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如何证明轮回存在 其实方法非常简单

希阿荣博堪布:如何证明轮回存在 其实方法非常简单
希阿荣博堪布:如何证明轮回存在 其实方法非常简单

希阿荣博堪布:如何证明轮回存在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很多高僧大德说过,你可以宣称自己不相信佛法,但你不可以不相信因果。因果不因为你不信就不存在,但因果一旦与报应相连,一般人或许就不会认同;再与三世结合起来,就很容易被人视为迷信。这种现象其实非常诡异,深层心理有待详细分疏。还有些人会问:“我没见过轮回转世,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前世,请问六道轮回如何证明是存在的?如果轮回真的存在,那么其他很多佛学道理就容易相信了。”我们来听听希阿荣博堪布的回答,或许可以解开疑团,豁然开朗。

六道是众生存在的六种形态,是众生各自业因果报的外现。

在我们讨论轮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前,最好先来看看佛教所说的轮回到底是指什么。佛陀在《圆觉经》中是这样解释的:“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也就是说,有始有终,有生有灭,有聚有散,相续循环,就是轮回。可见一般人的生活,见闻觉知,起心动念,可不都在轮回中嘛。

六道指的是众生存在的六种形态,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众生的所言所行所想产生相应的后果,每个众生根据自己需要承受的后果而经历顺逆苦乐的境遇,也就是老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不同的境遇总的可分成六大类即六道。六道,与其说是独立、绝对存在的六个地方,不如说是众生各自业因果报的外现。六道里又有细分,二十八重天、十八层地狱等且不说,人与人之间在境遇上的差别是大家都看得见的。造成这种种差别的是众生各自的作为,不是其他。

你看自己心里各种各样的念头此起彼伏,有的是善念,有的是恶念,随着念头而产生言行举动,这一切都会留下印记,一点一点印记串起来就构成一股前因后果环环相扣的轨迹,它不仅是过去和现在的纪录,也预示着未来的趋势。

比如说,以前人们认为很多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后来网络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记录存储海量数据成为可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行为被记录下来,仅仅是这很小的一部分言行的记录和分析,已经足以让人们看到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关联和延续。这种关联和延续不是技术创造出来的,它一直都无形地存在,只是最新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发现并把它描述了出来。当然这与佛教所讲的业因果相比,在深度、广度、完整性、精确性上还有很大差距,但不管怎么样,也算是为比较崇尚科技的现代人理解佛教的某些概念提供了一个方便。

如何证明有前世,其实跟证明是否有昨天是类似的。

你说:“昨天当然有,因为我记得。”那么,也有人记得他前世的经历,如果说记得就证明有,那前世也应该有。

你说:“大部分人都记得昨天而不知道前世的情景,所以昨天肯定有,前世不一定有。”如果大部分人都不记得就说明不一定有,那么大部分人应该都不记得自己一岁以前的情景,这是否说明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经历过婴儿期,生下来就能跑会跳呢?

你说:“昨天发生过的事,我有照片、视频、录音等等为证。”的确,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有了很多记录的手段,但这些所谓科学、有形的证物,有之能证明有,无之不能证明无,否则在影像技术发明前的漫长时期里,人们无法记录下“昨天”的影像,岂不是他们都不曾有昨天而只活在“今天”了?文字记录也是同样道理:有的族群以文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过去,有的族群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但是记录的缺失不代表经历的空白。

你说:“昨天工作的成果,我今天在享用。昨天还有很多事没做完,我今天接着做。如果没有昨天,我今天身在其中的这一切又是从何而来?”其实同样道理,你的今生也是前世因果的延续。前世积的福,你今生在享用。前世造的恶,你今生在偿还。享用不尽、偿还不完的,顺延到后世。跟昨天没做完的事今天做、今天完不了明天做,是一个道理。

人天生就带着很多东西来的,相貌、性情、福报受用,一生下来差别就很大。这不是偶然的,也不完全是遗传而来,你看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也各各不同。

你如果愿意把事情的发生都归结于偶然性,我也不反对,但我更愿意相信凡事都有前因后果,至少这是更为理性的态度。

你说:“昨天的我活到了今天,今天我还活着就证明了昨天的存在。”事实上,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不是完全一样的。细胞新陈代谢的道理你应该懂,分分秒秒间,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都在变,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身体从昨天过到了今天。就心而言,觉知、感受、认知、思想等也并非自成一体,而是一个个念头的前后迁流。

如果把身心的这种相似相续定义为存活,从昨天活到了今天,那么前世到今生,一贯而下的业因果在继续,身心作为业的体现,也是前后相续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从前世活到了今生。不同的是,两天之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不易察觉,而两世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其实,不要说两世,就是在一生当中,我们从小到大,因自然的生长、衰老,都要从里到外彻底变几次。童年的你,长大成人的你,老年的你,无论外表还是内心,差异都很大。

若是发生重大变故(也可以理解为重大的缘起),则外表、内心都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巨大改变,前后判若两人。比如遭遇灾难、事故,身体被损,变得面目全非;或者内心因为受到某种强烈刺激而丧失记忆或精神失常。两世之间,经历死亡、转生、住胎的巨大恐惧和痛苦,身心迥异是同样道理。

昨日今日,前世今生,皆是业力和缘起显现的相续。因缘渐变,则身心渐变。因缘巨变,则身心巨变。因缘差异大,身心世界的差异也大。所以不能以看上去相同或不相同,来证明延续或不延续。

我们可依此类推地继续下去,但我不想陷入逻辑辩论当中,所以在这里只是简单地举几个例子,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尝试去挑战自己的某些成见。

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靠实物去证明,也不是有实物证据就一定能解决问题的。比物质生活更高一层的情感、思想世界是如此,比情感、思想又高一层的精神生活更是如此。

关于生命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关于生命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学教学反思的十个“着力点”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下面是给大家分享一些因果的科学证明,大家快来跟一起欣赏吧。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学生说: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和相关知识,但自己做题时却无从下手,也就是不知道应用哪些概念,定律等。有时勉强应用某一知识,但并不了解应用这些知识的根据,方法和目的。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真真地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师解题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如:思考什么?思考的方向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调整方向等一系列思维的方法。把教师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记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思”与“问”相结合的好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科学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科学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科学内容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

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科学问题的能力等。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理科课程,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 和地理的有关知识,内容多,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内容的整合和联系,要从自然界整体性的存在和变化过程中看待每一个知识内容,从而理解科学原理的统一性和普遍性。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三种角色是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的,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支持他们的各种尝试。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和猜想、制定实验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让他们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呢问题情景的形成是整个探究活动的起因,问题得出的好坏与否,将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它将决定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问题的提出是课堂探究能否顺利完成的前提。由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自已去探索。如:在讲解“物质溶解性”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

四则断子绝孙的因果故事

四则断子绝孙的因果故事

四则断子绝孙的因果故事 所谓的,佛教讲究轮回之说,就是认为人死后,会进入来生,即轮回。在佛家认为,有的人能天赋异禀学 东西极快,看见似曾相识的画面,就是轮回因果的印证。难道这真的是天赋异禀?虽说这只是一种说法, 但事实上在世界有很多证据可以支持轮回之说。不信的话,且看下文佛教因果报应故事,有图有真相。(第9点:同性恋与变性倾向) 1、海伦·瓦默巴赫博士的人口数据研究 在1960年代晚期,心理学家海伦·瓦默巴赫博士开始了一系列的前世回忆与人口数据吻合度的研究。当海伦博士治疗的几个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向她提及了自己的前世回忆时,她好奇地想这些病人所述的是否是简单的主观臆想呢?于是乎她决定用构成文化的人类学,社会学和考古学研究来考量这些病人前世的特定细节,以此来看看他们前世的回忆和人口数据是否一致。 她的理由如下:如果自己的研究对象对前世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回忆和人类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已知的信息相符的话,那么即可证明这些研究对象的前世“幻想”和人口数据可以一一对应,这对人类可以轮回的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10年里,海伦博士探访了1,000名研究对象,她询问了每个人前世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阶层以及其他一些世俗的细节问题,而这些受访者的前世各种各样,有公元前500年,公元1世纪,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等等。海伦博士采集到的数据和人口学家对古代的已知信息非常吻合。 此外,海伦博士研究对象描述的一些其他细节,如建筑风格,服装风格,甚至是所使用的货币都和考古学家所知的历史讯息相一致。甚至更加细致的世俗信息,如鞋子的种类,食用的餐具,一般的主食以及料理的方式——细致到一个主观臆想完全不能精确到的程度——都和已知的历史记录相符合。这使得海伦博士做出了结论:这些要不然就是精心设计众人联合编制的恶作剧,要不然就是人们真的有前世轮回的证据。 2、同位胎记 这是另一个潜在并可靠的轮回证据,也同样来自于史蒂文森博士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史蒂文森博士惊异地注意到一个偶然现象:有些他研究的孩子的身体上有着胎记,而这些胎记和这些孩子所回忆的自

复旦大学博士生看到宿世轮回惊破胆--我的前世因缘

复旦大学博士生看到宿世轮回惊破胆--我的前世因 缘(转贴) (原创贴题为《我的前生:五个因果故事》,较零散,整理之。作者系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未署名) 1997年前后,我母亲请了观世音菩萨瓷像到家里供养。从此,我开始跟母亲一起念佛、念《大悲咒》。1998年初,我母亲又请回了《阿弥陀经》和念佛机。一读佛经,我立即对佛法产生很大的欢喜心和信心,特别是跟听念佛的时候,觉得一声声佛号如此动听,就不断跟听,因此对念佛也产生了欢喜心。 有一天黄昏,再次听到念佛声时,我慢慢感到佛号中间显现出了一个“舍”字,就开始痛哭不已。想想自己生活中的遭遇,佛陀所说的种种苦,再看看《阿弥陀经》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如此殊胜美好,我就恨不得即刻舍弃这个五浊恶世,马上就往生西方净土。于是就自己做佛七,期望在7天内念佛一心不乱,渴盼往生西方净土。 我边哭边念佛。第一天晚上,我梦见我的研究生导师L教授--一位60多岁,非常慈祥,对我钟爱有加的老太太。我对L教授说我想去极乐世界。 L教授

很慈祥地说:“那我要先问问我妈妈。”(L教授的慈祥老母亲91岁,是解放前的英语专业本科生,我们都尊称她为“婆婆”)然后, L教授就拨动一个旧式的带有号码盘的电话,拨号--1,2,3,4,5,6,7 。无人接听。然后我就梦醒。 此后,无论学业和事业多么繁忙,我始终将佛号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一有时间就念佛,不知不觉地增长了智慧和福报。 梦遇弥陀问前生 母亲从法师处抄录了《楞严咒》字句,带回家来,但不知道怎么念。 当天晚上,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家乡市中心的南北大路边,看见一位年轻僧人的背影,就喊道“师父”,但僧人并不理我,继续往南走。我就往他身后看,发现在他身后10米左右的地方,站着4个人。前排的是两位身披袈裟的高个僧人,东边的老僧高大威严,留有白胡子。我就盯着老僧明知故问地问:“请问,谁是得道的高僧啊?”奇怪的是,老僧也扭过头去,不理我。

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希阿荣博堪布发布时间:2013-10-23 10:55:34繁體版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如果你想摆脱痛苦,首先要知道痛苦是怎么一回事。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苦苦、变苦、行苦三大类。所谓苦苦,即是粗大明显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近。变苦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仔细思量,人们生活中每一项快乐其实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指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不圆满、局限。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重重烦恼束缚。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得自主的流转。 具体到人间的痛苦,又分为八种。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除此以外,人们还在不同条件、情况下各自感受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的痛苦。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如果你把痛苦纯粹当作一种负面的经历,总在想方设法避免它,或者认为痛苦是一种失败的表现,要是自己能力足够就不会有痛苦,如果你这样想,毫无疑问,当问题、挫折出现时,你会

分外感到压抑、焦虑和不公平。自艾自怜、指责抱怨或许能暂时缓解焦虑和恐惧,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们脆弱不堪。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样的人生真的变得很难忍受。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则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接受痛苦的客观存在后,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它的成因。某些情况下,我们能够通过破坏其形成的条件去阻止某个痛苦的结果生成,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知道,生活中很多局面不是我们所能控制,也不是事到临头能改变,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如果痛苦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该面对的问题还得面对,该经历的痛还得经历,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额外的焦虑和恐惧。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总是称心如意。由于这个见地,我们不再急于逃避和指责,甚至不再想尽办法化解,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

物理学家杨振宁演讲:科学与佛学彻底相容

物理学家杨振宁演讲:科学与佛学彻底相容 物理学家杨振宁演讲:科学与佛学彻底相容杨振宁:佛教与科学彻底相容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透过佛法看世界

精彩开示:《透过佛法看世界》 2014年08月27日 15:31 来源:《透过佛法看世界》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人参与评论 修行者的死亡 问:所有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包括亲友的死亡和我们自己的死亡。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死亡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大家一般都避免谈论它,但是在藏传佛教里对此却有很多探讨、研究,甚至专门的修行方法。请谈谈藏传佛教中是如何看待死亡的,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关于死亡的态度,死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死亡是无可避免的,回避死亡的话题只会让自己在生命的漩流中更加被动。佛法教人以务实的态度看待人生,如果一件事无法避免,那么就正视它,这是最明智、也是最节省精力的做法。 死生相连,生时的修行,行善积福、回向等等,一定会对死亡有帮助,而更为直接、明确的是中阴修法,它教我们在死亡之时具体如何把握解脱轮回的机会。 藏传佛教中对中阴修法最详尽的阐述见于莲花生大士的伏藏法《中阴闻教得度》。藏地很多修行者一生会反复熟悉、观修这本书的内容,在临终之时,会尽量请自己的上师做中阴引导,没有条件的话,也会请一位密乘戒律清净的金刚道友,或是戒律清净的密乘修学者,在身边为自己念诵《中阴闻教得度》。这本书非常明确地讲到中阴各个阶段会经历什么状况,临终者或亡者应该如何观想、识别等等。 死亡过程中会经历三种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轮回中阴。三个中阴阶段都蕴藏着宝贵的解脱机会,所有人都会经历到,但通常只有修行有素的人才有能力认出并把握住这些机会。 临终中阴是指从隐没次第出现到法性中阴之前的这个阶段。人死前会有死亡的先兆,这些先兆称为隐没次第。比如,眼耳鼻舌的功能开始逐渐停止,便是外在的隐没次第;而内在的隐没次第,过程迅疾,一般人很难觉察到。密法中有对隐没次第的完整而准确的叙述,了解这些内容,当在自己身上发现死亡的先兆后,就应该为中阴阶段的修法做准备了。

科学与宗教的界限消失 心念观照 超越时空界限

著名科学实验再次证明佛菩萨的存在 万物皆有佛性的科学证明 藏传佛教的修行者,主要通过观想和念咒来获得成就,数以十万计的修行者即身成佛(肉身化作彩虹飞去)。很多修行者都体验了佛菩萨亲临身边传法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多还没有什么修为的佛弟子有过这样的体验:遇到极度危险时立即念某个咒语,或者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立即化险为夷。在普通学人特别是普通百姓看来,这完全违反科学规律,除非是密切注意科学进展的物理学家,很多搞科学的人是断然接受不了的,于是就斥为迷信。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远距感应并相互作用的事情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 在孪生兄弟之间,当一个人经历痛苦的时候,另外一个人立即就有感应,甚至会有一模一样的痛苦。有的夫妻或者父子之间,当一方经历极大痛苦时,另外一方也能迅速感应到。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体极度难受,内心翻腾不已,几次呕心欲吐,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亲从老家来电话告诉他父亲刚刚跌倒去世。 所有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对这些奇怪的事情,理论物理学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确切的证明和解释,只是,众多生命科学学者不了解这样的巨大进展,普通百姓更无从知晓,而佛教当然更是不屑于科学来证明的。 那么,科学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一九八二年,法国物理学家艾伦钒 古煽颂兀ˋlain Aspect)和他的小组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叫作“量子纠缠”(quant um entanglement)的关系。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纠缠的关系,对一个粒子扰动,另一个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量子纠缠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实验室证实,许多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的含义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不管两个粒子(有共同来源)距离多么遥远,一个粒子的变化立即就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这就是量子纠缠。准确来说,所谓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量子纠缠涉及实在性、定域性、隐变量以及测量理论等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意谁向女人提出双修谁就是骗子

注意!谁向女人提出双修,谁就是骗子! 问:有人问藏传佛教关于男女双修的问题。很难回答。如果回答有,那容易引起误会。回答没有又不符合事实。应如何回答?永嘉仁波切回答:你应该回答有。双修的男女两个人都必须有很高的成就,不只是其中一个有。双修的要求很高,有经论上说,修行人必须眼睛闭上时,树上的果子会落下来,睁开时,又会长上去。有这样的定力的时候才可以双修。(注:如果自身没什么修行境界,不能盯果子上树的人,也就没什么资格修习这个法门,那就可以反推是对方骗你了,应当尽速远离。) (编者注:所以,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信佛的女弟子、不能盯着果子上树的人,那么任何人跟你提出来双修,不管他名气多大,都是骗子,请尽快远离!)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警惕利用双修骗色的骗子【密宗99.99%的人都不修双修】在密乘中,双运(即双修)被称作“禁行”。禁行,顾名思义,就是须禁止的行为。那么,是对什么人禁止,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可略作开许呢?这就涉及到禁行的性质、条件、意义,及其和戒律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敏感问题进行冷静探讨,是正确认识密宗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学密的汉地居士对上师三宝以及密宗的信心相当充足,但因许多人不具备辨别取舍的能力,只要一碰到自

称是善知识或者活佛的人,就蜂拥而至、盲目依止,为此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对藏传佛教、对密宗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 究其原因,问题是出在这些居士身上——首先,密宗要求,在依止上师之前,一定要用十二年的时间去观察,可他们没有经过观察,就盲目地胡乱依止;其次,密宗强调,一旦依止了上师,接受了密法的灌顶,则即使传法之人行为不如法,也只能选择远离,而不能肆意诽谤。然而,许多人不但没有做到第一个要求,也违背了第二个要求。这些行为实际上已经背离了密宗的观点,所以会导致个人修行的毁坏,同时对密法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菩提树下的诱惑》,可能是一个不信佛教的人写的,内容都是揭露汉地假和尚与假尼姑的丑闻或毁谤有些僧人的,但我从来不认为这是汉传佛教或汉地僧众的问题,本来这本书的内容不一定全部真实,充其量只是极个别僧人或假僧人没有学好,戒律不清净而已,与汉传佛教根本没有关系。我认为,这些攻击者的想法,都是违背真理的相似逻辑,不符合真正的逻辑,因此,我们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一个佛教的宗派。虽然我没有证悟,但密宗方面的知识还算是懂一点,所以我认为,有些人在根本不了解密宗真实含义,也不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

希阿荣博上师新年教言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一) 时间飞逝。 我们是一群搭载时间之车的乘客,疾驶在生命的单行线上。无法减速,不能回头。 悲喜,聚散,成败,像路边的花草,一闪而过。 一切的经历和感受,都径自往身后狂奔而去;我们却是径自前行。很奇妙,人们以为自己是与生活同行,而原来只是擦肩而过。 生活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演成什么样都是自己担当。演好了,皆大欢喜。演坏了,也不可以叫停,不可以重来,换个场景,换副扮相,甚至换一个角色,换一个剧组,接着前面的线索,还得往下演。 可这是怎样的一个舞台呢。不同的剧组,不同的故事,同台献艺,全是直播。彼此影响,相互客串,又各行其是,各自连续,以致无穷。 演员们说话、做事、演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都需很小心,要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 佛教的修行者随时保持觉察,看护自己的身心活动,反省自己言行背后的动机,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 (二) 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为利?为名?为感情?为物质?为精神? 仔细看看这些动机的背后,还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的动机,那就是为了安乐。 安乐还有许多名字,代表它不同的侧面和程度,比如:快乐、幸福、享受、乐趣、舒适、喜悦、宁静、满足、安全…… 安乐主要是内心的感受,它在心里,不在身外,所以内心如果不快乐、不满足,外境再美妙再丰富,也很难感到愉悦、富足;而一颗宁静柔和的心,在贫乏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生出喜悦、自在。 倒不是说物资越贫乏,内心就必定越安乐,物质生活丰富就必定让人痛苦。这其实还是认为安乐与否完全由外在的物质决定,只不过与常人的思维相反,认为物资越少越快乐。 多数人却是走入另一个极端,认为安乐就在于物质的积累、财富的增加,占有、享用的资源越多,就必定越幸福快乐。现代社会的人们毫无顾忌地竞争、攫取物质以及各种资源,忙于

四则断子绝孙的因果故事

四则断子绝孙的因果故事 所谓的,佛教讲究轮回之说,就是认为人死后,会进入来生,即轮回。在佛家认为,有的人能天赋异禀学 东西极快,看见似曾相识的画面,就是轮回因果的印证。难道这真的是天赋异禀?虽说这只是一种说法, 但事实上在世界有很多证据可以支持轮回之说。不信的话,且看下文佛教因果报应故事,有图有真相。(第 9点:同性恋与变性倾向) 1、海伦·瓦默巴赫博士的人口数据研究 在1960年代晚期,心理学家海伦·瓦默巴赫博士开始了一系列的前世回忆与人口数据吻合度的研究。当海伦博士治疗的几个患者在催眠状态下向她提及了自己的前世回忆时,她好奇地想这些病人所述的是否是简单的主观臆想呢?于是乎她决定用构成文化的人类学,社会学和考古学研究来考量这些病人前世的特定细节,以此来看看他们前世的回忆和人口数据是否一致。 她的理由如下:如果自己的研究对象对前世的性别,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回忆和人类学家以及社会 学家已知的信息相符的话,那么即可证明这些研究对象的前世“幻想”和人口数据可以一一对应,这对人类 可以轮回的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10年里,海伦博士探访了1,000名研究对象,她询问了每个人前世的 性别,社会地位,经济阶层以及其他一些世俗的细节问题,而这些受访者的前世各种各样,有公元前500 年,公元1世纪,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等等。海伦博士采集到的数据和人口学家对古代的已知信息 非常吻合。 此外,海伦博士研究对象描述的一些其他细节,如建筑风格,服装风格,甚至是所使用的货币都和考 古学家所知的历史讯息相一致。甚至更加细致的世俗信息,如鞋子的种类,食用的餐具,一般的主食以及 料理的方式——细致到一个主观臆想完全不能精确到的程度——都和已知的历史记录相符合。这使得海伦 博士做出了结论:这些要不然就是精心设计众人联合编制的恶作剧,要不然就是人们真的有前世轮回的证 据。 2、同位胎记 这是另一个潜在并可靠的轮回证据,也同样来自于史蒂文森博士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史蒂文森博 士惊异地注意到一个偶然现象:有些他研究的孩子的身体上有着胎记,而这些胎记和这些孩子所回忆的自

惊人之语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我想在四月的天空,涂抹上水色的温柔。在这万物欣欣向荣的春天,在这景致如诗如画的季节,天地似乎被一股流动的明艳之光所映照,真真体现了”万物有灵且美“的深邃境界。来到一处宁谧的郊外,听着树木花朵生长的拔节声,放眼望去,一片清幽翠碧,姹紫嫣红,安分守己的眼睛迷失在蛊惑人心的美丽中,变得贪婪而饥饿,恨不得摄取每一抹飘逸的浮云,吸纳每一缕妩媚的春色。——风秀蔷薇 生活: 1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是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生活中的深刻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熟悉我们的生活,就像熟悉我们的指纹一样,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是我们更好奇它为什么存在。——陈虻 2“有心无力的地方叫远方,想回又很难回的地方叫故乡;人很多时候,就在两者的路上。”有时候,你也许你觉得自己拥有一切;但某个时候,你又突然觉得自己一无所有,送给所有漂泊的人们。 3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有着简单的欲望和喜怒哀乐,生活虽然平庸,但是神圣不可侵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非常小,所以根本没有理由,抱着说教的态度,让别人改变生活。事实上,每个人只可能被生活改变,别人的话多是不相干的。——格非 4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柴静 5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为了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周国平 6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一颗饱满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人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生命又是我们最忽略的东西,我们对于自己拥有它实在太习以为常了,而一切习惯了的东西都容易被我们忘记。因此,人们在道理上都知道生命的宝贵,实际上却常常做一些损害生命的事情。 7在我看来,人生好比水流。不论流到哪里,要学会适应地形。在水管里,我们就潜伏。在小溪里,我们就慢慢的流动,顺便欣赏沿途的美景。在江河里,我们就加快速度和鱼儿竞速。在大海里,我们就舒展开来,感受自由。无论在哪里,无论以什么样的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人生可以没有目标,可以胸无大志,但是我们应该心怀正确的态度,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积极的对待他们,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博华:没有目标的旅程 8轻易听信别人告诉你的,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过约定俗成的生活,我把这叫做二手生活。我们的幸福快乐或痛苦悲伤,并不是因为我们是男人或女人,而是陷入了某种模式和概念。——廖一梅《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9任何一行都是这样,这世界上并没有哪个职业,年轻人一转行进去,马上就挣大钱——就算有这样的职业,由于涌进去的人激增,收入也会下降到平均水准。——连岳 10如果可以,我想对十年前的自己说,谢谢你,谢谢你当时不服输,谢谢你当时活得像自己,谢谢你给十年后的我,留下那么多那么多回忆,也许有过痛,有过泪,但一样

佛教与科学彻底相容(精)

杨振宁:佛教与科学彻底相容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 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四圣谛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佛陀成道后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释了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听从佛陀开示修习的许多人都体验到了佛学所指出的种种境界,因而佛教在当时就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要强调的是佛教的实证性。听从佛陀的指示,依法修行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证实佛陀所言之不虚。佛学不是纯粹理论性的哲学,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科学,虽然它包含了伟大的哲理。依佛学修行实践就是学佛。 第三,佛学描述的一些自然现象对达到相应修行功力的人而言是一种实践观测,而对于普通人众来说则只能姑且信之,但对今人的自然科学的观测结果而言,就

美国一位有宿命神通者对轮回的促进研究

美国一位有宿命神通者对轮回的促进研究 按:本文摘编自钟茂森博士主讲的《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四集)》 我们下面就继续简单的下到第五个研究领域的专题,所谓特异功能者对轮回的促进研究。在西方世界有不少所谓的特异功能者,其实全世界都有,这种所谓特异功能者就是他们这些人有特殊的能力,他们能够预知未来,能够看到过去,还能够治病,他们治病的方法非常的奇特,很可能一般的医生没有办法治好的这些病,在这些特异功能者的手下一下子神奇般的就治好了。特异功能者的英文叫physic。在美国可以说最着名的一位特异功能者叫做爱德格.凯西,他是一八七七年至一九四五年生活的人。这个人他出生在维吉尼亚,因为他这种特殊的能力可以治病、可以预言、可以看人的来世和前世,所以当时被美国人称为“维吉尼亚的奇人”(实际上就是有神通——宿命通),把他真是奉若神明。 很多人一开始都很怀疑凯西的这种特殊能力,认为他是在制造一个骗局,因为我们知道美国都是科学社会,他们都是相信科学,不相信这种特异功能,实际上这种特异功能也是一种科学。其中包括一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叫做休格.孟斯特堡博士,他开始也对凯西的特异功能有怀疑,所以就到凯西那里实地考查他很久,通过了种种的考查,后来证实凯西的这种特异功能是真实的,不是在造假。后来因为很多人的证明,包括有权威的人士来证明,所以他的特异功能也为大家所承认。 他一生当中治病救人,可以说是一个大善人,他曾经做了一万四千多个这种案例,包括这些预言,包括这些观察人的前生和指点人的迷津、给人家治病等等;其中二千五百个案例都是与轮回转世有关。后来的学者对他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包括吉娜.瑟敏纳拉博士写的《生命多重》,是对凯西特异功能者的一个综合的研究分析。我们来看看凯西他有什么样的特异能力,凯西的特异功能通常都是他在自我催眠当中才出现,比如说有人来求救他,他就首先躺在一个长椅子上进入催眠状态,他自己进入,然后他在催眠状态中好像有好几位的神灵就借着他的口来讲话,比如说开出一个药方,或者是说一段预言,都是很神奇,后来就苏醒过来。 比如说在肯德基州一位年轻的妇女,刚刚生了一个小孩,结果这个婴儿全身患有一种神经痉挛的症状,全身都发抖,像癫痫那个样子,结果三位主治大夫来给他抢救,眼看着这个

钟茂森博士的母亲赵良玉老师的送子出家祝愿文

钟茂森博士的母亲赵良玉老师的送子出家祝愿文: 祝贺茂森儿六月十五剃度出家,从此走上觉者的道路,喜见佛陀教育事业中又添新兵,值此圆顶之日,母赠儿送子出家偈一首: 吾儿出家三件事: 一念弥陀登上品(住真实之慧) 二证本性明空有(示真实之际) 三弘正法度有情(惠真实之利) 借宋朝宗泽将军《早发》四句诗,送儿上路: 伞幄垂垂马踏沙, 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 缓步徐行静不哗。 母亲赵良玉 写于2O11.7.15 佛历2555年6月15日 附:人物简介 钟茂森博士1973年生于中国广州,现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客座教授。澳洲净宗学院副院长、方东美研究所副所长。他1995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学士;1997年获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99年获该校金融博士。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及肯萨斯州州立大学任教四年,2003年迁居澳洲,在昆士兰大学商学院任教。 钟茂森博士曾在世界知名的金融商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20篇论文著作,在国际学术会议(包括美国金融年会(AFA),金融管理年会(FMA))上发表了近40次论文演讲。在美国任教期间,曾两次获美国专业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在澳洲任教后,曾获昆士兰大学商学院优秀研究奖及昆士兰大学优秀研究奖。2005年7月获亚州金融会议最佳论文奖。在校主要担任研究生的课程,是博士生导师。在教学方面,一向获得学生好评。除教学外,目前承担澳洲国家项目的研究工作;

并担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中国财务金融与企业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及担任世界金融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 钟茂森博士业余跟随推行佛陀教育与中华传统圣贤教育的高僧净空教授学习多年,担任净空长老在国际和平与教育活动中的英语翻译。曾应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12月在澳洲阿德莱德大学举行的“共同价值观教育”的国际会议,并在大会上介绍中华伦理道德。2005年8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市格里菲斯大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养智慧、获得和平”的国际会议上发言,呼吁在商业金融界推行孔孟伦理道德。2006年4月应邀参加在中国举行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杭州——普陀山)并在大会上发表《和谐世界必需因果教育》的讲演。他曾应邀在世界各国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及从科学证实佛法的报告,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演讲题目有《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幸福人生的根基》、《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孝与戒淫》、《太空物理学新发现的启示》等。 2011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十五)钟茂森博士在香港圆明寺畅怀老法师座下剃度,法名“定弘”。

《次第花开》读后感

《次第花开》—读后感 今天读完了《次第花开》。我是从樊登读书会知道《次第花开》这本书的,当时很好奇怎样的一本书能够被樊登老师如此推崇,并被和晶誉为“可以做一辈子的枕边书”,同时也很感兴趣希阿荣博堪布的佛学论点。以前也曾想过了解一些藏传佛学但感觉佛学的东西都很古老而又神秘难懂,但读《次第花开》好像面前来了一位长者,把人生宇宙的一切向你娓娓道来,似乎在黑暗中迷茫了很久突然看到了光亮。 1.作者对我们普通人生的描述:“虽然我们常说人生苦短,但人们总是认为无常离自己很远,不要说旁人的生离死别与自己无关,就算是自己遭遇重大变故,比如罹患疾病、亲友去世,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对无常这个基本事实的习惯性忽视。正在麻将桌上的人们,不会因为身旁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地震灾难的镜头而停止围城酣战。疾病康复的人们很少因为曾经经历的病痛和危险,而认识到自己倾尽全力去追求的名利对生命来说其实没有太大意义。……我们是一群得了严重健忘症的人。受苦受难、哭天抹泪、心灰意冷,全架不住健忘,一转眼功夫,又哪儿热闹往哪儿赶。” 2、认识无常。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昨天的你我跟今天已然不同。以前都以为佛学是神神叨叨的老思想老迷信,可是,当看到这个观点时,我愣了,这不是最前沿的科学吗?我们常常觉得一些东西是不变的,但是细想 起来,在质子、纳米级的世界里,哪有什么不变的东西!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也不都是一些偶然串连而起,缘起而聚,缘灭而散,没有什么既定的轨迹,有的只是因果的轮回。 2、认识烦恼。什么是烦恼呢?它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如果我们肯诚实的检视自己的生活,就不难知道什么是烦恼,它无处不在。生活简直就是完全有点点滴滴的烦恼构成,而烦恼的止息也只能从现实人生中的每一个当下入手。我们无法去外面找一颗现成的,没有烦恼的心来移植到自己的身上,也别想每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改头换面成了“一个解脱的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当下,回归内心,与烦恼开战。 3、非常触动的是对家人爱人的描述。我们常常对最爱的人却用着最苛责的言语,其实他们是我们最该感恩的,大千世界中,他唯把爱给你,有什么理由我们不珍惜?!还有,舍不是为求报答,而是在修炼自己对自我的不执著,所以,被舍的人才更应该被感恩。 4.第一本认真读的藏传佛教书籍,只能明白一点浅显的道理,只是感觉佛学与心理学的相通之处,明白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是苦是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修行。 5.堪布说: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而有的人在豪华的住所里一辈子逃亡。蒙昧如我,常常感到无名的孤独和不安,不知道心可安放哪里。如果佛法能让我放下执著,从心底获得平静安宁,有什么理由不再进一步学习下去? 让幸福的花次第开放在生活中。

《此地花开》读后感800字精选

《此地花开》读后感800字最新精选《次第花开》读后感 我得以认识希阿荣博堪布,并有机会读到他的心灵随笔集《次第花开》,缘于去年春季我为他做心血管健康与疾病预防方面的咨询。我很相信面由心生,初次见到堪布,和他交谈,我深感他十分善良。 《次第花开》成书前,就以不同版式和文本广为流传。书中,堪布以睿智、朴实的文字,帮助读者坦然地面对心的本性,倡导和引领人心向善、精神向上。读《次第花开》最深切的体会是医佛结缘、医佛同心。 在价值观取向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应大力提倡人心向上。而医生更应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们常说从医需有菩提之心,医生最需要敬畏生命,最需要有同情心和责任心。 堪布首先讲到“人生无常”。因“每天都在面对无常”,他“迫切感受到修行的重要”。堪布通过自己患病的体验和众人分享如何正确面对烦恼与痛苦。他认为,解脱痛苦,不是逃避,而是学会正视与面对。 拿疾病来说,不少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的发生都很突然,毫无先兆,并且至少有25%的心肌梗死不能用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评估。但如果我们有一定的病理知识,就知道如何相应地调节生活习惯,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或减轻病情。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学会常想“一二”,不思“八

九”,以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应对生活难题。既要承认、正视人生痛苦的普遍性,又不能因此而悲观消极,不要消极地总把痛苦纯粹当做一种负面经历,而怨天尤人。其实,人只要有精神信仰,不自暴自弃,人生中的痛苦,尤其是年青时代的痛苦磨炼,都会转化为人生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 堪布在谈自律时,更使作为医生的我深受教育。他说:“我所理解的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为获得某种超常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所以修行一是替众生着想,二是为此而采取转化内心的实际行动。作为医生,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身心存有疾苦、希望得到帮助和救治的患者,我们应换位思考,处处为患者着想。 纵观全书,作者所倡导的价值观与当今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角度不同,但内涵高度一致。 《次第花开》读后感【篇2】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生命是宝贵的。 而当下的平安和喜乐弥足珍贵,就像我,在如此舒适的天气里,坐着车,悠哉地去逛街,一路上还观赏美景,难道不是幸运的吗?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佛法中常说的真心,也就是觉悟的心,常常说菩萨心就是菩提心,另外还有不觉悟的心,称之为妄心,无论是菩提心还是妄心,它们的本体都是这个真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