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等差数列(1)

7.2.1等差数列(1)
7.2.1等差数列(1)

7.2.1等差数列(1)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概括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

2.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理解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

中蕴含的数学方法,会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加以应用;

3.在探索活动中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从函数的角度理解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设计:

㈠情景导入

引例1:教材P8例3(2)

根据()?

??=≥∈-=*-1002,1511a n N n a a n n 写出此数列的前4项。 【问题1】此数列特别之处在于哪里?

依据此规律,可以对这个数列如何命名?

引例2::⑴奥运会举办的年份: 2004,2000,1996,1992,1988,1984

⑵鞋子的尺码: ,5.36,37,5.37,38,5.38,39

⑶一学期内每天在校做眼保操的次数: ,2,2,2,2,2,2

【问题2】观察以上3个数列,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数列中相邻两项差都相等)

追问1:你所指的相邻两项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引例2的第一个数列具体地说。

(41988199219841988==-=- )

追问2: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吗?

(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相等)

追问3:数列{}n a 中每一项都可以和它的前一项作差吗?

(第一项与前一项无法作差,所以应该明确规定从第二项起)

追问4:如果对于数列{}n a 满足上述规律,可以用怎样的代数式来表示上述规律?

(d a a a a a a ==-=-=- 342312)

㈡探求新知

⑴等差数列的定义:

【问题3】像引例2中这样的数列,我们应该对其如何命名?

如何定义呢?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

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common difference ),用d 表示。

【问题4】你能举出一个等差数列吗?

比如: ,10,9,8,7,6,5,4,3,2,1

追问1:针对学生举例,随机改动几个项,新数列还是等差数列吗?

① ,10,9,8,7,6,5,4,3 ② ,9,7,5,3,1 ③ ,10,7,4,1

④ ,10,9,6,5,2,1

追问2:比如数列: ,53,43,33,23,3,3b b b b b +++++是等差数列吗?

【问题5】你认为在等差数列的定义中有哪几个关键点?(①同一常数,②从第二项起)

【问题6】如果用数学符号表示等差数列定义,你将如何表示?

追问1:d a a a a a a ==-=-=- 342312就这样写下去写得完吗?

如果写不完,能否用一个统一的式子来表示?

(d a a n n =--1()2,≥∈*n N n 或d a a n n =-+1()*∈N n 均可)

追问2:将上述两式联立,得到n n n n a a a a -=-+-11()2,≥∈*n N n

可以用这个式子表示等差数列吗?这个等式还有其他形式吗? 满足此式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吗?

( 可以 n n n n a a a a -=-+-11()?≥∈*2,n N n

112+-+=n n n a a a ()?≥∈*2,n N n 211+-+=

n n n a a a ()2,≥∈*n N n ) 归纳:①{}n a 是等差数列?211+-+=n n n a a a ()

2,≥∈*n N n ②一般地,设b A a ,,是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如果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那么等差中项等于另两项的算术平均数。

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7】你能说出这三个数列的公差吗?

⑴ 2004,2000,1996,1992,1988,1984 4=d

⑵ ,5.36,37,5.37,38,5.38,39 5.0-=d

⑶ ,2,2,2,2,2,2 0=d

追问1:你能说出公差d 对等差数列的单调性的影响吗?

追问2:你能说出数列⑴中第17项17a 吗?如何求出来的?数列⑴通项公式是什么?

【问题8】你能否根据等差数列定义,用已知的首项1a 和公差d 来表示n a 呢?

【问题9】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涉及几个量?它们分别是?

在推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时运用了什么数学方法?

㈢问题解决

例1:求出下列等差数列中的未知项。

⑴ 9,,3a ; ⑵ 10,,,2-c b ; ⑶ ,,9,,3,g f e -。

追问1:能不能不求公差d ,而直接求出未知项?

追问2:等差数列 ⑶中,-45是否是该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追问3:若已知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项,能求公差吗?如果能,尝试将你的结论用一

个公式来表达。 即等差数列{}n a 中, n a 与m a 是常数,试求出公差d

该公式与通项公式之间有何联系?

例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q pn a n +=,(其中q p ,为常数,且0≠p )。 判断数列{}n a 是否是等差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追问1: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则其通项公式n a 是否一定表示为q pn a n +=(其中

q p ,为常数)的形式?q p ,与等差数列的哪些基本量有关系?

追问2:你能否举出一个具体的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并指出首项1a 和公差d 吗?

练习:教材第13页练习7.2.1(1) 1,3,4,5 第14页练习7.2.1(2) 1,

㈣回顾反思

①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研究展望:

②本节课中研究主体涉及的数学方法及其内涵:

③等差数列的数学史介绍:

当人类祖先需要用一组数有序地表达一类事物、记录某个变化过程时,数列也就应运而生了。而等差数列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数学知识之一。

1937年在捷克摩拉维亚出土的幼狼胫骨上(约3万年前),人们发现了55道刻痕,被认为是人类原始数学活动的一种证据!它们代表什么?是数字游戏?是星星数目?还是月相变化记录?

经过考古学家论证:它们按5个刻痕一群排列(5进制雏形),其对应的数列应为5,10,15,20,25,30,35,40,45,50,55。显然,这是一个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

在古代两河流域的泥版文献上,有各种各样的数表,如:乘法表、倒数表、平方表、立方表等,这些数表上的数构成了各种数列。

在古埃及的《莱茵德纸草书》(约公元前1650年)中载有:“10人分10斗麦子,从第二人开始,各人所得依次比前一人少8

1,问各得多少?”这样一个等差数列问题。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等差数列问题。在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排成等差数列的点状花纹。战国时期楚国的铜环权(约公元前2世纪),其重量有大致按等差数列配置的。

细察以上案例,它们均涉及生产活动、社会分配等生活实际,这从侧面说明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

㈤作业布置

练习部分7.2 A 组1-7,9-12

【课后思考1】数列{}n a 中,从第三项起,每一项和它的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

这样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不是,数列{}n a 和等差数列有联系吗?

【课后思考2】如果数列{}n a 满足:121++--=-n n n n a a a a ()

2,≥∈*n N n ,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吗?

【课后思考3】可否设q pn a n +=(其中q p ,为常数),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决例1?

(上海市松江一中 何 霄)

等差数列及其性质典型例题及练习(学生)

等差数列及其性质 典型例题: 热点考向一:等差数列的基本量 例1. 在等差数列{n a }中, (1) 已知81248,168S S ==,求1,a 和d (2) 已知6510,5a S ==,求8a 和8S 变式训练: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已知 102030,50a a ==. (1)求通项公式{}n a ; (2)若242n S =,求n . 热点考向二: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例2:在数列{}n a 中,11a =,1114n n a a +=- ,221 n n b a = -,其中* .n N ∈ (1)求证: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2)求证:在数列{}n a 中对于任意的* n N ∈,都有 1n n a a +>. (3 )设n b n c =,试问数列{n c }中是否存在三项,使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如果存在,求出这三项;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跟踪训练:已知数列{n a }中,13 5 a = ,数列11 2,(2,)n n a n n N a *-=-≥∈,数列{n b }满足 1()1 n n b n N a *=∈- (1)求证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n a }中的最大项与最小项. 热点考向三:等差数列前n 项和 例3 在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 (1)若120a =,并且1015S S =,求当n 取何值时,n S 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2)若10a <,912S S =,则该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小? 跟踪训练3: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 .0,0,1213123<>=S S a (I )求公差d 的取值范围; (II )指出12321,,,,S S S S 中哪一个最大,并说明理由。 热点考向四: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4.已知二次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f ′(x )=6x -2,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点列(n ,S n )(n ∈N *)均在函数y =f (x )的图象上.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3 a n a n +1,T n 是数列{b n }的前n 项和,求使得 T n +都成立。求证:c 的最大值为 2 9。

小学奥数五年级精讲选讲1 等差数列求和

选讲1 等差数列求和 一、知识要点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在这一章要用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 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练习1: 1.等差数列中,首项=1.末项=39,公差= 2.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2.有一个等差数列:2, 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3.已知等差数列11, 16,21, 26,…,10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例题2】有一等差数列:3, 7,11, 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练习2: 1.一等差数列,首项=3.公差= 2.项数=10,它的末项是多少?

2.求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3.求等差数列2.6,10,14……的第100项。 【例题3】有这样一个数列:1, 2, 3, 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练习3: 计算下面各题。 (1)1+2+3+…+49+50 (2)6+7+8+…+74+75

(3)100+99+98+…+61+60 【例题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练习4:计算下面各题。 (1)2+6+10+14+18+22 (2)5+10+15+20+…+195+200 (3)9+18+27+36+…+261+270

第2章逐步聚合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缩聚与逐步聚合反应-习题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逐步聚合;缩合聚合;官能团等活性;线型缩聚;体型缩聚;凝胶点;转化率;反应程度。 答: 逐步聚合——单体转变成高分子是逐步进行的,即单体官能团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 缩合聚合——由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之间连续、重复进行的缩合反应。 官能团等活性——在一定聚合度范围内,官能团活性与聚合物分子量大小无关。 线型缩聚——参加反应的单体都含有两个官能团,反应中形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得 到线型缩聚物的一类反应。 体型缩聚——参加反应的单体中至少有一种单体含有两个以上的官能团,且体系平均官能度 大于2,反应中大分子向三个方向增长,得到体型结构的聚合物的这类反应。 凝胶点——开始出现凝胶瞬间的临界反应程度。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 反应程度——参与反应的基团数占起始基团的分数。 3.由己二元酸和己二胺等摩尔合成尼龙—6,6。已知聚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432,如果要合成聚合度在200的缩聚物,计算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应控制为多少? 解: n X =n X =200,K=432代入此式可得: 224320.0108200 w n K n X === 答: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应控制为0.0108 mol/L. 4.计算等摩尔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体系,在下列反应程度时的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0.500,0.800,0.900,0.950,0.995。 解: 等物质量条件下,有P X -=11,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构单元的分子量:M 0=192。 11n X p =-,n o n X M M ?=,因此各反应程度时的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见下表:

等差数列的性质

(2)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 (3)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2n }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d . (4)若{a n },{b n }是等差数列,则{pa n +qb n }也是等差数列. (5)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k ,a k +m ,a k +2m ,…(k ,m ∈N *)是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为S n =na 1+n (n ﹣1)d 或者S n = 性质:①若项数为() *2n n ∈N ,则()21n n n S n a a +=+,且S S nd -=偶奇,1 n n S a S a +=奇偶. ②若项数为() *21n n -∈N ,则()2121n n S n a -=-,且n S S a -=奇偶, 1 S n S n = -奇偶(其中n S na =奇,()1n S n a =-偶). 【例题精讲】 例1、若{a n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a 2n -1+2a 2n }是( ) A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C .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 D .公差为9的等差数列 例2、等差数列{a n }前n 项和为S n ,且﹣ =3,则数列{a n }的公差为( ) A .1 B .2 C .3 D .4 例3、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则 =( ) A .1 B .2 C .3 D .4 例4、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前10项的和S 10=60,且a 7=7,则a 4=( ) A .4 B.-4 C .5 D.-5

第01讲等差数列及其性质

【知识概述】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即 a n a n 1 d(n N ,n 2). 2.通项公式:a n a 1 (n 1)d (n N 4.递推公式:a n+1 a n +d (n N ) 5.中项公式:若a 、M 、b 成等差数列, 2M a+b ,称M 为a 、b 的等差中项, a+b 即M 丁 ;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则 2a n 6.等差数列的简单性质:(m 、n 、p 、q 、k 若 m n p q ,则 a m a n a p a q ; m n 2p ,则 a m a n 2a p ; 2a m a m 1 a m 1 ; 2a m a m k + a m k a m a n ( m n)d ; S 2m 1 (2 m 1)a m ; 那么这 3.前n 项和公式:S n nd 血卫d n(a i a n ) a n i + a n 1( n 2). (6) S m , S 2m S m ,S 3m S 2m 仍为等差数列. f(n) ' an b n f(n)是n 的一次函数 f(n) 成等差数列. n 数列 { a n } 为等差数列 2 S n an bn 是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零

【学前诊断】 已知等差数列{a n}中, (1)若a7 a9 16 ,a4 1 ,则a12= 已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 则k= 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 (〔)右a3 a? a10 g, an a4 4,则S13 (2)若S2 2,S4 10, S6 【经典例题】 n的值. 求S n的最大值及相应的n值; T n a i a2 1. [难度]易 2. (2)若a12,a2 a313, 贝U a4 a s a6= [难度]中 (〔)右a4 a? a10 17 ,a4 a5 a6 L a12 a13 a14 77 且a k =13, 3. (2)若公差为-2,且a-i a4a97 5°,则a3 *6 a? a99 [难度]中 例1 .在等差数列a n中, a2 9, a533,求a g. 例2.设S n表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且S9 18, S n 240,若a n 4 30(n 9),求例3 ?在等差数列a n中, S m 30, S2m 100 ,求S3m. 例4.已知数列a n是一个等差数列,且a2 1,a5 5,S n 为其前n项和. (1) 求a n的通项a n ;

高二数学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差,用符号语言表示为a n+1-a n=d。 ?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公差d>0,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d<0,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d=0,则为常数列; (2)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 (3)m,n∈N*,则a m=a n+(m-n)d; (4)若s,t,p,q∈N*,且s+t=p+q,则a s+a t=a p+a q,其中a s,a t,a p,a q是数列中的项,特别地,当s+t=2p时,有a s+a t=2a p; (5)若数列{a n},{b n}均是等差数列,则数列{ma n+kb n}仍为等差数列,其中m,k均为常数。 (6) (7)从第二项开始起,每一项是与它相邻两项的等差中项,也是与它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即 (8)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

?对等差数列定义的理解: ①如果一个数列不是从第2项起,而是从第3项或某一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是同 一个常数,那么此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但可以说从第2项或某项开始是等差数列. ②求公差d时,因为d是这个数列的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故有 还有 ③公差d∈R,当d=0时,数列为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当d>0时,数列为递增数 列;当d<0时,数列为递减数列; ④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依据; ⑤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只需证明a n+1-a n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即可。 等差数列求解与证明的基本方法: (1)学会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题; (2)抓住首项与公差是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的关键;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涉及五个量:a1,d,n,a n,S n,知道其中任意三 个就可以列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俗称“知三求二’).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案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法分析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习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例解(四)反馈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

等差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数列的性质总结 1.等差数列的定义: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 n a a d m n --= ; 3.等差中项 (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b a A += 或b a A +=2 (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 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所以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21n +时,1n a +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12121121212n n n n a a S n a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乘以中间项)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⑶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7.提醒: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设项技巧: ①一般可设通项1(1)n a a n d =+- 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2,,,,2a d a d a a d a d --++…(公差为d ); 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3,,,3a d a d a d a d --++,…(注意;公差为2d ) 8..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 前n 和211(1)()222 n n n d d S na d n a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3)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 注:12132n n n a a a a a a --+=+=+=???,

1小学奥数等差数列基础知识

等差数列基础知识 等差数列是小升初奥数的重点考点 1、数列定义: (1) 1,2,3,4,5,6,7,8,…(等差) (2) 2,4,6,8,10,12,14,16,…(等差) (3) 1,4,9,16,25,36,49,…(非等差)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像这样一串数,称为数列。 Λ以此类推,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个数称为首项,第二个数叫做第二项Λ 最后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末项, 数列中数的个数称为项数, 如:2,4,6,8,Λ,100 2、等差数列: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我们将这个差称为公差 例如:等差数列:3、6、9……96,这是一个首项为3,末项为96,项数为32,公差为3的数列。 3、计算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 (1)末项公式:第几项(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3)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公差。求总和时,应先求出项数,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例:求等差数列3,5,7,Λ的第10项,第100项,并求出前100项的和。 解:我们观察这个一个等差数列,已知:首项=3,公差=2, 所以由通项公式,得到 第10项: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 第10项=3+(10-1)×2=21 第100项: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 第10项=3+(100-1)×2=201 前100项的和: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前100项的和=3+5+7+Λ201=(3+201)?100÷2=10200. 练习1: 1、6+7+8+9+……+74+75=(2835)

第二章 逐步聚合测验题--

第二章 逐步聚合测验题 一.填空题 1. 缩聚反应通常有 小分子 析出,所以结构单元分子量与单体分子量 不相等 。 2.线型缩聚的关键问题是 控制分子量 ;体型缩聚的关键问题是 凝胶点的控制 。 3. 等当量的二元醇和二元酸进行缩聚反应,设体系中起始羧基或羟基数为N 0,那么它等于 单体总量 ,也等于反应时间为t 时的酸和醇的 结构单元数 ,t 时残留羧基或羟基数N 等于当时的 大分子总数 。 4. 影响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有 平衡常数 , 反应程度 , 基团数比 ;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有 熔融缩聚 , 溶液聚合 , 界面聚合 , 固相聚合 。 5.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0.98,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邻苯二甲酸酐与等物质量的甘油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6. 主链含—OCO —的聚合物一般称为_聚酯__,含—NHCO —的聚合物称为_聚酰胺,而含—NHCOO —的则称为_聚氨酯。 7. 在进行线性缩聚时,单体的官能度一般是_等于2_,而体型缩聚的单体的平均官能度是__大于2_______。 8. 计算体型缩聚的凝胶点有 carothers 方程和 flory 统计公式。 9. 在缩聚反应中聚合的聚合度稳步上升,延长聚合反应时间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_分子量__,而不是提高_转化率___。 二.名词解释 平均官能度 摩尔系数 三.选择题 1. 合成具有-NH-COO-特征基团的单体类型是(C ) A. 二元酸+二元醇 B. 二元酸+二元胺 C. 二异氰酸酯+二元醇 D. 二元酸+ 一元醇 2. 对缩聚反应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C ) A 、无特定活性种 B 、不存在链引发、连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 C 、转化率随时间明显提高 D 、在反应过程中,聚合度稳步上升 3. 下列聚合物种按线型逐步聚合的聚合物是(C ) A 、环氧树脂 B 、碱催化酚醛树脂 C 、聚芳砜 D 醇酸树脂 4. m 为(B C )时,H 2N CH 2COOH m 进行缩聚反应易于环化反应。 A 、2 B 、3 C 、4 D 、5

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和知识点及训练

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和知识点及训练 重点: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的求法 难点:对等差数列的综合考察 一知识梳理 1.定义: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 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 n a a d m n --= ; 3.等差中项 (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2)等差中项:数列 {} n a 是等差数列) 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 1(1)2n n na d -=+211 ()22 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 (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 ∈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数列 {} n a 是等差数列) 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3)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 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 ∈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通常把题中条件转化成只含1a 和d 的等式! 8.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2)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 2m n p a a a +=. (3)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232,,n n n n n S S S S S -- ,…也成等差数列 (公差为md ) 图示: m m m m m m S S S m m S S m m S m a a a a a a a a 323231221321-+-+++++++++++

第1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第1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高考定位 1.等差、等比数列基本运算和性质的考查是高考热点,经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2.数列的通项也是高考热点,常在解答题中的第(1)问出现,难度中档以下. 真 题 感 悟 1.(2019·全国Ⅰ卷)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4=0,a 5=5,则( ) A.a n =2n -5 B.a n =3n -10 C.S n =2n 2-8n D.S n =1 2n 2-2n 解析 设首项为a 1,公差为d . 由S 4=0,a 5=5可得?????a 1+4d =5,4a 1+6d =0,解得?????a 1=-3, d =2. 所以a n =-3+2(n -1)=2n -5, S n =n ×(-3)+n (n -1) 2×2=n 2 -4n . 答案 A 2.(2020·全国Ⅱ卷)记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5-a 3=12,a 6-a 4=24,则S n a n =( ) A.2n -1 B.2-21-n C.2-2n -1 D.21-n -1

解析 法一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q =a 6-a 4a 5-a 3=24 12=2. 由a 5-a 3=a 1q 4-a 1q 2=12a 1=12得a 1=1. 所以a n =a 1q n -1=2n -1,S n =a 1(1-q n ) 1-q =2n -1, 所以S n a n =2n -1 2n - 1=2-21-n . 法二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a 3q 2-a 3=12,①a 4q 2-a 4=24,② ②①得a 4 a 3 =q =2. 将q =2代入①,解得a 3=4. 所以a 1=a 3 q 2=1,下同法一. 答案 B 3.(2019·全国Ⅰ卷)记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1,S 3=3 4,则S 4= ________. 解析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a n =a 1q n -1=q n -1. ∵a 1=1,S 3=34,∴a 1+a 2+a 3=1+q +q 2=3 4, 则4q 2+4q +1=0,∴q =-1 2, ∴S 4= 1×? ??? ??1-? ??? ?-124 1-? ????-12=58. 答案 58 4.(2019·全国Ⅱ卷)已知数列{a n }和{b n }满足a 1=1,b 1=0,4a n +1=3a n -b n +4,4b n +1 =3b n -a n -4. (1)证明:{a n +b n }是等比数列,{a n -b n }是等差数列; (2)求{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

1、等差数列(一)

1、等差数列(一) 学习目标: 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应用及“等差”的理解。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学生:知道!)师:学习中你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数学问题吗? 老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他小时候遇到的数学问题“等差数列” (板书课题)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公差吗?首先观察下面的数列你发现了什么? 48、46、44、42、40、38、36、34、32、30 3、6、9、12、15、18、21、2 4、27、30、

师: 同学们真不错!这两组数列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了每两个数之间的差都是一样的。 学生b:我发现第一组数列的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大2,第二组数列的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小3。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小结:若干个数排成一列,像这样一串数称为数列,数列中每一个数都称为一项,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固定的数就叫做“公差”. 师:还有谁有其他的发现?可以同桌讨论。 学生c:我发现都是从第二项开始的。第一组是从大到小,第二组是从小到大. 师:非常棒!数列的第一项我们称为“首项”,那最后一项该叫什么呢?有多少个数我们又该叫什么呢? 学生d:最后一项叫末项,有多少个数叫项数. 师:大家同不同意d同学的说法?(同意)如何判断一组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呢? 小结:无论数列大小的顺序如何,只要是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个固定数,它就是等差数列.而且每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 展示例1 例1:观察以下数列:(1)2,4,6,8,…18; (2)1,4,7,10,…28。 判断:他们是等差数列吗?公差是多少?

等差数列(1)

课题: §2.2等差数列 授课类型:新授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 过程与方法:经历等差数列的简单产生过程和应用等差数列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创设情境]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和表示的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例子。 课本P36页的几个例子: ①0,5,10,15,20,25,… ②48,53,58,63 ③18,15.5,13,10.5,8,5.5 ④10072,10144,10216,10288,10366 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误: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应指明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 Ⅱ.讲授新课 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 ⑴.公差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⑵.对于数列{n a },若n a -1-n a =d (与n 无关的数或字母),n ≥2,n ∈N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 思考:数列①、②、③、④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或=n a d m n a m )(-+】 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 d a a =-12即:d a a +=12

第2讲:等差数列进阶

等差数列进阶 1. 1+2+3+……2014+2015+2014+……+3+2+1 2. 1+4+7+…+100=() 3.已知数列4、1、8、2、12、3、16、4、…,问:这个数列中第100 个数是()。 4.等差数列,求和:3+6+9+12+15+18+21+24+27+30=。 5.木材仓库堆放一批粗细均匀的圆木,最下面一层放了15 根,以后每向上堆一层就减少1 根,最上面一层放了6 根.这批圆木共有()根。

6.刘老师开的饭馆生意兴隆,第一天赚了200 元钱,第二天赚了300 元钱,之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赚100 元,那么第11 天可以赚()元。 7.在1 ~ 200 这二百个自然数中,所有不能被5 整除的数的和是() 8.计算:1+3+4+6+7+9+…+43+45=( )。 9.6 和26 之间插入三个数,使它们每相邻两个数的差相同,这三个数的和是()。

10.王芳大学毕业找工作,他找了两家公司,都要求签工作五年合同,年薪开始都是一万元,但两个公司加薪的方式不同。甲公司承诺每年加薪1000 元,乙公司答应每半年加薪300 元。以五年计算,王芳应聘哪个公司工作收入更高? 11.小青蛙沿着台阶往上跳,每跳一次都比上一次升高4 厘米,它从离地面10 厘米处开始跳,这一处称为小青蛙的第一次落脚点,那么它的第100 个落脚点正好在台阶尽头的亭子内,这个亭子高出地面多少厘米? 12.100 个连续的自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取出其中第1 个数、第3 个数、第5 个数… 第99 个数,把取出的数相加,得到的结果是5400,则这100 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多少?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一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一) 【课前准备】(★) 请观察下面的数列,找规律填数字。 ①5,9,13,17,21,_____; ②7,11,15,19,_____,27,_____,35; ③200,180,160,140,_____; ④102,92,82,72,____,52。 【知识要点屋】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2.特点:①相邻两项差值相等;②要么递增,要么递减。 3.名词:公差,首项,末项,项数 5 ,9,13,17,21,25 例1(★★★) ⑴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5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大3,它的首项是4,那么末项是______; ⑵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3项,每一项都比它的前一项小5,它的第1项是121,那么它的末项是_______。 例2(★★★)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2,第20项等于392,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_____;第19项=______,212是这个数列的第_____项。 【铺垫】(★★) 计算下面的数列和: 3+7+11+15+19+23+27+31=_____。 例3(★★★) 计算下列各题 ⑴1+2+3+4+…+23+24+25=_____; ⑵1+5+9+13+…+33+37+41=_____。 【铺垫】(★★) 计算下面数列的和。 2+4+6+8+10+12+14+16+18=______。

例4(★★★★) 如图,把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叠成“金字塔形”图,其中黑白相间染色.如果最底层有15个正方形,问其中有多少个染白色的正方形,有多少个染黑色的正方形? 例5(★★) 计算下面各个数列的和。 ⑴1+2+3+4+5+6+7+8+9+10=______; ⑵1+2+3+4+…+98+99+100=______; ⑶1+2+3+4+…+999+1000=______。 (★★★) 【超常大挑战】 求下列数表的和=______。 5 6 7 8 9 10 6 7 8 9 10 11 7 8 9 10 11 12 8 9 10 11 12 13 9 10 11 12 13 14 10 11 12 13 14 15 【知识大总结】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①相邻两项差值相等; ②要么递增,要么递减。 2.公式: ①第n项=首项+(n-1)×公差 ②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③和=(首项+末项)×项数÷2 和=中间项×项数 3.小兔子跳台阶,首尾配对思想。 4.熟记: 1+2+3+4+5+6+7+8+9+10=______; 1+2+3+4+…+98+99+100=______。

第1讲 速算与巧算(等差数列)

第1讲 速算与巧算(等差数列) 1、数列定义:若干个数排成一列,像这样一串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个数称为首项(我们将用 1a 来表示),第二个数叫做第二项 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末项(我们将用 n a 来表示),数列中数的个数称为项数,我们将用 n 来表示。如:2,4,6,8, ,100。 2、等差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我们将这个差称为公差(我们用 d 来表示),即: 1122312----=-==-=-=n n n n a a a a a a a a d 例如:等差数列:3、6、9……96,这是一个首项为3,末项为96,项数为32,公差为3的数列。(省略号表示什么?) 练习:试举出一个等差数列,并指出首项、末项、项数和公差。 3、 计算等差数列的相关公式: (1)通项公式: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 即:d n a a n ?-+=)1(1 (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即:1)(1+÷-=d a a n n (3)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即:()21321÷?+=+++n a a a a a a n n 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公差。求总和时,应先求出项数,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1.计算: (1)2000-3-6-9-…-51-54 (2)(2+4+6+…+96+98+100)-(1+3+5+7+…+97+99) (3)1991-1988+1985-1982+…+11-8+5-2 2.计算: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4×3-3×2+2×1 3.计算:1+3+4+6+7+9+10+……+2001+2002 4.在1950—1998之间要插入15个数,这样就可以组成一个等差数列,被插入的这15个数的和是多少? 5.1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995,其中最大的奇数是多少?

2015等差数列及其性质典型例题

热点考向一:等差数列的基本量 1.已知 {}n a 为等差数列,且7a -24a =-1, 3a =0,则公差d = A.-2 B.-12 C.1 2 D.2 2. 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且满足)(,n m m a n a n m ≠==,则n m a +等于________。 3、设 {}n a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12315a a a ++=,12380a a a =,则111213a a a ++= 4.若a ≠b,数列a,x 1,x 2 ,b 和数列a,y 1 ,y 2 ,b 都是等差数列,则 =--1 212y y x x () A . 43 B . 3 2 C .1 D . 3 4 5、首相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d 的取值范围 6、己知}{n a 为等差数列,1 22,3a a ==,若在每相邻两项之间插入三个数,使它和原数列的数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求: (1)原数列的第12项是新数列的第几项? (2)新数列的第29项是原数列的第几项? 热点考向二: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1.已知c b a ,,依次成等差数列,求证:ab c ac b bc a ---222 ,,依次成等差数列. 2:在数列{}n a 中,11a =,11 14n n a a +=- ,221 n n b a = -,其中* .n N ∈(1)求证: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2)求证:在数 列{}n a 中对于任意的* n N ∈,都有1n n a a +>. 3.已知数列{n a }中,1 35a = ,数列112,(2,)n n a n n N a *-=-≥∈,数列{n b }满足1 ()1 n n b n N a *=∈-(1)求证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n a }中的最大项与最小项. 热点考向三:等差数性质的应用 1.在等差数列{}n a 中, 40135=+a a ,则 =++1098a a a ( )A .72 B .60 C .48 D .36 2.在等方程0)2)(2(22 =+-+-n x x m x x 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 4 1 的等差数列,则|m -n|= 3.在等差数列 {}n a 中,公差d =1,174a a +=8,则20642a a a a ++++ =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 681012120a a a a a ++++=,则10122a a -= . 热点考向四:等差数列前n 项和重的基本运算 1.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542,30n a a -==(n ≥5,* n N ∈),n S =336,则n 的值是 . 2.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12 4a a +=,7828a a +=,则该数列前10项和10S =________.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1 2 d =,8010042=+++a a a ,那么=100S ) A .80 B .120 C .135D .160. 4、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6012952=+++a a a a ,那么=13S ( ) A .390 B .195 C .180 D .120 5.设等差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535a a =则 9 5 S S = 6.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a 12=-8,S 9=-9,则S 16=________. 7.等差数列}{n a 中,110052515021,2700,200a a a a a a a 则=+++=+++ =________. 8. 已知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212n S n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等差数列{}n a 中,n S 是其前n 项和, 9. 1 2008a =-, 20072005220072005 S S -=,则2008S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热点考向五: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中的最值问题 1、已知等差数列 {}n a ,219n a n =-,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n s ( )

等差数列(第一节)教案

等差数列(第一节)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概念。 2、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关键: 讲清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四、教学理念: 1、注重知识的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2、课堂设计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再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再创造”。 五、教学过程: 教学情景的设计:(在课前播放象山的风景片) T:同学们,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张老师深深爱着自己的家乡---象山,刚才张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象山美丽、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了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象山,走进象山,老师 (单位:万) 思考1: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信息?(数据来源于现实社会,围绕思考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及学生的数学建摸能力)T:从两方面考虑:从宏观上(移居大城市,计划生育、围海造田等) 从微观上(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我们抛开具体的背景,从微观上分析,从 表格中抽象出一般数列) T:同学们能用数学文字语言来描述上述数列的共同特征。 S 1:后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常数(描述1) T:反例:1,3,5,6,12,这样的数列特征和上述数列一样么? S:不一样,要加上同一常数, S2: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描述2) T:反例:1,3,4,5,6,7,这样的数列特征和上述数列一样么? S:不一样,必须从第二项起。

S3: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描述3) (把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通过反例的说明,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这四组数列的共同特征:1、同一常数, 2、从第二项起) T :用数学符号语言: S4:n a -1-n a =d T :等价么? S5:应加上(d 是常数) n ≥2,n ∈N * (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注意文字描述与符号描述的严谨性) T :对式子进行变形可得:n a =1-n a +d (d 是常数) n ≥2,n ∈N * ,如果我们能跳出d 的思维定势,能得到很多的公式变形。(为今后更好的研究其特征,埋下伏笔) T :这样的数列在你日常生活中存在? S :举例: 1,2,3,4,5,6,7 ,··· d=1 10,15,20,25,30,35,40 d=5 100,90,80,70 d=-10 (让学生举例,加深对数列的感性认识) T :满足这样特征的数列很多,所以我们有必要为这样的数列取一个名字? S :等差数列 (让学生给出数学的定义,并有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当然也允许学生提出“等加数列”等的说法,教师可进行比较,差有利于加一加进行消项等) 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d 为公差。1a 为数列的首项。 d a a =-12,d a a =-23,d a a =-34,···d a a n n =--1···(n ≥2,,n ∈N *) (提出课题《等差数列的概念(一)》) (对定义进行分析,强调:1、同一常数, 2、从第二项起。同时在学生的举例中改动几个数,问学生破坏定义的什么要求,注意对数列概念的严谨性分析。) 数学史的介绍:等差数列的历史研究是数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并引起人们广泛应用的数列,在1858年苏格兰埃及学家发现约公元前1650年的阿莫斯纸草上就记载着两例等差数列,(10人分10斗玉米,从第二人开始,各人所得依次比前一人少1/8),在我国出土于春秋至战国时代楚国的铜环权,其重量大致都按等差数列配置,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的《周髀算经》上有“七衡图”···都记载着等差数列大量研究。被誉为“数字推理的第一思维”。 T : 回到表格中抽象出的4个数列,分别说明他们的公差。 d=-0.15、 d=0.30 d=300 d=0 (引导学生发现公差d 对数列的影响,当d )0时数列是递增,当d 《0时数列是递减,当d=0 T :见上表, 请7号的同学回答a 7,请8号的同学求a 8,请42号的同学求a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