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对加筋板穿甲的数值模拟研究

弹丸对加筋板穿甲的数值模拟研究
弹丸对加筋板穿甲的数值模拟研究

文章编号:100629941(2007)0620561205

弹丸对加筋板穿甲的数值模拟研究

杨世全1

,唐 平1

,谌 勇

2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2.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40)

摘要:根据舰船上加筋板壳结构在强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以及破坏过程,结合加筋板受弹丸穿甲的实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加筋板受到弹丸攻击时,靶板破坏模式、弹丸过靶姿态以及靶板抗穿透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筋板的存在,使得靶板强度和刚度都得到了较大提高,靶板整体结构性能以及破坏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T ”“十”字加筋使弹丸极限穿靶速度的提高量随筋板和弹丸的不同在35%~80%之间变化,弹丸的最大偏转角达到了35°~40°。

关键词:爆炸力学;弹丸;加筋板;冲击载荷;穿甲;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 J4;O38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203206;修回日期:2007205220基金项目:NS AF 联合基金项目资助(10276040)

作者简介:杨世全(1973-),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常规战斗部设计技术研究。

1 引 言

加筋板结构由于较轻且强度较高,在军、民用工程、特别是船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加筋板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8]

。对加筋板结构在穿甲作

用下的动力响应及破坏过程,一般采用均质等效靶板的

方式进行研究

[9]

,由于该方式不能很好地反应不同加筋

形式对弹丸穿靶性能的影响,张中国、宋卫东等[10-11]

别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弹丸贯穿单一加筋形式结构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加筋对靶板破坏模式和弹道参数的影响,并对靶板吸收能量进行了分析。谌勇

[12]

结合舰船甲板受战斗部攻击的情形,考虑到弹丸

着靶点同加筋的相对位置就不同加筋形式对弹丸穿靶性能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但由于测试手段的限制,难以了解弹靶穿甲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过程。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组题结合文献[12]的实验,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针对两种头形弹丸对不同形式加筋板的穿甲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弹丸其穿甲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研究思路主要是对实验中

[12]

的截卵弹丸正穿“一”字单加筋板的试验结果进

行数值模拟,以获取相应的弹靶物理模型以及焊缝处理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截卵和球头弹丸对不同加筋形式靶板穿甲的数值模拟研究。

在数值模拟中,为了简化,只考虑弹丸正穿靶板中

心的情况,对于“一”字和“T ”字加筋来说,弹丸着靶点对应在筋板中心,对于“十”字加筋来说,其着靶点对应在筋板的交叉点上,而对于“#”字加筋来说,弹丸着靶点对应在“#”字加筋的中心。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焊缝处理方式

实验所用靶板包含无筋靶板和各种加筋形式的加筋板,靶板同筋板连接方式为焊接。试验后除少数焊料没有充分填充的地方外,绝大多数焊缝都没有出现撕裂情况,在建模时忽略了焊缝的影响,将靶板与筋板采用固连的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处理。2.2 弹靶模型

在弹靶模型上,本工作关心的是弹丸穿靶过程中靶板的破坏以及不同形式筋板对弹丸穿靶的影响,且弹丸(D6A )的强度和刚度都远高于靶板(16MnR )的强度和刚度,弹丸穿靶后并未出现明显变形,因此在建模时取弹丸模型为刚性材料模型。而对于靶材,依据

文献[13]的分析,采用了弹塑性硬化模型[14]

,模型所用参数如表1所示。

在弹靶模型几何尺度上,主要参照实验中弹丸和靶板尺度进行建模。实验弹丸尺寸为Φ25.3mm ×50.6mm ,靶板尺寸为570mm ×530mm ,筋板的尺寸如图1所示。在模型网格尺度上兼顾模型规模和求解精度,网格尺寸大小为2mm ,在靶板厚度方向划分了3层单元。图2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第15卷 第6期2007年12月 

 

含 能 材 料

CH I N ESE JOURNAL OF ENERGETI C MATER I A LS

Vol .15,No .6

Dece mber,2007

表1 16M nR 动态强化模型参数

Table 1 D ynam i c harden i n g m odel param eters for 16M nR

density

/kg ?m -3

elasticity

module

/GPa yield stress /MPa Poiss on ′s rati o harden

module

/GPa harden

coefficient

strain rate constant C P 7800

210

425

0.27

2

0.25

40

5

 a .single stiffened p late

b .single stiffened p late with

 “T ”secti oned stiffener

图1 筋板尺寸示意图

1—筋板,2—靶板,3—腹板Fig .1 Sche matic of di m ensi on of stiffener 1—stiffener,2—target p late,3—web p

late

a .si m ulati on result

b .experi m ental result [12

]

c .si m ulati on result

d .experi m ental result

[12]

图2 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Fig .2 Comparis on of si m ulati ons and experi m ental results

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3.1 靶板破坏模式分析

图3为两种头形弹丸正穿不同加筋形式靶板的典型穿靶图像。图中a ~e 为截卵弹丸穿靶图像,f ~j 为球头弹丸穿靶图像。由图3可以看出,靶板破坏模式不仅与弹丸头形有关,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受靶板加筋形式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对无筋靶板来说,截卵弹丸以接近极限穿靶速度穿靶时,靶板发生了较大的结构响应,穿靶后靶板呈现出花瓣状的破坏形式,靶孔出现了较大翻边,如图3a

所示。球头弹丸在穿靶过程中靶板的响应以及破坏模

式与截卵弹丸类似,只是球头弹丸的头形更趋于钝头弹丸,靶板的结构响应更为明显,其破坏模式更接近于冲塞破坏,弹丸穿靶后产生了一塞块,靶板的破口也较为整齐,如图3f 所示。

对“一”字加筋靶板来说,加筋的存在,使得靶板变形和破坏模式相对无筋靶板都有一定的差异。截卵弹丸穿靶后,筋板被打断,弹丸姿态发生变化,筋板被挤向一边,靶板出现了一定的翻边,但不如无筋靶板明显,如图3b 所示。对于球头弹丸,其具有较好的穿靶稳定性,穿靶后筋板直接被打断,并未出现筋板被挤向一边的现象,如图3g 所示。

对“T ”字加筋靶板来说,靶板变形相对无筋靶板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弹丸穿靶后,靶板的翻边进一步减小,弹丸对靶板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挤凿破坏。由于腹板的存在,筋板侧向刚度得到加强,截卵弹丸穿靶后,筋板虽被挤向一边,但不如一字加筋明显,由于受到弹丸挤凿以及穿靶过程中弹丸姿态的偏转,弹丸穿靶后腹板发生弯曲,但并未断裂,

只是在其上边缘出现

 a .flat p late

b .single stiffened p late

c .single stiffene

d p late

with “T ”secti oned stiffener

d .cr oss stiffened p lat

e

e .quadri 2stiffened p late

with “#”

style

f .flat p late

g .single stiffened p late h .single stiffened p late with “T ”secti oned stiffener i .cr oss stiffened p late

j .quadri 2stiffened

p late with “#”style

图3 弹丸穿靶图像

Fig .3 I m ages of p r ojectile i m pacting target

265第15卷

含 能 材 料

由于挤凿而导致的局部损伤,如图3c所示。对于球头弹丸,由于其穿靶稳定性较好,弹丸穿靶过程中筋板被逐渐打断,腹板也由于受到弹丸挤凿而逐渐向外鼓出并最终断裂,如图3h所示。

对“十”字加筋靶板来说,由于弹丸着靶点位于“十”字加筋的筋板交叉点上,加筋的存在使得弹丸在穿靶过程中受到一种近似于对称的挤压约束。对于截卵弹丸,其头部截头半径较小,弹丸在穿靶过程中筋板出现不对称失效,筋板失效后,两块筋板分别偏向一边,如图3d所示。对于球头弹丸,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穿靶稳定性,弹丸穿靶后筋板都被打断,且呈对称形式破坏,如图3i所示。

对“#”字加筋靶板来说,其破坏模式与弹丸正穿无筋靶板类似,只是由于“#”字加筋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靶板刚度,穿靶后靶板整体变形略小于无筋靶板,弹丸穿靶后,相应的四块筋板在靶体中心部位都出现向外鼓的变形,如图3e和图3j所示。

3.2 弹丸过靶姿态分析

图4和图5分别为截卵和球头弹丸正穿不同加筋形式靶板过程中的弹丸姿态变化曲线。由图4和图5可看出,弹丸过靶姿态同样不仅与弹丸头形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靶板加筋形式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对无筋靶板和“#”字加筋靶板来说,由于弹丸直接作用在靶板上,其穿靶过程中保持了较好的穿靶姿态,只是在极限穿靶速度附近由于靶板结构响应导致弹丸穿靶姿态有一定的变化,变化幅度为3°~4°,如图4a、图4e和图5a、图5e所示。

对“一”字加筋靶板来说,加筋的存在,使得弹丸在穿透靶板接触到筋板时,弹丸姿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截卵弹丸,其在穿靶过程中当偏转角度接近20°时,其偏转角度随速度不同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出现了所谓的“分叉”现象。当速度低于极限穿靶速度时,弹丸偏转角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当速度接近极限穿靶速度时,弹丸偏转角度基本上稳定在20°左右。当速度高于极限穿靶速度时,弹丸穿透靶板,穿靶后的偏转角度进一步增大,如图4b所示。

对球头弹丸,当其速度接近极限穿靶速度时,弹丸最大偏转角度在9°左右。当弹丸速度略高于极限穿靶速度时,弹丸穿透靶板,穿靶后的姿态受筋板影响明显,穿靶后弹丸偏转角度进一步增大。当弹丸速度进一步提高,穿靶后的姿态受筋板影响较小,弹丸表现出了较好的穿靶稳定性,穿靶后的偏转角度在3°~4°,如图5b所示。

对“T”字加筋靶板来说,筋板以及腹板的存在,使得弹丸在穿靶过程中的姿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截卵弹丸的偏转角度随穿靶速度不同有较大的差异。当速度低于极限穿靶速度时,其偏转角度达到15°左右时便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当弹丸速度接近极限穿靶速度时,其偏转角度基本上稳定在20°左右。当弹丸速度高于极限穿靶速度时,弹丸穿透靶板,在腹板的作用下,弹丸穿靶后的偏转角度进一步明显增大,其偏转角度在35°~40°,如图4c所示。

对球头弹丸,其在穿靶初期的姿态变化同一字加筋类似,在穿靶后期,受“T”字加筋的腹板作用,弹丸姿态变化随速度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当速度低于极限穿靶速度时,弹丸在穿靶过程中有一最大偏转角。当弹丸以极限速度穿靶时,其在穿靶过程中达到的最大偏转角度接近15°,当达到最大偏转角时,弹丸发生回弹,其偏转角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当弹丸速度高于极限穿靶速度时,在腹板的作用下,其偏转角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如图5c所示。

对“十”字加筋靶板来说,同前面的分析一样,弹丸在穿靶过程中受到一种近似于对称的挤压约束,其穿靶过程中的姿态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对于截卵弹丸,其头部截头半径较小,穿靶过程中筋板出现不对称失效,过靶后,弹丸姿态出现了一定的偏转,但其偏转角度都还是明显小于“一”字和“T”字加筋情况,其偏转角度在16°~18°,如图4d所示。对于球头弹丸,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穿靶稳定性,穿靶过程中,弹丸姿态并未发生多大变化,最大偏转角度在2°~3°,如图5d所示。

3.3 靶板抗穿透能力分析

表2列出了不同加筋形式下,两种弹丸的极限穿靶速度。由表2可以看出,加筋的存在,使得靶板整体抗穿透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不同加筋形式的靶板对不同头形弹丸抗穿透能力的影响有着较大差异。

对于几种加筋形式来说,由“一”字加筋,“T”字加筋到“十”字加筋,相对无筋靶板,靶板对两种头形弹丸的抗穿透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截卵弹丸极限穿靶速度的提高量分别为44%、52%和78%左右;球头弹丸相应提高量分别在38.7%、61.7%和75.5%左右。

对“#”字加筋来说,加筋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靶板边界条件,加强了靶板刚度,这样使得弹丸在穿靶过程中靶板结构响应得到了一定的减弱,以致对弹丸的抗穿透能力略低。

结果表明,相对于无筋靶板来说,“一”字加筋使得靶板对两种弹丸抗穿透能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两种弹丸极限穿靶速度提高量都为40%左右。而在由“一”字加筋变化到“T”字加筋以及由“T”字加筋变

365

第6期 杨世全等:弹丸对加筋板穿甲的数值模拟研究

a .flat p late

b .single stiffened p late

c .single stiffene

d p late

with “T ”secti oned

stiffener

d .cr oss stiffened p lat

e e .quadri 2stiffened p late with “#”style

图4 截卵弹丸穿靶过程中的姿态变化曲线

Fig .4 The posture curves of truncated ogive nose p r ojectile during i m pacting

target

a .flat p late

b .single stiffened p late

c .single stiffene

d p late

with “T ”secti oned

stiffener

d .cr oss stiffened p lat

e e .quadri 2stiffened p late with “#”style

图5 球头弹丸穿靶过程中的姿态变化曲线

Fig .5 The posture curves of s pherical nose p r ojectile during i m pacting target

465第15卷

含 能 材 料

表2 不同加筋形式下弹丸极限穿靶速度

Table2 L i m it veloc ity of projectile i m pacti n g t arget

w ith d i fferen t re i n forced r i bs m?s-1

stiffener style none

single

stiffener

“T”secti oned

stiffener

cr oss

stiffener

quadri2stiffener

with“#”style

truncated ogive

nose pr ojectile

183~184264~265278~279326~327181

s pherical

nose pr ojectile

196~197272~273317~318344~345195

化到“十”字加筋时,加筋形式的变化使得靶板对两种头形弹丸抗穿透能力的影响出现了较大差异,其原因在于两种弹丸穿靶稳定性上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在由“一”字加筋变化到“T”字加筋时,对截卵弹丸来说,其在穿靶过程中过早发生姿态偏转,以致最后“T”字加筋的腹板对弹丸穿靶的阻碍作用不是太明显;对于球头弹丸来说,其穿靶稳定性较好,在完全击断“T”字加筋的筋板后,进一步受到腹板的阻碍作用。因而在由“一”字加筋变化到“T”字加筋时,加筋形式的变化使得靶板对球头弹丸的抗穿透能力影响较大。

在由“T”字加筋变化到“十”字加筋时,筋板对两种弹丸穿靶的影响类似于施加了一种近似对称的挤压约束,故两种弹丸都具有相对较好的穿靶稳定性。只是对截卵弹丸来说,其相对穿“T”字加筋板时,姿态变化较大,而对球头弹丸来说,其相对穿“T”字加筋板时的姿态变化较小。因而在由“T”字加筋变化到“十”字加筋时,加筋形式的变化使得靶板对截卵弹丸抗穿透能力的影响较大,而对球头弹丸的相应影响相对较小。4 结 论

由以上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筋板的存在,使得靶板强度和刚度都得到了提高,靶板整体结构性能以及破坏模式得到了较大改变。

筋板对弹丸穿甲起着较大的阻碍作用,一方面,它提高了靶板结构对弹丸的抗穿透能力,相对无筋靶板,“一”字加筋、“T”字加筋或“十”字加筋的存在使得弹丸极限穿靶速度提高量随筋板和弹丸的不同在35%~80%之间变化;另一方面,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弹丸运动轨迹,对于本研究情况,弹丸最大偏转角度达到了35°~40°(见图4c)。从而可以预见,筋板的存在较大地削弱了弹丸穿过第一层靶后对第二层靶的穿甲能力,这种作用对尖头弹丸的影响尤为明显。

与尖头弹丸相比,虽然钝头弹丸穿甲能力相对较弱,但它却有较好的穿甲稳定性,穿过第一层靶后能保持较好的姿态,在穿第二层靶时相比尖头弹丸有一定优势。参考文献:

[1]江松清,李永池,陈振翔,等.横向冲击载荷作用下加筋板的非线

性动力响应[J].中国科技大学学报2000,30(4):406-413.

J I A NG Song2qing,L I Yong2chi,CHEN Zhen2xiang,et al.Nonlinear dyna m ic res ponse of stiffened p lates under lateral i m pact l oading[J].

Journal of China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30(4):

406-413.

[2]黄振球.固支加筋方板的大扰度塑性动力学响应[J].固体力学

学报,1995,16(1):7-12.

HU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c94706237.html,rge deflecti on dyna m ic p lastic res ponse of cla mped square p lates with stiffeners[J].Acta M echanics Solid S ini2 ca,1995,16(1):7-12.

[3]刘土光,唐文勇.加筋板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学响

应[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24(1):106-109.

L I U Tu2guang,T ANG W en2yong.The dyna m ic p lastic res ponse of a structure with stiffened p lates under i m uulsive l oadine[J].Huazhong U niv.of Sci.&Tech,1996,24(1):106-109.

[4]吴有生,彭兴宁,赵本立.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板架的变形与破损

[J].中国造船,1995,(4):55-61.

WU You2sheng,PENG Xing2ning,ZHAO Ben2li.Plastic defor mati on and da mage of naval panels subjected t o exp l osi on l oading[J].Ship2 building of China,1995,(4):55-61.

[5]朱锡,刘燕红,张振中,等.非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板架的塑

性动力响应[J].武汉造船,1998,(6):1-3.

[6]O K Bedair.Stability,free vibrati on and bending behavi or of multi2

stiffened p lates[J].J Eng M ech,1997,123(4):328-337.

[7]Youguang Pan,Luke A Louca.Experi m 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the res ponse of stiffened p lates subjected t o gas exp l osi ons[J].Jour2 nal of Constructional S teel Research,1999(52):171-193.

[8]Y W K won,R E Cunningha https://www.360docs.net/doc/c94706237.html,paris on of US A2DY NA finite ele2

ment models for a stiffened shell subject t o under water shock[J].

Co m puters&S tructures,1998,66(1):127-144.

[9]金建明,唐平.舰舷结构与均质靶板的等效方法研究[J].弹道学

报,2000,12(1):83-87.

J I N G J ian2m ing,T ANG Ping.An investigati on on equivalence relati on bet w een the side structure of vessels and even target p lates[J].Jour2 nal of B allistics,2000,12(1):83-87.

[10]张中国,黄风雷,段卓平,等.弹体侵彻带加筋结构靶的试验研究

[J].爆炸与冲击,2004,24(5):431-436.

HANG Zhong2guo,HUANG Feng2lei,DUAN Zhuo2p ing,et al.The ex2 peri m ental research f or p r ojectile penetrating the structural target with rebar[J].Explosion and Shock W aves,2004,24(5):431-436.

[11]宋卫东,王静,宁建国.截卵形弹体贯穿加筋靶板的数值模拟研究

[C]∥计算爆炸力学进展,中国青岛,200608:233-239.

[12]谌勇.加筋板结构受高速弹丸碰撞时的实验研究[R].NS AF联

合基金2005年度报告.200510.

[13]谌勇.加筋板结构受高速弹丸碰撞时的数值分析[R].NS AF联

合基金2005年度报告.200510.

[14]LS2DY NA KEY WORD USER′S MANUAL[CP].March2003Ver2

si on970.

(下转569页)

565

第6期 杨世全等:弹丸对加筋板穿甲的数值模拟研究

综上所述,毁伤增强型破片对目标的毁伤除了动能打击之外,还有爆炸、冲击超压和高温作用等复合毁伤,而且后者决定其最终毁伤效果,这是因为毁伤增强型破片的化学潜能(据表1计算得26444J)约为其平均动能(表2)的12.4倍。

4 结 论

以铝/氟聚物复合材料制备的毁伤增强型破片比相同尺寸的惰性钢破片具有更大的毁伤性,除了对目标给予类似钢破片的穿甲打击之外,毁伤增强型破片对目标还同时具有猛烈的爆炸作用、高温作用、纵火等复合毁伤。毁伤增强型破片的化学潜能约为其平均动能的12.4倍。参考文献:

[1]Tayl or P A.A l/PTFE reactive material(RM24)sandia eff ort:Experi2

ments&Modeling[R].S AND2003-1840P.

[2]Davis J J,L indforsA J,M iller P J,et al.Det onati on like phenomena in

metal2poly mer and metal/metal oxide2poly merm ixtures[R].US Naval

A irW arfare Center.

[3]Vasant S J,W aldorf M D.Pr ocess for making polytetraflur oethylene-

A lum inum composite and p r oduct made[P].US6547993B1.

[4]Daniel B N iels on,Benjam in N A shcr oft,DanielW Doll.Reactive ma2

terial enhanced muniti on compositi ons and p r ojectiles containing sa me [P].US2005/0299323A1.

[5]Daniel B N iels on,R ichard M Truitt,N ikki Ras mussen.Lower tempera2

ture,extrudable,high density reactive materials[P].US6962634. [6]M ichael T R,DanielW Doll,Ja mes R H,et al.Reactive material en2

hanced p r ojectiles and related methods[P].US20060011086.

Prelim i n ary Research on Damage Enhanced Fragm en t

HUAN G He ng2ji an1,HUAN G Hu i1,Y AN G Sh i2q i ng2,

Y AN G Pan1,ZHAN G To ng2,X I Ya n1,LU Xi ao2j un1

(1.Institute of Che m ical M aterials,CA EP,M ianyang621900,China;2.N ational U niversity of D 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410073,China)

Abstract:Damage enhanced materials were used t o i m p r ove da mage efficiency of frag ments antiaircraft weapons.A kind of da mage enhanced frag ments(DEF)containing A l/PTFE with di m ensi on ofΦ10mm×10mm was designed and p repared.Da mage perfor m2 ance experi m ents show that damage enhance frag ments attack targets not only by kinetic energy,but als o by combined da mages such as exp l oding,over p ressure,high te mperature,and setting fire etc.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damage enhance frag ments have re markably higher da mage perfor mances than steel frag ments with the sa me di m ensi ons,and its potential che m ical energy is

12.4ti m es as high as its kinetic energy.

Key words:exp l osi on mechanics;da mage enhance;reactive material;frag ment

(上接565页)

Num er i ca l I nvesti ga ti on on Perfora ti on of Projectile I m pacti n g Sti ffened Pl a te

Y AN G Sh i2qua n1,T AN G P i ng1,CHEN Yo ng2

(1.Institute of Syste m s Engineering,CA EP,M ianyang621900,China;

2.S tate Key L aboratory of V ibration,Shock and N oise,Shanghai J iaotong U niversity,Shanghai20004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eri m ental perf orati on of p r ojectile i m pacting stiffened p late,nu merical si m ulati ons were conducted t o study the failure pattern of target,p r ojectile traject ory and the anti2perf orati on capability of target.The results show that stiffeners enhance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arget,and change the whole structure capability and the failure pattern of target.For the single stiffened p late,single stiffened p late with"T"secti oned stiffener and cr oss stiffened p late,the increase of li m it penetrati on vel ocity for different stiffeners and p r ojectiles is35%~80%.The maxi m u m deflexi on angle of p r ojectile is35°~40°.

Key words:exp l osi on mechanics;p r ojectile;stiffened p late;i m pact l oad;perforati on;nu merical si m ulati on 965

第6期 黄亨建等:毁伤增强型破片探索研究

炮弹设计理论

1 绘制弹体零件图和半备弹丸图 据任务书所提供的弹体结构简图和尺寸,运用AutoCAD绘制杀爆弹弹体零件图和半备弹丸图(附图1),标出相关尺寸,以便于识图和计算。 (1)根据弹体结构简图,进行页面的布局设置; (2)利用图层管理器创建图层,设定线型、线宽和颜色,如粗实线、细实线、中心线、剖面线、尺寸线等,并设定好不同的颜色以及不同的线型和线宽; (3)利用标注样式管理器,创建尺寸标注样式。根据需要,创建标准标注、带尺寸公差标注、圆柱标注等。 2.在绘制过程中应注意几点: (1) 应设置几处不同的图层,各图层设置的颜色和线型应不同,绘图时在同一类型的图形放在同一图层中,便于修改。 (2) 由于是用A4图纸打印,小于弹体实际尺寸,因此应加大字体和线宽,否则有可能显示不出来,或看不清图纸,给分析带来不便。 (3) 在标注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字高的一致。(文字高度为7)

2 弹体发射强度计算与分析 2.1 膛内发射过程分析 弹丸在膛内运动时,受各种载荷的作用。由于这些载荷的作用,弹丸各零件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当变形超过一定允许程度,就可能影响弹丸沿炮膛的正确运动,严重时会使弹丸在膛内受阻,或弹丸零件发生破裂,或炸药被引爆发生膛炸事故。 弹丸在膛内运动中,除了必须保证安全性外,还必须保证运动正确性,即有良好的运动姿态,这对弹丸的射击精度有重要意义。 2.2 弹体载荷分析与计算 发射时所受的载荷 (1)火药气体压力 (2)惯性力 (3)装填物压力 (4)弹带压力(弹带挤入膛线时引起的力) (5)不均衡力(弹丸运动过程中由不均衡因素引起的力) (6)导转侧力 (7)摩擦力 这些载荷,有的对发射强度起直接影响,有的主要影响膛内运动的正确性。其中火药气体压力为基本载荷。在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弹丸在膛内产生运动,获得一定的加速度,并由此引起其他载荷。 2.2.1火药气体压力 火药气体压力是指炮弹发射中,发射药被点燃后,形成大量的气体。在炮膛内形成的气体压力称为“膛压”。 2.2.2惯性力 弹丸在膛内做加速运动时,整个弹丸各零件上均作用有轴向惯性力、径向惯性力与切向惯性力。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_1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2013年5月11日14时15分,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8人死亡、18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747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马 凯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批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立即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 家煤监局局长付建华及有关同志连夜赶赴事故现场,传达中央领导 同志重要批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魏宏、副省长刘捷,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迅速率有关部门人员 赶赴事故现场,全力组织抢险救援。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5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 由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局长孙建军为组长,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监察厅、国土资源厅、省总工会、省政府应急办、省工商局、省能源局、泸州市人民 政府组成的“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矿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邀请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入井下勘查事故现场,调查询问有关当事人、查阅有关资料,听取专家组对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鉴定,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矿井基本情况 (一)矿井概况。 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泸县福集镇华安村六社。始建于1978年,原名称为泸县石岗公社桃子沟煤厂,生产能力1万吨/年。1989年变更名称为泸县桃子沟煤矿,属镇办集体企业。2007年省政府批准为独立扩能矿井,3扩9万吨/年。2012年9月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变更名称为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罗剑。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考试题

案例分析 一、材料:某年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矿井需要总风量4700M2/min,总入风量5089M2/ min,总排风量5172M2/min。该矿2000年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责任事故,其中事故的原因是: 1、事故直接原因: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施不可靠,严重漏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实验放炮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 2、事故间接原因 (1)安全管理松散,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矿各级领导没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巷道贯通和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实施现场指挥。风门没有专人管理,致使风门打开,风流短路,造成准备采煤工作面微风,导致瓦斯积聚。 (2)瓦斯检查制度不健全,瓦斯检测员漏岗、漏检。没有制定瓦斯检测员交接制度,没有按规定检查瓦斯、漏检、假检。在没有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检查情况下,违章指挥工人进入工作面作业。 (3)违规作业。贯通后的通风系统构筑物未按设计规定材质要求安设木质调风门,而是设挡风帘,漏风严重,造成准备工作面风量不足。 (4)“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混乱。瓦斯检测员未经矿务局培训就上岗作业;瓦斯日报无人检查和查看,记录混乱;通风调度水平低下,不能协调指挥生产。 (5)技术管理不到位。巷道贯通和通风系统调整计划与安全措施等,矿总工程师未按规程规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批,导致作业规程编制内容不全,无针对性安全措施和明确的责任制,无法指挥生产。 (6)安全投入不足。全矿共有9个作业地点,仅有14台便携式报警仪使用,全矿无瓦斯报警矿灯,二道防线不健全。 (7)采煤工作面接续紧张,导致只注意进尺,不注意安全,无规程作业,违章指挥现象经常发生。 问题:请根据事故调查组分析的事故原因,为该矿拟订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师:王庆 学生:扎紫拉 学号:20120300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前言 油藏数值模拟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它立足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硫理论,利用数值物理方法,通过编制计算机软件来求解油藏流体渗硫问题。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自20世纪50年诞生至今,随计算机应用数学和油藏工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动态分析和油藏开发中后期方案调整的有效工具,在各油田开发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油藏数值模拟是油藏管理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油藏管理的根本是在一个良好开发的油田中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油气开采方式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要想达到油藏管理的基本目标,油藏数值模拟是最精密复杂的可行方法。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有许多原因。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可能最重要的一点是油藏模拟可以进行大概的现金流动预测。数值模拟从产量的方面预测经济效益。将产量和价格结合起来就可以估计将来的现金流动。 表1.数值模拟的原因 油气藏是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个压力系统的油气聚集单元。在原始条件下,油气藏处于平衡状态 ; 当受到干扰(如打井,生产)时,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油气藏处于动态变化中。油气藏从投入开发到最后废弃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描述或实现油气藏动态变化的过程称为模拟(或仿真)。要描述或实现这一动态变化,可以有两种方法: (1)采用物理实体的方法,称为物理模拟; (2)采用数学描述的方法,称为数学模拟; 物理模拟是指根据同类现象或相似现象的一致性,利用某种模型来观察和研究其 原型或原现象的规律性。物理模型包括相似模型和单元模型两种。 数学模拟是指用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即通过求解某一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组来 研究这个物理过程变化规律的方法。数学模型的核心问题是把地层流体在孔隙介质中 的渗流机制描述清楚,并施加一定的初始,边界条件,则可以相应的求出地下流体的 压力,饱和度等参数, 从而认识地下流体运动的规律。数学模型有3类:水电相似模型,解析模型,数值模型。 一.油藏数值模拟的主要内容 藏数值模拟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即建立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 ),数值模型(Numerical Model)和计算机模型(Computer Model )。 1.建立书数学模型,就是要建立一套描述油藏中 流体渗流的偏微分方程组一起构成一格完整的数学模型。 2.建立数值模型,即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1)离散化,将连续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成离散的有限差分方程组,即将连续 函数变为离散函数。 (2)线性化,将有限差分方程组中的非线性系数项性化,从而得到线性代数方 程组。对线性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包括直接求解法和迭代求解法。

基于微泡的弹丸飞行稳定性研究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微型机电系统的发展状况 微机电系统(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 System )是一种先进 的制造技术平台。它是以半导体制造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MEMS技术采 用了半导体技术中的光刻、腐蚀、薄膜等一系列的现有技术和材料,因此从 制造技术本身来讲,MEMS中基本的制造技术是成熟的。但MEMS更侧重 于超精密机械加工,并要涉及微电子、材料、力学、化学、机械学诸多学科领域。它的学科面也扩大到微尺度下的力、电、光、磁、声、表面等物理学的各分支⑴o 微机电系统是微电路和微机械按功能要求在芯片上的集成,尺寸通常在毫米或微米级,自八十年代中后期崛起以来发展极其迅速,被认为是继微电子之后又一个对国民经济和军事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领域,将成为21世纪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和提高军事能力的重要技术途径[2]o 微机电系统的优点是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耐用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性能稳定等。微机电系统的出现和发展是科学创新思维的结果,使微观尺度制造技术的演进与革命。微机电系统是当前交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涉及电子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信息工程等多项科学技术工程,将是未来国民经济和军事科研领域的新增长点。

MEMS(微机电系统)最初大量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而后以MEMS传感器 的形式被大量应用在汽车的各个领域,随着MEM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 及应用终端“轻、薄、短、小”的特点,对小体积高性能的MEMS产品需 求增势迅猛,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也大量出现了MEMS产品的身影⑷⑸。 MEMS的特点是: 1 )微型化:MEMS器件重量轻、体积小、惯性小、耗能低、响应时间短、谐振频率咼。 2 )以硅为主要材料,硅的热传导率接近钼和钨,密度类似铝,强度、 硬度和杨氏模量与铁相当,具有良好的机械电器性能。 硅的强度、硬度和杨氏模量与铁相当,密度类似铝,热传导率接近钼和钨。 3)批量生产:在一片硅片上可以利用硅微加工工艺制作成上百个或上 千个完整的MEMS装置,大大降低了MEMS的制造成本。 4)集成化:可以把致动方向、不同功能或不同敏感方向的多个执行器 或传感器集成于一体,或形成微执行器阵列、微传感器阵列,甚至把多种功 能的器件集成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微系统。微电子器件、微执行器和微传感器的集成可制造出稳定性、可靠性很高的MEMS。 5)多学科交叉:MEMS涉及机械、制造、电子、材料、信息与自动控 制、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学科,并集约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许多尖端成果。 MEMS的发展会开辟许多新技术领域和产业,由于其微型化、集成化会 带来许多新原理、新功能元件和系统的探索,目前,形成使用的产品是一些微传感器、微执行器等微结构装置,这些产品能够到达人类以前无法进入的

沟煤矿“3.24”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一、通沟煤矿“3.24”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简况 事故时间:2011年3月24日8时36分 事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通沟煤矿 经济类型:私营企业 事故地点:井下+428.5m回风巷与第一小川的交叉口处事故类别:瓦斯事故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人员伤亡情况:死亡13人,伤6人 直接经济损失:892.5万元 (二)矿井概况 通沟煤矿位于白山市浑江区通沟街道,原为通化矿务局八道江煤矿小井公司一号井,1997年建井并投产,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年。后几经转卖,现由吕春和独自经营,属乡镇煤矿。矿井核定生产能力4万吨/年,法定代表人、矿长为吕春和。该矿井“五证一照”齐全,均在有效期内。 通沟煤矿井田内含煤两层,即3A层和3B层,3B层全区发育,为主采层,煤层平均厚度为2.91米。该矿属低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29立方米/分钟,相对瓦斯涌出量5.9 立方米/吨;煤尘无爆炸性,属自燃煤层。 矿井开拓方式为两斜井一立井联合开拓,通风方式为边界抽出式(斜井入风、立井回风),主要通风机为FBCZ№10/15型,安装有 KJ-19N安全监控系统,采用斜井串车提升。 该矿地面标高为+485米,井下最低开采标高为+421米。 新鲜风流通过主井进入井下后在+421入风巷分成两股,一股流向井田东侧,通过设在第一回风巷外侧的两台局部通风机向井田东侧的两个掘进工作面强制供风。 另一股新鲜风流流向井田的西侧,通过设在+422米的一台局部通风机向井田西侧掘进工作面强制供风。 井下乏风最后在+432米回风巷汇合,经回风立井排到地面。 事故前,该矿井下有三个掘进工作面,没有正规回采工作面。井田的西侧一个,叫第二掘进工作面,当时正常掘进;在井田的东侧两个,叫第一、三掘进工作面,当时正在进行巷修作业。 在井田的东侧沿煤层底板平行掘送了两条下山,分别叫一号下山、二号下山,在这两条下山之间平行布置了五条联络小川。 2011年春节前后,省、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均对煤矿春节放假和节后复工工作做出安排,要求所有煤矿都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复产,但该矿今年春节放假后,在未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的情况下擅自复产。 全国“两会”前,省政府办公厅于2月28日发出明传电文(吉政办明电〔2011〕28号),要求全省小煤矿在“两会”期间一律停产排查隐患,按安全标准进行整改,不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坚决不准复产。白山市及浑江区政府安委会根据上级对小煤矿的要求,在“两会”前相继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所属煤矿“两会”期间(3月1日至16日)停止井下全部作业,只允许通风、排水,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两会”结束后必须经验收合格方可复产。浑江区安委会办公室还专门下发文件,要求“两会”期间对全区煤矿等高危行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包保,明确了包保人员、包保对象和责任分工。

炮弹设计理论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59式130mm杀爆弹弹药系统分析设计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班级:13600102 学号:1360010217 学生姓名:高天宇 指导教师姓名:焦志刚崔瀚 能源与水利学院 2016.06.05

11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摘要 炮弹设计理论课设所涉及的相主要内容是,弹丸发射安全性及堂内运动真确性分析、弹丸的飞行稳定性能设计、威力的设计。 从以上三方面来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计算,对76mm弹的各各战术技术指标进行规范的设计。从而把自己专业课和其他有关的内容书籍,都进行了复习,把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全面的梳理。 炮弹设计理论课设的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在计算弹体应力时,一定要有很好的数学知识,力学知识,计算飞行稳定性时,还要有外弹道的基础知识。 分析弹丸在外弹道飞行时所受空气动力和力矩。根据有关强度理论对弹体进行校核,采用布林克法,将弹体简化成为无限长壁厚圆筒,并将弹体分成若干断面,计算每个断面内表面的三向主应力,用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弹体内表面的强度。对弹丸头螺进行分析和计算,用差值法对外弹道的五个参量进行计算,接着是对弹丸飞行稳定性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急螺稳定性和追随稳定性。最后我对弹丸的杀伤威力和杀伤面积进行了计算。 我们始终本着,任何性能良好地弹丸满足的三要素,在膛内运动的正确性,安全可靠;在飞行中阻力小,稳定性好;在目标区域作用可靠,威力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稳、准、狠。)

目录 摘要 (Ⅰ) 1 弹丸结构总体设计分析 (1) 2 弹丸发射强度计算与分析 (2) 2.1 膛内发射过程分析 (2) 2.2 弹丸载荷分析与计算 (2) 2.2.1 火药气体压力 (2) 2.2.2 惯性力 (2) 2.2.3 装填物压力 (3) 2.2.4 弹带压力 (3) 2.2.5 不均衡力 (3) 2.2.6 导转侧力 (3) 2.2.7 摩擦力 (3) 2.3 计算弹体及其零件在最大膛压时的强度 (4) 2.3.1 发射时弹体强度计算 (4) 2.3.2 弹底强度计算 (6) 2.4 进行弹丸装填物的发射安全性计算 (8) 3 弹丸弹道计算和飞行稳定性分析 (10) 3.1 分析弹丸在外弹道飞行时所受空气动力和力矩 (10) 3.2 计算弹丸在外弹道上攻角为零时的空气阻力系数 (10) 3.3 计算弹丸的外弹道参量 (12) 3.4 弹丸飞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 (13) 3.4.1 急螺稳定性 (14) 3.4.2 追随稳定性 (15) 4 弹丸威力计算 (18) 4.1 弹丸杀伤威力计算过程 (18) 4.1.1 球形靶杀伤面积 (18)

5.11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及处理办法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 “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日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经省政府同意,已经批复结案,现予发布。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 “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13年5月11日14时15分,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8人死亡、18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747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立即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监局局长付建华及有关同志连夜赶赴事故现场,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导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魏宏、副省长刘捷,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迅速率有关部门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全力组织抢险救援。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5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由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局长孙建军为组长,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监察厅、国土资源厅、省总工会、省政府应急办、省工商局、省能源局、泸州市人民政府组成的“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煤矿5?1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邀请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深入井下勘查事故现场,调查询问有关当事人、查阅有关资料,听取专家组对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鉴定,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防范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原因和性质 (一)直接原因

弹丸设计理论——简答题

整理匆忙,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红色字体为我和学恩抄的不一样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是否正确,请自行辨别。另,欢迎大神把答案附上,手写板就成,电子版我自己弄,谢谢啦!?第1章 ①简述弹丸设计的全过程。(P1) 答:1.战术技术指标论证阶段; 2.弹丸方案及技术设计阶段; 3.试制、试验与鉴定定型阶段。 ②导致早炸的原因。(P8) 答:弹丸(主要是弹体或弹底)的发射强度不足或弹体材料有疵病,使火药气体钻入弹体内部;底螺等部件联接处的密封程度不严;炸药变质或其机械感度大,或在装药时有异物落于炸药内。 第2章 ①如何进行弹种的选择?(P10) 答:1.根据欲摧毁或杀伤的目标性质来选择弹种; 2.根据弹丸的现有技术水平与利用新技术的途径来选择弹种。 ②弹丸质量如何选择?(P14) 答:在设计弹丸时,可能遇到两种情况:即弹丸配用于现有火炮或配用于新火炮。 第一种情况是火炮已定,要求为此炮配用新弹,以满足既定的战术技术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所设计弹丸的内弹道条件(膛压、初速)必须适应该火炮的强度条件。 第二种情况属于设计新炮和新弹。因此,设计弹丸的质量不受火炮强度条件的限制。但是,弹丸质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将来相应的新炮的机动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选用的弹丸质量,既要满足战术技术要求,又能使火炮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最轻便)。 ③选择弹带强制量应考虑什么问题?(P26) 答:1.保证弹丸在膛内运动时,紧塞火药气体,避免火药气体对炮膛的烧蚀; 2.防止弹带与弹体产生相对旋转,使弹丸出炮口后有一定的转速。 强制量δ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火炮的寿命,尤其是在坡膛处磨损会增大。 ④迫击炮弹的结构特点。(P46) 答:与线膛炮相比,迫击炮具有以下优点: 1)构造简单,操作容易; 2)质量小,轻便灵活; 3)射速大: 4)弹道弯曲,死角与死界均很小,并且容易选择射击阵地。 另外,也存在着以下缺点: 1)不便于进行直瞄射击; 2)初速较小,射程较近。 ⑥计算某一种弹丸的极转动惯量。(P76) 第3章 ①弹丸发射时受哪几种载荷的作用?(P84) 答:1.火药气体压力; 2.惯性力; 3.装填物压力; 4.弹带压力(弹带挤入膛线引起的力) 5.不均衡力(弹丸运动中由不均衡因素引起的力) 6.导转侧力

关于煤矿瓦斯爆炸的调查报告

关于煤矿瓦斯爆炸的调查报告 作者曲金凯 前言 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70%左右,预计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国家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瓦斯爆炸是井工煤矿频发的事故之一。瓦斯爆炸可能引起以下严重事故:造成人员的中毒窒息、瓦斯燃烧;摧毁巷道支护与设备,引发冒顶、片帮,造成人员伤亡等。矿井瓦斯突出、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一般都具有突发性强、危险性大的特点,一旦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多人伤亡甚至矿毁人亡。因此,为了煤炭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煤炭职工的安全稳定,从根本上控制瓦斯突出、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是煤炭企业必须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因此我们凯旋调查小组对邯郸峰峰矿区进行了关于煤矿瓦斯爆炸的调查,本次调查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为导火线,了解了煤矿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展开了一系列对邯郸矿区煤矿在矿井瓦斯防治技术方面的调查,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得出调查结果;根据数据信息,结合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编制出瓦斯爆炸原因的事故树,求取结构重要度和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参照事故树所得的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调查信息 根据对“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矿”的调查得出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 造成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1.直接原因:电火花、明火。 2.事故的自然原因: 1)未按操作规程在回风顺槽始未设置安全探头检测瓦斯、或虽有安全探头但已失效; 2)老空区、老采区瓦斯积聚; 3)地质构造如断层、背斜、向斜和陷落柱处瓦斯涌出; 4)瓦斯和煤尘联合爆炸。 3.事故的人为原因: 1)瓦斯超限依然违章作业,例如矿井总回风道瓦斯浓度超过0.75%,采区回风巷和采掘工作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5%,仍未停止作业; 2)井下焊接未采取安全措施; 3)违章在井下拆卸电气设备; 4)人工违章在井下吸烟。 根据上述原因以及其他资料数据绘制煤矿瓦斯爆炸的原因事故树图。

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

煤矿瓦斯燃爆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第一章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爆事故 案例1:山西焦煤屯兰煤矿2009.2.22瓦斯爆炸事故 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17分,山西焦煤屯兰煤矿井下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的矿工有436人,共造成74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区域,该工作面开采2#、3#煤层,煤层厚度4.26米,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7.77 m3/min,瓦斯抽放率44.13%。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在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4台风机开关向工作面尾巷14号联络巷密闭施工点供风,在1号联络巷靠尾巷侧约6m处设一料石密闭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2月22日凌晨2时17分,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原因:1、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微风或无风,局部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2、引爆瓦斯的火源是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内风机开关内爆炸生成物冲出壳外,引爆壳外瓦斯。爆炸破坏瓦斯抽放管路,管路内瓦斯参与爆炸并沿瓦斯抽放管路传爆。 案例2:余吾煤业2011.6.22瓦斯燃爆事故 2011年6月22日,余吾煤业N1203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N1203工作面位于北一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1m3/t,煤层平均厚度为6.6m,采用大采高低位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采高3.2m,放煤高度3.4m。工作面长度301.67m,推进长度1024.3m,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通风系统,工作面总风量为5592 m3/min(回风巷1420 m3/min、瓦排巷4172m3/min)。回采至停采线约80m处时,工作面距煤溜机头45-60架左右发生瓦斯燃爆。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前,工作面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声响,同时工作面煤墙有片帮漏矸现象。经综合分析认为,顶板周期来压造成工作面机组后滚筒附近顶梁上部瓦斯突然大量涌出,同时遇火(可能是顶部煤矸冒落摩擦支架前梁或其他原因产生火源)引起局部瓦斯爆燃。 间接原因:瓦斯抽采未真正实现高瓦斯矿井变低瓦斯矿井;对支架顶梁上部等非可控范围内局部瓦斯积聚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对支架顶梁上部岩石垮落与支架前梁摩擦或采煤机滚筒切割石头产生火源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且相关安全制度和技术措施不完善;防治瓦斯燃烧应急装备、措施不完善。 综合防范措施 1、依据初采期间采空区顶煤可能大面积冒落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工作面配风量,工作面各条巷道的风速和风量要根据瓦斯涌出量情况合理调配。严禁风量不足作业和超通风能力生产。 2、高瓦斯、突出矿井要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评判体系,严禁超瓦斯抽采能力生产。 3、严禁在微风、无风的联络巷、硐室等处和瓦排巷、专回等瓦斯易积聚区域安设电气设备。安在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的电气设备每班至少检查一次瓦斯。 4、严禁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失爆。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1997年11月13日19时20分,淮南矿务局潘三矿东四采区掘进203队施工的1772(3)轨道顺槽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到了东四采区进回风上山、开拓三队、201掘进队施工的1761(3)运输顺槽工作面、202队施工完毕正在回收设备的1761(3)轨道顺槽以及综一区综采工作面。事故发生时,该采区有作业人员104人,死亡88人,其中抢救事故过程中有2名救护队员遇难;受伤13人,其中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38.6万元。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极为重视,派员赶赴现场参加抢救。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同志作了重要批示,煤炭部张宝明副部长对事故抢救处理作了五点指示。煤炭部部长王森浩、副部长王显政、总工程师尚海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永安,监察部、全国煤矿地质工会有关领导;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副省长黄岳忠、省人大副主任吴昌期,以及安徽省、淮南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参加事故的抢救工作,慰问了受伤职工和伤亡人员家属。 根据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34号),成立以煤炭部副部长王显政为组长,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安徽省副省长黄岳忠、煤炭部总工程师尚海涛、监察部执法室事故处处长周可喜、全国煤矿地质工会副主席张文生、淮南市常务副市长杨爱

光为副组长,部、省、市有关领导为成员的“淮南矿务局潘三矿‘11·13’ 瓦斯爆炸事故部、省联合调查组”。特邀4名瓦斯治理专家协助调查组进行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分析。事故调查组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查证资料,与有关人员谈话、取证,技术分析,基本查明了事故的经过、原因、性质和责任。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淮南矿务局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建议防范措施,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矿井概况 潘三矿始建于1979年6月,1992年11月投产,设计能力和核定能力为300万t/年,1996年实际产量197万t,1997年计划产量210万t,1~10月实际产量173万t。现有职工7493人,三班生产(早5~13时,中13~21时,夜21~5时)。 该矿井田走向9.2km,倾斜长5.5 km,井田面积50.6平方公里,可采煤层13层,可采储量5.4亿t。矿井为立井,主要集中运输大巷、分区石门及上下山开拓方式;分一、二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650m,二水平标高为-830m;目前开采一水平C13—1煤层,属气煤。矿井现有东四、东三、西一、西二4个采区,共4个采煤面,其中3个综采面,1个高普面,有15个掘进工作面,其中有11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准备),4个岩石工作面(开拓)。

CBM-SIM–非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

CBM-SIM –非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  CBM-SIM是任何想提高非常规油气藏采收率的公司必备的油藏工程软件。它是石油 工业界公认的用于裂缝性油气藏、煤层气藏、页岩气藏、砂岩及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数值模 拟软件。  CBM-SIM是研究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研究非常规油气储 集、运移和产出规律,确定非常规油气储层特征、非常规油气井作业制度与气产量之间关 系的有效手段,其研究结果可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和开发工程方案的优化提 供科学决策依据。 为精确模拟裂缝性油气藏中的基岩孔隙度及煤层气和页岩气的解析吸附效应, CBM-SIM具有模拟三孔隙度、双渗透率的功能。CBM-SIM还具有模拟注二氧化碳或氮气提高煤层气或页岩气采收率的功能。CBM-SIM使用现代的数值求解技术及全隐式井筒算法。 CBM-SIM的基本特证是一个用于非常规油气藏及黑油油藏的三维、两相、多组份、 全隐式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 三孔隙度/双渗透率: 严格处理流体在双渗透率网络(基岩和裂缝) 中的解析吸附、扩散及达西流动规律。 两组份气体解析吸附: 使用扩展兰米尔等温吸附方程定义多组份自由气和吸附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甲 烷含量的函数。 两相流模型: 模拟油气藏中的任何两相流动,包括气-水、油-水和气-油。 复杂油藏模拟: 模拟含水域(边水和底水)对油气藏开发的影响。模拟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由于基 岩含气量及压力的变化对裂缝渗透率及基岩收缩的影响。也可模拟水力压裂裂缝 及洞穴完井。 全三维模型: 精确处理厚油气藏、层间连通及不连通的层状油气藏。 1 Klein International, Inc.

某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某年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矿井需要总风量4700M2/min,总入风量5089M2/ min,总排风量5172M2/min。该矿2000年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责任事故,其中事故的原因是: 1、事故直接原因: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施不可靠,严重漏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实验放炮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2、事故间接原因(为什么会有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1)安全管理松散,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矿各级领导没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巷道贯通和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实施现场指挥。风门没有专人管理,致使风门打开,风流短路,造成准备采煤工作面微风,导致瓦斯积聚。 (2)瓦斯检查制度不健全,瓦斯检测员漏岗、漏检。没有制定瓦斯检测员交接制度,没有按规定检查瓦斯、漏检、假检。在没有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检查情况下,违章指挥工人进入工作面作业。

(3)违规作业。贯通后的通风系统构筑物未按设计规定材质要求安设木质调风门,而是设挡风帘,漏风严重,造成准备工作面风量不足。 (4)“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混乱。瓦斯检测员未经矿务局培训就上岗作业;瓦斯日报无人检查和查看,记录混乱;通风调度水平低下,不能协调指挥生产。 (5)技术管理不到位。巷道贯通和通风系统调整计划与安全措施等,矿总工程师未按规程规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批,导致作业规程编制内容不全,无针对性安全措施和明确的责任制,无法指挥生产。 (6)安全投入不足。全矿共有9个作业地点,仅有14台便携式报警仪使用,全矿无瓦斯报警矿灯,二道防线不健全。 (7)采煤工作面接续紧张,导致只注意进尺,不注意安全,无规程作业,违章指挥现象经常发生。 问题:

宁夏林利煤炭有限公司煤矿三号井“9·27”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宁夏林利煤炭有限公司煤矿三号井 “9·27”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16年9月27日1时30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林利煤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利公司)煤矿三号井违法越界区域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871.14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国务委员杨晶、王勇,时任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主席咸辉,常务副主席张超超、副主席李锐、马力分别对事故抢险救援、调查处理、善后处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委派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桂来保率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传达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研究救援方案,指导救援工作。自治区主席咸辉、副主席马力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马力副主席在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依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296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法律法规规定,2016年9月30日成立了由时任宁夏煤矿安监局局长肖蕾任组长,宁夏煤矿安监局、自治区安监局、国土资源厅、监察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安

厅、林业厅、总工会和石嘴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宁夏林利煤炭有限公司煤矿三号井“9·27”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邀请自治区检察院、石嘴山市检察院派员参加,并聘请5名专家成立专家组参与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设综合工作组、调查取证工作组、技术分析工作组。 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和“四不放过”的要求,制定了事故调查工作方案,勘查了井下事故现场,查阅了林利公司煤矿三号井各种相关规章制度、设计、图纸、资料和监测监控记录,听取了专家组对事故原因的分析;综合分析抢险救援报告、原因分析报告、调查取证报告、现场勘察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制定了防范措施,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一)林利公司概况。 1.基本情况。 林利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8日,位于贺兰山汝箕沟煤田,白芨沟井田的东北边缘,与白芨沟矿北二、北三采区相邻,行政区划属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管辖。有三号和四号2对井和1个露天采区,2010年至2014年进行资源整合,总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林利公司是宁夏仕祥文化发展集团的子公司,林利公司在册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参考文本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 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 从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入手,分析了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 主要原因,得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煤层赋存条件、安全 投入、安全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在其 基础上提出了从控制瓦斯浓度、杜绝火源及制定合理的事 故应急预案着手,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瓦斯爆炸瓦斯超限杜绝火源预案 瓦斯爆炸是煤矿特有的极其严重的一种灾害。一旦发 生,不仅能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会严重摧毁井下设 施,中断生产,有时候还会引起瓦斯连续多次爆炸、井巷

垮塌、顶板冒落和井下火灾等二次灾害,从而加重事故的灾害程度。根据我国煤矿历年的事故统计数据显示,在煤矿重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居首位。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共发生一次10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就有22起,其中17起事故是瓦斯爆炸事故,约占77.3%。因此瓦斯爆炸事故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控制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是搞好当前煤矿安全一项重要任务。 1 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 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三是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2%。三个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均不能发生瓦斯爆炸。 1.1 瓦斯的浓度 瓦斯浓度超限是形成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引起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是有范围的,凡是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

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一、事故经过 2002年1月26日8时,某煤矿92人下井作业,分四个组作业,一个组到413采煤工作面17号眼出煤,2个组到17号切眼掘进。另外一个组去采面回风巷回收铁棚子,他们8时左右到达工作场所开始进行回收作业,完成任务后往外走,感到双耳突然气压增大,约两min听不到任何声响,他们感觉出事了,可能是413采煤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救护队、医院、矿领导及有关人员,煤矿组成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派救护队进入413工作面进行抢救。救护队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先后发现28名遇难人员尸体,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考虑救护队已非常疲劳,且遇难的29人中已有28人已找到,因此决定27日上午让救护队员休息半天,下午再继续寻找另1名遇难者。27日12:00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安排救护队到413工作面寻找另1名遇难者的同时,又安排26人到413工作面外进风巷清理维修,为寻找另1名遇难人员做准备,当救护队和维修作业人员还未到达作业地点时发生了第二次爆炸,使走在前面的21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 问题: 一、事故调查组成员应该具备那两方面的条件,具体到这起事故,主要需聘请哪方面的专家进行爆炸技术鉴定。 二、这起事故是由两次事故组成的,第一次是在生产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第二次时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两次事故的性质不同,是否应该按两次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三、这起事故应该由哪一级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调查。 四、调查组应该由哪些部门参加。 参考答案: 一、调查组成员应该具备的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这起事故应该聘请瓦斯爆炸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二、按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这是一起特别重大事故,不能按两起特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三、这是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应当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调查。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288-17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 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些事故中尤以瓦斯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为此,瓦斯称为煤矿灾害之王。因此,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防治对策,显得特别重要。 1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1.1 瓦斯爆炸特点 根据多年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有以下特点:①瓦斯爆炸多为大事故;②事故地点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③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坏

波及范围大;④多为火花引爆;⑤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均有发生;⑥瓦斯爆炸多发生在乡镇煤矿。 1.2 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总的来说,主要与自然因素、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是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1.2.1 煤矿开采条件差。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井下空间狭小,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在形成过程中均有伴生的瓦斯存在,大多煤矿煤尘且有爆炸性。 1.2.2 瓦斯积聚的存在。煤矿井下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其中通风系统中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完善是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通风系统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便造成供风地点风量不足、风流中瓦斯浓度增加,而引起瓦斯积聚。这是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事故的重要原因;另外就是局部通风管理方面,如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未延

淮北芦岭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淮北芦岭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篇一: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3年5月13日16时许,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二水平104采区1048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灾区有作业人员114人,经抢救28人生还,86名矿工遇难。直接经济损失1940.6万元,影响恶劣,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分析: 由于通风系统被破坏,1048掘进工作面一氧化碳和瓦斯浓度及温度偏高,与之相邻的1046采煤工作面机巷有积水,抢救工作受阻。 先期赶赴现场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铁锤批示,全力以赴抢

救下落不明人员,并确保受伤人员的及时治疗。 “5·13”矿难,是200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煤炭安全特大事故。目前,我国煤矿事故中80%以上为瓦斯爆炸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爆炸事故又占90%以上。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一、深刻反思和牢牢记取“5.13”事故的惨痛教训 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没有真正树立起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责任意识。这次事故夺去了86名矿工宝贵的生命,面对无可挽回的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损失,我们深感愧疚,难以自谅。近年来,尽管我们对安全生产问题逢会必讲,部署检查也不少;企业的安全设施投 入也有所增加,但在思想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不够牢固,安全生产这根弦绷得不紧,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意识不强,在工作指导上存在着时紧时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没有真正

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存在很大差距。 安全监管不严,部分企业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错误倾向。前些年,煤炭行业普遍不景气,历史包袱较重,许多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欠账较多。这几年,煤炭市场形势好转后,少数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抬头,出现了大矿超能力突击生产、小矿无视禁令“要钱不要命”拼命生产的现象。尽管我们也反复强调“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但在衡量企业的发展时,往往还是看效益的多,看安全投入的少,看政绩的多,看弥补安全欠账的少。发生事故有企业自身的问题,我们要求不严、监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 抓落实不够,安全生产检查中存在着整改不到位的现象。近年来,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部署多、检查多,但在整改上抓得不紧、落实不够。企业则往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