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边角、角角边导学案(新华师版)

13.2.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边角、角角边导学案(新华师版)
13.2.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边角、角角边导学案(新华师版)

简明信息 课型 新授课 编写: 审核:

班级 学生姓名 ,小组名 学生编号

课题 13.2.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边角、角角边 学习目标: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积极投入,激情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点: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学生双色笔 记

学习过程 导入链接

一、自主学习 1、复习思考 (1).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 (2).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又分成哪两种呢?

探究点1: 目标展示一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1)动手试一试。 已知:△ABC

求作:△'''A B C ,使'B ∠=∠B, 'C ∠=∠C ,''B C =BC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 把△'''A B C 剪下来放到△ABC 上,观察△'''A B C 与△ABC 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二):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4)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三) 在△ABC 和'''A B C ?中,

C '

B 'A '

C B A

C B A

D C A B F

E ∵'B B BC C ∠=∠??

=??∠=?

∴△ABC ≌

探究点2: 目标展示二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是否全等?

(1)如图,在△ABC 和△DEF 中,∠A=∠D ,∠B=∠E ,BC=EF ,△ABC 与△DEF 全等吗?能利用前面学过的判定方法来证明你的结论吗?

(2)归纳;由上面的证明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三):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3)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三) 在△ABC 和'''A B C ?中,

∵'A A B BC ∠=∠??

∠=??=?

∴△ABC ≌

探究点3: 目标展示三

1、例1、如下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AB=AC ,∠B=∠C . 求证:AD=AE . 2.已知: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 BE ⊥AC, CD ⊥AB,AB=AC ,求证:BD=CE

学以致用:

C '

B 'A '

C B A D

E

C

B

A

D C

A

B E

1、如图: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过点C画直线CE,使CE∥AB,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AD=ED

2、求证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的高相等。

A

B

E

C

D

【课堂小结】

效果检测

1、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F=CE ,AB ∥ED ,AC ∥FD , 求证:AB=DE ,AC=DF 。

2、

3、如图,是D 上AB 一点,DF 交AC 于点E ,DE=DF ,FC ∥AB ,AE 与CE 是否相等?证明你的结论。

A B C

F

D E

4.满足下列哪种条件时,就能判定△ABC ≌△DEF ( )

A. AB=DE,BC=EF, ∠A =∠E;

B. AB=DE,BC=EF, ∠C =∠F

C. ∠A =∠E,AB=EF, ∠B =∠D;

D. ∠A =∠D,AB=DE, ∠B =∠E 5.如图所示,已知∠A =∠D,∠1=∠2,那么要 得到△ABC ≌△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

A. ∠B =∠E

B.ED=BC

C. AB=EF

D.AF=CD 6.如6题图, 在△ABC 和△DEF 中,AF=DC, ∠A =∠D,

当_____________时,可根据“ASA ”证明△ABC ≌△DEF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小组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课后反思:

A F C D 1 2 E B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教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 1.构建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思路,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2.探索并理解“边边边”判定方法,体验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 的过程. 3.会用“边边边”判定方法证 明三角形全等.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 知角,了解作图的依据. 教学重点: 构建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思路,理解并运用“边边边”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1.构建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思路。 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纸板、 直尺、 圆规 、 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尝试解决生活问题,初识“全等判定”,构建探索思路 ; 1.请你思考后回答: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 根据这个定义,你知道的全 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你怎样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符号语言表示这一判定方法. 在△ABC 和△A′B′C′中, ∵???????????'∠=∠'∠=∠'∠=∠''=''=' '=C C B B A A C A AC C B BC B A AB ∴ △ABC ≌△A′B′C′ 2.尝试应用: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 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请你说说小明该怎么办并说说这 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展示结果. 3.请你继续思考: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能否减 C ' B 'A ' C B A

少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你想从几个条件开始研究 师生活动:学生畅说欲言,交换,确定先从“一个条件”开始,不行就两个“两个条件”,再不行就“三个条件”……的顺序来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动手操作,感知由“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 活动 1.请你观察手中的一副三角尺,思考后回答:只给一个条件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观察、比较后,再个人展示,有不同想法补充说明,发现:有一条边或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一起归纳得出:只有一个条件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活动二:那么我们现在给出两个条件分别相等,你可以观察手中的三角尺,也可以依据条件在学案上画图,思考后回答,有两个条件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条件举例:①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60°. ②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③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6cm. 师生活动:生先独立思考,按要求动手操作,有结果后在组内交流,然后后派代表在全班举例说明你们讨论的结果.最后共同归纳结果: 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三、类比探究,尺规作图,理解“SSS”判定方法 , 问题:现在给出三个条件分别相等,来探究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同学们根据下面的问题探究: 1.思考并回答:根据前面的探究,你能说出三个条件分别相等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吗 师生活动:学生先组内讨论、再组间相互补充得到有四种情况,即:三条边、三个内角、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我们先从最基本的同类元素开始探究,三个角或三条边分别相等的情况. 2.一起来观察:用你们手中的三角尺和老师手中的三角尺,你们很快发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人教版(精美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松江区民乐学校征丽 一、内容和内容辨析: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初中平面几何学习中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今后研究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方法,是今后研究几何图形不可或缺的工具与方法,因此,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非常重要。本单元共安排了六课时,其中三课时讲述四种判定方法,另三课时讲述如何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正确选择适当的判定方法说明全等,甚至以此达到证明边或角的相等。 本节课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第四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的第一课时。在学习这节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利用三角形的三元素画三角形(即两角及其夹边、两边及其夹角、三边、两角及其对边)。借此,学生已知道如何确定三角形的 形状和大小,事实上,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则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的,所以,通过四种画已知三角形的全等三角形的过程,可以总结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一是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四种判定方法;二是重点学习“边角边” 的判定方法,掌握这一判定方法说明全等的规范书写格式,并由简至难,了解这种判定方法的应用。 二、目标及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 、了解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四种方法。 、熟练掌握边角边判定方法,熟悉有关基本图形,初步掌握这一判定方法的应用。 、掌握边角边判定方法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规范书写格式,体会说理表达的严密性。目标解析:通过操作、看书和阅读,将全等概念与画三角形概念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得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了解四种判定方法自身的特征和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 对于“边角边”判定方法的学习,学生需要知道“边”、“角”、“边”是如何先后确定三 角形三个顶点的相对位置的,进而掌握这种判定方法的应用一一证明三角形全等。要求学生,其一,会规范书写这一判定方法说明全等,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密的表达能力;其二,在基本图形中找到需要的条件,初步掌握这一判定方法的应用,这也是我们学习判定方法的目的,为今后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学习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多欣赏和观察一些基本图形,结合给定条件,发掘基本图形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找到证明全等的三大条件,从而说明全等。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很多问题的解答是不唯一的,且有些题目是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 北京市杨庄中学荣卫东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结合“跨越式”课题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以及所任班级网络环境下人手一机的教学优势,我对教材13.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知识进行了适当的重组与加工,力求给学生提供研究、探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将“跨越式”课题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教学活动,转变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要素和性质、全等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方法,同时为今后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以及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提供很好模式和方法,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学好几何的切入点之一!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作为教学重点,对两边和一边对角条件的探究作为教学难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几何画板”软件,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学习热情高,主动探究意识强,课堂参与主动、积极。 3.教学策略 选择建构理论中支架式教学策略,通过搭建梯度恰当的问题脚手架,引导教学的进行,从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知识,进行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获得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4.教学方式 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与自主探究式相结合教学方式。在学生探究三角形全等可能的条件时,采用引导发现式,及时点拨,明确结论;在探究哪三个条件可以构造全等三角形时采用自主探究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5.媒体资源的运用 本节课所使用的媒体资源主要是网络计算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够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分别表述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 (2)学生自主寻求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与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经历观察、推理、实验、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领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全等三角形判定HL导学案

全等三角形判定(HL)导学案 温馨寄语:愿知识之泉,经书籍而奔流,流进你的心田.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并能灵活选择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体会探索数学结论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 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二.重点与难点: 1.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如图,AB⊥BE于B,DE⊥BE于E, ①若∠A=∠D,AB=DE,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 ②若∠A=∠D,BC=E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 ③若AB=DE,BC=E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 ④若AB=DE,BC=EF,AC=D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 自主探究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1)动手试一试。 已知线段a ,c (a

(2)把△ABC 剪下来和同学比较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到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方法 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4)用数学语言表述上面的判定方法 在Rt △ABC 和Rt '''A B C ?中, ∵''BC B C AB =??=? ∴Rt △ABC ≌Rt △ (5)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一般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方法 “ ”、 “ ”、 “ ”、 “ ”、 还有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 “ ” 四、学以致用 1.如图1,△ABC 中,AB=AC ,AD 是高,则△ADB 与 △ADC (填“全等”或“不全等” ), 2.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3.如图2,B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F ⊥BC 于F ,DE ⊥BC 于E , AB=DC ,BE=CF ,你认为AB 平行于CD 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检测反馈 1.判断题: (1)一个锐角和这个锐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2)一个锐角和锐角相邻的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3)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4)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5)一个锐角与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A B C A 1 B 1 C 1

全等三角形判定导学案

全等三角形判定导学案(二) 一、知识回顾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全等三角形。 2、基本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定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例题赏析: 已知:点B在∠EAF的内部, C,D两点分别在∠EAF的两边上,且∠1=∠2,∠3=∠4 求证:AC=AD 三、随堂练习一 1、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OA=OC, OB=OD.说明△AOB≌△COD 的理由. 2、已知:如图,∠DAB=∠CAB,∠C=∠D ,则AD=AC, 请说明理由。 A B C D A B C D O

3、如图,AB=EB ,BC=BF ,∠1=∠2,EF 和AC 相等吗?为什么? 四、随堂练习二 1、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2、 在下面的图中,有①、②、③三个三角形,根据图中条件,三角形_____和_____全等(填序号即可) 3、如图,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CD 与BE 相交于点O ,且AD=AE ,AB=AC 。若∠B=20°,CD=5cm ,则∠C= ____ ,BE=_______. 4、如图,BE=CD ,∠1=∠2,则AB=AC 吗?为什么? ③ 2 3 48o 32o ② 2 3 48o 32o ① 3 100o 2 C E F B A 1 2 ① ③ ② D C B A E O

全等三角形边边边说课稿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判定)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谈谈我对这一节课的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前后联系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要素和性质、全等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它与前面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及后面将要学习的三角形全等的(“SAS”、“ASA”、“AAS”)判定方法作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核心内容,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 2、教学目标 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习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结论,还要领略到数学的精神和思想方法,这应该是数学学习所追求的目标。具体来说,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SSS”)条件的内容; ②能初步运用“SSS”公理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探索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②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有关三角形全等的应用,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感受数学美。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探索三角形全等的“SSS”的判别方法进行的,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 ..我确定为: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并能利用它判定两三角形是否全等。由于本课时是探索两三角形全等的起始课,学生以前未曾接触,一时难以确定探究方法而感到经验的局限,加之多次使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对学生理解有一定的 困难,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难点 ..确定为探索思路的选择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SSS”条件的过程。 4、教学用具:三角尺、圆规,三角支架、硬纸板、大头针。 二、说学情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并能灵活选择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体会探索数学结论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 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学习重点】: 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 1、复习思考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 、 、 (2)、如图,Rt △ABC 中,直角边是 、 ,斜边是 (3)、如图,AB ⊥BE 于B ,DE ⊥BE 于E , ①若∠A=∠D ,AB=DE , 则△ABC 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②若∠A=∠D ,BC=EF , 则△ABC 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③若AB=DE ,BC=EF , 则△ABC 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 ④若AB=DE ,BC=EF ,AC=DF 则△ABC 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 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1)动手试一试。 已知:Rt △ABC 求作:Rt △'''A B C , 使'C ∠=90°,''A B =AB, ''B C =BC 作法: (2) 把△'''A B C 剪下来放到△ABC 上,观察△'''A B C 与△ABC 是否能够 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到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方法 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4)用数学语言表述上面的判定方法 在Rt △ABC 和Rt '''A B C ?中, ∵''BC B C AB =??=? ∴Rt △ABC ≌Rt △ (5)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一般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方法 “ ”、 “ ”、 “ ”、 “ ”、 还有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 “ ” 【课堂学习】: 【合作探究·释疑】: A B C A 1 1 C 1

华师大版全等三角形判定:角边角、角角边导学案

课题:全等三角形判定:角边角、角角边 课型:预 + 展 班级: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 编号: 【抽 测】(6分) 1、全等三角形判定SAS :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分) 2、如图所示,已知AE=DB ,BC=EF ,BC ∥EF , 说明△ABC 和△DEF 全等的理由.(5分)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角边角”和“角角边”;能运用它们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把证明一组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基础知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2—74页 知识点一:探究“角边角”和“角角边”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一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试一试】 应有两种不同情况: 情况1、 已知:△ABC 求作:△'''A B C ,使'B ∠=∠B, 'C ∠=∠C,''B C =BC,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 观察△'''A B C 与△ABC 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情况2 归纳;由上面的证明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或“ ”) 知识点二、运用“角边角”或“角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小试牛刀】 1、满足下列哪种条件时,就能判定△ABC ≌△DEF ( ) A. AB=DE , BC=EF, ∠A =∠E; B. AB=DE,BC=EF, ∠C =∠F C. ∠A =∠E, AB=EF, ∠B =∠D; D. ∠A =∠D,AB=DE, ∠B =∠E 2、如图所示,已知∠A =∠D,∠1=∠2,那么要 得到△ABC ≌△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 ) A. ∠B =∠E B.ED=BC C. AB=EF D.AF=CD 3、已知: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 ,BE ⊥AC 于E, CD ⊥AB 于D, AB=AC , 求证:(1)AD=AE (2)BD=CE A D C A B A D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导学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 L导 学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导学案 路阳九年制学校初二年级数学组 编写人:程良富刘芳学生:审核人 导学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并能灵活选择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体会探索数学结论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导学重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导学难点: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复习思考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斜边是 (3)、如图,AB⊥BE于B,DE⊥BE于E, ①若∠A=∠D,AB=DE,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用简写法) ②若∠A=∠D,BC=EF,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 ③若AB=DE,BC=EF,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 ④若AB=DE,BC=EF,AC=DF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 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1)动手试一试。 已知:Rt△ABC求作:Rt△''' =90°, A B C,使' C B C=BC '' A B=AB,'' 作法: (2)把△''' A B C与△ABC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A B C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 (3)归纳;由上面的画图和实验可以得到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方法 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简写成“”或“”)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参考教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 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回忆前面研究过的全等三角形. 已知△ABC ≌△A′B′C′,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C ' B 'A ' C B A 图中相等的边是:AB=A′B 、BC=B′C′、AC=A′C . 相等的角是:∠A=∠A′、∠B=∠B′、∠C=∠C′. 展示课作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提出问题: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怎样画? (可以先量出三角形纸片的各边长和各个角的度数,再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角分别和已知的三角形纸片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已知的三角形纸片全等). 这是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来作图.那么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Ⅱ.导入新课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

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 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 . 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 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 、6cm . 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归纳,最后以组为单位出示结果作补充交流. 结果展示: 1.只给定一条边时: 只给定一个角时: 2.给出的两个条件可能是:一边一内角、两内角、两边. ①3cm 3cm 3cm 30?30?30? ②50? 50?30?30? ③6cm 4cm 4cm 6cm 可以发现按这些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一定全等. 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吗? 归纳:有四种可能.即:三内角、三条边、两边一内角、两内有一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导学案

求证:AABC^AFDE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借?欢迎下载支持.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导学案 主备:梧州六中 陆丽文 【学习目标】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 积极投入,激情展示,做最佳自己 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复习思考 1、 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 判宦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二、 探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动手试一试: 尺规作图 a 、 请同学们先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ABC,再画列一个三角形A'BC'o 要求:使 A' B'二AB, A' C'二AC, B'C'二BC, 将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观察有什么特点? b 、 以小组为单位,把剪下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这些 三角形都是 _____________ 的. C 、归纳: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__________ ,简写为“ _________ ”或“ _______ ”. d 、用数学语言表述: 在ZkABC 和 SA B C' 中, ??? Ax^BC^ ________ ( ___________ ) 3、 你能解释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左性吗? 4、 温馨提示:证明的书写步骤: ① 准备条件:证全等时要用的间接条件要先证好: ② 三角形全等书写三步骤: A 、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B 、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C 、写岀全等结论。 二、练习巩固 1、 你能找到哪些全等三角形?说明理由。 2、 如图,AB=CD, AC=BD, AABC 和ZkDCB 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 解:AABC^ADCB ? 理由如下: 在AABC 和ADCB 中, △ABC 9 ____________ 4、已知:如图,BC=DE, AC=FE, AB=FD, AB = AB' ?:

用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

§3.3.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讨论、引导教学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五张 第一张:复习练习(记作投影片§3.3.1 A) 第二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4.1 B) 第三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3.3.1 C) 第四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3.1 D) 第五张:实验(记作投影片§3.3.1 E) 木条或细硬纸条数根.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研究了全等三角形.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出示投影片§3.3.1 A)如图 图 已知:△ABC≌△DEF. 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生]图中相等的边是:AB=DE、BC=EF、AC=DF. 相等的角是:∠A=∠D、∠B=∠E、∠C=∠F. [师]很好.我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 [生]能,先量出这个三角形纸片的每边的长,各个角的度数,然后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每边长,每个角的度数分别等于已知三角形纸片的每边长,每个角,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已知三角形纸片全等. [师]噢,这位同学他利用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来作图.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 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Ⅱ.讲授新课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出示投影片§3.3.1 B). 1.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 cm. (2)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50°. (3)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 cm、6 cm. [师]只给一个条件,怎么样呢?想一想. [生]不能. [师]对,只给定一条边时(如图的实线)

初中数学教研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优秀教学设计反思

初中数学教研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优秀教学设计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材分析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是学生学习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后的一节内容,它不仅是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基础,而且也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大屏幕环境下的课堂环境非常熟悉,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思维活跃,对自己动手的活动兴趣很高;学生已经接触过全等三角形的很多性质,学生现在处于逻辑推理论证的初步阶段,从这章开始,学生应该逐步

学会逻辑推理,这类题的推理书写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同时,我们知道,以前学生学习数学都是一些简单的图形,从这章开始出现了几个图形的变换或叠加,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找全等条件是一个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能力、动手能力。 (2)熟记角边角定理的内容。 (3)能运用角边角定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4)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能力、动手能力。 (2)在例题处理过程中组织引导学

生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交流解法,巩固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 (3)在习题交流中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及作交流的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提升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应用角边角定理解决问题。 (2)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的情境充分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边角边”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边角边”导学案 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2课时“边角边” 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条件.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 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能运用“SA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重点:掌握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问题。 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2--“边角边” 问题: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有几种情形?列举说明。 活动:先任意画出一个△A′B′C′,使A′B′=AB,A′C′=AC,∠A′= ∠A,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你能得出什 么结论? 追问1:你是如何使∠A’=∠A的? 结合这个问题,给出画△A’B’C’的方 法。 课堂探究 教学备注 配套PPT讲授 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 3-4) 2。探究点1新 知讲授 (见幻灯片 5-13) A B C

追问2:回忆作图过程,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满足哪三个条件? 要点归纳: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 ”)。 几何语言: 如图,如果DEF ABC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精析 例1:【教材变式】已知:如图,AB=CB,∠1= ∠2。求证:(1) AD=CD;(2) DB 平分∠ADC。 变式:已知:AD=CD,DB平分∠ADC ,求证:∠A=∠C。 例2: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 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 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方法总结:证明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时,常常通过证明它们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或 对应角来解决。 针对训练 如图,点E、F在AC上,AD//BC,AD=CB,AE=CF。求证:△AFD≌△CEB。 探究点2:“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 做一做:如图,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ABC。固定住长木棍, 转动短木棍,得到△ABD。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教学备注 3。探究点2 新知讲授 (见幻灯片 14-16)

【浙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导学案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三角全等“边角边”的内容 2、会运用“SAS”识别三角形全等,为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创造条件 3、理解垂直平分线的含义,掌握其性质,利用性质解题 4、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 学习重点:用“SAS”的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证明三角形全等时的书写格式 学习难点: 1、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2、用SAS的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 一、自主探究 1、画图,在△ABC中,∠C=70°,AC=2cm,BC=2.5cm,利用三角尺和量角器作△ABC。并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1

2、自学课本28-29页的内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中垂线 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__) 注意:判定中的角必须是指_______________ 二、应用新知 1、如图,填空 (1)如果AB=ED,∠B=∠D,__________________,则△ABC≌△DEF(SAS) (2)如果______________,∠A=∠E,AB=ED,则△ABC≌△DEF(SAS) (3)如果AC=DF,_______________,BC=EF,则△ABC≌△DEF(SAS) 2、如图,已知ADBC,AD=BC,求证△ABC≌△CDA (分析: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已具有两个条件,一是 AD=CB,二是_____________,你还能从图形中找到第三个条件吗,看看这两个三角 2

13.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教学,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对教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重组与加工,并设计了很多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力求给学生提供研究、探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成功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知识结构上,它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方法,而且后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等相关内容都要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加以解决;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得以培养和提高。因此,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教学对全章乃至以后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判定内容的第一课时,所以对它的学习自然就成为学生学好几何的切入点之一。 2、学生情况分析 (1)有利因素 从知识铺垫上看, 学生已具备了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知识;从推理能力上看,七年级教材中已安排了一点几何证明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证明; 从思维状态上看,初二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具有了强烈的逻辑推理欲望,渴求把直觉思维得到的猜想用推理的手段进行验证; 从小组活动上看,由于平时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所以学生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具备一定的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乐于享受小组成员团结互助、努力探索知识的过程。 (2)不利因素 由于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几何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参差不齐,现在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推理证明且精练准确地表达推理过程,有一部分学生确实存在困难。 学生对“分类讨论”这一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不深,应用也不够多,而且思维的清晰度和缜密度不够高,所以本节课中学生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过程中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分类会存在困难,尤其体现在满足一个条件时为什么要进行分类 和满足三个条件时分类能否分得完全这两点上。 三、教学目标

全等三角形判定(基础)知识讲解

全等三角形判定(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定理. 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角边” 1. 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 = ''A B ,∠A =∠'A ,AC = ''A C ,则△ABC ≌△'''A B C .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 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ABC 与△ABD 中,AB =AB ,AC =AD ,∠B =∠B ,但△ABC 与△ABD 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角边角” 全等三角形判定2——“角边角”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 =∠'A ,AB =''A B ,∠B =∠'B ,则△ABC ≌△'''A B C . 要点三、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角边” 1.全等三角形判定3——“角角边”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要点诠释: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两个三角形的第三对角对应相等.这样就可由“角边角”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也就是说,用角边角条件可以证明角角边条件,后者是前者的推论.

第11章 全等三角形 导学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11.1《全等三角形》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完成预习案,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题型,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 .组内探究、合作学习完成《课内探究》不超过20分钟。 3.小组长在课上合作探究环节要在组内起引领示范作用,控制讨论节奏。 4.人人参与,合作学习,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进步。 5.带﹡的题要多动脑筋,展示你的能力。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运用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3.会用符号表示全等三角形及他们的对应元素,培养大家的符号意识。 二、重点难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的计算及证明等问题。 三、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一)、自主预习课本2—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______________的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两个全等图形的_________和________完全相同。 2、一个图形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重合的边叫做,重合的角叫做。“全等”用“”表示,读作。 4、如图所示,△OCA≌△OBD, 对应顶点有:点___和点___,点___和点___,点___和点___; 对应角有:____和____,_____和_____,_____和_____; 对应边有: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_和_____.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相等,相等。 D B A C O 1

2 (二)、练一练 1.如图,△AB C ≌△CDA ,AB 和CD ,BC 和DA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2如图,△ABN ≌△ACM ,∠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课内探究》 1.如图△EFG ≌△NMH,∠F 和∠M 是对应角.在△EFG 中,FG 是最长边. 在△NMH 中,MH 是最长边.EF= 2.1㎝,EH=1.1㎝,HN= 3.3㎝. (1)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 (2)求线段MN 及线段HG 的长. 2.如图,△ABC ≌△DEC,CA 和CD,CB 和CE 是对应边.∠ACD 和∠BCE 相等吗? 为什么? N M C B A D C B A N M G H F E D C B E A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教学设计 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三初级中学林丽哲 一、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思考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三种题型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转化“间接条件”、合理添加“辅助线”来判定三角形全等,充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能灵活应用到解题当中。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中学数学的要求。本节的课题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是八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三种题型中的条件的挖掘、转化与利用也是九年级的重点内容,在八年级学习中适当的安排相应的内容,对于九年级的学习起着渗透的积极作用,学会运用条件的直接与间接的使用、转化解决问题策略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图形变换的兴趣,也巩固了全等的知识。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完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来研究的。 2、八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学生年龄特点来看,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的教学形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习目标的确定 1、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能准确、灵活的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解题的严谨性。 四、学习重、难点的分析 重点: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正确的解题。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题。 五、教师导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