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是( B )

A 一门研究政治的学科

B 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

C 既研究政治也研究经济的学科

D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简称下列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是:( D )

A 煤矿工人挖煤

B 油田工人钻井取油

C 土著居民钻木取火

D 蜜蜂构建蜂窝

生产资料包括( A )

A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C 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

D 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

煤矿上用来运煤的道路是( CD )

A 原材料

B 劳动工具

C 劳动资料

D 生产资料

埋藏在地底下的煤炭属于( A )

A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原材料

D 以上都不对

织布厂用来织布的织布机属于:(ABCD)

A 劳动工具

B 劳动资料

C 生产资料

D 物质资料

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

A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

B 生产关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C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D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辨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力不变,生产关系也不会变。

说法不正确:生产关系是否变化,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只有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才不会发生变化,而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那生产关系就会在生产力的决定之下朝着适应生产力要求的方向变化。

辨析: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而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说法不正确:只有生产力发展受到生产关系的束缚时,才会提出变革生产关系的内在要求。变革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变革后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性质。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物质资料的生产

D 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C)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物质资料的生产

D 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C)

A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B 商品经济的秘密

C 经济规律

D 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

根据给你的定义思考:以下哪些是商品?

原始的土地、河水(不是)

宇宙中的空气、阳光(不是)

同学买来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不是)

自家酿造的米酒(不一定)

商店里变质没用的货物(不是)

工厂生产出来的发往销售公司的产品(是)

氧吧里罐装的新鲜氧气(是)

为什么不同的商品需要交换?

因为物品对人各有用处,所以需要交换。

为什么不同的商品能够相互交换?

因为有相同的东西(同质),可以比较,所以可以进行交换。

提问:凝结在非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叫不叫价值,为什么?

根据定义,只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叫价值,非商品中的人的劳动则不叫价值;对于不需要交换的东西,使用者只需要关心有没有使用价值就行了,有没有价值并不重要。

使用价值是( C )

A 商品经济社会存在的范畴

B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范畴

C 一切社会存在的范畴

D 一个历史范畴

商品本质的属性是( B )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价格

商品的二因素是( A )

A 使用价值和价值

B 价值和价格

C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D 价值和交换价值

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 C )

A 使用价值

B 供求关系

C 价值

D 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 ABCD )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 使用价值的存在是价值存在的前提

D 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商品和劳动产品的关系是( BD )

A 商品和劳动产品中都凝结有人类的劳动,因此都具有价值属性

B 商品和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属性

C 凡是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D 凡是商品一般都是劳动产品

辨析思考:

1、自家种的粮食由于可以拿出去换钱,因此是商品。

2、劳动产品和商品中都凝结有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和商品中都包含有价值。

3、自家种粮的劳动过程,由于包含有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因此,包含有抽象劳动。

劳动形成价值,这是( C )

A 劳动的自然属性

B 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的属性

C 商品经济关系赋予劳动的一种社会属性 D劳动在任何经济形式下都有的社会形式

劳动具有二重性是( C )

A 一切从事生产的劳动都有的

B 资本主义生产所特有的

C 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

D 简单商品生产所特有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ACD )

A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 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 具体劳动是永恒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计算:

已知:手表厂工人,过去生产100只手表平均要花费10小时;现在由于改进了技术,生产100只手表只需要5小时。分别用两种表示方法计算出该厂过去和现在的劳动生产率。

解:过去的劳动生产率:

(1)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产品数量/生产时间=100只/10小时=10(只/小时)

(2)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生产时间/产品数量=10小时/100只=0.1(小时/只)

现在的劳动生产率:

(1)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产品数量/生产时间=100只/5小时=20(只/小时)

(2)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生产时间/产品数量=5小时/100只=0.05(小时/只)

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1)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

2)加强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的管理;

3)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程度;

4)提高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规模和效能;

5)改善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BCE)

A 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B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C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增加

D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降低

E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后,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而对价值量的影响是(BD)

A 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B 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提高

C 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降低

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E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

1、什么是简单劳动?

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每一个普通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胜任的劳动。

2、什么是复杂劳动?

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够胜任的劳动

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答: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2、什么是私人劳动,什么是社会劳动?

答: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即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完全是他自己的私事,劳动产品也归他个人所有。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即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作为为他人或为社会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这对矛盾的表现是什么?

答:劳动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社会的需求来安排生产(数量和品种、质量);但劳动的私人性质却往往使得商品生产者按自己的意愿安排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数量和品种、质量上与社会需求不一致,这就形成矛盾。

4、解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这对矛盾的途径是什么?

答:交换。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价值,而要想获取价值,就必须把商品交换(卖)出去。卖出去的越多,意味着社会对他的产品的认可越多。要想卖出的产品多,生产者只有按照社会的需求安排生产,这样,矛盾就在生产者那里得到了解决。

“1只羊=2把斧子”这个价值表现形式是( A )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CD )

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1、一周内市场上有20万元商品等待出售,如果同一时期内每元货币平均转手的次数为5次,那么,完成20万元的商品流通需要多少货币量?

解:已知:商品价格总额=20万元,货币流通次数=5次。

所以:一周内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20万元/5=4万元

2、假定一周内市场上有1万台彩电(单价2千元)、2万台洗衣机(单价1千元)、10万台微波炉(单价500元)三种商品等待出售,同一时期货币平均转手了4次,请问:一周内完成这些商品流通需要多少货币量?

解:商品价格总额=10000×2000+20000×1000+100000×500=90000000元(9千万)

M=90000000元/4次=22500000元(2250万元)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 A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货币

E 世界货币

摆在开元商场一楼的一个钻戒标价¥3,568元,请问,这时货币执行什么职能(A)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价格标准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ACE)

A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C 可以是纸币

D 必须是金属货币

E 可以是信用货币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货币职能是(D)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货币职能有(BC)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打破商品交换所受的限制,引起商品交换买卖脱节的货币职能是( 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由商品的赊买赊卖所引起的货币职能是( C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过程中,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 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ABCDE)

A 小王归还小李5千的债务

B 小李向房东交房屋租金

C 企业上缴所得税

D 小李到银行存款

E 小李路过商店时付前几天买东西赊下的帐

在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A)

A 经常不一致

B 经常相一致

C 偶尔不一致

D 完全相一致

生产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什么?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

(2)而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货币才能够买到这种商品,并利用这种商品带来剩余价值。

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D )

A 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 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 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D 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劳动力的价值( D )

A 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 取决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 由一系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决定

D 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资本流通的总公式是( A )

A G—W—Gˊ

B G—W—G

C G—Gˊ

D W—G—Wˊ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D )

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 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D )

A 商品的不等价交换

B 劳动成为商品

C 资本的原始积累

D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这些条件是( BD )

A 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B 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即法律上的自由人

C 劳动能自由买卖和等价交换

D 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E 必须有成熟完备的生产要素市场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BDE)

A 劳动者在生产中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

B 劳动者个人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新价值

D 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所必须的费用

E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雇佣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资本家(BC)

A 放弃了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

B 没有放弃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

C 一定时期内放弃了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

D 永远放弃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

E 没有放弃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

这种监督劳动与奴隶社会的奴隶、封建社会的农奴的劳动有什么区别?

奴隶、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是一种毫无人性的强迫劳动;

工人出卖劳动力,只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了使用权,但仍然拥有所有权(人身自由)。

为什么劳动产品归资本家占有?

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劳动力归资本家使用、支配,劳动过程无非是属于资本家的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决定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在其他社会形态中(原始社会除外),存不存在剩余劳动?如果存在,那么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品又如何支配(归谁占有或使用)?

答案是:存在。在剥削制度(私有制)性质的社会或企业中,由于剥削者占有生产资料,所以,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品被剥削者无偿占有。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或企业中,剩余产品归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在满足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之后进行再分配。

目前,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企业使用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和“机器人”,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大大增加,这说明,现在价值和剩余价值已经主要由“机器人”创造。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自动化条件下,自动化机器设备仍然是工具,生产还是离不开人,所以,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任何条件下都只能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 C )

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 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 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D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中( C )

A 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B c+v是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 c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D c+m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是新创造的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D )

A 商品价值

B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C 剩余价值

D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C )

A 价值规律

B 平均利润规律

C 剩余价值规律

D 货币流通规律

现代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 )

A 工人的剩余劳动

B 资本家的节约

C 现代自动化生产条件

D 机器人和工人

E 资本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劳动的作用有( ABCE )

A 生产新的使用价值

B 形成新的价值

C 创造剩余价值

D 转移劳动力价值

E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包括( ABCE )

A 生产出使用价值

B 生产出剩余价值

C 生产出劳动力价值

D 生产出生产资料的价值

E 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已知: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用了8000元,购买A花了2000元,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

请计算: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解:c=8000元,v=2000元;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8-2)/2=3=300%;

M=m’*v=3*2000=6000元.

资本主义剥削(生产关系)的实质是( D )

A 获取剩余价值

B 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C 原始积累

D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全部劳动分为( A )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为自己的劳动和为社会的劳动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本质是( D )

A 商品、货币等物

B 机器设备等生产手段

C 生产资料所有者剥削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D 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一种剥削于被剥削的关系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C)

A 两者使用的时间长短不一

B 两者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 两者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 两者的来源渠道不同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BC)

A 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B 雇佣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C 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 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不变资本是(C)

A 固定不变的资本

B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中使用价值形态不发生变化

C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中价值量不发生变化

D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中价值量不发生变化

可变资本是(D)

A 经常变化的资本

B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中使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

C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中价值量不发生变化

D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中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ABCD)

A 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 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 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D 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E 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作日长度的确定最终取决于(D)

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时间

B 剩余价值率

C 劳动生产率

D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B )

A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等于剩余价值

B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小于剩余价值

C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大于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节余

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属于( C )

A 资本积累

B 资本积聚

C 资本集中

D 资本增殖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全部资本中( A )

A 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扩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

B 可变资本所占比重扩大,不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

C 劳动对象的比重增加,劳动资料的比例减小

D 生产资料的比重减小,劳动力的比重扩大

决定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原因是( CD )

A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 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C 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

D 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强制压力

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有( BD )

A 资本垄断

B 资本集中

C 资本积累

D 资本积聚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 )

A 扩大再生产

B 简单再生产

C 剩余价值的再生产

D 劳动力的再生产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按照顺序先后采取了( B )

A 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

B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业资本

D 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C )

A 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B 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C为价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 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资本的职能是( A )

A 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B 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C为价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 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B )

A 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B 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C为价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 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连续进行循环的条件是( BD )

A 产业资本运动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每个阶段都必须获得利润

B 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C 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都必须执行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

D 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产业资本循环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BD )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D 价值增殖过程 E 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D )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产业资本循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B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2000年将达2000~4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 ( ABC )

A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B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C原材料的储备时间 D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 E生产过程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生产资本构成价值(单位:万元)年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 1000

其中:厂房 300 1/20

机器 600 1/10

小工具 100 1/4

流动资本 500 3.4

根据上述材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 B )

A. 1.0次

B. 1.2次

C. 1.3次

D. 1.4次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 预付固定资本量×预付固定资本年周转次数=300×1/20+ 600 ×1/10+ 100×

1/4=15+60+25=100;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流动资本量×预付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500×3.4=1700;

N=(100+1700)/(1000+500)=1.2次

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 20000 元,使用年限为 10 年,目前已使用 2 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 15000 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与精神磨损分别是( DA )

A 1000 元

B 2000 元

C 3000 元

D 4000 元

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快资本周转?

(1)缩短非劳动时间;

(2)提高劳动效率;缩短劳动时间;

(3)加快销售和购买速度;

(4)减少固定资本的量,加大流动资本的量。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纺织机属于( ACE )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

D 流动资本

E 生产资本

F 商业资本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DE )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

F.商业资本

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 ABF )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E.商业资本

F.生产资本

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BCE )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节省预付资本 D.减少固定资本有形损耗

E.减少固定资本无形损耗

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C )

A 原料和燃料

B 劳动力

C 机器设备

D 商业设施

假定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v)是1000,剩余价值(m)也是1000,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c)是1500,这时社会资本( B )

A 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 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C 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D 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BCD )

A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CD )

A.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C.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D.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E.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商业部门、银行等非生产性部门的劳动者创不创造剩余价值?为什么投资商业和银行的资本家能赚到钱?

社会财富是由生产性部门(产业部门)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非生产性部门的劳动者一般不创造新的产品,因此,也就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非生产性部门的资本家和劳动者的收入只能是从产业部门所创造的财富中转移或分配过来的。

某月某日某股票,每股价格为13.30元。该股票价格是( )

A.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息的资本化

C.按股票面额可从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额

D.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 B )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 C.超额地租 D.垄断地租

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D )

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银行资本D.借贷资本

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由谁控股?是国家还是由私人垄断资本家。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_简答题

重点问题: 1.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

政治经济学判断正误题

判断正误题: 1.生产力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产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3.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两方面。(×) 4.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7.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也能完善、改造经济规律。(×) 8.虽然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9.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10.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1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1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14.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1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6.现代商品经济中,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问题上,政府的干预是起主导作用的。(×) 12.在当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依靠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 1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1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15.货币要想现实地转化为资本,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16.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能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 17.超额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1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20.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资本价值增殖没有影响。(×) 21.考察资本循环,主要是分析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的影响。(√)22.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出剩余价值,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23.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求消费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24.资本主义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的价值。(×) 25.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26.部门之间各企业的竞争促使利润平均化。(√) 27.的形成并不能消灭竞争。(√) 28.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 29.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30.金融资本就是银行资本。(×) 31.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是一种“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 32.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减少货币供应量,称为“收紧银根”。(√)33.一般来说,贸易逆差会造成一国国际支出增加,本国的产业发 展受到打击。(√) 34.贸易顺差就是输入大于输出,贸易逆差就是输入小于输出。(×)35.国际贸易,就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 (√) 36.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3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和消费的矛盾。(×)3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40.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再发展到国家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身调节。(√)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都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 42.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成分。(√) 43.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44.私营经济与公有经济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两者必然是对抗的 (×) 45.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 46.市场经济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微观上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47.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法人制度。(√) 48.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科学的组织制度。(×) 49.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按照所持股份分配利润。(√) 50.现代流通方式就是指电子商务。(×) 51.市场体系是由各种商品的比价和差价构成的。(×) 52.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 53.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54.资源条件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惟一因素。(×) 55.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 56.实现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由经济落后走向经济发达、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5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58.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投资和消费。(√) 59.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经过分配,最终用于消费。(×) 60.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61.鼓励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从根本上并不矛盾。(√)62.合法的个人收入不仅有劳动收入,而且有非劳动收入。(√)63.投资买股票所获得的收入既有资本收益又包含了风险报酬。 (√) 64.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个人自我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65.社会保险是一项盈利性的福利事业。(×) 66.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大一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整理

辨析题:第一步,对核心概念进行解释,两个以上的概念,还要略述两者关系;第二步,对或者错(部分对或错)的原因阐述;第三步,总结。简答题:一般是围绕一个问题,组织几个小分点,问题的核心概念要阐述,分点不要求特别细说,但要考虑全面。分析题:有这样几种思路以供答题参考:第一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二种,从事例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第三种,一个大理论,内含几个要点,即按照总分结构,在一个大框架下进行内容的组织 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所以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商品价值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形成更多的价值量。这说明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反过来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变化必然是价值的变化。

价值规律就是等价交换的规律。 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作为商品出现的。 资本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因此,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就是资本。 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 工人的消费是工人自己的事情,与资本家无关。 资本积聚的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个途径,所以,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的资本。

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I(v+m)>IIc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说明资本主义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成本价格是商品社会的公共范畴,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所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相同的。平均利润同成本价格和利润相比,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D )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 )商品交换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B)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 )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7.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8.剩余价值(C)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政治经济学习题一 - 副本

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概念题 1.市场 2.市场机制 3.市场经济4.市场体系 5.市场规则 二、判断题 1.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发生调节作用的机制。2.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中心机制,它是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作用形式。 3.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是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它们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4.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上升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反之,则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 三、选择题 1.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1)价格机制(2)供求机制(3)竞争机制(4)汇率机制(5)工资机制 2. 市场是 (1)一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 (2)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交换的总和 (3)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调节机制和运行方式 (4)市场机制运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5)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1)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以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制为基础 (2)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交换劳动 (3)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以追求价值为目的的经济 (4)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5)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影响需求的因素有: (1)该商品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的预期 5.影响供给的因素有: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要素的价格 (3)生产的技术状况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四、辨析题 1.计划和市场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2.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是以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制为基础的,因此二者无区别。 3.需要就是需求,生产就是供给,市场均衡就是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绝对平衡。 4.市场规则实质上就是以法律、法规、契约、公约形式规定下来的市场运行的准则。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内容: 2001年初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七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油价和油价期货市场价格一路下跌,跌到了每桶25元以下这个欧佩克内部参考价。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经济增长放慢,尤其是美国经济低迷和亚欧天气转暖,市场对石油的需求量减少,另一方面,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近期恢复到较正常的水平,即每天达210万桶。为此,美国能源部、美国石油学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的石油和产品油库存大幅上升,已达到2·9074亿桶,比2000年同期增加了800万桶。 由于国际石油需求减少,库存增加,价格上升,所以,欧佩克采取减少石油的供给量,以保持石油价格控制在所定目标每桶25美元的水平。由于欧佩克自年初以来两次减少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十个成员国的原油日开采配额达250万桶,使得国际石油成功地控制在所定目标每桶25美元的水平上。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成员还是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将石油产量限制在每天24·2百万桶的水平。他们还决定如果石油价格出现“疯涨”的话,他们将增加本国的石油产量,相反,如果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进一步下降,他们也会进一步限制石油的产量,减少供给。 案例问题:根据上述案例,请分析石油价格机制与供求机制的关系。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 一、概念题 1.资本2.价值增殖过程3.剩余价值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5.剩余价值率 6.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7.超额剩余价值 8.绝对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9.剩余价值规律10.工资1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12.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二、判断题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2.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都是资本。 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形成的矛盾。 4.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6.在初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也是商品。 7.个别资本家只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8.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9.剩余价值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并发生作用。 10.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1.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打"的题是老师认为比较重要的)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V)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V)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 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 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概念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畴。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论述>价值规律的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它的基本容和要: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5.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如何? 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论述>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任务是掌握客观经济规律? 答: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即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新编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生产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经济基础:在一定社会形态只能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经济规律: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A 7.D 8.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ABCE 4.ABCDE 5.ABCDE 四、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五、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

答:一方面,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逐步成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逐步激化,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有一种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四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决定作用。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只能是生产的结果,另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也会对生产起反作用。 3.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则生产关系必然发生改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上层建筑发生变化,所以,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4.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答: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按涉及范围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普遍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某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某一社会形态特有或独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习题(一)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物质资料生产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 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力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生产资料所有制 4、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 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 C、生产工具 D、劳动力 5、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A、科学抽象法 B、唯物辩证法 C、定量分析法 D、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7、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是() A、批判资本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揭示经济规律 D、学习资本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及以上的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个理论来源是() A、重商学派 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2、物质资料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B、人类唯一的实践活动 C、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是() 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 C、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潜在的生产力 E、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B、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 C、政治经济学要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 D、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经济基础研究生产关系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就是劳动产品,二就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就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就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就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就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就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与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就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与提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 学习目的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 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 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 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 A、17世纪初期产生的 B、17世纪中叶产生的 C、18世纪初期产生的 D、18世纪中叶产生的 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 A、政治法律关系 B、神会历史关系 C、人文教育关系 D、经济利益关系 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 A、宗教关系 B、生产关系 C、政治关系 D、家族关系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 A、利益性的统一 B、科学性的统一 C、抽象性的统一 D、规范性的统一 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 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 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 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 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 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政治经济学(参考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政治经济学(参考答案) 一、单选(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C 2.A 3.D 4.A 5.A 6.A 7.B 8.A 9.B 10.A 11.B 12.A 13.C 二、多选(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符合项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1.B,D 2.A,C,D 3.A,B 4.A,B,C 5.D,E 6.A,B,D,E 三、判断(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正确的填涂√、错误填涂×。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7.错误 8.正确 四、问答(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自然界获取所需要的物资生活资料。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⑵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只有当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人类才有可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且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等社会活动的的发展水平。⑶因此,政治经济学探索社会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就必须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2.⑴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可以并行不悖,是资本积累发展的二重结果。因为资本积累的发展不仅会引起利润率的下降,而且会引起资本量、从而可变资本量的增加,因而利润量也会增加。⑵二者同时并存的条件是积累时总资本增加的比例必须大于利润率下降比例的倒数。⑶因此,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一个利润率下降和利润绝对量增加的二重性规律。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就是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的矛盾。这一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的加深。⑴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⑵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⑶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之间的矛盾;⑷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各国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展开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 3.联系(1)二者都遵循等价交换原则。(2)遵循的主要经济规律相同。(3)社会分工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

《政治经济学》相关辨析题

姓名:冯伟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20123755 《政治经济学》课堂练习 辨析题: 1、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劳动对象并非都是原料。 答:该命题正确。 因为:劳动对象是指接受人们劳动加工的对象。它包括两类:一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自然物;二是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劳动产品。后者称为原料。可见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劳动对象并非都是原料。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并不只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还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要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面考察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种经济关系。 3、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价值决定的,价值又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可见,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毫无关系。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交换价值又是由价值决定的,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交换价值的承担着。 4、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因此,商品价格的变化必然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商品价格除了会受商品价值变化的影响,还会受币值、商品的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5、资本既是一种运动,也是静止物。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运动性是资本的一般共同属性之一,资本是一种运动着的价值,在运动中才能保

存自己并增殖,离开运动就会失去其本性。 6、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价值决定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劳动力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特征就是它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也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7、社会主义的公有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 答:该命题正确。 因为:社会主义公有资本也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只不过这些公有资本带来的增殖是用来满足人民对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需求,扩大再生产提高劳动扎收入水平。 8、企业兼并实现了资本的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的总额。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企业兼并是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所以其实现的是资本的集中,但又并没有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增大,只是集中起来了而已。而资本积聚才是指个别资本家依靠本身的积聚,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进而也使得社会总资本总额的增大。 9、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示流通过程也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所以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在流通过程中产生,流通过程也不会产生任何剩余价值。 10、资本周转过程中的生产时间等于劳动时间。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资本周转过程中的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劳动中断的时间(停工等)。 11、当Ⅰ(v+m)﹥Ⅱc时,社会总资本可以实现简单再生产。 答:该命题错误。 因为:Ⅰ(v+m)=Ⅱc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如果Ⅰ(v+m)﹥Ⅱc,那么第Ⅰ部类就会发生生产资料过剩,从而影响再生产,而这部分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如果Ⅰ(v+m)﹤Ⅱc,那么第Ⅱ部类就不能全部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从而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它所生产的消费资料也不能全部得到实现。 12、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的运动只有规模上的差别,没有内容上的差别。

政治经济学试题(附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体力劳动为尺度 B. 脑力劳动为尺度 C.简单劳动为尺度 D. 复杂劳动为尺度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成正比 B.联系不大 C.成反比 D.无直接联系 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7、.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获取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8、.下列费用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 A、保管费 B、运输费 C、包装费 D、广告费 9.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是() A.一般产品生产过程 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C.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 D.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 10.超额剩余价值是() A.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商品的价值高于商品价格的差额 D.商品的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差额 11.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 A.社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B.部门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C.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D.行业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 12.货币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 A.P… W′— G′— W … P B.W′— G′— W … P… W′ C.G — W — G … P … W D.G — W … P … W′— G′ 13.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一个国家利息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历史和道德 B、生活习惯和法律观念 C、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D、商品的供求关系 14.两块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一块离市场较近,一块离市场较远,租用前者必须多交一定地租,它属于 A、级差地租I B、级差地租II C、绝对地租 D、垄断地租 15.20世纪中叶兴起的混合联合公司是 A、一个部门中从事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B、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C、从事同类产品和相关产品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D、从事跨部门跨行业生产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 16.股票价格是() A.股票的票面金额 B.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C.公平收入的转化形式 D.股票收入的资本化 17.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经济特征是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