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ISBN校验位的计算方法

10位ISBN校验位的计算方法
10位ISBN校验位的计算方法

10位ISBN校验位的计算方法:

(模数11 余数 0-10 差数 1-11 校验位:0-9, x(差数为10)

以ISBN 7-81090-021-?为例,其计算如下

1)取ISBN前9位数字

78 1 0 9 0 0 2 1

2)取各位数字所对应的加权值(10~2)

109 8 7 6 5 4 3 2

3)将各位数字与其相应的加权值依次相乘

70 72 8 0 54 0 0 6 2

4)将乘积相加,得出和数

70+72+8+0+54+0+0+6+2=212

5)用和数除以模数11,得出余数

212÷11=19余3

6)模数11减余数,所得差数即为校验码的值

11–3=8

7)将所得校验码数值放在构成ISBN的基本数字的最右边

ISBN 7-81090-021-8

如果差数为10。校验码则以大写英文字母“X”表示。如果余数是“0”,则校验码为“0”。

余数、差数和校验位的关系

余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差数: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校验位: 0 X 9 8 7 6 5 4 3 2 1

10位数ISBN的结构

现行的ISBN由10位数字组成,这10位数字由4组数字组成,中间用“-”相连,每组数字都有不同的含义。

第一组号码是地区号,又叫组号,最短的只有一位数字,最长的达五位数字,大体上兼顾文种、国别和地区。0、1代表英语,使用这两个代码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波多黎各、南非、英国、美国、津巴布韦等;2代表法语,法国、卢森堡以及比利时、加拿大和瑞士的法语区使用该代码;3代表德语,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德语区使用该代码;4是日本出版物的代码;5是俄罗斯出版物的代码;7是中国出版物使用的代码。

第二组:出版社代码。由国家或地区的ISBN中心设置并分给各个出版社。

第三组:书序码。该出版物代码,是出版者分配给每一个出版物的编号。

第四组:计算机校验码。校验码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值,它能够校验出ISBN号是否正确。校验码只能是1位数,当为10时,记为罗马数字X。

13位ISBN的校验位计算方法(模数10 余数 0-9 差数 1-10 校验位:0-9)

13位ISBN校验位改变了10位ISBN的计算方法,采用奇数偶数位算法,模数也改为10,所以新的ISBN中将不出现X校验码。13位ISBN的最后一位数字为校验位,数值范围由0至9,其计算方法如下:

方法1

(1)用1分别乘书号的前12位中的奇数位, 用3乘以偶数位:(位数从左到右为13位到2位)

(2)将各乘积相加,求出总和;

(3)将总和除以10,得出余数;

(4)将10减去余数后即为校验位。如相减后的数值为10,校验位则为0。

例子:

前缀号、国别语种识别代号、出社识别代号、书名代号、校验位

ISBN 9 7 8- 7- 81090-02 1-?

加权数乘 1 3 1 3 1313 1 31 3

9 21 8 21 8 30 27 0 0 2 3 = 102

102÷10= 0 余数=2

校验位= 10-2=8

有效的ISBN 是 ISBN 978-7-81090-021-8

方法2

由于模数变为10,根据模数尾数计算法则,我们可以简化计算方法,采用去整存零(个位)法计算方法如下

1.将ISBN的偶位数按如下原则改写:

0仍为0

1改成 3

2改成 6

3改成9

4改成2(4x3=12舍10取2,以下同)

5改成 5

6改成8

7改成 1

8改成 4

9改成7

然后自前往后,或从后到前一次算加法,逢整取个位数,然后再用这个个位数与下一个数相加,并再次逢整取个位,依次类推,直到最后。

978-7-81090-021-?

改成

918-1-83070-023-?

计算:9+1=10取0+8=8取8+1=9取9+8=17取7+3=10取0+0=0取0+7=7取7+0=7取7+0=7取7+2=9取9+3=12取2

校验位为=10-2=8

有效的ISBN 是 ISBN 978-7-81090-021-8

方法3

示范数据: 9 7 8- 7- 8 1 0 9 0- 0 2 1- ?

代码位置: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除位数1外;

所有偶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取末位数为a。

将a乘以3 取末位数为b。

所有奇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取末位数为c。

将b和c相加求和取末位数为d(因模数为10,所以余数即末位数d)。

用10减去d即为校验位数值。

7+7+1+9+0+1= 25 取末位数为a=5

5*3= 15 取末位数为b=5

9+8+8+0+0+2= 27 取末位数为c=7

5+7= 12 取末位数为d=2 (余数)

10-2= 8 差数为校验位: 8

有效的ISBN 是 ISBN 978-7-81090-021-8

余数、差数和校验位的关系

余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差数: 10 9 8 7 6 5 4 3 2 1

校验位: 0 9 8 7 6 5 4 3 2 1

新的ISBN 号码与条形码一样

13位新版的国际标准图书编号标准(ISBN)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为了扩大ISBN系统的容量,还增加了另一个EAN产品代码“979”。2007年1月1日以前,各国ISBN机构尚没有分配完的10位的ISBN可以在前面加前缀978,一旦现有的10位的ISBN号用完了,新申请的ISBN号码全部以979开始。979前缀目前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新建出版社首次申请ISBN和现有出版社在2007年1月1日以后申请ISBN号,二是如果以978为前缀的号码先用完,那么就只能用979。这样,EAN产品代码都将用于图书产品,成为了ISBN的完整的部分,预防了任何可能的混淆、重复和错误的问题。

在书业中习惯称ISBN为库藏码(Stock Number)

由此可以看出,新的ISBN实际上就是在现有的编号基础上加上了EAN的编号。正式启用13位ISBN以后,可能会增加前三位的号码(例如:978,979,980),但是后面的号码用法与过去一样。

Excel判断身份证号校验码

Excel判断身份证号校验码 假设在一个工作表中:A列是姓名,B列是身份证号码,C列是备注。在B列中输入18位身份证号码后,在C2单元格中输入计算数组公式: =RIGHT(B2,1)=MID("10X98765432",MOD(SUM(MID(B2,ROW(INDIRECT("1:17")),1)*2^(18-ROW(INDIRECT("1:17")))),11)+1,1) 然后再将该公式复制给C列其他单元格。 公式的计算结果是一个逻辑值,True表示校验正确,即计算出来的校验码与输入的相同,而False则表示校验错误。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校验码进行校验判断为正确的身份证号码未必是正确的,但判断为错误的则肯定是错误的,即通过校验的只是身份证号码正确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当然,在实际输入中,身份证号码输入错误而校验正确的情况很少见。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校验码进行校验可以大大提高身份证号码输入的正确性。 RIGHT 根据所指定的字符数返回文本字符串中最后一个或多个字符。 MID 返回文本字符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的特定数目的字符,该数目由用户指定。 MOD 返回两数相除的余数。SUM 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ROW 返回引用的行号。INDIRECT 返回由文本字符串指定的引用。 或者输入数组公式: =IF(LEN(B2)<>18,"错误 ",IF(MID("10X98765432",MOD(SUM(MID(B2,ROW(INDIRECT("1:17")),1)*2^(18-ROW(INDIRECT("1:17")))),11)+1,1)=MID(B2,18,1), "正确","错误"))

crc校验码详细介绍看懂了就会了

循环冗余校验码( CRC)的基本原理是:在K 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 位,因此,这种编码又叫( N,K)码。对于一个给定的(N,K)码,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最高次幂为N-K=R的多项式G(x) 。根据G(x) 可以生成K位信息的校验码,而G(x)叫做这个CRC码的生成多项式。校验码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假设发送信息用信息多项式C(X)表示,将C(x) 左移R位,则可表示成C(x)*2 的R次方,这样C(x) 的右边就会空出R位,这就是校验码的位置。通过C(x)*2 的R次方除以生成多项式G(x) 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编辑本段几个基本概念 1、多项式与二进制数码 多项式和二进制数有直接对应关系:x 的最高幂次对应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以下各位对应多项式的各幂次,有此幂次项对应1,无此幂次项对应0。可以看出:x 的最高幂次为R,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有R+1位。 多项式包括生成多项式G(x)和信息多项式C(x) 。如生成多项式为 G(x)=x^4+x^3+x+1 ,可转换为二进制数码11011。而发送信息位1111 ,可转换为数据多项式为C(x)=x^3+x^2+x+1 。 2、生成多项式是接受方和发送方的一个约定,也就是一个二进制数,在整个传输过程中,这个数始终保持不变。 在发送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信息多项式做模2 除生成校验码。在接受方利用生成多项式对收到的编码多项式做模2 除检测和确定错误位置。 应满足以下条件: a、生成多项式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为1。 b、当被传送信息( CRC码)任何一位发生错误时,被生成多项式做除后应该使余数不为0。 c、不同位发生错误时,应该使余数不同。 d、对余数继续做除,应使余数循环。 3 CRC码的生成步骤 1、将x 的最高次幂为R的生成多项式G(x) 转换成对应的R+1位二进制数。 2、将信息码左移R位,相当与对应的信息多项式C(x)*2 的R次方。 3、用生成多项式(二进制数)对信息码做除,得到R 位的余数。 4、将余数拼到信息码左移后空出的位置,得到完整的CRC码。 例】假设使用的生成多项式是G(x)=x^3+x+1 。4 位的原始报文为1010, 求编码后的报文。 解:

通过excel公共函数计算二代公民身份证号码末位校验码

通过excel公共函数计算二代公民身份证号码末位校验码/验证码(附公式可直接使用) 闲来无事,用EXCEL写了个公式(本文最后),可以根据身份证号码前17位计算第18位校验码的,经过验证,非常有效。 使用这个公式可以自己随意编造可以通过验证的身份证号码(感觉在为办证的做贡献。。。) 18位身份证号码的结构: 现在的二代身份证由18位数字组成 1、前6位是行政区规划代码,第一位是区位号(如西北、西南),第二位为省份编号,第三、四位是城市编号,第五、六位是县区编号,01-19代表市辖区,20以后代表郊县、县级市等辖区。 具体的行政区域规划码可以可以在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 https://www.360docs.net/doc/cd3530345.html,/tjbz/xzqhdm/t20021125_46781.htm 2、第7-14位是出生年月日,格式是yyyymmdd; 3、第15-17位是顺序码,即同一地区相同生日的人的顺序编码,随便写; 4、第18位是根据GB 11643-1999和IOS 7064计算出的校验码,计算方式比较复杂,文章中的公式就是用来计算这个校验码的! 下图是完整的身份证效验码计算方式: 但是因为上图中的公式太多,不方便直接使用,所以我把上图中所有的公式整合到了一个单元格中,就是下面的超级公式~! 现在,打开excel,先将A1单元格属性设置为文本,再把你准备好的1-17位身份证号码填入A1单元格,然后把公式拷到随便哪个单元格中,完整的身份证号码就计算出来了!还可以用下拉的方式同时计算多个号码,很省事吧!

公式如下: =IF((LEN(A1))=17,(A1&IF(VALUE(MOD((SUM((MID(A1,1,1))*7,(MID(A1,2,1)) *9,(MID(A1,3,1))*10,(MID(A1,4,1))*5,(MID(A1,5,1))*8,(MID(A1,6,1))*4, (MID(A1,7,1))*2,(MID(A1,8,1))*1,(MID(A1,9,1))*6,(MID(A1,10,1))*3,(MI D(A1,11,1))*7,(MID(A1,12,1))*9,(MID(A1,13,1))*10,(MID(A1,14,1))*5,(M ID(A1,15,1))*8,(MID(A1,16,1))*4,(MID(A1,17,1))*2)),11))=0,1,(IF(VALU E(MOD((SUM((MID(A1,1,1))*7,(MID(A1,2,1))*9,(MID(A1,3,1))*10,(MID(A1, 4,1))*5,(MID(A1,5,1))*8,(MID(A1,6,1))*4,(MID(A1,7,1))*2,(MID(A1,8,1) )*1,(MID(A1,9,1))*6,(MID(A1,10,1))*3,(MID(A1,11,1))*7,(MID(A1,12,1)) *9,(MID(A1,13,1))*10,(MID(A1,14,1))*5,(MID(A1,15,1))*8,(MID(A1,16,1) )*4,(MID(A1,17,1))*2)),11))=1,0,(IF(VALUE(MOD((SUM((MID(A1,1,1))*7,( MID(A1,2,1))*9,(MID(A1,3,1))*10,(MID(A1,4,1))*5,(MID(A1,5,1))*8,(MID (A1,6,1))*4,(MID(A1,7,1))*2,(MID(A1,8,1))*1,(MID(A1,9,1))*6,(MID(A1, 10,1))*3,(MID(A1,11,1))*7,(MID(A1,12,1))*9,(MID(A1,13,1))*10,(MID(A1 ,14,1))*5,(MID(A1,15,1))*8,(MID(A1,16,1))*4,(MID(A1,17,1))*2)),11))= 2,"X",12-VALUE(MOD((SUM((MID(A1,1,1))*7,(MID(A1,2,1))*9,(MID(A1,3,1) )*10,(MID(A1,4,1))*5,(MID(A1,5,1))*8,(MID(A1,6,1))*4,(MID(A1,7,1))*2 ,(MID(A1,8,1))*1,(MID(A1,9,1))*6,(MID(A1,10,1))*3,(MID(A1,11,1))*7,( MID(A1,12,1))*9,(MID(A1,13,1))*10,(MID(A1,14,1))*5,(MID(A1,15,1))*8, (MID(A1,16,1))*4,(MID(A1,17,1))*2)),11)))))))),"输入长度不等于17位!")

CRC32 冗余校验码的计算

题目: 校验码的计算 姓名: 周小多 学号:2013302513 班号:10011302 时间:2015.11.1

计算机学院 时间: 目录 摘要 1 目的 (1) 2 要求 (1) 3 相关知识 (1) 4 实现原理及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程序代码 (7) 6 运行结果与分析 (7) 7 参考文献 (8)

题目:

的多项式G(x)。根据G(x)可以生成K位信息的校验码,而G(x)叫做这个CRC码的生成多项式。校验码的具体生成过程为:假设要发送的信息用多项式C(X)表示,将C(x)左移R位(可表示成C(x)*2R),这样C(x)的右边就会空出R位,这就是校验码的位置。用 C(x)*2R除以生成多项式G(x)得到的余数就是校验码。 任意一个由二进制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以和一个系数仅为‘0’和‘1’取值的多项式一一对应。例如:代码1010111对应的多项式为x6+x4+x2+x+1,而多项式为x5+x3+x2+x+1对应的代码101111。 4、实现原理及流程图 CRC校验码的编码方法是用待发送的二进制数据t(x)除以生成多项式g(x),将最后的余数作为CRC校验码。其实现步骤如下: (1)设待发送的数据块是m位的二进制多项式t(x),生成多项式为r阶的g(x)。在数据块的末尾添加r个0,数据块的长度增加到m+r位。 (2)用生成多项式g(x)去除,求得余数为阶数为r-1的二进制多项式y(x)。此二进制多项式y(x)就是t(x)经过生成多项式g(x)编码的CRC校验码。 (3)用以模2的方式减去y(x),得到二进制多项式。就是包含了CRC校验码的待发送字符串。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一、为什么要设置给原代码设置校验码? 代码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当人们抄写、录入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很大,如抄写错(把1234写成1235)、易位错(1234记为1243)、隔位易位错(1234记为1432)等等。因此,为了验证输入代码的正确性,要在代码本体的基础上,再外加校验码(通常算出后置于补在原代码的最后面),使它成为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补上校验码后系统怎么确认其正确与否?(工作原理) 校验码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数学方法及代码本体计算出来的。当计算后的自检码输入系统,系统将按照同样的数学方法,也对代码本体进行计算,将它得出的结果与原来计算出来的校验位比较,检验输入的代码是否正确(只要双方一致就说明是正确的)。 三、校验码的生成过程如下:(计算方法) (1)对代码本体的每一位加权求和 设代码本体为C1、C2^Cn,权因子为P1、P2^Pn,加权求和:S=ΣCi Pi。其中权因子可取自然数1,2,3,…,几何级数2,4,8,16,32,…,质数2,3,5,7,11,…,等等。 (2)以模除和得余数 R=Smod(M)

其中:R表示余数;M表示模数,可取M=10,11,等等。 (3)模减去余数得校验位 四、实例:代码本体为123456,权因子为1,7,3,1,7,3,模为10,则: S=ΣCi Pi=1×1+2×7+3×3+4×1+5×7+6×3=81 R=S MOD M=81 mod (10)=1 校验位为:J=M–R=10—1=9 所以自检码为1234569,其中9为校验位。 (这个实例惟一缺的就是公式的规范性,请用课本p154-155的公式然后才算)关键点:P自然数请反过来从7 ――― 1,得出余数后直接用余数作校验位,不要用模10去减它了。 2、原编码: 5 8 9 6 4 3 7 权因子: 7 6 5 4 3 2 1 乘积之和:S=35 + 48 +45 +24 +12 +6 +7 = 177 R= S MOD M = 177 MOD 10 =7 J = M – R=10-7=3 原代码加校验码:58964377

CRC校验原理及步骤

C R C校验原理及步骤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CRC校验原理及步骤 什么是CRC校验 CRC即循环冗余校验码: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查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CRC校验原理: 其根本思想就是先在要发送的帧后面附加一个数(这个就是用来校验的校验码,但要注意,这里的数也是二进制序列的,下同),生成一个新帧发送给接收端。当然,这个附加的数不是随意的,它要使所生成的新帧能与发送端和接收端共同选定的某个特定数整除(注意,这里不是直接采用二进制除法,而是采用一种称之为“模2除法”)。到达接收端后,再把接收到的新帧除以(同样采用“模2除法”)这个选定的除数。因为在发送端发送数据帧之前就已通过附加一个数,做了“去余”处理(也就已经能整除了),所以结果应该是没有余数。如果有余数,则表明该帧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模2除法: 模2除法与算术除法类似,但每一位除的结果不影响其它位,即不向上一位借位,所以实际上就是异或。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计算中有应用到模2除法。 例: CRC校验步骤:

CRC校验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预先确定一个发送送端和接收端都用来作为除数的二进制比特串(或多项式),可以随机选择,也可以使用国际标准,但是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为1;二是把原始帧与上面计算出的除数进行模2除法运算,计算出CRC码。 具体步骤: 1. 选择合适的除数 2. 看选定除数的二进制位数,然后再要发送的数据帧上面加上这个位数-1位的0,然后用新生成的帧以模2除法的方式除上面的除数,得到的余数就是该帧的CRC校验码。注意,余数的位数一定只比除数位数少一位,也就是CRC校验码位数比除数位数少一位,如果前面位是0也不能省略。 3. 将计算出来的CRC校验码附加在原数据帧后面,构建成一个新的数据帧进行发送;最后接收端在以模2除法方式除以前面选择的除数,如果没有余数,则说明数据帧在传输的过程中没有出错。 CRC校验码计算示例: 现假设选择的CRC生成多项式为G(X)= X4+ X3+ 1,要求出二进制序列的CRC校验码。下面是具体的计算过程: ①将多项式转化为二进制序列,由G(X)= X4+ X3+ 1可知二进制一种有五位,第4位、第三位和第零位分别为1,则序列为11001 ②多项式的位数位5,则在数据帧的后面加上5-1位0,数据帧变为,然后使用模2除法除以除数11001,得到余数。【补几位0与x的最高次幂相同,模除就是进行异或】

全省小型水库设计洪水位查算 方法

xx省小(2)型病险水库应急除险定型设计 设计洪水位查算方法(参考) 由于本次应急处理的小(2)型病险水库数量众多,按照常规设计步骤难已在短时期内完成除险设计。根据xx省小(2)型水库的特点:水库集水面积较小一般为1~5 km2,且水库及附近流域没有水文资料,水库设计洪水一般采用《xx 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规定方法进行计算。为便于各地有关单位对小(2)型水库应急除险设计,特编制xx省小(2)型水库设计水位查算图,供有关单位对小(2)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设计参考应用。 1 水库设计洪水位计算原理 水库设计、校核洪水位是水库工程一个重要的特征参数,是水库大坝坝顶高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水库设计、校核洪水位的确定,一般根据水库的规模、坝型,按照SL 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确定其设计洪水、校核洪水标准,然后根据水文资料条件,选用一种或多种计算方法,求得水库设计、校核洪水过程线,而后根据水库高程~容积曲线、水库水位泄流曲线,进行洪水调节计算,求得水库设计、校核频率下的最高调洪水位,即为水库设计、校核洪水位。

2 本次小(2)型水库设计洪水位查算图编制方法 2.1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1)设计暴雨 根据xx省水文局2010年编制的《xx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有关附图(最大1h、最大6h、最大24h暴雨均值、Cv等值线图),将xx省归纳为赣北和赣南2个分区(详见图1),各分区时段点暴雨设计参数及设计采用成果见表2.1。 表2.1 xx省小(2)型水库分区暴雨设计参数及成果表 分区名称时段点暴雨参数和设计值备注 1h 6h 24h 赣南区均值(mm)45 70 110 1区Cv 0.4 0.45 0.4 P=2%(mm) 93.6 157.5 228.8 P=0.5%(m m) 113.8 195.3 278.3 赣北区均值(mm)45 85 140 7区Cv 0.45 0.5 0.45 P=2%(mm) 101.3 205.7 315.0 P=0.5%(m125.5 260.1 390.6

计算机网络课设 计算校验和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摘要 1 课程设计目的 (1) 2 课程设计要求 (1) 3 相关知识 (5) 4 课程设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1 5 程序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2 6 运行结果与分析 (123) 7 实验体会 (13) 8 参考文献 (133)

网络上的数据最终都是通过物理传输线路进行传输的,如果高层没有采用差错控制,那么物理层传输的数据的正确性,在物理层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链路,以向网络层提高质量的服务。 目前,进行差错检测和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发送方在需要发送的数据后面增加一定的冗余信息,这些冗余信息通常是通过对发送的数据进行某种算法计算而得到的。接收方对接收数据进行同样的计算,然后与数据后面附加的冗余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不同就说明在传输中出现了差错,并要求发送方重新传送该数据,以此达到确保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在普通使用的网络协议(例如IP,ICMP,IGMP,UDP与TCP等)中,通常都设置了校验和字段以保存这些冗余信息。计算这些校验和的算法称为网络校验和算法,就是将被校验的数据按16位进行累加,然后取反码,如果数据字节长度为奇数,则数据尾部补一个字节的0以凑成偶数。关于计算校验和算法的详细信息请参考RFC1071。 2.计算校验和 (1)交换性与结合性 因为校验和主要考虑被校验数据中所包含字节数量的是奇数还是偶数,所以校验和的计算可以以任意顺序进行,甚至可以把数据进行分组后再计算。 例如,用A、B、C、D,……,Y,Z分别表示一系列八位组,用[a,b]这样形式的字节来表示a*256+b 的整数,那么16位校验和就可以通过以下形式给出: [A,B]+’[C,D]+’……+’[Y,Z] [1] [A,B]+’[C,D]+’……+’[Z,0] [2] 在这里,+’代表1补数加法,即将前面的16位校验和按位取反。 [1]可以以 ([A,B]+’[C,D]+’……+’[J,0]+’([0,K]+’……+’[Y,Z]) [3] 的形式进行计算。 (2)字节顺序的自主性 打破被校验数据中的字节顺序仍可以计算出正确的16位校验和。 例如,我们交换字节组中两字节的顺序,得到 [B,A]+’[D,C]+’……+’[Z,Y] [4] 所得到的得结构与[1]式是相同的(当然结果也是要进行一次反转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发现两种顺序获得的进位是相同的,都是从第15位到第0位进位以及从第7位到第8位进位。这也就是说,交换字节位置只

身份证号码第十八位效验码的计算方法

身份证号码第十八位效验码的计算方法- godson_h的专栏- CSDN 博客 默认分类2010-04-10 07:56:04 阅读14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身份证号码第十八位效验码的计算方法 关于身份证第18是怎么计算的,原理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地址码(身份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所有区域的编码可以到这个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d3530345.html,/tjbz/index.htm 查询到最新的县及县以上的行政编码资料。) 生日期码(身份证第七位到第十四位)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符。例如:1981年05月11日就用19810511表示。 顺序码(身份证第十五位到十七位)为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员编定的顺序号。其中第十七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校验码(身份证最后一位)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第十八位数字的计算方法为: 1.将前面的身份证号码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 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2.将这17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3.用加出来和除以11,看余数是多少? 4余数只可能有0 1 2 3 4 5 6 7 8 9 10这11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为 1 0 X 9 8 7 6 5 4 3 2。 5.通过上面得知如果余数是2,就会在身份证的第18位数字上出现罗马数字的Ⅹ。如果余数是10,身份证的最后一位号码就是2。 例如:某男性的身份证号码是340524************。我们要看看这个身份证是不是合法的身份证。 首先:我们得出,前17位的乘积和是189 然后:用189除以11得出的结果是17 + 2/11,也就是说余数是2。 最后:通过对应规则就可以知道余数2对应的数字是x。所以,这是一个合格的身份证号码。

t检验计算公式

当总体呈正态分布,如果总体标准差未知,而且样本容量n <30,那么这时一切可能的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呈t 分布。 t 检验是用t 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 是否显著。t 检验分为单总体t 检验和双总体t 检验。 1.单总体t 检验 单总体t 检验是检验一个样本平均数与一已知的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 著。当总体分布是正态分布,如总体标准差σ未知且样本容量n <30,那么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呈t 分布。检验统计量为: X t μ σ-= 。 如果样本是属于大样本(n >30)也可写成: X t μ σ-= 。 在这里,t 为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 X 为样本平均数; μ为总体平均数; X σ为样本标准差; n 为样本容量。 例:某校二年级学生期中英语考试成绩,其平均分数为73分,标准差为17分,期末考试后,随机抽取20人的英语成绩,其平均分数为分。问二年级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否有显著性进步? 检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 建立原假设0H ∶μ=73 第二步 计算t 值

79.273 1.6317X t μ σ--= = = 第三步 判断 因为,以为显著性水平,119df n =-=,查t 值表,临界值0.05(19) 2.093t =,而样本离差的t =小与临界值。所以,接受原假设,即进步不显著。 2.双总体t 检验 双总体t 检验是检验两个样本平均数与其各自所代表的总体的差异是否显著。双总体t 检验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于检验匹配而成的两组被试获得的数据或同组被试在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数据的差异性,这两种情况组成的样本即为相关样本。二是独立样本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各实验处理组之间毫无相关存在,即为独立样本。该检验用于检验两组非相关样本被试所获得的数据的差异性。 现以相关检验为例,说明检验方法。因为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完全类似,只不过0r =。 相关样本的t 检验公式为: t = 在这里,1X ,2X 分别为两样本平均数; 12X σ,2 2 X σ分别为两样本方差; γ为相关样本的相关系数。 例: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进行了两次推理能力测验,成绩分别为和72分,标准差分别为,。问两次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地差异? 检验步骤为: 第一步 建立原假设0H ∶1μ=2μ

crc校验码计算例题

crc校验码计算例题 1、若信息码字为11100011,生成多项式G(X)=X5+X4+X+1,则计算出的CRC 校验码为?x的最高次幂5则信息码(被除数)补五个0为:1110001100000 除数为110011 ------------10110110 --------------------- 110011/1110001100000 -------110011 ------------------ ---------101111 ---------110011 ------------------ ----------111000 ----------110011 ------------------ ------------101100 ------------110011 ------------------------ -------------111110 -------------110011 ------------------------- ---------------11010 2、信息码为101110101,生成多项式X4+X2+1,求冗余位??? 算法同上被除数补四个0 为:1011101010000 除数为:10101 答案:1100 7E 00 05 60 31 32 33 计算CRC16结果应该是:5B3E 方法如下: CRC-16码由两个字节构成,在开始时CRC寄存器的每一位都预置为1,然后把CRC寄存器与8-bit的数据进行异或(异或:二进制运算相同为0,不同为1;0^0=0;0^1=1;1^0=1;1^1=0),之后对CRC寄存器从

防洪标准与几个重要的防洪水位

防洪标准与几个重要的 防洪水位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防洪标准与几个重要的防洪水位 防洪标准 (flood contro1 standard) 防洪保护对象要求达到的防御洪水的标准。通常以某一重现期的设计洪水为防洪标准,也有一些地方以某一实际洪水为防洪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当实际发生不大于防洪标准的洪水时,通过防洪系统的正确运用,能保证防护对象的防洪安全,具体体现为防洪控制点的最高水位不高于防汛保证水位,或流量不大于河道安全泄量。 设防水位是指汛期河道堤防已经开始进入防汛阶段的水位,即江河洪水漫滩以后,堤防开始临水,需要防汛人员巡查防守。此时堤防管理单位由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防汛阶段,开始组织人员进行巡堤查险,并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落实。设防水位是同防汛部门根据历史资料和堤防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警戒水位是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以及历年险情分析制定的,到达该水位时,防汛工作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的发展变化,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堤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查,并组织防汛队伍上堤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 保证水位是根据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部门要按照紧急防汛期的权限,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确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并根据“有限保证、无限负责”的精神,对于可能出现超过保证

水位的工程抢护和人员安全做地积极准备。保证水位的拟定是根据堤防规划设计和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为依据,考虑上下游关系、干支流关系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制定的。 设计洪水位 当遇到大坝设计标准洪水时,水库经调洪后(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是水库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决定了设计洪水情况下的上游洪水淹没范围,它同时又与泄洪建筑物尺寸、型式有关,而泄洪设备型式(包括溢流堰、泄洪孔、泄洪隧洞)的选择,则应根据设计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坝型、枢纽布置特点拟定,并注意以下几点: (1)如拦河坝为不允许溢流的土坝、堆石坝等坝型,则除有专门论证外,应设置开敞式溢洪道。 (2)为增加水库运用的灵活性,尤其是下游有防洪任务的水库,一般宜设置部分泄洪低孔和中孔。泄洪底孔要尽可能与排沙、放空底孔相结合。 (3)泄洪设备的型式选择,应考虑经济性和技术可靠性。当在河床布置泄洪设备有困难时,可研究在河岸设置部分旁侧溢洪道和泄洪隧洞。 (4)泄洪闸门类型和启闭设备的选择,应满足洪水调度等方面的要求。 校核洪水位

身份证校验码的解释

身份证校验码的解释 新居民身份证的号码是按照国家的标准编制的,由18位组成:前六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七至第十四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而19位的号码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我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身份证中第十八位数字的计算方法为: 1.将前面的身份证号码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9、10、5、8、4、2、1、6、3、7、9、10、5、8、4、2。 2.将这17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3.用加出来和除以11,看余数是多少? 4余数只可能有0 、1、2、3、4、5、6、7、8、9、10这11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为1、0、X、9、8、7、6、5、4、3、2。 5.通过上面得知如果余数是2,就会在身份证的第18位数字上出现罗马数字的Ⅹ。如果余数是10,身份证的最后一位号码就是2。 例如:某男性的身份证号码是340524************。我们要看看这个身份证是不是合法的身份证。 首先:我们得出,前17位的乘积和是189 然后:用189除以11得出的结果是17 + 2/11,也就是说余数是2。 最后:通过对应规则就可以知道余数2对应的数字是x。所以,这是一个合格的身份证号码。

这里面说的很清楚了,最后一位是用来辨别身份证真假的一种办法。而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的识别码。 贴个JA V A实现的校验算法 public static char doV erify(String id); { char pszSrc[]=id.toCharArray();; int iS = 0; int iW[]={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char szVerCode[] = new char[]{'1','0', 'X', '9', '8', '7', '6', '5', '4', '3', '2'}; int i; for(i=0;i<17;i++); { iS += (int);(pszSrc-'0'); * iW; } int iY = iS%11; return szVerCode[iY]; } =IF(LEN(A101)=15,REPLACE(A101,7,,19)&MID("10X98765432",MOD(SUM(MID(REPLAC E(A101,7,,19),ROW(INDIRECT("1:17")),1)*2^(18-ROW(INDIRECT("1:17")))),11)+1,1),A101 excel计算最后一位的公式,也就是个校验码而已

溢流坝水力计算实例

溢流坝水力计算 一、基本资料: 为了解决某区农田灌溉问题。于某河建造拦河溢流坝一座,用以抬高河中水位,引水灌 溉。进行水力计算的有关资料有:设计洪水流量为550m 3 /s ;坝址处河底高程为43.50m ;由灌区高程及灌溉要求确定坝顶高程为48.00m ;为减小建坝后的壅水对上游的影响,根据坝址处河面宽度采用坝的溢流宽度B =60m ;溢流坝为无闸墩及闸门的单孔堰,采用上游面铅直的三弧段WES 型实用堰剖面,并设有圆弧形翼墙; 坝前水位与河道过水断面面积关系曲线,见图15.2;坝下水位与河道流量关系曲线,见图15.3;坝基土壤为中砾石;河道平均底坡;00127.0=i 河道实测平均糙率04.0=n 。 二、水力计算任务: 1.确定坝前设计洪水位; 2.确定坝身剖面尺寸; 3.绘制坝前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 4.坝下消能计算; 5.坝基渗流计算; 6.坝上游壅水曲线计算。 三、水力计算 1、确定坝前设计洪水位 坝前设计洪水位决定于坝顶高程及设计水头d H ,已知坝顶高程为4800m ,求出d H 后,即可确定坝前设计洪水位。 溢流坝设计水头d H 可用堰流基本方程(10.4)32 02H g mB Q ? =σε 计算.因式中 图15.2 图 15.3

σε及、0H 均与d H 有关,不能直接解出d H ,故用试算法求解。 设d H =2.53m ,则坝前水位=48.00+2.53=50.53m . 按坝前水位由图15.2查得河道过水断面面积A 0=535m 2 ,又知设计洪水流量 ,则s m Q /5503= m g av H H m g av s m A Q v d 586.2056.053.22056.08 .9203.10.12/03.1525 5502 02 000=+=+==??==== 按设计洪水流量Q ,由图15.3查得相应坝下水位为48.17m .下游水面超过坝顶的高度 15.0066.0586 .217 .017.000.4817.480 <== =-=H h m h s t 下游坝高 0.274.1586 .250 .450.400.4300.480 1 <== =-=H a m a 因不能完全满足实用堰自由出流条件: 故及,0.215.00 10≥≤H a H h s 为实用堰淹没出流。 根据 10H a H h t 及值由图10.17查得实用堰淹没系数999.0=σ。因溢流坝为单孔堰,溢流孔数n =1;溢流宽度60==b B m 。按圆弧形翼墙由表10.4查得边墩系数7.0=k ζ.则侧收缩系数 nb H n k 0 0] )1[(2.01??ε+--= 994.060 1586 .27.02.01=?? ?-= 对于WES 型实用堰,当水头为设计水头时,流量系数502.0==d m m 。于是可得溢流坝流量

CRC16校验码如何计算

CRC16校验码如何计算 比如我有一个16进制只字符串 7E 00 05 60 31 32 33 要在末尾添加两个CRC16校验码校验这7个16进制字符请写出算法和答案 7E 00 05 60 31 32 33 计算CRC16结果应该是:5B3E 方法如下: CRC-16码由两个字节构成,在开始时CRC寄存器的每一位都预置为1,然后把CRC寄存器与8-bit的数据进行异或(异或:二进制运算相同为0,不同为1; 0^0=0;0^1=1;1^0=1;1^1=0),之后对CRC寄存器从高到低进行移位,在最高位(MSB)的位置补零,而最低位(LSB,移位后已经被移出CRC寄存器)如果为1,则把寄存器与预定义的多项式码进行异或,否则如果LSB为零,则无需进行异或。重复上述的由高至低的移位8次,第一个8-bit数据处理完毕,用此时CRC寄存器的值与下一个8-bit数据异或并进行如前一个数据似的8次移位。所有的字符处理完成后CRC寄存器内的值即为最终的CRC值。 1.设置CRC寄存器,并给其赋值FFFF(hex)。 2.将数据的第一个8-bit字符与16位CRC寄存器的低8位进行异或,并把结果存入CRC寄存器。 3.CRC寄存器向右

移一位,MSB补零,移出并检查LSB。 4.如果LSB为0,重复第三步;若LSB为1,CRC寄存器与多项式码相异或。 5.重复第3与第4步直到8次移位全部完成。此时一个8-bit 数据处理完毕。 6.重复第2至第5步直到所有数据全部处理完成。 7.最终CRC寄存器的内容即为CRC值。 CRC(16位)多项式为 X16+X15+X2+1,其对应校验二进制位列为1 1000 0000 0000 0101。

无资料感潮河段设计洪水位计算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7, 6(1), 66-70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d3530345.html,/journal/jwrr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d3530345.html,/10.12677/jwrr.2017.61009 文章引用: 胡进宝, 刘海成, 王晓霞, 管宁. 无资料感潮河段设计洪水位计算[J]. 水资源研究, 2017, 6(1): 66-70. Design Water Level Calculation for Tidal River in Ungauged Basins Jinbao Hu 1, Haicheng Liu 2, Xiaoxia Wang 1, Ning Guan 2 1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hina Power Consulting Group, Xi’an Shannxi 2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Tianjin Received: Jan. 18th , 2017; accepted: Feb. 7th , 2017; published: Feb. 10th , 2017 Abstract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of the tidal reach is complicated because it’s influenced by both the upstream runoff and the downstream tid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water level calculation for tidal river in ungauged basin based on the short-term tidal level observation, the long term tidal observation and short term tidal level observation relationship. After the quasi-synchronous comparison, the tidal level data of long-term tide observation stations are transferred to the engineering sea area. By using the P-III frequency curve, the extreme tidal level of each year is estimated for different design tide levels. As a re-sult, the problem of different frequency tide calculation is solved. As to the river flood design water level calculation, because the lack of observation river flow data, the maximum reservoir discharge flow and interval flow is used as the upstream flow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average high tidal level is used as the downstream water level conditions. Besides, based on different time of the remote sense image at the estuary, the rational assumptions of estuarine topography is put forward using the hydrodynamics mo- del, the design water level satisfied the project need is calculated. The above-mentioned methods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esign flood level of tidal reach inungauged basins. Keywords Tidal Reach, Design Water Level, Ungauged Basins 无资料感潮河段设计洪水位计算 胡进宝1,刘海成2,王晓霞1,管 宁2 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2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 收稿日期:2017年1月18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7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10日 作者简介:胡进宝(1982.3-),安徽庐江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工程水文气象勘测工作。

t检验计算公式

t 检验计算公式: 当总体呈正态分布,如果总体标准差未知,而且样本容量n <30,那么这时一切可能的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呈t 分布。 t 检验是用t 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t 检验分为单总体t 检验和双总体t 检验。 1.单总体t 检验 单总体t 检验是检验一个样本平均数与一已知的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 著。当总体分布是正态分布,如总体标准差σ未知且样本容量n <30,那么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呈t 分布。检验统计量为: X t μ -= 。 如果样本是属于大样本(n >30)也可写成: X t μ -= 。 在这里,t 为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 X 为样本平均数; μ为总体平均数; X σ为样本标准差; n 为样本容量。 例:某校二年级学生期中英语考试成绩,其平均分数为73分,标准差为17分,期末考试后,随机抽取20人的英语成绩,其平均分数为79.2分。问二年级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否有显著性进步? 检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 建立原假设0H ∶μ=73 第二步 计算t 值 79.273 1.63X t μ --= = = 第三步 判断 因为,以0.05为显著性水平,119df n =-=,查t 值表,临界值 0.05(19)2.093t = ,而样本离差的t = 1.63小与临界值 2.093。所以,接受原假设, 即进步不显著。

2.双总体t 检验 双总体t 检验是检验两个样本平均数与其各自所代表的总体的差异是否显著。双总体t 检验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于检验匹配而成的两组被试获得的数据或同组被试在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数据的差异性,这两种情况组成的样本即为相关样本。二是独立样本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各实验处理组之间毫无相关存在,即为独立样本。该检验用于检验两组非相关样本被试所获得的数据的差异性。 现以相关检验为例,说明检验方法。因为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完全类似,只不过0r =。 相关样本的t 检验公式为: t = 在这里,1X ,2X 分别为两样本平均数; 1 2 X σ,2 2X σ分别为两样本方差; γ为相关样本的相关系数。 例: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进行了两次推理能力测验,成绩分别为79.5和72分,标准差分别为9.124,9.940。问两次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地差异? 检验步骤为: 第一步 建立原假设0H ∶1μ=2μ 第二步 计算t 值 X X t -= =3.459。 第三步 判断 根据自由度19df n =-=,查t 值表0.05(9) 2.262t =,0.01(9) 3.250t =。由于实际计算出来的t =3.495>3.250=0.01(9)t ,则0.01P <,故拒绝原假设。 结论为:两次测验成绩有及其显著地差异。 由以上可以看出,对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比较复杂,究竟使用Z 检验还是使用t 检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为了便于掌握各种情况下的Z 检验或t 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