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散文6篇

龙应台散文6篇

篇一:龙应台散文中比喻

龙应台中精彩的比喻

1.横过大草坪是一条细细的泥路,一排鹅,摇摇摆摆地往我的方向走来,好像一群准备去买菜的妈妈们。

2.当晚的月亮,不特别明亮,不特别油黄,也不特别圆满,像一个用手掰开的大半边葡萄柚,随意被搁在一张桌子上,仿佛寻常家用品的一部分。

3.父亲的死亡,像海上突来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让你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

4. 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

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5.四十四户人家像四十四个货柜箱一样一层一层堆叠成大楼,每一个货柜门都是关闭的,就形成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现代。

6.一朵硕大的木棉花,直直坠下,打在头上。抬头一看,鲜红的木棉花,一朵一朵像歌剧里的蝴蝶夫人,盛装坐在苍老的枝头,矜持,艳美,一言不发。

7.车子骑到海滩,风轻轻地吹,像梦一

样温柔……

8.我看见一家纸店,宣纸一捆一捆的,大大小小的毛笔悬挂,黑色的笔杆,白色的毛,像含蓄未开的白荷花,一个美的展览。

9.它们(浣熊)脸上仿佛蒙着面具,两只眼睛像用大把黑墨涂过,涂抹过度,又浓又黑,看起来就像化装得不太标准的假的江洋大盗,也像被人打得两眼乌青的马戏团小丑。

10.他的质问,像留在皮肤深层的刺青,静静的跟着我长,然后成为我写作的胎记——不懂的字,不用。

11.湄公河这条会呼吸的大地丝带,总长四千两百公里。

篇二: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赏析

淡与深的交融

——龙应台散文赏析

斌霖选

喜欢看龙应台的散文,特别喜欢看她的,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

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得越来越远的背影,我们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但最让我心底一震的是,里,她注视着儿子和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

越模糊的背影,而对于那内心世界里距离越来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的人身到他的内心,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或许,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永远无法忘怀孩子小时候几乎完全依附着自己关爱的时刻,这一时刻,孩子的人身,孩子的内心,几乎都是属于母亲的,他受母亲的支配,他心底里紧紧藏着的是母亲。文章中,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孩子与妈妈之间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经历了这人生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已渐渐适应了没有了依靠的日子,他一步步的走向成长,一步步的远离母亲的怀抱,一步步的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时候,母亲已不再是他心里的依靠,甚至成了与他

再没有了共同语言的代沟,于是,十几年前的分别一幕是孩子依恋着母亲高大的身躯,委屈的不愿意离开他这把生命的保护伞,十几年后,却成了“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而儿子,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母亲还是那样痴情的目送着儿子的背影,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看到的,是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儿子与母亲的心灵距离已走得远远的,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如果说,母亲曾经深深的植根在孩子的心底,那么,在儿子长大的瞬间,孩子已经把母亲从他的内心世界里不自觉的赶出来了,并且加上了一堵厚厚的墙,一堵有门而母亲却打不开的墙。那仍然还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母亲再也无法猜透孩子的心,再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心了。

母亲与儿子的送别,女儿与父亲的送别,这两者似是截然相反的,对比于儿子的“残忍”,女儿似乎是时时刻刻的爱着父亲,对比于正为儿子疏离而无奈的母亲,父亲似乎旷达的接受着,甚至,父亲还刻意的提醒着自己与女儿之间的距离。“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

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而此时此刻,这本应由女儿担忧

的问题却由父亲首先想到了,而且,他说得那么的旷达,走得那样的潇洒,仿佛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伤感的事。“我”去看医院里的父亲,“赶回上班的时候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并没有回头,而默默注视着的,是“我”,默默依恋着的,还是“我”。

面对与亲友之间的别离,我们有着的放不开的依恋;面对孩子心灵的疏离,我们感到的是酸酸的楚痛;面对至亲之人的死别,我们心头上涌上的是无尽的悲伤;面对这一个个远离的背影,有谁能做到欣然的接受?如果将文章里的儿子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串联在一起,那就成了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很小的时候,你往往会依恋着父母,他们几乎已是你心底唯一的爱;长大的时候,你与父母有了自然的精神疏离,你不由自主的远离了他们;老了的时候,你心底还是爱恋着孩子,但你已经不想要去依恋他,而是希望他不要顾念着你,所以,你选择了潇洒的走,不需要回头。文章里,母亲目送着的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同时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这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

着的不放手,既然他们选择旷达来爱你,那么,你也旷达的爱他们吧!

篇三:我读龙应台的文章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莎士比亚也说过:“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足见阅读的重要性。

现代的阅读大概也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我的阅读更像是一份大烩菜,办公桌上的教育故事,枕头边上的心灵鸡汤,微信、微博上分享的经典美文,晚上睡觉时听得“懒人听书”等等都让我和阅读密不可分。阅读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幸福而简单的编织着我的生活。

龙应台,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从万丈豪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的、到笔法细腻的亲人之间不舍与眷恋的,再到和十八岁儿子做朋友的,她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思考。今天我摘录了一段文字,是龙应台说给21岁儿子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当我读到这段话时,我已经当了老师,工作已经选择了我,我别无选择,不过我还是相当乐观的,我努力使我的工作变得有意义,作为班主任,我并不认为我和学生之间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我很感

谢他们,感谢让我陪他们走过人生中一段最重要的旅程。我们的时光不是平行的,而是交融在一起。所以,我们得齐心协力让这段时光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龙应台人生三书中的要特别推荐给大家,因为这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将会成为母亲的人看,适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书里面的文章,大概是龙应台所有文章中最特别的,它们完全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诚如封底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热烈;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

我很难写好一篇读后感,因为我看书往往只是沉浸于看书的过程,看过后就忘了许多细节,甚至连自己有过的感受都会忘记。

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我喜爱的阅读方法吧!那就是文本与影视的结合。寒假里我大概看了十几部由名著改编的电影---??他们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也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灰姑娘的故事我5岁的女儿耳熟能详,但电影上映后我还是带她去看了,比起儿童故事书里简单的故事情节,她更喜欢和我讨论电影,为什么瑞拉的继母只对他自己的女儿好?为什么灰姑娘不自己去找王子呢???我给她读故事的时候她可从来

没问过我这些问题。她一遍又一遍地让我再给她讲灰姑娘的故

事,读到不一样的地方时她总会向我讨要说法。想象与真实的碰撞,描绘与图画的结合??再回过头来去阅读那些厚厚的名著,脑海中多了一些对比,阅读也变得更有乐趣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海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