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技术-生态环境部

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技术-生态环境部
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技术-生态环境部

附件2

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编制组

2014年6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3)

4.1评估内容 (3)

4.2工作程序 (3)

5农村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4)

5.1评估工作分级及分区 (4)

5.2农村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4)

5.3农村环境质量评估体系指标计算 (4)

6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12)

6.1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12)

6.2农村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12)

6.3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结果分级 (12)

7实施与监督 (12)

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农村环境质量评估的内容、工作程序、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我国县(含县级市)域及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的年度综合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HJ/T 332-2006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GB/T 25413-2010 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

HJ 193-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

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HJ 655-201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动监测技术规范

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92-2006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农村环境

指与农村居民日常工作、生活、休息及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外界事物的统称,包括自然的、人工的和社会的环境要素。

3.2种植型村庄

以种植业为主,如粮食作物、果蔬等为主业的行政村,其污染源主要为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农膜等。

3.3养殖型村庄

以畜禽、水产等养殖业为主的行政村,其污染来源主要是畜禽、水产养殖产生的粪便、养殖废水等污染。

3.4工业型村庄

以工矿企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或者临近工矿企业,受其影响较大的行政村,其污染来源主要是工矿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

3.5恶臭

指人们通过嗅觉感觉到难闻的臭味,是一项定性评估指标,区别于GB14554-93中的“恶臭污染物”。

3.6植被覆盖指数

指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耕地等三种类型的面积占陆域总面积的比例,用于反映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

3.7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指评价区域内外来有害物种对地方经济、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一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指标,用于反映评价区域生物安全性。

3.8人居环境建设指数

人居环境建设指数包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饮用水集中供水率、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反映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的完善程度。

3.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是指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卫生填埋、焚烧和资源化利用(如制沼气和堆肥)。

3.10生活污水处理率

指经过污水处理厂以及其他经技术规范推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生活污水量占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

3.11饮用水集中供水率

指集中供水形式取得饮用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1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粪便占其畜禽养殖粪便产生总量的百分比。

3.13公众满意度

指公众对评价区域环境的满意程度。

4总则

4.1评估内容

构建环境空气、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等要素的质量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评价农村环境质量。

4.2工作程序

图1 农村环境质量评估工作程序

5农村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5.1评估工作分级及分区

考虑农村环境管理需求以及建设、监管要求,本指南设置县(含县级市)域和村庄两级评估。

根据农村环境污染特点,本指南将村庄分为种植型村庄、养殖型村庄和工业型村庄等三类进行评估。 5.2农村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农村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农村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总体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备注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指数

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 适用于有地表水体区域 地下水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要素

土壤环境质量指数

植被覆盖指数 生态要素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适用于县域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生活污水处理率 饮用水集中供水率

人居环境建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

利用率

适用于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域 农村环境质量

公众满意度

公众满意度

5.3农村环境质量评估体系指标计算 5.3.1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1)环境空气质量评估指标

表2 环境空气质量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

环境空气 种植型

养殖型

工业型

评估单元 具备环境空气监测站 采用测站监测指标作为评估指标.

县域

恶臭

不具备环境空气监测站

恶臭

恶臭

根据村庄工业污染特征增加选择1~2个指标。

村庄

(2)环境空气质量评估方法 1)县域环境空气质量评估方法

以县域为评估单元,引用环境空气监测站数据,对照GB3095-2012中相应的标准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要求,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县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1

11

n A D N =×

A 1:县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D :县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赋值:100;

n 1:达标频次,评估指标均达标,该监测频次为达标,否则,不达标; N 1:监测频次。

2)村庄环境空气质量评估方法 ①种植型和养殖型村庄

以村庄为评估单元,种植型和养殖型村庄环境空气质量评估均选用恶臭定性评估指标。以是否闻到恶臭为评判标准,开展随机性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份数不低于村庄人口规模的5%(或不少于40份)。村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2

22

(1-)n A D N =× A 2:村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D :村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赋值:100; n 2:调查中闻到恶臭的人数; N 2:总调查人数。 ②工业型村庄

以村庄为评估单元,工业型村庄选用恶臭定性评估指标和特征因子定量评估指标。以是否闻到恶臭为评判标准,开展随机性问卷调查,并根据工业污染特征增加选择1~2个指标,开展现场监测或监督监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123120.50.5(1n n A D N N ??=××+×????

?

A 3:村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D、n1、N1、n2、N2:定义同前。

5.3.2水环境质量指数

(1)评估指标

1)饮用水源地水环境

表3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评估指标

村庄类型种植型养殖型工业型评估单元备注

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按照GB3838-2002中表1、表2

中的29项指标开展监测

地下水:按照GB/T14848-93中5.3规定

的20项指标开展监测

县域/村

依托具备监

测能力的县

监测站开展

监测

2)地表水环境

表4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估指标

村庄类型种植型养殖型工业型评估单元备注

地表水状况有/无县域/村

具备例行监测点位/断面

采用例行监测的指标作为评估指标

县域/村

适当考虑典

型村的评估

结果

黑臭水体比例

(以村庄内连续2年不干涸水体为对象)

pH pH pH

色度色度色度

氨氮 COD Mn

氨氮

不具备例行监

测点位/断面

总磷村庄

工业型村庄

根据当地的

环境污染特

征增加选择

1~2个特征

指标开展监

3)地下水环境

表5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指标

村庄类型种植型养殖型工业型评估单元备注

具备例行监测点位/断面

采用例行监测的指标作为评估指标

县域/村

庄pH pH pH

色度色度色度

肉眼可见物肉眼可见物肉眼可见物

嗅和味嗅和味嗅和味

COD Mn

Mn

不具备例行监

测点位/断面

氟村庄

工业型村庄

根据当地的

环境污染特

征增加选择

1~2个特征

指标开展监

(2)数据来源

1)具备例行监测断面/点位,采用例行监测数据。

2)不具备例行监测断面/点位,以现场调查、统计资料为主,辅以环境现状监测。

(3)评估方法

1)具备例行监测断面/点位,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估。

2)不具备例行监测断面/点位,定性评价指标为嗅和味、肉眼可见物(地下水),若有,不达标;否则达标。定量指标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估。

3)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相应标准按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进行评估。

4)计算公式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统一归化为达标频次进行评估,计算公式如下:

112233312123123312123123

- A D A D A D A n n n

D F D F B D F N N N n n n

D F D F D F N N N =×+×+×=××+××+××=××

+××+××() (县域)

(村庄) A :水环境质量指数;

A 1、A 2、A 3:分别为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指数、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地下水环境质量指数;

B :典型村水环境质量赋值,30(根据典型村水环境质量评估结果计算,B=30×(1-m ),m 为典型村水环境达标率);

D 1、D 2、D 3:分别为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质量所占权重,分别为0.5、0.25、0.25(如区域内无地表水体,则不考虑地表水体,饮用水源地及地下水环境质量所占权重调整为0.5、0.5);

F :环境质量指数赋值,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评估单元为村庄时,按黑臭水体比例赋值,当占比小于30%,为100;当占比大于等于30%,为50;当占比大于等于50%,为0);

n 1、n 2、n 3:分别为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达标频次,评估指标均达标,该监测频次为达标,否则,不达标;

N1、N2、N3:分别为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频次。

5.3.3土壤环境质量指数

(1)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选取见表6。

表6 土壤环境质量评估指标

种植型养殖型工业型

评估单元一票否

决性指

评估指标评估指标评估指标

备注

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

农药施用强度总铜特征污染物指标1

化肥施用强度总锌特征污染物指标2

村庄六六六

总量或

滴滴涕

总量地膜残留量总砷

工业型村庄根据当

地工业污染特征增

加选择1~2个特征

污染物指标

县域同上同上同上同上(2)数据来源

以现场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为主,辅以环境现状监测。

(3)评价标准

各评价指标参考标准具体如下:

1)六六六总量或滴滴涕总量

执行HJ/T 332-2006相应标准。

2)农药施用强度

此项指标标准值为3.0(折纯,kg/hm2.a)。

3)化肥施用强度

此项指标标准值为250(折纯,kg/hm2.a)。

4)地膜残留量

此项指标标准值为75kg/hm2。

5)土壤有机质含量

此项指标标准参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具体见表7。

表7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摘录)单位:(g/kg)

项目级别土壤

一级>40

二级 30-40 有机质

三级 20-30

四级 10-20 五级 6-10 六级

<6

6)特征污染物指标

对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相应标准按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进行评估。

(4)指标赋分及评估方法

各指标赋分及评估方法见表8~表10。 1)种植型

表8 各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一览表

指 标

分值

评估方法

六六六总量或滴滴涕总量 /

此项指标为一票否决性指标。若超标,则土

壤环境质量指数为0分。

土壤有机质含量 20 若达到“一级”标准,得20分;若达到“二级

或三级”标准,得10分;若达到“四至六级”

标准,得0分。 农药施用强度 30

化肥施用强度 30

土壤环境质量指数

地膜残留量 20

若该项指标值≤标准值,则此项指标得满分;

若该项指标值>标准值,则此项指标得0分。

2)养殖型

表9 各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一览表

指 标

分值

评估方法

土壤有机质含量 10 若达到“一级”标准,得10分;若达到“二级

或三级”标准,得5分;若达到“四至六级”标

准,得0分。

总铜 30

总锌 30

土壤环境质量指数

总砷 30

若该项指标值≤标准值,则此项指标得满分;

若该项指标值>标准值,则此项指标得0分。

3)工业型

表10 各指标分值及评估方法一览表

指 标

分值

评估方法

土壤有机质含量 20 达到“一级”标准,得20分;达到“二级或三

级”标准,得10分;达到“四至六级”标准,

得0分。 土壤环境质量指数

特征污染物指标1 40 指标值≤标准值,得满分;指标值>标准值,

特征污染物指标2 40

得0分。

(5)土壤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1)村庄土壤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①种植型

土壤环境质量指数=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数+农药施用强度指数+化肥施用强度指数+地膜残留量指数

②养殖型

土壤环境质量指数=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数+总铜指数+总锌指数+总砷指数

③工业型

土壤环境质量指数=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数+特征污染物指标1指数+特征污染物指标2指数

2)县域土壤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选取不低于10%的村庄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取样本村土壤环境质量指数平均值作为县域土壤环境质量指数。

5.3.4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1)评估指标

选取植被覆盖指数、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作为评估指标。

1)植被覆盖指数

植被覆盖指数=Aveg×(林地面积+草地面积+耕地面积)/陆域总面积

其中,Aveg为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2)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得分根据表11进行判断。

表11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得分判据

评判标准得分

0分存在外来有害入侵物种,且对地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导致巨

大经济损失(损失值≥30%×地方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严重威胁和破坏人类健康

60分存在外来有害入侵物种,但未对地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未导致

巨大经济损失(损失值<30%×地方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未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无外来有害入侵物种 100分

注:*归一化系数=100/A

最大值

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

(2)评价单元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评价单元为县域。

(3)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现场调查与遥感监测相结合。

(4)评估方法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6×植被覆盖指数+0.4×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指标得分。

5.3.5人居环境建设指数

(1)评估指标

人居环境建设评估指标包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饮用水集中供水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生活垃圾产生总量。

2)生活污水处理率=经过污水处理厂以及其他经技术规范推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排放总量。

3)饮用水集中供水率=集中供水形式取得饮用水的人口/总人口。

4)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粪便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畜禽养殖粪便产生总量。

(2)数据来源

统计数据。

(3)评估方法

人居环境建设指数= 2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5×生活污水处理率+25×饮用水集中供水率+2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地区采用以下公式:

人居环境建设指数= 3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0×生活污水处理率+40×饮用水集中供水率。

5.3.6公众满意度

(1)评估指标

公众满意度。

(2)数据来源

1)县域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或依托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的调查结果。随机抽样人数不少于200人。

2)村庄公众满意度:现场调查,调查样本数不低于村庄人口规模的5%,且不少于40人。

(3)评估方法

公众满意度=对区域环境满意人数÷调查样本数×100

6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6.1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估法,利用环境质量指数法(REQI)对农村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表征和综合评估。

6.2农村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6.2.1县域环境质量指数

农村环境质量指数(REQI)=0.15×环境空气质量指数+0.35×水环境质量指数+0.1×土壤环境质量指数+0.15×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15×人居环境建设指数+0.1×公众满意度。

6.2.2村庄环境质量指数

农村环境质量指数(REQI)=0.15×环境空气质量指数+0.35×水环境质量指数+0.15×土壤环境质量指数+0.25×人居环境建设指数+0.1×公众满意度。

6.3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结果分级

根据农村环境质量指数,将农村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中、较差和差,见表12。

表12 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结果分级

级别优良中较差差

指数 REQI≥90 75≤REQI<90 60≤REQI<75 40≤REQI<60 REQI<40 7实施与监督

本指南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总结

第一章环境规划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的特征 1)一种环境影响 2)一种环境影响的性质 一种影响可以是好的(对人群有利)或不好的(对人群不利),分别以(+)或(-)表示。 重要的是全面了解哪些人受益,受益的情况和程度如何?哪些人受害,受害的情况和程度如何,这类信息对拟议行动的决策十分重要。 一种环境影响可以是明显的或显著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可能发生的(或潜能的)。 在很多场合下,潜在的(潜能的)影响往往比明显的影响严重和重大。 在一个环境影响因素作用下,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空间分布的特征。 例如:城市污水排入河道后,河流中的溶解氧浓度沿着河流发生变化,在离排放口不同距离的断面上,溶解氧浓度是不同的。 一种环境影响是随时间变化的,这种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可以是长期的或短期的。 ①在拟议行动的不同时期有不同影响。 ②一种影响随着时间延续,影响的强度和性质也发生变化。 例如,向海湾水域排放台汞废水,海水中汞离子浓度随即升高,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汞离子的迁移转化,海水中汞离子浓度降低,但水域底泥和一些小生物体内的甲基汞浓度增加,形成了不同性质的新的影响。 一种环境影响因素引起环境因子变化的可能性和大小是随机的,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特征。 例如,有一个城市的污水均匀地排人一条河流,在有些季节的某些日子出现河水的BOD5超标,这种超标出现的时间并不完全呈周期性变化,而是随机的。 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可逆影响是可以恢复的:例如施工期打桩噪声,在施工结束后即消失、复原。 不可逆影响是不可恢复的:例如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绿色植被消失,代之水泥或沥青铺砌。一般说,所谓可逆和不可逆影响是相对的;不可逆影响主要是作用于不可更新资源产生的。 各种影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转化的。 例如排放燃煤废气造成大SO2和TSP浓度的增加.而SO2和TSP在一起又会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污染的危害。 原发性(初级)环境影响往往产生继发性(次级)影响。 原发性(初级)影响是开发行动的直接结果,继发性(次级)影响是由原发性影响诱发的影响。 影响的效应是短期的或长期的 短期影响常是由行动直接产生的;长期影响常引起继发性影响。 一项开发行动常是兼有短期和长期效应的。 环境评价 概念: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的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 分类 现状评价 根据近一二年的环境监测、调查资料,对一个区域内环境质量的变化及现状进行评定。 它可以近似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探索形成环境质量现状的原因,为该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和制订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它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工作。

调查报告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一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基础、生存空间基础和社会经济活动基础的综合体。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迁安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近几年铁矿大量开采,给我市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通过实地调查及各种渠道了解,发现了现存的几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存在问题 (一)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少数村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影响,部分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秸秆乱堆、垃圾乱倒、生活污水乱排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个别村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象;少数农民在施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畜禽养殖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随意性比较大,容易造成农村土壤、水体污染;有的偏僻地区缺乏秸秆处理能力,就一烧了之,不仅污染了大气,也白白浪费了可利用资源。这些现象的存在,与中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农村区域工业环境污染仍然存在,个别地区表现突出。一是农村区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不稳定。有的企业经过多年治理虽然能够达标排放,但受经济利益驱使,环境污染治理主动性不强,环保意识淡漠,个别企业治污达标不稳定和偷排偷放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极少数小作坊式企业或偏远地区小民营企业,治污设施落后或形同虚设,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直接排往农田、河道、水库。有的排污企业离居民生活区很近,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村内饮用水污染。 (三)农村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问题比较突出。北部山区有的采选矿主重采选、轻治理,尾矿砂乱堆乱放淤塞河道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很庞大。 (四)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比重较大。据年统计,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很多,涉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53.7%。饮水不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含氟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各类不合格地表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其它水质不达标的水等;饮水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量不足、北部山区居住分散打井成本过大、个别村地质条件复杂水源难找、村民只能到较远的地方拉、运水吃等。 (五)农村新能源利用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全市除沼气外的其它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 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今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顺利完成,按照环保部、财政部《关于加强“X”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X〕X号)、省环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X”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的函》(X环函〔X〕X 号)、《X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暂行办法》(X环发〔X〕X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我县已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名单》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考核指标计算,及时汇总上报,推动我县地表水、空气质量、污染源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工作取得实效,确保中、省对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的正常拨付和奖励兑付。 二、考核范围及内容 (一)范围。依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名单》,我县全境均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考核范围之内。 (二)内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内容包

括技术评价指标(自然生态考核指标、环境状况考核指标)和调节指标(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无人机遥感抽查、人为因素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其中自然生态考核指标包括林地覆盖率、草地覆盖率、水源涵养指数、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生态保护红线等受保护区域面积所占比例;环境状况考核指标包括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土壤环境质量指数;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包括生态保护成效、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运行及县域考核工作组织。 三、职责分工 财政局负责提供X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证明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包括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证明材料表,X年生态转移支付支出明细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各类专项资金下达文件) 经发局负责提供X县产业增加值指标证明材料;生态建设工程项目计划表,工程明细,以及项目的文件(工程设计资料、批准实施的文件和验收文件批复或阶段性验收报告);产业负面准入清单、资料及相关文件。 住建局负责提供X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指标证明材料,包括:污水处理厂信息表,照片和证明文件,照片要求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为对象,拍摄近景、远景照片(电子版和纸质版),尺寸不得小于2500*1500像素;证明文件包括污水处理厂运行、在线监控数据、有效性监测报告等资料以及年度污水排放总量、收集量、达标排放量、

从农村生态环境看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从农村生态环境看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第一章绪论摘要:在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当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揭示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可以有效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对策措施,实现广大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第一章绪论

一、调查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尽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但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和扭转,这些问题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特此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广泛调查各界人士,不再局限于学生范围,结果更具普遍性,更加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 二、概念介绍在广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为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

xx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排水体系工程建设,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村组联动原则。村三委会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村组具体负责推进落实。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危房、清庭院。“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所在地、沿307省道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扩大农村污水处理试点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 (二)长期目标。在巩固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抓不懈。通过整治,达到村容村貌整洁、环境舒适优美、乡村特色鲜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到xxxx年底,力争全面实现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达到100%。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工作。“清垃圾”,清理村街道路、村庄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村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优化生态环境状况和各分指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新增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等专题生态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废止。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3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我国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地级(含)以上城市辖区及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L 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关于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一.研究目的: 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究其原因,只有两个字,能源。从最初的伐木烧火,到后来的燃煤烧火,从火力发电到核能发电,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能源进行的。而我们对能源的获取与利用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又影响着我们的自身健康,遏制着我们的发展。而随着我们的发展,可被我们利用的能源也不断减少,所以我们要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保护能源。 二.研究方法: 网上查讯法。 三.调研项目: 1)环境污染状况 在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中,能源消费以薪柴为主,由于消费量不大,一方面植物的自然生长足以补充其作为能源的消费,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可以“吸收和消化”薪柴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因此,能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基本上不成为问题。当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导致过度开垦造成的土质退化问题。产业革命促使矿物能源取代薪柴成为能源消费的主体,现代环境问题随之产生。经济、人口高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费需求急速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逐步恶化。总体而言,所有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

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 威胁生物栖息环境。主要包括对地表的破坏、引起岩层的移动、矿井酸性排水、煤矸石堆积。而煤层甲烷排放等的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过程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的井喷事故、采油废水等。值得注意的是,产生的污水的排放,使土壤盐渍化,海上采油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石油因井喷、漏油、海上采油平台倾覆、油轮事故和战争破坏等原因泄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在交通运输业,机动车尾气等造成大气污染等。 还有核能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防不胜防的核事故问题。 水电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但其对生态环境仍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截流造成污染物质扩散能力减弱,水体自净能力受影响;淹没土地、地面设施和古迹,影响自然景观,尤其是风景区;泥沙淤积会使上游河道截面缩小,河床抬高,下游河岸被冲刷,引起河道变化;改变地下水的流量和方向,使下游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盐碱化,甚至形成沼泽,导致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而引起疾病流行;建设过程采挖石料和填土,破坏自然环境;泄洪道变流装置的安装造成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破坏,截流阻断鱼类洄游等;会改变河流水深、水温、流速及库区小气候,对库区水生和陆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诱发地震;小水电站还会向生物圈排放一些温室气体(特别是由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 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和考核工作,确保我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细则》和《X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考核工作的重要性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结果关系到中央财政对县域转移支付力度,对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和增强保护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每年对列入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并通过奖罚并重的政策对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的县区进行奖励,对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差的县区进行扣减转移支付资金,重在鼓励各县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主要通过地方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每年通过统计相关考核指标,编制自查报告,按时报送接受考核验收。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年度X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副区长X任组长,区政府办主任X、环保X分局局长X任副组长,区经发、财政、统计、国土、林业、农业、水务、城管

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环保X分局,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X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X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日常工作及数据审核、自查等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指定一名业务骨干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区财政局要统筹安排资金作为开展此项考核监测的工作经费。 三、时间安排 各相关单位要落实专人负责统计数据、收集资料,做好考核准备工作。环保X分局、区经济发展局、财政局、统计局、国土X分局、林业局、农业局、水务局、城管局等相关单位要按时间要求完成对应数据的填报工作,并报送区环境监测站汇总,证明材料一份(盖章)并附电子版。(数据表格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提供,报送时间为10月22日前) 四、职责分工 环保X分局:⑴负责环境状况考核指标填报工作,主要包括: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强度;②污染源排放达标率;③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④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⑵填报生态环境保护创建信息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信息表、受保护区域信息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表;⑶填报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情况表; 区经发局:⑴填报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情况表;(2)填报生态环境保护创建信息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信息表。

大学生农村生态环境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桥乡东马坊村 撰稿人:高飞张仕真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200万亩。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灌溉用水、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14%、35%和20%。平均每公顷施肥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4公斤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公斤,一些省甚至超过600公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中70%是杀虫剂,杀虫剂中70%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中70%是高毒高残留品种。由于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保障程度依然很低,全国约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6300多万人饮用高含氟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饮水不安全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疾病流行。据调查,我国一些沿江农村地区,由于受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因饮用水问题,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斑牙病、结石、皮肤病等疾病,有的还出现了"癌症高发村"。我国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环境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是我党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号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把自己的所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途径。 二、活动概况 1、活动目的 旨在结合我校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跟农村有一次"亲密接触",使大学生更多地关注农村,了解农村,积极回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为农民服务的精神。深入农村,了解农村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搜集农村环境基础数据,为农村发展项目规划、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2、调研范围及对象 本次调研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高桥乡东马坊村开展,以行政村和农户为调研对象。 3、调研内容及方式 3.1调研内容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种方法。定性评价一般选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该指标的大小或优劣程度评价生态环境的好坏;而定量评价则采取一定的公式或模型对指标系统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通常有脆弱度计算法、距离计算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模型法和生态足迹法等。 指数评价法 指数评价法从监测点的原始监测数据统计值与评价标准之比作为分指数,然后通过数学综合作为环境质量评定尺度。近几十年来,这一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了很大的发展。早期国外应用的指数法有美国的NWF环境质量指数和加拿大的“总环境质量指数”(EQI) 等,目前最常用的是综合指数法,应用此法,可以体现生态环境评价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行业标准,2006年5月1日起试行。 技术规范规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是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数值范围0~100。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 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 2015年国家环保部对《生态环境状况评价规范》行业标准做出修改,重新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计算方法修改为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退化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生态环境评价模型 综合评价法是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此法的具体应用是层次分析法(AHP 法)。它是模拟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与综合过程,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研究很多,姚建、朱晓华等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另外还有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等。目前,关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马荣华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及GIS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多因子综合评价为主要方法,进行了海南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分析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农村生态环境是很重要的,下面整理了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 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 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 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 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 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 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 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1 基本概况 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5.3万km2,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呼伦贝尔草原位 于大兴安岭以西,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3个地带。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呼伦贝尔市有林地面积1.90亿亩,森林覆盖率49%。呼伦贝尔市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 该市野生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 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达500 种以上。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 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鸟类有60多种。 油田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油田是美丽的,但是美丽中隐藏着一种“奇特的色彩”。因 为个别市民不注意卫生,给美丽的油田添上了不和谐的“污点”。 2 主要环境问题及分析 2.1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呼伦贝尔市自开发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明显表现在土 地沙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全市土壤侵蚀面积达632万hm2,其中强 度侵蚀面积近615万hm2。坡耕地中有水土流失现象的1 417万hm2,中强度水土流失面 积近617万hm2。侵蚀强度在三级以上,急需治理的耕地面积达3 418万hm2。土壤养分 流失和土层活化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林地面积减少,生态屏障作用大大减弱,蓄水防洪能 力降低,,许多河流水量已明显减少。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是检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关于印发《XX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细则>的通知》及省、州环保部门相关要求,现将我县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县是省4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之一,属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类型为生物多样性维护。近年来,我县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的原则,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一)建章立制,规范工作程序。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把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国土、住建、环保、林业、农牧、水务、统计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年度考核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部门职责,落实了具体任务。 第 2 页共 10 页

二是建立生态保护规划。根据《县生态县建设规划(XX-2020)》,按照“一核二廊三区多点”的生态建设构架要求,编制了《省州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XX~2020年)》,继续以开展4大体系和9大重点生态项目工程建设来支撑我县的自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是编制了检测方案。制定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XX年度环境监测方案》,继续委托州环境监测站对我县大渡河流域2个断面25项水环境质量指标和县城区4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及2家工业企业污染源进行现场环境监测,确保辖区内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安全。 四是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认真学习考核办法,准确把握各项指标的报送要求。同时,将考核指标填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要求每年1月15日前提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所需的各项数据和资料,并由县环保局负责完成考核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在工作中,各相关部门严把指标的填报关,确保了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目前,自查报告的资料收集、汇总、软件录入等工作已经完成。 (二)严格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XX年,我县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根据《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设立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资金专户,并规范操作流程,强化资金监管,严格实行投资评审、公开公示、绩效考评等管理制度,按照基本建设相关 第 3 页共 10 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doc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中文摘要: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地区是一个农牧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城乡结合部更为明显,农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在这个暑假,我随同清水河县环保局一起下乡进行实践调查。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生态坏境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村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严重、乡镇企业对坏境破坏恶劣等等。同时,我也了解到政府在着手大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的政策和举措,在努力恢复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做到环境和效益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原因、对策 引言:作为大二我的我们离社会已经越来越近了,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校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也不大相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我们不仅要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要锻炼自己的交际、处事等一系列社会能力。本次暑期的实践调查我选择到深入农村。之所以选择到农村实践调查,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我随从的环保局调查小组中我了解到,此行调查的大背景是基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提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以及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一系列成效的基础之上的。事实情上,中国经济在保持连年高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愈加严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排水体系工程建设,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原则。各乡镇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村(社区)具体负责推进落实。各有关部门负责督导协调和技术指导。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危房、清庭院。"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及环县城、乡镇所在地、环景点周边、国省州县主干道、沿高速路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扩大农村污水处理试点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两抓一控"、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工作。"清垃圾",清理村街道路、村庄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村街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的发生;"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做到路旁无乱搭乱建、道路整洁畅通;"清庭院",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畜禽粪便,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绿化",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树木、花草,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完善现有绿化设施,具备条件的乡(镇)打造园林绿化景观街道;"美化",对村庄建设的选材用料、建筑样式、墙面颜色等进行规划和提升。拆除违章建筑,整治临街、临路建筑立面,统一粉刷墙壁,规范村内主街道建筑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良庆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汇报材料 (2011年10月18日) 近年来,良庆区坚持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开展农村环保工作,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目标。现将我城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城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一)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要载体。因此,我城区将生态示范创建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载体,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以规划为龙头,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截止目前,我城区已申报国家生态示村1个,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3个,其中良庆镇良庆社区申报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已通过区环保厅的审核并上报国家环保部,大塘镇那团村成功申报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今年启动大塘镇、那马镇的生态创建规划编制工作。当前,我城区农村生态示范创建积极性很高,今年7月份,我城区已向自治区环保

厅申请作为2012年全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我城区将启动2个生态乡镇和20个生态村的创建工作。 (二)农村饮水源地保护工作广泛开展。农村饮水水源保护直接关系着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一是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调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纳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分解落实目标任务,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全城区形成了饮用水源保护有人抓、有人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二是组织开展全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工作。深入全城区5个镇的8个饮用水水源地的基础环境做了调查、采样监测、取水点拍照等资料收集,建立了辖区饮用水水源基础数据库。认真开展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三是组织力量对辖区各涉镇、村的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编制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严禁使用剧毒农药和堆放垃圾等,防止水源受到污染。重点开展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以及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的整治等工作。重点防治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渔业污染,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和生态建设。今年7月,已委托有资质的编制单位完成了《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大塘镇、南晓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的编制工作。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启动。 2010年,良庆区南晓镇茂钦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被列为自治区环保厅在南宁市的城乡风貌改造农村污水处理示范项目。作为南宁市唯一试点工程,该项目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生态渠”

2018二级建造网络继续教育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经验规范

======单选题部分======9分1.土地胁迫指数是评价区域内土地质量遭受胁迫的程度,利用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开发等胁迫类型面积表示。当土地胁迫指数大于100时,则取()。 A1 B原始数 C100 D数据失去意义 2.重要生态类型变化调节指标是根据重要生态类型变化对生态功能动态变化度进行调节,调节幅度为() A-~ B-1~1 C-~ D-2~2 3.根据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若CEI>=80的是()A差 B中 C良 D优 4.下列不属于滩涂湿地的特点的是() A地势平坦低洼 B排水顺畅 C长期潮湿

D表层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 1.生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中,Aforn的含义是() A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归一化系数 B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归一化系数 C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归一化系数 D水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2.有林地是指郁闭度大于()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包括用材林、防护林等成片林地。 3.中度侵蚀是评价区域内受自然营力(风力、水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土壤侵蚀模数在2500~5000t/(km·a)之间,平均流失厚度在()mm/a 之间的区域。 ~ ~ ~ ~ 4.()是评价区域绿地、水域湿地和耕地面积占评价区域的比例,是城市生态系统宏观构成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A生态用地比例 B绿地覆盖率 C环保投资占GDP比例 D水源涵养指数

======多选题部分====== 5.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质量指数主要从()、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质量等方面表示 A地表水质量 B空气质量 C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质量 6.城市环境质量主要从()等方面表示。 A大气环境质量 B水环境质量 C声环境质量 7.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分指数 A生物丰度指数 B植被覆盖指数 C水网密度指数 D土地胁迫指数 ======判断题部分====== 8.污染负荷指数评价区域内所受纳的环境污染压力,利用评价区域单位面积所受纳的污染负荷表示 对 9.环境限制指数是约束性指标,指根据区域内出现的严重影响人居生产生活安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项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限制。 对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农村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0XX年8月至9月,我们对我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先后深入阎良、灞桥、高陵、周至、户县、蓝田等区县的数十个村、镇和农户,对我市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市坚持“以点带面”、

“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 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截至20XX年底,全市获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9个、生态示范村43个,绿色文明示范单位800余家,临潼区、周至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预验收。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区、县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浐灞生态区、曲江新区强力推进生态创建活动,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生态区验收。阎良区制定了《阎良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阎良区、灞桥区积极开展治理“三乱”、清理“三堆”、推广“三改”、美化“三口”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市和区、县都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3年来全市建成集中饮水工程600余项,解决了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市财政20XX年投资3700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户县按照政府规划、环保牵头、部门配合、乡镇监管、村子保护的原则,制定了《户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确保农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