖板前,对盖板、涵台及支承面进行检验,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吊装。盖板在安装时缓慢小心进行,避免对支承面产生冲击而使构件受损,盖板就位准确稳固。盖板与台帽间须放置3层油毛毡作为垫层,盖板安装后,必须清扫冲洗,充分湿润后再在盖板与台背间、盖板与盖板之间的缝内用小石子填塞顶紧并填塞M10号砂浆。涵洞外层防水措施可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约1.5cm。防水层产品应满足行业标准:JT/T535-2004《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

(2)现浇盖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