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音乐

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音乐
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音乐

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音乐(讲稿)

041201042 朱虹启蒙运动时期的音乐文化

六大音乐断代史: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20世纪;

现在我们在日常的表达中,常常也将巴洛克时期(诸如巴赫、亨德尔的音乐)和浪漫主义时期(主要是19世纪上半叶)的音乐统称为“古典音乐”。然而,真正在音乐史中所称的“古典音乐”,是指“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按照一般的看法将J.S.巴赫去世的1750年至贝多芬去世的1827年前后这段时期,称为“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又有学者将其再划分为“前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同时,也有人将“前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称为“后巴洛克主义音乐时期”,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也称为“古典主义音乐高峰时期”;与前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直接相关的音乐风格是“洛可可”、“华丽风格”和“情感风格”,即1730-1770年,这一时期是与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相交叉的一个历史阶段。

背景原因

同其他任何音乐流派一样,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之所以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正处在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工业革命与科技的发展促使整个西方文明大大向前推进,王权与神权同时面临危机,封建社会制度濒于土崩瓦解,欧洲各地都出现了新的经济体制。

在思想文化领域,法国“百科全书派”掀起“启蒙运动”,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科学与知识的自由传播,呼吁宗教的宽容、人类的博爱。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文学戏剧界的“狂飙突进运动”,在响应启蒙精神的同时,更强调人的感官直觉,追求自然、天性和本能。这些思想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甚至可说是构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此时,一批批百科全书相继问世,众多的人文历史、文化著作出版,促使一个思想清晰、有秩序与讲究精确的“理性时代”的到来。思想的变化导致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在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乐器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提琴类乐器制造技术提高得很快,键盘类乐器如古钢琴的羽管键琴向现代钢琴过渡,这不仅大大促进了演奏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使音乐创作意识的变化,并导致音乐理论观念的发展。

就音乐而言,18世纪的音乐生活更加世俗化、民众化,音乐从教会、宫廷进一步走向市民生活。在城市中,专供市民欣赏的音乐会繁荣起来,供市民欣赏音乐会的场所大量出现,听音乐会成为市民(甚至是贵族也前往)的一种时髦风尚。此外,在城市中的酒馆、集市中,音乐娱乐性质的业余歌唱、器乐的独奏、重奏异常活跃。

维也纳古典乐派

人们常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是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家群体。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维也纳,并在那里创作出大量的经典作品。他们受到欧洲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创作出带有鲜明人道主义思想和明朗

奋进乐观的作品。他们继承了欧洲特别是德奥音乐的文化传统,并对音乐的各种体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他们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汲取了先辈作曲家的创作经验,写出形式严谨、内容深刻、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器乐和声乐作品,成为后世之楷模。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特点是简练、明晰,乐句处理得清晰明显,更平衡和具规律性,节奏音型也具规律性和简洁性;古典主义音乐具有新的强弱对比的观念;此时期器乐第一次占有了比声乐更重要的地位;管弦乐队和室内乐小组如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成了一种典型的器乐样式;奏鸣曲式是古典主义时期许多器乐的结构的基础,这一曲式可以分别用在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体裁上;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作品确立了主调和风风格的主导地位,又创造性地运用了复调对位手法,其作品既有明晰而严谨的形式,又充满深刻的思想内涵;既吸收了德、奥民间音乐的传统,又富有高超的作曲技法,这一切使他们的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从而使欧洲古典主义音乐达到了一个顶峰。

莫扎特

莫扎特4岁时创作了第一首协作曲,7岁时又写出第一首交响乐,12岁创作了第一出歌剧,他的一生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原籍是德国,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那座城中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位作曲家;母亲安娜·玛丽亚·莫札特也热衷于音乐并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在莫扎特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列奥波尔得德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答道他正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看过之后,发现这张乐谱不一般,他相信莫扎特将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作曲家,因此他开始指导莫扎特作曲并带领他举行演出。】

【给莫扎特修理过头发的理发师回忆:帮他弄头发是件很困难的事,他从来坐不安稳,每时每刻都有灵感出现,然后他就会立刻冲向钢琴,理发师只能手里拿着头绳跟在莫扎特后面。】

莫扎特的音乐人生可分为三个时期。少年时期(公元1762-1773年),萨尔茨堡时期(公元1774-1781年)和维也纳时期(公元1781-1791年)。

在少年时期的旅行演出(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1763年6月至1773年3月,莫扎特与父亲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进行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

)中,他接触了欧洲当时最前沿的音乐艺术—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德国的器乐,也认识了很多的音乐家(J.C.巴赫、G.B.马蒂尼、G.B.萨马蒂尼)和新的音乐体裁与形式。在此期间,莫扎特已出版了6首羽管键琴、小提琴和长笛奏鸣曲,写作了

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年),《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1768年)等作品。

在萨尔茨堡时期的1774-1781年(1773年底,莫扎特与父亲返回萨尔茨堡。此时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乐师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随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为了另谋职位,以便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和体会。在曼海姆时,他得到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并接触到当时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听到第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1778年5月,莫扎特抵达巴黎,由于母亲病逝,加上未能谋到职位,于是在1779年1月返回萨尔茨堡。)间,莫扎特在父亲的辅导下弥补被中断了的音乐文化学习,包括拉丁、意、法、英语等课程。同时他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包括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小夜曲、嬉游曲以及他的正歌剧《伊多梅维斯》。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反映出欧洲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新因素的出现,增强了其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与确立。

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摆脱了宫廷和教会的束缚,成为自由作曲家或独立音乐人。(1781年6月,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到维也纳谋生。)维也纳的10年是他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10年。1782年7月首演并获得巨大成功的著名歌剧《后宫诱逃》是他1781年和大主教决裂后完成的。1782年,莫扎特没有征得父亲的同意,同一位音乐家的女儿结了婚。婚后,他没有固定职业,繁忙的写作和演出活动以及家庭中接踵而至的悲剧(孩子的接连早夭、妻子重病),精神上和债务上的沉重负担,压得他透不过气。莫扎特和在维也纳的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了四重奏和交响乐的创作经验。1784年,莫扎特加入“共济会”,热心参加了这个带了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秘密宗教团体的活动,他对其中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以此思想启示写出了许多作品。歌剧《剧院经理》、《费加罗的婚事》、《唐璜》、《女人心》都是在维也纳完成的。1791年9月他写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并在重病中写作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未能全部完成,便与世长辞,死后他被葬在维也纳的贫民公墓。

代表作品

①歌剧:《费加罗的婚事》、《唐璜》、《魔笛》。

②交响曲(50部):No.31.D大调《巴黎》(1778年)、No.35.D大调《哈夫纳》(1782年)、No.38.D大调《布拉格》(1786年)。

③协奏曲(50余部),钢琴、小提琴等。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继承了巴洛克协奏曲的传统,发扬了新的创造精神,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

④弦乐四重奏:K.387,G大调、K.421,d小调、K.428、K.458、K.464、K.465.献给海顿的6首(1782-1785年)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莫扎特的思想和风格,显得格外突出,它们既有海顿四重奏声部独立性强以及艺术含量、技术含量的丰满均衡的品质继承,又有莫扎特自己所具有的真挚亲切、明快开朗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状态。

⑤五重奏,弦乐五重奏、单簧管五重奏、钢琴五重奏,古典主义均衡感。

⑥钢琴作品,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幻想曲、二重奏和双钢琴。

贡献

他是西方音乐历史上第一位脱离权贵保护自由作曲家。自从莫扎特之后音乐家才渐渐意识到自由的重要,直到贝多芬之后音乐家才真正找到了尊严。

在音乐史上他进一步完善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并把四重奏这一个新形式推向高峰。在歌剧上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

他的作品几乎涉及了当时已知的所有音乐形式。很多作品例如:单簧管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安魂曲等等成为后世的范例,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能作出与之并驾齐驱的作品。他为日后绵延300余年的音乐历史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莫扎特死因

缺少维生素D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前大气物理学家威廉·格兰特认为:1762到1783年间,莫扎特的感染症状多出现在10月中旬和5月中旬。这是因为在纬度较高的奥地利萨尔茨堡,人体由于缺乏光照而无法合成维生素D,这一情况可能持续达半年之久,以致莫扎特无法抵御疾病的侵袭。

旋毛虫病旋毛虫病是食用生的或没有煮熟的含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而引起的,旋毛虫病的症状是四肢肿胀、发烧,并且全身发痒。在莫扎特生活的年代里,严重的旋毛虫病可以致命。而莫扎特生前也抱怨说身上很痒。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专家简·赫希曼是根据1791年10月7日莫扎特写给妻子康斯坦丝的一封信推断莫扎特的死因:莫扎特在信中写道:“你猜我闻到了什么味道?猪排味!多么好闻的味道啊,我要去吃,并祝你身体健康!”写完这封信45天后,莫扎特就离开人世。旋毛虫病的潜伏期一般是50天,这与莫扎特的死亡时间相吻合。[32]

头部受伤1880年,由萨尔茨堡居民建立的莫扎特国际基金会是一个私人非赢利组织,用来保护莫扎特的遗物。长期以来,“莫扎特头骨”一直是众多专家的关注焦点。1991年,法国人类学家普奇根据头骨左侧太阳穴一处骨折得出结论:莫扎特可能是偶然摔倒受伤的,最终死于头部受伤的并发症。这个结论也与莫扎特死前一年头疼得非常厉害的传言有关。[33]

死于情杀在三联书店推出的《莫扎特的爱与死》中,地质学家许靖华在音乐中找寻真相,认为莫扎特是为情自杀:一个逝世多年的人,只能从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事件发展过程来推论。许靖华经过研究,发觉莫扎特爱上了自己的学生玛达伦娜,并且是有夫之妇。他与玛达伦娜冒死相爱,虽然不为社会所容,但他不愿忏悔。许靖华假设莫扎特与玛达伦娜的情事被她的丈夫霍夫德迈尔发觉,霍夫德迈尔与玛达伦

娜达成一个协议:如果莫扎特喝下毒药,玛达伦娜就可以免于一死。于是莫扎特喝下毒药身亡。[34]

死于谋杀《音乐周报》曾经写道:“因为他的尸体肿大,所以人们认为他是被毒死的。”后来,莫扎特的第一位传记作家弗朗茨·克萨韦尔·尼梅切克写下了据说是莫扎特于1791年秋天在维也纳普拉特公园对妻子康斯坦泽说的话:“我活不长了,当然,有人给我下了毒!”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莫扎特真的讲过这句话。

评价莫扎特

1、莫扎特不是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但他的确是一个音乐天才。(安德鲁·莫劳夫奇克评)

2、莫扎特是一个天分极高的艺术家,在西方音乐史中,他被毫无疑问地公认为是音乐界的旷世奇才。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大众文艺》评)

3、在公众的尊重和爱慕方面,莫扎特的地位在其他作曲家中无出其右;他是西方音乐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与海顿、贝多芬一起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成就推向顶峰,他以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进行创作,而且五一不是出类拔萃;他的趣味、他对形式的驾驭自如。虽然他只在人世间停留了短暂的35年,但却为人类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不列颠百科全书》莫扎特专栏)

4、莫扎特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罗曼·罗兰评)

电影《莫扎特传》(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莫扎特传》是米洛斯·福尔曼执导的一部电影。影片以倒叙手法,既表现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现了追逐名利但却才能平庸的宫廷乐队指挥萨利埃里与才华横溢、但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片中,萨利埃里运用手中的权力,剥夺了莫扎特的演出机会,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使他陷于贫病交加的绝境,英年早逝,被葬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公墓里。曾经烜赫一时的萨利埃里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为世人赞颂。《莫札特传》从一个宫廷乐师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天才莫扎特的一生。

他的爸爸,只想让他回到原来的沙塞堡,以为那里有人保护他,却不知道在那里莫扎特会失去最可贵的自由;他的爱人老婆,只想让他赚钱,赚能拿到手的钱,

却不关心他的身体和内心,甚至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离他而去,最后莫扎特的死她亦难辞其咎;那教皇,那皇帝,也不过是想控制他,借他来炫耀自己的虚荣;那个剧院老板也只是因为他的歌剧可以帮他赚钱;

音乐演讲稿4篇

音乐演讲稿4篇 *目录 .音乐演讲稿 .音乐教师师德演讲稿 .竞聘音乐教师职位演讲稿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演讲稿 【小学音乐教师师德演讲稿】 作为一个工作还不满两年的新老师,我不敢在各位前辈们面前大肆谈论“师德”的内涵和外延。今天所言,只是在职期间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的感受。错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的作者郑杰老师的一句话,“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每句话都正确,但我能保证我每句话都出自真诚”。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 师德这个词,只要在百度搜索栏里一键入,马上会有成千上万条信息铺满屏幕,让你应接不瑕,随手点开几条链接,总会发现大同小异。这并不奇怪,教育史伴随首人类文明史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产生了无数教育大家,他们身上的优良传统都被人们发扬并继承到了今天。尤其是被称作“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教育者们都用自己的气节操守人格教育感染、薰陶了一

代代的仁人志士,给后人树起了师德的丰碑。渐渐地,人们自然而然地为“师德”二戴上了越来越多老师所难承受的光环,贴上了“崇高”、“伟大”、“神圣”等标签。稍不小心,老师们便会踏入雷池,成为“千夫指”。今天,街头巷尾无论何人都可以随便拿“师德”说事,当“范跑跑”、“杨不管”事件频繁发生时,人们指责声不绝于耳,而没有人会去体谅老师们的难处。我们当然不能说他们的行为值得效仿,但的确该引起我们的深思。究竟师德有广的外延?它有无好坏的标准?如果有,那么又是什么? 我总觉得,当师德被大张旗鼓地去宣扬,去“学习”时,便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某些本真,似乎让人觉得教师的职业道德已经要到底线。而实际上,既然选择作为人师,那么,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在从事这份职业前对它的特殊性已有所了解,而且在刚参加工作时,一定也充满激情与干劲。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守着教育事业,这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可是当人们把师德“崇高”的帽子硬要强戴到我们的头上时,这“德”就变了味。我敢说没有一个老师不想为孩子好,我们需要的,仅仅只是去找到那么一种最适合爱孩子的方式。我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差……,这并不只是生存的方式,而是我们凭着一颗良心在做事。xx年地震中的那些留下光辉事迹的老师们用他们的行动来向世人展示了我们的老师队 伍并没有像人们想像的快到边缘。xx年区里开展的“学抗震英模、树新时代师魂”活动中,也让我真正被伍家教师们的精神所感动。其实,我们都只是普通的老师,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启蒙运动教案(2)

第七课启蒙运动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内容 2、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通过对伏尔泰、孟得斯鸠、卢梭等人观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上形态的反映”同时让学生学习启蒙思想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启蒙运动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2、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难点: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课时:2课时(8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3分钟) 利用巴黎的标志图片,引出巴黎先贤祠,讲述伏尔泰的故事,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建筑,你们会想到法国的哪个城市呢?(巴黎)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一定不会忘记去观看这个被视为巴黎标志的埃菲尔铁塔,但是,除了铁塔外,还有一处地方是所有去巴黎的游客都不可忽视的,那就是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栖身于先贤祠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的条件非常苛刻。许多享誉世界的伟人,如巴尔扎克、莫泊桑、笛卡尔,至今仍不得入其门。即便是有幸入室的伟人、通常也很难觅到一个宽敞的位置。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在整个墓群的最中心,最显眼的位置,有这么一个墓室,里面耸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他右手捏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纸,昂首目视虚空,似乎是在写作的间隙中沉思。旁边的棺木上镌刻着金字,上面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这是谁呢?这是历史上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是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是法兰西的思想之王,甚至被誉为是欧洲的良心。他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课。伏尔泰正是这场启蒙运动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跟我走进这场运动之中,看看它究竟是怎样影响这个世界的。 进行新课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30页,第7课、启蒙运动。请同学们现在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的第一目,理性时代的到来。分别找出什么是启蒙运动,何谓理性? 【板书】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教师提问)好了,同学们,在看完课文后,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什么是启蒙,什么是启蒙运动,以及何为理性。 (学生回答) 名词解释: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Enlighten)“点亮、照亮、智慧、光明

艺术欣赏期末复习

《艺术欣赏》期末复习要求 考试方式 开卷,笔试。90分钟。 考试题型 1、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2、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3、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4、赏析题(40分) 考核范围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考核范围为:教材全部章节。 答题要求:填空不得有错别字,一空中若有一个错别字,则整空不得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论述题考核范围为:重点章节(见下面重点复习内容)。 答题要求:要点归纳完整,举例恰当,分析合理。 赏析题范围与要求:以网上公布的20幅绘画作品为赏析对象,写一篇500-700字左右的赏析或两画比较赏析的文章,标题自拟。 答题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作品,并描述你自己观画后的感想。比如,你认为画好,好在什么地方?画不好,是什么原因?如全部抄书,没有自己的观感,则酌情扣分。具体赏析要求与范围见后。 重点章节复习内容 第一章艺术欣赏引论 “艺术欣赏”的概念; 举例说明你对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性质的理解;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区别; 如何才能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举例说明为什么说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应重视对艺术形象的整体把握? 中国古代美学中有“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说法,请举一例说明,你如何理解在艺术欣赏活动中的这种现象? 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请举例说明。 第二章建筑艺术欣赏 建筑的艺术语言有哪些? 它与绘画、雕塑的艺术语言有哪些共通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简述建筑艺术精神属性的几个层次; 比较中国园林和欧洲园林的文化内涵和它们的外在形式。 掌握中外主要建筑的风格特点。 比较雅典帕提侬神庙、法国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德教堂三大建筑特点,说明三大建筑与历史文化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绘画艺术欣赏

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骆徽, 王志红, 刘雪飞 (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 关于西方启蒙运动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 已有许多学者撰文探讨。但对二者的比较研究还比较薄弱, 故文章就二者的主导性倾向进行总体比较, 以揭示其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特征, 以使这一段有关启蒙思想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晰。 关键词: 启蒙; 中西启蒙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启蒙的涵义 “启蒙”一词在法文中为光明、智慧之意。从语词上看, 启蒙是启发人于蒙昧之中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大师康德指出, 启蒙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 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 是获得了勇气的个人运用理性反思并且走出传统束缚的过程。法国当代思想家福柯则认为启蒙是一种哲学的气质或态度, 它可以被描述为对我们的历史时代的永恒批判。历史上的霍布斯、孟德斯鸠、狄德罗、杰斐逊、马克思、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等, 都是他们所处时代充满理性之光的启蒙思想家。从这种意义上讲, 启蒙是一种理性生活方式, 是先进知识分子为促进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与社会现代化而做出的一种努力。 二、启蒙运动概述 西方启蒙运动从兴起( 14 世纪) 到发展( 18 世纪) 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文学、美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启蒙思想家最初用自然神论, 后来用无神论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 在哲学上以机械唯物论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 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 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 用自由平等和理性原则批驳中世纪的等级特权, 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无知、传统偏见,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为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理论上铺平道路。启蒙作为一种西方近现代思想范式和文化命题, 自19 世纪中叶至20 世纪末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引入、兴盛到出现危机的过程。较早体现出思想启蒙特点的是士大夫们自我启蒙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 以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为主的思想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严复、梁启超等一批先进人物积极传播西方文化思想, 特别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帝制, 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但这次革命没有经历西欧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人民群众没有真正觉醒, 反革命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理想未能实现, 它的思想启蒙任务在之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才得以完成。五四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最大的缺陷——思想启蒙,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反对封建特权, 要求政治民主;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 促使人们更迫切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文化运动大体经历了以自由主义颠覆儒家文化、复以马克思主义取代自由主义而建构新意识形态的思想过程, 是一个启蒙思潮与革命思潮消长兴替的过程。危机是革命的先导, 启蒙则是革命的催化剂, 启蒙与革命分别是危机的思想回应和政治回应。新文化运动成为共和革命与共产革命之间的一个短暂插曲, 转型时代的危机, 宪政和现代化运动的挫折,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孕育了激进的启蒙思潮。五 四运动以后, 新思潮由“价值重估”而“社会改造”的政治化转向, 预示了现代中国启蒙与革命嬗替的历史趋向, 转型时代激荡的启蒙思潮至此落潮。 三、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五四新文化运动历来也被称为思想启蒙运动, 因为它与欧洲18 世纪启蒙运动有着渊源关系, 二者所表现出的反封建文化的激进批判精神、崇尚理性精神和革命导向作用是一致的。现在我们站在新世纪去反思近一个世纪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会发现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与西方

传播正能量演讲稿(精选5篇)

传播正能量演讲稿(精选5篇) 传播正能量演讲稿(精选5篇) 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现如今,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播正能量演讲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传播正能量演讲稿1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我是xx公司的员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播正能量》。什么是正能量?在我看来,能让你积极有活力的,就是正能量。一个阳光般和暖的微笑,就能映照出一天彩虹一样的心情,正能量其实很简单,无处不在。简而言之,能让你激动并振奋的,那就是你所需要的——正能量!这种本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如今也慢慢的实化起来,科学研究表明,快乐的时候能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的物质,正能量能有助于我们的健康。诚然,乐观开朗本来就是健康的一部分,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态度,总是有益无害的。而反观现实,冷漠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我们可以对一个被车碾过的小孩视若不见,也可以对因路滑而滑到在街上的老人熟视无睹,负面的能量似乎在暗中隐隐涌动,汇集。如果没有正能量,万物枯萎,动力机都会停下,人类更是无法生存。对于我们来说,正能量并非维持生命,而是给予我们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爱的力量。这种正能量是能传播的。是的!我们需要正能量,给自己充满正能量,给社会传播正能量!如何找寻正能量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他认出获得,但是整日靠他人“接济”未来的正能量又何能缓解现代都市的压力,况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损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事实上正能量也正是这样藏匿于我们的眼皮底下:也许就溶在一杯咖啡里面,也许就隐于一行优雅的诗句里,也许就呆呆地在每个慵懒闲适的恰到好处的午后等着我们。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能量,正能量并非与什么东西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只要我们想就可以创造出无止境的正能量,从别人出汲取,不如自己创造。可有的人总爱抱怨说,我的上司太苛刻了,我的老师太严厉了,我的父母一点都不关心我的想法,总之我的环境整个儿一个都是负的,我何去寻找正能量?与积极乐观的人交往能感受到他们传播给你的正能量。正能量还包括了爱与奉献,传播爱也是正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把正能量继续传播下去,我相信你一定会生活在一个积极快乐的环境

启蒙运动的背景与意义

启蒙主义和启蒙运动哲学 摘要:理性主义。阐释理性主义的含义: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 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这里涉及了一个思考什么(人的权利),怎样思考(科学的方法)的问题。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他们把理性主义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打倒。 关键词:理性,批判,自由,民主,平等 正文: 启蒙运动的背景与意义 (二)、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类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播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而启蒙运动开启了理性的时代,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启蒙运动的发生背景(原因): (1)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启蒙运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政治却仍是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占统治地位。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首先必须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于是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利的思潮兴盛起来, 形成了以宣传理性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这正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权压迫。

与法国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出现深刻危机恰成对照,此时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不仅日益强大,而且对封建专制统治日益不满,这就为法国封建秩序下原有的阶级构成和阶级矛盾注入了全新的因素,资产阶级开始担当起第三等级广大群众反对封建统治最顽固的领导者的历史使命。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3)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就,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是产生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条件。科学促使法国启蒙运动洋溢着崇尚理性、确信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精神。杰出的科学成果及其广泛应用,推动者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使启蒙思想家们深信:人只要从屈服于神转而面向自然、征服自然,就能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获得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科学的本质就是启蒙,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法国启蒙思想家是科学战士,他们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研究自然科学,传播新的自然知识,力图以此来促进社会革新。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如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在这一风气影响下最伟大的发现,它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牛顿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宇宙法则,这个法则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这样一来,自然界就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机器,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科学被人们所认识。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类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永恒的法则。到18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研究在物

传递音乐正能量演讲稿

---------------------------------------------------------------范文最新推荐------------------------------------------------------ 传递音乐正能量演讲稿 每次新生开学前我都会做一项很全面的调查,有记名的个人调查:个人才艺,同学们会把自己会的各种乐器或者自己会的舞蹈写上,是否参加过校合唱团或者声乐比赛。还有一项不记名的调查:你所在的小学音乐课模式是什么,你喜欢的课堂模式是什么样的,推荐一些你喜欢什么样的歌曲。十几个班级的调查收齐统计后,就知道现在这一届这个年龄的孩子的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水平以及他们所关注的内容和兴趣点。这些推荐歌曲里,以青春校园、亲情励志居多。当然也不乏一些小清新的爱恋和一些愤世嫉俗的吐槽歌曲。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传递音乐正能量。不止一届孩子推荐到两首歌曲:老师你好、考试什么的都去死吧。我不知道在座的老师是否听过这两首歌曲。当然,这两首是反面例子。音乐是浓缩的文章,提炼千百遍的精华,在加上一个灵魂的歌者,就能让音乐撼天动地,直指人心。 《礼记·乐记》阐发了孔子的思想:乐者,通伦理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这段话,把音乐在人格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讲得非常透彻。古战场有号角冲锋,击鼓鸣冤,御驾出行鸣锣开道。有专门表演歌舞的瓦子勾栏,有距今九千多年历史的河南舞阳贾湖骨笛,夏商周时期用井田 1 / 8

制、分封制、礼乐制来支撑政治制度。用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教化道德伦理,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这些无一不说明音乐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深远影响。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古有孔子欣赏韶乐,感叹不图唯乐之至于斯也。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更有韩娥高歌,令人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音乐就像是一朵花的香味,鲜艳的颜色并不能诠释这朵花所有的美丽。 音乐就像我们需要的空气一样。在我们周围维持我们正常的生活。你无法想象,一个没有音乐的世界会是多么可怕。影视没有配乐,只有干巴巴的对话和场景,手机只有震动,大街上只有吵闹的人群,咖啡馆、西餐厅只有压抑的就餐。 音乐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可也不能避免负面的东西。最近炒得热火朝天的姚贝娜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才能传递音乐的正能量。大众总是喜欢关注名人光环下的阴影部分,比如谁有了外遇,谁离了婚,谁和谁有八卦,而忽视了这些人他们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歌曲不是张嘴就唱,舞蹈不是随手而来。没有台下的十年功,永远不会有台上风光的三分钟。而现在的浮躁的社会,夸张的传媒只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所有的只是为了关注度和围观人数。忽略了音乐的本质,忽略了礼乐之帮的根本。姚贝娜这位生命的歌者让人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拓展与深化 讨论: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在法国形成高潮。英国的启蒙运动具有渐进、温和的特征,法国启蒙运动具有激进、批判的特征。为什么? 一、启蒙运动的结束 材料一 18世纪的人在“自然”里看到的是秩序、简明和规律;也有人像某些浪漫主义者那样看到的是无规则、不讲规则、自由精神、追随“自然”而不墨守成规。启蒙运动衰落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它诉诸“自然”时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自然”有一个明确的而毫不含糊的权(P203)威标准,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 ——〔美〕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这场大灾变促成了启蒙运动的结束。大革命从18世纪哲学家那里获得了启示和理念。但是,首先,它很快就横扫了他们的文雅规则,进而探索前所未闻的政治领域;其次,它规模如此宏大,使人不由地认为它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不言而喻,也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它的暴烈和过激引起了反感,导致人们反对所有那些被认为激发了大革命的理念。欧洲知识界大多追随伯克和梅斯特尔,反对法国大革命以及作为其背景的思想运动(指启蒙运动——译注)。 ——〔美〕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据材料一、二,指出启蒙运动结束的原因。 二、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人的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人的思想的解放两个方面,也就是要使人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启蒙运动使人文精神得到了深刻圆满的体现。在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进行深刻探讨的过程中,法国的卢梭(1712—1778)和德国的康德(1724—1804)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主张依据契约而建立的国家“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侵犯人民利益、侵害人民自由的专制政权。 康德赞成卢梭有关人生而自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思想的自由。康德道出了启蒙运动的真谛:“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康德解释说:不成熟状态并不是指人缺乏理智,而是指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和决心来运用自己的理智。 ——人民版历史必修3 材料二启蒙运动给人类留下深远影响的还有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广义的浪漫主义是指一种倾向和态度:它宣扬人的感情至上。它本身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象的和情感的。它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和背景,描写、讴歌人的情感和业绩。我们所熟知的一些诗人如拜伦、雪莱、歌德等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1孟德斯鸠 主要主张: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所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直到现在仍为一些国家所使用。 2.伏尔泰 主要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的,不能被剥夺。他主张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曾经说过:“我不能同意的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还尖刻地抨击了天主教回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切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热狂作斗争”。 3狄德罗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4卢梭

传递正能量演讲稿

传递正能量演讲稿 传递正能量再创新辉煌 一个阳光般温暖的微笑,就能传递出彩虹一样的心情;一个善意的举手之劳,就能给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一番真诚的问候,一句轻声的鼓励,甚至是一曲感人的歌曲,都能给人带来快乐,让人感受到爱。如何传递正能量呢?我的答案是:向我们身边感动的人学习,做感动的事,传递正能量,再创企业新辉煌! xx年3月,我来到公司开始了三个月的实习,当时 被分配到一车间,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季节,频繁的风雪,但有一个人带给我很多温暖,她就是一车间核算员马晓岩。刚来的时候看着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总是很不解,可是很不好意思去问为什么是那个数字,觉得很不好意思开口,每次都是马姐到公司财务问清楚后帮我解答心中的疑问。她总说,不管什么事,只要不懂就要多问。那年在一车间实习的日子很开心,很充实,她很阳光,带给我温暖,教我怎样去工作,怎样去适应工作环境、工作制度以及企业体制文化,也教我处事待人的道理。 xx年7月我被正式分配到库尔勒分公司,那年有一个人给我印象深刻,时刻带动我,鼓舞着我不抛弃不放弃。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

以为他是民工,黑黑的皮肤,走路一拐一拐的。那时候跟着他,每天面对的不是石头就是破碎机,他很少跟我说话,每次设备维修,除了安排我们怎样去维修 以外,还要亲自动手,说时迟那时快,他要么钻进破碎机里面,要么爬输送带下面,每次维修结束后浑身都是灰尘和油渍,可是他依然很开心,对他来说好像就是一场游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苦,什么叫做累,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枯燥,只有乐趣,他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在他的精神带领下,我加倍努力,不但学习破碎机结构,破碎机维修,而且学习了生产线管理,第二年我可以独立带班进行道碴生产作业了。他就是韩军同志,他是我崇拜的榜样,业是我们公司的榜样,年轻一代的我们就是要学习他不屈不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年轻一代的我们每天要告诉自己:我们很年轻,我们很直溜。 xx年3月很荣幸到公司计划部工作,刚到计划部第一年,张部长和罗芳教我部门业务知识,张部长从头到尾讲述业务知识,罗芳在实际工作中教我业务知识。虽然xx年的我就像一个榆木疙瘩一样,工作中笨笨的,但是她们俩还是很耐心地,一遍一遍地给我讲原理,讲工作方法。

第7课 启蒙运动的兴起

第7课启蒙运动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识记启蒙运动相关的基础知识 3、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 1、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2、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本课的引言是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的。文字内容着重指出了在18世纪的法国,人们开始摆脱政府和教会的禁令,对现实社会一切现象表示质疑,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见解,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问题。图画则形象地补充了文字内容。引导学生浏览图画,配合阅读文字内容,解决两个问题:1.从图画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2.说明什么问题?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的发展、法国社会的现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1.理性时代的到来不是偶然的。 从17世纪的欧洲发生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理性时代到来的条件。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这一变化引起了欧洲国家的广泛注意。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如笛卡尔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唯一方法是数学推理,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这二人的观点打破了束缚人们头脑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之风随之盛行起来;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则是在这一风气影响下最

艺术欣赏作业3、4

艺术欣赏作业3答案提示: 一. 1B 2B 3D 4D 5D 6B 7A 8C 9B 10A 二. 1.(参见教材10—11)要点:艺术欣赏中之“再创造”,是指欣赏者……(P.10) 首先,艺术欣赏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和依据,艺术形象规定了欣赏者的感觉、想象体验和理解等认识活动的基本趋向和范围。其次,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只不过欣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借艺术作品而开发的。欣赏者在艺术形象的诱导下,结合本身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去深化情感体验,使艺术形象的生命在欣赏活动中更加活跃、丰富。再次,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和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艺术欣赏中的想象虽受艺术形象的制约,却具有更广阔的社会内容。“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再创造”的特点是:欣赏者的想象性;欣赏者的个性差异;欣赏者对艺术爱好的多样性。举例略。 2.(参见教材28—30)要点:欧洲园林:几何式,构图、布局均衡匀称,井然有序,崇尚人工美;中国园林:自然式,诗情画意,崇尚自然,步移景移。中国园林南北又有不同特色。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豪华富丽;南方园林设计精巧,风格雅致。两者都有独特的自然美和人文美。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自然美,用水池、假山、花草、树木营造自然环境,讲究亭、台、楼、廓、榭,建筑形式美,与自然环境协调;二是采用楹联、匾额、碑刻、书画、题记等,营造文化氛围;三是含蓄深沉,平易精致,融风景美、艺术美、文化人文美为一体。 3.油画与国画在内容与表现形式方面有什么不同,它们在语言运用方面,是怎样突出各自的特性的?(书P36,复P30) 材料和工具: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其特点是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内容与表现形式:西方绘画注重宗教与世俗,神话与现实;中国画注重描绘山水、花鸟、人物。从表现形式方面,西方油画注重形与色,中国画注重线与墨;西方写实,中国写意;西方注重焦点透视,中国崇尚散点透视;西方油画带框,中国画卷轴,或用镜框承载装裱后的作品,且诗书画印合一。 (参见教材36)要点:除了工具、材料、表现主题的一般区别外,还有下列重要区别:(1)中国画尚意,西方画尚形;(2)中国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画重再现、重理性;(3)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手段,西方画则主要由光和色来

传递青春正能量演讲稿

传递青春正能量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流星虽然易逝,但是它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传递青春的正能量,让我们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青春的我们要勇于承担起我们的责任,踏实认真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奉献出我们的青春,这不仅仅是口号,更是我们青春正能量的传递。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传递青春的正能量!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是的,古今中外的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来形容和赞美青春,青春是满腔的热血,是激情与渴望,是活泼泼的思想,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是附丽于使命的奉献、开拓和进取。每当我面对校园里和我一样年轻的莘莘学子,他们每天忙碌而充实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我就明白了:青春是永不言败的责任,是为着实现14亿人几千年来的“中国梦”的使命! 想起革命时代,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织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之图。林则徐用虎门销烟的实际行动响应了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鲁迅用犀利而有正能量的文字发出了狂人的呐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写下了壮丽诗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周恩来用

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诠释了什么才是青春的正能量:没错!矢志不渝,追求真理,就是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作为一名最强烈触碰时代前沿和民族跳动脉搏的在校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肩负使命,才无愧于自己光彩照人的青春呢?我们应该明白,拥有使命的青春是奋发向前、无所畏惧的,也是所向无敌的,而青春需要正能量的支撑,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支撑,我们才会义无反顾地挥洒自己的青春,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今天的我们正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冉冉升起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在校学子一步一步去努力实现。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短暂时光,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不断提升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技能水平,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去;努力锤炼优良品德,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当我们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的事业、时代的事业紧紧相连,我们所创造的青春才将永 恒!“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今天,我站在这里,以青春的名义进行演讲,我们是这个时代最朝气蓬勃的青春使者,我们为自己代言!请大家大胆地鼓掌,用掌声传递能量,用掌声迎接美好的未来!中华儿女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期盼和梦想,就是凝聚力量、为中国梦而共同奋斗的力量源泉。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的背景及其特点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的背景及其基本特征 【摘要】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在革命前为启发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在法国兴起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西方后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整个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关键的影响,最终使法国走进现代文明发达国家行列。 【关键词】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背景特点 虽然启蒙运动最早的源头可以一直溯源到17 世纪的英国, 但是其发展并最终走向高潮,产生深远影响的地方却是在法国。“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而要驱散现实的黑暗就必须使用理性的阳光。因此,所谓的启蒙完全是针对“中世纪只知道的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而提出的,而“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身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由此,启蒙思想家用人的思考和判断去剥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以此达到资产阶级所号召的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一、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18世纪的法国成为欧洲大陆封建势力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专制统治、等级制度、天主教势力盛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特别尖锐。自文艺复兴以来,神学权威在西欧各国虽遭多次打击,但在法国却仍然相当严重。18世纪的法国,“教士是无恶不作的伪善者,教皇是古老的偶像,人们按习惯向他“焚香”,可他只是一名大魔术师。法国国王是仅次于教皇的大魔术师,用严刑峻法压制臣民,又利用一些有钱人的虚荣心卖官胃爵,肆意挥霍和挑动战争。”①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是西欧封建专制的典型。君王乃绝对权威,神学乃绝对真理,任何对现实稍具改变的念头都不允许存在。波旁王朝的专治统治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牢笼,因而也成为正在成长着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众矢之的。 在法国启蒙运动正在兴起时期的法国统治者路易十四在法国统治了七十三年(1643一1715),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最久的一个封建君主,也是法国有名的暴君。漫长的路易十四的统治,是法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过程。路易十四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王权,强化国家机器,使中央王权空前强大。他流放部份法官,宣称“联即国家”,从而使高等法院丧失了对国 ①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1721年出版

专题世界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专题一世界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史上欧洲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资产阶级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无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 同:都解放了人们思想,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①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而社会进步又会促进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运动对今天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启示: 1、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和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 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

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 (1)材料一是谁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2)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请举出二例受此观点影响的欧美革命。 材料三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l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恩”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2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案:(1)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或以人为本的思想)。 (2)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3)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成立。 (4)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艺术欣赏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文科、艺术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主要通过作品的赏析,给学生讲授初步的艺术知识,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与本课程相关的文学类课程,为它提供了文学类与艺术类的比较;文学概论、马列文论和美学原理为它提供了分析艺术现象的观点与方法。而本课程又将丰富对艺术普遍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文学类课程以及马列文论、美学等理论的学习。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艺术欣赏引论、建筑艺术欣赏、绘画艺术欣赏、雕塑艺术欣赏、工艺美术欣赏、书法艺术欣赏、音乐艺术欣赏、舞蹈艺术欣赏、戏剧艺术欣赏、戏曲艺术欣赏、摄影艺术欣赏、电影艺术欣赏等十二个部分。除引论外,各部分艺术欣赏的基础知识与具体作品赏析的比例约为1:1。 本课程的教材分为文字教材与音像教材两类。文字教材是由杨辛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欣赏概要》。音像教材是36讲的电视课,由教材的编写者,各门类艺术的专家、学者主讲。电视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中央电大还发行了光盘,供教学使用。 本课程总学分为3.5学分,课时数72学时。 本课程是教改课,由省电大统一组织教学、命题和考试。 第一章艺术欣赏引论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把握艺术欣赏的本质,了解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艺术批评的关系,掌握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思想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一、艺术欣赏的本质 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二、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 1.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 2.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地接受; 3.艺术欣赏中“再创造”和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 三、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1.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 2.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艺术的审美特性; 3.重视对艺术欣赏的整体把握; 4.不断深化和扩展已有的审美感悟; 5.把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 6.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在欣赏中实现各类艺术相互阐发、触类多通。 第二章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多种艺术语言,了解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建筑作品的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建筑艺术的具体作品。 一、建筑艺术语言 ㈠建筑和建筑艺术的一般特征 1.建筑的双重性:物质性、精神性; 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 低层:安全美和舒适感 中层:美观、悦目 高层:赏心 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 ㈡建筑艺术的语言 1.面;2.体形;3.体量;4.空间;5.群体;6.环境。 在建筑艺术语言中对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 ㈢建筑艺术文化内涵──建筑艺术特殊的文化价值。 二、建筑艺术作品欣赏 1.《雅典帕提侬神庙》单纯、明朗和愉快的风格。 2.《巴黎圣母院》所体现的哥特式建筑特点及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精神。 3.《罗马圣彼得教堂》的集中式平面和穹隆屋顶。单纯、明朗的造型

中国近代思想

无政府主义思潮 ?无政府主义,又译为“无强权主义”、“无治主义”、“安那其主义”,是一种反映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要求的社会思潮。 ?无政府主义盛行于19世纪后办期的欧洲,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施蒂纳、法国的蒲鲁东、俄国的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 ?基本主张是:反对一切权力和权威,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否定一切国家政权和任何政治组织,要求建立无命令、无权力、无服从、无独裁的“无政府”的社会。 一、无政府主义的传入 ?19世纪晚期,《万国公报》、《西国近事汇编》等中文书刊已零星报道了关于无政府主义和俄国虚无党的消息。 ?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无政府主义和虚无党作了较早的介绍宣传。 ?日本是中国人早期接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中转站”。 ?幸德秋水《广长舌》(1902年) ?福井准造《近世之社会主义》,西川光次《社会党》(1903年) ?张继《无政府主义》(1903年) ?《自由血》《虚无党女英雄》《虚无党》1904年) ?这时无政府主义宣传矛头直指专制主义,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 二、天义派与新世纪派 ?《天义报》半月刊(1907年6月—1908年1月) ?《衡报》(1908年4月——10月) ?主持人:刘师培,何震。两人1907年初赴日,加入同盟会。6月,开始宣传无政府主义。 ?《新世纪》(1907年6月—1910年5月) ?《新世纪丛书》主要成员:吴稚晖、李石曾、禇民谊。 ?天义派与新世纪派基本观点一致,要求排除强权的代表——政府。 ?刘师培:“独立、自由二权,以个人为本位,而平等之权必合人类全体而后见,故为人类全体谋幸福,当以平等之权为尤重。” ?新世纪:“众生一切平等,自由而不放任。”自由就是无政府,平等就是共产。 ?主张绝对自由、反对强权、排斥国家政权、当前要推翻满清政府、最终废除政府。 两派的差别:1、在中西文化的取向上,天义派钟情于国粹,新世纪派带有更多的欧化倾向。天义派认为无政府主义在中国是自古就有;新世纪派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有较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反对崇仰旧学,主张“尊今叛古”,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激烈批判的态度。2、在历史观上,天义派主张复古,仇视物质文明,反对资本主义;新世纪派赞成进化,向往资本主义。刘师培认为,社会愈落后野蛮,人民的自由愈多。新世纪派一方面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另一方面对它表示欣羡和赞赏。 3、天义派、新世纪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都赞成革命,但天义派主张在 革命成功后立即废除政府、反对在革命后建立资产阶共和政体,对革命派基本上采取了不合作的立场,而新世纪派以民族民主革命为通向无政府革命目标的“过渡物”,主张在实现无政府主义的目标前实行共和政治以为过渡,主张与革命派“合力以达革命之目的”。4、两派强调以下层劳苦大众的斗争来实现无政府革命,但新世纪派侧重于会党。天义派则寄希望于农民。 ?《新世纪》发表《去矣!与会党为伍》;《衡报》发表《无政府革命与农民革命》。 三、民国初年的“师复主义” ?刘师复(1884—1915),广东香山人。原名刘绍彬,立志反清,易名刘思复。1912年7月,因信仰无政府主义,废姓,改名师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