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_百度文库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1、选种:在自然界或人工栽培的植物群体中发现可遗传的变异,按特殊园林用途进行选择,进而将这些选择出来的植株进行定型,繁殖,以达到丰富园林植物种类目的。

2、选择育种:简称选种,即对园林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而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3、引种:将外地种质资源经过选择实验及驯化栽培,引到本地的措施。途径花钱多,但是最快的一种育种途径。

4、品种:指在一定的栽培环境条件下,个体间具有相对一致的观赏特性和经济价值,遗传特性稳定的栽培植物的特定类别。

28、内照射:是指辐射源被引进到受照射的植物体的内部。 29、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物质吸收任何致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 30、剂量率:单位时间内射线能量的大小。 31、辐射剂量:

32、累积照射:对照射过一次的植物材料,在下一代以后连续进行照射。

33、多倍体育种:选育细胞核中具有三套以上染色体新品种的方法,谓之多倍体育种。

34、同源多倍体:即细胞中包含的染色体组其来源相同。

35、化学诱变育种:用化学药剂刺激植物体遗传物质,诱发碱基突变,进而使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36、异源多倍体:细胞中包含的染色体组来源不同。(02) 5、良种:具有若干优良性状的品种。(98) (99)

6、种质资源:是园林植物材料中能将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00)

7、简单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或引入观赏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或只需采取简单

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预期观赏效果的称为简单引种。(98) (99

8、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自然条件与原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入物种本身适应范围较窄,只能

通过其遗传性改变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需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这种方式称为驯化引种。(98) (99)

9、规化:把不同种质资源的植物材料规划到相应的区系。 10、引种驯化: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自然分布地区或栽培区域引入新的地区栽培。11、生态型:指同一种(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上,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类型。

12、近区采种:是从离引入地区最近的分布边缘区采种,这种种子更易于通过驯化过程。

13、选择育种:即对园林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表较鉴定等手段而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14、选种目标:为改良现有园林植物品种和创造新类型,新品种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15、实生选种:是在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形成的实生植株群体中,采用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得到新品种的方法。

16、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即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并在性状上表现与原来类型不同即为芽变。

17、杂交育种:以基因型不同的园林植物中或品种进行交配或品种进行交配或结合的杂种,通过培育选择,

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它是培育新品种的主要途径,是现代育种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8、近缘杂交:亲缘关系较近,分类上属于同一种的不同变种或品种类型之间的杂交。

19、远缘杂交: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 20、不育性:杂种胚形成后不能正常发育,或不能长成完整小苗或小株,达不到成熟阶段。21、杂种优势:利用植物的杂交优势,选用适合的杂交亲本,通过特定的育种程序和制种技术培育超亲(正

向或反向)的品种的育种方法。在异花授粉植物中,本身表现自交劣势的自交系之间的杂

种F1,其生活力比之亲本自交前还要旺盛的现象成为杂种优势,也叫杂交势。

(00) 22、平均优势:平均优势=(F1-双亲平均值)/ 双亲平均值×100% 23、超亲优势:超亲优势=(F1-较好亲本值)/ 较好亲本值×100% 24、超标优势:超标优势=(F1-对照平均值)/ 超标品种值×100% 25、诱变育种: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诱发植物体产生突变,后按一定育种目标在变异的后代中进行选择与培

育而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26、辐射育种:利用电离辐射,使观赏植物遗传物质发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27、外照射:是指被照射的种子,球茎,鳞茎,块茎,插穗,花粉,植株等所受辐射来自外部某一辐射源。(00)

37、单倍体育种:利用植物仅有的一套染色体组之配子而形成

纯系的育种技术。 38、非整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零头的多倍体。

39、孤雄生殖: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从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40、孤雌生殖: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也直接分化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

41、分子育种:运用分子生物学先进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遗传物

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

的新类型构成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技术。 42、生物技术:有时也称生物工程,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为基础,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其它

基础科学原理,按照预选设计与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生

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应用于植物育种中。 43、基因工程:用DNA重组技术和基因转化技术进行的品种改良,将一个外源DNA转到植物体内,从而进行品种改造的技术过程。(98) (99)

44、细胞工程:在细胞水平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利用各类细胞的工程,也就是人们根据科学的设计改变细胞

的遗传基础,通过无菌操作,大量培养细胞、组织乃至整个个体的技术。

45、载体:能够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使之得以复制和表达的运载体。(00)

46、重组体:载体能在体外经限制酶及连接酶的作用及目的基因结合为重组体。或者为:应用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合适的载体相联,重新组合的DNA片断称为重组DNA或简称重组体。由于它们的来源不同,又称为异源嵌合体。

47、DNA重组:将外源DNA连接到载体上从而可达到转化,复制,表达的技术。

48、DNA克隆:在基因工程中,把鉴定和筛选出的含有重组子的受体细胞进行纯系增殖的过程。(98) (99)

49、转化:将重组质粒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基因型和表现型均发生相应变化称转化。或指外源DNA 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

50、转导:将重组噬菌体或重组病毒DNA引入受体细胞,前者称为转导后者称为转染。

51、复制子:具有一个复制起点的DNA分子 52、重组子:连接外源DNA分子的复制子。

53、遗传转化技术:使经重组DNA片段导入植物体细胞中,并使经过转化的细胞长成植物体的一系列技术

5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 分子中特异核苷酸顺序的水解酶。

55、植物细胞全能性:1、植物的每个细胞都有潜在发育完整植株的能力;2、植株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56、品种保护:是授予植物新品种培育利用其品种排它的独占权利,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

57、良种繁育:是对通过审定的花卉品种,按照一定的繁育规程扩大繁殖良种群体,使生产的种苗保持一定的纯度和原有种性的一整套生产技术。(00)

58、品种退化:良种在生产过程中在一些地区和一些条件下,经过长期栽培和多次繁殖后常常表现出劣变,

不能保持原来的优良特性。

59、育种目标:育种工作者所要实现的一系列目标性状。(02) 60、育种对象:在育种工作中所用育种材料:种质资源、育种中间材料、推广使用良种。

遗传学部分

1、染色体:是细胞分裂中期出现的结构,因极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故称为染色体。

2、染色体组:指二倍体生物体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总和。

3、同源染色体:一个二倍体生物的个体细胞中含有两种同样的染色体,其中形态结构、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

4、异源染色体:这样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则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7、基因:遗传学种通常把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叫做基因。

8、减数分裂:又称为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为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称为减数分裂。9、联会:各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的分裂前期进行的配对。 10、性状:遗传学种把生物体所体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统称为性状,而区分开来的性状则称为单位性状。

11、显性性状:在F1代中只表现亲本的一个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隐藏起来未表现,在这一对性状中表

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而为表现出来的称为隐性性状。

12、基因型: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总和,是生物体发育成遗传性状的潜在能力,是用肉眼看不到的,通过杂交试验才能检定。 13、表现型:是生物体的基因型通过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经过一系列的个体发育表现出来的性状,用肉眼可以看见并且可以用物理、化学方法测定。 14、等位基因:成对遗传因子同源染色体上相对的这样一对基因。 15、完全显性:F1所表现得都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不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这样的显性称为完全显性。16、不完全显性:F1表现的性状,是双亲的性状的中间型,这称为不完全显性。

17、连锁遗传图:正确的估算出交换值,并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就可以把它们标志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就称为连锁遗传图。

18、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中出现,而不表现单一的中间型,称为共显性。(并显性)

19、超显性:杂种优势现象,杂种劣势现象。

20、连锁遗传:原来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常常有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之为连锁遗传。

21、相引相: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相。

22、相斥相:甲显性性状与乙的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乙的显性性状和甲的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称之为相斥相。

23、重组率:重组型配子占配子总数的百分率称之为重组率。在连锁遗传中重组率总是小于50%。 24、完全连锁: 25、交换值:即重组率,是指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交换值=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 ×100%。

26、遗传距离: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之为遗传距离。注: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远,在它们之间发生交换的胞母细胞数越多,交换值越大;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近,在它们之间发生的交换胞母细胞数越少,交换值就越小。

27、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确定基因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而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来表现的。

28、单交换:当三个基因的顺序排列在一条染体上,如果每个基因之间都分别发生了一次交换,即单交换。 29、双交换:对于三个基因所包括

30、两点测验:它首先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侧交来确定两对基因是否连锁,然后再根据其交换值来确定它们在同一染色上的位置。(基因定位常采用的两种方法:两点测验、三点测验。) 31、三点测验: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用隐性亲本侧交,同时确定

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准确方便一次试验同时测定三对连锁基因的位置。(注:每两种表现型一样,总共有四类不同的比值,这就是三对基因连锁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特征)

32、干扰: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在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就称为干扰。对于干扰通常使用符合系数。

33、符合系数:符合系数=实际双交换值/ 理论双交换值 ×100% 34、质量性状:具有明显的界限,没有中间类型,表现为不连续的变异的形状。

35、数量性状:相对性状间不易区别明显,表现性状表现程度上有一系列的中间过渡型,呈现连续变异的形状。

36、多极因假说:每个数量性状是由许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个基因单独作用较小,与环境影响造成的表现差异差不多大小。因此,各种基因所表现的差异就成为连续的数量的了。 37、微效基因:数量性状一向被认为是由多基因控制,由于基因数量多,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微,所以不能把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通常这类基因称之为微效基因。

38、修饰基因:植物体的一些性状虽然是受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的,但是还有一组效果微小的基因能够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这种微效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之为修饰基因。 39、遗传率:或称之为遗传力,它是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率。

40、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基因突变又称为点突变,是生物进化原材料的主要源泉。

41、突变体:由于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称之为突变体。

42、嵌合体:在体细胞中如果隐性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当代就会表现出来同原来的性状并存,形成嵌合现象或称之为嵌合体。 43、突变的重演性:同一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多次发生,这称之为突变的重演性。 44、突变的可逆性:基因突变现象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即显性基因A可以完全突变为基因a,而隐性基因a又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A,前者通常称之为正突变,后者则称为反突变。 45、突变的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这种现象称为突变的平行性。

46、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为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之为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并不曾在于同一个体中(同源多倍体例外)而是存在同一生物类型的不同个体里。一个基因内部不同座位的改变可以形成许多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总称为复等位基因。

47、致死突变:如果生物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原有的协调关系不可避免的要遭到破坏或削弱,生物赖以正

常生活的代谢关系就会被打乱,从而引起程度不同的有害后果。一般表现为生育反常,极端

就会导致死亡,这种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就称之为致死突变。

48、中性突变:有些基因仅仅控制一些次要的性状,他们即使发生突变也不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力和繁殖力,为自然选择保留下来。这种突变称为中性突变。 49、假显性:如果缺失的区段较小,不严重损害个体的生活力时,则存活下来的含缺失染色体的个体,不免表现各种形式的遗传上的反常,常见的反常是通常被称之为假显性的现象。

50、染色体组:生物体为了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的染色体总数称之为染色体组。

51、单倍体:只含有一套染色体组的生物。在动物中很少见,往往很难存活,而在植物界存在。

52、多倍体:染色体数目可以成倍的增加而并不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当然也伴随着某些生理和遗传性状的变异。

53、单元体:把配子体世代细胞内染色体总数称之为细胞内单元体。

54、同源多倍体:是指加倍的染色体组是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

55、异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不同种属之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56、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的复制,首先从它的一端沿着氢键逐渐断开,当双螺旋的一端一拆开为两条单链,而另一端仍然保持

双链状态时,以分开的每条单链为模版,从细胞核内内吸取于自己碱基互补的游离核苷酸,各自形成一条新的互补链,与原来的模版单链互相旋在一起,恢复了DNA的双分子链结构。这样随着DNA分子双螺旋的完全拆开,就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DNA的这种复制方式就称之为半保留复制。

57、中心法则: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也就是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于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

信息从DNA→DNA的复制过程,这就是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58、突变子:它是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一个突变子可以小到一个核苷酸。

59、重组子:在发生性状的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单位就是重组子。

60、顺反子:这一术语表示一个起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指的基因或略小。一个作用子所包含的一段DNA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顺反子又叫做作用子)

61、重叠基因:指同一段DNA的编码顺序,由于阅读框架的不同或终止早晚的不同,同时编码两个以上的基因。

62、隔裂基因:指一个基因内部为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码顺序,即内涵子所隔裂的现象。

63、跳跃基因:指染色体组上可以转移的基因。

64、结构基因:指决定蛋白质(蛋白酶)结构的基因,亦即一般概念的基因。

65、遗传工程:遗传工程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遗传工程即基因工程,广义的遗传工程还包括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细胞器工程。习惯上遗传工程多指基因工程。

66、基因组:把所有的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的遗传物质,统称为细胞指基因组。

67 细胞质遗传:遗传学中把染色体基因组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之为细胞质遗传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填空题

1、杂交育种可以分为: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分为近缘杂交和远缘杂交。按照性质可以分为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

2、由于种间存在种间隔离,从而保证了物种在遗传上的稳定性。

3、远缘杂种后代分离,可以分为综合(中间)性状类型、亲本性状类型、新物种类型。

4、造成杂交育种胚败育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两个亲本的遗传本质的差异较大,引起受精过程不正常和幼胚细胞分裂高度不规则,因而在发育中途停顿死亡。

5、远缘杂种的不育性表现为:包括杂种的成活性和结实性两个方面。

6、远缘杂种的后代的分离,可以分为:综合(中间)性状类型、亲本性状类型、新物种类型。

7、杂交育种的一般程序是:选育阶段、试验阶段、繁殖推广。 8、杂种优势强度是随着杂种世代的前进而迅速下降,不会固定的,因此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是F1,即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主要形式是杂种第一代。

9、种质资源可以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经过人工杂交或诱变产生的变异类型、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 10、一般引种的程序为:引种试验、引种评价、繁殖推广三个阶段。

11、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即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的细胞中,当芽萌发成枝条时,并在性状上表现于原来类型不同,即为芽变。 12、芽变的特点是:芽变表现的多样性、芽变的重演性、稳定性、局限性。

13、对于芽变的鉴定方法为:直接鉴定法、间接鉴定法。 14、选择育种的程序是:初选、复选、决选。

15、辐射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电磁波辐射和粒子辐射两大类。电磁辐射包括:x 和γ(高能射线、电离辐射)粒子辐射包括:α和β射线。紫外光为非电离射线。

16、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外照射和内照射。

17、电离发生对 DNA 的作用分为:单链的断裂的修复、双链断裂的修复、碱基的修复。 18、化学诱变剂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浸渍法、涂抹法、滴液法、注入法、熏蒸法、施入培养液培养法。

19、化学诱变的处理步骤包括:预处理、药剂处理、后处理三个阶段。

20、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

方法分为:各种射线、异常温度、高速离心力、高温处理。化学方法分为:球水仙素、水和三氯乙醛、笑气、富民隆。

21、生物技术的种类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

22、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DNA 多聚酶、DNA

末端转移酶、逆转录酶。

2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有:基因枪导入法、微弹射击法、电激法、PEG(聚乙二醇)介导法。 24、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有:生物学混杂、基因劣变、病毒侵染、繁殖方法不当、栽培环境不合适。

25、分离假说的验证方法有:回交法、自交法、花粉测定法。 26、独立分配的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7、基因互作的类型包括: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抑制作用。

28、基因定位的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点测验、三点测验。 29、突变的种类有:自发突变、诱发突变。

30、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可以分为: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30、缺失分为:顶端缺失、中间缺失。重复分为:顺接重复、反接重复。倒位分为:臂内倒位、臂间倒位。易位分为:相互易位、简单易位。,和核糖核酸(RNA)。

31、真核生物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物,核酸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蛋白质是由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构成的。

32、核酸是核苷酸的多聚体,它的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包括 3 个部分:五碳糖、磷酸和环状碱基。这种碱基包括嘌呤和嘧啶。

33、、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33、DNA 的碱基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 RNA 的碱基是:腺嘌呤(A) 34、DNA 的碱基顺序决定氨基酸的序列的过程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实际上包括密码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步骤。

35、蛋白质的合成是 mRNA、tRNA 和 rRNA(核糖体 RNA)和核糖体协同作用的结果。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中心,是 rRNA 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起来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起来的小颗粒。 36、按照经典遗传学对基因的概念,可以把重组单位和突变单位统称为结构单位。这样基因即是一个结构单位,又是一个功能单位。

37、目的基因的来源:分离自然的基因与人工合成基因。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利用 37、鸟枪射击法分离基因,基因的化学合成。

38、雄性不育性的类型:核基因发生突变、细胞质雄性不育、核质雄性不育。

39、花色素的三大类群有: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青素。 40、变色花,这类花从花色素上分析都有共同的特点,即花蕾或初开时花色素为类黄酮,花后形成花青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