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汝瓷选料看汝窑的特点

从汝瓷选料看汝窑的特点
从汝瓷选料看汝窑的特点

中国美术史考题(北宋汝窑探析)

北宋汝窑探析 官窑创建于北宋徽宗时期,在宋瓷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宋瓷之粹。南渡后,因袭故京遗制,重建官窑。故宋代官窑有南北之分,南宋人叶置的《坦斋笔衡》曰:“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及其精致,釉色润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这段文字记载是我们今天研究宋代官窑瓷器的珍贵治资料,它言简意赅,把宋代官窑瓷器建立的原因、时代、沿革及其建窑地点作了明确的叙述,使我们对民窑“受命”烧造“贡瓷”至皇家“自置官窑”烧造的发展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据前述《坦斋笔衡》记载,州治临汝应为其遗址所在地,然而,临汝遗址始终未能获得考古证实。 1977年,故宫博物院在调查河南宝丰清凉寺窑址时,曾采集到与宫中传世汝窑器相同的标本,并对它进行了两次科学化验,其结果与50年代故宫博物院提供给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传世汝窑洗的化学数据相同。这一科研成果有力地说明二者的窑口相同。但由于当时采集标本的数量很少,因此不能以一概全而作为定论。1986年11月、12月间,上海博物馆清凉寺考古工作者提供的线索,对当地窑址作了进一步调查,共采集汝窑瓷标本40余件,并出版了《汝窑的发现》一书。 上述调查与发掘工作,证明了《坦斋笔衡》所载的“宫廷先命汝州烧造贡瓷,后自置官窑烧造”的历史的真实性。但《坦斋笔衡》提到“京师自置”,而宝丰清凉寺窑址并不在京师,这又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京师”应理解为泛指朝廷,自置官窑地点当然也可以不在京师。就文字上讲,“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与上文的“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是紧密相承的句子。其中的“自”与“命”二字是相应而言的。“命”是朝廷指令民窑烧制贡瓷而言的,“自”则是指朝廷自身建窑而言。因此,“京师”应是朝廷的代名词。这种类似句式还见于陆游《老学庵笔记》:“……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此处“故都”实为北宋朝廷的借代,非指地名。因此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是一致的。

汝州汝瓷小镇概况

.汝州汝瓷小镇概况 2017年汝州市蟒川镇成为中国特色小镇,辖区内的汝瓷小镇建设正如火如荼。汝瓷小镇位于汝州市蟒川镇。该镇因蟒川河而得名,镇域面15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6.2万人,镇公共财政收入7000万元。作为汝州市工矿业大镇,该镇今年前十个月的工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 在汝州市蟒川镇镇长王俊岩的介绍中,汝瓷小镇的未来风貌徐徐展现:美丽的蟒川河畔,一座占地12平方公里的汝瓷小镇将改变蟒川镇的产业布局,中国汝瓷博物馆、汝瓷文化遗址公园、汝石文化展示中心镶嵌其中,成为小镇的一个个亮点。据介绍,蟒川镇辖内的半扎古寨曾是洛(洛阳)襄(襄阳)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有“住不完的半扎店”美誉,这里曾经商贾云集、驼铃声声。虽然现在不复昔日辉煌,但历史遗迹仍在,文化脉络尚存。根据规划,这里将是以古商道文化为核心的体验式休闲之地。 据了解,目前,汝瓷小镇的建设已经进入“收官”阶段。汝瓷文化产业园与河南三建集团达成了5.3亿元的合作协议,近80家汝瓷企业实现入驻,成功入选全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在汝州市委书记高建军看来,汝瓷小镇是汝州市文化产业新格局的一部分。他说,目前,汝州市正在实施以文化为纽带的发展规划,依托“汝瓷、古寺、温泉、怪坡、曲剧”等资源,通过打造汝瓷小镇、

云禅小镇、温泉小镇,把汝州的文化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以赏瓷、云禅、养生为特色的全域旅游新局面。“以汝瓷小镇为依托,构建文 化产业新格局,是汝州人民的期待,也是市委市政府的责任。”高建 军说。 近日,为了传承发展好汝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汝州市委、市政府以“艺术陶瓷生活化、生活陶瓷高端化”的发展理念,秉承“文化+科技+产业+旅游+休闲”的发展思路,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以副处级汝州市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为基础,套合蟒川镇,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汝瓷小镇。 中国汝瓷小镇位于汝州市南部严和店古窑遗址旁,蟒川河自西向东流经整个小镇,这里自古以来就有“十里蟒川河,十里大窑厂”之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陶瓷土矿资源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小镇总规 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总投资35亿元。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对小镇进行总体规划,与中科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郑州大学、平顶山学院等科研单位全面合作,加快产学研的融合,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小镇,创新创业。

鉴定汝窑瓷器的十大要点

鉴定汝窑瓷器的十大要点 汝窑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且为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瓷器在宋代是为皇室烧造瓷器的窑口,可想而知宋代汝窑的瓷器烧造技艺在当时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汝窑瓷器以天青釉而闻名于世,其“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青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历史上再无超越。除了天青釉之外,蟹爪纹、香灰胎也是汝窑瓷器的重要特征。从瓷器的釉色、胎体及器物的口、唇、腹、足等十个方面分析介绍汝窑瓷器的特点,以希望对那些喜欢汝窑瓷器、爱好收藏汝窑瓷器的人士有所助益。 汝窑是中国古代瓷器史上的一朵艳葩,烧造出了令人如痴如醉的天青釉色,并将青瓷器的烧造从技术和态度上延伸至尽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所烧造的天青釉色能与汝窑天青釉媲美。窑址在今天的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其名字是因地而得。宋代顾文荐在《负喧杂录》中这样写道“本朝以定州白磁(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欧阳修在其《归田集》中这样来赞誉汝窑瓷器,“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希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宋周密《咸淳起居注》中还写到:“淳熙六年(1179年),太上太后幸聚景圆赏牡丹,剪好色样者千朵,安置花架皆是水晶及天晴(青)汝窑金瓶”。从以上

文献看对汝窑瓷器釉以天青为魁做了详细描述。汝窑对各种天青釉色进行了模仿,其中“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色彩最令人们留恋。至今街头巷尾、市井之上依然在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历史似乎在汝瓷之上发生了停滞,时光没有抹去汝瓷在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 汝窑瓷器被誉为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是举世公认的。在宋代汝窑瓷器就十分珍贵,为皇家烧造御用瓷器。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写到“又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未为油,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可见汝窑瓷器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使用的。从地处河南宝丰县的清凉寺窑址上看,很多真正为宫廷烧造的瓷器都是被砸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烧好,恐流入民间而故意打碎。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张俊向高宗皇帝“贡奉汝窑瓷器”16件。在宋代汝窑瓷器可以送给皇帝,想必也是徽宗皇帝的最爱。从以上古人对汝窑瓷器的记述中可知,汝窑在宋代曾为宫廷烧造瓷器,烧造水准达到了名窑之首。 从传世的汝窑瓷器看,造型隽永,雕刻凝烁,令人叹为观止;胎体选料考究,工艺严格,在胎体上达到了匀净、致密、坚固为一体,“香灰胎”色尽显细腻,细开片;芝麻痕支烧;从造型上看,“少数是仿古陈设,如尊、瓶之外;多数是盘、洗、碗、盏托、碟、奁等器物等日用生活品,汝窑瓷器工艺可谓是尽善尽美,几无缺陷,如果不是

汝瓷市场分析及现状

汝州市汝瓷市场分析及现状 市场上常见的仿汝瓷器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当代台湾陶瓷坊、工场的仿制品。含铁元素较高,铁骨胎质,有的类似于哥窑,有的类似于汝窑,有的紫口铁足。这些仿制汝瓷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器形精美、具有亚光,也比较温润。有的则纯粹是表面仿制而已。这些品牌具有陆宝、晓芳、丞汉、美到家、风清堂、衡连、柏采、一品堂等。 第二种是汝瓷原产地的汝瓷作品,包括欣辉汝瓷、何柏辉、蔡晓芳、吴远中、许德家、刘钦莹、李廷怀等。 第三种是大陆的仿制汝瓷作品,品质也是参差不齐,品牌有奉华、问鼎、广东恒福东道、璡字款、德艺、河南汝州汝宝斋等。 第四种是既像哥窑又像汝窑产品的青瓷仿汝瓷器,品牌有青瓷兰庭、御赏青瓷等。 从品牌来看,在市场上常见的晓芳、柏采、问鼎、东道、德艺、上茗、奉华、欣辉、石桥、承艺、衡连、三希工作室等产品中,从影响力总体看,晓芳、东道、问鼎、欣辉、柏采、衡连、玉松等仿品的影响力大,总体质量好于其他产品。质量较好的晓芳、问鼎鼎峰、欣辉汝瓷、玉松等价格亦贵。在兰州市场上,晓芳单杯的售价均在千元以上,非一般茶人所能承受。问鼎、宋奉华、柏采、东道价格居中,上茗、美到家、德艺等品牌则相对比较便宜。有人说,东道如瓷,柏采如玉,晓芳如翠,这种说法多少有些偏袒晓芳。 具体分析;

1、晓芳:高仿汝瓷,市场认可度高,具有历史上汝瓷一定特点,釉色光润细腻,制作精美,相对质量较好。但是,由于是在台湾制作,不用汝州当地粘土为原料,所以从产地上讲已经不是汝州货色。而且,由于晓芳先生名气大,有人便借机哄抬,炒作之风明显,价格明显虚高。事实上,现在晓芳先生自己年事已高,很少自己动手做东西,所以目前的晓芳产品已经属于流水线品种,很少有手工制作。同时,价格高昂,单杯茶具动辄在千元以上甚至高达数千元,套具更是高得离谱,使得普通茶人和爱好者无法问津,失去了艺术大众化的本色。晓芳器形近几年也没有变化和创新,工艺停滞不前。 2、柏采:高仿产品,台湾制作仿汝瓷品牌。外表细润手感滑腻,釉色光洁,具有很强的美感。价格也适当,适合一般茶人使用,开片大。但是柏采瓷器光泽度不均匀,有的较差,器形观感缺乏灵性而显得呆滞。追求商业化的意味太重。 3、欣辉汝瓷:欣辉汝瓷作为汝州原产地汝窑汝瓷,属于产地正宗的高仿产品,质量上乘,款式新颖,价格优惠,釉色纯正,外表细润手感滑腻,釉色光洁,具有很强的美感。 是汝瓷爱好者不错的选择。 4、衡连:台湾仿汝瓷品牌。以制作茶具为主,价格适当,外感也不错,可以为普通茶客接受。但是目前作坊太多而杂乱,制作水平高低不齐,器型品种混乱,产地不统一。具有忽悠大陆茶客的嫌疑。 5、问鼎和宋奉华:作为大陆品牌,属于质量相对上乘的品种。本人经过对比认为已经超越了柏采和衡连。拥有鼎峰、宋奉华等关联

出土汝窑瓷器的造型与装饰

出土汝窑瓷器的造型与装饰 (原作者:孙新民)唐宋时期盛行窑以州为名,汝窑因位于北宋时期的汝州故名。汝窑作为中国陶瓷史上最负盛名的瓷窑之一,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明清文献中所谓“汝、官、哥、定、钧”宋代五大名窑,往往把汝窑排在第一位,即把汝窑列于名窑之首。清代乾隆皇帝曾在16处名窑瓷器上的题诗计183首,其中汝窑瓷器有15首以上,反映出明清时期从皇帝到士大夫对汝窑的喜爱。 汝窑由于为宫廷烧制御用瓷的时间较短,故传世瓷器不多,南宋时即有“近尤难得”之叹。据统计,现存的汝窑传世品仅70余件,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地。汝窑的发现颇费周折,从1950年陈万里先生首次考察宝丰清凉寺瓷窑址,到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六次发掘找到汝窑烧造区,前后历经半个世纪之久。2000年我们在宝丰清凉寺汝窑烧造区的发掘,在不少地方瓷片堆积厚度达20厘米,汝窑瓷器占全部出土瓷片的98%以上(图一)。出土的汝窑瓷器,其造型、釉色和支烧工艺与传世品几无二致,可以说汝窑传世品中的所有器类均能在窑址中找到。与此同时,还发现了不少传世品中未见的新器形,主要有香炉、梅瓶、鹅颈瓶、方壶、套盒(图二、图四十)、盏托、器盖、碗、盘、盆、钵(图

三、图四、图七)等,也有作为宫廷陈设用瓷的水仙盆(图八)、熏炉、瓶类和洗类器(图九、图十、图十一)等。但在出土器物中占比例最大的还是碗(图十二至图十五)、盘(图十六至图十九)、盆(图二十至图二十_二)、碟(图二十三)、盒、套盒、盏托(图二十四至图二十九)、执壶等同常生活用具。 汝窑窑址出土的盘口折肩瓶(图三十),盘口长颈,折肩简腹,人半底。器表施以天青釉,釉而滋润,有稀疏的开片。瓶底满釉,留有“个细小的支钥‘烧痕,钉尖处露出香灰胎质。这件瓶制作规整,造型端庄大方,与传世的所谓“纸槌瓶”相仿。口径8.8厘米、腹径13.2厘米、底径8.8厘米、高23.6厘米。 小口细颈瓶喇叭形口(图三十一),细长颈,球形腹,圈足外侈。通身施天青釉,釉层光亮润泽,釉面布满开片。圈足着地面露胎,采用垫饼烧制而成。造型挺拔秀丽,美观大方,代表了汝窑产品的烧制工艺水平。口径5.4厘米、腹径10.3厘米、底径6.4厘米、高20厘米。 敞口深腹洗作敞口(图三十二),斜直腹,大平底,矮圈足外撇。香灰胎,挂天青釉,釉面布满冰裂纹开片。通体满釉,圈足内遗有五个支钉烧痕。此件洗器型规整,制作精细,胎洁釉润,裹足支烧,堪与传世的同类器相媲美。口径14.8厘米、底径10.3厘米、高3.9厘米。 汝瓷三足洗直口(图三十三),浅腹,平底,下附三足。腹上

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

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 瓷器鉴定真知堂 真知堂鉴古 汝窑瓷器名声太大。 且不说《宣德鼎彝谱》里,如何把汝窑排名在江湖第二(老大是柴窑,当时是明朝宣德年间,元明瓷器根本排不上号,柴不可得久矣,能看到实物的只有汝官哥钧定,所以事实上汝窑为中国瓷器之冠军将军) 也不说去年国庆节,香港苏富比以2.94亿港元成交的那件原收藏于台北鸿禧美术馆的汝窑小圆洗。

苏富比拍卖的汝窑洗 我们说说南宋初年的事。 公元1151年秋十月,皇帝赵构政暇之余,忽然兴起,应当时名将张俊之再三恳请,幸清河郡王府邸。张俊当时是和岳飞齐名的中兴四将之一。对南宋初年朝廷稳定,建都临安,是立有大功的,所以被封为清河郡王。此时岳飞已死十年,宋金和议已签订十年,国家逐步安定,步入正轨。 “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进御筵节次如后。 安民靖难功臣,太傅,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醴泉观使,清河郡王臣张俊进奉。。。。。。宝

器。。。。。。古器。。。。。。汝窑: 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 汝窑三足樽 席间觥筹交错,张府竭尽财力,用最好的宴席款待皇帝。宴席后,再奉上各种珍奇异宝。其中汝窑瓷器赫然在目,排列在宝器,古器之后,共有17件。 周密还写了一本《咸淳起居注》 “淳熙六年(1179年),太上太后幸聚景圆赏牡丹,剪好色样者千朵,安置花架皆是水晶及天晴(青)汝窑金瓶。”在南宋早期,皇室就已经把汝窑瓷器当做珍宝,臣下所拥有的汝窑瓷器,很有可能就跟清朝的紫檀木一样,发现紫檀木必须买下,进贡给皇室。 汝窑,是北宋时期汝州供御的瓷器精品。 宋·叶寘《坦斋笔衡》中说到: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宋·周辉《清波杂志》亦云: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讲课讲稿

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

真知堂瓷器鉴定秘诀之十-汝窑鉴定汝窑的前世今生(精) 瓷器鉴定真知堂 真知堂鉴古 汝窑瓷器名声太大。 且不说《宣德鼎彝谱》里,如何把汝窑排名在江湖第二(老大是柴窑,当时是明朝宣德年间,元明瓷器根本排不上号,柴不可得久矣,能看到实物的只有汝官哥钧定,所以事实上汝窑为中国瓷器之冠军将军) 也不说去年国庆节,香港苏富比以2.94亿港元成交的那件原收藏于台北鸿禧美术馆的汝窑小圆洗。

苏富比拍卖的汝窑洗 我们说说南宋初年的事。 公元1151年秋十月,皇帝赵构政暇之余,忽然兴起,应当时名将张俊之再三恳请,幸清河郡王府邸。张俊当时是和岳飞齐名的中兴四将之一。对南宋初年朝廷稳定,建都临安,是立有大功的,所以被封为清河郡王。此时岳飞已死十年,宋金和议已签订十年,国家逐步安定,步入正轨。 “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供进御筵节次如后。

安民靖难功臣,太傅,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醴泉观使,清河郡王臣张俊进奉。。。。。。宝器。。。。。。古器。。。。。。汝窑: 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 汝窑三足樽 席间觥筹交错,张府竭尽财力,用最好的宴席款待皇帝。宴席后,再奉上各种珍奇异宝。其中汝窑瓷器赫然在目,排列在宝器,古器之后,共有17件。 周密还写了一本《咸淳起居注》 “淳熙六年(1179年),太上太后幸聚景圆赏牡丹,剪好色样者千朵,安置花架皆是水晶及天晴(青)汝窑金瓶。” 在南宋早期,皇室就已经把汝窑瓷器当做珍宝,臣下所拥有的汝窑瓷器,很有可能就跟清朝的紫檀木一样,发现紫檀木必须买下,进贡给皇室。 汝窑,是北宋时期汝州供御的瓷器精品。 宋 ·叶寘《坦斋笔衡》中说到: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宋·周辉《清波杂志》亦云:

汝州可行性报告编写参考

汝州项目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汝州项目可行性报告 汝州是汝瓷之都、曲剧故乡;河南省省直管县级市。豫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靠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西临古都洛阳,东望黄淮平原,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人。辖2个乡、13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453个行政村。汝州市地处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四市交界地带,焦柳铁路、207国道纵贯南北,并与陇海线、京广线连通,三洋铁路(规划在建)、344国道(规划在建)洛界公路、南洛(南京—洛阳)高速、二广高速、林(汝)桐高速(林州—汝州—桐柏)横穿东西,并与京珠、连霍高速直接毗连;县乡公路和“村村通”公路覆盖城乡,辖区内公路纵横交织、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交通非常便利。汝州素有“百里煤海”之称,是中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是中国中部经济实力20强县(县级市)。2017年6月,汝州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6652.7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08.2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11%;流动资金4144.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89%。 达产年营业收入352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636.66万元,税金及 附加328.36万元,利润总额8661.34万元,利税总额10184.37万元,税 后净利润6496.0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688.3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 率52.01%,投资利税率61.16%,投资回报率39.01%,全部投资回收期 4.06年,提供就业职位715个。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地方经济发 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具体的资源条件、 建设条件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阐述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 目前铝合金模板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大量企业涌入市场,很多新 进入者对行业的把握度不够,重经营、轻服务是中小铝合金模板企业存在 的普遍问题。建筑铝合金模板的研发和生产涉及建筑、材料、软件、焊接、自动化、力学等多学科技术及经验,铝合金模板行业内企业需要服务于施 工现场深入了解建筑施工需求,不断改进铝合金模板的设计和生产工艺, 为客户提供涵盖铝模系统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租赁和技术支持 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案。随着建筑业整体分工的不断细化,提升综合服务 能力、优化客户体验已成为铝合金模板企业发展的关键。

北宋官汝窑瓷鉴赏

北宋官汝窑瓷鉴赏 姓名:胡一凡 班级:181091班 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20091002372 2012-5-24

北宋官汝窑瓷鉴赏 【摘要】: 马未都说:“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通过两个途径-文献及证物。文献的局限在于执笔者的主观倾向,以及后来人的修饰,因此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描述成因。文明的形成过程是靠证物来标定坐标,汇成进程图表”。其中,许多中华名族的瑰宝出于北宋官窑。宋代陶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而汝窑则是宋代陶瓷的代表,达到了传统陶瓷美学的极致。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为汝官窑,号称北宋五大“名窑之首,有汝窑为魁”的美誉。 【关键词】:北宋官窑张公巷汝窑收藏鉴赏 【正文】: 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从股票、期货、房地产开始,又逐渐转向艺术品收藏。老师说到的,收藏是不分种类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个人收藏。收藏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王孙公子、平民百姓,数千年来乐此不疲。于是有了唐太宗将王羲之真迹悉数埋入地下的故事,有了洛阳铲的产生,有了北京故宫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的无数美丽的珍宝。 其中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为专门为宫廷用瓷而制造的,所以产量很少。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北宋官瓷外观的总体艺术特征可概括为:造型古朴庄重,釉质如脂如玉,所裂纹片灵动飘逸,形如龟背,色如鳝血,釉面莹莹冰片极富美感,且器口微微泛紫,底足褐红如铁。作品观之神韵内蕴、质朴无华,不独无什么精美雕饰和装饰,也更无什么艳彩涂绘,其完全凭藉自身釉色和幻放的纹片之美抵达其冰清玉洁、神韵天成的美学境界。 张公巷窑青瓷器以薄胎薄釉为主,釉色浅淡,釉面玻璃质感强。胎骨有粉白、灰白、洁白和少量浅灰,胎质细腻坚实。器形有碗、花口折腹圈足盘、花口板沿平底盘、盘口细颈瓶、鹅颈鼓腹瓶、盏、盏托、堆塑熏炉、套盒和器盖等。而两种花口盘、椭圆裹足洗和四方平底盘等则为汝窑所不见。带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为主,外裹足的较少,器底有支钉痕的呈非常规整的小米粒状,支钉分别为三、四、五和六枚。“张公巷被发现后,张公巷出土的瓷片是不同于汝窑的。一、瓷片的胎里含锰少,胎质比汝窑的白;二、釉总体上来说呈乳浊状,比汝窑的厚一点;三、出现了较多的圆形支钉痕,汝窑为芝麻支钉痕;四、瓷片上的开片鱼鳞纹多。谈到这儿就与南宋官窑联系起来了,在杭州发现的修内司官窑和郊台下官窑的瓷器上有圆形支钉痕,还有大量的鱼鳞纹瓷片。这说明南宋官窑是从北宋官窑演变而来的,而北宋官窑的前身就是汝

汝官瓷的现状

汝官瓷的发展现状 时光如河,岁月似歌;冬去春来,花开花落。独领风骚二十年的汝官瓷随着北宋灭亡和金人入主中原而窑毁人散,昙花一现。之后汝官窑窑址便沉入岁月的尘烟中沉睡不醒,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千年悬案。 新中国成立不久,周恩来总理曾亲笔批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作为汝官窑的发源地——宝丰县倍受鼓舞,开始着手恢复汝瓷的烧制,并得到创新和发展。自此汝官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汝官瓷产业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从事的企业和个体户数量不断增多,已达40家,注册资金近2000万元,从业人员近2000人,年均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二是专业技术力量得到了加强。目前全市汝瓷行业拥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0人,省级汝瓷工艺美术大师7人,孟玉松、朱文立还分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三是生产工艺不断创新,在器型和釉色上有很大突破。传统汝瓷器型多为瓶、尊、碗、盘、洗等,器型较小,有“汝不盈尺”之说,釉色也多为天青、月白、豆绿三色。近几年玉松汝瓷创作了童趣、虎枕、金蟾、仙鹤等新器型,其中童趣获闽龙杯全国陶瓷原创设计大赛(汝州赛区)特等奖,虎枕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玉松汝瓷、朱氏汝瓷和亨通汝瓷都有大件作品问世;另外玉松汝瓷的发光釉、宏宝汝瓷的浮雕画技法等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汝瓷传统工艺,分别获得了国家专利保护。2008年全市汝瓷行业申请专利66件,2009年申请专利51件。2007年12月,平顶山市科技局审定玉松汝瓷研究中心为平顶山市级汝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是部分企业市场观念初步形成。玉松汝瓷、新嘉城汝瓷等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北京、广州、上海、义乌等地设立办事处、连锁店,拓宽了销售渠道。五是实施了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2004年2月,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保护办公室审批,对汝瓷实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5年7月,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汝瓷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6年8月,先后成立了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汝瓷地理标志产品专家委员会,负责汝瓷专用标志申请、审查和使用监督。2007年6月,全市已有12家企业经核准使用。前不久,汝瓷还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地理标志产品。今年,又制定出汝瓷国家质量标准,并于10月1日发布实施。另外,于2002年10月成立了汝瓷协会,主要开展会员之间的

“汝窑”色釉承源浅析

“汝窑”色釉承源浅析 日期:2008-6-4 16:00:10 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1454 上传者:5196 宋代是我国瓷业最兴旺发达的巅峰时期,当人们谈起宋瓷,首推柴、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窑口种类之多,规模之大均为瓷史之最。这些窑口之间相互学习溶融,而又各具特色。特别是北宋晚期的徽宗时代,由于皇室对瓷器的大量需求和提倡,大大刺激诸窑的发展竞争势头,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把宋代瓷业推上了一个空前的高峰,汝窑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虽然汝窑名气很大,器物十分珍罕,但汝窑瓷(此处特指汝窑贡瓷品种)的釉色渊源却很少有人问津和探讨,它的釉色承源由于缺少原始文献记载,至今人们对于汝窑中的釉色来源还模糊不清,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来对汝窑的粗浅研究,探讨一下汝窑色釉的承源问题: 从现今博物馆的传世汝瓷和近年来宝丰清凉寺遗址出土的汝瓷实物标本综合来看,汝瓷的釉色种类,基本概括为两大类色系:一是素雅一色的“青绿”釉系;二是“青如天”以及披红挂彩的窑变釉系品种。 汝窑中的“青绿”色釉系品种极似五代、唐代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种,正如五代诗人徐夤描述的越窑“秘色瓷”釉色:“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剐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氵赍。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由此不难看出,在五代时的越窑“秘色瓷”青绿色釉:单看一器纯素一色,群体比较变化丰富,形成富有节奏感的色阶韵致。这种情况在汝窑的“青绿”色釉器上也表现的十分充分,忠实的再现了越窑“秘色瓷”的釉色特征。在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其余,则越窑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的记载中,不难看出,当时高丽国的瓷窑也在仿烧类似汝窑仿烧的越窑“古秘色”瓷种,同时,也证明了汝窑中的“青绿”色釉承源自越窑“古秘色”,为汝窑中的“青绿”色釉来源找到了文献依据。越窑“古秘色”的实物,如唐代法门寺出土的越窑“秘色瓷”实物直颈瓶,釉色“青绿”纯素一色,汝窑的“粉青”釉莲花碗,宝丰清凉寺出土的“青绿”釉茶瓯等,都源于越窑“古秘色”瓷种范畴。如果说五代、唐代越窑生产的“秘色瓷”属于“古秘色”瓷种,那么,必然还有一个越窑“新秘色”瓷种的存在,在北宋晚期的宋人眼中,什么时期的越窑秘色瓷种属于“新秘色”瓷种呢?宋人赵德麟是这样记载的,“吴越秘色瓷,越州烧造,为供奉之物,故云秘色。”他没有描述宋代的越窑秘色瓷是什么样的釉色特征,只说宋代的越窑“秘色瓷”是供奉之物。由此说明越窑“秘色瓷”品种到了钱弘叔时代,成了专门供奉北宋宫廷的瓷种。钱弘叔在进贡之前,为表示对宋王朝的臣服,将秘色瓷一一罗列庭堂之上,焚香叩拜,因此成为“臣庶不得用”的瓷种。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把宋耀州窑青瓷称之为越窑;“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窑,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由此可以得出,钱弘叔时代“臣庶不得用”的越窑“秘色瓷”种,与北宋中早期的耀州窑风格特征基本上一致,它们在北宋晚期人的心目中,同属越窑“新秘色”的瓷种范畴。越窑“秘色瓷”的“一古一新”由此明了,合乎客观事实。 由此可知,汝窑中的“青绿”色釉是承源五代以前的越窑“秘色瓷”种,属越窑“古秘色”的色釉范畴,与事实和文献记载十分吻合,可以说汝窑中的“青绿”色釉承传自越窑“古秘色”是无可置疑的。 在汝窑中还有一种美丽得让人心动的“青如天”的釉色,看到她,不禁让人联想到人们传说中世间无比珍罕的第一大名窑——柴窑的“青如天”釉色来。柴窑是北宋早期柴荣的御用之物,这个釉色瓷种怎么在汝窑中出现了呢?汝窑的这种釉色来源,在北宋欧阳修《归田集》中有这样的记载:“柴氏窑色青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又明人曹昭《格古要论》论柴窑瓷:“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柴荣烧造,故谓柴窑,天青色,

景德镇仿古瓷研究述略

景德镇仿古瓷研究述略 【摘要】仿古瓷是一种或模仿前代古瓷、名瓷的釉彩,或仿其器型,或仿其纹饰,或各方面兼而有之瓷器品种,是我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艺现象。景德镇作为著名 的传统陶瓷生产中心,仿古瓷在其生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伴随景德镇城市的兴衰 而涨落。本文拟对建国以来,景德镇仿古瓷的研究现状作出简要叙述。 【关键词】景德镇;仿古瓷;研究;综述 自古以来任何艺术领域都存在摹仿与借鉴,中外皆然,尤其在绘画、书法、陶瓷等艺术领域 非常明显。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瓷都和陶瓷艺术之城。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仿古瓷是我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工艺瓷品。古瓷仿制萌芽于两宋,形成 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盛于清康雍乾时期,衰落于晚清民初。就中国陶瓷发展历史而言, 仿古瓷基本上存在于我国古代瓷器发展的后半叶,并对这一时期瓷器的发展进程起到很大的 促进作用。目前,关于景德镇陶瓷的各方面学术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不少前辈和学者们对此 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仿古瓷部分的研究也取得一些重要成果,笔者就自己资料所及,将 目前景德镇仿古瓷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从文献上看,除了传统的地方志、正史、政书,如《清史稿》、《江西省大志》、《江西通志》、《浮梁县志》、《饶州府志》、《明实录》、《清实录》等书对此有阐述外,还有各 种诗文集、笔记、碑文等资料辟出专门章节对此论述,如《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说》、《陶成纪事碑》等。 在涉及景德镇陶瓷发展和历史的论著方面,国内学者已经开拓了不少天地,这些研究成果为 我们了解景德镇仿古瓷的发展背景提供了教材,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 题的方法与思路。景德镇瓷业经济史研究起步是比较早的。成书于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业史》、《景德镇陶瓷概况》、《江西陶瓷沿革》基本都讨论了江西瓷业从汉朝到民国时段的 勃兴、发展和衰败历史,以及瓷业贸易和景德镇民国时期瓷业的现状。该书上自远古下迄晚晴,从几何印纹陶、釉陶到青瓷、青花瓷,对江西境内大小窑址以及形形色色传世珍品一一 举析,辅以图片,形象生动。此外,本书中还浓墨重彩描述景德镇龙珠阁和湖田窑等江西名 窑遗址的发掘,都是很有价值的陶瓷资料。 此外,南昌大学梁淼泰教授的著作《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是一部全面研究景德镇经济 的书籍。论著对景德镇陶瓷历史、御器厂与民窑之间的关系、官窑与民窑的雇佣关系、行帮 和市场、瓷窑的管理形式和资本运作形式作了深刻的证述,同时对景德镇与浮梁及周边地区 邻近各县的农村经济之间的关联性作了研究。此书对了解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经济状况和仿古 瓷的发展很有启发作用。 以此同时,国内关于景德镇仿古陶瓷的论文也有不少,本文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只列举代表性文章。 首先,论述仿古瓷出现的历史背景、种类和鉴别方面,代表性的有冯先铭、叶佩兰、李伟君 等人。冯先铭先生的论文《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与种类》,分别阐述了仿古瓷出现的历史 条件和仿古瓷的几大种类。其中仿古瓷出现的历史条件为:物以稀为贵,文人品评、帝王爱好、商人投好。仿古瓷的有四大种类,即仿前期作品,宋、明瓷后加彩,民国时期仿古瓷,近、现代仿古瓷。李伟君在其论文《仿古瓷与古瓷的鉴别》中列举如何鉴别仿古瓷与古瓷的方法。他论述到,目前在古陶瓷鉴定中,除了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或直接测定、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瓷的化学成份、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查陶瓷化学元素含量等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外, 人体感官仍起主要作用,简单地介绍一下感官鉴别中的“一洗二看五比”方法。古瓷鉴定专家 叶佩兰女士在《试析真假元青花瓷器》一文中,首先分析了元代青花仿品出现的历史背景,其 次说明了现代仿元青花瓷的状况。她认为元青花瓷器造型古朴端庄,呈色鲜艳,给人壮美之

宋代汝窑瓷器釉面的显微观察

宋代汝窑瓷器釉面得显微观察 玛瑙入釉——汝窑神秘而独特得天青釉,在宋代文献中,记载它含有丰 富得玛瑙粉末。以今天科学得角度解读,玛瑙就是石英得一种,由二氧化矽沉积而成。在釉中加入玛瑙粉末对瓷器得釉色、质感、开片并不会造成显著得影响。但就是,汝窑产地盛产玛瑙,北宋也曾多次前往开采,加上汝窑表面闪烁著若隐若现得淡粉色光泽,无不让人以为这正就是「玛瑙入釉」得现象.?满釉支烧——为追求瓷器完美无瑕得质感,多数汝窑以满釉支烧法烧造,制作时仅在底部以支钉隔开瓷胎与匣钵,以让瓷器於烧造过程不致变形,也让釉尽可能覆盖住整件作品,达到满釉得效果。烧制完成得汝窑,底部存留得支钉细小若芝麻。传世盘、瓶、碗类得汝窑与稍大得洗,底部存在五个支钉痕,而小尺寸得洗与碟用三个支钉,水仙盆用五个或六个支钉。 时代不同,工艺烧造得过程及使用原料得成分也就不同,各 种窑烧瓷器得釉层必然存在不同得面貌,因此瓷器得鉴定除了根据器型款式、轻重、色泽来辨认,以及运用科学仪器做成分分析之外,器物表面得显微观察就是方便又直接得方法,因为釉面上呈现得各类现象如气泡、开片、刻痕等,亦可作为研究瓷器工艺技术及鉴定得入门。 ?除窑址出土得破片之外,传世汝窑得显微照相不多,因此国立故宫博物院科技室规划拍摄本院典藏得汝窑瓷器得釉面影像,以提供作为鉴定研究得参考。 拍摄所使用得仪器就是MS—L150型携带式显微镜,以150倍数进行釉表面观察,为了贴触器表进行细部观测,特别商请厂商研磨制造

一只可调整焦距得透明压克立接触头,以避免直接接触器面,可能引起 得损伤,同时也搭配使用影响捕捉及分析系统,使影像即时呈现於电脑 萤幕上,方便观察。同时,也能进行显微照片得同步得同步拍摄与存档。摄影得方式就是先做全器得显微观察,再进一步择点进行拍摄,选拍得 部位集中於器皿内外侧右面得气泡、后釉、断面、缩釉、冰裂纹、底面刻字及支钉痕等处,并以相关破片进行比较观察,以下即就是初步观察得心得。 一、釉面气泡得观察 由显微镜头观察院藏汝窑釉层得气泡分布,初步归纳出几项特征,汝窑釉得流动十分明显(图1),形状如同流动得棉絮与豆花一般,分布在其中得气泡随处可见,而且气泡得大小差异较大,大者可为小者 得数倍至十数倍.大致上气泡得分布较自然,分散於釉层中,但有层次感,呈现出活泼生动得韵动感。气泡外层具较厚得乳白状圈痕。在釉面得观察中,气泡、流纹(釉流动形成得纹路)与裂纹,三者就是观察得重点,同时也发现三者也有时间先后、空间深浅得复杂关系(图2、3、4),通常内外器壁上观察到得流纹比器底面来得明显、而缩釉及气泡周遭得流纹也较为剧烈。其次,若以宝丰县清凉寺出土得破片做观察(图5、6),亦得到相似得釉面气泡与流纹得分布状况。同时透过对汝窑胎釉得研究报告,得知釉料中得石英质颗粒、气泡及乳白云雾状物质(指液相分离得釉质)就是造成汝窑乳浊感得原因。此现象透过显微镜得观察,发

现代汝瓷的收藏

现代汝瓷的收藏 俗话有云:“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身边常有陶瓷爱好者问及现代汝瓷收藏的问题。从事汝瓷研制近三十年,我对现代汝瓷的收藏有一点点的认识,仅是个人意见,希望能与各位爱好现代汝瓷收藏者分享。 说到现代汝瓷的收藏,首先应了解汝瓷的历史渊源。汝瓷兴于唐,盛于宋,其成熟时期的烧制年代仅二十余年,传世品在南宋时即有“近尤难得”之叹,可与商彝周鼎比贵,现在全球遗存的完整汝窑瓷器不足百件。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大背景下收藏市场日益火爆,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在各大拍卖会现场也纷纷以“贵族”姿态亮相。2004年,郑州日信拍卖有限公司的汝窑粉青釉鸳鸯水注以1050万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4月,北京红太阳拍卖行一件汝瓷《玉兰瓶》创下国内单件文物拍卖最高纪录,拍出1亿6千万人民币; 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在最后一天以2.0786亿港元天价拍出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由这一笔笔成交记录中足以看出当今藏家对汝瓷精品的追捧。但真正的传世汝瓷在文物市场上往往“有价无市”,碎片的价值已堪比黄金,且常有做假者鱼目混珠,干扰市场秩序,这使得宋代汝瓷的收藏往往是“塔尖”上的游戏,一般藏家望尘莫及,自然让一些爱好汝瓷的收藏者将目光放至现代汝瓷上。

北宋末期因战乱汝瓷窑空烟冷后,工匠南迁,其烧制技术失传,之后历代均“仿汝不似汝”,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和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院校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汝瓷才复烧成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每件当时市场价五分钱的新内花碗现在市场价达三千 元左右,大量生产的八仙酒瓶当时每件仅售一到两角钱,现在市场价也都在两千左右,一些手工制作的作品价值甚至达到一万元以上。随着中原崛起和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的提出,汝瓷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但因其市场秩序尚未完善,再加上对现代汝瓷的宣传力度尚远远不够,汝瓷现代工艺品仍有极大的升值空间。这对于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来讲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我看来,现代汝瓷的收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品质。汝瓷之美像绚烂之后的淡然,现代汝瓷作品与传世品在品相上一脉相承,以玛瑙入釉、造型洗练、做工精细、釉色莹润饱满,因此在收藏时应着重从造型、做工、釉质上评判,这些是对烧制者技艺的直接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汝瓷的人物塑像也得到了收藏者的青睐,对于人物作品来讲,其人物神态及文化内涵的表达是其精髓所在。虽然企业品牌及烧制者个人名誉称号也是现代汝瓷作品价值的一种间接反映,但不应盲从。因此,对汝瓷品质的评判首先要从其造型、质感、神韵上考虑,其次再结合其他外在因素考虑。

汝瓷精品赏析

汝瓷精品赏析 2008-12-01 15:28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河南汝州而得名。汝窑器物以其精制的造型、滋润的釉质、独特的呈色以及传世器物的稀少为历代藏家、研究家所关注。由于对汝窑窑址多年寻找的未果,更增添了汝窑的神秘色彩。 对汝窑器物的研究经历了不同阶段。早期阶段,考古工作者在努力寻找汝窑窑址的同时,查找有关汝窑的文献资料,以文献对照传世器物进行研究。综合看来, 历代文献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釉:文献中谈到,汝窑器物以玛瑙为釉,色为淡青色,有如堆脂;(2)胎:汝窑,土质滋润,呈肉红色;(3)支烧方法:汝窑器物采用支钉支烧,底有芝麻细小挣钉;(4)器类:有瓶、洗、香炉、香盒、香球、盏、盂、花觚等;(5)汝窑的地位:汝窑为诸窑之冠,多为贡品,器物难得;(6)仿汝窑:涉及到景德镇仿汝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经过几代陶瓷考古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发现了汝窑窑址,采集到数十片汝窑标本及蕴藏十分丰富的玛瑙矿。宝丰县清凉寺汝窑遗址的发现,解决了古陶瓷史上的一大疑案,是我国陶瓷考古的重 大突破。1989年,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蛮子营村又发现一处汝窑窑藏,出土了一批汝窑瓷器。器物有笔洗、板沿洗、碗、盘、瓶等47件。其中一些器物在 以往的传世品中未见,如直口碗、大钵等。这些器物与传世的汝窑釉色接近,器型规整,釉质莹润,多满釉裹足支烧,亦有采用垫烧的。器表有细小开片。有的器物釉色偏青,并有刻花装饰。这些器物的出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增加了人们对汝瓷的认识。 大英博物馆藏品

目前,就汝窑传世器物来看,据有关专家统计,全世界约有70件,加未发表的或未知的,总计不过100件。这与汝窑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时间短,仅在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宁5年(1102年)约20年间烧造瓷器,产 品少而精有关系。传世的汝窑瓷器主要有三足尊、奉华尊、直口瓶、纸槌瓶、鹅颈瓶、碗、莲花大腕、盘(敞口、直口、三足)、碟(花口)、洗(花口)、盏托(花口)、水仙盆等。分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等博物馆。 盘、碟是汝窑瓷器中较多的一种器类,已见著录20余件。盘有直口、花口、敞口之分。盘的高度一般在1.5厘米至4.8厘米之间,口径一般在14.8厘米至21.4厘米之间。有的盘呈六瓣花口,为宋代典型的式样。碟相对较浅,高度约1.5厘米至3.3厘米之间。盘、碟均采用裹足满釉支钉支烧。北京故宫博物院 收藏的三足盘是比较特殊的一件,从窑址出土标本来看,当时烧造的三足盘(三足尊)数量不少,窑址中有大小数种规格的三足盘残器。这种器型在宋代其它窑口未见,是宋代汝窑的特有造型。 洗,亦是汝窑中常见的器类,式稍深,有圆口和花口之分,高度在3厘米至4.7厘米之间,足经多在8.9厘米至13.1厘米之间,亦采用裹足满釉支烧。北京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汝窑洗镶有铜口,釉色纯正,釉质莹润,釉面开有片纹,是较为典型的器物。 碗,目前传世有三种:(1)撇口碗,两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英国大维

宋代瓷器的特征与概况

宋代瓷器的特征与概况 03级艺术设计系 瓷器最早就是由中国发明的,中国的瓷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早在8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后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了。从商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发明,到东汉成熟青瓷的产生,经历唐宋的发展,直至明清制瓷业的繁荣,中国制瓷业由陶到瓷,由粗到精,由单色到多彩,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特的特征,在所有的朝代中必须要说的就是宋代的瓷器,它是中国瓷器发展到顶峰的一个时期,宋瓷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是中国陶瓷史上颠峰。 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技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令后人一目了然。宋代瓷器可分为以下几种种类,汝窑、定官窑“汁水莹润如堆脂”,象青玉一般的质地;再如钧窑天兰釉,象天空般湛蓝;再如龙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等品种,都巧夺天工般地引起人们对美的遐想。所以说宋时代是陶瓷美学的一个划时代时期,至此,一个全新的美学时代到来了。此时官窑辈出,私窑蜂起,最为著名的窑址有定、汝、官、哥、钧等,响应者更是不计其数。 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鼎盛时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定窑产品繁多,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其瓷质精良和纹饰秀美,曾被选入宫廷,定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瓷窑体系。北宋早、中期为装匣钵仰烧,器底部可见支钉痕迹或砂粒;北宋以后广泛使用覆烧法,口沿不施釉,俗称“芒口”,往往镶一圈金、银或铜为饰。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多种手法,图案常见花果禽鸟。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纹饰线条清晰明朗,反映了当时比较高超的刻摸与脱模技术。另外,定窑瓷釉层较薄,釉面光润,也使刻花、印花线条极为清爽悦目,形成它独特的美术风格。 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宋代称钧州,宋初于此设窑,故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釉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浊不透明的感觉。宋钧窑常见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等等。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等,金、元时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烧。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在烧制造过程中变化无常,不为人工所控,所以后人难以仿制,有“钧瓷无双”之说。 汝窑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成份,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玛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或许此说有些道理。 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道学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成为宋时代上流社会的时尚。 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