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中山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定义

菏泽中山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定义
菏泽中山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定义

医疗质量

狭义角度,主要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又称诊疗质量; 广义角度,它不仅涵盖诊疗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主要内容

医疗质量定义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全面;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彻底;诊疗时间的长短;有无因医、护技和管理措施不当给病人带来不必要(心理或生理)的痛苦、损害、感染和差错事故;医疗工作效率的高低;医疗技术使用的合理程度;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经济效益;病人生存质量的测量;病人的满意度(医疗服务与生活服务)。所以说,医疗质量是医疗技术、管理方法及其经济效益概念的综合体现。这些要素通过组织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病人’产生医疗效果。

构成要素(WTO)

1、服务过程的有效性与舒适性(技术质量)

2、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效益)

3、危险管理(发现和避免与医疗服务相关的损害、伤害和疾病)

4、病人的满意程度

管理的基本原则

1、树立病人至上,质量第一,费用合理的原则

2、预防为主,不断提高质量的原则

3、系统管理的原则,强调过程,全部门和全员的质量管理

4、标准化和数据化的原则

5、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级质量管理

基础质量:指满足医疗工作要求的各要素所进行的质量管理

环节质量:对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是全员管理终末质量:《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医疗安全

是指医院在实施医疗保健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其核心是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与医疗效果是因果关系,医疗安全直接影响社会与经济效益。不安全医疗会导致患者病程延长和治疗方法复杂化等后果,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有时还导致医疗事故引发纠纷,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形象。

影响医疗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医源性因素(主要指医务人员言行不当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和不安全结果)、医疗技术、药源性因素、院内因素、设备器材及组织管理因素等。

急诊室是医疗安全事件高发地带:急诊人员全年不间断提供服务,很难得到休息,心身疲倦,易出现疏忽;急诊业务范围广泛,医师不可能对各系统疾病都深入了解;急诊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年轻医师多;急诊患者流动性大,且往往病情急重、变化快,医师很难在极短时间利用有限检查手段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职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二、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三、对急危患者,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四、对毒、麻、精神药品严加管理,按制度用药。

五、对医疗设备、电源、氧气要定期检查维修,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六、消防设备定期检查。

七、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八、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恪守职责,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质量管理制度

一、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二、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三、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四、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五、加强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质量管理活动。

六、质量管理工作应用文字纪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

七、每季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科室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质量检查的结果与评优奖罚结合与岗贴挂钩,并纳入评审。

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1、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 护理部存在的问题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以

前的各项护理制度是以门诊制度管理为起点建立起来的,自从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住院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自医院住院部投入使用以来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护士管理制度。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技术能力、技术标准无明确要求,未能建立健全护士级别、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医院护理人员配备标准,病房护士与床位达不到要求标准。 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建立不全、不完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不严格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各种登记不全,如消毒记录、留观记录,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等。 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仍需进一步提高。未能有效建立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标准,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操作不规范,一次性物品的销毁不彻底、不规范。门诊、住院部等科室卫生较差,存在交叉感染隐患,被套、床单陈旧,玻璃不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脑病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 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 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 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 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 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 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引产药物〉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报告

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报告 我院根据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通知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通知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院医疗安全存在的隐患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存在的问题: 1、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2)医疗文书书写不够规范。处方书写不够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够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 (3)护理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护理

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各种登记不全,如消毒记录、留观记录,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等。护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未能体现人性化服务。提供的基础护理和分级护理措施不到位,对住院病人的护理停留在原始阶段。部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佳,患者时有反映。部分护士岗位职责责任心不够,“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医疗隐患。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观察不到位,护士不能够主动报告一些护理不良事件。 (4)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仍需进一步提高。 (5)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管理有隐患。药品管理工作不到位,药品养护差等情况仍存在。对相关药品调剂知识了解不够,处方调配时把关不严,时有不合格处方调剂发生。部分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时有调剂错药品情况发生。服务态度需进一步改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态度不好,未能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服务言语生冷,态度差,存在和病人吵架情况,患者时有反应。 (6)医患沟通存在缺陷,对病人的提问,回答的不够娴熟,不能洞察病人就诊及家属陪诊的心态。个别医生对疾病康复过程中,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事项以及饮食起居和日常锻炼的知识掌握的不丰富。 (7)各科室针对自己的科室工作需娴熟掌握的核心制度仍有欠缺。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记录.

****医院**外科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月度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2年8月16日17:00 会议地点:16楼外科示教室 主持人:**主任 参加人员: 医师:**主任医师 护士:**护士长、**主管护师 会议主题一:上月科室重点工作总结回顾 上月我科重点工作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8月6日我科在16楼外科示教室组织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的学习、培训与病历抽查分析。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也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内容,因此属于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抽查的20份手术患者在架病历及归档病历中,均有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风险的记录,执行较好,这也是丙级病历的一票否决内容,因此所有病历必须符合要求。但也有不足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开始执行手术核查的时候,少部分病人是由先到手术室的研究生或进修生完成的,而本院手术医师到手术室时病人已经准备开始麻醉,进行审核时间较短,因此我科规定凡手术病人必须由本院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手术室巡回护士完成,研究生及进修生不得完成这一过程,防止手术差错发生,保证医疗安全,防止医疗事故。会议主题二:上月我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指标汇总:

会议主题三:科室核心制度与医保执行情况抽查通报 核心医疗制度执行情况 值班与交接班 危重病人的床旁交班做得不规范,交班本上新病人的 交班不全面,描述过于笼统。交班本上没有接班者的 签字,夜班交白班缺乏书面记录。 三级医师负责制 8月因休假各医疗小组医务人员调动重新分配,以医疗 组长、稍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或者主治及住院医师分为 三级,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病例抽查484107,483784 高淑彬入院录缺职业及工作单位记录,484788 病程记 录已打印无签字。 会诊485630段幼文,缺乏会诊后的处理情况病程记录说明。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 8月,科内按惯例,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病例为,住院 号:480097,,讨论目的为左足坏死平面上移且伴恶臭, 须行手术治疗,讨论手术方式。讨论情况的记录有欠 缺,缺少主任的发言意见,不能特别准确的反应医务 人员的意见。死亡病例为住院号为482401,死亡原因 分析没有单独写明,以后应注意单独罗列重点讨论内 容。三级医师基本能按三级医师负责制开展查房等日 常医疗活动,各种记录基本能每天完成,但是,下级 医师对上级医师的意见把握及记录书写,稍有欠缺, 需要加强各级医师间的沟通。 8月运行病历中基本有危急值记录或者分析不够详细, 没有说明处理或者未作的出来的理由。 ,但病重病危的医嘱下达时间不够及时,除家属强烈 要求放弃抢救者(均有沟通签字)外,均按制度加强 护理及组织抢救工作 危急值报告及应答 8月运行病历中基本有危急值记录,但病程记录缺乏原 因分析,或者分析不够详细,没有说明处理或者未作 的出来的理由。 平均住院日管理 8月的平均住院日为10.5天,比6月增加了2.4天, 比我科计划值高的1.5天,这与病人入院数减少,感 染病例增多有关,应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 超过30天住院 患者管理 8月的超长住院时间的患者人数有5例,与7月收入的 患者以感染患者为主有关,抗感染治疗周期长,治疗 难度大,可能是我科本月超长住院时间患者人次多的 主要原因之一。 危重病人管理 8月科室的危重病人较6月有所增加,病重病危通知等 均及时与家属沟通签字。

病理科质控制度

病理科质控制度 一、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总则全面规范化质控管理是病理科确保优质服务、优质医疗、高效低耗的关键环节,也是病理科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评价两个方面。 (一)建立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建立质量控制管理组织是开展质控管理工作的关键。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组建了由质控科指导的医院病理科质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赵超,李海博。 (二)制订病理科规范化制度标准化工作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医院在广泛征求专家、病理科工作人员及群众意见,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制订病理科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并可组织编印成册,下发各科室,从而使标准化管理行有依据,查有出处。 (三)开展质量教育活动,树立质量意识质量教育的深入与否对质量意识的树立和质控工作好坏有重要的影响。现代的科学管理制度必须由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科学态度的人来执行。只有充分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使质量管理富有成效。因此我院利用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做好病理科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全面质控管工作的开展。 (四)坚持室内质控,实行标准化管理室内质控系指科室内部按各级医院病理科规定要求所作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估,从而达到及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提高的目的。它是病理科质控工作的基础,

也是保证病理科项规章制度得以执行的重要措施。室内质控主要包括科室管理、切片质量和诊断质量等诸多环节的质量控制。医院制定了明确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并有配套的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从而使室内质控落到实处。 (五)搞好室间质控评价活动,推动全面质控工作的开展室间质控评价活动是各级医院病理科间的病理质量的评比和交流,是推动我医院病理科质控工作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我院病理科在室内质控基础上,本着执行规范、严格检查、注重整改、虚心受教、真诚交流的原则积极参加室间评价活动并形成制度。采用自查、互查及组织专家实地考查等多种形式对包括科室管理、技术及诊断质量、人员培养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及时进行整改,从而提高我院病理科质控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质量管理小组的组成和职能 (一)病理科质量管理组的组成:赵超,李海博。 (二)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能: 1.定期检查(每季度)病理科病理切片的优良率、冷冻切片诊断的复合率、小标本与大体标本诊断的复合率。 2.检查各类病理报告完成的时间及抽查病理报告完成质量。3.检查各类病理资料是否按期归档。 4.制定和修订病理科各类技术操作常规和诊断常规、各类技术操作标准和诊断标准、各类管理常规和管理标准、技术操作流程和病理诊断流程、医疗设备操作和维护常规。 5.负责科室医疗安全方面的工作。 6.负责医疗文件的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一、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结合《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特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4个等级。 1、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分三个级别: (1)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2)重大医疗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3)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重度残疾或死亡。 2、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3、Ⅲ级事件 未造成后果事件 ——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

完全康复。 4、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 四、报告原则及时间 一般不良事件要求24h-48h内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或电话报告,报告原则为自愿性、主动性、非惩罚性和保密性。 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必须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1987]63号、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2002]206号以及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主动性和非处罚性的特点。一般发生在2个工作内上报 五、根据医疗安全(不良)时间所属类别不同,划分是一个类别 (一)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二)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要不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三)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四)辅助诊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标本采集时机错误、标本储存错误、标本丢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记录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 记录科室: 年度:丹棱县人民 医院 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 2 / 70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技科室及护理单元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逐步规范并完善临床、医技科室及护理单元质量与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医疗、护理质量的督导作用,实现质量管理部门与临

床一线之间质量与安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全面提升临床、医技科室及护理单元(以下统称为“科室”)的 质量管理水平和管理力度,制定本办法。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和护理单元。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科室设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本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担任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科室副主任(副护士长)、医疗组组长、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联络员及其他具备质量管理能力且责任心强的科室成员,二级专项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组长等组成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人数视科室具体情况自行确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可下设二级专项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内容包括:(一)临床科室:病案质量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组、临床路径管理组、单病种管理组、合理用药(检查)管理组、“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管理组、医 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组等;(二)护理单元:整体护理组、病房管理组、护理文书组、护理操作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服务组、护理急救组等;(三)医技科室:“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管理组、不良事件管理组、急危重 症患者的管理组等。其他专业性二级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实际和质量与安全管理重点内容自行确定设立,成员及负责人由科室主任、护士长选定,成员人数视科室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三、科室质量与安

加强病理科管理 保证医疗安全-汪

加强病理科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病理诊断在加强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水平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制度管理、加强技术管理、提高诊断水平、加强与临床的联系等多种途径来加强病理科管理,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院的发展。医疗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检验和衡量医疗服务工作的试金石。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是医院永恒的主题,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质量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一般地说,医疗质量包含了医疗技术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两大主要方面。要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就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要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的技术素质。首先要从源头把握医务人员的水准,在职医务人员要不断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实践,让自己真正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水平和能力。这要求我们医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累及工作经验,狠抓“三基三严”基本功的训练。全面开展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对于各种技术操作和工作流程的执行,进一步规范化,努力提高基础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执业道德修养,在执业过程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未来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竞争。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仅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还不够,而且也要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所谓人性化服务就是要让病人享受到更加规范、优质、便捷的服务,营造具有宾至如归的良好氛围,做到病人之事无小事,踏踏实实为病人办实事,提高病人满意度。“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也必然来

源于每一个微笑的细节、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和细节执行。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更多、更直接的沟通,融入友情,融入家庭生活,融入个性化需求,让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真正感觉出质量的真实内涵。 就本科而言,病理诊断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所以病理诊断的质量更加是质量的重中之重了,病理操作都是一些精细的手工操作,这就要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细微环节的衔接,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工作中鼓励并奖励“相互找茬”,以便在多个环节内有效提高诊疗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全过程。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才能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全面规范化质控管理是病理科确保优质服务、优质医疗、高效低耗的关键环节。也是病理科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评价二个方面。以提高病理诊断、技术质量,促进病理事业发展为宗旨,以全面规范化质控管理为目标,通过科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摸索出一整套病理质控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促进了病理科建设,改善了病理工作的环境和地位,提高了专业人员的素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建立质量控制管理组织 建立质量控制管理组织是开展质控管理工作的关键。应根据各地情况,分别组建以省级病理质控中心、地市骨干医院为基础的病理质控分中心和各级医院病理科质控小组,形成完善的三级病理质控工作网络。质控中心组成成员可由中心挂靠单位分管领导。由骨干医院病理专家等组成,实行省市中心定期决策、职能机构组织推动、逐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病理质控活动。 (二)制订病理科规范化制度

保健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保健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 暂行规定(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保健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 (标准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指导医疗机构妥善处置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推动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诊疗过错、医药产品缺陷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

内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本规定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谎报、缓报。 第二章报告要求 第五条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行网络在线直报。 卫生部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分别设立相应权限的数据库。 第六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为三级: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一)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二)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

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第二分院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结合《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患者安全目标》,特制定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具体如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一)定义 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1.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分三个级别: (1)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2)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3)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重度残疾或死亡。 2.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3.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 Ⅰ、Ⅱ级为重大事件,Ⅲ、Ⅳ级为一般事件。 二、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必须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1987]63号)、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2002]206号)以及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二)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主动性和非处罚性的特点。 1、主动性:医院倡导各科室、部门和个人自愿参与,主动报告不良事件。 2、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三、接收报告单位: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表上报相应职能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分析处理。其中: 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医务科处理。 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由护理部处理。 3、院感安全(不良)事件由院感科处理。 4、药品安全(不良)事件由药剂科处理。 5、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由设备科处理。 6、设施安全(不良)事件由总务部处理。 7、医德医风违法乱纪(不良)事件由院办处理。 8、消防、治安安全(不良)事件由保卫科处理。 四、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 书面报告: (一)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

行业最新资料最新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卫发明电[2011]48号)文件精神,2012年1月13日医务部进行了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对全院医疗、医技科室的医疗安全隐患进行逐一排查,着力解决医疗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一、重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和安全措施,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重点落实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患者安全十大目标”等,执行节假日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防范医疗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2、加强急诊、急救工作,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活动,保证科室急救药品、器械的储备,急救队伍随时待命,不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包括矿山救护、职业中毒应急处置),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安全。 3、严格医院消毒制度、感染控制,加强院感管理,防止院内传染病暴发流行,严防医源性感染事件。

4、加强输血安全管理,抽查全院各科室的输血病例,检查内容包括:输血指征、输血前相关性病原标志物、输血同意书,输血后评价、输血量统计。 5、重点部门管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各专业学科的评价标准,加强对ICU、急诊、手术麻醉科、高压氧舱等重点科室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对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6、严格落实危险物品管控措施,加强毒麻精神药品、生物制品、危险化学品存储、领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和检查,严防漏管失控,流失社会。 二、通过此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病历完成及医生手签不及时。 2、换药室医生无菌操作不规范。 3、毒麻药品使用登记本不规范。 4、高危药品储存标识不规范。 5、住院区域安全存在隐患,包括:医生办公室、库房、检查室、产房等门未上锁,易造成运行病历、仪器等物品丢失,无菌环境污染的发生。 6、科室人员对本科急救药品存放地点不了解,易造成抢救延误,引起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模板

________2017__年度___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提纲如下: 一、科室《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撰写提纲。 1、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科室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 2、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原则; 全程、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原则; 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1)临床科室主要质量指标(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等设置但不限于:

(2)麻醉科指标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7.8.4款及第七章第二节制定,包括但不限于:麻醉总例数(分全麻、脊柱麻、其他)、实施镇痛治疗例数(分住院、门诊及术后镇痛)、实施心肺复苏例数、麻醉复苏管理例数、麻醉非预期相关事件例数、麻醉分级管理例数等;麻醉医师继续教育达标率、复苏室病历记录完整率等。 (3)重症医学科参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9.2.1及4.9.5.2款要求设定,

包括但不限于:转入转出与标准符合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等。 (4)急诊科参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8.6.2款制定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急诊诊疗例数与死亡例数、进入抢救室总例数与死亡例数、急诊分科与急诊就诊例数比等。 (5)特殊科室血液净化、手术室、供应室、放射科、检验科、核医学科、放疗科、影像介入科、药学部、疼痛科、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康复科、中医科、高压氧等医技科室围绕三甲评审标准,制定本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 4、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临床科室) (包括切不限于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数,临床路径管理覆盖率,临床路径指标的控制计划、单病种指标控制计划等) 5、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落实 (含核心制度的培训、执行、监督自查,医疗台账的书写管理等) 6、具体措施及工作重点 ①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及工作职责 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的计划和安排 ③科室对质量与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的处理 ④…… 附件:《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XXXX年X月X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科副主任、护士长) 成员:(质控医师、质控护士) 二、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下设管理小组 1、病案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

关于下发《*******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 定》的通知 各科室: 为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预警制度,指导我院妥善处置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推动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组织制定的卫医管发〔2011〕4号《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如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请各科认真组织实施。 各科室在贯彻实施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医务部。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指导各科室妥善处置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推动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

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诊疗过错、医药产品缺陷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 第三条医务部负责全院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科室应当按照本规定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谎报、缓报。 第二章报告要求 第五条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存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科主任调查核实后立即报告医务部,各科室向医务部报告实行电话及书面上报。医务部将有关情况如实汇报给分管院长及院长,经院长批示后,通过电话、传真或网络直报在规定时限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为三级: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一)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二)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

医疗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活动总结

定海区中心医院 医疗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活动总结 各科室: 接定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开展医疗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活动的通知》文后,本院立即开展了一系列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现将自9月份来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院内开展医疗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活动,促进各科室深入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对暴露的突出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集中整治,切实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排查工作重点 本次排查整治活动与创建“三好一满意”活动紧密结合,采取更加严密的组织方式,更加有力的排查措施,更加严格的整治手段,更加有效的监督管理,集中治理医疗安全隐患,经排查发现本院各方面情况如下:(一)医疗技术方面:开展医疗技术严格遵守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符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本单位关于新技术的审批、准入、应用、评价、医学伦理学等相关规定,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二)合理用药方面: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扎实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做到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三)医院感染方面:急诊科、新生儿童病房、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作均能严格执行有关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及行业标准;对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规范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降低感染风险。 (四)医院后勤治安保卫和消防安全方面:加强对医院治安保卫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单位内部人防、物防、技防的配套建设,加强对要害部门、人员密集场所和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压力容器、计算机房、电梯、通信、在建工地等关键设施的安全防护和各项应急处理能力的检查以及加强单位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等等。 三、进一步要求 (一)加强领导,严格责任。隐患是滋生纠纷的土壤,是引发事故的导火索。本院高度重视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克服对隐患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心存侥幸、麻痹大意的思想,坚决纠正在排查治理工作中敷衍搪塞、图形式、走过场、查而不力的行为。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二)建章立制,巩固提高。本院将以这次集中整改为契机,建立常态化的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五制”(即:档案制、销号制、通报制、安全风险评估制、第一时间报告制),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定海区中心医院 2013-9-10

卫生部 病理科建设指南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病理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病理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病理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病理诊断水平。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病理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规范化的病理科。 二〇〇九年三月六日 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病理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病理学科的发展,提高病理诊断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设置病理科的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病理科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科室,负责对取自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体液及分泌物等标本,通过大体和显微镜观察,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特殊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分析,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做出疾病的病理诊断。具备条件的病理科还应开展尸体病理检查。 第四条因诊断需要取自人体的组织应按病理送检项目要求,及时完整送病理科检查。 第五条医疗机构内的病理科应当集中设置,统一管理。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指导和监督,医疗机构应加强病理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病理科按照安全、准确、及时、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病理诊断工作。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七条病理科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第八条二级综合医院病理科至少应当设置标本检查室、常规技术室、病理诊断室、细胞学制片室和病理档案室;三级综合医院病理科还应当设置接诊工作室、标本存放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室、免疫组织化学室和分子病理检测室等。其他医疗机构病理科应当具有与其病理诊断项目相适应的场所、设施等条件。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为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指导医疗机构妥善处置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推动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报告要求 (一)、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存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科主任调查核实后立即报告医务处,各科室向医务处报告实行电话及书面报告。医务处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分管院长及院长报告,经院长批示后,通过电话、传真或网络直报在规定时限内向分部卫生处报告。 (二)、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为三级: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一)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二)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

(三)、医务处负责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医院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提供电脑、网络等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四)、发生或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时限 1、医院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报时限如下: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日起15日内,上报有关信息。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2、各科室在半小时内电话向医务处上报,书面上报时限如下: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日起2日内,上报有关信息。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半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五)、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行逢疑必报的原则,医疗机构通过以下途径获知可能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应当按照本规定报告: 1、日常管理中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 2、患者以医疗损害为由直接向法院起诉的;

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自查情况汇报

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自查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关于开展医疗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精神,为确保我院安全、稳定发展,全面查找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院专门组织召开了院班子、中层管理人员的专题工作会议,要求全院各科室就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感染管理、医疗安全、内部安全和后勤安全建设等方面开展自查,认真查找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整改措施,现就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存在的缺陷 1、部分医务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医院针对医疗安全问题长期以来开展了医疗安全教育,逢会必讲,目的是增强医疗质量意识,树立医疗安全观念,但尚存在认识不够问题,此方面工作以后仍需加强。 2、有健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仍有欠缺。如少数住院医师每日查房次数未达到要求;核心制度中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为重中之重,实际工作中各级医师应该各负其责。部分医护人员对卫生法律法规、核心制度、常用急诊急救知识不能熟练掌握。 3、医疗文书书写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住院运行病历不及时、不规范;门诊病历常有不书写空白现象;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仍有少数与患者进行沟通不够,缺少沟通技巧;出现医疗隐患苗头时不能及时处置;相关检查、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的签字以及治疗方案的更改不能及时告知家属,以上等等问题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增强风险意识。 4、手术科室在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手术审批及围手术期质量管理方面仍存在制度落实不严现象,同时手术病人应做好充分的术前风险评估。 5、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存在二联抗生素合用,门诊、住院抗生素使用比例偏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有待加强。 6、近年来,医院病人急剧增加,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护理工作忙乱现象难以彻底解决。护理工作应重视“三查七对”制度,避免发生纠纷造成不良后果。 7、医院感染管理方面:门诊手术室因房屋结构问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少数人未按操作规范进行换药等操作。 二、整改措施: 1、坚持目标管理考评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质量管理与改进的专题考评会,分别对医疗、护理、医技、院感、门急诊、药事、行政后勤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考评,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加强全员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安排医护人员轮流外出学习。 3、医院出台《医疗安全补充规定》要求所有医生对门诊就诊患者认真书写门诊病历;住院医生及时书写住院病人病历,违反医疗核心制度和相关规定的一经查实,即给予当事人严厉的经济处罚和通报批评,同时科主任、护士长负连带管理责任,受到相应的经济制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