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

目录

一、工程概况、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二、监控量测目的

三、监控依据

四、监测内容及方法

1、桥涵部分

2、隧道部分

五、数据反馈及分析

六、监控量测管理

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图纸(见附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规》(JTG/T F60-2009) 、《武汉市花山大道新建工程宝盖山隧道、长山隧道施工方案专家咨会会议纪要》精神(见附2)。为依据编写该监控量测方案。

⑴工程概况

花山大道东湖高新段自光谷五路至武九铁路(K-1+600~K3+920),长约4.3km,全线包含宝盖山隧道(双洞582米);长山隧道(左线长406米、右线长463米)、跨跃老武黄公路立交桥、箱涵(或通道)5座、圆管涵5座,其余路段城市道路或公路。

⑵地质构造

武汉市位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属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葛店-汉阳褶皱带。区内大地构造跨及扬子淮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以襄(樊)-广(济)深大断层为界,中南部隶属扬子淮地台的四级构造单元武汉台褶束,北部为秦岭褶皱系之四级构造单元新洲凹陷之南缘。由于区内经历了大别、扬子、加里东、华里西-印度、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次构造运动,使区内构造更趋复杂。

晚第三纪以来,区内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表现为河谷阶地上升显著,现代河流侵蚀、下切明显,湟水河两岸六级阶地发育,高差达100-150m,构成颇为典型的河谷阶地地貌。

对工程而言本段线路范围内地质构造主要为震旦系的次级褶皱和节理裂隙发育,并伴随有元古代不规则的中酸性侵入体,地表未发现有明显的断裂构造。

⑶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结合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实际情况,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

(4)水文地质

通过地质调查综合分析认为,本区的基岩裂隙水应主要以局部脉状或窝水的形式存在,该段地下水补给不畅,径流缓慢,富水性总体较贫乏。

二.监控量测目的

(1)隧道监控量测目的

把量测结果反映到设计施工中的目的,首先是确认施工的安全性,其次是提高工程的经济性。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通过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监视围岩变化,掌握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力学状态和稳定程度,确保施工安全。为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施作时机,了解和掌握围岩变化规律,评价和修改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法。为最终稳定时间等提供信息依据,并为以后设计、施工积累资料。因本隧道开挖断面大,必须加强围岩及支护的施工监控量测工作,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其目的是:

1、提供监控设计的依据和信息。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掌握支护的工作状态。

2、指导施工,预报险情。作出工程预报,确立施工对策,做到监视险情、安全施工。

3、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围岩变形收敛的准确时间和最大变形量,为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时间提供一个科学依据。

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可为评价施工方法的可行性、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以及了解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等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对隧道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它是保障隧道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工作必不可少,必须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规》(JTG/T F60-2009)的有关规定进行地质素描、隧道周边位移收敛和拱顶下沉等必测项目以及其它一些选测项目的量测工作。

监控量测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安全、指导施工、修正设计、积累资料,可以及时提供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信息,判断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提出更加恰当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支护措施,实现隧道信息化动态施工控制,达到既能安全快速施工,又能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通过隧道开挖目测围岩地质状况和实测的有关变位信息,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依据;利用量测信息的反馈修改设计、指导施工;根据量测结果,提供围岩收敛趋势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施工建议,以便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根据变位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稳定程度,并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确保施工安全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桥梁(涵)沉降观测的目的

对于道路工程,桥涵不均匀沉降量过大会造成线路的平顺性较差,从而引起车辆震动,车辆对桥涵动力作用增大,导致车辆通过时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车辆平稳、舒适、安全性指标方面下降严重;甚至影响行车安全。

针对大桥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定期沉降观测,通过对各期监测数据的处理和

分析,并借助桥梁结构、工程地质等资料,得出大桥正常运营状态下的下沉值,找出大桥下沉规律和趋势,分析大桥下沉的原因。

为桥梁的运营养护、路路标高调整提借技术依据;同时检查大桥设计,施工质量,同时为科学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三.监控依据

施工时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和参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等的有关规定必须进行隧道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以及其它一些必要项目的量测工作。

监测执行的主要技术指标和依据是: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3)《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四.监测内容及方法

1.桥涵部分

一般要求

1、桥梁变形观测应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

2、桥梁变形观测应逐跨、逐墩(台)布置测点,涵洞应逐个布置。其余桥梁变形观测应逐跨、逐墩(台)布置测点,涵洞应逐个布置。

3、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60天。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1.1箱涵

1.1.1监测内容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路基部分需做箱涵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达到0.1mm,详见表1;

表1:路基部分量测项目

1.1.2点位布设及观测方法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沉降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达到0.1mm。

3、涵洞沉降观测点设在涵洞边墙两侧帽石顶上,每个涵洞测点数4个,

帽石未施工前,先行将沉降观测点设在箱涵底板,待箱涵帽石施工后再将其转至帽石。详见图1。

图1:箱涵沉降观测点

1.1.3沉降观测频率及周期

由于箱涵基础沉降的发展及总量受桥位地质情况、施工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规定,箱涵基础沉降,一般情况下,箱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箱涵,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60天。实际观测时间从底板完成后即可设点开始进行观测,待帽石完成后即将底板观测点移至帽石进行观测。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1.2桥梁部分

1.2.1监测内容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墩柱上设置永久沉降观测点,每一墩位都要设置。沉降观测点需采用用金属预制件固定埋设在立柱内侧里覆土±20cm位置,同时设置醒目标志。由于沉降量及沉降差异可能较小,要求严格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执行。监测内容见表9;

表9:桥梁部分监测内容

1.2.2点位布设

由于墩柱施工进行步骤较多,且进展时间较长,在桥梁沉降观测中一般采用先于承台上布置沉降观测点,监测墩柱施工中承台稳定性,等到墩柱施工完成后,再由承台转置于墩柱上,能更好的控制施工过程中桥墩台的变形。桥梁沉降点布置图见图9、图10;

图9:承台沉降观测

图10:墩柱沉降观测

1.2.3沉降观测频率及周期

测点埋设后即进行第一次观测,其后各个施工开始至结束分步骤进行量测。

由于墩台基础沉降的发展及总量受桥位地质情况、施工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规定,桥墩台基础沉降,一般情况下,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即预制梁架设后或现浇梁完工后和涵洞主体施工完成),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60天。实际观测时间从基础承台完成设点后即开始进行观测。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墩台观测频次表

2.隧道部分

2.1监测内容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隧道部分监测内容分必测项目及选测项目,施工中一般进行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监测内容见表2;

2.1.1 .1必测项目

表2:设计图纸必测项目

(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

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区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涌水情况及底板是否隆起等,当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作好地质素描。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状况,以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左线隧道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右线隧道模筑衬砌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和洞身埋置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状态、地表水的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

(2)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应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如位移出现异常情况,应加大量测频率。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测点布置见图2。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频率见表3、表4,岩层变化处应调整或增设量测断面。

图2: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

表3:周边收敛及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注:1、d-位移速度

表4:周边收敛及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

注:1、b-隧道最大开挖断面

2、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测频率。

3、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测频率和由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测频率之中,施工中采用为较高的频率值

(3) 地表下沉量测

地表下沉量测只需在隧道浅埋处进行,其测点的布置与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

测量的测点在同一横断面内,当地表有建(构)筑物时,应在建(构)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测点。地表下沉量测应与洞内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量测频率相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地表下沉监测范围横向应延伸至隧道中线两侧(1~2)(b/2+h+ho),纵向应在掌子面前后(1~2)(h+ho)(b为隧道开挖宽度,h为隧道开挖高度,ho为隧道埋深),地表下沉监测应在隧道开挖前开始,到二次衬砌全部施工完毕,且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地表下沉测点布置见图3。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见表5。

图3:地表下沉

表5:地表下沉量测频率

(4) 地质超前预报

目的

(1)进一步查明前期没有探明的、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进而指导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2)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判定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3)为隧道变更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4 )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工作内容

按照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针对以下地质问题进行地质预报,从而判定其对施工的影响程度:

1、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2 、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3 、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

4 、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

5 、含水构造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针对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地质预报重要性分级,不同级别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既预报准确又节省有限预报资源的目的。

地质复杂隧道的地质预报应采取长距离宏观预报与短距离准确预报相结合、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面地质调查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长距离预报采用TSP,TSP是一种新颖、快速、有效、无损的反射地震

技术,它是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而专门设计的,可以在隧道施工、地下矿藏、洞穴开挖前提供帮助,其目的在于迅速地提供在开挖周围及前方的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预报。TSP是当前国内外最先进的隧道长期超前地质预报设备,也是当前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中的最重要手段。TSP203 系统主要由记录单元、检波器、TPSwin 处理及评估软件组成。它是根据地震波的回波原理,人工制造布成一条直线的轻微震源。地震波在岩石中以球面波形式传播,当遭遇不良地质体时,一部分地震信号反射回来,一部分信号折射进入前方介质。由三维地震波接收器在计算机的监控下采集被反射返回的地震波数据。这些回波信号的传播速度、延迟时间、波形、强度和方向是与相应的不良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状况紧密相关的,通过TSPwin软件处理,可以获得P波、SH波、SV波的时间剖面、深度偏移剖面、提取的反射层、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各反射层能量大小等成果,以及反射层在探测范围内的二维或三维的空间分布。

中长距离预报是在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30~350m范围内的地质情况作进一步的预报,如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性质作较为详细的预报,粗略的预报围岩级别和地下水情况等。

短距离预报是在中长距离预报的基础上采用掌子面素描、超前钻孔等方法进行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30m范围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地下水出露情况等,对可能有突泥、突水和其它不良地质情况的地段应进行钻孔验证。

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分级,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问题,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手

段开展超前地质预报:

结合本隧道地质条件拟借助TSP、地质雷达及超前钻孔开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5) 隧道围岩变形量测

通过洞内外观察与洞内变形收敛量测来监控洞室稳定状态和评价隧道变形特征。该项目属必测项目,包括净空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和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对于洞口段、浅埋段还需增加地表下沉量测。量测断面布置、量测频率和时间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执行。

2.1. 2 选测项目

由于本工程两个隧道围岩级别较差,为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要求,隧道监控量测增加了选测项目,监测内容见表6;

表6:选测项目

其中带*号为武大要求另做的

F.S表示仪器满量程

* (1)钢架内力

钢架内力量测目的是了解钢支撑的实际工作状态,从钢支撑的性能曲线上可以确定在此压力作用下钢支撑所具有的安全系数,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采用加固措施。钢架内力测点布置见图4,量测频率见表5、表6;

图4:钢架内力

* (2)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混凝土间的接触压力的测目的是了解围岩压力的量值及分布状态;判断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分析二次衬砌的稳定性和安全度。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测点布置见图5,量测频率见表3、表4;

图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

* (3)锚杆应力及抗拉拔力

锚杆应力及抗拉拔力目的是了解锚杆实际工作状态及轴向力的大小。结合位移量测,判断围岩发展趋势,分析围岩内强度下降区的界限,修正锚杆设计参数,评价锚杆支护效果。锚杆应力及抗拉拔力测点布置见图6,量测频率见表5、表6;

图6:锚杆应力及抗拉拔力

* (4)围岩内部位移

隧道围岩内部位移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隧道围岩的径向位移分布和松弛范围,判断挖后围岩的松动区、强度下降区以及弹性区的范围,根据实测结果优化锚杆参数,指导施工。围岩内部位移测点布置见图7,量测频率见表7、表8;

图7:围岩内部位移

* (5)围岩松弛范围

围岩松弛范围量测主要目的是了解隧道围岩的原始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围岩的应力进行重新调整和分布,从而产生变形和位移,导致出现松弛现象;另一方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爆破振动,也会使隧道周边部分围岩产生破裂松弛。通过在隧道的围岩施工钻孔,应用超声波探测隧道围岩的松弛范围,根据围岩的松弛范围确定隧道锚喷支护中锚杆的施工长度。围岩松弛范围测点布置见图7,量测频率见表5、表6;

图8:围岩松弛范围

表7:周边收敛及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注:1、d-位移速度

表8:周边收敛及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

注:1、b-隧道最大开挖断面

2、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测频率。

3、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测频率和由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测频率之中,施工中采用为较高的频率值

五.数据反馈及分析

(1)监测数据的采集。保证监测数据采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现场监测布置,深入现场按监测要求直接收集和采取第一手监测资料,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科学性、有效性,建立监测资料录入数据库,为监测资料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2)监测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监测资料的科学性和监测资料的高效利用率。

研究方法: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管理监测数据,根据两隧洞实际工程的特殊性,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建立可视化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处理平台。根据监测工作的各项要求,设计平台各种功能,以满足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的要求。主要包括监测设备属性和监测数据的存贮、备份、浏览、查询和修改。数据库可分为属性库和资料库两大类,可以将监测对象、原始数据、施工进度、施工辅助信息、环境量等属性录入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并能进行查询检索。属性库包括测点属性、仪器埋设档案、建筑物属性和施工辅助信息等;资料库包括原始数据、整编数据、施工进度(包括施工所揭示出的地质现象和相关施工情况)的输入和管理。

(3)监测资料实时评价与分析

监测资料的科学化分析和可视化开发。监测资料是监测工作分析的基础,监测资料的初始处理是监测工作分析结果科学正确的保障。

研究方法:采用本课题组在大型地下洞室监测分析研究中形成的一系列评价处理理论和方法,针对老武黄立交桥及长山、宝盖山隧洞监测数据特点,开发相应的监测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物理量转换、存储、加工处理、作初步分析解释,及时检查监测数据,修正或剔除无效数据,查找疑点数据,开发可视化系统。具体如下:

a.数据的整理和预处理:将原始观测记录整理为按位置编号的一系列观测记录,以反映各监测位置变形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应用缺失度、饱和度和可靠度等评价理论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

b.数据的消噪和插补:包括维纳(WIENER)滤波和卡尔曼(KALMAN)滤波两种方法,其作用在用去掉或降低噪声干扰,提高数据精度。通过数学和物理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时序插补处理,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分析样本。

c.根据处理后监测数据,绘制累计变形(应力)-深度曲线,相对变形-深度曲线,变形方向-深度曲线,累计变形(应力)-时间过程曲线,变形(应力)增量-时间曲线,相对变形-时间过程曲线,变形(应力)速率-时间曲线等大量图表;自动分类处理和统计监测位移、锚杆应力、锚索应力大小等监测数据,并用柱状图、饼图和三维图形显示分布范围,直观分析隧洞的稳定性。

(4)监测数据预测分析。根据监测数据时程序列,对后续的围岩变形等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从而指导施工和支护。

研究方法:运用神经网络和混沌数学预测模型,对监测数据发展规律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对监测资料预测趋势分析,预测后期施工中围岩的稳定特性,指导后期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调整,以保证施工的稳定和安全。

(5)监测反馈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对每一开挖阶段,应用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反演程序,对隧洞围岩参数进行适时跟踪反演分析。以监测数据为目标,通过反馈的计算值与监测值逼近,分析出开挖后合理的围岩参数扰动场,为后期安全稳定预测提供依据。

(6)围岩稳定预测。通过模拟施工开挖和支护过程反演开挖扰动后围岩参数场,对下一步开挖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预测后续开挖施工时隧洞围岩变形,应力、塑性区分布,分析支护的合理性,对洞室围岩稳定进行预测。

(7)反馈分析验证。将下一步开挖的实际监测数据与前期的预测计算成果进行比较,验证反馈分析计算的合理性,对反馈分析计算进一步进行优化,调整计算参数和计算模型,再进行反馈和预测分析,反复跟踪施工开挖过程,直至隧洞开挖完毕。

(8)开挖方案和支护参数调整。根据每一次反馈分析的修正计算结果,对施工开挖方案和支护参数进行调整,并对调整方案进行复核,提出优化建议,使工程达到安全经济之目的。

六、监控量测管理

1、成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受项目总工领导并配齐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品,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承担量测任务。

2、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3、现场监控量测按制定的量测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间断的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4、各预埋测点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能任意撤换和避免破坏。

5、按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在做好现场量测工作的同时,及时分析整理内业资料并分类归档,按规范要求做好量测竣工文件。

6、成立监控量测小组

组长:吴渤

副组长:王伟刘海江凌顺

成员:伍羊王海峰杨晶付红军詹璐张革赵磊梁作樊高峰肖懿朱琪勋余斌

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司

武汉花山大道工程项目部

2011年3月22日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

1隧道监控量测的定义: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衬砌受力状态的量测。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支护、衬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一种手段;也是保证新奥法安全施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为施工中可能有的工程变更提供科学依据;它贯穿隧道施工的全过程。为此《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中第9.1.1条作出下列规定: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监控量测计划,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 2、监控量测的目的与要求:量测的目的为: ⑴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 ⑵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⑶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⑷为确定隧道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 ⑸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稳定. 量测的要求:快速埋设测点.(一般设置在距掌子面、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小时、下次爆破前测取第一次读数。)测量读数在隧道内尽量要快;保证测量点不被破坏;读数准确可靠。 3监控量测的任务:⑴确保安全。⑵指导施工。⑶修正设计。⑷积累资料。 4现场工作程序:准备工作;确定埋设断面;测点埋设;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分析;资料归档 5监控量测的项目与方法: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应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类别(级别)、围岩应力分布情况、隧道跨度、埋深、工程性质、开挖方法、支护类型等因素确定。通常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如地表下沉对城市地铁项目应为必测项目;但对于山地交通隧道可把地表下沉做为选测项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对复合式衬砌的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要求内容见5.4下表 5.1监控量测的项目与方法:必测项目选测项目 5.2必测量测项目:必测项目:必测项目:包括围岩地质和支护描述、地表沉降观测、拱顶下沉量测、周边收敛量测。这类量测是为了在设计、施工中确保围岩稳定的经常性量测工作。量测方法简单,量测密度大,量测信息直观可靠,费用较少,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监视围岩稳定,指导设计和施工有巨大的作用。土建施工完成量测工作亦告结束。 5.3必测量测项目所需设备:精密水准仪、塔尺、钢圈尺(测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仪(测周边收敛)。 5.4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要求内容表: 5.5地质、支护状态观察:该项目包括对掌子面观察和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观察。掌子面工程地质和水文 地质情况观察包括岩石的名称、岩层产状、断层、层理、节理等结构面的分布、走向、产状。每茬炮后需要观测一次。支护状态观察包括初期支护状态和已成峒支护效果观察。如喷射砼开裂部位、宽度长度及深度。二次衬砌的整体性、防水效果等,每天观察一次。洞内状态观察是可靠性很高且最直接的判断资料。 对洞外边仰坡稳定和地表渗透观察按要求进行描述;做好相关的观察记录。观察使用地质罗盘、地质锤、钢卷尺、放大镜、秒表、手电、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5.6 周边收敛量测:5. 6.1必测量测项目:围岩周边位移量测:在预设点的断面,隧道开挖爆破以后,沿隧道 周边的拱顶、拱腰和边墙部位分别埋设测桩。测桩埋设深度30cm,钻孔直径φ42,用快凝水泥或早强锚固剂固定,测桩头需设保护罩,测桩每断面6组共12根。采用钢尺式周边收敛仪量测周边收敛变形。所有测点布置在量测断面位置。 ①周边收敛量测是最基本的主要量测项目之一,布置在主测断面。先在测点处用凿岩机(或电钻)在待测 部位成孔,然后将藕合剂(锚固剂)置入孔中,最后将收敛预埋件敲入,旋正收敛钩,尽量使两预埋件轴线在基线方向上,以利收敛计悬挂和观测。待凝固后,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收敛计进行数据采集。 连拱必测项目测点断面布置图 我们用测线布置图中的BC和DE边的值变化来实现对净空水平收敛的量测。周边收敛数据处理:回归分析时,一般同时采用下面的三种函数,通过对比,推算最终位移时采用三个函数中回归精度(拟合程度)较高的一个函数,不同测点的回归函数可能不同。

监控量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检验规定和说明

监控量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检验规定和说明 编号: 单位工程名 称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名 称 验收部位 施工总承包 单位项目经 理 专业 工长 专业承包单 位项目经 理 施工 班长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 录 主控项目1 监控量测 和信息反 馈 设计要 求 2 量测元件 的性能 设计要 求

3 地面隆沉第6.6.7 条 4 地面建 (构)筑物 沉降、倾斜 设计及 规范要 求 一般项目1 量测元件 埋设和保 护 设计要 求 2 量测频率、 数据处理 设计要 求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或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负责人: 年月日 检验规定和说明 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暗挖车站施工监测质量的验收。 检验批的划分:每一监测断面为一检验批。 主控项目: 1.车站隧道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和信息反 馈。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阅设计文件和监控量测记录。 2.监控量测所采用的测试仪器、仪表和传感器应选用抗干 扰性强、适应现场长期观测的可靠产品,并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产品鉴定合格证和物

理技术性能检测报告。 3.施工过程引起的地面隆沉:隆起应不大于10mm,沉降应不大于3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过程监控量测记录。 4.施工引起的地面建(构)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过程监控量测记录。 一般项目: 1.量测元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和保护。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监控量测频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用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 检验方法:检查监控量测记录。 监控量测项目和量测频率 类别量测项目 量测仪 器和工 具 测点 布置 量测频率

监控量测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单位工程名称:编号:单位工程xxxxx 交底时间 工程项目监控量测工程部位xxxxx 接受交底 小组监控量测 小组 工程数量进度要求 一、设计情况 xxxxx五岭xxxxx起始于承德市承德县安匠乡境内,起讫里程为DIK163+380 ~DK174+413,全长11033m,为单洞双线xxxxx,xxxxx内线间距5.0m。最大埋深约491m。 xxxxx正线围岩分级及开挖方法 序号里程长度围岩等级开挖方法 1 DK163+380~DK163+407 27 Ⅴ明挖法 2 DK163+407~DK163+430 2 3 Ⅴ三台阶临时横 撑法 3 DK163+430~DK163+500 70 Ⅳ三台阶法 4 DK163+500~DK163+750 250 Ⅲ台阶法 5 DK163+750~DK163+830 80 Ⅳ三台阶法 6 DK163+830~DK163+940 110 Ⅴ三台阶临时横 撑法 7 DK163+940~DK164+175 235 Ⅳ三台阶法 8 DK164+175~DK164+815 640 Ⅱ全断面法 9 DK164+815~DK164+910 95 Ⅱ/Ⅳ/Ⅱ三台阶法 10 DK164+910~DK166+710 1800 Ⅱ全断面法 11 DK166+710~DK166+855 145 Ⅱ/Ⅳ/Ⅱ三台阶法 12 DK166+855~DK167+370 515 Ⅱ全断面法 13 DK167+370~DK167+430 60 Ⅱ三台阶法 14 DK167+430~DK168+530 1100 Ⅱ全断面法 15 DK168+530~DK168+610 80 Ⅱ/Ⅳ/Ⅲ三台阶法 16 DK168+610~DK169+000 390 Ⅲ台阶法 17 DK169+000~DK169+200 200 Ⅳ三台阶法 18 DK169+200~DK169+640 440 Ⅲ台阶法 19 DK169+640~DK169+810 170 Ⅲ/Ⅳ/Ⅱ三台阶法 20 DK169+810~DK170+970 1160 Ⅱ台阶法 21 DK170+970~DK170+995 25 Ⅱ三台阶七步开 挖法 22 DK170+995~DK171+030 35 Ⅳ三台阶七步开 挖法 23 DK171+030~DK171+200 170 Ⅳ三台阶法 24 DK171+200~DK171+320 120 Ⅲ台阶法 25 DK171+320~DK171+410 90 Ⅳ三台阶法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渝万铁路客运专线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渝万铁路3标监理项目部

渝万铁路客运专线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2013年01月18日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渝万铁路3标监理项目部

目录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1)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1) (二)控制及重点工程 (2) (三)主要技术标准 (3) (四)编制依据 (3) 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4) (一)监理工作的范围 (4) (二)监理工作的重点 (4) 三、监理工作流程 (4)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5) (一)监理监控要点 (5) (二)监控目标 (5) (三)监控手段 (5) 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5) (一)监控量测的项目 (6) (二)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6) (三)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6) (四)监控量测频率 (7) (五)监控量测方法 (8) (六)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10) (七)监控量测验收资料 (11)

六、见证具体部位和工序 (11) 隧道监控量测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新建重庆至万州铁路位于重庆市境内,自重庆铁路枢纽的重庆北站引出,沿正在建设中的渝利铁路向东北经江北、渝北并行至长寿,尔后经垫江、梁平至万州北。该铁路连接重庆主城区和渝东北中心城市万州,是成渝地区铁路网主骨架线路,也是郑州至重庆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万铁路正线全长247.257km。其中桥梁235座117.073km;隧道55座,58.157km;桥隧总长175.230km,占线路长度的70.87%。 全线设重庆北、复盛、长寿北、长寿湖、垫江、云龙(预留)、梁平南、三正北(预留)、万州北共9个车站。最小站间距为长寿北至长寿湖,为17.175km;最大站间距为长寿湖至垫江,为43.067km;平均站间距为30.907km。 新建重庆至万州铁路YWJL-3标段起乞里程DK166+178~DK249+861,全长83.68Km,全标段设梁平南、三正北(预留)、万州北共3个车站。 主要工程数量:全标段共计桥梁86座,合计长度32683.961m,占线路长度39.06%;隧道32座,合计长度34061m,占线路长度40.70%;框架涵63座合计201.5m,占线路长度0. 24%;路基长度16733.539m,占线路长度20.0%。 标段内双线特大桥24座,合计长度18073.29m,双线大桥45座,合计长度12380.852m,双线中桥7座,合计长度566.269m,四线特大桥1座, 633.40m,四线大桥2座,合计长度709m,七线大桥1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目 录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1.高效、适用原则 1 2.安全原则 1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2三.适用范围 2 四.工程概况 2 1.隧道概况 2 2.施工存在的风险 2 3.监控量测目的 2 4.监控量测手段 3 五.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3 1.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3 2.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 4 3.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 5 4.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 9六.无尺渐测现场应用 10 七.监控量测工作制度 11

八附件 12 表 施-CL-012 沉降观测记录表 13 表 施原-029 隧道工程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4 表 施原-030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5表 施原-031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6

一.编制依据 1.承赤高速工程施工图; 2.承赤高速16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交通部的规范、规程、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编制原则 1.高效、适用原则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为了更精确更迅速的了解围岩的动态变化,判定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本方案的高效运行,能确保预报质量并有效的指导施工,适合本工程所有隧道。 2.安全原则 隧道施工中开挖形成后,必须立即喷射不小于4cm厚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作为初支初喷层,紧跟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应在开挖后2-4小时进行,否则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掌子面作业。 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本方案拟投入的设备、实施人员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监控量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监控量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量测项目及要求 隧道监控量测项目一般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包括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周边收敛、拱顶下沉以及地质超前预报;选测项目包括地表下沉、岩体内部位移、围岩压力、锚杆拉拔力以及钢支撑内力外力测试。 必测项目的量测工具、断面布置、量测频率如下: ①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一般在岩体开挖初期支护施作后进行,采用地质罗盘对结构面产状、裂缝、岩性进行观察和描述。 ②周边收敛:联合运用测杆和收敛计来量测隧道洞周的位移收敛情况。一般情况下,每10~50m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有2~3对测点。在断面开始监测的15天之内,监测频率宜1~2次/天;监测16天~1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监测1~3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2次/周;监测超过3个月后,监测频率宜1~3次/月。 ③拱顶下沉:采用水平仪、水准尺或测杆来监测拱顶的下沉情况。一般情况下,每10~50m布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断面有2~3对测点。在断面开始监测的15天之内,监测频率宜1~2次/天;监测16天~1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监测1~3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2次/周;监测超过3个月后,监测频率宜1~3次/月。 ④地质超前预报:采用超前预报仪TSP 202。一般情况下,每隔100~150m 对隧道断面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 选测项目的量测工具、断面布置、量测频率如下: ①地表下沉:采用精密水平仪来监测地表的下沉趋势。一般在与洞轴线正交的平面内布设一定数量的测点。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小于两倍洞距时,监测频率宜1~2次/天;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小于5倍洞距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当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大于5倍洞距时,监测频率宜1次/周。 ②围岩内部位移:在代表性地段的洞内钻孔安设单点或多点位移计,每断面设置2~11个测点。在断面开始监测的15天之内,监测频率宜1~2次/天;监测16天~1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次/2天;监测1~3个月时,监测频率宜1~2次/周;监测超过3个月后,监测频率宜1~3次/月。

监测量测会议纪要

监控量测培训纪要 培训内容:关于现场监理人员在监控量测工作中重点要求 培训时间:2016年3月1日 培训地点:项目部会议室 主持人:钟伟民 参加人员:项目部领导及相关负责人、技术员 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一、提出隧道监控量测存在问题: 1、监控量测点埋设不够: 2、监控量测点保护力度不够,经常存在监控量测点被破坏现象; 3、被破坏的监控量测点未及时进行补设; 4、存在观测标直接焊接于钢拱架上。 二、针对隧道监控量测,提出相控制要求: 1、对于监控量测点点位埋设要求:埋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20㎜的螺纹钢,测点钢筋与埋入钢筋焊接连接,直径不小6㎜,加工成三角形钩。测点钢筋长度根据喷射混凝土厚度设定,但必须保证嵌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观测标上需粘贴有十字标识的反光膜。严禁施工方直接将测点钢筋焊接在钢架上。

2、对于监控量测点点位保护要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观测点受到机械和人为的破坏,导致安装好的测点屡屡出现变形、松动现象,致使监控量测数据不连续、影响监控量测结果的准确性。现场监理应在日常检查中认真关注,并及时要求施工方做好点位的恢复及保护。 三、隧道管理等级分化及监控量测位移重点 1、监控量测Ⅱ级管理注意事项:当日检测到拱顶下沉、水平收敛或地表沉降值为3㎜及小于4mm时,管理等级为Ⅱ级,这时现场监理应先确认施工单位监控量测原始资料和计算结果是否真实,一经确认,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掌子面作业,增加监控量测频次,同时应立即上报监理组组长,监理组长 2小时内上报监理项目部相关领导到场与施工单位的局一级总工共同商讨处理意见。 2、监控量测Ⅰ级管理注意事项:当日拱顶下沉、水平收敛或洞顶沉降观达到5㎜及以上或检测的位移值累计达100㎜以上时,管理等级为Ⅰ级。现场监理首先确认施工单位监控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是否真实性,确认后应通知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掌子面作业,并做好现场记录,要求施工单位增加监控量测频次,在变形测点处两侧立即进行临时支撑加固并不得小于3米范围以确保洞身安全。同时现场监理在1小时内必须上报监理组组长及总监,总监在4小时内必须通知到丘北指挥部。监理组长

监控量测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监控量测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墒要:监控量测技术是工程安全施工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隧道经济性与安全性就是通 过现场监控量测所获得的围岩、支护系统的应变和应力信息及时反馈并应用与隧道设计和施 工中来实现的。现场监控量测作为施工中技术参数指导也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阐 述了监控量测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其实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应如何做好监控量测 工作。 关键词:监控量测;目的;方法 1监控量测的目的及意义 1.1监控量测目的 监控量测就是在隧道施工过程当中,对围岩稳定状态、支护、衬砌可靠度进行监测,了 解其变化情况,判断工程安全状况并为喷锚支护等参数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将分析处理后的 数据反馈到设计及施工当中,以达到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安全施工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围 岩压力及锚杆、支护结构内力的测定,还可以了解到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应力分布以及锚 村的工作状态,从而对原支护结构形式、支护参数和支护时间做出评价,并为二次衬砌施作 时机提供客观依据。隧道周边收敛能够直观反映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周边收 敛量测,为隧道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为隧道施工工艺、支护衬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判断初期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法选取的合理性,用以指导设计和施工;对超、欠挖量进 行测定,判定开挖质量,用以指导施工。 1.2监控量测的意义 监控量测的意义如下:1)可根据施工监测得到的反馈信息,制定出安全的施工方案,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保隧道的顺利施工。2)指导并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数据。3)定性的 对支护结构形式,结构参数及衬砌的施作时间提出建议。4)把握围岩动态,对围岩及其稳 定性做出评价。5)对量测到的异常情况可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作出预防及处理措施,防止人 员伤亡。6)可作为支护结构、参数及围岩类别变更及其它一些变更会议的重要参考。 2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6合同段,由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 司承建,合同总造价6.85亿元。由新兴街站~南湖广场站区间、南湖广场站、南湖广场站~ 南湖北路站区间、南湖北路站组成,共计两站两区间。 新兴街站~南湖广场站区间:本段区间长719.681m,采用矿山法施工,设置1处竖井;南湖广场站:本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框架结构,长168.3m,宽21.8m,总建筑面积15929.033㎡,采用明挖法施工,设置2处风亭、4个出入口、1个安全出入口、1部无障碍 电梯,VRV室外机2处;南湖广场站~南湖北路站区间:本段区间长988.213m,采用矿山法 施工,设置2处竖井;南湖北路站: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框架结构,长276.05m,宽21.45m,总建筑面积17259.62㎡,采用明挖法施工,设置2处风亭、4个出入口、1个安 全出入口、1部无障碍电梯。 3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3.1监控量测要求 (1)能快速埋设测点; (2)每一次量测数据所需时间应尽可能短;

隧道监控量测(标准)(运用实操)

技术交底记录 单位工程***隧道施工里程DK8****~DK**** 交底内容***隧道出口监控量测技 术交底 接底部门 (架子队) 架子队施工人员***隧道出口监控量测技术交底 一、工程地质特性 隧道位于陇西系内旋带,构造相对简单。隧道洞身通过第四系上更新统砂质黄土与上第三系泥岩及华力西期花岗岩;泥岩与花岗岩呈不整合接触,未发现有大的构造形迹。隧道通过地区属黄土高原,地表覆盖有厚度较大的第四系砂质黄土,基岩仅在冲沟陡坎处出露。下浮基岩为第三系泥岩,根据隧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构造等条件,隧道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黄土孔隙裂隙和基岩裂隙水。黄土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上更新统砂质黄土中,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 ***隧道围岩分级表 序号段落长度 (m) 围岩分 级 土石名称及特征 1 DK**8+040~+150 110 Ⅴ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2 DK**8+150~+300 150 Ⅳ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3 DK**8+300~DK**9+376 1006 Ⅳ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4 DK**9+376~+531 15 5 Ⅴ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5 DK**9+531~+632 101 Ⅴ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6 DK**9+632~+662 30 Ⅴ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7 DK**9+662~+670 8 Ⅴ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8 DK**9+670~+687 17 Ⅴ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二、监控量测项目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监控量测项 目 常用量测仪器测试精 度 适用情况 1 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初期支护完成后观察喷层表面裂隙及其发展、渗水、变形等 2 拱顶下沉水准仪、钢挂尺或全 站仪 0.1mm 隧道洞身 3 净空变化收敛计、全站仪0.1mm 4 地表沉降水准仪、全站仪0.1mm 隧道浅埋段 监控量测项目表 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适用情况 1 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软弱变形段 2 隧道隆起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 仪膨胀性岩段 3 爆破震动震动传感器、记录仪滑坡、下穿段或临近建筑物

隧道的监控量测设计方案

监控量测 一、采用新奥法修建的隧道,应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中,并作为施工工序中不可缺少内容认真实施。监控量测不仅检测施工各阶段围岩和支护动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可为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衬砌的施工时机,了解隧道施工对附近既有构筑物的影响,提供反馈,并作为信息化设计的依据;同时积累资料,为以后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二、监控量测计划与内容 1、监控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开挖方式及机械设备等因素制定,并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进行,监控量测作业应根据下图(图1)所示进行: 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包括:两侧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 施工过程中,当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监控量测计划。 2、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围岩和支护状态,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或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3)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4)将监控量测结构反馈与设计及施工中; (5)掌握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图1 监控量测反馈程序图框 3、监控量测项目 (1)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2)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1。 (3)选测项目是为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

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2。 表1 必测项目 表2 选测项目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1、为加强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监控量测在隧道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规范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2、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参数的调整和二次衬砌施作的时机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指导施工过程和施工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监控量测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二章监控量测职责及组织机构 1、监控量测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 组员:** *** *** *** 2、监控量测职责 隧道监控量测实行施工单位、业主第三方、公司三级管理制度。 ⑴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组织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⑵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⑶按批准的实施细则组织实施,作好量测记录,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⑷根据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⑸配合监控量测评估单位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⑹根据监控量测复核成果,及时向建设、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安全评估意见。按规定向建设、监理单位提报监控量测抽检、复核报告。 第三章监控量测方法 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 在施工过程对开挖工作面周围的岩石特性、围岩状态、地下涌水情况等进行观察,并绘制地质素描和现场拍照,并对开挖后支护状态进行观察记录。(1)观察目的 开挖岩面的细致目测观察,对于监视围岩稳定性是既省事而作用又很大的监测方法,它可以获得与围岩稳定状态有关的直观信息。隧道目测观察的目的是: ①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②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③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2)观察内容 ①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进行目测,主要是了解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

中铁十七局集团张呼铁路ZHZQ-2标 技术交底书 工程项目隧道工程合同号ZHZQ-2标 分项工程名称初期支护 施工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里程DK65+016~DK66+966 交底日期2014年6月20日交底地点一号隧道进口 监控量测施工技术交底 一、交底内容 监控量测 1、量测项目 隧道的监控量测主要以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隧道浅埋地段地表沉降、隧道下穿长城烽火台施工段为必测项目。 监控测量必测项目见下表: 序 号 量测主要项目量测仪器主要内容 1 地质和支护 状况观察现场观察、 数码相机 1.开挖面围岩自稳性; 2.岩质破碎 带、褶皱节理等情况; 3.核对围岩类别 及风化变质情况; 4.地下水情况;5.支 护变形开裂情况;6.洞口浅埋地表下沉 情况。 2 围岩变 形量测周边变形全站仪 根据收敛情况判断: 1.围岩稳定 性;2.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3.模筑混凝土衬砌。 拱顶下沉全站仪监视拱顶下沉值,了解断面变化情

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坍方。 3 洞口地表沉降精密水准仪 判断隧道开挖对地表产生的影响 及防止沉降措施的效果。 4 隧道下穿长城、烽火 台遗址段落的地表 沉降、爆破振动的监 控量测 现场观察、 数码相机、 水平仪、钢 挂尺或全站 仪 严格控制爆破振动的影响,以变形 速率5mm/d为沉降速率控制标准,建 立沉降三级控制体系。 5 变形缝及洞口段沉 降观测水平仪 通过沉降观测,评估是否可有砟轨道施 工进行。 2、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 (1)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 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 锚杆、钢架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 (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 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3)施工期间加强下穿长城、烽火台遗址地段的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的 监控量测,并将监控量测用于施工过程管理,便于及时调整施工工艺。 爆破引起的容许振动速度位0.5cm/s。按沉降控制开展施工,建立沉降三级控制体系,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知识分享

***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站土建施工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一号线**站项目经理部 2012年5月20日

目录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2) 一、监控量测组工作岗位职责 (2) 二、监测人员岗位职责 (3) 三、监测人员操作规定 (4) 四、监测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制度 (4) 五、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 (6) 六、资料分析过程及质量控制制度 (6) 七、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 (6) 八、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 (6) 九、监控量测信息报送与反馈制度 (9) 十、安全保证制度 (9) 附件:测点埋设技术要求 (11)

监控量测管理制度 监控量测是工程管理工作的耳目,来自于施工现场第一时间的监测资料,可帮助我们分析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发现不正常时及时采取措施,并调整设计方案,防止事故的发生。通过监控量测的结果也可验证设计,并为以后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提供资料。根据本工程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控量测组工作岗位职责 1、建立健全监控量测管理体系。 2、监控量测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方案要求(频率、点位、断面)布点量测。做到三个 及时(布点及时、观测及时、反馈及时),二个统一(形式统一、断面统一),四个固定(仪器、人员、线路、量测时间基本固定)。测点埋设技术有关要求见附件。 3、依据施工合同、设计文件、第三方监测方案及有关的施工监测技术要求、规范、 规程等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4、监控量测布点(点位、断面)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方案要求进行,确保能全面准确 的反映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工程自身关键部位造成的影响。量测频率应随工程进展情况而相应调整,以便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及围岩的动态。 5、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确保不丢失、不损毁;定期对监测基准点进行复核和联 测,确保水准高程的准确性。 6、监控量测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校。 7、监测数据及资料必须有完整清晰的记录,包括图表,曲线,文字报告等,以保证 监控量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8、量测数据的采集是量测过程中的最基本环节,是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的基础,量 测人员要确保每个细节准确可靠,包括读数准确、记录规范、详细等。 9、原始数据采集之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工程的稳定性,并及时将有关信息 反馈到施工中。 10、及时编制监测日报、监测周(月、年)报,通过电子版和书面形式上报监理和 业主。 11、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连续性。 12、建立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体系,监测项目按照“分区、分级、分阶段”的原则制 定监控量测控制标准,并按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预警进行反馈和控制,出现监测异常情况后,第一时间上报监理单位和业主,并及时分析原因。按相关规定、要求及应急预案,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1隧道监控量测的定义: 2、监控量测的目的与要求:量测的目的为: ⑴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 ⑵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⑶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⑷为确定隧道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 ⑸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 隧道稳定. 量测的要求:快速埋设测点.(一般设置在距掌子面、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小时、下次爆破前测取第一次读数。)测量读数在隧道内尽量要快;保证测量点不被破坏;读数准确可靠。 3监控量测的任务:⑴确保安全。⑵指导施工。⑶修正设计。⑷积累资料。 4现场工作程序:准备工作;确定埋设断面;测点埋设;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分析;资料归档 5监控量测的项目与方法: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应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类别(级别)、围岩应力分布情况、隧道跨度、埋深、工程性质、开挖方法、支护类型等因素确定。通常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如地表下沉对城市地铁项目应为必测项目;但对于山地交通隧道可把地表下沉做为选测项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对复合式衬砌的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要求内容见下表 监控量测的项目与方法:必测项目选测项目

必测量测项目:必测项目:必测项目:包括围岩地质和支护描述、地表沉降观测、拱顶下沉量测、周边收敛量测。这类量测是为了在设计、施工中确保围岩稳定的经常性量测工作。量测方法简单,量测密度大,量测信息直观可靠,费用较少,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监视围岩稳定,指导设计和施工有巨大的作用。土建施工完成量测工作亦告结束。 必测量测项目所需设备:精密水准仪、塔尺、钢圈尺(测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仪(测周边收敛)。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要求内容表: 地质、支护状态观察:该项目包括对掌子面观察和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观察。掌子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观察包括岩石的名称、岩层产状、断层、层理、节理等结构面的分布、走向、产状。每茬炮后需要观测一次。支护状态观察包括初期支护状态和已成峒支护效果观察。如喷射砼开裂部位、宽度长度及深度。二次衬砌的整体性、防水效果等,每天观察一次。洞内状态观察是可靠性很高且最直接的判断资料。对洞外边仰坡稳定和地表渗透观察按要求进行描述;做好相关的观察记录。观察使用地质罗盘、地质锤、钢卷尺、放大镜、秒表、手电、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周边收敛量测::围岩周边位移量测:在预设点的断面,隧道开挖爆破以后,沿隧道周边的拱顶、拱腰和边墙部位分别埋设测桩。测桩埋设深度30cm,钻孔直径φ42,用快凝水泥或早强锚固剂固定,测桩头需设保护罩,测桩每断面6组共12根。采用钢尺式周边收敛仪量测周边收敛变形。所有测点布置在量测断面位置。 ①周边收敛量测是最基本的主要量测项目之一,布置在主测断面。先在测点处用 凿岩机(或电钻)在待测部位成孔,然后将藕合剂(锚固剂)置入孔中,最后将

隧道监控量测报告

湖北省恩来恩黔高速公路TJ-1标隧道监控量测第十二期月报 监测负责人: 监测人员: s施工单位:湖北省恩来恩黔高速公路TJ-1 项目经理部 监测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 2013年8月23日

湖北省恩来恩黔高速公路TJ-1标段 白果树隧道监控量测第九期月报 (2013.07.24~2013.08.23) 本期我项目部在指挥部和高监办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各驻地办和施工单位的大力协助下,继续正常开展各项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就量测结果、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与有关各方沟通,提出建议和意见。现将本期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隧道施工与监控量测总体情况 1.1本期各隧道施工进展情况 截至2013年8月23日,白果树隧道施工进展情况如下: 1.1.1白果树隧道 右线恩施端:白果树隧道右洞掌子面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右洞已累计掘进652m (YK7+187),本期掘进185m。 左线恩施端:白果树隧道左洞进口段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左洞已累计掘进507m (ZK7+037),本期掘进150m。

图1.1 白果树隧道左线进口情况图1.2 白果树隧道右线进口洞内情况 1.1.2王家堡隧道 右线恩施端:王家堡隧道右洞进口段采用全断面开挖,右洞已累计掘进631m (YK23+195~YK27+826),本期掘进63m(YK27+763-826)二衬YK27+670。 左线恩施端:王家堡隧道左洞进口段采用全断面开挖,左洞已累计掘进648m (ZK27+160~ZK27+808),本期掘进70m(YK27+738-808)二衬ZK27+615。 图3.1 王家堡隧道左线进口情况图3.2 王家堡隧道右线进口洞内情况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

1隧道监控量测的定义: 2、监控量测的目的与要求:量测的目的为: ⑴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 ⑵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⑶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⑷为确定隧道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 ⑸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 稳定. 量测的要求:快速埋设测点.(一般设置在距掌子面、工作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小时、下次爆破前测取第一次读数。)测量读数在隧道内尽量要快;保证测量点不被破坏;读数准确可靠。 3监控量测的任务:⑴确保安全。⑵指导施工。⑶修正设计。⑷积累资料。 4现场工作程序:准备工作;确定埋设断面;测点埋设;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分析;资料归档 5监控量测的项目与方法: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应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围岩类别(级别)、围岩应力分布情况、隧道跨度、埋深、工程性质、开挖方法、支护类型等因素确定。通常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如地表下沉对城市地铁项目应为必测项目;但对于山地交通隧道可把地表下沉做为选测项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对复合式衬砌的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要求内容见下表 监控量测的项目与方法:必测项目选测项目 必测量测项目:必测项目:必测项目:包括围岩地质和支护描述、地表沉降观测、拱顶下沉量测、周边收敛量测。这类量测是为了在设计、施工中确保围岩稳定的经常性量测工作。量测方法简单,量测密度大,量测信息直观可靠,费用较少,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监视围岩稳定,指导设计和施工有巨大的作用。土建施工完成量测工作亦告结束。 必测量测项目所需设备:精密水准仪、塔尺、钢圈尺(测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仪(测周边收敛)。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要求内容表: 地质、支护状态观察:该项目包括对掌子面观察和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观察。掌子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观察包括岩石的名称、岩层产状、断层、层理、节理等结构面的分布、走向、产状。每茬炮后需要观测一次。支护状态观察包括初期支护状态和已成峒支护效果观察。如喷射砼开裂部位、宽度长度及深度。二次衬砌的整体性、防水效果等,每天观察一次。洞内状态观察是可靠性很高且最直接的判断资料。对洞外边仰坡稳定和地表渗透观察按要求进行描述;做好相关的观察记录。观察使用地质罗盘、地质锤、钢卷尺、放大镜、秒表、手电、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周边收敛量测::围岩周边位移量测:在预设点的断面,隧道开挖爆破以后,沿隧道周边的拱顶、拱腰和边墙部位分别埋设测桩。测桩埋设深度30cm,钻孔直径φ42,用快凝水泥或早强锚固剂固定,测桩头需设保护罩,测桩每断面6组共12根。采用钢尺式周边收敛仪量测周边收敛变形。所有测点布置在量测断面位置。 ①周边收敛量测是最基本的主要量测项目之一,布置在主测断面。先在测点处用凿岩 机(或电钻)在待测部位成孔,然后将藕合剂(锚固剂)置入孔中,最后将收敛预埋件敲入,旋正收敛钩,尽量使两预埋件轴线在基线方向上,以利收敛计悬挂和观测。 待凝固后,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收敛计进行数据采集。

隧道监控量测月报

重庆酉阳至贵州沿河高速公路(重庆段) 酉阳2号隧道月报 (第一期) (2013.6.~2013.7.) 报告编制: 报告审核: 中交一公局土木技术研究院 2013年月日

目录 一、工作概况 (1) 二、具体成果 (1) 2.1掌子面及支护状态观察 (1) 2.2、拱顶下沉量测 (2) 2.3、周边收敛量测 (2) 三、结论与建议 (3) 3.1、结论 (4) 3.2、建议 (4)

一、工作概况 本月(2013年月日至2013年月日)在在重庆酉阳至贵州沿河高速公路(重庆段)酉阳2号隧道右线进口监控的工作概况汇总如下: 1)酉阳2号隧道右线进口埋设并量测拱顶下沉断面个; 2)酉阳2号隧道右线进口埋设并量测周边收敛断面个。 二、具体成果 2.1掌子面及支护状态观察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每次爆破进行后监控组及时对爆破后隧道的地质状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并在支护完成后对掌子面和支护的裂缝等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表2-1、地质及支护状况跟踪记录结果

2.2、拱顶下沉量测 表2-2、本月隧道拱顶量测成果表 2.3、周边收敛量测

表2-3、本月隧道周边收敛量测成果表 三、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从本月酉阳2号隧道右线进口洞内外观察情况及监测数据来看,该隧道围岩状况尚可,与相关设计符合。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的累计值与速率均小于允许值。(累计值≤100mm,速率≤5mm/d) 2)本月,观测断面K1+760、K1+780、K1+800、K1+810、K1+830位移速率无明显变化,已基本稳定,可进行二衬施做。 3.2、建议 1)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施工方在施工时保护好各监测测点,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教育; 2)开挖支护后按要求及时做好观测点埋设,施工作业中破坏的观测点,应及时进行补设,并及时通知监控量测单位进行数据采集; 3)施工单位须严格按照该隧道施工图的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施作; 4)掌子面掘进后,立即进行衬砌支护,密切关注围岩变化; 5) 施工中,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总结

xxxx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隧道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隧道工程为xxxx隧道,起点位于xxxx,终点位于交界口村,全长2889米(左右幅合计)。隧道工程施工是本合同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工程。 二、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为了更精确更迅速的了解围岩的动态变化,判定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进行科学严谨的监控量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隧道施工中开挖形成后,必须立即喷射不小于4cm厚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作为初支初喷层,紧跟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应在开挖后2-4小时进行,否则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掌子面作业。 1、施工监测目的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 (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 参数提供依据。 (3)通过监控量测对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控。 (4)通过监控量测进行隧道日常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5)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

(6)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 依据和指导作用。 2、监测实施原则 (1)监控工程安全与改进设计、指导施工相结合,以监控工程安全为主。 (2)监测将侧重地质条件差、结构受力复杂及工程薄弱环节等重点部位,并将各监测项目的测点(线)布设在该部位,设置成重点监测断面。 (3)将重点监测断面与一般监测断面、临时监测断面相结合,以重点监测断面为主。 (4)选用稳定、可靠、新型、先进的观测仪器设备。 (5)所选择的监测项目应具有代表性和可信性,获得的观测资料能够满足反馈施工设施、综合评价工程的工作状态、预报和控制工程安全等要 求。 3、施工监测项目 监控量测的项目主要根据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围岩类别、跨度、埋深、开挖方法和支护类型等综合确定。而且,在隧道工程中进行量测,绝不是单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把它作为施工管理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手段,因此量测信息应能确切地预报破坏和变形等未来的动态,对设计参数和施工流程加以监控,以便及时掌握围岩动态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预估最终位移值、根据监控基准调整、修改开挖和支护的顺序和时机等),满足作为设计变更的重要信息和各项要求,如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重要参数(初始位移速度、作用荷载等)。 根据以上所述并结合本隧道的实际情况,将洞内、外观察、周边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