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三角形全等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三角形全等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三角形全等复习题含答案

三角形全等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

1.如图,点B、E在线段CD上,若∠C=∠D,则添加下列条件,不一定能使

△ABC≌△EFD的是()

A.BC=FD,AC=ED

B.∠A=∠DEF,AC=ED

C.AC=ED,AB=EF

D.∠ABC=∠EFD,BC=FD

2.如图,AD⊥BC,D是BC的中点,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BD≌△ACD

B.∠B=∠C

C.△ABC是等腰三角形

D.△ABC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已知AB=AC,AE=AF,BE与CF交于点D,则对于下列结论:①△ABE≌△ACF;

②△BDF≌△CDE;③D在∠BAC的平分线上.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①和②

D.①②③

4.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若∠BEC=80°,

则∠EFD的度数为()

A.20°

B.25°

C.35°

D.40°

5.如图,已知AD为△ABC的高线,AD=BC,以AB为底边作等腰Rt△ABE,连接ED,

EC,延长CE交AD于F点,下列结论:①△ADE≌△BCE;②CE⊥DE;③BD=AF;

④S△BDE=S△ACE,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如图,△ABC中,AB=AC,BD=CE,BE=CF,若∠A=50°,则∠DEF的度数是()

A.75°

B.70°

C.65°

D.60°

7.如图,使△ABC≌△ADE的条件是

()

A.∠BAC=∠DAE,∠ABC=∠ADE,∠ACB=∠AED

B.∠BAC=∠DAE,AB=AD,BC=DE

C.∠BAD=∠CAE,AB=AD,AC=AE

D.∠ACB=∠AED,AB=AD,AC=AE

8.已知:如图,AB=AD,∠1=∠2,以下条件中,不能推出△ABC≌△ADE的是()

A.AE=AC

B.∠B=∠D

C.∠BAC=∠DAE

D.∠C=∠E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有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两条边及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如图所示,在△ABC中,∠A:∠B:∠C=3:5:10,又△A′B′C′≌△ABC,则∠BCA′:∠BCB′等于()

A.1:2

B.1:3

C.2:3

D.1:4

11.如图所示,D,E分别是△ABC的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

则∠C的度数为()

A.15°

B.20°

C.25°

D.30°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0分)

12.已知,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边上一点.

(1)求证:△ACE≌△BCD;

(2)求证:2CD2=AD2+DB2.

13.如图,△ABC中,∠C=90°,∠BAC=30°,点E是AB的中点.以△ABC的边AB向外作等边△ABD,连

接DE.求证:AC=DE.

14.已知,如图,E,F是?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试说明:

(1)△ABC≌△CDF;

(2)BE∥DF.

15.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AD平分∠CAB,点E在斜边AB上且AC=AE.(1)求AB的长度;

(2)求证:△ACD≌△AED;

(3)求线段CD的长.

16.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中线,BE平分∠ABC交AD于点E,连接EC.求证:CE平分

∠ACB.

17.Rt△ABC中,AB=AC=2,∠A=90°,D为BC中点,点E,F分别在AB,AC上,且BE=AF,

(1)求证:ED=FD;

(2)求证:DF⊥DE;

(3)求四边形AFDE的面积.

18.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AB=BC,E为AB边上一点,∠BCE=15°,且AE=AD.连接DE 交对角线AC于H,连接BH.

(1)求证:AC⊥ED;

(2)求证:△ACD≌△ACE;

(3)请猜测CD与DH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19.如图,BE⊥AC、CF⊥AB于点E、F,BE与CF交于点D,AD平分∠BAC,求证:AB=AC.

20.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CD,对角线BD⊥AD,DE⊥AB于E,CF⊥BD于F.

(1)求证:△ADE≌△CDF;

(2)若AD=4,AE=2,求EF的长.

21.如图,Rt△ABC≌Rt△DBF,∠ACB=∠DFB=90°,∠D=28°,求∠GBF的

度数.

22.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点F在BA的延长线上,FD=FC,点E是AC与DF的交点,且ED=EF,FG∥BC交CA的延长线于点G.

(1)∠BFD=∠GCF吗?说明理由;

(2)求证:△GEF≌△CED;(3)求证:

BD=DC.

三角形全等复习题(较难+一般)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D

3.D

4.C

5.C

6.C

7.C

8.C

9.D 10.D 11.D

12.证明:(1)∵△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C,CD=CE,

∵∠ACB=∠DCE=90°,

∴∠ACE+∠ACD=∠BCD+∠ACD,

∴∠ACE=∠BCD,

在△ACE和△BCD中,,

∴△AEC≌△BDC(SAS);

(2)∵△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BAC=45度.

∵△ACE≌△BCD,

∴∠B=∠CAE=45°

∴∠DAE=∠CAE+∠BAC=45°+45°=90°,

∴AD2+AE2=DE2.

由(1)知AE=DB,

∴AD2+DB2=DE2,即2CD2=AD2+DB2.

13.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D,∠ABD=60°,

∵AB=BD,点E是AB的中点,

∴DE⊥AB,

∴∠DEB=90°,

∵∠C=90°,

∴∠DEB=∠C,

∵∠BAC=30°,

∴∠ABC=60°,

∴∠ABD=∠ABC,

在△ACB与△DEB中,,

∴△ACB≌△DEB(AAS),

∴AC=DE.

14.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BAE=∠DCF,

又∵AE=CF,,

∴△ABE≌△CDF(SAS);

(2)∵△ABE≌△CDF,

∴∠AEB=∠CFD,

∴∠BEC=∠DFA,

∴DF∥BE.

15.解:(1)∵RT△ABC中,AC=6,BC=8,∠C=90°,

∴AB2=AC2+BC2=100,

∴AB=10;

(2)∵AD平分∠CAB,

∴∠DAC=∠DAE,

在△DAC和△DAE中,,

∴△DAC≌△DAE(SAS);

(3)∵△DAC≌△DAE,

∴∠AED=∠ACD=90°,AE=AC=6,

∴BE=AB-AE=4,

∵∠B=∠B,

∴△BDE∽△BAC,

∴=,即=,

∴DE=3.

16.证明:∵在△ABC中,AB=AC,AD是△ABC的中线,∴∠ABC=∠ACB,点D是BC的中点,AD⊥BC,

∴BD=CD,∠BDE=∠CDE=90°.

在△BDE与△CDE中,,

∴△BDE≌△CDE(SAS),

∴∠EBD=∠ECD.

∵BE平分∠ABC交AD于点E,

∴∠EBD=∠ABC,

∴∠ECD=∠ACB.即CE平分∠ACB.

17.解:(1)证明:连结AD,

∵D为BC中点,

∴DA=DC,∠DAB=45°,

∵BE=AF,BA=AC,

∴AE=CF,

∵Rt△ABC中,AB=AC,

∴∠B=∠C=45°,

∴∠C=∠DAB,

在△ADE和△CDF中,,

∴△ADE≌△CDF(SAS),

∴ED=FD;

(2)证明:由(1)可得∠EDA=∠FDC,

∵∠ADC=90°

∴∠EDF=90°,

∴DF⊥DE;

(3)∵△ADE≌△CDF,

∴S AFDE=S△ADC,

∵S△ADC=S△ABC,

∴S AFDE=S△ABC=1.

18.解:(1)∵AD∥BC,∠ABC=90°

∴∠BAD=90°,

又∵AB=BC,

∴∠BAC=45°,

∴∠CAD=∠BAD-∠BAC=90°-45°=45°,

∴∠BAC=∠CAD,

∴AH⊥ED,

即AC⊥ED;

(2)由(1)证得∠ABC=90°,AB=BC,

∴∠BAC=∠ACB=45°,

又∵∠BAD=90°,

∴∠BAC=∠DAC,

在△ACD和△ACE中,,

∴△ACD≌△ACE(SAS);

(3)CD=2DH.

∵由(1)证得∠BAC=∠CAD,

在△ACD和△ACE中,,

∴△ACD≌△ACE(SAS),

∴CD=CE,

∵∠BCE=15°,

∴∠BEC=90°-∠BCE=90°-15°=75°,

∴∠CED=180°-∠BEC-∠AED=180°-75°-45°=60°,∴△CDE为等边三角形,

∴∠DCH=30°,

∴CD=2DH.

19.证明:∵BE⊥AC、CF⊥AB于点E、F,

∴∠BEA=∠CFA=90°.

∵AD平分∠BAC,

∴∠DAE=∠DAF.

在△ADE和△ADF中,,

∴△ADE≌△ADF(AAS),

∴AE=AF.

在Rt△ABE和Rt△ACF中,,

∴Rt△ABE≌Rt△ACF(ASA),

∴AB=AC.

20.(1)证明:∵DE⊥AB,AB∥CD,

∴DE⊥CD,

∴∠2+∠3=90°,

∵BD⊥AD,

∴∠1+∠3=90°,

∴∠1=∠2,

∵CF⊥BD,DE⊥AB,

∴∠CFD=∠AED=90°,

在△ADE和△CDF中,

∴△ADE≌△CDF.

(2)解:∵DE⊥AB,AE=2,AD=4,

∴∠2=30°,DE=,∴∠3=90°-∠2=60°,

∵△ADE≌△CDF,

∴DE=DF,

∴△DEF是等边三角形,

∴EF=DF=.

21.解:∵Rt△ABC≌Rt△DBF,∠ACB=∠DFB=90°,

∴BC=BF,BD=BA,

∴CD=AF,

在△DGC和△AGF中,,

∴△DGC≌△AGF,

∴GC=GF,又∠ACB=∠DFB=90°,

∴∠CBG=∠FBG,

∴∠GBF=(90°-28°)÷2=31°.

22.证明:(1)∠BFD=∠GCF,

∵AB=AC,

∴∠B=∠BCA,

∵FD=FC,

∴∠FDC=∠DCF,

∵∠BFD=∠FDC-∠B,

∠GCF=∠DCF-∠BCA,

∴∠BFD=∠GCF;

(2)∵FG∥BC,

∴∠GFE=∠CDE,

在△GEF和△CED中,

∴△GEF≌△CED

(3)∵FG∥BC

∴∠G=∠BCA

∵∠B=BCA

∴∠B=∠G

在△GFC和△BDF中,,

∴△GFC≌△BDF,

∴GF=BD,

∵△GEF≌△CED,

∴GF=CD,

∴BD=D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逐项判定即可.

【解答】

解:A、添加BC=FD,AC=ED可利用SAS判定△ABC≌△EF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添加∠A=∠DEF,AC=ED可利用SAS判定△ABC≌△EF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添加AC=ED,AB=EF不能判定△ABC≌△EFD,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添加∠ABC=∠EFD,BC=FD可利用ASA判定△ABC≌△EFD,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2. 【分析】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ADB=∠ADC=90°,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BD=C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D和△AC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AC,然后选择答案即可.

本题考查了

【解答】

解:∵AD⊥BC,

∴∠ADB=∠ADC=90°,

∵D是BC的中点,

∴BD=C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AS),

∴∠B=∠C,AB=AC,故A、B、C选项结论都正确,

只有AB=BC时,△ABC是等边三角形,故D选项结论错误.

故选D.

3. 【分析】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应牢固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定理,这是灵活运用解题的基础.如图,证明△ABE≌△ACF,得到∠B=∠C;证明△CDE≌△BDF;证明△ADC≌△ADB,得到∠CAD=∠BAD;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如图,连接AD;

在△ABE与△ACF中,

∴△ABE≌△ACF(SAS),故①正确;

∴∠B=∠C;

∵AB=AC,AE=AF,

∴BF=CE;

在△CDE与△BDF中,

∴△CDE≌△BDF(AAS),

∴DC=DB;

在△ADC与△ADB中,

∴△ADC≌△ADB(SAS)故②正确;

∴∠CAD=∠BAD,故③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均正确,

故选D.

4.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CD,∠BCD=∠DCF=90°,

∵在△BCE和△DCF中

∴△BCE≌△DCF,

∴∠DFC=∠BEC=80°,

∵∠DCF=90°,CE=CF,

∴∠CFE=∠CEF=45°,

∴∠EFD=80°-45°=35°.

故选C.

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BC=CD,∠BCD=∠DCF=90°,根据SAS证△BCE≌△DCF,求出∠DFC=80°,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EFC=45°,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DFC 的度数,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的度数是45°.

5. 解:①∵AD为△ABC的高线,

∴∠CBE+∠ABE+∠BAD=90°,

∵Rt△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E=∠BAE=∠BAD+∠DAE=45°,AE=BE,

∴∠CBE+∠BAD=45°,

∴∠DAE=∠CBE,

在△DAE和△CBE中,

∴△ADE≌△BCE(SAS);

故①正确;

②∵△ADE≌△BCE,

∴∠EDA=∠ECB,

∵∠ADE+∠EDC=90°,

∴∠EDC+∠ECB=90°,

∴∠DEC=90°,

∴CE⊥DE;

故②正确;

③∵∠BDE=∠ADB+∠ADE,∠AFE=∠ADC+∠ECD,

∴∠BDE=∠AFE,

∵∠BED+∠BEF=∠AEF+∠BEF=90°,

∴∠BED=∠AEF,

在△AEF和△BED中,

∴△AEF≌△BED(AAS),

∴BD=AF;

故③正确;

④∵AD=BC,BD=AF,

∴CD=DF,

∵AD⊥BC,

∴△F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CE,

∴EF=CE,

∴S△AEF=S△ACE,

∵△AEF≌△BED,

∴S△AEF=S△BED,

∴S△BDE=S△ACE.

故④正确;

故选C.

①易证∠CBE=∠DAE,即可求证:△ADE≌△BCE;

②根据①结论可得∠AEC=∠DEB,即可求得∠AED=∠BEG,即可解题;

③证明△AEF≌△BED即可;

④易证△F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CE=EF,S△AEF=S△ACE,由△AEF≌△BED,可知S△BDE=S△ACE,所以S△BDE=S△ACE.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BFE≌△CDE是解题的关键.

6. 解:∵AB=AC,

∴∠B=∠C,

在△DBE和△ECF中,

∴△DBE≌△ECF(SAS),

∴∠EFC=∠DEB,

∵∠A=50°,

∴∠C=(180°-50°)÷2=65°,

∴∠CFE+∠FEC=180°-65°=115°,

∴∠DEB+∠FEC=115°,

∴∠DEF=180°-115°=65°,

故选:C.

首先证明△DBE≌△ECF,进而得到∠EFC=∠DEB,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CFE+∠FEC的度数,进而得到∠DEB+∠FEC的度数,然后可算出∠DEF的度数.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7. 解:A、∠BAC=∠DAE,∠ABC=∠ADE,∠ACB=∠AED,没有AAA定理,故A错误;

B、∠BAC=∠DAE,AB=AD,BC=DE,没有ASS定理,故B错误;

C、由∠BAD=∠CAE,得∠BAC=∠DAE,AB=AD,AC=AE,符合SAS,故C正确;

D、∠ACB=∠AED,AB=AD,AC=AE,没有ASS定理,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判定一对三角形全等既能用SSS、SAS、ASA、AAS判定定理,也能用HL判定定理.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从已知开始结合已知条件逐个验证.

8. 解:∵∠1=∠2,

∴∠1+∠DAC=∠2+∠DAC,

∴∠BAC=∠DAE,

A、添加AE=AC,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ADE,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添加∠B=∠D,可利用SAS定理判定△ABC≌△ADE,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添加∠BAC=∠DAE,不能判定△ABC≌△ADE,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添加∠C=∠E,可利用AAS定理判定△ABC≌△ADE,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1=∠2可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BAC=∠DAE,然后再根据所给的条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9. 解:A、有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ASA”,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B、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HL”,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C、有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SAS”,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D、有两条边及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SSA”,没有此判定方法,说法错误,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基础题,熟记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10. 解:∵∠A:∠B:∠C=3:5:10,

∴设∠A=3k,∠B=5k,∠C=10k,

∵△A′B′C′≌△ABC,

∴∠A′CB′=∠ACB=10k,

在△ABC中,∠B′CB=∠A+∠B=3k+5k=8k,

∴∠A′CB=∠A′CB′-∠B′CB′=10k-8k=2k,

∴∠BCA′:∠BCB′=2k:8k=1:4.

故选D.

设∠A=3k,∠B=5k,∠C=10k,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CB′=∠ACB=10k,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BCB′=8k,然后求出∠A′CB=2k,求出比值即可.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利用“设k法”表示出各角更简便.

11. 解:∵△ADB≌△EDB≌△EDC,

∴∠A=∠BED=∠CED,∠ABD=∠EBD=∠C,

∵∠BED+∠CED=180°,

∴∠A=∠BED=∠CED=90°,

在△ABC中,∠C+2∠C+90°=180°,

∴∠C=30°.

故选D.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BED=∠CED,∠ABD=∠EBD=∠C,根据∠BED+∠CED=180°,可以得到∠A=∠BED=∠CED=9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做题时求出∠A=∠BED=∠CED=90°是正确解本题的突破口.12.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本题要判定△ACE≌△BCD,已知△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则DC=EA,AC=BC,∠ACB=∠ECD,又因为两角有一个公共的角∠ACD,所以∠BCD=∠ACE,根据SAS得出△ACE≌△BCD.(2)由(1)的论证结果得出∠DAE=90°,AE=DB,从而求出AD2+DB2=DE2,即2CD2=AD2+DB2.

13.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DAB=60°,∠DAC=90°.就可以得出△ACB≌△DEB,进而可以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14.

(1)可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ABE≌△CDF,

(2)由(1)得出∠AEB=∠CFD,即∠BEC=∠DFA,进而可求证DF与BE平行.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能够运用其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证明问题.

15.

(1)已知AC,B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即可解题;

(2)已知∠DAC=∠DAE,即可证明△DAC≌△DAE,即可解题;

(3)由(2)结论可得∠AED=∠ACD,AE=AC,即可求得BE的长,易证△BDE∽△BAC,可得=,即

可解题.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DAC≌△DAE 是解题的关键.

16.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过程中,注意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应用.

利用全等三角形△BDE≌△CDE的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得到CE平分∠ACB.

17.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

△ADE≌△CDF是解题的关键.

(1)连接AD,可证△ADE≌△CDF,即可解题;

(2)由(1)可得∠EDA=∠FDC,可证∠EDF=90°即可解题;

(3)根据四边形AFDE的面积等于△ADC的面积即可解题.

18. 此题考查了直角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在等腰直角△ADE中,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H⊥ED,即AC⊥ED;

(2)由(1)证得∠ABC=90°,AB=BC,得到∠BAC=∠ACB=45°,由∠BAD=90°,得到∠BAC=∠DAC,得到△ACD≌△ACE;

(3)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D=CE,再求出∠CED=60°,得到△CDE为等边三角形,得到

∠DCH=30°,CD=2DH.

19.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公共边是证明△ADE≌△ADF的关键,利用公共角是证明Rt△ABE≌Rt△ACF的关键.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AE=AF,根据ASA,可得Rt△ABE≌Rt△A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答案.

20. (1)求出∠1=∠2,求出∠CFD=∠AED=90°,根据AAS证出△ADE≌△CDF即可;

(2)求出∠2=3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求出∠3=60°,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求出DE=DF,得出△DEF是等边三角形即可.

21.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F,证明∴△DGC≌△AG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判定得到∠CBG=∠FBG,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

22.

(1)由AB=AC,可知∠B=∠BCA,由FD=FC,可知∠FDC=∠DCF,根据三角形外角关系和等式性质证明结论;(2)由FG∥BC,可知∠GFE=∠CDE,根据ASA可证明结论;

(3)先证明∠B=∠G,可根据AAS证明△GFC≌△BDF,则GF=DC,根据△GEF≌△CED,可知GF=CD,等量代换可得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ACB和△AED中,AC=BC,AE=DE,∠ACB=∠AED=90°,点E在AB上,F是线段BD的中点,连接CE、FE. (1)请你探究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说明理由); (2)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AED的一边AE恰好与△ACB的边AC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任意的角度(如图3),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CE2FE;(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连接CF,直角△DEB中,EF是斜边BD上的中线,因此EF=DF=BF,∠FEB=∠FBE,同理可得出CF=DF=BF,∠FCB=∠FBC,因此CF=EF,由于∠DFE=∠FEB+∠FBE=2∠FBE,同理∠DFC=2∠FBC,因此∠EFC=∠EFD+∠DFC=2(∠EBF+∠CBF)=90°,因此△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EF; (2)思路同(1)也要通过证明△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来求解.连接CF,延长EF交CB 于点G,先证△EFC是等腰三角形,可通过证明CF是斜边上的中线来得出此结论,那么就要证明EF=FG,就需要证明△DEF和△FGB全等.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一组对顶角,DF=FB,只要再得出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我们发现DE∥BC,因此∠EDB=∠CBD,由此构成了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EF=FG,那么也就能得出△CFE是个等腰三角形了,下面证明△CFE是个直角三角形.由上面的全等三角形可得出ED=BG=AD,又由AC=BC,因此 CE=CG,∠CEF=45°,在等腰△CFE中,∠CEF=45°,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就能得出(1)中的结论了; (3)思路同(2)通过证明△CFE来得出结论,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得CF=FE,取AD的中点M,连接EM,MF,取AB的中点N,连接FN、CN、CF.那么关键就是证明△MEF和△CFN全等,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我们不难得出 EM=PN=1 2 AD,EC=MF= 1 2 AB,我们只要再证得两对应边的夹角相等即可得出全等的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ABC与△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90°,AB=AC=6.现将 △DEF与△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使△ABC保持不动,△DEF运动,且满足点E在边BC上运动(不与B,C重合),边DE始终经过点A,EF与AC交于点M.在△DEF 运动过程中,若△AEM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则BE的长为______. 【答案】363 【解析】 【分析】 分若AE=AM 则∠AME=∠AEM=45°;若AE=EM;若MA=ME 则∠MAE=∠AEM=45°三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若AE=AM 则∠AME=∠AEM=45° ∵∠C=45° ∴∠AME=∠C 又∵∠AME>∠C ∴这种情况不成立; ②若AE=EM ∵∠B=∠AEM=45° ∴∠BAE+∠AEB=135°,∠MEC+∠AEB=135° ∴∠BAE=∠MEC 在△ABE和△ECM中, B BAE CEN AE EII C ∠=∠ ? ? ∠=∠ ? ?= ? , ∴△ABE≌△ECM(AAS), ∴CE=AB6, ∵AC=BC2AB=3

∴BE=23﹣6; ③若MA=ME 则∠MAE=∠AEM=45° ∵∠BAC=90°, ∴∠BAE=45° ∴AE平分∠BAC ∵AB=AC, ∴BE=1 BC=3. 2 故答案为23﹣6或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在锐角△ABC中,AB=5,∠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 ∵AD是∠BAC的平分线,∴MH=MN,∴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

(完整word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难题集锦

1. 如图①,在△ABC中,∠ACB=90°,AC=BC,过点C在△ABC外作直线MN,AM⊥MN于点 M,BN⊥MN于点N. (1)试说明:MN=AM+BN. (2)如图②,若过点C作直线MN与线段AB相交,AM⊥MN于点M,BN⊥MN于点N(AM>BN),(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1)答案见解析;(2)不成立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互余关系证明∠MAC=∠NCB,又∠AMC=∠CNB=90°,AC=BC,故可证△AMC≌△CNB,从而有AM=CN,MC=BN,即可得出结论; (2)类似于(1)的方法,证明△AMC≌△CNB,从而有AM=CN,MC=BN,可推出AM、BN 与MN之间的数量关系. 试题解析:解:(1)∵AM⊥MN,BN⊥MN,∴∠AMC=∠CNB=90°. ∵∠ACB=90°,∴∠MAC+∠ACM=90°,∠NCB+∠ACM=90°,∴∠MAC=∠NCB. 在△AMC和△CNB中, ∵∠AMC=∠CNB,∠MAC=∠NCB,AC=CB,∴△AMC≌△CNB(AAS),∴AM=CN ,MC=NB. ∵MN=NC+CM,∴MN=AM+BN; (2)图(1)中的结论不成立,MN=BN-AM.理由如下: ∵AM⊥MN,BN⊥MN,∴∠AMC=∠CNB=90°. ∵∠ACB=90°,∴∠MAC+∠ACM=90°,∠NCB+∠ACM=90°,∴∠MAC=∠NCB. 在△AMC和△CNB中, ∵∠AMC=∠CNB,∠MAC=∠NCB,AC=CB,∴△AMC≌△CNB(AAS),∴AM=CN ,MC=NB. ∵MN=CM-CN,∴MN=BN-AM.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利用互余关系推出对应角相等,证明三角形全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

初中数学试卷 全等三角形专题讲解 (一)知识储备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1)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就说它们是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运动后一定重合,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如图,△ABC和△DEF是全等三角形,记作△ABC≌△DEF,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 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例1】 如图,△ABC≌△DEF,则有:AB=DE,AC=DF,BC=EF;∠A=∠D,∠B=∠E,∠C=∠F。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S.A.S “边角边”公理: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2】

A.S.A “角边角”公理: 两角和它们的所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3】 A.A.S “角角边”公理: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4】 S.S.S “边边边”公理: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5】 H.L “斜边直角边“公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例6】 (二)双基回眸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4 B.3 C.2 D.1 2、如果ΔABC≌ΔDEF,则AB的对应边是_____,AC的对应边是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 ∠DEF的对应角是_____. 3、如图,△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顶点,如果AB=5,BD =6,AD=4, 那么BC等于() A.6 B.5 C.4 D.无法确定 4、如图,△ABC≌ΔADE,若∠B=80°,∠C=30°,∠DAC=35°,则∠EAC 的度数 为() A.40°B.35°C.30°D.25° 5、能确定△ABC≌△DEF的条件是() A.AB=DE,BC=EF,∠A=∠E B.AB=DE,BC=EF,∠C=∠E C.∠A=∠E,AB=EF,∠B=∠D D.∠A=∠D,AB=DE,∠B=∠E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在等腰△ABC中,AD⊥BC交直线BC于点D,若AD=1 2 BC,则△ABC的顶角的度数为 _____. 【答案】30°或150°或90° 【解析】 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①BC为腰,②BC为底,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断出∠ACD=30°,然后分AD在△ABC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解:①BC为腰, ∵AD⊥BC于点D,AD=1 2 BC, ∴∠ACD=30°, 如图1,AD在△ABC内部时,顶角∠C=30°, 如图2,AD在△ABC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 ②BC为底,如图3, ∵AD⊥BC于点D,AD=1 2 BC,

∴AD=BD=CD, ∴∠B=∠BAD,∠C=∠CAD, ∴∠BAD+∠CAD=1 2 ×180°=90°, ∴顶角∠BAC=90°,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 故答案为30°或150°或90°.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交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点 A(1,2),点 P 是 y 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答案】 5 4),0, 4 ?? ? ?? 【解析】 【分析】 有三种情况:①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D,求出OA即可;②以A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P,求出OP即可;③作OA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C,则AC=O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即可. 【详解】 有三种情况:①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D,则OA=OD= = ∴D(0); ②以A为圆心,以OA为半径画弧交y轴于P,OP=2×y A=4, ∴P(0,4); ③作OA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C,则AC=OC, 由勾股定理得:OC=AC, ∴OC=5 4 , ∴C(0,5 4 ); 故答案为: 5 4),0, 4 ?? ? ?? .

八年级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题

八年级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训练题 1、如图,已知MB=ND ,∠MBA=∠NDC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M ≌△CDN 的是( ) (A ) ∠M=∠N (B ) AB=CD (C ) AM=CN (D ) AM ∥CN 2、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B=∠C ,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 无法判断 △ABE ≌△ACD 的是( ) (A ) AD=AE (B ) ∠AEB=∠ADC (C ) BE=CD (D ) AB=AC 3、已知,如图,M 、N 在AB 上,AC=MP ,AM=BN ,BC=PN 。求证:AC ∥MP 4、已知,如图,AB=CD ,DF ⊥AC 于F ,BE ⊥AC 于E ,DF=BE 。求证:AF=CE 。 F E A C D B M P C B N C N M A B D E B D A C

5、已知,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ACO ≌△BDO ,CE ∥DF 。求证:CE=DF 。 6、已知,如图,AB ⊥AC ,AB =AC ,AD ⊥AE ,AD =AE 。求证:BE =CD 。 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E=CF ,G 是CD 与EF 的交点,求证:△BCF ≌△DCE F E O D C B A A E D C B G F E D C A B

8、如图,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任选 ① AB=AC ② BD=CD ③ BE=CF 9、如图,EG ∥AF ,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任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① AB=AC ② DE=DF ③ BE=CF D C F E D C A B G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锐角△ABC 中,AB=5,∠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作BH ⊥AC ,垂足为H ,交AD 于M 点,过M 点作MN ⊥AB ,垂足为N ,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 是∠BAC 的平分线可知MH=MN ,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图,作BH ⊥AC ,垂足为H ,交AD 于M 点,过M 点作MN ⊥AB ,垂足为N ,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 ∵AD 是∠BAC 的平分线,∴MH=MN ,∴BH 是点B 到直线AC 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 ∵AB=5,∠BAC=45°,∴BH== 5. ∵BM+MN 的最小值是BM+MN=BM+MH=BH=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 2.如图,ABC ?中,90BAC ∠=?,AD B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F ,

AG 平分DAC ∠.给出下列结论:①BAD C ∠=∠;②EBC C ∠=∠;③AE AF =;④//FG AC ;⑤EF FG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①③④ 【解析】 【分析】 ①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结果,故①正确;②如果∠EBC=∠C ,则 ∠C=12 ∠ABC ,由于∠BAC=90°,那么∠C=30°,但∠C 不一定等于30°,故②错误;③由BE 、AG 分别是∠ABC 、∠DAC 的平分线,得到∠ABF=∠EBD .由于 ∠AFE=∠BAD+∠FBA ,∠AEB=∠C+∠EBD ,得到∠AFE=∠AEB ,可得③正确;④连接EG ,先证明△ABN ≌△GBN ,得到AN=GN ,证出△ANE ≌△GNF ,得∠NAE=∠NGF ,进而得到GF ∥AE ,故④正确;⑤由AE=AF ,AE=FG ,而△AEF 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得到EF 不一定等于AE ,于是EF 不一定等于FG ,故⑤错误. 【详解】 ∵∠BAC=90°,AD ⊥BC , ∴∠C+∠ABC=90°,∠C+∠DAC=90°,∠ABC+∠BAD=90°, ∴∠ABC=∠DAC ,∠BAD=∠C , 故①正确; 若∠EBC=∠C ,则∠C= 12 ∠ABC , ∵∠BAC=90°, 那么∠C=30°,但∠C 不一定等于30°, 故②错误; ∵BE 、AG 分别是∠ABC 、∠DAC 的平分线, ∴∠ABF=∠EBD , ∵∠AFE=∠BAD+∠ABF ,∠AEB=∠C+∠EBD , 又∵∠BAD=∠C , ∴∠AFE=∠AEF , ∴AF=AE , 故③正确; ∵AG 是∠DAC 的平分线,AF=AE , ∴AN ⊥BE ,FN=EN , 在△ABN 与△GBN 中,

八年级上数学全等三角形判定测试题含答案

图4 C A D B E 图 2 图1 全等三角形判定 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_______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50或80 (D )40或65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 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12平方厘米 (D )1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 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 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 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 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全等三角形难题精选

D M N 全等三角形 1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CE ⊥AB 于E ,且∠B+∠D=180?,求证:AE=AD+BE A B D C E 1 2 2 如图17所示,在∠AOB 的两边上截取AO =BO ,OC =OD ,连接AD 、BC 交于点P ,连接OP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①△APC ≌△BPD ②△ADO ≌△BCO ③△AOP ≌△BOP ④△OCP ≌△ODP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 在△ABC 中, AB = AC , AD 和CE 是高,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于H .若∠BAC = 45°(如图①), 求证:AH = 2BD ; 4.如图所示,D 点在AB 上,E 点在AC 的延长线上,且BD=CE ,连接DE 交BC 于点F 。若F 点是DE 的中点,试说明AB=AC 5. 如图,AB =CD ,AD =BC ,O 为BD 上任意一点,过O 点的直线分别交AD ,BC 于M 、 N 点. 求证:21∠=∠ 图① E H D C B A B

A B C D E F 6.如图,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80到OCD △的位置,已知45AOB ∠=,则 A O D ∠等于( ) A.55 B.45 C.40 D.35 7. 如图, Rt △ABC 中,AB ⊥AC ,AD ⊥BC ,BE 平分∠ABC ,交A D 于E ,EF ∥AC ,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AB =BF B.AE =ED C.AD =DC D.∠ABE =∠DFE , 8.如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五个结论: ① AD=BE; ② PQ ∥AE ; ③ AP=BQ; ④ DE=DP; ⑤ ∠AOB=60°. 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9.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F 、E 分别是AD 及延长线上的点, CF ∥BE ,(1)求证:△BDE ≌△CDF (2)请连结BF 、CE ,试判断四边形BECF 是何种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10.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C=DC ,CF 平分∠BCD ,DF ∥AB ,BF 的延长线交DC 于点E 。 求证:(1)△BFC ≌△DFC ;(2)AD=DE 3 如图10,四边形ABCD 、DEFG 都是正方形,连接AE 、CG,AE 与CG 相交于点M ,CG 与AD 相交于点N . 求证: CG AE =; A B C E D O P Q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检测题(WORD 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长方形ABCD 的边AD 上找一点P ,使得点P 到B 、C 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则点P 的位置应该在_____. 【答案】AD 的中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过AD 作C 点的对称点C′,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或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C=PC′,从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这时的P 点使BP+PC 的之最短. 详解:如图,过AD 作C 点的对称点C′,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PC=PC′,CD=C′D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B=CD ∴△ABP ≌△DC′P ∴AP=PD 即P 为AD 的中点. 故答案为P 为AB 的中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动点P 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在ABC ?中,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BC 于点D 、点E ,20DAE ∠=?,则BAC ∠=______°. 【答案】80或10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点D 和点E 的位置不确定,需分析谁靠近B 点,则有如下图(图见解析)两种情况:(1)图1中,点E 距离点B 近,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 ,BD AD AE CE ==,从而有1,2B DAE C DAE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180B C BAC ∠+∠+∠=?,联立即可求得;(2)图2中,点D 距离点B 近,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BD AD AE CE ==,从而有3,4B C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180B C BAC ∠+∠+∠=?,联立即可求得. 【详解】 由题意可分如下两种情况: (1)图1中,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BD AD AE CE ==, 1,2B DAE C DAE ∴∠=∠+∠∠=∠+∠ (等边对等角), 两式相加得12B C DAE DAE ∠+∠=∠+∠+∠+∠, 又12DAE BAC ∠+∠+∠=∠ 20B C BAC DAE BAC ∴∠+∠=∠+∠=∠+?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B C BAC ∠+∠+∠=?, 20180BAC BAC ∴∠+?+∠=? , 80BAC ∴∠=? ; (2)图2中,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BD AD AE CE ==, 3,4B C ∴∠=∠∠=∠ (等边对等角), 两式相加得34B C ∠+∠=∠+∠, 又34DAE BAC ∠+∠+∠=∠, 3420BAC DAE BAC ∴∠+∠=∠-∠=∠-? , 20B C BAC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B C BAC ∠+∠+∠=?, 20180BAC BAC ∴∠-?+∠=? , 100BAC ∴∠=? . 故答案为80或100.

苏教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练习难题集锦

1 / 2 D C B A 苏教版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练习 1、如图1,BD 是等腰ABC Rt Δ的角平分线, 90=∠BAC . (1)求证BC =AB +AD ; (2)如图2,BD AF ⊥于F ,BD CE ⊥交延长线于E ,求证:BD =2CE ; 2、已知AC//BD,∠CAB 和∠DBA 的平分线EA 、EB 与CD 相交于点E. 求证:AB=AC+BD. 3、如图所示,已知在△AEC 中,∠E=90°,AD 平分∠EAC , DF ⊥ AC ,垂足为F ,DB=DC , 求证:BE=CF 4、已知:如图,△ABC 中,∠ABC=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 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求证:BF=AC ; (2)求证:CE=1 2BF ; 5、如图,△ABC 中,∠ACB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求证:(1)AE =CD ; (2)若AC =12 cm ,求BD 的长. 6、.已知BE ,CF 是△ABC 的高,且BP=AC ,CQ=AB ,试确定AP 与AQ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A D F B A B C D F E 图2 1 2

2 / 2 7、已知CD 是经过∠BCA 顶点C 的一条直线,CA =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不重合),且∠BEC =∠CFA =∠a (1)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问题: ①若∠BCA =90°,∠a =90°,请在图1中补全图形,并证明:BE =CF ,EF =BE AF ; ②如图2,若0°<∠BCA<180°,请添加一个关于∠a 与∠BCA 关系的条件▲,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 (2)如图3,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a =∠BCA ,请写出EF 、BE 、AF 三条线段数量关系(不要求证明). 8、如图①,△ABC 是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BDC =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 、AC 边于M 、N 两点,连接MN . 探究:线段BM 、MN 、NC 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B A C E F Q P D 3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达标检测(Word版 含解析)

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达标检测(Word版含解析)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在等腰△ABC中,AD⊥BC交直线BC于点D,若AD=1 2 BC,则△ABC的顶角的度数为 _____. 【答案】30°或150°或90° 【解析】 试题分析:分两种情况;①BC为腰,②BC为底,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断出∠ACD=30°,然后分AD在△ABC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解:①BC为腰, ∵AD⊥BC于点D,AD=1 2 BC, ∴∠ACD=30°, 如图1,AD在△ABC内部时,顶角∠C=30°, 如图2,AD在△ABC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 ②BC为底,如图3, ∵AD⊥BC于点D,AD=1 2 BC,

∴AD =BD =CD , ∴∠B =∠BAD ,∠C =∠CAD , ∴∠BAD +∠CAD = 1 2 ×180°=90°, ∴顶角∠BAC =90°,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 故答案为30°或150°或90°.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交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在Rt △ABC 中,∠ABC=90°,AB=3,BC=4,点E ,F 分别在边AB ,AC 上,将△AEF 沿直线EF 翻折,点A 落在点P 处,且点P 在直线BC 上.则线段CP 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 【答案】15CP ≤≤ 【解析】 【分析】 根据点E 、F 在边AB 、AC 上,可知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CP 有最小值,当点F 与点C 重合时CP 有最大值,根据分析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即可得. 【详解】 如图,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CP 的值最小, 此时BP=AB=3,所以PC=BC-BP=4-3=1, 如图,当点F 与点C 重合时,CP 的值最大,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专项提高练习题(供参考)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全等三角形专项提高练习题(2) 1. 如图所示,△AB C ≌△ADE ,BC 的延长线过点E ,∠ACB=∠AED=105°, ∠CAD=10°,∠B=50°,求∠DEF 的度数。 2. 如图,△AOB 中,∠B=30°,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52°,得到△A ′OB ′,边A ′B ′与边OB 交于点C (A ′不在OB 上),则∠A ′CO 的度数为多少? 3. 如图所示,在△ABC 中,∠A=90°,D 、E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是多少? 4. 如图所示,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35°,得到△A ′B ′C ,A ′B ′交AC 于点D ,若∠A ′DC=90°,则∠A= 5. 已知,如图所示,AB=AC ,A D ⊥BC 于D ,且AB+AC+BC=50cm,而AB+BD+AD=40cm ,则AD 是多少? 6. 如图,Rt △ABC 中,∠BAC=90°,AB=AC ,分别过点B 、C 作过点A 的垂线BC 、CE ,垂足分 别为D 、E ,若BD=3,CE=2,则DE= 7. 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连接EF ,交AD 于G , AD 与EF 垂直吗?证明你的结论。 8. 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D 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的面积是28cm 2 ,AB=20cm ,AC=8cm ,求DE 的长。 9. 已知,如图:AB=AE ,∠B=∠E ,∠BAC=∠EAD ,∠CAF=∠DAF ,求证:AF CD 10. 如图,AD=BD ,A 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相交于点H ,则BH AC 相等吗?为 什么? 11. 如图所示,已知,AD 为△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且有BF=AC ,FD=CD , 求证:B E ⊥AC 12. △DAC 、△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AF 、BD 分别与CD 、CE 交于点M 、N ,求证:(1)AE=BD (2) CM=CN (3)△CMN 为等边三角形 (4)MN ∥BC 13. 已知:如图1,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交MC 于点E , BM 交CN 于点F (1) 求证:AN=BM (2) 求证:△CEF 为等边三角形 14. 如图所示,已知△ABC 和△BD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①AE=CD ; ②BF=BG ;③BH 平分∠AHD ;④∠AHC=60°;⑤△BFG 是等边三角形;⑥FG ∥AD ,其中正确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5. 已知:BD 、CE 是△ABC 的高,点F 在BD 上,BF=AC ,点G 在CE 的延长线上,CG=AB , 求证:A G ⊥AF 16. 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两边上的高,在BE 上截取BD=AC ,在CF 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 ,连结AD 、AG 求证:(1)AD=AG (2)AD 与AG 的位置关系如何 17.如图,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的中点,点F 在BC 上,且∠DAE=∠FAE 求证:AF=AD+CF 作 业 E F A C B D C A O B A'B' B A C D E D B' B C A A' D A C B B D E C A G B C A D E F B C A D E F C D A B E F H B C A D E F B C A D E N M A B D E H G F A C B E B A G D F H F B C A G E D A D E

全等三角形难题集锦(整理)

恒成立的结论有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 1 )如图1,点0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 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 OAB 和等边三 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 E ,连结BC .求/ AEB 的大小; (2 )如图2, △ OAB 固定不动,保持 △ OCD 勺形状和大小不变,将 △ OCD 绕着点O 旋转(△ OA 审△ OCD 不能 重叠),求/ AEB 的大小. 2、(1 )如图1,现有一正方形 ABCD ,将三角尺的指直角顶点放在 A 点处,两条直角边也与 CB 的延长线、DC 分别交于点E 、F .请你通过观察、测量,判断 AE 与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将三角尺沿对角线平移到图 2的位置,PE 、PF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求证:AH AB . 4、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等边 ABC 和等边 CDE , AD 与BE 交于点O , AD 与BC 交于点P ,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五个结论: ① AD=BE ; ② PQ // AE ; ③ AP=BQ ; ④DE=DP ; ⑤ AOB 60 ⑥CP=CQ ⑦△CPQ 为等边三角形. ⑧共有2对全等三角形 ⑨CO 平分 AOE ⑩CO 平分 BCD 请说明 (3 3、

5、D 为等腰Rt ABC 斜边AB 的中点,DM 丄DN , DM , DN 分别交BC , CA 于点E , F 。 (1 )当 MDN 绕点D 转动时,求证:DE=DF 。 (2 )若AB=2,求四边形DECF 的面积。 分别交AB 、AC 边于M 、N 两点,连接 MN .探究:线段 BM 、MN 、NC 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6、如图, ABC 是正三角形,ABDC 是顶角 BDC 120的等腰三角形,以 D 为顶点作一个 60。角,角的两边 7、点 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 MBN 都是等边三角形,线段 AN , MC 交于点 E , 求证: (1 ) AN=MB . (2) 将△ACM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图②所示,其他条件不变, 成立? (3) AN 与BM 相交所夹锐角是否发生变化。 图① 8、复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 “如图①,已知在 ABC 中 , BM , CN 交于点F 。 (1 )中的结论是否依然 AB=AC , P 是 ABC 内 部任意一点,将 AP 绕A 顺时针旋转至 AQ ,使 QAP BAC ,连接 BQ 、CP ,贝U BQ=CP ?” 小亮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他通过对图①的分析,证明了 △ABQ 经ACP ,从而证得 BQ=CP 之后,将点P 移到等 A N B 图② N AA A C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等边ABC ?中取点P 使得PA ,PB ,PC 的长分别为3, 4, 5,则APC APB S S ??+=_________. 【答案】936 【解析】 【分析】 把线段AP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 ,由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 证得△ADB ≌△APC ,连接PD ,根据旋转的性质知△APD 是等边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PBD 为直角三角形,∠BPD =90?,由△ADB ≌△APC 得S △ADB =S △APC ,则有S △APC +S △APB =S △ADB +S △APB =S △ADP +S △BPD ,根据等边3S △ADP +S △BPD =332+12×3×4=936+. 【详解】 将线段AP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 ,连接PD ∴AD =AP ,∠DAP =60?, 又∵△ABC 为等边三角形, ∴∠BAC =60?,AB =AC , ∴∠DAB +∠BAP =∠PAC +∠BAP , ∴∠DAB =∠PAC , 又AB=AC,AD=AP ∴△ADB ≌△APC ∵DA =PA ,∠DAP =60?, ∴△ADP 为等边三角形, 在△PBD 中,PB =4,PD =3,BD =PC =5, ∵32+42=52,即PD 2+PB 2=BD 2, ∴△PBD 为直角三角形,∠BPD =90?, ∵△ADB ≌△APC ,

∴S△ADB=S△APC, ∴S△APC+S△APB=S△ADB+S△APB=S△ADP+S△BPD=3 ×32+ 1 2 ×3×4= 93 6+. 故答案为: 93 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旋转的性质作出辅助线进行求解. 2.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α.以OC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AD,当△AO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α的角度为______ 【答案】110°、125°、140° 【解析】 【分析】 先求出∠DAO=50°,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O=AD,则∠AOD=∠ADO,②OA=OD,则 ∠OAD=∠ADO,③OD=AD,则∠OAD=∠AOD,分别求出α的角度即可. 【详解】 解:∵设∠CBO=∠CAD=a,∠ABO=b,∠BAO=c,∠CAO=d, 则a+b=60°,b+c=180°﹣110°=70°,c+d=60°, ∴b﹣d=10°, ∴(60°﹣a)﹣d=10°, ∴a+d=50°, 即∠DAO=50°,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AO=AD,则∠AOD=∠ADO, ∴190°﹣α=α﹣60°,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已知∠A=∠D,∠1=∠2,那么要得到△ABC≌△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A、∠E=∠B B、ED=BC C、AB=EF D、AF=CD 2、如图2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 A、15° B、20° C、25° D、30° 3、如图3所示,在△ABC中,∠B=∠C,AD为△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BD≌△ACD B、AB=A C、AD是△ACD的高 D、△ABC是等边三角形 图1 图2 图3 4、如图4,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图 4 5、如图5,AO=BO,CO=DO,AD与BC交于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6、如图6,已知∠1=∠2,欲证△ABD≌△ACD,还必须从下列选项中补选一个,则错误的选项是() A、∠ADB=∠ADC B、∠B=∠C C、BD=CD D、AB=AC 图5 图6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③三角形三个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④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果△ABC≌△DEF,△DEF的周长为13,DE=3,EF=4,则AC的长() A、13 B、3 C、4 D、6 9、已知如图7,AC⊥BC,DE⊥AB,AD平分∠BAC,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BD+ED=BC B、DE平分∠ADB C、AD平分∠EDC D、ED+AC>AD 10、如图8,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②③去 图7 图8 二、填空(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9已知△OA`B`是△AOB绕点O 旋转60°得到的,那么△OA`B`与△OAB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取一副三角板按图()1拼接,固定三角板60,()30ADC D ACD ∠=∠=,将三角板 45()ABC BAC BCA ∠=∠=绕点A 依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大小为a 的角00) 45(a ≤≤得到ABM ,图()2所示.试问: ()1当a 为多少时,能使得图()2中//AB CD ?说出理由, ()2连接BD ,假设AM 与CD 交于,E BM 与CD 交于F ,当00 )45(a ≤≤时,探索 DBM CAM BDC ∠+∠+∠值的大小变化情况,并给出你的证明. 【答案】(1)15°;(2)DBM CAM BDC ∠+∠+∠的大小不变,是105,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AB CD 得到30BAC C ∠=∠=,即可求出a ; (2)DBM CAM BDC ∠+∠+∠的大小不变,是105?,由FEM CAM C ∠=∠+∠, 30C ∠=?, EFM BDC DBM ∠=∠+∠, 45M ∠=?,即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答案. 【详解】 ()1当a 为15时,//AB CD , 理由:由图()2,若//AB CD ,则30 BAC C ∠=∠=, 453015a CAM BAM BAC ∴=∠=∠-∠=-?=?, 所以,当a 为15时,//AB CD . 注意: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

第一种:把//AB CD 当做条件求出a 为15, 第二种:把a 为15当做条件证出//AB CD , 这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 ()2DBM CAM BDC ∠+∠+∠的大小不变,是105? 证明: ,30FEM CAM C C ∠=∠+∠∠=?, 30FEM CAM ∴∠=∠+?, EFM BDC DBM ∠=∠+∠, DBM CAM BDC EFM CAM ∴∠+∠+∠=∠+∠, 180,45EFM FEM M M ∠+∠+∠=∠=?, 3045180BDC DBM CAM ∴∠+∠+∠+?+?=?, 1803045105DBM CAM BDC ∴∠+∠+∠=?--=?, 所以,DBM CAM BDC ∠+∠+∠的大小不变,是105. 【点睛】 此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2)中将角度和表示为三角形的外角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为x 轴负半轴上的点,B 为y 轴负半轴上的点. (1)如图1,以A 点为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Rt ABC ?,若2OA =,4OB =,试求C 点的坐标; (2)如图2,若点A 的坐标为() 23,0-,点B 的坐标为()0,m -,点D 的纵坐标为n ,以 B 为顶点,BA 为腰作等腰Rt ABD ?.试问:当B 点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且其他条件都不 变时,整式2253m n +-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3,E 为x 轴负半轴上的一点,且OB OE =,OF EB ⊥于点F ,以OB 为边作等边OBM ?,连接EM 交OF 于点N ,试探索:在线段EF 、EN 和MN 中,哪条线段等于EM 与ON 的差的一半?请你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