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张守权

历史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别的课程所能代替的,特别是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它更是一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少的文化课,它的知识内容及教育作用是任何别的课程所不能代替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由于目前教育体制、升学考试科目设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人把历史学科视为“副科”,以为可有可无,不予重视。而当今社会上普遍重视应用科学而忽视基础学科的倾向,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把精力用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对历史课不感兴趣。长此下去,必然导致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缺乏,不利于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掌握,最终会影响学生思想品质和世界观的健康形成和发展,不能适应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尽最大努力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消极心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是学好历史的先决条件。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欠缺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这种心理品质,使之养成终生求知的习惯,是每个教师必须着力做好的首要工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以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好一堂课,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历史课也不例外。上课时,或因不重视或因还沉湎于课间活动,总会有不少学生心不在焉,这时候就必须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设计好导入语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要抓住中学生的喜新、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走上讲台时,就用学生喜欢的语言,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吸引注意力。如在讲《大河流域的文明》时,引入导语可以设计成:“同学们,举世闻名的埃及大金字塔,你知道它的来历吗?令人神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你知道它是如何建造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当然,导入新课还因教材的不同章节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放录音、朗读诗歌或讲小故事等。如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可以先放一段录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之后提问:“这首词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件大事?”学生回答:“万里长征。”从而导入新课。

对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不能视之不理,漠然置之,而要巧妙地加以引导,要善于利用一些历史小故事、成语典故、诗词、歌曲等加以激发,使他们由好奇转化为好学,转化成追求真理的行动。

二、教法多变,诱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讲授,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只

传道,不解惑,而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诱发吸引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的情境,在历史空间自由地驰骋,这样他们便会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因此,教法的改进是必要的。

1.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启发式教学是指能让学生动起来,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如,讲《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中“大禹治水”时,让学生收集资料,谈谈“大禹治水”的启示。又如,讲“都江堰”时,教师可提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建它?”“它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用途如何?”“它如何改变了西南易涝、东北易旱的状况?对环保有何作用?”“为什么说它是我国古代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认识到:都江堰代表了我国时期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变“一言堂”为“多言堂”。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课堂时间应由教师主要使用变为学生主要使用,学生只有拥有充分的时间,才有可能充分阅读、思考、解决问题,改变以往由教师唱“独角戏”,转为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整个课堂形成“众生争鸣”的民主、活跃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对学习才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而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如在上课时,可提问题请学生抢答,如果哪个学生回答得好,他就有权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向其他学生发问。这样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个个显得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还可采用快速抢答、判断真假及分组竞赛等方法,通过这种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开展课堂讨论来吸引学生。如针对秦始皇功与过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不同观点的学生列举史实,各抒己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纳分析,取得秦始皇功大于过的共识。由此不难看出,课堂集体讨论,可以开拓学生思路,使大脑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形成兴奋点的转移。集体讨论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可以避免对问题产生偏见,理解更加全面,经过讨论的问题能经久不忘,记忆犹新,经过讨论,提高了学习效率。

3.加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具,加以说明和解释,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和优点,是能够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较为复杂、难以想象以及时间上很遥远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直观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会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收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地图、年表、图像、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不仅能克服学生因强记历史人名、地名、年代、时间、事件等单纯知识时的枯燥无味,而且由于它们给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三、语言生动形象,再现历史场面,激发情趣

语言形象即教学语言的形象化,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情趣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讲解时,语言的生动性至关重要,它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手段。生动有趣的讲解,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而不疲,越听越有味道。历史课内容的过去性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的讲解方法必须突出趣味性,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运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和直观教具,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生动逼真地“再现”到学生面前,把学生的思

维引入到当时的氛围中,使其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激发浓厚的求知兴趣。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如在讲《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中“北京人”时,可以这样叙述:“很久以前,一群北京人从岩洞里走了出来,他们前额低平,发际向前,眉骨粗大,嘴巴前突,鼻子宽扁,头部多少有些向前微倾,有些像猿,特别是他们身上那松软的细毛……可他们直立行走,又可断定他们是人。他们手里拿着木棍、石头,去围攻野兽,很快就捕获一头野猪,拖回山洞。这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洞内燃着一堆火,他们把野猪挂在火上烧烤,阵阵‘肉香'扑鼻而来,然后就每人撕扯一块大嚼起来。”这样,就把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生活习性等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既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又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四、情感教育,启发兴趣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在教学中保持融洽的感情、协调的师生关系。情感的力量在教学中往往能起积极作用。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运用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冰心说,有爱便有一切。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思想,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应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上要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要关心、理解他们,成为他们信赖的指导者,而不是命令者。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学生如果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的评价,就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增强自信心;而如果得不到老师公正的肯定的评价,就容易产生厌恶、对抗等消极的情感反应,丧失自信心。要从教学目的出发,让学生产生满意的、愉快的、积极的情感反应。这就需要教师的一腔关爱,用积极的情感去感化学生,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必须给他们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并给予适时的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差生的自卑感,并且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使他们抛弃厌学的心理障碍,主动、积极地学习。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适时与学生接触和沟通,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意见,从各方面贴近他们,关心他们,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实意,并能化之为努力学习的动力。这样就能实现师生情感的“共鸣”,较好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老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的知识越广博深厚,教法越好教学渠道才会越畅通,也就越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课堂学习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它不但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桥梁。所以,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进一步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一个完美的体现与结合。

五、发挥多媒体优势,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育应用正在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流技术。将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使教学内容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宏观为微观,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同时它的运用,必然推动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直观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立体化教学模式发展。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更应该把先进的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技术

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向45分钟要质量和效率。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历史是对过去久远的史实记载,复杂的历史知识,加上传统教学的模式影响,使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了一定心理障碍。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就可以把多媒体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从而把久远、陌生、抽象的史实变为可近、形象、生动的画面,给学生以新奇醒目的视听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积极注意的倾向,并激发起持久高涨的学习情绪,为课堂教学创造必要条件。如在讲《美国的诞生》一课时,为了形象地说明这场战争南北双方实力的差距,北方开始受挫等历史问题,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美国内战的形势,我剪切了一些影视片段,用电脑边演示边启发诱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做到迎刃而解。又如在讲《电气时代的到来》一课时,首先进行旧课的复习。我不是采取简单的发问,而是发挥媒体的功能,剪辑制作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3个片段(蒸汽机、火车机车、轮船),通过电脑演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用视觉观察历史动画,然后教师展示思考题,学生进行人机对话,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题目,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收型学习状态转为主动进取型的学习状态,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是,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非单向,而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不一定要先有兴趣才能进行学习,在学生对某种学习毫无兴趣时,也可组织他们学习,通过学习去逐步地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兴趣”入手,时时注意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和培养学生兴趣,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完整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能够作为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素养,是影响、决定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和世界观的有机统一,是学生终身发展和成长的潜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在遵循历史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为目标,确立教学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问题、组织教学活动。 为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特将 一、教学设计要紧扣“中心”,实现价值引领 所谓“中心”,是统领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节课应该达到的根本目标。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开展等,都应围绕这一“中心”。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课来说,“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史实”是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解和认识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是本课的中心,也是本课的“灵魂”。 因此,在设计导课环节时,以“一场逆转德法命运的战争”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阅读普鲁士是如何重视教育的材料,从而凸显教育与“国运”的关系,彰显本课中心。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下面三个环节: 环节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展示“当前世界教育竞争力排名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排名表”,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教育竞争力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 环节二:“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主要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和教师的讲述,使学生基本上掌握新中国在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理解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环节三:“中国教育‘冷思考’” 以两个关于中、美基础教育发展前景的“考察报告”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基础教育对中、美两个国家的影响,理解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相关材料,以“中国诺贝尔奖的缺失”等现象为抓手,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深度思考教育与“国运”的关系。 这三个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育与“国运”的关系这个中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重要影响。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整体预设和系统安排,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教学设计紧扣教学“中心”,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现象,形成价值判断,彰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体现了历史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设计要凸显“主角”,关注学生发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建设者。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把教学设计比作是一个剧本,教师只是这个剧本的编剧或导演,学生才是这个剧本的“主角”。一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都不能忽视“主角”。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角”地位,才能更好的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角”地位,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开发的教学资源适合学生实际 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开发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测和需要,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比较盲目、随意,无形中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 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时下各学科提出了“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到各学科又不能泛泛而论。历史与社会是综合性人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即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不但要体现人性,更要注重追求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社会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历史与社会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学科,立足于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发展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人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相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以鼓励和指导学生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

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我们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三个角度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1.古今综合 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就是古,“社会”就是今,其实学习的就是古往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深刻认知。 比如学习“辽阔的疆域”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制作成动漫视频,以渐变的形式,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展现给学生。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在高中试行新课程标准以来,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到底应该置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什么位置,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楚、合情合理的说法与定位。一方面,在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要求中,不再提学科体系和学科能力,而代之以“知识与能力”这样相对笼统的提法,同时提出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新课标的实践中以及选拔性考试中,对知识体系的整合和运用历史学科特有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造成了中学历史教育界的困惑。在新课标的环境下,要不要提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作为人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历史素养,应该怎样理解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以及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本文就这些问题惴表浅见,以砖求玉。 一、能力与学科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科能力培养一直是中学教育界高高举起的大旗。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提出能力培养的问题。于是,历史教育的“三项任务”被提出来,即历史知识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并列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至于这里所说的“能力”,当时的概念还是比较笼统的,仅仅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尽管如此,能力问题的提出还是引发了一场有关能力培养的热烈讨论,很多讨论参加者自觉不自觉地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考察,列举了种种属于历史学科范围内应有的能力,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关注由此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这场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大讨论最明显的结果是,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中学历史教学需要从简单的知识要求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这种共识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不仅把知识与能力联系起来,而且把能力与历史学科联系起来,使能力培养有了坚实的依托和明确的方向,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只有从学科的角度去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培养能力,能力才更真实、充实,才能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管在更深更细的层面上,如历史学科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和

浅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doc

浅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向“素养立意”转变,这种命题特点给我们的历史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2015年10月推出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中也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将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能力作为最终目的,而应该把它们作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途径和方法。那么,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本文以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复习为例,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 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 一、制作年代尺,形成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的两大基本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

的最基本要求。 由于普通高中教材采取模块加专题的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历史时空知识、时空思维能力、时空意识的薄弱。因此在期末复习中,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中国古代史的年代尺,通过年代尺的制作,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朝代的更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进特别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强化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大发展趋势,并根据这个趋势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为了体现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与空间关系,通过朝代疆域地图了解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各个朝代的行政规划,从而更好地认识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地方管理措施。 二、整合教材资源,注重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的叙述、理解、评价等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文本资料和非文本资料,并学会从各种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知识链接、资料卡片,旨在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例如,在复习明朝强化君权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卡片《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并设问: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前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废除丞相对加强君权有何作用?结 合教材思考,废除丞相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明太祖是怎么解决的?通过

【模块三专题二作业】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模块三专题二作业】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1.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核心目标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选择“时空观念”作为本课的教学核心目标,具有独特的价值。抗日战争经历时间之长、空间跨度之大,是中国近代以来所未见,同时其对中国社会观念、社会结构的改变也是前所未有。围绕“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目标,整合了其他诸素养:以唯物史观指导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进程进行分析,通过史料实证观察重要的历史细节,提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解释的水平,进而理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百年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逐步走上了统一、独立和强盛的道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2.立足核心素养提出核心问题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形成的”。“全民族”一词已然包含了空间概念,其中有地理空间,即中国无论南北东西都成为抗战的前线,也包括人的“实践的空间”,即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党派、不同阶层都成为抗战的力量;“形成”一词则包含了时间概念,对“形成”的追问实际直指历史的时间进程。同时,“全民族抗战形成”的过程复杂,体现为时间与空间的不同步,比如齐御外侮与亡国论的喧嚣、卖国贼的出现、底层农民的无奈等现象的同时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不是简单地罗列抗战以来的重大史实,而是探究“全民族抗战”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在动态中形成的。 3.依托核心问题选择重要时空节点 从1931年到1945年画出一条长长的时间轴,如何

突出具体时空下历史现象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一是1936年的西安。以“共产党的牺牲与让步”为主题,分析了日本侵华的特定时空背景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对党的奋斗目标进行取舍,将长期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与短期目标(赶走日本侵略者)相结合,以西安为中心的国共对峙前沿的空间最终转化为国共合作的空间。 二是1937年的淞沪。以“蒋介石对淞沪会战的反思”为主题,分析了淞沪会战的失败,迫使蒋介石对抗战战略做出反思,由最初的单纯防御、执着一城一地的得失,转为持久战,以空间换时间,日本侵略空间的扩大最终带来了国民政府抗战部署空间的大转移。 三是1941年的四川与河北农村。以“农民的选择”为主题,分析了西部广大农村对抗战的贡献。与鸦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陈超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025) 2 1 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国际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教育领域相继建立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那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1.“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历经十多年,在“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前,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促进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日益严重,表面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实际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使素质教育的期望与实际目标相互背离与矛盾。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下,中学教学德智失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评价机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德智分离,有能无德,心理异化的残缺人,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素质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拷问。教育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健全地成长、进步和发展。 21 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知识与技能本位的教育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和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了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1997 年 12 月,国际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近年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共识,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了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或课程标准。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也为了突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借鉴国际上可资参考的经验,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 2. 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 2014 年 3 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并被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的地位。那么,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 由于我国目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尚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可启发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 1997 年开始就进行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的专题研究。 2005年 OECD 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该《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

整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摘要:高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阶段,这是不可否认的重要事实,这一阶段所有科目的教学,都进入了压力大、任务重、难度高的状态。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所以为保证教学成果,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备战高考,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应当进一步提升,并且更严谨地去规划,才能确保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教学;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形成;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理念为基础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而不断推动学生健全发展。因此,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突破传统教学存在的局限,积极推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在更好的状态下迎来高考,争取升入理想的大学。 一、合理应用教学案例 案例是促进学生理解,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重要教学方式。为了确保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为了建立教学情境,案例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当前,许多影视作品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编,无论是美化或是丑化,都是脱离了历史事实的,这对学生的历史认知建设十分不利,所以教师在利用案例进行讲解时同时也要注重对一些错误内容的纠正。通过案例加快学生的理解,通过错误史实的纠正能够让学生具备明辨对错,客观看待历史史实的能力,这将有利于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电视剧作品当中,由斯琴高娃所饰演的孝庄太后,曾讲出“我是孝庄太后”这句台词,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谬误,因为孝庄是太后离世之后的谥号,所以在其生前是不可能由本人之口亲口说出的,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结合历史事实,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会让学生逐渐学会辨别,在信息繁杂的媒体环境下,不再轻易被错误的历史信息误导,产生错误的历史认知,甚至能够主动发现影视作品或是其他历史相关作品中存在的谬误,将有助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科学运用创新性教学方式与技术 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下,创新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技术不断涌现出现,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趋势,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得到更理想的教学成果。高中历史应积极尝试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技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回溯一些历史事件时,在人物、事件、甚至是相关语言描述都较为完善的前提下,为了建立起情境,可以利用简短的历史剧这种方式,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剧本、导演、演员、旁白,随着学生进入角色,也都会开始有自身对历史事件不同的理解。而且直观性的,可以用感官去认知的要素,更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所以更应当积极的利用,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发挥。例如利用一些历史人物的肖像,能够让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一些趣味性的影像介绍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1]。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入认识历史,从而加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积极改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应试化教学思想下,许多教师采取严肃苛刻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自然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所以教师应当扭转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如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中讲解“抗日战争胜利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当前,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高中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将发生重大变化。此次高中课标修订,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1.制订新课程方案,突出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2.研制我国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3.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体现国际课程改革新趋势,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 ★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化、整合与优化,确立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指向的跨学科整体育人观念。 ★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破解评价瓶颈,改变过分关注知识和标准答案的现状。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例如,有效交往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

报告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 * 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 * 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 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本特征: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 当前,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高中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将发生重大变化。此次高中课标修订,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 1.制订新课程方案,突出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 2.研制我国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 3.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体现国际课程改革新趋势,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 ★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化、整合与优化,确立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指向的跨学科整体育人观念。★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型,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破解评价瓶颈,改变过分关注知识和标准答案的现状。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例如,有效交往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 * 学科和跨学科的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 * 结构化的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 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基本特征: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品质和关键成就。 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 确定历史核心素养的依据: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浅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完整材料).docx

精品范文,下载后可编辑 浅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向“素养立意”转变,这种命题特点给我们的历史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2015年10月推出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中也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将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能力作为最终目的,而应该把它们作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途径和方法。那么,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本文以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复习为例,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为:“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 一、制作年代尺,形成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的两大基本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 由于普通高中教材采取模块加专题的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历史时空知识、时空思维能力、时空意识的薄弱。因此在期末复习中,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中国古代史的年代尺,通过年代尺的制作,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朝代的更替、政治制度的发展演进特别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强化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大发展趋势,并根据这个趋势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为了体现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与空间关系,通过朝代疆域地图了解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各个朝代的行政规划,从而更好地认识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地方管理措施。 二、整合教材资源,注重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的叙述、理解、评价等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文本资料和非文本资料,并学会从各种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知识链接、资料卡片,旨在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例如,在复习明朝强化君权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卡片《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并设问: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前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废除丞相对加强君权有何作用?结合教材思考,废除丞相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明太祖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废除丞相之后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是导致了繁杂的政务集皇帝一身的弊端,于是出现了内阁。 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方法引导:第一,关注史料的出处、可靠性、分类方法;第二,指导学生阅读,获取史料有效信息,并判断其真实性;第三,根据史料进行分层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第四,依据史料促进学生历史理解、解释与认识的深入。 三、梳理逻辑关系,凸显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对历史的认识重在理解,对历史的解释和与历史有关的情感、态度、观念等是建立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的。要想真正理解历史,创设历史情境,进行科学合理的想象,回到历史现场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回到历史现场的情境创设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从而提升历史理解素养。 例如,在讲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时,学生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的背景、皇帝与三省六部、三省六部之间的关系,三省六部制作用的逻辑关系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为了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核心素养学习体会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体会 一、xx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 作为高中的学生对他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高中生首先得会学习,会探究。在课堂中要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方法叫技巧但不是教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历史学科关键素养 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必须必修转变观念与方法。高中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记忆,既要有基础知识的积累,更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各种素养。 1体现学科特色,培养探究精神。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历史学科知识庞杂内容繁多,一定要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学科学习探究能力。日常教学中通过预习巩固基础内容,在日常教学里加强唯物史观的训练,通过史料研读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家国情怀的培育。 历史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特色,通过历史人物的报效国家的事迹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国情怀。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也应重视道德情操的培养。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尤为明显,既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框架的建构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 多穿插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事迹加强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作为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一定要时刻贯穿历史的学科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培养策略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の认识与培养策略 2017-07-14 09:20:07 教育界·中旬2017年5期 耿霞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の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应体现历史课程标准の要求,围绕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围绕学习过程形成正确の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学历史教学应关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の教学策略,实现历史教学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の转型。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认识;培养策略 为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の教育方针,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学科素养作为历史教学の一个重要目标。历史学科素养是指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の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是多种素养の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の,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の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の富有个性の心理品质。对历史学科素养の关注是历史教学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の转型,是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素养の发展の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の转型,它改变了过分关注知识和应试教学の现状,适应了信息时代和当今社会对人の发展の新要求。 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の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应体现教育本质,与中国学生の九大核心素养保持一致;应体现历史学科独特の思维特质,融汇人类对自身发展の记忆、反思、明智;应体现历史课程标准の三维目标,紧紧围绕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围绕在学习过程中形成の方法论、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历史学科素养の核心要素及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希望能为中学历史の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直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历史是人们对过去发生事实の认识和理解。一般而言,理解包含两个要素:领悟个别历史信息和综合个别历史信息形成一个总体感知或概念。理解の行为既是综合,又是分析;既是归纳,又是演绎。同时,理解还是一个视域融合の过程。历史理解要求我们有历史性の视域,从现在回顾和理解过去,又能够共情地理解过去,仿佛身临其境。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组织学生参观遗址遗迹、观看历史录像资料、运用历史图片资料等方式都是将历史信息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の感性认识。直观教学不但能加深印象,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历史,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兴趣需要。 二、比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历史意义不等于文字意义,是要在历史の上下文中解读の实践、文化意义。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知理解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够辨析历史信息,知道哪些是史实,哪些是后人对历史史实の解释。同时,学生还要能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叙述,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达到以史为鉴、读史明智の学习目の。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解释の素养。例如,讲清朝历史时,我们可以将真实の历史资料与电视里播放の“清廷剧”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辨析历史信息の真实性。再如,讲中美建交の过程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中美联合公报》与《中美建交公报》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核心素养将学生视为生命个体,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所必需的素养能力,将学生成长的“历时性”状态与教育教学的“共时性”状态结合在一起,体现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性与过程性的统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时下各学科提出了“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到各学科又不能泛泛而论。历史与社会是综合性人文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即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不但要体现人文性,更要注重追求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历史与社会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立足于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发展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相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以鼓励和指导学生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我们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三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1.古今综合 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就是古,“社会”就是今,其实学习的就是古往今来,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来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来深刻认知。 比如学习“辽阔的疆域”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制作成动漫视频,以渐变的形式,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和历史更迭,还可以启发学生结合历史进行综合分析,更加深刻认识到领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中外综合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所以在学习历史与社会时我们要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才能更清晰地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认知历史得失,进而为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比如,学习“丝路明珠”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可结合张骞出使西域、马可·波罗来华等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自古中外交流的纽带之一,让学生全面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的同时,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直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这就启发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考虑问题要全面,要注意从多个视角、用不同方式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思考效果。 3.时空综合 时空综合顾名思义就是联系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历史和社会发展是多样性的,但是又呈现一定规律。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抽象、总结认识到历史规律,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时空进行综合分析历史线索。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定位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尤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②。 这里的“素”,不仅仅是“平素”那样的时间、过程概念,而是指一种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内在的品质或者素质,它的构成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思想观念和方法等;“养”则包含了后天的教化、培育、修习、陶冶等含义。这就意味着,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天赋、勤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引导、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不是“额外负担”或“多此一举”,而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具体到历史学科,它所呈现的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素养的基本要素仍然是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 归根结底,历史素养培养的还是一种心理品质,只不过是借

助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即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现出来。这种心理品质表现为:对历史史实的敏锐性,即发现和捕捉问题敏捷并具有批判性思维;历史知识的准备性与连贯性,即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准确地加以调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特性等连续的思维品质,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解释不是停留在表面,以比较宽广的历史视野,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和规律,并利用已掌握的史实和的分析方法提出见解与看法。这样的心理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也不是应试教育能够完全做到的。一旦把历史教育规定为一成不变的“模式”,把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思维归纳为某种“定势”,历史素养所依赖的心理品质也就无法得到持续提升,素养培养很可能最终变成一锅“夹生饭”。

浅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浅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摘要: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历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要“以人为本,以立信仰,以助生活,以愉悦人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素养培养 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一、明确学科素养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主要指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都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和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要求.我认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历史意识和思维、历史方法、能力和多元史观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在学习中,对于基础知识,我们常常设计填空题,让学生看书,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例如,学习必修二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填空题。

让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教学落地

让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教学落地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为顺应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那么,怎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

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二项核 心素养,在设计“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与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先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1851年爆发以来,势如破竹,1856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