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重力学案

7.3重力学案
7.3重力学案

重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经历探究物体重力和质量的过程得到它们的关系:G=mg。

3.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知道重心的概念及规则物体的重心的位置。

二、重点、难点

理解重力的方向,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三、复习巩固

1.物理学中力的单位叫______,用符号表示;力的_____、______和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实验室里常用测量力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四、自主学习

探究一:重力的由来

探究二:重力的方向

探究三、重力的大小

探究四、重心

五、自主小结

1.请同学们在下面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结构。

2.在本课学习中运用什么学习方法?

六、随堂检测

1.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都受到的作用。这种力是由于而产生的,所以施力物体是,物体所受到的这种力的大小与它的成正比。

2.恐龙的质量可达50t,则它的体重为______________N,相当于__________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的体重。

3.小球沿斜面加速下滑,关于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

B.—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

C.物体的重心一定是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5.关于重力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和质量都不随位置而改变

B.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C.重力就是质量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质量都是不变的

6.假如没有重力,下列猜想正确的是()

A.物体将失去质量

B.物体不会自由下落

C.杯子中的水会轻易倒出来

D.举起很重的物体不容易

7.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去,则()

A.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也越来越小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却越来越大

C.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

D.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为0

8.如下图所示,物体的重力是20N,试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随堂检测答案:

1.重力地球吸引地球质量

2.4.9×105 1000

3.C

4.D

5.B

6.B

7.C

8.

高中物理5.5向心加速度、5.6向心力习题课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5.5 向心加速度、5.6 向心力习题课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有关知识,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熟练应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并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应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什么是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始终指向的合力,叫做向心力。 注意: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2)做圆周运动物体的沿半径指向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怎样计算? (1)、向心加速度公式:a=== (2)、向心力公式:F=== 3.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分析 (1)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这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2)变速圆周运动: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不仅大小随时间改变,其方向也不沿半径指向圆心.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或所有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的矢量和)提供向心力,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力,使物体产生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圆心位置,从而确定向心力的方向; ②选定向心力的方向为正方向 ③受力分析(不要把向心力作为一种按性质命名的力进行分析) ④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⑤求解并说明结果的物理意义。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如图所示,长0.40m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为0.2kg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另一端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运动的角速度为5.0rad/s,求绳对小球需施多大拉力?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内,有一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 A与碗壁间的摩擦不计.当碗绕竖直轴OO’匀速转动时,物体A在离碗底高为h 处紧贴着碗随碗一起匀速转动而不发生相对滑动,求碗转动的角速度. 例题2、如图所示,用同样材料做成的A、B、c三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 上随转台一起绕竖直轴转动.已知三物体质量间的关系m a=2m b=3m c,转动半径之间 的关系是r C=2r A=2r B,那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C.物体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D.转台转速加快时,物体B最先开始滑动

学案10:力学计算--切割、叠放1

1.小杨选择了两个高度分别为和,底面积SA∶SB=1∶3的实心均匀的圆柱体A、B进行工艺品搭建,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他从A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圆柱块,并将截取部分平放在B的中央,则A、B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求: (1)圆柱体A的密度; (2)从A截取h=6 cm的圆柱块平放在B的中央,B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3)图2中a的值. 图1 图2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为2 kg的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4×10-3 m2, 乙的体积为0.8×10-3 m3.求:(g取10 N/kg) (1)求乙的密度ρ乙. (2)求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 (3)若甲的底面积是乙的1.5倍,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Δm甲和Δm乙,再将切去部分互叠在对方剩 余部分的上方,使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请比较Δm甲和Δm乙的大小关系并求出两者的差值.

3.如图所示,棱长分别为0.2 m和0.1 m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B的密度分别为ρA=0.2×103 kg/m3,ρB=0.3×103 kg/m3.求:(1)物体A的质量m A. (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p B. (3)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李讨论后认为将正方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1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或将正方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2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V1与V2之比. 4.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3 kg/m3, 物体B的质量为8 kg.求:(g取10 N/kg) (1)物体A的质量. (2)物体A和B所受重力之比.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沿竖直方向从A、B的右侧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长方体, 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A、B被截取的长度分别为多少。

必修二5.6向心力导学案

§6.向心力——问题导读(命制教师:张宇强) §6. 向心力——问题导读 使用时间:3月3日——3月5日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进一步体会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及一般曲线运动的各自特点。 【知识回顾】 1、用线速度表示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2、用线速度表示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问题导读】 认真阅读《课本》P23—24内容,并完成以下导读问题: 一、向心力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产生这一加速度的原因一定是物体受到了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把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向心力的表达式:或。 向心力并不是像重力、弹力、摩擦力那样作为来命名的。它是根据命名的。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若物体所受的力不通过运动轨迹的圆心,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和。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始终与速度方向,其表现是。仅有向心加速度的圆周运动是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就是运动。

§6. 向心力——课堂导学 姓名 班级 一、向心力 1、向心力公式 2、向心力的来源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①明确该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平面;②标出圆周运动的圆心位置和转动半径;③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3、实验:向心力的测量 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①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 ②实验器材有哪些? ③实验过程中要测量那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1、变速圆周运动 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不指向圆心,可以把合力分解为沿半径方向的分力F n 和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 t ,F n 其中是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F t 只改变速度的大小。 总结:在圆周运动中,当合力F 与v 成锐角时,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当合力F 与v 成钝角时,物体做减速圆周运动;当合力F 与v 总是成直角时,(即合力等于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九年级物理 第二节 重力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节重力 知识点1 重力的由来 (1)万有引力:牛顿精心研究了历史上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找到有个真理“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这个力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地球对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吸引作用,物理学中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3)重力的三个特点: ①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不管质量大还是小,也无论有无生命,凡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体,皆受重力作用。 ②重力只是由于地球的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其中一个垂直水平方向的力,重力一般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的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时所受重力是不变的。例1 有关重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接触到地球,才会被地球吸引 B、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大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 C、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 D、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例2投掷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篮球;篮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这是因为篮球受到(不计空气阻力)。知识点2 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 g=9.8N/kg (有时候g也取10N/kg)(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称测量。 例3 质量为1.5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N,重为29.4N的物体,其质量为 kg。 知识点3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可由重垂线确定。或者可以说重力的方向与当地的水平面,但不可以说成垂直向下。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 知识点4 重心 (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等小地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做物体的。 (2)质点: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的物体时,为了方便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作用于重心的一个等效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一个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替代,这个有质量的点就叫质点。 (3)重心的几点认识: ①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 ②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比如: ③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与物体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所以说重心的位置和两个因素有关;质量分布是否均匀,形状是否规则。 ④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比如: ⑤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几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都无关。 经典例题剖析 例1 下列有关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物体的支持面 B、重力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空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例2 月球对其表面附近物体的引力约是地球对其附近物体引力的1/6,质量是72kg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他的质量是 kg,所受月球的吸引力是N。 例3 请用天平测出重为1.96N的物体。(取g=9.8N/kg)

高中物理-力学单位制学案(1)

高中物理-力学单位制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2.知道单位制和国际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根据力学中基本量的国际单位能通过物理量的关系式推导其他力学物理量的国际单位.3.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4.能根据单位运算简单判断表达式结果正误. 知识点一基本单位 1.基本量:在物理学中,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作基本量. 2.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1)基本单位: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①物理学中,共有七个物理量的单位被选定为基本单位. ②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 长度的单位有厘米(cm)、米(m)、千米(km)等. 质量的单位有克(g)、千克(kg)等. 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钟(min)、小时(h)等. (2)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知识点二国际单位制 1.不同的单位制在换算中容易出差错,对国际科学技术交流及商业往来极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在国际上实行统一的单位标准.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作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下表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及相应的基本单位.

1.力学中把长度、质量、力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 ) 2.由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作导出单位.( ) 3.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

4.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仅能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能确定它们之间的单位关系.( ) 5.若某个单位符号中包含几个基本单位的符号,则该单位一定是导出单位.( ) [答案] 1.× 2.√ 3.√ 4.× 5.√ 为什么规定力学中的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为基本单位? [答案] 这是因为力学研究的是物体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力与运动的关系,所以联系物体自身属性的量(质量)、反映空间尺度的量(长度)和时间必然与物体受力后的运动变化联系得最密切、最普遍、最基本.事实也证明,用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可使力学的基本单位数目最少,所以在力学中规定m、kg、s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要点一单位制的应用 1.简化计算过程的单位表达 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物理量都用同一种单位制的单位来表示,计算结果也必定是用这种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因此,在计算过程中不必把各物理量的单位一一代入,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简便.通常物理计算中都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了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3.判别比例系数的单位 由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可判别公式中比例系数的单位的有无,如公式F=kx中k的单位为N/m;F f=μF N中μ无单位;F=kma中k=1,无单位. 4.验证结果 单位制是为了测量、比较物理量的大小而建立的.因为物理公式在确定了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在解题时可以用单位制粗略地判断结果是否正确,

高中物理 第四章《力学单位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必修1

4.4力学单位制学案 【课标要求】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知道物理公式和物理量的关系。 3.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4.明确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难点:正确理解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 一、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单位制 1.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___________间的关系。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___________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__________,它们的单位叫做_________。 2.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___________。 3.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 4.在力学范围内,选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基本量,它们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基本单位。速度、加速度和力的单位,是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是导出单位。 二、国际单位制 5.国际单位制是一种_____________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它既包括_________,如米、千克、秒,又包括由它们推导出的_________。 6.在国际单位中,热学基本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学的基本量是____________,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光学的基本量是____________、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三、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7.根据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并确定该公式的比例常数. 如在国际单位制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加速度的力为1 N,即1 N=1 kg·m/s2,这时F=kma中,k=1所以F=ma. 8.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发现错误. 在查阅资料或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9.在物理计算中,如果问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同一单位制表示时,计算结果也一定是用同一单位制表示的.因此,用同一单位制进行计算时,可以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的单位就可以了. 【探讨与生成】 【问题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例1.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填序号字母) A.密度 B.米/秒 C.牛顿 D.加速度 E.质量 F.秒 G.厘米 H.长度 I.时间 J.千克 (1)属于物理量的是__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的有____________. (3)在物理量的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的是____________. (4)在国际单位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____.

5-7 向心力学案

5-7 向心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及其特点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向心力不是物体受到的一种力,它是以力的效果命名的,由其他性质的力来提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教学重点】 1.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向心力上的应用. 2.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教学难点】 1.向心力在圆周运动中的作用和向心力大小的推导及验证. 2.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要解决的问题】 1、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如何? 2、圆周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具有什么特征? 3、向心力如何定义?特点如何? 4、向心力与哪些因数有关?如何推导向心力表达式? 5、变速圆周运动的受力有何特点? 6、如何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一般的曲线运动?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学、探究、讨论、互查、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的背景材料 (二)在自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找出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及周期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配用习题】 1、典型例题 【例1】关于向心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力叫向心力; B、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的物体所受向心力是不变的; D、向心力是除物体所受重力、弹力以及摩擦力以外的一种新的力. 【例2】如图2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重力教案

第一节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 过程与方法 1.过上节力的三要素的学习引入重力的三要素,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2.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解重垂线和重心,培养学生尊重物理事实,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1.重力 重力的概念比较复杂,而且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重力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而且有些认识是不科学的,例如有的学生认为重力是物体自己施加的,这样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因而在进行“重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层次进行. (1)从观察入手,手中的物体离开手以后竖直下落,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升高到一定高度改变运动方向向下降落; (2)分析思考,物体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向上抛出的物体速度越来越慢,物体升高到一定高度改变运动方向,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3)物体下降时速度越来越快,向上抛出时越来越慢,升高到一定高度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物体受到了向下的力; (4)有受力物体必然有施力物体,这个施力物体就是地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了力.由此得出重力的概念。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关于重力的方向,在学生中易出现两个错误说法:一是把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或者误认为与接触面垂直.由于学生对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可以沿斜面下滑有感性认识,因此认为这时重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为了解决上述学生中的问题,建议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 (1)认真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然后向学生明确,这个方向被人们称为竖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从数学知识可以知道,垂直是两条线、两个平面,或者是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但是重垂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因此讲垂直向下或者讲与接触面垂直是错误的。 3.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当一个物体的几何形状及质量分布不发生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相对物体来说也是确定的,并不随物体放置的位置改变而改变.但如果形状发生了变化,其重心位置一般也将发生改变,如一个人在运动时其重心位置就会不断发生变化。 教具 重垂线、弹簧秤、钩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实验一:教师将小球放在手中,松开手,请同学们观察松开手以后小球如何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变了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然后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 小球下落,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小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回答出“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二:教师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情况。 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请同学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提问:为什么小球在抛出以后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为什么小球会改变运动方向?

力学单位制导学案

力学单位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什么?什么是导出单位? 2、了解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3、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4、能够根据物理关系式确定物理量的单位。 5、学习用单位制判断一个表达式的正误。 重点:国际单位制及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难点:单位制在求解过程中的应用。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先通读教材,勾画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国际单位)再 根据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限时15分钟。 预习案知识准备 1、回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由甲、乙两座山峰,甲的海拔是1500英尺,乙的海拔是750米,你能很容易的知道那 座山峰较高吗?(1米=3.281英尺) 教材助读 一、基本量、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1、物理量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同时, 也确定了物理量的间的关系。 2、基本量:被选定的利用物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它的一些量。 基本单位:的单位。 3、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推导出来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二、单位制和国际单位 1、单位制:单位和单位一起组成。 2、国际单位制: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领域的单位制。 3、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4、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为:、、、 相应的基本单位为:、、、 预习自测 1、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要求填空: A、质量; B、N; C、m/s; D、密度;E;m/s2;F、㎏;G、㎝;H;s;I、长度;J、时间;(1)是物理量的有。 (2)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 (3)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有,属于导出单位的有 2、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也可以是g B、㎏、N、S、都是基本单位 C、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D、㎏、m/s、N都是导出单位 探究案 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1、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时,为了在代入数据时不使表达式过于繁杂,我们把各个量换算成 同一单位制中,这样计算时就不必一一写出各量的单位,只要在所求结果后写上对应的单位即可。 例如: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水平恒力作用力下开始运动如图所示,5s末的速度是多大?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力学单位制》教学设计

。 4.4 力学单位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运算过程或结 果进行检验。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单位制的作用,即清楚物理公式和物理量的关系,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和导出单位。单位制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引导启发学生回忆所学过的主要公式,并说出这些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2)投影学生写出的公式以及式中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讲解并点评,然后提出问题: 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哪几个方面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回答。 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各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单位的知识――力学单位制。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课本中找出这几个概念: l 、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 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 什么物理量? (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发言) 2. 投影 84 页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了解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3.例题: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 7k g ,在 14N 的恒力作用下,5s 末的速度是多 大?5s 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点评: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单位制的意义。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85 页“说一说”,并回答文中提出的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问题。 点评:通过这一实例,再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单位制的意义。 (三)课堂总结、点评

5.7向心力学案

【导学案】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物理 编写人:梁述敏 审稿人:李延青 5.7 向心力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本节内容,了解什么是向心力?向心力有什么特点?,初步把握变速圆周的分析方法。 二、预习内容 1、本节主要学习向心力概念、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变速圆周运动特点、一般曲线运动及其研究方法等。其中,向心力概念,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本节重点,变速圆周运动特点及研究方法则是本节难点。 2、向心力 ,向心力是产生 的原因,它使物体速度的 不断改变,但不能改变速度的 。向心力是按命名的力,它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提供,也可以是这些力的合力或它们的分力来提供。向心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 3、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力与速度同一直线,力只改变速度 ,不改变速度 。 ②力与速度垂直,力只改变速度 ,不改变速度 。 ③力与速度成其它任意角度, 。 4、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①、实验器材有哪些? ②、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 ③、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测量那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 ④、实验过程中差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5、当物体沿圆周运动,不仅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其大小也在不断变化,这样的圆周运动称为变速圆周运动。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的原因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是始终指向圆心,这时合外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同时,产生切向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可看作变速圆周运动的一个特例。 6、一般曲线运动及研究方法: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可称为一般曲线运动。研究时,可将曲线分割为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段均可看作圆弧,这样即可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了。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 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 结合向心力理解向心加速度 4. 理解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与向心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二、学习过程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第二节 重力

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3、通过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4、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重难点的突破: 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是弄清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关键。对于重力的方向,通过重垂线来掌握。至于重心可通过小演示实验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画面:壮美的瀑布、下落的苹果。 问:由这两幅图大家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很容易想到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苹果砸到牛顿的故事。 问:瀑布为什么往下流呢?苹果为什么往下落呢?(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学生可以想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接下来师生一起认识万有引力、重力的概念,并让学生举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4的达成情况。) 至此板书今天的课题(13、2重力)。 二、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问:重力是一种力,根据已有知识,我们应从几方面来学习它呢? 学生会回答:大小、方向、作用点。 给出两袋沙土,让学生掂一下,看哪一袋重。(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问:为什么看上去多的那一袋重呢? 引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问: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对于探究我们这样组织: 1、让学生观察准备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 2、与学生分析在物体静止时,重力与拉力相等。 3、学生探究,并记录每次物体的质量及相应的重力。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5、板书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指明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单位。说明g 的取值情况。 探究结束后,及时跟踪练习,以便掌握学生的应用情况。 三、 重力的方向、重心 问:根据大家的经验,重力的方向如何?(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学生会回答:向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们可做这样的展示:取一重垂线,当其静止时,指明此时重垂线的方向即为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应是“竖直向下”。 通过组织学生检查黑板是否竖直、 桌面是否水平,认识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接下来做一小练习:作出斜面上静止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在讲解该题的基础上,指出: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对于整个物体而言,重力就好像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重力。如果在物体的重心下方有个支点,它就可以支起整个物体。 让学生用手指支起自己的笔、刻度尺等,加深对重心的认识。 问: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通过作自行车轮胎的重力的示意图,指出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四、 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互做补充。 五、 当堂检测 1、如果没有了重力,下列哪种现象在伦敦奥运会上不会出现( ) A.举重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的举起重物 B. 足球踢起来以后不会回到地面 C.跳高运动员跳起来就不能下来了 D. 拳击比赛打到身上也不会痛了 2、重600 N 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牛 B. 一个成年人 C. 一本书 D. 一只鸡 3、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B C D

2020高中物理4.4《力学单位制》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

4.4 力学单位制 【学习目标细解考纲】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知道物理公式和物理量的关系。 3.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4.明确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 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 ____________ 。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_____________ ,它们的单位叫做________ 。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____________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如,在力学范围内,选定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 是基本量,它们的单位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就是基本单位。速度、加速度和 力的单位,是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是导出单位。 2.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是一种______________ 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它既包括 _________ ,如米、千克、秒,又包括由它们推导出的___________ 。 【小试身手轻松过关】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 t= _______ k g. (2)0.1 g= ___________ kg. (3)72 km/h= _______ m/s. (4)20 cm/s 2= _______ m/s2 2.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5.6向心力导学案

5.6 《向心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 3、能够应用向心力公式求解圆周运动的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 向心力公式的运用。 自主学习 一、向心力 1、向心力:做 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指向 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 力。 (1)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始终与 垂直,只改变速度的 而不改变速度 的 。 (2)向心力是根据力的 命名,可是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 的 ,还可以是某个力的 。 (3)如果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 ;如果物体做 运动(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向心力并非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4)向心力的公式:F=ma= = 二、向心力大小的粗略验证 分析课本实验,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 1、用秒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周的 ,再通过纸 上的圆测出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测量出绳 长l 。 2、用 测出钢球的质量。 3、用公式计算钢球所受的合力F 。 4、利用公式F= 算出向心力的大小。 三、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1、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若合外力方向 与 夹角小于900,此时把F 分解为两个互相 的分力:跟圆 的F t 和指 向 的F n ,如图所示,其中F t 只改变v 的 ,F n 只改变v 的 ,F n 产生的加 速度就是 加速度。若F 与v 的夹角大于900时,F t 使v 减速,F n 改变v 的方向,综上可知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 加速度的圆周运动就是变速圆周运动。 2、一般曲线运动 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称为一般的曲线运动。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把曲线分割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看成一小段 ,然后当 作许多 不同的圆处理,再应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 【互动探究】 问题1、分析下面几种情况中作圆周运动的物块或小球向心力的来源: F F t F n O F t F n F O h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最新版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第二节 重力

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3、通过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4、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重难点的突破: 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是弄清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关键。对于重力的方向,通过重垂线来掌握。至于重心可通过小演示实验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画面:壮美的瀑布、下落的苹果。 问:由这两幅图大家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很容易想到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苹果砸到牛顿的故事。 问:瀑布为什么往下流呢?苹果为什么往下落呢?(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学生可以想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接下来师生一起认识万有引力、重力的概念,并让学生举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4的达成情况。) 至此板书今天的课题(13、2重力)。 二、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问:重力是一种力,根据已有知识,我们应从几方面来学习它呢? 学生会回答:大小、方向、作用点。 给出两袋沙土,让学生掂一下,看哪一袋重。(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问:为什么看上去多的那一袋重呢? 引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问: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对于探究我们这样组织: 1、让学生观察准备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 2、与学生分析在物体静止时,重力与拉力相等。

3、学生探究,并记录每次物体的质量及相应的重力。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5、板书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指明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单位。说明g 的取值情况。 探究结束后,及时跟踪练习,以便掌握学生的应用情况。 三、 重力的方向、重心 问:根据大家的经验,重力的方向如何?(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学生会回答:向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们可做这样的展示:取一重垂线,当其静止时,指明此时重垂线的方向即为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应是“竖直向下”。 通过组织学生检查黑板是否竖直、 桌面是否水平,认识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 接下来做一小练习:作出斜面上静止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在讲解该题的基础上,指出: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对于整个物体而言,重力就好像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重力。如果在物体的重心下方有个支点,它就可以支起整个物体。 让学生用手指支起自己的笔、刻度尺等,加深对重心的认识。 问: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通过作自行车轮胎的重力的示意图,指出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四、 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互做补充。 五、 当堂检测 1、如果没有了重力,下列哪种现象在伦敦奥运会上不会出现( ) A.举重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的举起重物 B. 足球踢起来以后不会回到地面 C.跳高运动员跳起来就不能下来了 D. 拳击比赛打到身上也不会痛了 2、重600 N 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牛 B. 一个成年人 C. 一本书 D. 一只鸡 3、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4.4力学单位制学案

4.4力学单位制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含义及力学中三个基本单位。 2. 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3.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学习难点】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自主学习】 一、单位制(认真阅读教材p77-78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 3.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 4.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的物理量都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表示,未知量的单位肯定也是表示,从而可省去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带入,使计算简便。 5.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间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关系。因此在解题中,可根据物理量的来粗略的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所的物理量的 不对,结果一定错误。 注意:高中学习阶段,要求计算时一律用力学国际单位制,故一定要掌握好力学国际单位制中物理量的单位(名称和符号)。 【合作探究】 1、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5s末的速度是多大?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说明】题中的已知量都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来表示,得到的答案也是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来表示的,因此,解题时就没有必要在式子中一一写出各个物理量的,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就可以了. 2、一个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0kg,在两个大小都是50N且互成120°角的水平外力作用下,3 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大?3 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3、一列车的质量为800 t,以72 km/h的速度行驶,运动中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若欲使列车在200 m内停下来,制动力应多大?(g取10m/s2) 4、一辆质量为2t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根据测试,这辆车在这种路面上紧急刹车时,汽车所受的制动力为4 。求汽车刹车后5秒内的位移。 1.210N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下列哪一组? A.米尺、弹簧测力计、秒表 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量筒、天平、秒表 D.米尺、天平、秒表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有关力学的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制,不能采用其他单位制 B.力学单位制中,选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长度、物质的量和速度 C.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因他在力学中出现频率很高

高中物理2.2向心力学案1(粤教版必修2)

2.2 向心力学案1(粤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经历向心力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什么力是向心力及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向心力的两种表达式和其物理意义, (2)理解向心加速度的两种表达式和其物理意义,会判断向心加速度在什么情况下与半径成正比,什么情况下与半径成反比。 (3)会根据向心力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分析和讨论与圆周运动相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向心力和向心力加速度概念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2)体会物理规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及其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略实验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途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3)通过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学习,认识实验对物理学研究的作用,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理解和应用 【知识要点】 1.向心力 利用本节教科书中图2-2-1,认真做好该实验,回答手有什么感觉?如果增大或减少转的速度,手的感觉又如何?如果松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向心加速度 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3.生活中的向心力 (1)汽车转弯——利用书中内容即可。而后讨论和分析转盘上用细线栓着的小球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转盘上木块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如何提供的,摩托车赛车手转弯时向里倾斜的向心力是如何提供的。 (2)荡秋千通过最低点,人对底座的压力、汽车通过拱形桥顶,对桥面是压力、游乐园中的翻滚过山车通过最高点时,人不掉下来的最小速度是多大等等 (3)圆锥摆 【问题探究】 问题 1 假如把地球当作一个巨大的拱型桥,桥面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半径R(R约为6400km)。地球表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地面上有一辆汽车,其重力为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N。汽车沿这条高速公路行驶,不断加速。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实际问题抽象出物理模型,共同讨论下述问题: (1)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大,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会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汽车速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为0,这时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作用力是多少?他这时可能会有什么感觉? 探究思路(1)由于汽车在行驶时,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而作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