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与核销

辽宁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与核销
辽宁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与核销

辽宁省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与核销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规范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与核销,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管理,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与现有隐患点(以“辽宁省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与复核”成果为基准)核销,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采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与核销。本省行政区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核实认定和核销报告,应由各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单位承担,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提交相关调查资料,经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审定后,按省、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特大型和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与核销审查(见附表1)。

第四条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县(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审查通过后,由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可直接更新县(市)

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信息,并汇总上报市级、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第五条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日常巡查排查核查过程中发现的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单位和个人上报的灾情险情或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发生变化的,按权限审查后由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纳入到日常监管,并汇总上报市级、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调查认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信息,应满足辽宁省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管理要求,及时更新“一表两卡”(见附表2、3、4)。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成果,会同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组织填制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明确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同时更新群测群防相关信息和数据库数据。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组织发放给防灾责任人,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由地灾隐患点所在村负责具体发放给受地灾威胁的群众。

第六条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承担单位需提交调查认定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认定情况;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发育特征;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分析评价;

(四)险情变化发展趋势;

(五)防治措施建议。

第七条地质灾害隐患点核销,由所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防灾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向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按权限审查核销后,由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调整防范措施,并汇总上报市级、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第八条地质灾害隐患点原则上不得核销,仅以下几种情况可核销:

(一)经统一安排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确认核销的;

(二)已实施有效防治工程并通过验收的;

(三)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员及财产已全部搬迁避让的。

第九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核销与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相结合。对完成搬迁避让的隐患点要进行核销,对部分实施搬迁避让的隐患点要在查明受威胁对象情况(主要包括地灾隐患的地点、灾害类型、潜在规模、威胁人数、威胁财产、隐患特征及发展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隐患点级别并制定防灾措施、防治建议等。

第十条地质灾害隐患点核销,承担单位需提交调查核销报告,报告主要内容:

(一)调查核销基本情况;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发育特征;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核销依据;

(四)结论建议。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细则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细则 第一章调查要点 1、不稳定斜坡 调查的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不稳定斜坡与建筑物的平面关系(如:房屋与高陡边坡的距离)。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对可能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影响范围。斜坡稳定性调查表中有关栏目填写要求如表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该斜坡具备失稳条件: (1)各种类型的危岩体; (2)斜坡岩体中有倾向坡外、倾角小于坡角的结构面存在; (3)斜坡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棱体,其底棱线倾向坡外,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 (4)斜坡后缘已产生拉裂缝; (5)顺坡走向卸荷裂隙发育的高陡斜坡或凹腔深度大于裂隙带; (6)岸边裂隙发育、表层岩体已发生蠕动或变形的斜坡; (7)坡足或坡基存在缓倾的软弱层; (8)位于库岸或河岸水位变动带,渠道沿线或地下水溢出带附近,工程建成后可能经常处于浸湿状态的软质岩石或第四系沉积物组成的斜坡; (9)其它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分析或用图解法初步判定为可能失稳的斜坡。

2、滑坡 (1)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一般包括滑坡后壁外一定距离(滑坡滑动会影响和危害的区域),滑坡体两侧自然沟谷和滑坡舌前缘一定距离或江、河、湖水边; (2)注意查明滑坡的发生与地层结构、岩性、断裂构造(岩体滑坡尤为重要)、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起滑坡或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 (3)调查滑坡体上各种裂缝的分布特征,发生的先后顺序、切割和组合关系,分清裂缝的力学属性,如拉张、剪切、鼓胀裂缝等,藉以作为滑坡体平面上分块、分条和纵剖面分段的依据,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 (4)通过裂缝的调查,藉以分析判断滑动面的深度和倾角大小。滑坡体上裂缝纵横,往往是滑动面埋藏不深的反映;裂缝单一或仅见边界裂缝,则滑动面埋深可能较大;如果基础埋深不大的挡土墙开裂,则滑动面往往不会很深;如果斜坡已有明显位移,而挡土墙等依然完好,则滑动面埋深较深;滑坡壁上的平缓擦痕的倾角,与该处滑动面倾角接近一致;滑坡体的差速裂缝两壁也会出现缓倾角擦痕,同样是下部滑动面倾角的反映; (5)对岩体滑坡应注意调查缓倾角的层理面、层间错动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断层面、节理面和片理面等,若这些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其倾角小于斜坡前缘临空面倾角,则很可能发展成为滑动面。对土体滑坡,则首先应注意土层与岩层的接触面构成的滑带形态特征及控制因素,其次应注意土体内部岩性差异界面; (6)调查滑动体上或其邻近的建、构筑物(包括支挡和排水构筑物)的裂缝,但应注意区分滑坡引起的裂缝与施工裂缝、填方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自重与非自重黄土湿陷裂缝、膨胀土裂缝、温度裂缝和冻胀裂缝的差异,避免误判; (7)调查滑带水和地下水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自然排泄沟渠的分布和断面,湿地的分布和变迁情况等; (8)围绕判断是首次滑动的新生滑坡还是再次滑动的古(老)滑坡进行调查。 表2 古(老)滑坡的识别标志

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394号令)、《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16号令)、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政办字〔2010〕118号)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主要依据 (一)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救灾能力和防治水平,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规划的目的 落实省省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目标任务,细化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对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容和要求,并对未涉及到的部分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任务。同时,以依法批准的规划为依据,对我县行政的地质灾害防治进行监督管理,实现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规化、综合治理科学化,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对经济社会安全保障能力。 (三)编制规划的依据 1、政策法规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2、相关规划 (1)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2015); (2)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 (3)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1-2015); (4)县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3、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 二、规划名称、围和规划期 (一)规划名称 《省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 (二)规划围

北京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2001~2015) 规划文本

北京市人民政府2002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导言 (4) 第二章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总则 (5) 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目标 (9) 第四章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0) 第五章分期(近期与远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其重点 (16) 第六章北京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27) 第七章实施规划措施 (28) 第八章附则 (34)

第一章导言 第一条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北京地区由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类对大自然过多的索取和不合理 的工程活动,使人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北京的 地质环境负担沉重并趋恶化,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 高,地质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不断加大。 在世界大都市中,北京是发生地质灾害较多较严重的城市之一,由于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断裂构造发育,降水时 空分布不均,致使北京地区的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较为 发育,并且地质灾害具有灾害频发、灾种多、群发性强的特 点,又因灾害的突发性与隐蔽性,故存在着大量的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已成为限制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条规划编制的意义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因此,防御和治理地质灾害,保证北京区域经济长期、 稳定、可持续、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在21世纪中叶把北京 建设成为当代世界一流城市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世纪初始,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北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设计书提纲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设计书提纲 前言 一目的任务 二上作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概况 二以往工作程度及评述 第一章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第一节区域环境地质条件 第二节地质灾害现状 第二章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 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 第二节工作部署 第二节工作量与工作进度 第三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第四章组织管理 第一节组织管理 第二节项目组人员与分工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措施 第二节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六章预期成果 第一节成果图件

第二节成果报告 第三节监测点和监测网络 第四节信息系统 第五节提交成果时间 附图: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部署图,比例尺1/10万。 成果报告的章节及主要内容 序言 主要内容:目的任务;交通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地质灾害灾情;以往 调查工作程度;本次清查工作部署、方法、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第一章区域自然地感与地质环境 主要内容:地形地貌:气象与水文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 与地震;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地下水类型与补、径、排特征;人类工程经 济活动特征等。 第二章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主要内容: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各灾种的分布、规模、特征、稳定状态、危 害程度、形成条件及影犒力素;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危 险性初步评价与预测。 第三章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主要内容:评估原则、要求与方法;备灾种(或主要灾种)经济损失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重要地质灾害的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评价标准见表9。

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表9 注;c人情分组——即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交度分级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 失”栏指 标评价; ②危害程度分级——宽大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预测分级,采用“受威胁人数”和 “直接 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现状评估是指已发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的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来用统一价格折价法,即各省(市、g#区)采用经访问 的大部分县(市)物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本省(市、g治区)经济损失评估的统 一计算单价,据此进行统一计算。参与统计的经济】子一乡土达(包括农田、林 地、果地。牧场等),牲畜,房屋,公路、铁路、桥梁、管道、渠道、涵洞、输 电线路,电站,厂矿,学校、机关及公共设施等。 预测评估,要在概要论述地质灾害危险性初步评分的基础二,对各区地质灾 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受威胁人数和受威胁的直接经济素夫签约分析预测。 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主要内容:分区的原则、方法与要求和分区评价。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的要求: ①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依据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去竞环境条件、发育现状 (强度,即单位面积内灾害体个数、面积和体积)、人类二运行动强度与研究工 作程度,以定性评价和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方法确定: ②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以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老交不安条件差异确定,当 条件较单一时也可以乡镇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 ③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较易发区、中易发工、任易变区和不发育区区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报告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报告 今年入汛以来,受极端气候的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为切实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县国土局的安排部署,乡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全乡10个村进行逐一排查。针对现状乡政府与各村委会统一思想,坚持“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险为主”的三线方针,明确相关责任人,建立地质灾害群防群测网络监测点,进一步完善了群防群测体系,为构建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作出了努力。 一、地质灾害基本况 我乡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复杂,因此,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造就我乡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我乡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106处,其中滑坡102处、不稳定斜坡2处,崩塌2处。 二、排查调查工作措施与方法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迅速组建排查队伍,乡上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国土办工作人员和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小组,主要负责全乡辖区内的隐患点排查,按照“包村到户,落实到人”的原则,逐村逐户开展实地排查并落实防灾措施。 (二)加大宣传,做到群测群防 采取干部实地走访排查等方式,加大对地质灾害排查紧急行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乡群众对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的认识,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地质灾害点灾情监测。 (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

各村按照通知要求,迅速按照辖区负责制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排查和巡查,经过排查,在原来10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础上排查出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红岩村3处、亭子村1处、安山村2处,滑坡及崩塌,受威胁39户150人,威胁资产826万元。针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点及时就地确定防灾责任人及监测人。 三、强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我乡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了年终考核,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下达、同考核。汛期以来,我乡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力度,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均按要求落实了责任人、监测人,发放了“两卡”,并制定了相关预案,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落实责任,深入督查,确保工作落实。 (二)加强对全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监测、预警,加大排查的广度和深度。 (三)继续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深入落实防灾预案,落实“两卡”到监测人和人民群众。 (四)加强汛期地灾值班。严肃纪律,坚持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积极收集地质灾害灾情,及时准确上报,确保信息畅通。

2019-2020“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政府工作计划

“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县地质环境背景概况 县位于省东南部。全县面积3726.5平方公里,人口25.5万,耕地41.3万亩。区域内属于大陆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840毫米,径流深400毫米。全年降雨的70%集中在月份,尤其月下旬至月上旬的台风,大多带来大暴雨天气,气象、地形、地貌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径流很快形成,导致山洪爆发,易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从而引发次生灾害。 二、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地区 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时段性、地域性和突发性,同降雨、地下水、地质条件及采矿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汛期地质灾害高发期,连绵细雨易于诱发崩塌、滑坡;暴雨或连续降雨易于诱发泥石流。 (一)山体滑坡、崩塌的重点地区为:各乡镇露天开采矿石场;铜镍矿开采崩落区。 (二)泥石流重点地区流经快大镇流经大安镇的河,通快一级路弯弯川段。 (三)矿区地面塌陷重点地区:乡煤矿区、铁矿塌陷区。 (四)矿山尾矿坝重点区为公司岔、尾矿坝,尾矿坝,矿尾矿坝,铁矿尾矿坝,矿业尾矿坝、尾矿堆。 (五)废渣堆放场重点区各矿山的废石堆、盗采矿石点形成的废石堆、县化工总司废渣堆放场,这些是产生泥石流的重要物质来源。

(六)重点村屯县哈各水库和矿山尾矿坝下的村屯居民。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将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各级防汛机构中,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主要职责,明确分工及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对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将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分解到人;指导灾害易发地的乡镇、村(屯)学校以及厂矿、企业等具体的灾害防御和灾民转移安置方案,明确防汛救灾工作的责任人和灾民转移安置路线、地点;对所辖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校舍、居民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要立即转移疏散等措施,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并对全县15个乡镇及矿山企业的相关灾害点进行彻底清查,对各乡镇主要领导、人员,各相关部门人员已进行培训。各乡镇要及时建立以主要领导和受训人员为主的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坚持“以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原则 对地质灾害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威胁城镇或重大工程、风景名胜区安全的地质灾害,加强监测预防的同时,应有计划地进行工程治理;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应以监测预防和居民搬迁避让为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部门要组织力量指导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村屯搞好群防群测网络体系的建设,对已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应安排监测责任人,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在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市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为重点,着力完善地灾防治机制和群测群防体系,狠抓民生工程的实施与监督,强力实施工程治理,实现了财产“零伤亡”、人员“零伤亡”的“双零”目标,为推动“三次创业”奠定了和谐的地质环境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 (一)坚持以防为主,着力巩固防治基础。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坚持科学防治,先后开展5次巡查和3次“拉网式”排查,将108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市、县两级监测,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将42处成灾危害性大的隐患点纳入市级以上预案管理,其中4处纳入省级预案管理。对纳入预案管理的隐患点,各区市县编制完善《临灾预案》,落实监测和预警人员,制作设立警示标志(牌),划定危及对象和撤离路线,明确预警和报灾方式,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3000余份,健全“市、县、乡、村、社”五级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将防灾责任落实到了最基层的操作层面上。 —1—

(二)狠抓规范管理,着力健全防灾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会商、汛前检查、汛期巡查、应急预案、灾情速报、监督管理等机制,确保防灾工作“分工、任务、要求”三明确。在汛前排查的基础上,编制了《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2013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实行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片定点督导责任制,市、县、乡政府逐级签订了年度地灾防治责任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明确了责任。 (三)建立部门联动,多管齐下联合防灾。进入汛期后,我局与市气象台合作,建立了降雨信息共享平台。凡有强降雨预警信息就及时以短信发送到市局分管领导、地环科、站长及区(市)县局分管领导及地环股、站长,再由区(市)县局发送至隐患点监测人、在建工程及矿山企业负责人。同时,市地环站与气象台、应急办、防汛办等多部门建立了QQ群,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信息共享。同时,近期我局将准备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节目在市电视台《防灾与应急》栏目播映,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防灾应急知识。 市政府成立了以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各部门齐抓共管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如市气象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建立了—2—

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

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 招标文件 招标单位(公章):东阳市国土资源局 核备单位(公章):东阳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二00 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东招施工(2008)050号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工作部署,拟对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内容: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目。 二、投标人资质要求: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或者危险性评估乙级(含乙级)及以上资质单位。 三、报名: 1、报名时间:2008年5月27日至6月7日上午8:30-11:00 下午14:00-16:30 2、报名地点:东阳市招投标中心(人民路222 号东阳日报社大楼2 楼) 3、应提交的报名资料:(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一份,并带原件核对) ①、营业执照、资质证书; ②、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委托人身份证。 四、招标文件的获取: 在报名时购买招标文件,每份200 元,售后不退。 五、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为2008年6月11日9时30分开标时间:2008 年6 月11 日9 时30 分开标地址:东阳市招投标中心十楼开标室 东阳市招投标中心电话: 东阳市国土资源局 二00 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投标须知 (一)总则 1、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 2008]57 号)文件精神,东阳市招投标服务中心拟对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项

目进行招标。 2、投标人资格要求项目承担单位资质要求:投标单位必须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或者危险性评估乙级(含乙级)资质。 3、资金来源 本工程已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工程资金自筹。 4、投标费用 投标人应承担其编制投标文件与递交投标文件等所涉及的有关参加本次投标的一切费用。不论投标结果如何,招标人在任何情况下无义务和也无责任承担这些费用。 (二)项目技术要求 5、项目调查范围本项目工作区范围为浙江省东阳市行政辖区,面积约1740 平方公里。 6、项目技术标准本项目按照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 2008] 57号)的要求开展工作。 7、技术人员配备要求为了保证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项目的工程质量,项目承担单位必须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职称,各野外调查小组组长应具有中级以上地质工程师职称,野外调查与测绘、制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应由业务熟练的技术人员担任,应提供拟委任的主要负责人和参加本项目技术人员的资历表。 8、工作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按《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 2008]57 号)文件要求实施,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提出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思路,规划内容和要求,制定明确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待项目实施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交以下成果: (1)、《东阳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文本30 套; (2)、东阳市已知地质灾害点稳定性评价及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提交野外调查资料及照片一套;

2016年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方案.pdf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文件精神,消除我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2015年汛前调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情况及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避让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原则。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以人为本,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能够通过工程治理消除隐患且投入不大的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对威胁人数多、治理投入巨大的隐患点,采取搬迁避让,彻底摆脱隐患威胁;对目前危害不大的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以监测为主,远期考虑采取简易工程、搬迁避让等措施。对治理、搬迁难度都较大,隐患长期不能解决的重点地灾点,采取通过专家调查论证,实施工程消除主要隐患。 (二)统筹兼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把地质灾害的避让搬迁与山区扶贫异地安置、乡村规划调整、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等结合起来,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见,以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对受威胁户进行搬迁安置。鼓励搬迁户进城入镇进行购房安置。 (三)补助为主,实物和资金相结合原则。搬迁安置补助分实物补助和资金补助两部分。实物补助包括过渡房的修整、提供安置用地、集中安置点的“三通一平”等,资金补助包括拆迁、过渡安置及搬迁补助等。 (四)建一拆一补一原则。搬迁户搬迁后,以户为计算单位,建一拆一补一。一户一宅,原来居住房及生产用房必须拆除,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发放补助。 二、我市目前地质灾害现状 通过1:5万地质灾害详查和2015年汛后核查,确定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边坡隐患点共153处,其中崩塌72处,滑坡65处,不稳定斜坡11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处3处,市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除天湖街道外全市的各乡镇、街道均有分布,成因除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水文外,还与频繁实施的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密切相关。 三、治理目标任务及工作安排 经征询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意见,结合调查、核查结果,按照轻重缓急、分期治理原则,2016年计划实施危险点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20处,涉及37户123人。其中,搬迁安置15处22户77人,工程治理5处15户46人。搬迁避让工作计划于2016年底完成,工程治理计划于2016年汛前启动招标程序(详细见附表)。 四、费用概算 (一)搬迁避让费用 参照现有的搬迁避让补助标准,具体如下: (1)安置补助款:按5万元/户拨付; (2)奖励资金: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完毕并将旧房拆除的奖励1万元/户; (3)2层及2层以上砖混结构房屋按楼房面积另行补助200元/平方米。 初步估算,本次搬迁避让共需资金为171万元。 (二)重点隐患点工程治理费用 工程治理费用包括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费用。5处工程治理初步估算约需570万元。 (三)续建项目 包括4个工程治理项目和3个集中搬迁安置项目,其中工程治理项目勘查、设计已完成,因省国土厅和财政厅正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项目审查意见还未下发,意见下发后将进行施工招投标,搬迁避让集中安置项目中西津办事处罗溪海山为2012年项目,因征地费用增高(原计划100万,实际为310万),及安置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及小区绿化等),预计增加费用400万元,中溪石口刘村和南极杨狮茶厂搬迁集中安置项目为2014年项目,2015年启动项目,计划2016年底完成。续建项目总共需用资金1884万元。 (四)设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 主要指一些未纳入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或纳入隐患点但未纳入年度治理计划,或突发性的小型地质灾害的治理,由于影响人员少,搬迁成本高,但可以采取简易的工程进行治理(这类点在我市较普遍),建议市政府每年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00万元。由各乡镇、街道自行进行治理,项目报财政、国土审核备案,根据审计结果,按50%比例实施“以奖代补”补助,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五)监测及应急费用 监测费用主要包括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员补助、简易的监测仪器、装备的购置费和汛期、防台期间转移危险区人员等应急处置费用,预算为80万元左右。 以上费用预算合计为2905万元,其中2016年项目资金预算1021万元,续建项目1884万元。 五、经费来源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规定,地质灾害防治费用由市政府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中解决,另外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由市政府先行垫付:

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应急预案(滑坡)

滑坡应急预案 一、灾害点的基本情况 滑坡位于镇村社,由于斜坡陡峭,住户建房切坡,因强降雨或连续阴雨无法有效排洪,形成小型地质滑坡。导致表层土体滑动,威胁到户人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避免和减轻灾害,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地质灾害应急责任的落实 1、监测人员姓名:电话: 2、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应急处臵负主要领导责任,负责灾害点应急工作职责的分解落实,灾情和险情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是否临灾的判断,预警信号的发布,临灾时抢险救援工作的指挥等。并要对地质灾害负责滑坡的监测和监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上报等工作。当监测过程中发现险情时及时向镇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受威胁群众和单位按预定疏散路线躲避到安全地带。 3、负责临灾条件时指挥受灾群众和单位按预定方案及时疏散,协助开展人员和重要财产转移,对疏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疏散基本完成后应进行危险区内的清场和检查工作,保证临灾条件下危险区内不能留下一人。 三、地质灾害的监测

1、监测方法、监测内容及观测周期 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主要用目视巡查和简易裂缝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目视巡查主要对坡体微地貌变形情况,房屋等地物的变形情况、泉点出露或变化情况、动物、声响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非汛期每15天观察1次,汛期每7天观察2次;雨天每天监测1次,暴雨或持续降雨期间,每天不少于2次,在暴雨或持续降雨,监测人员要坚持值守密切关注地灾隐患点变化。 2、监测记录 按规定在监测记录本详细记录监测情况。 3、对监测过程中的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分析,对裂缝位移量等数据进行及时计算,将监测资料和数据上报镇国土资源所。如遇到变形加剧等临灾信号时应及时上报地质灾害隐患防灾责任人和县国土资源局。以便相关领导和单位作出临灾判断,以及启动预案,组织应急疏散撤离和相关抢险救灾工作。 四、地质灾害的预警和临灾疏散和抢险救援措施 1、地质灾害的临灾判据 在天气预报和监测过程中发现暴雨、持续降雨时,应密切注意坡体地貌、裂缝等的观察,如发生以下情况时可考虑

煤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煤业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 1 前言 煤矿开采过程中,在一定气象条件下,矿区及其相邻地带会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其中有的是由于煤矿开采本身造成的,也有地质构造方面的原因,潜存的地质灾害在采矿中引发。地质灾害多为突发事件,规模可能很大,造成的灾害发生,直接威胁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甚至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如2008年9月份发生襄汾泥石流事故,给全国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相关企业敲响了警钟。鉴于地质灾害事故具有破坏强度大、救援难度大、治理恢复时间长等特点,各煤矿必须提前做好矿井的相关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防患于未然。因此,矿井地质灾害规划作为矿井地质灾害防治的前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规划方案的逐步实施,可以进一步掌握和查明井田内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以此为基础,编制矿井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矿井地质灾害防治和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省***县,是经***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吕梁市***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煤重组办发【20**】**号)批准的兼并重组整合矿井。 20**年9月11日***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C***号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90万t/a,批准开采4-9号煤层,井田面积4.0716km2。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资源,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我矿安全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在全矿地质灾害调查与近年来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成果的基础上,编制《************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 《************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是我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结合本矿井的采掘规划,地质灾害配套规划时段为五年。按照《************煤业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的总体布署,2015年前争取我矿井田内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受地质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 年12 月 目录 0 前言 (3)

1 基本灾情 (3) 2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 自然地理条件. (3) 2.2 水文气象条件. (3) 2.3 地形地貌 (4) 2.4 地层岩性 (4) 2.5 地质构造 (5) 2.6 工程地质条件. (5) 2.7 水文地质条件. (5) 2.8 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 灾害规模、特征. (6) 3.2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 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 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 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 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 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 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 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 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 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9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 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 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 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 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 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 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 平方公里。据2010 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 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 河左岸。 2.10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 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 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 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 各村、街道直属有关单位: 为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我办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我办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办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道路沿线和切坡建房处,主要分布在姚高村、古林村、殷白村、汪溪村其成因为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水高外,还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在降雨集中时期,雨日多、雨量大、暴雨频繁、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易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发生。 二、预防地质灾害重点 道路沿线山体崩塌,切坡建房等灾害点,是我办地质灾害预防的重点,重点防范责任单位为各村委会。 具体职责分工: 1、河堤塌岸、管涌、水塘重点防范单位责任为街道水利站、各村委会。 2、道路建设切坡造成的崩塌、滑坡等重点防范责任单位为公路部门、经发办。 3、农户切坡建房,防范责任单位为各村委会。 以上责任单位在汛前要对上述防范重点进行严密巡查,发现险情及隐患要及时排除,确保安全度汛。 三、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一)各村委会要按照办事处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加强对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坚持以人 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办事处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 ****** 领导组下设地质灾害应急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办公室设在街道统筹办公室。 (二)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大众的防灾意识,特别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的人群要强化宣传,大力 普及如何鉴别地质灾害及其发生的前兆,预报和避让地质灾害,减 少和防止其危害知识,促进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的了解的认识。 (三)开展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编制防灾预案。 (四)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坚持群防群测,群专结合,落实有关村、组的责任,完善监测网络。 四、监灾及灾后应急措施 各责任单位要在危险区段设立警示牌,对处在活性滑坡体的居民,要动员其避让。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强险情的巡查制度,特别是 已知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要注意发现危害大的新的发灾地 和险情地。对隐患点尚未形成灾害的初期,防灾人员要进入临灾应 急工作状态,当灾情发展到警戒值,防灾人员应立即救灾、抢险, 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各村委会和街道直属有关部门是所辖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单位,不仅要认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而且要做好防 灾的工作总结,掌握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总结推广在防灾减灾中所

全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全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科学有效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X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X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等,编制《X市X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保X市X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促进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规划》适用范围为X区辖区范围内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规划》内容以X区“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为基础,根据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明确的防治目标,结合全区实际,部署工作任务,突出可行性、实效性,并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基准年为X年,规划期为X~X年。 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 X区是X市辖区之一,东邻渭南市,南接蓝田县,西部与X市

灞桥区、高陵区、咸阳市三原县相邻,北部与X市阎良区接壤,是古都X的东大门。辖区总面积915.16km2,辖23个街道办事处,28个社区,285个行政村,1625个自然村,687691人(X年统计数据)。 X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92.3亿元,同比增长5.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84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5227元,同比增长12%。 (二)地质环境基本特征 X市X区属东亚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向内陆干旱气候的过渡带上,间有两种气候的特点,属温暖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暖和,多风,干燥;夏季炎热,日照长;秋季降温快,多阴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而雨雪少。年平均气温13.5℃,极端低温-17℃,极端高温41.9℃。年均降水量591.1mm,年最大降水量为954.9mm(2003)。降水具集中于7、8、9、10四个月。 区内有大小河流10条,均属渭河水系。其中,境内河流7条,界河1条,入境河流1条,过境河1条。南岸有零河、戏河、玉川河、沙河、五里河、临河、三里河、韩峪河8条河流汇入渭河,北岸有石川河汇入。 X地势南高北仰、中间低,境内有山、塬、川,以川为主,分为骊山基岩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渭河南黄土台塬区、山前冲洪积扇区和渭河冲洪积平原区五类。南部骊山最高处海拔1302m、城区海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表 填报单位 :XXX项目部填报日期 :2015 年 4 月 25 日序号检查项目施工单位自查情况监理单位复查情况 1 是否建立地质灾害管理责任制度(含评估)地质灾害管理责任制正在编制完善中。 项目部已与各部室、作业队签订防灾责任书,各作业 2 是否逐层签订防灾责任书 队与班组防灾责任书正在签订中。 项目部已于 4 月 18 日开展施工区、营地危险点排查, 3 是否开展施工区、营地危险点排查评估 并进行评估。 目前,根据评估情况已逐步开展危险点治理,如正线 4 是否根据评估开展危险点治理 公路 KXX+XXX段坍塌部位已进行支护。 已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监控责任5是否建立预警监测机制、明确信息传递流程人,现场发现危险点由发现人员汇报至施工队长,施工队长报至项目 部。 现场已设立地质灾害隐患告知牌两块,分别设在XX 6 是否公示地质灾害危险点 桥及施工 X 队营地 项目部已编制发放了地质灾害隐患(危险)点防灾预 是否编制发放“一表两卡” 案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隐患点登记卡

正在收集地质灾害教育培训资料,预计于4月30日8 是否开展全员教育培训 开展全员教育培训。 项目部现已编制完成防洪度汛及防地质灾害应急预 9 是否编制应急预案 案并已上报。 项目部已于 4 月 15 日完成防洪度汛及防地质灾害应 10 是否开展应急演练 急演练工作,演练共计 1 次。 项目部应急物资有 CAT挖掘机 2 台,装载机 2 台,应 急车辆 3 台,帐篷 3 顶,密目网 15 袋,铁锹 20 把,11 应急资源投入是否满足要求 编织袋 2000 条,备用发电机 2 台, 4 寸水泵 2 台, 其他物资正在补充完善中。 项目部已明确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分别为施工一队队 12 是否明确隐患点监测责任人 长 XXX、施工二队队长 XXX、施工三队队长 XXX。 13 是否有监测记录项目部填写有隐患点监测记录,并存档。 14 是否明确预警信号项目部已明确预警信号为口哨及扩音喇叭。 项目部已明确指示撤离路线,现场设置指示牌,分别 15 是否明确指示撤离路线 位于正线公路 KXX+XXX、 KXX+XXX段 项目部已明确安全避险场所,现场设置指示牌,分别 16 是否明确指示安全避灾场所 位于正线公路 KXX+XXX、 KXX+XXX段

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报告 篇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 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工程 合同编号:xxx-23031206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 批准:xxx 校核:xxxx 编制:xxx xxxx工程局有限公司 xxxxxxxx站项目部20XX年4月27日 20XX年汛期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报告项目部接到xxx分公司安﹝20XX﹞8号转发(xxx安﹝20XX﹞4号)《关于开展汛前及汛期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后,项目部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及时召开防汛、地质灾害专项会议,研究部署项目部开展预防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预防地质自然灾害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并要求项目部按文件

要求执行整治活动。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地质自然 灾害事故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明确,要求领导小组成员提高认识、认真开展好本单位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二、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项目部对施工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质自然灾害危险源 辩识活动,认真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对重大自然灾害危险源编制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资金投入。项目部还制定了危险源监控体系。每日领导带头值班,加强排查、巡查,对各个部位加强地质安全监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三、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挂帅组织各部门、协作队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承建施工区域进行全方位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主要排查生活区、施工区、高边坡、施工便道、冲沟等各种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对 排查出的防汛自然灾害隐患划分责任人、督改人,并限期整改、复查。对未整改、整改不彻底的部位,责令继续整改至隐患排除为止。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印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总体原则: 查明病因,分析病理,对症下药。 (1) 查明病因是基础——强调地质分析和地质认识; (2) 弄清病理是关键——注重坡体稳定性分析; (3) 对症下药是目标——设计方案应具有针对性。 主要内容: 一、施工图设计思路 二、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 三、施工图设计各图件应表达的基本内容 四、主要工程构筑物施工图设计应注意事项 一、施工图设计思路 遵循初步设计方案进一步复核: 工程治理的有效性:控制灾害体,保护对象 构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工程等级,设计标准 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主体工程、辅助费用 施工可行性:施工工序、工艺、机械。 以初步设计图纸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细化设计 深化设计:综合考虑工程有效性、安全性、造价、施工可行性、完善设计方案,使治理方案能够落地。 细化设计:工程间的衔接、工程分部结构、特殊部位、施工做法、不同地段开挖断面、外观要求等。 二、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 (一)施工图设计现场踏勘复核要求

施工图设计人员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复核与设计有关的工作。 1、现场复核: 地质灾害治理范围、灾害体基本特征、明确保护对象; 治理工程布置地段和位置、工程结构形式; 评估治理工程施工可行性和治理预期效果。 复核基准点、地形图、剖面图与实地的吻合性,必要时应修测或补测。 对存在异议或疑问的应及时与勘查(可研、初设)成果编制人员沟通。 2、施工图设计定测: 现场查看工程布置位置的施工可行性,对各工程构筑物中轴线两端点、中心点等固定工程位置的测量关键点必须打桩标识(埋木桩或水泥桩并编号、补测其坐标、高程); 测桩和测量数据表作为设计交底资料之一。 补测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各分部工程、结构变化部位、连接处等控制部位的大比例尺地形地质断面图。 3、施工条件复核: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永久和临时占地、施工用电、用水、原材料来源、施工弃渣堆放及相关费用、价格等进行调查,并与当地国土资源局、当地乡镇政府沟通、会商、协调,形成《施工图设计踏勘会商记录表》(附表),记录表附在施工图设计文件扉页后,作为施工图设计成果送审的要件。 (二)施工图细化深化设计 在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施工图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条件、环境限制因素、原材料来源及实际价格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工艺,合理安排工序及工期。 (三)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由施工图设计说明(或设计报告)、施工图纸、设计计算书(另册装订)、施工图预算书(另册装订)等四部分内容组成,不得缺项。 施工图设计说明(或设计报告)与施工图纸可合订,扉页责任栏签字齐全,加盖公章,并附设计资质证书、委托书、勘查可研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说明、本单位专家组内审意见、施工图设计踏勘会商记录表等。 (四)施工图设计说明(或设计报告)编制内容 施工图设计说明(或设计报告)主要是对施工图设计图纸的总说明及设计思路、依据的阐述。内容包括: 1、前言: 工程由来、工程区概况、可研初设治理方案、审查意见及修改情况、施工图设计方案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