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农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农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跨专业综合实训心得体会

现代服务综合实训总结 张凯 201020441011会计1班小组(1 )ceo 九月开学伊始,我们经管学院的大四学生跨专业组合在一起,参加了一门名为现代服务综合实训的实习。这是一个由两大内容组成的课程。实训为期六天,前三天做的是核心业务模拟,剩余三天是外围机构模拟。整个程序是在一个房间设置七家卖手机的公司相互竞争的一个业务模拟,另一个房间设置了银行、工商局、税务局、审计局、物流公司,招标公司,还有会计事务所。这些部门都是学生参与的,当然都有老师指导。办理相关事项需要到相关的部门办理,完全模拟与真实操作,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些繁琐。但充满乐趣。现在我着重谈谈前三天在做核心业务时的心得。 前三天的日子里,我被分到制造企业里的第一组,天注定我们要当no.1。但是事实并没有像想的那么简单。看似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做起来经常会让我们焦头烂额,也许是经验欠缺,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经营一家企业是这么的复杂。而这仅仅是模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比这更加复杂。 第一天上午由于系统问题,我们不能进行实际操作,但老师在调试的时候并没有让我们无所事事,而是详细地讲述了这次实训的注意事项。比如怎么在企业里给一组11个成员分工,企业的部门设立,每个部门都负责什么具体事情以及具体公司运营步骤。这次跨专业实训,一个组有来自经管的各个专业的同学,农经、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以及我所在的会计专业。所以我们就按各自专业特点进行了分工,比如会计专业负责财务,营销专业负责销售等等。由于营销专业的同学曾经在小学期等时间里已经经历过像这样类似的企业实训了,所以这对于我这样的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学生来说,与其他组员合作的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向他们学习的机会。 下午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电脑已经调试好,我们正式向胜利发起挑战,第一步是创建公司。首先要先到模拟平台上填写企业的基本资料,同时要派人去隔壁的房间里工商部门那边办理相应手续。前几部都完成了之后到银行建立账户,当然这里也分几步,并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也需要虚拟平台上等级,同时填写表格。然后审计部门审查,最后到税务局注册,都完了之后才发许可证。当然这其中的过程里面并没有那么顺利,因为每一步骤都需要双方部门甚至多方审核通过,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所以有被驳回或者欠缺修改的时候无法避免。作为ceo的我,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发布任务,制定计划,注册信息,分配同学们一起行动,过程虽然辛苦,但收获颇多。 第二天和第三天就是生产的过程。老师那里根据我们每次的进度情况,更新季度时间,两天一共5个季度,不算第一个季度做的那些准备工作(购买厂区、租赁或者购买厂房以及仓库、购买生产线、做广告以及预定原料)以及大家在第一个季度里商榷这几个季度的营销策略经营手段等等,从第二季才开始正式生产。从第二季度到第五个季度每次第一个工作就是销售部去抢订单,这是个让我印象最深的步骤之一,我千叮万嘱销售部必须时刻刷新,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不断地比价格,力争抢到订单,所有人都被争先恐后的气氛带动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抢到了订单,我们便有了获利的可能。 大家有时候真是累啊,尤其是财政部门的我们会计学专业的俩同学,基本上笔都没有离开过她们的手。申报纳税,验资,出报表,有时候我会让别的部门的 同学帮帮她们。为了经营,我会派人去和别的组进行组间交易,起初钱并不好挣,都快资金断流了,但经过几个季度稳定之后,我们于第三季度一跃成为盈利最多的企业,成就感顿时涌上心头。直到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们组的成绩还算是很理想的,没有贷款,没有租赁厂房而是算成固定资产,就这样一点点做l型产品一直到第二年第一个季度末期不仅赚回了投资的1000万元,还从中得到了利润,多赚取了300万元。 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由于我是ceo,所以我对整个业务有全盘掌握,所以得到的体会

_五位一体_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_贺庆芝

“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东中部经验本文为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技术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30)成果“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贺庆芝曾怀才彭翠英 (南华大学药学与生命科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要培养“品格、素质、知识、技能、思想”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就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研究建立完整的创新教学体系。 【关键词】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五位一体的内涵 1、在品格标准方面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格,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敢于创造的创业精神; 2、在素质涵养方面 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在内的较高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3、就知识结构而言 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与专业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科技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4、就能力要求而言 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设计、制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经营管理、组织交往、应急应变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和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实验、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1]。 5、就应具备的思想而言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实验设计、工作流程,并转移到生产、流通、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特点,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适合于同时兼顾应用型和创新性的本科人才的模式: 1、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思想培养等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 从某些方面看,规模较小的大学无论是在学生数目和学校配套设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劣势。如果我们花时间用心去解析每个学生性格、取长补短、科学安排、充分配足资源,教学效果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出打造囊括教学、提升能力和新思想活动相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的思路[2]。 (1)培养教学模式中的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性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提醒我们,自我发展才是所有的散发式发展的活水源头。“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在学校的教学体系当中从上到下尽善尽美的呈现出来,要以科学的视角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培养学生们自主的发展的能力[3]。①创新教育方式。在教学模式中我们的目的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同时把创造性思维方式融会贯通,充分理解,变成自己的理论。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信息量太大,虽然在学习知识和得到经验方面有提升,尤其是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只不过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面毕竟有限,各学科之间也缺少一个合理的整合和融会贯通,缺乏一个总体的全面性的思维[4],在创新设计课题方面会由于以上缺点,时常会带来难以独立解决等副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变以上的缺陷,我们必选摒弃过时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学传统方式,开启全新的创新教育模式时代,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题,采用做任务的方式,把学生自身的兴趣,自由组合创新队伍,让学生在创新设计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构思方案和进行设计,整个过程贯彻创新的原则,形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机制,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②营造创新教育环境。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孕育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能力,采取越早越好的方式,即从新生一入学就组织丰富多彩的相关课外活动,不但可以达到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与此同时专设实验室和配备一部分仪器设备,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充分提高精湛技能和必须的创新能力,凝结资源开拓包括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相结合的育人院校。 (2)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和重点,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在打造应用型人才和开拓育人为纲领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侧重点,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教学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精彩互动,假若专职教师的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那么学生耳濡目染,长期以往,必将形成独到的创新能力思维,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专职教师的具有创造性和引导性的教课方式,将会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可用的创新教学体系 开创新的教学体系,需要积极不断的探索,大胆的走出课堂,以科学合理的选题方式,由专职教师研究教学项目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能力的情况和不同的爱好兴趣,完全随机的组合创新成员。在以创新为原则的基础上,整个过程中我们要落实让学生在创新设计训练中全方位多角度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具有自己创新的构思方案和设计;指定的专职教师会参与进来共同解决训练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此达到创新课题通过具体的创新对象,实现对创新课题组更加精确和仔细的指导,而且可以一对一地,进行全面的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教育强调工程基础,采取独立学习、项目团队、技术讨论等教学方式,形成集教学、训练和创新活动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从而逐渐形成一整套完备的教学体系[5]。 三、“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1、建设“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基础 近年以来,南华大学学生“双向导师制”实施、重要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在校史记上可以留下光辉的一笔。在2009-2012年之间,有一大批重要的“双向导师制”单位对于本校各个专业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咨询和服务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其中还包括一些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多年以来在与本校各年级各专业教师开展过多种项目和课题的科技合作,都很成功。来自于这些单位的精英人士,有的成为了学生的讲座专家,还有的成为了兼职教师。开设一定课时、举办讲座、指导论文,下一步要与这些单位在青年教师的实(下转第53页)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管理)创新型人才的 培养

工商管理09-5班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背景:乔布斯去了,苹果来了。当大家均于热议“谁是下壹个乔布斯”时,宁波市新近出台了壹份关于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宁波市认为,乔布斯天赋异禀,他的成功或许难以复制,但能够于环境和制度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以5年为壹个培养周期,于3个层次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目前,首批各层次培养人选的选拔已经开始。5年内,宁波将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这壹数字到2020年计划达到2800名。于《意见》中,宁波市加大了对入选人才的资助力度,据初步估计壹个周期(5年内)培养经费超过5000万元。 我们不禁心中疑问:这样就能培养出中国的“乔布斯”吗?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呢? 二十壹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人才是壹个国家立足根基、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而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成为壹个关键词。培养和造就壹大批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参和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工作、教育工作的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

代特点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为核心价值的。我们正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壹体制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同时,我们置身于壹个全球化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建立国际视野,积极地利用世界人才资源;而且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战略,培养能够参和国际竞争、能够于世界舞台上发挥聪明才智的创新型人才。美国有乔布斯,中国也应有自己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和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开放性”是壹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突出弊端,就是于计划体制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教育和生活、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研究和生产、开发等相互脱离,学校教育缺乏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和,缺乏国际化的视野。于这种环境下,要想培养出乔布斯式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培养体制做出改变,而不是仅仅投入金钱,人才的培养需要特定的环境。 中国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文化氛围,国家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有俩种主要的途径。 壹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对于科技人才培养而言,这主要是进壹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高校和企业、产业的结合,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转化、技术应用的结合,且结合重大科研项目形成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等等。这壹过程,不仅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一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

跨专业综合实训实习心得

跨专业综合实训实习心得 宋哲也20110191会计1班小组(1 )市场部经理 九月开学伊始,我们商学院的大四学生跨专业组合在一起,参加了一门名为现代服务综合实训的实习,实训为期五天。整个程序是在一个房间设置几家卖手机的公司相互竞争的一个业务模拟,另一个房间设置了银行、工商局、税务局、审计局、物流公司,招标公司,还有会计事务所。这些部门都是学生参与的,当然都有老师指导。办理相关事项需要到相关的部门办理,完全模拟与真实操作,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些繁琐。但充满乐趣。现在我来谈谈这几天在做业务时的心得。 在这次实习中,我被分到制造企业里的第一组,天注定我们要当NO.1。但是事实并没有像想的那么简单。看似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做起来经常会让我们焦头烂额,也许是经验欠缺,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经营一家企业是这么的复杂。而这仅仅是模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比这更加复杂。 第一天上午由于大家忙于招聘员工,我们不能进行实际操作。下午我们登录了实习网站,注册了账号,对网站进行了大致了解,同时商定了公司名称与商标。第二天上午我们画出了商标,下午老师详细地讲述了这次实训的注意事项。比如怎么在企业里给一组成员分工,企业的部门设立,每个部门都负责什么具体事情以及具体公司运营步骤。这次跨专业实训,各个组有来自商院的各个专业的同学,电商、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以及我所在的会计专业。所以大家就按各自专业特点进行了分工,比如会计专业负责财务,工商管理专业负责管理等等。 经营公司步骤很多,第一步是创建公司。首先要先到模拟平台上填写企业的基本资料,同时要派人去隔壁的房间里工商部门那边办理相应手续。前几部都完成了之后到银行建立账户,当然这里也分几步,并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也需要虚拟平台上等级,同时填写表格。然后审计部门审查,最后到税务局注册,都完了之后才发许可证。当然这其中的过程里面并没有那么顺利,因为每一步骤都需要双方部门甚至多方审核通过,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所以有被驳回或者欠缺修改的时候无法避免。 在生产的过程中,老师那里根据我们每次的进度情况,更新季度时间。不算第一个季度做的那些准备工作(购买厂区、租赁或者购买厂房以及仓库、购买生产线、做广告以及预定原料)以及大家在第一个季度里商榷这几个季度的营销策略经营手段等等,从第二季才开始正式生产。从第二季度到最后一个季度每次第一个工作就是销售部去抢订单,这是个让我印象最深的步骤之一,老板千叮万嘱销售部必须时刻刷新,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不断地比价格,力争抢到订单,所有人都被争先恐后的气氛带动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抢到了订单,我们便有了获利的可能。 大家有时候真是累啊,尤其是财政部门的我们会计学专业的同学,基本上笔都没有离开过她的手。申报纳税,验资,出报表,有时候老板会让别的部门的同学帮帮她。为了经营,ceo会派人去和别的组进行组间交易,起初钱并不好挣,都快资金断流了,但经过几个季度稳定之后,我们于第三季度成为盈利较多的企业,成就感顿时涌上心头。直到最后结束的时候,我们组的成绩还算是很理想的,没有贷款,就这样一点点做L型产品一直到第二年赚了几百万元。 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虽然我不是CEO,但是我对整个业务都有接触,所以

工商管理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论文

工商管理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企业规模和数量的扩大,社会对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但是从职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看,对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与社会的需求不符,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教育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导致教学手段单一。本文就工商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 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工商管理型人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我国职业院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落后,所以需要加强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完善,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一、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首先,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管理人才,通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与学生工作岗位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其次,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并构架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1]。 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理念不足。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毕业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相应的工商管理实践技能,进而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培养出能够胜任工商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能力水平的人才,但是由于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有以下见解: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认识,到底怎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首先需要我们革新教育思想,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其次就是评价体系的创新,明确怎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怎样的正确的衡量一个学生。为此,必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摘自教育规划纲要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注重学思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首先,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其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和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 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只有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要善于从实践中吸取鲜活的教育素材,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通过完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等制度,增强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在统一教学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教育的悲剧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为此,要探索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多种教学形式,形成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要特别关注学习上的“优异生”和“后进生”两类学生。对优异学生,要改进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对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要实施个性化的培养。对学业困难学生,则要建立相应的帮助机制,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素质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刘有耀,蒋林,杜慧敏,张丽果,巩稼民,刘继红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目的要素、内容要素和方法要素进行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制定了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协同项目驱动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完善并建设了多样化的实践环境和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经过部分专业的实践,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理念培养思路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一、引言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塑,新的历史条件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以及工业竞争能力[1,2]。我国确立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基础[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就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4]。同时,我国地方高校约占整个高校的90%,工程人才培养又约占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半左右[5]。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6]。 然而,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5,7,8]:1)人才培养体系中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传统基于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简单叠加造成课堂讲授的越来越多,教会学生的越来越少;灌输的知识量越大,学生离实际工程应用越远。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按照传统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造成学生间接经验越来越多,直接经验越来越少;自成体系的课程越多,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越少,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不良。 3)教学科研脱节,科研干扰、弱化本科教学问题。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象普遍,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越高,投入本科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越少,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亟待强化。 4)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急需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 5)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自我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产学研协同的工程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5]。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普通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承担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1 本文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TS12509)”、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践行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3BZ42)”和“高等学校基于“教研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3BY69)”、陕西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研究成果。

跨专业综合实训总结

跨专业综合实训总结 篇一:跨专业综合实训总结 20xx年暑假,是我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因为教学实习安排,我们提前一个月开始了实习生活。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海南 英特外语学校,主要是担任教学部专职老师一职。作为跨专 业的实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几乎参加了所有类型的工作:教师、助教、翻译、教务人员、课程顾问、幼儿英语教师、活动策划组织者等等。总的来说整个实习过程丰富多彩、增 长了见识、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从事教育行业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以后不一定从事这一行业,但是这次的 实习之旅让我爱上了作为一名教师,爱上了教育这一行业。在实习前,我有想过到底选择什么行业,是按着本专业去做旅游还是做自己想要做的?最终经过再三思量还是坚持自 己的梦想选择教育这一行业。在实习前一个月,我看了很多 关于教学的书籍,重新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希望能派上用场。不过真正做起事来的时候,才发现教学并不是我想像中的那 么简单,而且作为一个培训学校,上课技巧、课堂的管理与 教案设计都是有异于公立学校的。 在实习期间我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经过培训下来本 人对教学有了一定的认知以及尝试,后来通过多次操练,终 于能在课堂上柔韧自如。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也会经常犯错,这一切都要感谢实习单位的老师以及同事的

帮忙。由于实习地方离我住的地方有点远,所以为了方便工作我连续搬了两次家,可是因为学校的分校以及其附属幼儿园缺少老师,所以我接受了学校的派遣过去帮忙上课。每天我都奔波在各分校以及总校之间,再加上正值海南最热的时候,每天都是30多度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作为培训学校是没有周末的,但是我还是很珍惜这次的实习机会,因为这次实习让我成长了很多。 在这几个月的实习当中,我学到的东西多不胜数。其中最大的感触:一是在工作期间结识了很多朋友,比如说我的指导老师们,虽然他们都比我大好几岁,但我们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也没有像其他大公司那样勾心斗角,有的是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整个办公室整天都是欢声笑语的。同时也认识了很多同龄的同事,他们有很多也是实习生,也是学习这个专业的,相比较起来他们的教学思维更加成熟,教学方法等都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涉及到关于教育类的问题我们都一起讨论、研究。第二种收获就是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跨专业的实习生,你在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你就必须得要了解这个行业需要怎样素质的人才,所以整个实习阶段我都是在不断地探索发现,接触了许多自己不曾接触到的东西。比如说:助教、翻译、教务人员、课程顾问、幼儿英语教师、活动策划组织者等等。因为工作需要,你要对所在学校的所有涉及到的人员打交道,因此我通过各种实操去了解他们的工作,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摘要】大规模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要深入认识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和核心能力,同时要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性创新实践基地等四方面科学合理地构建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富有科学技术竞争力和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的竞争。大力培养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中说:“没有人去创造、应用和开拓新思想,就不会有创新过程。创新事业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来推进,而且需要有文化和思想敏锐的人才来经营和管理。获得智慧型人才是全球化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本科阶段非常注重创新教育。在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注重开发个性、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英国的大学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又要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本一直倡导“启发式”和“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更是提出大学是创新运动的缔造者。

正是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才使得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率先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综合创新指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通常在70%以上,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 (二)本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证 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推进和加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同时也需要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200万人,居世界首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总量10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六位,但创新综合指数则排名28,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人均产值很低,每百万元产值所需的人数,约为美国的16倍、德国的13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绝对值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五位,但很大一部分是依赖国外直接投资,关键技术掌握在投资商的手中。2002年,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一些与人才有关的指标(如合格工程师、信息技术人员),我国在49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最后,与科技人员数量排名第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因此,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本科层次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就大学而言,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选择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更要重新审视自己本科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思路,改变培养模式,更好地担负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

(完整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根据我省实际,就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如何主动地适应市场,找准位置,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我校多年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做法,进一步就“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各位同仁探讨和交流。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 程的总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当前就业;二是后续发展。为此,职业学校应当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续能力为目的,加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我校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专业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指导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几方面入手: 一、按市场需要开发设置专业 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己任,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必须首先面对市场,根据本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我校在专业设置时还充分考虑到:一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

力和人才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二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三是以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四是在专业开发过程中,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密切的沟通。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以提高活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五是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相应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建立灵活适用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根据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实施过程的落脚点。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从业者所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是为学生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设置的职教课程应强调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 我校对已开设专业所相关的职业进行分析,并以职业分析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组织,以“必须”和“够用”为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在职业分析中既考虑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要兼顾未来若干年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在确保当前就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就业的后续力。职业分析是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是把完成一项工作的工作内容、劳动组织关系、所需要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裴红霞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5%左右。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缺少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创造能力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育领域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很有必要。 从诺贝尔奖来看,英国剑桥大学拥有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拥有40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过8位美国总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31人32次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出一个诺贝尔奖。8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的华裔,除了2位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其他6位均在美国读完中学和大学。百年历史的清华、北大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我们不能因为拿不到诺贝尔奖就矮化我们的教育,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考试分数高但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2、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振聋发聩!当今教育前所未有地被提高到全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领域,尽管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应试教育”倾向仍没有根本好转,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在中西教育比较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从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传统教育对比看:从《孔子讲学图》中可以看出孔子总是居于高台或中心位置,学生们则凝神静气,倾听着老师的点拨,因此培养出的学生是唯师、唯书、唯上。从油画《雅典学派》中看出在画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他们的手势一上一下,表明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性分歧。培养出的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具有批判能力。

关于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情况说明

关于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情况说明 九月二十四日,我们在北京工商大学对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与学生一起参与到企业的模拟运营中,对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是北京工商大学与北京方宇博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而成,由北京工商大学提系统要求,北京方宇博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从系统研发试运行至今刚好三年。过综合实训台,可以把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税收实务、金融实务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习实训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以企业核心业务为主线,将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外围诸如银行、税务、工商、海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有机联系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在实验中模拟不同的角色,对于训练学生认知和了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及外围环境及其关系,树立宏观管理思维、全局观念,拓展学生实践知识的宽度,体验企业经营的整体框架,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奠定学生就业前岗位实践基础。 一、跨专业校内综合实习平台概述 跨专业校内综合实习平台,是借鉴模拟军事演习的设计思路,类似于ERP沙盘的延伸,结合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发展方向,设计和开发出一套全新的校内综合实习平台,训练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素质,是模拟与现实接轨最真实化最低成本的实习训练平台。平台揽括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供应链过程中的政务服务、外包服务、生产性服务、公共服务几大类服务,虚拟了诸多服务和管理机构,上百个角色和训练任务。

二、实训内容 1、通过众多各类服务机构、企业的角色扮演和业务模拟,体验在社会层面的资源配置与服务业分工及企业的生存环境。 2、通过与同类型企业竞争、与上下游企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外包,体验在行业层面供应链的运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经营模式。 3、通过在有限资源公平环境下团队模拟运作企业,体验在企业层面的决策运营、内部管理,风险防范、市场竞争。 4、通过大量连续具体业务处理和任务完成,体验岗位层面在手工作业或信息化环境下不同的岗位技能要求。 三、训练模式 1、仿真环境下的综合体验:在信息技术支撑的仿真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环境下,模拟二十多家服务机构,数十个岗位,在学习者开展企业运营决策的同时,与虚拟环境中的不同机构进行交互作用和影响,产生“沉浸”于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2、动态数据下的企业运营训练:在动态数据支撑的企业竞争的立体性环境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的、经营模式多样的企业经营决策级对抗。动态数据的教学环境下实现了服务环境参数可调、企业运营难度可变、企业间对抗的复杂程度可设。 3、任务驱动下的单项技能训练:在模拟企业竞争运营的背景下,在明确的、主动与被动的任务驱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必须高质量的完成岗位作业,这些工作结果对企业经营结果、对团队成绩起到重要作用,并提高训练饱和度、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4、资源环境下的运营协同训练:在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下,不同学习者,在不同经营阶段,对不同类信息资源价值的不同认知,直接影响了企业内经营模式、企业间合作模式。形成了服务业社会协同,企业间供应链协同,部门间流程协同。 5、职场环境下的职业素质训练:在现代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背景下,从企业经营前的商业计划书撰写,就职前演讲,应聘面试,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投标述标,团队间交流,服务业窗口业务处理,全方面的锻炼学习者的求职能力,沟通能力,业务能力等职业基础素质,缩短学习者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距离。 四、部分功能介绍 仿真经济环境机构设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