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松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松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松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松江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语文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2016.12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第一部分积累应用(10分)

一、按要求填空。(7分)

1. 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 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

3. 杜甫在《登楼》诗中“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中国历来强调德治,孔子曰:“为政以德,,。”(《论语?为政》)

二、按要求选择。(3分)

5. 如果你画了一幅骏马图,想在上面题写一些字,下列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 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

B. 白雾鱼龙气,黑云牛马形

C.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D.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第二部分阅读(70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6分)

经济增长对英文的影响

①经济繁荣和语言丰富度,会有密切的关系吗?应该是吧,因为“男人有钱就变坏”(下一句是“女人变坏就有钱”),有了钱名堂就多,各式各样的名词和形容词自然跟着多起来。经济增长后,国际贸易更频繁,新产品、新名词、新概念跟着增加。这项逻辑大概没有人反对,有数字证明吗?有。

②Reksulak,Shughart, Tollison这三位经济学家,2004年发表一篇论文,运用《牛津英文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以下统称0ED)第2版的光盘内容,证实在公元252-1985年间,英文受到国际贸易的显著影响。依据他们的数据,现今使用英文的人口超过3亿,比使用中文的7. 5亿人口少一半以上。但英文是44国的官方语言,这44国的总人口超过16亿,占人类的1/4。现今常用的英文字大约有20万,德文约18. 4万,法文约 10万,所以用英文来研究与语言的成长,应该有重要的代表意义。

③0ED第二版的20册在1989年发行,合计21730页,共收录291500个词,选用250万条引句来解说词义。现在正在编辑第3版,预算额是5500万美元;2005年11月时,已收录 301100个词,每年约新增4000个新字词。0ED的电子版1988年问世, 2002年时是版本3, 各校图书馆大都有在线版可用。

④公元252-1985年间,被0ED引用的引句,分布在哪些世纪呢?

表1

世纪百分比百分比累计

1至12世纪 1. 0 1. 0

13世纪 1. 0 2. 0

14世纪 3. 5 5. 5

15世纪 4. 5 10. 0

16世纪10. 0 20. 0

17世纪16. 0 36. 0

18世纪11. 0 47. 0

19世纪31. 0 78. 0

20世纪20. 0 98. 0

无法辨别年代0. 5 98. 5

⑤我们很容易看出,被引用最多的著作发表在三个阶段:(1)17世纪(16%),这是重商主义蓬勃发展的阶段。(2)19世纪(31%)这是蒸汽机广泛应用、产业革命大跃进的时期。(3)20世纪(20%),这是科技大成长、新兴国家独立、两次世界大战、国际贸易激增的世纪。

⑥现在看来公元252 - 1985年间,新增的230719个英文字词,分布在哪几个世纪:

表2

世纪新字词累计字词数百分比百分比累计1至12世纪7681 7681 3. 33 3. 33

13世纪5014 12695 2. 17 5. 50

14世纪16561 29256 7. 18 12. 68

15世纪16102 45358 6. 98 19. 66

16世纪35810 81168 15. 52 35. 18

17世纪46773 127941 20. 27 55. 45

18世纪21735 149676 9. 42 64. 87

19世纪60559 210235 26. 25 91. 12

20世纪20484 230719 8. 88 100. 00

⑦与表1对照,从表2中,我们可看出一些有趣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要玩经济学界最擅长的游戏:经济因素和英文字词的成长之间,有统计上的相关性吗?简单地说,就是要用计算机统计软件,以“新增字词”为“被解释性变量”,然后用人口、GNP、进口额、出口额、政府收入这6项,当作“解释性变量”,来看双方的相关性。资料是1 830 - 1969年间的年度统计,为什么限定在1830 - 1969年?因为1830年之前无可信的经济统计数字可用,1969年是因为OED内最近的引句是1969年引用的,所以只挑出这140年来回归分析。对语言学界而言,这可能是奇怪或可笑的做法,轻松一下嘛,看经济学界有什么好论点可提供。

⑧先说这个回归分析的整体解释度有多高。非常高,R平方值都在0.85-0.89;作者宣称他们编织的渔网,一次就可以抓到这个大湖里八九成的鱼虾。换句话说,英文字词的增长速度,和上述6项经济变量之间,有85%- 89%的统计相关,在实证研究上算是非常显著。因果关系的方向,是经济蓬勃带动新语词的增长。

⑨接下来看个别变数的状况,答案恐怕会引起较多争议。(1)人口的增加和GNP的增加,对新字词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口愈多,国家愈富有,新字词怎么反而会减少?应该是相反吧!(2)政府收入(税收)和支出(公共建设)的增加,也会显著减少新字词,这实在违反常识。(3)出口额增加,与新字词的增加有密切关系;这合乎预期,因为要卖东西到各国,必须学习更多外国文字与观念。(4)进口额增加,会减少新字词的增加。这又违反常识了;半个世纪以来进口的商品,不知给我们的文字带来多少丰富的内容。

⑩我的意见是:这样的回归分析,得到违反常识的结果,很难让人接受。作者硬讲了许多理由,来说明这些结果并非不合理,反而让人更难接受。我觉得这篇文章没有说服力,太冗长,有不少偏离主题的内容,在竞争性很强的期刊市场上,应该没有刊登的价值。我觉得有趣的部分,是它对OED内容的各种统计分析:各世纪间新字词的分布状况(见其表1、表2)。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意义,是在提醒语言学界说,不要忽略经济因素对语言丰富化的影响。(赖建诚《经济史的趣味》)

6. 第①段中“这项逻辑”是指。(3分)

7. 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3分)

8. 下列对文中“回归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回归分析的高解释度是经济蓬勃带动新英文词语增长的原因。

B.文中作者认为挑出140年来做回归分析是奇怪或可笑的做法。

C.它用来研究英文字词的增长速度与6项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D.因为回归分析得到的是违反常识的结果,所以很难让人接受。

9. 简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0. 根据上下文补写第⑦段横线处的内容。(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6分)

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李娟

①洗衣服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有机会出去玩玩,还可以趴在河边的石头上舒舒服服地呼呼大睡,还可以跑到河边附近的毡房子里串门子、喝酸奶。此外还可以好好洗个澡。

②夏天真好,太阳又明亮又热烈,在这样的阳光之下,连阴影都是清晰而强烈的,阴影与光明的边緣因为衔含了巨大的反差而呈现奇异的明亮。

③我光脚站在石头上,空空荡荡地穿着大裙子,先把头发弄湿,再把胳膊弄湿,再把腿弄湿,风一吹过,好像把整个人都吹透了,浑身冰凉,好像身体已经从空气里消失了似的。而阳光滚烫,四周的一切都在晃动,抬起头来,却一片静止。我的影子在闪烁的流水里分分明明地沉静着,它似乎什么都知道,只有我一个人很奇怪地存在于世界上,似乎每一秒钟都停留在刚刚从梦中醒来的状态中,一瞬间一个惊奇,一瞬间一个惊奇。我的太多的不明白使我在这里,又平凡又激动。

④天空没有一朵云,偶尔飘来一丝半缕,转眼间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透明的一股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空空寂寂。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空的。还有我的手指甲——在林子里的阴影中时,它还是闪着光的,可到了阳光下却透明而苍白,指尖冰凉。我伸着手在太阳下晒了一阵后,皮肤开始发烫了,但分明感觉到里面流淌的血还是凉的。我与世界无关。

⑤河水很浅,里面的鱼却很大,而且又大又贼的,在哗啦啦的激流中和石缝中,很伶俐地、游刃有余地穿行,像个幽灵。相比之下,百灵鸟则是一些精灵。它们总是没法飞得更高,就在水面上、草丛里上蹿下跃的,有时候会不小心一头撞到你身边。

⑥还有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美丽植物,有许多都能开出令人惊异的小花。仔细地看,会发现这些小花们和周围的大环境虽然一眼看去很协调,其实,朵朵都在强调不同之处。似乎它们都很有些得意的小聪明,都暗自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它们太过天真了而太过微弱;又由于太过固执,而太过耀眼。它们更像是一串串带着明显情绪色彩的叹号、问号和省略号,标在浑然圆满的自然界的暗处……

⑦凑得很近很近地去看一朵花,会发现它大部分都是由某种“透明质地”构成的:粉红色的透明,淡青的透明,浅黄的透明……那些不透明的地方,则轻微地、提醒似的闪着光芒。这光芒映照在那些透明的地方,相互间又折射出另外一些带有些微影像的光芒……一朵花所能闪烁出的光,也许连一指远的地方都照不亮,但却是它所呈现出的种种美丽中,最神秘诱人的一部分。

⑧更奇妙的是花还有香气……哎!花为什么会有香气呢?花能散发香气,多么像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出爱情呀!真羡慕花儿。但我对这些花儿们的了解也只不过是以自己的想法进行胡乱揣测而已。花的世界向我透露的东西只有它或明显或深藏的美丽。并且就用这美丽,封死了一切通向它的道路。我们多么不了解花呀!尤其是想到,远在人类诞生之前,世上就有花了,人类消亡以后,花仍将一成不变开遍天涯……便深深感觉到孤独的力量是多么深重巨大。我们与世界无关……

⑨还有那些没什么花开的植物们,深藏自己美丽的名字,却以平凡的模样在大地上生长。其实它们中的哪一株都是不平凡的。它们能抽出枝条,我却不能;它们能结出种子,我却不能;它们的根深入大地,它们的叶子是绿色的,并且能生成各种无可挑剔的轮廓,它们不停地向上生长……所有这些,我都不能……植物的自由让长着双腿的任何一人都自愧不如,绿色就是大地上最广阔、最感人的自由呀!当我

们看到绿色,总是会想:一切都不会结束吧?然后就心甘情愿地死去了。这一切多么巨大,死去了都无法离开它……真的,一株亭亭地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也许就是我们最后将到达的地方吧?

⑩就这样,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光里,身体自由了,想法也就自由了。自由一旦漫开,就无边无际,收不回来了。常常是想到了最后,已经分不清快乐和悲伤。只是自由。只是自由。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死去的,到那时,我会在瞬间失去一切,只但愿到了那时,当一切在瞬间瓦解、烟消云散后,剩下的便全是这种自由了……只是到了那时,我凭借这种自由而进入的地方,是不是仍是此时河边的时光呢?

?总之,到河边洗衣服的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爱怎么想就怎么想。至于洗衣服就是次要的事的了,爱洗不洗,往水里一扔,压块石头不让水冲走。等玩够了回来,从水里一捞,它自己就干净了嘛。

11. 第③段“沉静”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12. 第④段的描写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4分)

13. 第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有何效果?(3分)

14. 第④段和第⑧段两处写到“与世界无关”的作用是什么?(3分)

15. 本文题目是“河边洗衣服的时光”,为什么在结尾作者却说“至于洗衣服就是次要的事了”?请加以评析。(4分)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6—18题。(8分)

夜雨述怀王十朋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

浇肠竹叶频生晕,照眼银釭自结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不须杜宇唤归家。

【注】①王十朋,南宋政治家,诗人,曾因批评朝政遭压制。

②“竹叶”指竹叶青酒,“银釭”指银灯,结灯花为报喜之兆。

16. 下列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1分)

A.身似蝶

B.影非蛇

C.逆旅

D.杜宇

17. 对这首诗中“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夜深风雨交加,天气突变,难以入眠而感到愁苦。

B.因梦醒身体虚弱,有些恍惚,没有痊愈而感到烦恼。

C.因受当权者压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感到苦闷。

D.因常年羁旅在外,子规啼之,触动乡思而感到悲愁。

18.结合全诗,赏析画线句。(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7分)

①李适之,恒山愍王孙也,始名昌。神龙初,擢左卫郎将。开元中,迁累通州刺史,以办治闻。按察使韩朝宗言诸朝,擢秦州都督。徙陕州刺史、河南尹。其政不苛细,为下所便。玄宗患谷、洛岁暴耗徭力,诏适之以禁钱作三大防,曰上阳、积翠、月陂,自是水不能患。刻石著功,诏永王璘书,皇太子瑛署额。进御史大夫。

②二十七年,兼幽州长史,知节度事。适之以祖被废,而父象见逐武后时,葬有阙,至是丐陪瘗①昭陵阙中,诏可。褒册典物,焜照都邑,行道为咨叹。迁刑部尚书。适之喜宾客,饮酒至斗余不乱。夜宴娱,画决事,案无留辞。

③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相,累封清和县公。尝与李林甫争权不协,林甫阴贼,即好谓适之曰:“华山生金,采之可以富国,顾上未之知。适之性疏,信其言,他日从容为帝道之,帝喜以问林甫,对曰:“臣知之旧矣。顾华山陛下本命,王气之舍,不可以穿治,故不敢闻。帝以林甫为爱己,薄适之不亲。于是,韦坚、裴宽、韩朝宗皆适之厚善,悉为林甫所构得罪。适之惧不自安,乃上宰政求散职,以太子少保罢,欣然自以为免祸。俄坐韦坚累,贬宜春太守。会御史罗希奭阴被诏杀坚等贬所,州县震恐,及过宜春,适

之惧,仰药自杀。——《新唐书?李适之传》

【注】①瘗(yi)埋葬

19.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擢左卫郎将()(2)顾上未之知矣()

(3)故不敢闻()(4)俄坐韦坚累()

20.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而父象见逐武后时诚恐见欺

B. 帝喜以问林甫思试之斗以舰之

C. 顾上未之知儿之成,则可待乎

D. 上以林甫为爱己而薄适之徐而察之

21.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玄宗患谷、洛岁暴耗徭力,诏适之以禁钱作三大防,曰上阳、积翠、月陂,自是水不能患。

22. 皇帝“薄适之”的原因是。(3分)

23. 依据全文,概述李适之的性格特点。(3分)

七、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3分)

南泾道院记

赵孟頫

①浙右之地,水居十七,其势汪洋沮洳,往往而是,水行之道,可以通舟楫,土人谓之为泾。嘉兴城西南五十里而远曰“秀泾”,有张氏者居其地。德祐之末毁于兵火,张君全真乃改筑于秀泾之南,所谓南泾者也。既而其妻死,不复娶,辟以为道院。

②脱儒冠,著道士服,脩然独处,以颐性养神为事。凡田畴所入,悉以供土木工估。中为殿堂,祠玄武神。其背为延真之阁、讲道之堂:其左右为栖士之舍:其阳为迎仙之桥、放生之池。因池为堤,列树松、柏、梅、竹。又南数十百步有大朴,数百年物,作庵其下曰朴庵。陂塘环萦,林木蔽翳,境物洁盛,清人心目,故游方之士乐其处而多至焉。盖经始于至元丙戌,历十有余年而后成,亦勤矣哉!

③人之生也,自非圣贤,莫不有所役,或役于名,或役于利,大有所求则大役,小有所求则小役,总总如也。割去世累,优游恬淡以求自适,虽末为无所求。其视汲汲于名若利,匐匐颠仆于污秽之途,规毛发衣食以妪煦妻子,相去岂不远哉!

④初,松江修竹胡氏事玄武甚严①,其家火而神像俨然独存。张君迎归,构殿以祠之。上梁之日雨,几不克建,张君祷焉。俄有白鹤廿八从东北来,翱翔其上,良久西南去,雨随已,而大雨于西南三里之外。何其异也!上强山僧靖达从吾游,道张君之为人,且道其意,乞文记其始末,故采其言以为记。

【注】①玄武:道教中的神兽

24. 概括第①段的内容。(2分)

25. 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3分)

26. 概述第②段中“亦勤矣哉”中“勤”的表现。(3分)

27. 对第④段中“异”指代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指胡氏家族遭受火灾而只有神像庄严独存这一奇事。

B.指张君建造宫殿祭祀神像但多日下雨不停这一现象。

C.指张君祈祷许久让大雨落在西南三里之外这一举措。

D.指张君祈祷的虔诚之心引来白鹤为其止雨这件事情。

28.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相去岂不远哉”的内涵。(3分)

第三部分写作(70分)

有人说:“如今,人们读得太多而没有时间审美,写得太多而没有时间思想”,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豁然开朗

2.登建康赏心亭

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4.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二、阅读

5.B

6.(3分)答案示例:经济繁荣促进了语言的丰富。(3分)经济的繁荣和语言丰富有密切关系。(2分)(评分说明:“认识到促进关系”“经济的繁荣”“语言的丰富”各1分)

7.(3分)用数字阐明英文是占比最高的官方语言,证明用英文来研究与语言的成长是具有代表意义的,数据详实更有说服力。(评分说明:“观点”2分,“数据的作用”1分)

8.(3分)C

9.(3分)答案示例:在指出回归分析部分结果让人难以接受,以及三位经济学家论文缺陷的基础上,强调其价值意义,照应上文(总结上文),使议论更全面更严密,同时呼应了引文出处《经济史趣味》的书题。(评分说明:“对内容2方面的概括”、“照应、总结”、“书题”)

10.(4分)答案示例:1.英文字词增加最多的三个阶段是16世纪(15.52%)、17世纪(20.27%)、19世纪(26.25%),说明经济因素与英文字词的成长有关联;2.但是科技大成长的20世纪新词增加的百分比(8.88%)反而减少。(评分说明:“增加最多的三个阶段”1分,“经济因素与英文字词的成长有关联”1分“20世纪百分比(8.88%)反而减少”1分,一点两分,两点三分,三点四分)

11.(2分)我的影子在波光粼粼的流水中瞬间安静了下来,周围的寂静也让我的内心迅速地安定了下来。(说明:“安静”1分,“心灵的安定”1分)

12.(4分)示例一:从触觉的角度作者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我的手在河里洗衣服弄湿后的真切感受,先是细致描写“手”在林间的阴影下“透明而苍白有点冰凉”,然后的感觉是在阳光下发烫,但里面的血还是凉的。这些细微的感觉也体现了作者内心比较细微复杂的感情。(说明:听觉、视觉、触觉、细节等角度1分,具体细2分,描写的作用1分)

示例二:先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环境,天空的云朵化为透明的热气,河水的哗哗衬托周围的安静。再用细节,写出指甲光泽的变化,最后从触觉和心理感觉角度,写出了“我”在河边阳光下的真是体验。描写细致生动,表现出住着各种细微复杂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13.(3分)将小花比作标点符号,表现出小花在大自然大环境中并不是主体内容,显示了她们的渺小以及和大环境的协调;而各种不同的标点符号,又表现出每一种小花都有自己的个性,都与众不同。暗含了作者的欣赏之情。贴切形象,很具表现力。(说明:点明本体喻体“小花比作标点符号”1分,具体分析1分,作用1分)

14.(4分)第③段写“我”体内的凉爽感觉和周围的炎热形成的反差,“无关”强调的是自己的具体感受;第⑦但的“无关”强调的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孤独。两处“无关”,使文章连贯,浑然一体,又形成了语意的递进,把作者对自然生命的思考推进了一层,为后文对自由的议论张本。(说明:两处“无关”强调的内容各1分,二者的作用1分。答对2点给3分,3点4分)

15.(4分)本文作者描写了夏天河边炎热明亮的环境以及在河边洗衣时的欢乐与悠闲的时光。在这个过

程中作者慢慢地沉浸在自然里,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在自然中真正感受到了自由的意义,体悟到自由的哲思。到文章的最后作者凭借这种字有进入内心祥和的世界。所以外在的洗衣服这琐事是次要的了,关键是心灵世界的自由与闲适。以上这些诗作者情之所至的自然流露,也照应了标题和开头,所以这样写有其合理之处。(说明:特点1分,评价1分,分析1分)

16.(1分)C

17.(3分)D

18.(4分)答案示例:诗句借景抒怀(融情于景)。深夜寂寂,风雨凄凄,庭中芭蕉本显清冷,在风雨撼动下,更是凄凉萧瑟,引起诗人的身世感怀和无限愁绪。既照应了题目,又为全诗营造了悲秋的感情基调。(评分说明:情景交融1分,分析2分,效果1分)

19.(4分)(1)提拔(2)使……知道(3)只是(4)因……而判罪/定罪(因犯……的罪)

20.(2分)A

21.(5分)唐玄宗担忧谷、洛二水所引发的水灾,每年要消耗巨大的工役劳力(来抵御水灾),(于是)下诏让李适之使用皇帝的钱财作三大防堤,称作上阳、积翠、月陂,从这以后洪水不在祸害(周边了)。(评分说明:一句1分,扣完为止)

22.(3分)答案示例:皇帝认为李适之没有亲自考察华山金矿的情况就加以禀告,为人草率。同时也凸显了李林甫的阴险狡诈。(评分说明:意对即可)

23.(3分)答案示例:宽厚为政(其政不苛细,为下所便);好酒但决事果断(夜宴娱画,决事案无留辞);为人粗疏(尝与李林甫争权不协,被林甫所阴)。(评分说明:1点1分)

24.(2分)答案示例:介绍南泾道院的地理位置和建造缘起(由来)。

25.运用整句(排比)。以殿堂为中心,细致罗列了道院的设计布局,突出其清幽养性的特点。富有节奏,增强文势。(评分说明:写出特点2分,作用1分)

26.答案示例:1.投入之巨;2.建筑之多;3.时间之长

27.(2分)D

28.(3分)答案示例:人生一世大多时候总是被生活中功名利禄所驱使,与如今今世人汲汲于名利,为了养育妻子与孩子在名利场上匍匐前行。这与张君追求的道教处世方式,清静寡欲,自然无为(去除外在的牵绊追求内心的恬淡、自我安适,即使最终无所作为也罢)差别大也。(评分说明:世人特点1分,张君特点2分)

2017年上海卷语文高考试题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C)(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却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测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理论的解释力。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讲道理?从常识。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是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一模压轴25题

25.(12分)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以1cm/秒的速度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以2cm/秒的速度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 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其中曲线OG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其余各部分均为线段). (1)试根据图(2)求0<t≤5时,△BPQ的面积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2)求出线段BC、BE、ED的长度; (3)当t为多少秒时,以B、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E相似; (4)如图(3)过E作EF⊥BC于F,△BEF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果△BEF中E、F的对应点H、I恰好和射线BE、CD的交点G在一条直线,求此时C、I两点之间的距离.

25.已知,如图,Rt△ABC中,∠ACB=90°,BC=8,cot∠BAC=,点D在边BC上(不与点B、C重合),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DAE=∠BAC,点F 在线段AE上,∠ACF=∠B.设BD=x. (1)若点F恰好是AE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 (2)若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ADE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BD的长.

25.(14分)如图,△ABC边AB上点D、E(不与点A、B重合),满足∠DCE=∠ABC,∠ACB=90°,AC=3,BC=4; (1)当CD⊥AB时,求线段BE的长; (2)当△C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AD的长; (3)设AD=x,BE=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2017上海语文春考卷(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l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秦风·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A)。(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B)。(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 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④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的纯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的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 2.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2分) 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在艺术中,⑥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D)(2分) 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 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 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 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 二阅读与鉴赏 7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南桥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的《·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 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

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

2017-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 25 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 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 4.已知非零向量 a , b , c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向量 a 与向量 b 平行的是( ) ; (B ) ; (D ) 浦东新区 2017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数 学 试 卷 (完卷时间:100 分钟,满分:150 分) 2018.1 考生注意: ... 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 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 4 分,满分 24 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上】 1.如果把一个锐角三角形三边的长都扩大为原来的两倍,那么锐角 A 的余切值( ) (A )扩大为原来的两倍; (B )缩小为原来的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下列函数中,二次函数是( ) 1 2 ; (A ) y = -4 x + 5 ; (B ) y = x (2 x - 3) ; (C ) y = ( x + 4) 2 - x 2 ;(D ) y = 1 x 2 . 3.已知在 Rt △ABC 中, ∠C = 90? , AB = 7 , BC = 5 ,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5 5 5 5 (A ) sin A = ; (B ) cos A = ; (C ) tan A = ; (D ) cot A = . 7 7 7 7 (A ) a / /c , b / /c ; (B ) a = 3 b ; (C ) a = c , b = 2c ; (D ) a + b = 0 . 5.如果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的图像全部在 x 轴的下方,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a < 0 , b < 0 ; (C ) a < 0 , c > 0 ; (B ) a > 0 , b < 0 ; (D ) a < 0 , c < 0 . 6.如图,已知点 D 、 F 在 △ABC 的边 AB 上,点 E 在边 AC 上,且 DE ∥BC ,要使得 EF ∥CD ,还需添 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 A (A ) EF AD AE AD = = CD AB AC AB ; F (C ) AF AD AF AD = = AD AB AD DB . D E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4 分,满分 48 分) x 3 x - y 7.已知 = ,则 的值是 . y 2 x + y B (第 6 题图) 8.已知线段 MN 的长是 4cm ,点 P 是线段 MN 的黄金分割点,则较长线段 MP 的长是 cm .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__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_________________,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常识和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作“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含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7年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说明文篇]含答案解析

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 说明文篇 【松江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20分) 上海田子坊 ①“上海新地标”田子坊建成开坊已逾十年。如今田子坊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上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都市坐标之一。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小里弄街坊”志成坊,到本世纪伊始的“国际文艺范”田子坊,这一华丽转身,不仅折射着时代的嬗变、商家的创意,更体现着文化的传承,彰显着海派风情的人文底蕴。 ②成就田子坊文化艺术特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③田子坊地处原来的法国租界和华人居住区,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由于这一独有的地理位置使得田子坊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再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既有上层社会居住的花园住宅区,也有中产阶层居住的普通新式里弄住区,同时还有下层社会阶层人员和工人居住的拥挤的简陋里弄住区,以及建筑空间尺度较大的工厂生产区。建筑风格包容了折中主义、英国新文艺复兴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中国传统砖木结构风格,还有西班牙建筑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等等。田子坊由此也成为上海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类型最丰富的街区之一。不仅如此,田子坊内还有大片的石库门建筑,而且还有上海少见的“面对面”石库门。 ④更难能可贵的是,至今田子坊依然居住着一些原有居民,他们弄堂里的生活形态,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生活方式,为田子坊增添了许多生活情趣。

⑤原来的居民将住宅租借给创意产业,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对内部进行装修,而红砖墙、黒木门、条石门框、天井、厢房等建筑外观没有改变。而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这些厂房外观高大宽敞、布局疏密有致、红灰外色体现着独特的时代印迹,颇受具有先锋观念创意人士的青睐。内部则空间庞大,适宜改造以适合艺术家们的工作需求。而且,这些旧厂房租金低廉,适合那些对租金敏感的艺术家们。厂房改成的工作室经过艺术的再现,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陈逸飞的工作室展现了古朴、凝重的建筑特点;尔冬强的工作室则具有后工业革命时留下的痕迹,两台吊车不只是摆设,它照常能启动,而天棚的进口透光板更能体现现代建材的运用,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版画的手工制作,使你在时光穿梭中来回奔跑。 ⑥这种“旧瓶装新酒 .....”的整体模式不仅使历史文化遗迹得以完好地保存,而且这一创举使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缩短到只有7年,使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如火如荼地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美好前景。 ⑦如今的田子坊成了各种文化的聚宝盆。结合老弄堂、工厂和石库门衍生出老上海时的旗袍、丝巾、老日历等商品,彰显了浓郁的老上海风情;剪纸、刺绣、戏曲脸谱、雕刻等元素的应用,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回力鞋、老铅笔盒、搪瓷缸和毛主席像、红色标语等,则刮起一股复古的文化风潮;更有深受白领和学生青睐的音乐、咖啡、摄影、品茶等溢满小资风情的慢节奏西洋文化。 13.第⑥加点词“旧瓶装新酒”在文中的含义是。(3分) 14.第⑥段主要采用了说明方法,作用是。(4分) 15.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的优势是:(6分) (1) (2) (3) 16.下列从文中提取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3分)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2017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4:古诗鉴赏

2017年高三二模汇编4:古诗鉴赏 宝山、长宁、金山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春日独酌 唐李白 东风扇淑①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②。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知音寻不存,已矣何所悲。” 13.下列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 A.清新俊逸 B.风骨峥嵘 C.浪漫奔放 D.天然去雕饰 14.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起首四句用“比”的手法,景情理结合,重在托物言志。 B.“扇”写东风吹拂的态势,“荣”表现万物盎然的生机。 C.“白日”两句用动词,使色彩更鲜明,画面更富有动态。 D.结尾两句点题“独酌”,又呈现了主人公的动作和神态。 15.请从写法和情感两个方面比较画线句与注释《咏贫士》的异同。(4分) 13.B 14. A“比”错,应是“兴”;“重在托物言志”错,重在寓情于景,然后景中寓理。 15. 示例:(1)写法上都用了(物我)对比;(2)李白用具体意象“孤云”、“众鸟”(为“彼物”)与自己对比,陶渊明用总括的物类与比喻自己的具体意象“孤云”作对比(李白用具体意象作“彼物”,陶渊明用具体的物象喻自己而用“类”作彼物)。(3)情感上都是孤独无依;(4)李白是更多理想破灭的伤感,陶渊明更表达了对清贫(高洁)的坚守。(1点1分。写法和情感各2分。“同”2分、“异”2分) 青浦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春日独酌 唐李白 东风扇淑①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②。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知音寻不存,已矣何所悲。”

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学年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6.12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_____·劝学》)(2分) (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八声甘州》)(1分)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朋友将留学远行,依依不舍,此时最适合赠别朋友的是下列诗句中的()。(2分)A.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画线处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3分) 在几代考古工作者5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二里头遗址的全貌愈发清晰:这里发现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网络,发现了最早的宫城,发现了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作为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开城市布局和规划的先河,___________________。 A.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B.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 C.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D.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 ①主席:作为主持人,在我两边雷声贯耳的同时,眼前也交织着两组截然不同的世纪画面,忽而是伤感的咏叹调,忽而是激荡的主题曲。对20世纪的回忆会是凯歌高奏还是摇头叹息?让我们再听听双方的总结陈词吧。 ②反方三辩:谢谢主席,大家好!我要在这里指出对方辩友的是,从我方一辩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今天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讨论的前提条件,您不能以此来作为它的论据。而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喜事,有什么忧事啊! ③对方辩友,世纪回眸,有喜有忧。我方与对方辩友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这点上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您到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一旦人类自身走向了终结,那么所有的发展与成就都将灰飞烟灭,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取决于我们的忧患意识啊! ④很高兴对方二辩在陈词中,就已经替我们明确地区分了什么是恐惧意识,什么是忧患意识,而且承认了忧患意识确确实实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那么,我在这里应该告诉大家,我们就是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忧患意识使人类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我想提出,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喜忧之事常常是同一立场的两个方面。乐极生悲,满常招损,不可不察。 ⑤另外,明确发展是主流,并不能直接得出喜大于忧的结论,应该分析主流是如何出现的,如何确立的以及如何继续保持这种主流。人类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灾难性的问题,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忧患吗?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2017-2018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

崇明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 九年级数学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在Rt ABC △中,90C ∠=?,5AB =,3BC =,那么tan A 的值是………………………( ▲ ) (A)34; (B)43; (C)35; (D)4 5. 2.抛物线22(3)4y x =+-的顶点坐标是 ……………………………………………………( ▲ ) (A)(3,4); (B)(3,4)-; (C)(3,4)-; (D)(3,4)--. 3.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DE BC ∥.已知6AE =, 3 4 AD DB =, 那么EC 的长是 ………………………………………………………………………………( ▲ ) (A) 4.5; (B) 8; (C) 10.5; (D) 14.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3:1DE EC =,联结AE 交BD 于点F ,那么 DEF △的面积与BAF △的面积之比为………………………………………………( ▲ ) (A)3:4; (B)9:16; (C)9:1; (D)3:1. 5.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5,圆心距为3,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6.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6AB =,10AC =,BA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 过点E 作EF BC ∥交AC 于点F ,那么EF 的长为………………………………( ▲ ) (A)52; (B)83; (C)103; (D)15 4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已知23x y =(0)y ≠,那么 x y y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