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对策与效果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标准下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子课题(课题批准号:ELA060226)

厦门市禾山中学陈文斌林明好吴益民杨小凤

[摘要]课题组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针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对策与效果进行专题研究。通过研究,摸索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方法,探索评价的有效性,充分利用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运动参与,提高学生身体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学习评价对策效果

1. 研究目的

2006年9月起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陆续在全国范围内铺开,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意味着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延伸和发展,为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师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项才能,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导。学生将通过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项目,来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实现每位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提供有利的帮助,对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供有效的途径。但是,由于体育教学传统评价体系存在着不足,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改变这一弊端,课题组将针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的特点,制定一套评价方案,满足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的需要,为高中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从教学的实践中检验该评价方案对学生的体能、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的实际效果,对提升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支持。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与资料以及闽教基〔2006〕66号文件——“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实施意见(试行)等有关配套文件和参考方案的通知”,提高对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课题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2实验法:

2.2.1实验时间: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

2.2.2实验对象:厦门市禾山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学生160人,其中实验班74人,男生41人,女生33人;对照班86人,男生43人,女生43人。实验(任课)教师4人,其中男教师2人,女教师2人(实验班与对照班各1男1女),任教班级随机抽定。

2.2.3实验测试指标(体能):速度——50米,耐力——800米(女)、1000米(男),弹跳——立定跳远

2.3问卷调查法:

2.3.1问卷时间:实验前(2008年9月)与实验后(2009年6月);

2.3.2问卷内容:“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

2.3.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实验前发放问卷160份(实验班74份、对照班86份),回收问卷1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100%;实验后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100%。

2.4数理统计法:

2.4.1对初测与末测的观测指标,通过实验效果(进退数)进行计算:

实验组:初测IF1→水平A1→末测FT1→进退数C1

对照组:初测IF2→水平A2→末测FT2→进退数C2

实验效果(进退数)C1=FT1—IF1 C2=FT2—IF2 D=C1—C2

2.4.2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有关的指标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并列表对照。

2.4.3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初测与末测指标进行总体均数的差异性显著检验。

2.4.4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2.5实验施加因素:

2.5.1实验班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和福建省教育厅文件闽教基〔2006〕66号——“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实施意见(试行)等有关配套文件和参考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方案”)进行高中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

2.5.2对照组:按传统的评价方法,既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技能评价标准均以教师评定为主(体能评价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5.3实验组与对照组,每周授课数、课外活动数相同。

2.5.4为了使问卷的结果科学、准确、有效,采取标准答题卡电子扫描的方法进行测试与统计。

2.5.5指标测试的具体方法:

2.5.5.1测试时间:初测为新生进校的第二周进行,末测为学年末的6月份,每次测试在一周内完成。

2.5.5.2测试方法:测试的场地、器材、条件、形式、次数、测量记录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确保相同。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3.1.1对高一年级实验班、对照班在实验前实验后的体能进行T检验得到下表(详见表1)。

表1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体能总分比较表

分量表班级N(人数)均值标准差T P

体能(前测)实验班74 64.3040 15.07647

0.055 0.063 对照班86 69.2115 10.61766

体能(后测)实验班74 87.2560 6.54991

0.164 0.002 对照班86 83.4346 5.28048

由表1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高一年级体能前测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无显著差异(p=0.063>0.05),而体能后测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2<0.01),且实验班的后测均值>对照班的后测均值,说明经过一学年的实验,对实验班的体能成绩产生了显著效果,提高十分显著。

3.1.2对高一年级实验班、对照班在实验前实验后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T检验得到下表(详见表2)。

表2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总分比较表

分量表班级N(人数)均值标准差T P

体育学习兴趣(前测)实验班74 114.7333 13.36731

-0.944 0.349 对照班86 117.8333 12.03467

体育学习兴趣(后测)实验班74 119.7000 9.74833

-1.786 0.079 对照班86 114.0667 14.25906

由表2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高一年级体育学习兴趣前测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体育学习兴趣无显著差异(p=0.349>0.05),而体育学习兴趣后测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差异不明显(p=0.079>0.05),虽实验班的后测均值>对照班的后测均值,说明经过一个学年的实验,对实验班的体育学习兴趣成绩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显著,类似此类问题课题组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探出其因。

3.1.3对高一年级实验班、对照班在实验前实验后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进行T 检验得到下表(详见表3)。

表3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总分比较表分量表班级N(人数)均值标准差T P

体育学习态度(前测)实验班74 61.2333 7.64597

-0.257 0.789 对照班86 61.8000 9.32331

体育学习态度(后测)实验班74 66.1667 7.54793

4.475 0.000** 对照班86 57.9643 6.30392

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前测)实验班74 45.3600 5.67040

0.179 0.572 对照班86 44.7115 5.89562

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后测)实验班74 42.2414 6.79104

3.667 0.001 对照班86 35.6667 6.97450

健康行为(前

测)实验班74 32.2400 6.02227

0.370 0.656 对照班86 31.7500 4.97789

健康行为(后

测)实验班74 53.7931 7.43245

2.370 0.021 对照班86 49.8000 5.37812

由表3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高一年级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前测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

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均无显著差异(p

态度=0.789>0.05,p

情意

=0.572>0.05;p

健康行为

=0.656>0.05),而体育学习

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后测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态度=0.000<0.01,p

情意

=0.001<0.01,p

健康行为

=0.021<0.01),且实验班的后测均值>对照班的后测均值,说明经过一个学年的实验,对实验班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成绩产生了显著效果。

3.2结果分析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体能、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都较对照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分析原因如下:

3.2.1实验班所采取的评价方案,主要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福建省教育厅闽教基〔2006〕66号文件——“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实施意见(试行)等有关配套文件和参考方案的通知”精神所制订,体现了评价的激励、反馈、诊断和发展功能,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强调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提倡学生学会

用课程标准、教育目标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从而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体育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在整个评价方案的实施中,不是单纯地对学生的体能与技能进行考核,而是适时地穿插了过程性评价和修习课时评价,把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诊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找出解决方法,挖掘学生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建立自信,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

3.2.2实验班所采取的评价方案突显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体现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与过程性评价相匹配、绝对性与相对性评价相辅助的评价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定。实验班郭艺红同学的学习感言道出自己的学习心得:“从小到大,我最喜欢上的课就是体育课。因为我觉得这是让我放松自己,体验快乐的时光。刚开始上网球课,我以为打网球就仅仅只是像打羽毛球一样,只是需要力量、技能与技巧罢了。但后来从学习过程中的多维度评价内容中,我发现网球不仅需要力量,也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同学的协作。一年来的体育课让我感受到体育的真谛。”

3.2.3实验班的评价内容的丰富性,促进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实验班的评价方案从三大版块对学生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三大版块包括了修习课时、过程评价、模块考核,并且三大版块各自又包括了相应的内容与细节,无论是内容与细节都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过程评价中包含的运动参与——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积极思考发言;帮教与协作——主要激励学生懂得与同学相互协作,积极帮助他人共同进步,体现班集体的团队精神;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主要体现遵纪守法、团结同学、关心同学,为班级做好事,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健康行为——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掌握健康常识,提高环保意识,针对不同季节进行体育锻炼;竞赛奖励——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3.2.4实验班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促进了同学间、师生间的互动与了解。以往的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形式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评价,即教师参照各类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既要有教师从外部对学生的评定,还要有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即构成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师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改变,也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在评价中大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并得到同学对自己的优点的赞同与肯定,同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学在这种良好氛围中,分享同学的成绩和同伴带来的有利影响。实验班的谢雅玲同学感慨地写到:“一年来的体育课,令我热血沸腾,令我赞叹不已,也令我一如既往。每一节课都是那样的充实,有别于以往的体育课,特别是考核有老师、有同学、有自己的多方面参与,更促进了同学们的了解与沟通,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也可请教同学,而且都是那样的热心与融洽。每每总令我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课后也回味良久,并期盼着下一节课快点到来。”

3.2.5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与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合理的评价改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激励了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模块内容十分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学习与锻炼。下面是实验班部分学生的学习感受,朴实的语言道出学生们的学习心声,着实让人思绪万千,同时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郑艳兰同学:“真的没想到一年的体育课就那么快结束了。第一次正式接触到网球最深刻的体会就是,球拍好重。不仅球拍重,那圆滚滚、硬邦邦的网球还很不听话!差点让我打退堂鼓,还好有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帮助,特别在学习评价中对我的肯定,让我重新找回信心。……我会怀着热情来认真学习,努力完善自我。”

刘宇同学:“我爱体育,我爱网球,爱球员在场上的那种洒脱,那种超然,更爱网球场上那种令人愉快的感觉。球场是挥洒自信的舞台,每当球员征战在场地上时,心中总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我很棒,我能行!正是源于这种自信,失败也从不气馁,沧海横流,英雄本色。这片场地上的运动是最有魅力的。每当站到这片场地上,我都

会感觉到我全身的血液在喷涌,挥拍、击球的冲动回荡在全身的三万六千个毛孔。球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我的思绪也跟着这精灵般的球上下翻飞。……上体育课的感觉,真好!”

……

同学们的句句话语让我们看到经过一年来的课题实验,实验班学生不仅在体能方面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学生的体育意识进一步加强,对体育课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领会,学生表现出的相互了解、情感交融、良好的师生情感,同学情意,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这样的学习环境与评价氛围出现实验班学生各项实验指标优于对照班也就不足为奇,应在情理之中。

4.结论与建议

经过一年来的跟踪实验,评价方案不只是单纯地对学生的体能与技能进行考核,而是适时地穿插了过程性评价和修习课时评价,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把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诊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找出解决不足的方法,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体育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该评价方案确实对促进高一年级学生的体能与体育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有一定的帮助。建议有关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参照该方案的基本框架,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评价体系,从而激励高中学生在体育模块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评价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实施意见(试行)等有关配套文件和参考方案的通知”福建省教育厅闽教基〔2006〕66号文件[EB].福州:2006.8

〔3〕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4〕季浏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附件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方案》

一、评价内容——修习课时、过程评价、模块考核。

1、修习课时——高中模块教学是在打破行政班界限,根据学生的选项组成新的模块教学班级,每次模块班级的组合,生源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加强修习课时的评价,就成为对学生动态管理的有效方法,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自律、自纠、自尊能力。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修习课时的评价等级参照如下:

优: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出满勤,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良:偶尔有迟到、早退或缺课现象,但主观上表现出积极改进的态度。

合格:有迟到、早退或缺课现象,缺课在3课时以内(含3课时)。

不合格:迟到、早退或缺课常有发生,缺课累计在3课时以上。

2、过程评价——运动参与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基础,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体验与感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才能从中激发体育运动的热情,才能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帮教与协作: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社会适应”目标,有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的人生则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的健康心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应树立一个正确的导向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学习态度和坚定的意志品质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积极向上、善于协作为目的,启迪学生良好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观,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健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是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职责,尤其在高中阶段,男生抽烟,酗酒偶有发生,女生不适时的化妆打扮也有其数,把健康行为纳入评价之中,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竞赛奖励:主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的大家庭中来,通过各项竞赛,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的团队精神。

《过程评价等第标准参照表》

3、模块考核——技能、体能:

技能考核:考察学生在模块学习中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各模块的学习内容,进行一至二项的考核,考核等级参照如下。

优:运动技能掌握良好,动作协调连贯,基本功扎实,进步显著,富有感染力,善于利用自己的所长帮助同学,带领同学一起进步,得到同学的高度赞赏。

良:运动技能掌握较好,动作较为协调连贯,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有明显的进步,富有感染力,能利用自己的所长帮助同学,带动同学一起进步,得到同学的较高评价。

合格:运动技能掌握一般,动作尚能协调连贯,基本功有待提高,进步不够明显,缺乏感染力,与同学互动不够,运动技能有待提高。

不合格:运动技能掌握较差,动作不够协调连贯,基本功缺乏,进步不明显,缺乏与同学互动和交流,运动技能有待较大的提高。

体能考核:根据各模块的学习内容,进行一至二项体能(或能力)的考核,评分标准主要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来执行。

二、评价等级与参照值:

评价等级:优(A)85-100分,良(B)75-84分,合格(C)60-74分,不合格(D)60分以下。

三、评价方法——自评、互评、师评。

自评、互评、师评主要体现对学生的过程评价。自评——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自己进行主观评价,从评价中了解自己,解剖自己,明确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便于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不断的进步。互评: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同学互评。从互评中,增进了解与沟通,促进交往与合作,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师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互评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作出一分为二的评价,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以肯定成绩为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看到学生每一点进步,鼓励学生不断进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教师的评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模块学分认定:学生必须在修习课时、过程评价、模块考核中,都获得合格或合格以上的等级,方可获得该模块学分。模块学分由教师评定,教研组核实,教务处审核认定。

《厦门市禾山中学体育学科学生模块修习成绩认定登记表》

200 -200 学年学期

高中体育必修《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与教案 班级:高一人数:48人地点:体育馆时间:2013-11-9 教师:指导老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的目标,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练习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锻炼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关念。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觉性和主动性。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同学们基本上能顺利完成跑位和掌握行进间四角传球的技术,少数的同学能较好完成传接球的动作。 3)情感目标: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再进一步的获得成功,以此来增强他们进取心和自信心。三、学情分析: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具有很高的求知欲望的阶段,篮球运动对他们来说具有很浓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与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但是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四角传球对于他们来说我相信是有一定难度的,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内容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和热情,在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互教互学之下,能够更好加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和交往能力。 四、教学策略: 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让学生看老师画板的讲解,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观察动作使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并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通过老师的质疑、启发、引导使学生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教训。接下来让学生再次尝试并且通过增加难度使学生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加强理解来提高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成功率,促使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最后通过《感恩的心》的歌曲片段以手语的形式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音乐心境下放松心情结束本课。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纲要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性质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部分。也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定性展开。 (三)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特点。教学必须紧扣这一特点展开。 1、基础性:相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相对于终身锻炼和保持健康。 2、实践性: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在全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过程中实现课程多元价值。 3、综合性: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多种价值整合;以体育为主,融合健康教育内容。(区别于义务教育的手段与目的,强调健康知识的习得)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理论背景 (一)教学指导文件 1、原教学大纲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水平五、水平六)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二)课程改革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选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二、学习领域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 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 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 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 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课程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附录

一、名词解释 二、附表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 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 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 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 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 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 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 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 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 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

高一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教案 年级:课次:第1周第1次课日期: 课的内容:(室内引导课) 1、明确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2、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3、上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课的目的: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中阶段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未来社会对后备人才身体健康的责任感和主动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认清身心素质与其他素质以及未来社会人才需要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本学期重点学习的教材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球类(排球、篮球)。 考核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身体素质。

二、课堂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1、体育委员负责课上的日常管理工作,课前、课后器材的送还,协助教师的工作。 2、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因病、事不能上体育课时,必须本人事先向教师请假,来不及时可事后补假。见习生必须随课见习。 3、课上必须按教师的安排内容练习,服从教师的指导。 4、不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不许戴帽子、围巾和危险物品或其他妨碍活动的物品上课。不许随意动用已布置好的器材。不许在未经教师同意的情况,随意离开教学活动的场地区域。课上要注意安全,不许说笑打闹影响他人,而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三、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一)、导入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们学到了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进入高中体育课将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增进体质、提高基本素质、掌握更多技能及相关知识。所以我们本次课来探讨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 1、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 3、调节脑力活动的有效方法 4、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 要求: 1、养成课堂常规习惯 2、增强学习与锻炼意识 3、提高运用知识、技术的能力 内容略:见教参 教案

2016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接受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观念。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制订的。在学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本课程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

最新《体育与健康标准》版)—课程理念说课材料

《体育与健康标准》2017版 一、课程的性质 二、基本理念 现阶段我国幼儿园课程中仍存在忽视幼儿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忽视幼儿园课程本身丰富性和动态发展的错误的价值取向。要想破解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固步自封”的狭隘课程价值观念,唯有寻求以整体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为特征的生态主义价值理念来建构当前幼儿园课程①。 动态课程 未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仍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本课程的目标。 《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强调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 《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获得和形成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仅指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与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仅需要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 ①以生态主义视角审视当前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与)的共性要求,更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后学生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性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既有助于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的形成,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点是勇于进取、遵守规则、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与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现代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观确立的同时确立了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范式。并以同样的方式确定了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范畴。在现代幼儿园教育中,既要求幼儿园生活是一种即时的真实生活,同时又要保证幼儿成长的自由、自然和充分。这种要求下只有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其存在着完全的无条件耦合性。在幼儿园混龄教育中,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原初动力,各种主体之间的互动是教育发生的基本机制,同时也是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最基本单位②。 《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 2.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 2.2.2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 2.2.3 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 2.2.4 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2.5 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学科核心素 “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3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 课程目标 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 ②幼儿园混龄教育:理论演绎及其作用机制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接受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观念。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制订的。在学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它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本课程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它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

注:除田径外,体操/排球和游泳项目是我校的传统项目,学校定为学生必修系列项目。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分认定方案 随着我校体育课程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的日趋丰富,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分管理办法和学习评价体系,切实地把学分的评价作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学习评价涉及三大块,一是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二是学分认定(授予),三是学分认定结构中比例较重的课堂学习评价。关于学生体质健康个体评价,国家已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本节重点对于学分的结构作出规划。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中)学分认定评价结构: 备注: ·将每一学分视为100分,学生个人对每一选项学习模块,修满18学时(请假不多于两节课)综合测评达60分以上即获得该选项学分。

·在选项学习时,要优先保证对必修项目学分的获取,每一学期允许学生重新选项一次。 ·学分认定由各项目执教教师审定,根据各项测评数据记录入学生学习状况、健康评价挡案。 ·身体残障及重疾病患者可申请免修,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在本校应达成的目标: 具有良好的运动参与态度(包括体育课、游泳课、课外体育活动习惯、早操、课间操、体育竞赛、社区的体育活动实践)做到:保证出勤、积极投入、获取一定水平的运动技能与技术,形成运动习惯。提高健康水平,《体质健康个体评价》测评达到良好以上。 具有与同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共同提高的意识:在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团结合作;在多元的活动中遵守竞赛规则,尊重对手和裁判;在参与校内竞赛和社区体育竞赛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自尊自爱,带动他人在合作性学习中提高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形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体育活动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对待竞赛、生活或学习中所获得的成功、失败、挫折,能有理性的认识和调整舒缓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克服主客观的困难中锻炼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熟自我。 通过体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选项和必修课程的要求:掌握一种或多种泳姿、能游50─100M以上,并能了解一些水上救生方法;掌握田径跑跳投技术技能,有坚持长跑(耐力游泳)的意识和行动;学会一套武术(拳、器械或搏击术),了解中华养生术的优点;掌握一定的体育舞蹈知识与技巧和交往要素;选择、掌握一项体操项目的锻炼技巧作为自己常年进行养护的手段;广泛掌握健康知识和必要的安全防范手段和救生救护知识,掌握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的方法技巧;能通过网络和传媒学习、获取体育信息、发表个人见解。选项课要求:学会和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的技术技能、规则和裁判知识、竞赛以及组织方法,形成自己的终身爱好和特长项目,关注国家和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 每年至少参加一项或一次小组、班级、年级的正式课外体育竞赛;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和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锻炼的习惯;参与学校一个项目的俱乐部(单项协会)活动,能陪同家人观看体育比赛和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通过体育课等形式的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体质个体评价测评达到良好以上。 二、选项学习办法:

20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word版本)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 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 11 二、运动技能. 11 三、身体健康. 1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20 二、运动技能. 20 三、身体健康. 24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 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 三、身体健康. 3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 水平四(7~9年级) 一、运动参与. 42 二、运动技能. 43 三、身体健康. 47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 一、教学建议. 52 二、评价建议. 55 三、教材编写建议. 6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 附录. 67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 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1.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 2.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 3.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遵循在体育运动中应当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 上述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八年级课体育与保健课教案 第一周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室内----第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应注意什么,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可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掌握知识、方法,促进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的目的。 重点:常规教育与安全教育 大家好!祝贺你们顺利的升入了八年级,你们是否意识到你们成熟了,成为了一名好少年。少年时代美妙而珍贵,它不仅富于幻想,而且还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阶段。幻想是理想的翅膀;身体则是理想和知识的载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讲述《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1、对老师有礼貌。上课铃响,体委整队,静候上课。要求;快、静、齐。因故迟到要喊报告。下课时按老师要求整队,听老师下达口令后才下课。 2、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有班主任或医生证明。提前向教师请假并按老师的要求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或全休。 3、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携带小刀、钥匙、胸针、钩针等硬物。补充重点对运功服、运动鞋的要求必须要做到。 4、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允许不随意动器材,不做与课无关的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做好保护、帮助,听从体委和组长的指挥。重点强调对安全的注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5、爱护公共财物。课前按老师要求布置好场地器材,练习是要爱护使用器材,课后要认真清点归还器材。 二、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 在体育锻炼中,你会尝试到锻炼的愉快、竞争的刺激、合作的欢乐,体验到勇敢与顽强、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勇气、拼搏与成功给你带来的兴奋和快乐,而且你会切实的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经常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还可以调节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你获得健康的身体,还可以促进你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作业:1、多方面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2、搜集有关体育锻炼方面的资料 增强了学生们对课上该作什么有了初步了解,加强了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以及对课堂常规的认识。

人教版新课标《体育与健康 高中全一册》教师用书第一章 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

第一章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 运动参与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五个方面”目标之一。只有积极自觉地参与,才能实现体育运动的目标;科学的锻炼,主要说明仅仅是积极地参与而不能用科学的方法锻炼,体育的目标也是不能实现的。“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课程标准》为什么把运动参与提高到五个方面的首要方面?因为只有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才能有效地发展体能,学会和掌握运动技能,改善健康状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因此,高中学生的体育十分强调运动参与,将运动参与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有人说体育锻炼是双刃剑,如果不讲究科学的锻炼,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必须使学生懂得并教会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锻炼。 本章教科书的内容,包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两个部分。自觉参与体育锻炼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并通过自我评价表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然后设置探究园地来帮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科学锻炼,全面发展体能首先介绍体能与健康的关系和如何评价自己的体能状况,然后针对不同体能要素分别介绍锻炼的方法,最后是制订锻炼计划的方法和程序及有关原则。 教科书中本章内容构成及教学时数建议

第一节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 2.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知道怎样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 (一)教科书内容解读 教科书中本节分为两个部分:“何谓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和“怎样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前者是让学生对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自觉意识;后者引导学生正确应对体育锻炼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力图在体育实践行为上给予一些指导。 本节导言对高中学生经过多年的体育活动进行了概述。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逐步趋于稳定,对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这些构成了高中学生能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基础。正文首先介绍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含义,并着重介绍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在心理、学习体验等方面给学生带来的益处,然后提供一个自我评价表,让学生了解自觉参与有哪些要素。评价表共列出了七项自觉参与的要素: 1.具有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 2.遵守课堂常规,自觉、积极地上好体育与健康课; 3.有意识的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订锻炼计划; 4.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并与同学一起锻炼;

最新(2016版)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

(二)课程理念(2017年4月)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努力设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的课程日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能、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学习的同时,融合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注重学生健康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获得全面发展。 2.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遵循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和需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师生和谐互动、形式灵活多样、气氛热烈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理解运动的价值,促使学生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转变,喜爱体育学习,乐于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关注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意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重视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武术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教学,强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过于注重单一知识点以及把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割裂开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将知识点的教学置于复杂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体育与健康实践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把单纯追求知识和技能获得的过程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优良品格。 4.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强调学生系统学习1-3个运动项目。积极参与日常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形成锻炼习惯和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学习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选用,应遵循体育教育教学规律,特别关注学生的运动基础、体育文化认知、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全而提高所学项目的运动水平,充分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功感,树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为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5.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促进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评价的激励、反馈.和发展功能,构建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方面,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重视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法方面,倡导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中特别要关注那些运动基础相对较差但学习态度很好的学生,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增强他们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多元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注重与学业质最标准紧密联系,使得学业质量标准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模块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2013-1-22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 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新课程树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 生的发展为中心,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帮助 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国 家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我校已于2008 年9 月开始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现将于2013 年春期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实验。 一、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 1、学校学生的状况 我校共有65(高52、初13 个)班级,其中高一、高二各18 个班。全校我校地处县城北郊,所招的学生 大部分是来自各乡镇初中的学生。因中考体育,故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尚可;但由于应试教育及各初中场 地、器材、教师配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球类项目上学生的基础整体较差。因此,学生在选择自 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过程中盲目性较大。 2、学校体育教师师资状况 我校体育组由11 位体育教师组成,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全部都在一线工作。11 位教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分别能开设篮球、田径、武术、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 6 个选项教学课,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尚可,基本能开设新课程选项教学。但是,若要三个年级都开展选项教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将 大大增加,再加上有二位教师均在四十周岁以上(中层领导)需减工作量。故在制定本计划之前经学校领 导和体育教研组教师共同商议,选项教学只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开设,其他年级暂不执行。 3、体育场地器材的情况 我校运动场地设施总体情况较好。有一个400 米的标准塑胶田径场,室外篮球场8 个,有十桌的乒乓球场1 个,各个项目所需要的器材数量参差不一,但基本可以满足选项教学的要求。 4、选项教学的基础 我校以前并未开设过选项教学,所以在选项教学的组织程序、管理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缺少经验,新 课程的实施要从零做起。新课程要求合理整合师资资源,每人负责一专项教学,这样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 学和管理上要精心设计。 二、新课程实施的目标 通过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的目标: 1、提高参与意识。学生对体育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基本养成天天锻 炼的习惯与终身体育的意识。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会利用掌握的技能根据自身特点制订锻炼计划,并对 锻炼效果进行评价。 2、发展运动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认识运动的价值,熟练掌握2—3 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全面发展速度、灵敏、耐力、力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跑、跳、掷、滚、越等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安 全防范意识,减少运动伤害事故,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3、提高健康水平。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和疾病抵御的能力。明确个人健康、群体健康和社会 发展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饮食卫生 习惯。 4、形成健全的人格。体验到运动过程的快乐性与成就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能利用体育活动解除 心理的烦闷,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运动过程中具有勇敢、顽强、果断、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运动中 能与同伴和谐相处,尊重他人,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具有与他人协作、配 合的意识,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新课程实施的内容

【完整升级版】高一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案 年级:课次:第1周第1次课日期: 课的内容:(室内引导课) 1、明确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2、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3、上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课的目的: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中阶段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未来社会对后备人才身体健康的责任感和主动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了解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明确体育课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2、认清身心素质与其他素质以及未来社会人才需要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本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安排: 本学期重点学习的教材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球类(排球、篮球)。 考核内容:武术、双杠、跳高、耐久跑、身体素质。 二、课堂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1、体育委员负责课上的日常管理工作,课前、课后器材的送还,协助教师的工作。 2、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因病、事不能上体育课时,必须本人事先向教师请假,来不及时可事后补假。见习生必须随课见习。 3、课上必须按教师的安排内容练习,服从教师的指导。 4、不许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不许戴帽子、围巾和危险物品或其他妨碍活动的物品上课。不许随意动用已布置好的器材。不许在未经教师同意的情况,随意离开教学活动的场地区域。课上要注意安全,不许说笑打闹影响他人,而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三、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一)、导入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们学到了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进入高中体育课将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增进体质、提高基本素质、掌握更多技能及相关知识。所以我们本次课来探讨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 1、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 3、调节脑力活动的有效方法 4、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 要求: 1、养成课堂常规习惯 2、增强学习与锻炼意识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合理运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设计,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掌握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兴趣、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人体运动的神经、体液调控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方法。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按摩和医疗体育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康复等内容。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人体的物质组成、竞技体育中的违禁药物等内容;掌握运动过程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特点。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体育文化属性与含义及奥林匹克文化,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以及我国体育体制与体育发展趋势等内容。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编制与实施、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