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_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_李洁

区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_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_李洁
区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_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_李洁

Analysis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acreage and its driving force ———A case of

Central China area

LI Jie 1,M A Wei-peng 2*,YU Yong-lin 2

(1Politic-ideolog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Xijing University ,Xi ’an 710123,China ;2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

Chang ’an University ,Xi ’an 71005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resent research was aime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harmonious develop -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as well as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ul -tivated land and its related research.【Method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acreage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 factors in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were analyzed by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pectively.【Result 】Regarding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during 2000-2010,agricultural acreage change of the six provinces showed the trend of “increase-decrease-increase-decrease ”,and farmland utilization showed the trend of “decrease-increase-decrease-increase ”.Despit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land utilization ,agricultural acreage varied only little among the six provinces.Fifteen driving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change of arable land in Cen -tral Chin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 socio-economic driving factors (which consisted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griculture driving factors (which comprised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 -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olicy driving factors (urban land use ).【Suggest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except Shanxi ,the other five provinces ,viz .,Anhui ,Jiangxi ,Henan ,Hubei ,and Hunan ,should strengthen field engineering construc -tion based on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and improve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pattern and technical support and service system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status of national key commodity grain production bases.Shanxi ,on the other hand ,should focus on southern and middle grain production counties ,which includes promot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drought resistant water source and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enhancing soil fertility and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for protecting arable land ,extending high yielding cultivation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and boosting unit production potential ;these improvements will eventually enhance regional grain supply capacity.

Key words :arable acreag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driving for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entral region

收稿日期:2012-05-08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1JK0201)作者简介:*为通讯作者,马卫鹏(1985-),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与农业资源利用,E-mail :ahauxahu@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 。李洁(1982-),研

究方向为“三农”问题、环境法学,E-mail :lijie19992002@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

区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李洁1,马卫鹏2*,余永林2

(1

西京学院思政部,西安

710123;2长安大学地球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摘要:【目的】为中部6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区域的耕地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及相关

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对耕地面积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中部6省的耕地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

【结果】在时间特征上,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呈“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耕地利用程度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在空间特征上,中部6省耕地数量变化不大,但是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中部6省耕地面积变化的15个驱动因子可分为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又分为人口驱动因子和经济发展驱动因子)、农业驱动因子(又分为农业科技驱动因子和农业生产驱动因子)和政策驱动因子(城镇用地驱动因子)三大类。【建议】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5省可以通过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

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进农业耕作方式、

健全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山西省可以晋中南产粮大县为重点,推进抗旱水源、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力培肥和水土保持,推广应用高产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增强区域粮食供给能力。

关键词:耕地面积;时空变化;驱动力;主成分分析;中部地区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2)08-1241-06

DOI :10.3969/j :issn.2095-1191.2012.08.1241

南方农业学报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2012,43(8):1241-1246

ISSN 2095-1191;CODEN NNXAAB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

南方农业学报

复种指数C r o p p i n g i n d e x

年份Year

1.4500

1.50001.55001.60001.65001.70001.75001.80001.85001.90001.9500

2.0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图22000~2010年中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

Fig.2Change in cropping index in Central China from 2000to

2010

图12000~2010年中部地区总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Fig.1Total farmland area and farmland area per capita in Central

China from 2000to 2010

年份Year

总面积(万h a )T o t a l a r e a (10000h a )

人均耕地(h a )

F a r m l a n d a r e a p e r c a p i t

a

0.00

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0.0000

0.02000.04000.06000.08000.1000

area (10000ha )

area per capita (ha )0引言

【研究意义】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6个相邻省份,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部地区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时期,太原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批准和建设均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这给中部地区的耕地保护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朱振华等,201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因此,对中部地区的耕地面积数量变化进行探析,以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内部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张永民等(2002

)对近50年赤峰市耕地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耕地需求增加与土地退化引起耕地面积的减少是

50年来赤峰市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骆向洁(2009)对1990~2007年西安市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研究,发现西安市耕地变化总体呈现较快减少的趋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出的影响。牛媛媛等

(2010)对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耕地数量经历了较快

“增长—急剧减少—平稳减少—波状减少”的变化过程,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影响太原市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聂芹等(2010)对聊城市耕地资源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的研究发现,交通运输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及农业产量的提高是影响耕地数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张勇和於忠祥(2008)研究发现,合肥市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两个方面。【本研究切入点】关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的研究鲜有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探讨区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区域的具体数据进一步分析各个驱动力因子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从而为中部6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区域的耕地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区域耕地数量(面积)

时空变化特征1.1时间特征1.1.1

总体发展态势

从图1可以看出,2000~2010

年中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呈“增加—减少—增加—减

少”

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虽然这一段时期是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阶段,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等均要占用大量土地,但是中部地区省份依据当地实际,严格贯彻国家土地政策,耕地面积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有所增加,由2000年的2490.47万ha 增加至2010年的2617.93万ha ,增加了127.46万ha 。同时,虽然中部地区总人口从2000年的3518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5679万人,山西、安徽、湖南省耕地面积分别由434.19万、422.96万、392.14万ha 减少到405.58万、418.13万、378.73万ha ,但是由于河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实施的一系列耕地面积保护措施,耕地面积分别由2000年的687.53万、225.33万、328.30万ha 增加到2010年的794.91万、288.19万、332.39万ha ,因此,人均耕地面积总体也呈增加态势,且与耕地总面积阶段性变化趋势一致(图1

)。1.1.2耕地利用程度变化耕地利用程度变化可用

耕地复种指数的动态变化曲线来描述。由图2可以看出,中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维持在1.7313~1.9409,总体上呈减少趋势。

同时还可以看出,2000~2010年中部地区复种指数呈现“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阶段

1242··

李洁等:区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

性特征,这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即当耕地面积增加时,复种指数减少,当耕地面积减少时,复种指数增加。表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的同时,存在耕地抛荒现象;而耕地面积减少时,耕地利用强度增加。

1.1.3变化幅度及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幅度(R d)指某一时段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K是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与该研究时段之比(王秀兰和包玉海,1999;骆向洁,2009),数学表达式为:R d=(U2-U1)/U1×100%和K=(U2-U1)/U1×1/T×100%,其中U1、U2分别为研究期初和期末该土地类型面积,T为研究时段,以年为单位。根据公式,计算得到中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变化幅度和耕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0512和0.0051。

1.2空间特征

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可以用各区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的不同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计算公式为R=(U2-U1)/(K2-K1),其中,U1、U2分别为各地区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初期及末期的面积,K1、K2分别为整个研究区域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初期及末期的面积。若区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R>1,则表示该区域该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全区大;若R<1,则表示该区域该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全区小;若R=1,则表示该区域该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全区持平。计算得到中部6省的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河南省为0.8425,山西省为-0.2245,安徽省为-0.0379,江西省为0.4932,湖南省为-0.1054,湖北省为0.0321。可见,中部6省耕地数量变化不大,但耕地利用结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2区域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2.1驱动因素选择及数据获取

根据数据可获取性、相关性、完整性、主导性等原则,选取粮食产量x1(t)、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2(%)、农业机械总动力x3(万kW)、农用化肥施用量x4(万t)、有效灌溉面积x5(万ha)、农林牧渔业产值x6(亿元)、城市建设征用土地面积x7(km2)、粮食播种面积x8(ha)、农作物总播种面积x9(万ha)、农业人口数x10(万人)、总人口数x11(万人)、人均耕地面积x12(ha)、农业总产值x13(万元)、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x14(%)、建成区面积x15(km2)等共15个指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河南省统计年鉴》、《山西省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江西省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湖北省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统计公报、国土资源厅网站,时间段为2000~2010年。

2.2驱动力分析

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中部6省耕地面积变化各个因子的特征向量与累计贡献率及主成分载荷矩阵。从特征向量与特征贡献率(表1)和主成分载荷(表2)可以看出,中部各省分别有2~3个主成分,每个主成分在主成分载荷上载荷表现不同。根据中部地区实际,对这些因子进行分析与归类,可将15个因子归为三大类,分别为: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又可分为人口驱动因子(x10、x11、x12)和经济发展驱动因子(x2、x13、x14)两类;农业驱动因子,又可分为农业科技驱动因子(x3、x4、x5)和农业生产驱动因子(x1、x6、x8、x9)两类;政策驱动因子或者城镇用地驱动因子(x7、x15)。2.2.1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在人口驱动因子上,2000~2010年,河南、山西、安徽、江西和湖南5省的农业人口(x10)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695.51万、24.83万、228.30万、48.13万和287.44万人,其原因在于河南、安徽和湖南等省的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加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变化以及受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致使农村人口在部分转移到城市的背景下还是有所增加。而2000~2010年湖北省农业人口减少了891.49万人,主要由于湖北省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由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以及计划生育意识的提高,使湖北省农村人口有所减少。在总人口(x11)方面,河南、安徽的主成分载荷不明显,山西、江西、湖北3省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423万、308万、78万人,而湖南省主成分载荷为负,这主要是由于湖南省的总人口先由2000年的6562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6698万人,2007年减少到6355万人,2010年又增加到6568万人,呈“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人均耕地面积(x12)方面,湖北省主成分载荷不明显,但阶段性波动特征比较明显,先由2000年的0.0581ha减少到2003年的0.0534ha,2008年又增加到0.0817ha,2010年减少到0.0581ha,恢复到了2000年的人均耕地水平;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人均耕地均有所增加,2000~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了0.012、0.0009、0.0104ha,其原因在于土地复垦、整理等措施的实施;而山西和湖南两省虽然在主成分3和主成分2上具有较大的载荷,但是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先由2000年的0.1337ha减少到2005年的0.1131ha,2007年增加到0.1195ha,2010年减少到0.1136ha,湖南省也呈“减少—增加—减少”的态势,总体上两省人均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分别减少了0.0201和0.0021ha,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的增加、各项设施的建设以及矿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部分耕地。

在经济发展驱动因子方面,中部6省x2(农村居民

1243

··

南方农业学报

家庭恩格尔系数)均有所减少,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6省分别减少了12.47、11.10、11.80、8.05、5.76、10.10,这主要是由于2000~2010年农业收入增加,大量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解放出来从事非农生产,非农收入逐渐增加,同时国家和各省通过新农村建设将大量资金投入农村,逐渐改善农村落后的面貌,使得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中部6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x14)各主成分较大的载荷均为负值,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越来越低,这主要归功于工业化的发展和现代服务的兴起。2000~2010年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6省农业总产值(x13)分别增加了22765亿、4507亿、8691亿、4567亿、14258亿、13060亿元,这主要由于国家和河南省农业扶持政策的实施、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与日益壮大,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得粮食产量提高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所增加,进而使农业总产值大幅增加。

2.2.2农业驱动因子在农业科技驱动因子上,2000~2010年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6省农业机械总动力(x3)分别增加4415.30万、1108.2万、243

3.90万、2902.70万、2441.76万、1957万kW。2000~ 2010年农用化肥施用量(x4)分别增加23

4.49万、23.40万、66.60万、30.70万、54.45万、103.70万t,究其原因在于国家通过农业扶持政策对农业机械和化肥进行补贴,使得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用化肥施用量有所增加。2000~2010年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湖北5省有效灌溉面积(x5)均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3

5.60万、1

6.92万、32.24万、6.54万、30.73万ha,山西省先是由2000年的190.34万ha减少到2005年的183.14万ha,随后又在2010年增加到185.24万ha,分析发现,中部地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的原因是通过复垦、土地整治等措施使得耕地面积增加以及各地对沟渠等水利设施的维修和新建;而江西省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其原因在于水利工程老化、损毁、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

在农业生产驱动因子上,在粮食产量(x1)、农林牧渔业产值(x6)方面,2000~2010年河南省分别增加了13335.6万t、3752.70亿元,山西省分别增加了231.75万t、725.40亿元,安徽分别增加了608.49万t、1735.40亿元,江西省分别增加了340.10万t、1140.30亿元,湖南省分别增加了132.53万t、2565.80亿元,湖北省分别增加了97.31万t、2376.40亿元。在粮食播种面积(x8)方面,河南、山西、安徽、江西4省分别增加了710600、52700、1050800、317100ha,湖南、湖北剔除2000年数据异常外,两省2001~2010年分别增加了52700、6300ha。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x9)方面,河南、安徽、湖南、湖北4省分别增加了111.18万、63.54万、21.40万、41.35万ha;山西剔除2000年404.24万ha外,总体上呈增加态势,由2001年的367.23ha增加至2010年的376.39万ha,增加了7.9万ha;江西省剔除2000~2001年的数据异常外,2002~2010年由535.51万ha增加到545.77万ha,增加了10.26万ha。中部6省4个指标增加的原因在于国家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国家对整个农林牧渔业投入重视程度的提高、一些现代化农业先进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农业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结合主成分载荷分析发现,山西、江西两省个别年份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的原因在于生态退耕、城市化建设以及矿业等资源型产业的开采等占用土地,致使土地面积减少,进而使农作物面积减少;湖南和湖北两省个别年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原因在于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一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占用了耕地面积,进而使得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2.2.3政策(城镇用地)驱动因子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面积(x7)方面,2000~2010年中部6省每年均有增加,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6省城市建设征用土地面积分别为531.27、158.95、649.69、432.25、655.40、544.96km2,这主要是在因为自2006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以太原、郑州、合肥、南昌、长沙和武汉分别为辐射中心的太原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在建成区面积(x15)方面,2000~2010年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6省逐年增加,分别增加了1229.40、247.72、605.30、390.83、521.83、346.29km2,主要是由于中部战略实施后中部地区兴起的开发区热潮以及大学城的建设所致。

3讨论

在时间特征上,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呈“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中部地区耕地利用程度呈减少态势,但也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阶段性特征。在空间特征上,中部6省耕地数量变化不大,但是耕地利用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部6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可以分为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又分为人口驱动因子和经济发展驱动因子两类)、农业驱动因子(又分为农业科技驱动因子和农业生产驱动因子)和政策驱动因子或者城镇用地驱动因子三大类;中部6省三大类驱动因子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各因子在主成分1、主成分2或者主成分3上具有较大的载荷,且区域差异明显。

1244··

表2主成分载荷

Tab.2Principal component load

表1特征值及主成分贡献率

Tab.1Eigenvalue and contribution rate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 特征值Eigen-value 山西省Shanxi Province 安徽省Anhui Province 河南省Henan Province

湖北省Hubei Province 江西省Jiangxi Province

湖南省Hunan Province

变量Variable

主成分1Principal component 1主成分2Principal component 2主成分1Principal component 1主成分3Principal component 3主成分2Principal component 2主成分1Principal component 1主成分2Principal component 2山西省Shanxi Province

安徽省Anhui Province 主成分3Principal component 3主成分1Principal component 1主成分3Principal component 3主成分2Principal component 2湖北省Hubei Province

主成分1Principal component 1主成分3Principal component 3主成分2Principal component 2主成分1Principal component 1主成分2Principal component 2江西省Jiangxi Province

湖南省Hunan Province

河南省Henan Province 112.27381.81881.8189.57163.80763.80712.05080.33380.3332 1.156

7.710

89.528

2.51516.76580.571 1.143

7.623

87.956

3 1.3038.68989.260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累积贡献率(%)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特征值

Eigen-value 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累积贡献率(%)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特征值Eigen-value 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累积贡献率(%)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 特征值Eigen-value 110.47769.84969.8499.20861.38961.3899.41762.78062.7802 2.45816.38986.238 3.07920.52881.917 2.04913.66176.4413

1.258

8.387

94.624

1.574

10.493

92.410

1.391

9.274

85.715

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累积贡献率(%)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特征值Eigen-value 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累积贡献率(%)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特征值Eigen-value 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累积贡献率(%)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X 10.943-0.2000.671-0.197-0.5750.8440.177X 2-0.9700.009-0.9170.258-0.141-0.9280.206X 30.9850.0680.981-0.102-0.0760.9970.013X 40.9890.0310.9900.000-0.0630.980-0.057X 50.9890.0450.8960.0700.2990.9920.027X 60.982-0.0240.9290.2530.0440.9770.147X 70.0070.9540.767-0.2510.3720.884-0.108X 80.974-0.0250.4900.771-0.0670.9410.006X 90.9220.191-0.3680.828-0.3050.970-0.091X 100.954-0.0570.2980.7850.3760.9910.055X 11-0.6570.2330.9600.078-0.066-0.496-0.317X 120.849-0.116-0.509-0.1210.673-0.0850.921X 130.958-0.0620.9170.3240.0560.9540.194X 14-0.922-0.294-0.7800.4940.110-0.9440.175X 150.960

0.0130.9950.010

0.049

0.969

-0.062

变量Variable

X 10.927-0.034-0.3540.6800.4950.3060.7590.581-0.160X 2-0.802-0.086-0.323-0.8490.0010.258-0.9400.166-0.103X 30.9830.0700.1490.981-0.182-0.0110.984-0.122-0.058X 40.959-0.221-0.1420.987-0.0710.0970.913-0.332-0.024X 5-0.7510.5860.2820.961-0.204-0.0250.9180.1870.190X 60.9870.0490.0900.964-0.2060.0150.986-0.078-0.071X 7-0.436-0.6780.474-0.357-0.3380.853-0.032-0.1230.841X 80.8960.082-0.4220.3030.8150.4810.3360.832-0.209X 9-0.0510.888-0.3570.5210.6180.4440.5210.7140.351X 100.4400.7080.5320.833-0.379-0.056-0.8920.1510.233X 110.973-0.1760.137-0.626-0.7100.2350.853-0.393-0.056X 120.7470.4470.2210.1170.864-0.4240.3760.002-0.515X 130.9920.0020.0580.948-0.268-0.0040.989-0.0430.024X 14-0.9620.238-0.106-0.9210.110-0.101-0.8680.288-0.124X 15

0.973

-0.076

0.057

0.950

-0.271

0.017

0.749

0.198

0.310李洁等:区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

耕地面积时空变化以及耕地驱动力分析基本上

可以概括和反映中部6省的耕地面积变化情况,但因子选取虽然是借鉴大量文献,并结合中部6省共同特

征,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245··

南方农业学报

4建议

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该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保障能力(新华网,2006)。为了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中部6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5个省份可以通过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进农业耕作方式,提升耕地质量,健全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加快优良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完善粮食仓储运输设施,巩固提升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而山西省可以晋中南产粮大县为重点,推进抗旱水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力培肥和水土保持,推广应用高产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增强区域粮食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EB/ OL].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Info/Show.asp?ID=6131901.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2010.Planning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region[EB/OL].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Info/Show.asp?ID=6131901.

骆向洁.2009.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西安市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37(31):15345-15347.

Luo X J.2009.Driving forces study based 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for cultivated land in Xi’an City[J].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37(31):15345-15347.

聂芹,张青霞,黄凤莲.2010.耕地资源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以聊城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28-

29.

Nie Q,Zhang Q X,Huang F L.2010.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 and driving force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change——

—A case of Liaocheng City[J].Territory&Nat-ural Resources Study,(2):28-29.

牛媛媛,任志远,杨忍.2010.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

动力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6(1):123-128. Niu Y Y,Ren Z Y,Yang R.2010.The 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driving forces in Taiyuan City [J].Syste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lture,26(1):123-128.

王秀兰,包玉海.1999.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8(1):81-87.

Wang X L,Bao Y H.1999.Study on the methods of land use dynamic change research[J].Progress in Geography,18(1):81-87.

新华网.2006.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战略[EB/OL].http://news.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ziliao/2006-05/24/content_4591615.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2006.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entral region rise[EB/OL].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ziliao/2006-05/24/ content_4591615.htm.

张永民,赵士洞,钟林生.2002.近50年赤峰市耕地动态变化研究[J].资源科学,24(5):19-25.

Zhang Y M,Zhao S D,Zhong L S.2002.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 Chifeng during the past50years[J].Resources Science,24(5):19-25.

张勇,於忠祥.2008.合肥市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保护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5(3):74-79.

Zhang Y,Yu Z X.2008.A study of driving force of arable land resources change and protection in Hefei City[J].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Resources,25(3):74-79.

朱振华,濮励杰,彭补拙,刘晶.2010.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变化及保护对策——

—以吴江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4):317-321.

Zhu Z H,Pu L J,Peng B Z,Liu J.2010.Changes in the quantity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Yangtze River Delta with consideration of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Wujiang City[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10(4):317-321.

(责任编辑孔令孜)

1246··

淮河流域水质污染时空变异特征分析_蒋艳

水 利学报SHUILI XUEBAO 2011年11月 第42卷第11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11)11-1283-06收稿日期:2011-06-11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09033,40951025);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环集0903) 作者简介:蒋艳(1974-),女,江苏人,博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研究。E-mail :jiangyan@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 淮河流域水质污染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蒋艳,彭期冬,骆辉煌,马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 摘要:选取淮河流域的82个水质监测站,对各站点的1986—2005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全流域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时空变异特征,为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提供依据。采用时间序列法分析水体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应用Mann-Kendall 检验法对流域范围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水质变化主要受到入河排污量、上游来水量、闸坝调控方式以及气候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蚌埠站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多年变化规律表明,1995年是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转折点,1995年前水体污染物浓度不断恶化,1995年后水体污染物浓度逐渐好转。DO 浓度的年内变化主要受到水温的影响,表现为冬季浓度高于夏季浓度;COD Mn 浓度同时受到闸坝调控方式以及区域来水量的影响,汛期浓度低于非汛期。从全流域的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看,有机污染物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的河段主要分布在淮北支流上,说 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虽然流域进入相对丰水期以及进行了大规模的水污染联防工作,淮河流域水质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2000年后,随着流域内入河污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淮河流域的水质污染依然严重。 关键词:淮河流域;水质污染;时间序列;Mann-Kendall ;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 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淮河流域面积为27万km 2 ,占国土面积的3.5%,水资源量占全国的3.4%,耕地却占到全国的15.2%,人口占全国的16.2%,水资源的利用率超过60%,超过了国际上内陆河合理开发利用程度30%的平均水平。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水系形态和地形地貌,淮河流域成为我国水旱灾害发生最为严重和频繁的地区之一。淮河是我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为了解决淮河的洪水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截止2000年流域修建了约1.1万座蓄水水库和拦河节制闸蓄水工程,从而引起了天然径流过程的大幅度改变,同时未经过处理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水环境容量,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域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1-3]。淮河流域天然水化学特征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大且受人类活动和水污染影响,发生了较大变化[4-5]。淮河流域水体污染将逐渐变为氨氮型污染[6-7]。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用水需求,众多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对河道径流实行高度调节控制,再加上气候原因与水资源利用超过其承载能力,造成大多数支流雨季行洪,旱季有水无流甚至河道断流的局面,这样的河道水文特征,对水污染物稀释自净能力极为不利,从两个方面加重了河流水质污染:一方面,淮河水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河道流量,污染峰值总出现在流量较小的枯季,当淮河流域天然来水量减少时,河道水质可能会严重恶化;另一方面,由于闸坝的限制,造成污染物的蓄积,在泄洪时造成污染的集中排放,致使污染排放量在局部时间内超过环境容量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而且这种破坏对水体来说是难以恢复的。因此,淮河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关键和基础是认— —1283

中国农业耕地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中国农业耕地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摘要: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土地压力十分巨大。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粮食必然要保障自给,耕地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但耕地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逐年降低,致使我们国家的耕地面临很大的危险。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耕地问题,耕地闲置,耕地荒废,耕地占用,耕地面积,趋势。 一、中国农业耕地现状 1.中国耕地的现状 想要更好的解决耕地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耕地的现状。我们就简单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看一下我国耕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中国耕地资源数量由1997 年的13024. 9 万公顷减少为2006 年的12177. 59万公顷,年均减少94. 15万公顷,人均耕地数量不足0. 095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3,全国有2 0%以上的县区人均耕地低于FAO确定的0. 053公顷的警戒线。 日前,新华社发布消息,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近日审议《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时透露,随着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用地和企业用地不断扩张,耕地一再受到侵蚀,目前中国耕地面积仅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绿色的可耕地面积和10年前相比,减少了1亿亩。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下面我们就了解下我国不同地区耕地的现状,从而进行横向的比较。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其中有9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1亩,3个省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 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答案补充 耕地面积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在中国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3年的土地和休闲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零星果树、桑树、茶树和其它林木的土地,多年固定耕种的河滩地,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也都属于耕地的范围。但专业性的桑园、果园、果林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草场等不包括在内。据统计,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年初耕地面积,加上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内因新开荒答案补充 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20亿亩 .世界现有耕地总面积约为15亿公顷,约占世界地表总面积134亿公顷的11%,约占世界可耕土地总面积42亿公顷的36%。匿名回答采纳率:52.0% 2009-03-19 23:39 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来源文献全国范围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中部五省具有广阔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其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查看来源:一、中部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栏目:报告六中部农业发展研究,《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中部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2002年中部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8.6%,油料占全国的39.7%。查看来源:摘要,栏目:摘要,《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 92万亩原平市地处晋北,是山西省较大的县市之一,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共有29个乡镇,520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万人,耕地面积92万亩,其中水地面积42.54万亩。查看来源:着力构建新世纪的晋北强市,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 320万亩全市总面积3,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万亩。查看来源:搞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与思考,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只占13.8% 耕地面积只占13.8%。查看来源:二、人口变化正朝着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健康发展,栏目:人口过快增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成就辉煌的20年》(年)全国范围达25977.9千公顷中部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2002年中部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8.6%,油料占全国的39.7%。查看来源:摘要,栏目:摘要,《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达25977.9千公顷中部五省具有广阔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其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查看来源:一、中部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栏目:报告六中部农业发展研究,《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医药; 30万公顷全市耕地面积30万公顷,林地面积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林木蓄积量7213万立方米。查看来源: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医药名城,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净减少683万亩“八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683万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 查看来源:三、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栏目:深化改革协调政策加速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成就辉煌的20年》(年) 1838-1949 全国范围拥有61.01% 据靖江四个乡五个村的调查,1938年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以前,占农村户数5.5%的地主,拥有总耕地面积的

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

第16卷第1期极地研究Vol.16,No.1 2004年3月CHIN 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 March2004 研究论文 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 马丽娟 陆龙骅 卞林根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提要 依据Hadley中心提供的全球海冰密集度格点资料,利用诊断分析方法,对近35年来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南极地区,海冰平均北界和海冰总面积的变化基本一致,可以用海冰北界来研究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南极海冰最多和最少期分别出现在9月和2月;威德尔海和罗斯海地区海冰最多、变化最大,南极半岛地区海冰最少,变化也小;近35年来环南极地区的海冰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南极海冰变化的时空多样性十分明显,存在着5个变化不同的区域,其中有两个区域近35年来海冰范围扩大,面积增加,而另三个区域则海冰范围缩小,面积减少。不同区域的海冰都存在着较明显的2—3年和5—7年主振荡周期。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极地区海2冰2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讨论南极海冰变异与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极海冰 数学诊断 时空变化 全球变化 1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举世瞩目的重要课题,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和敏感区。科学家们目前正力图从此发现全球气候变化的前兆。极地是地球大气热机运转的冷源所在地,其海洋和大气状况对于全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南极地区是全球地2气系统的主要冷源之一,而赤道地区则是全球地2气系统的主要热源(周秀骥,陆龙骅等,1996)。旋转地球上冷热源的非均匀分布,正是产生大气环流的直接原因。 海冰是南极地区最重要的大气环境特征之一。海冰的存在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是极地海洋状况最显著和变化最大的特征。海冰所具有的高反射率及其对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和水汽交换的抑制作用,以及海冰生消所伴随的潜热变化,对于极地和高纬度地区大气的热量收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极地大气冷源的强度。因此,极地海冰覆盖范围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极地大气冷源的强度而影响大气环流。另一方面,由于受极地海陆分布及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海冰地理分布不均,导致极地各区域海冰对大气环流的影 [收稿日期] 2004年2月收到来稿。 [基金项目] 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资助。 [作者简介] 马丽娟,女,1979年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是极地气象与全球变化研究。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3-05-23;修订日期修订日期:2013-12-09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44)、2013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3B053)资助。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静玉(1971-),男,河南林州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E-mail:liujy@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刘静玉,杨虎乐,宋琼,范晓霞 (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摘要: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线”→“点”→“面”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的时空差异明显。“线”层次上,城市间的引力和城市联结线数目的增多,逐渐形成辐射网络,引力和联结线数目的变化存在时空差异性。“点”层次上,通过“线-点”叠加分析,城市最大联结线数目增多和城市潜能等级提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而且1990~2010年间各个城市潜能等级跃迁的时空差异明显。“面”层次上,近20多年来,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4个中心城市的腹地变化明显,核心组团——郑州组团1990~2000年北扩,2000~2010年东扩;1990~2010年,潜能高值区域的空间收缩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关键词:城市间相互作用;城市潜能;中原经济区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4)09-1060-09 空间相互作用用以表达两地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1],城市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始终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相关研究可归纳如下:第一,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多采用定性[2~4]、定量[5~8]以及定性与定量[9,10]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由于城市间OD(Origin-Desti-nation)交通距离数据获取难度较大,而采用理论模型[11~13]计算相对简单,因此,随着理论[14~18]和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计量模型不断更新[19~24]。第二,数据类型多样化。研究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因为属性数据的易获取性,研究中多采用由城市属性数据诸如GDP 、人口、投资、城市空间或时间距离等组成的静态数据[25~31]。但属性数据不能直接反映城市之间的动态关系,因此,学者多从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金融流等方面收集数据[32,33],运用流数据进行研究[27,34~37]。但由于研究多为客货流总量数据[38]或铁路区段OD 数据(单元偏大、空间属性比较笼统),很少涉及城市间OD 数据,即使涉及也多采用替代指标[39]或推算的间接数据[40]。第三,计量模型多样化。计量模型是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或改进的引力模型[22,41]、城市化曲线[42]、重力模型[20]、可达性模型[21]、地缘经济 关系分析模型[43]、中心职能强度指数模型[26]和城市流强度模型[44~49]是常用的计量方法。此外,相关系数、综合客货量模型[50]、投入-产出模型等也在相关研究中采用[51]。第四,研究内容不断细化。相关研究多从静态角度来研究城市体系某个时间断面上的 空间联系特征[40,52,53] ,并将空间联系细分为经济、 旅游、劳动力流动、行政、社会联系[26,50,54,55]乃至创新联系[56]等,其中以经济联系研究为主[57~60]。第五,主要研究邻近城市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间的相互作用[26,43,45,46,48],针对城市群的研究多集中 于长三角[61,62]、珠三角[26,43]和环渤海城市群[48,63]。 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数据类型由大量使用静态属性数据,转向动态的流数据。第二,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刻画。定量模型表现出多样化趋势,传统模型及其改进模型依旧发挥重要作用,新的计量、数理模型不断引进。第三,不同尺度的城镇体系内部城市间相互作用是传统研究热点,经济联系活跃的邻近城市、发育较好的城市群与经济区域同样是研究的热点区域。第四,城市间作用机理辨析、经济空间划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是相关研究的主要目的。当然,相关研究也存 第34卷第9期2014年09月 V ol.34No.9Sep.,2014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 摘要:耕地保护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前言 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区灾损、环境变迁等自然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较小,耕地变化主要受人文因素的强烈影响,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为政策因素、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等。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集聚方面加剧了城镇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导致城镇中心区域的耕地急剧减少。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每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比重也较大,这也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翻。 2.耕地及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分析 2.1耕地面积变化 图1为1981年以来我区耕地面积变化图。从耕地面积

来看,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1981年~1987年我区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1988年~1999年耕地面积则由455.9万公顷增长至607.7万公顷。1988年耕地面积为历史最低点。2004年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政策,耕地面积出现了稳步增长的新形势。2013年耕地面积达到721.1万公顷。 耕地面积的变化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30多年来全区人口呈快速稳步增长的态势,由此而产生的人均耕地的变化过程出现了平缓减少-平缓增加-减少-急速增加4次较明显的变化。第1阶段从1980年的人均0.28hm2耕地减少到1994年0.23hm2;第2阶段主要为1995年~1999年,随人口增长速度的变缓,人均耕地减少速度也趋缓;第3阶段从2000年~2012年,随着耕地数量第2次高峰出现,人均耕地也出现增加趋势;第4阶段从2012年~2013年人均耕地面积由0.29hm2骤增至0.37hm2。 2.2.粮食生产总量及其结构分析 自1981年以来,我区粮食实现了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快速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的粮食供求进入基本平衡的阶段。虽然在1986年~1989年和1997年~2001年间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从整体来看,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我区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新高,突破2773万吨,比上年增产244.5万吨,增长9.67%。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摘要:基于1997-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从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变化等方面,对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利益、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宏观政策、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等。结合1997-2010年重庆市相关数据,从定量角度分析表明,人口驱动因子和经济发展驱动因子是影响重庆市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三高”农业既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一圈两翼;主成分分析;重庆市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时期,也处于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与重点突破阶段,如何协调好建设、发展和吃饭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往对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只见于局部地区和小流域[1-5],关于全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也仅限于少数文献[6-9]。 本研究基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通过对相关文献阅读[10-15],从多个角度更加详细地分析了重庆市1997-2010年这1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以期更加合理高效地配置土地资源,正确处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1 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1.1 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 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市土地利用格局迅速变化。①耕地面积1997-2010年逐年减少,每年平均减少7 031.46 hm2。耕地的占用主要是人们追求经济利益和人口增多、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产业、旅游业等政策的结果及重庆市直辖后城市化建设,由1997-2010年建设用地审批情况来看,每年建设用地均占用较大面积的耕地。②1997-2010年园地、林地面积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园地年均增加7 855.03 hm2,林地年均增加58 165.25 hm2。主要由于退耕还林、还园的政策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一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实施森林工程和库周绿化带工程建设等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地的经济效益远p 1.2 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 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是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综合结果,可以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来表征某一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可以表达为: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耕地的基本含义1 所谓耕地,就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这是耕地最一般的概念。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划分,下列三种情形的土地都属于耕地: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和草田轮作地;b、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 c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以及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在上述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 0 米、北方宽< 2. 0 米的沟、渠、路和田梗。这就是我国目前统一适用的耕地的标准。 此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对耕地又可具体的划分为下列五种不同类型: a 、水田。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种植水稻、莲藕和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b、望天田。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生产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望天田也主要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c 、水浇地。除水田、菜地之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的耕地。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浇灌、滴灌、畦灌和喷灌。d、旱地。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早地主要种植棉花、杂粮、油料等早作物。e 、菜地。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用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概况

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 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 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5 公顷的44 %。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0. 13 公顷的12 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外,其他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人均小于0. 06 公顷的除4 个直辖市外,还有湖南、浙江、广东、福建4 个省。统计,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 05 公顷临界值的县(区)达666 个,占全国县(区) 总数的23. 7 % ,其中低于0. 03 公顷的县(区) 达463 个,有些县(区) 人均耕地只有0. 01 公顷—0. 02 公顷。 我国耕地分布不合理,质量差,生产水平低。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 % ,而平原、盆地和其他地区的耕地仅占34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 % ,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 %以上;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20 % ,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2 %。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量的39 % ,中低产田则占61 %。我国现有耕地总量不足1033 亿公顷,产出的粮食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1995 年—2000 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近达12. 6 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 亿千克,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 亿千克左右,与需求数量相差700 亿千克。人增粮不增,必然导致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 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中还有近亿亩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00公斤以上。 后备耕地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因而,我国必须要保护耕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是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中国区域发展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及其预测_贺三维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6-02-23;修订日期修订日期:2016-08-1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62、41571384)资助。[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601162,41571384).]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贺三维(1987-),女,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sanwei.87@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王伟武,副教授。E-mail:weiwu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 贺三维,王伟武,曾晨,等.中国区域发展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及其预测[J].地理科学,2016,36(11):1622-1628.[He Sanwei,Wang Weiwu,Zeng Chen et al.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Forecast in China.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11):1622-1628.]doi:10.13249/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ki.sgs.2016.11.003 中国区域发展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及其预测 贺三维1,2,王伟武3,曾晨4,刘明辉1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地方政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 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4.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摘要:基于1997~2010年的全国省级、地级市和县级多尺度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库,采用GIS 与空间统计学相结合方法,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变特征及时空格局的尺度依赖性,并对未来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进行合理预测。结果表明:①1997~2010年中国经济的空间中心位于河南省境内,并呈现出西北移动的趋势,出现沿海-大陆共生的经济空间格局并逐步均衡化。②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具有较为显著的尺度效应,其分布重心、形状和方位在不同尺度上发生变化;总体而言,空间尺度越小,其经济重心越偏向西南方向,其空间分布形状越接近于正圆,主轴方位越偏东。③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20a 中国经济重心会继续向北移动,略微偏向东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等沿海城市群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引擎。研究结果可以为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多尺度;标准差椭圆;灰色预测模型中国分类号中国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6)11-1622-07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在理论研究方面,新古典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库兹涅茨曲线、内生性增长理论、循环累积因果论等主流经济学理论一般忽视经济 活动的空间性[1,2]。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经 济地理学的提出,许多经济学家开始重视空间因素的作用,强调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异质性和空间集聚特征[3~5]。目前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正成为区域差异研究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予以重视,研究成果日趋丰富,主要归纳为四大特点:①区域差异理论由关注收敛与分异、内生与外生问题,开始注重空间区位和空间布局对经济发展 的作用[6,7] ;②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关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更注重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和规律[8,9]; ③研究尺度趋于多元化,由区域、省级、地级市等宏观中观尺度转向于县级等微观尺度[10];④测度方法和技术手段日趋成熟,包括Moran ’s I 指数、局部Moran ’s I 指数、Geary ’s C 指数、热点分析、空间马 尔科夫链、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11~13]。然而,目前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区域发展及差异等地理现象具有较强的空间尺度效应,基于多尺度对比和县级等微观尺度的研究尚不多[14~16]。②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地理空间方法(如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分析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集聚或扩散特征[17,18] 。它 侧重于空间数据的自相关问题,但忽略了空间数据的整体性、图像性以及空间格局之间的变异性[19]。因此,本研究将从省级、地级市、县级3个空间尺度上,采用空间格局统计方法来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尺度效应,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进行时空格局预测,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及研究数据 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空间尺度效应,研究以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第36卷第11期2016年11月 V ol.36No.11Nov.,2016

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分析

收稿日期:2007-04-0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XR K006)1 第一作者简介:蔡慧(1982-),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 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分析 蔡 慧,卢新卫,任淑花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研究了近56年来汉中地区耕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城市化进程,并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56年来汉中耕地面积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全省的耕地面积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停滞不前和稳步攀升两个阶段;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类似库兹涅茨曲线倒/U 0型关系,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减少量之间存在正/U 0型关系。提出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应该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缓和库兹涅茨曲线的曲度,最大程度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图5,参17。关键词:耕地变化;城市化;库兹涅兹曲线 中图分类号:F232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68(2007)04-0385-04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Hanzhong C AI Hui,LU Xin -wei,REN Shu -hua (Colle ge o f T ourism and En viron 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 .an 71006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change of cul tivated land and urbanization course in Hanzhong area during the past 56years,then gives us a calculated analysis of thei r correlation 1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presents a collectivi ty downtrend,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ovincial rule 1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two steps,those are stagnancy step and steadily ascendin g step 1The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 with populati on i ncreasing shows an obvious relationship the same to inversed U of Kuznets Curve 1Also the relation bet 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decr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is same to positive U of Kuznets Curve 1It sugges ts that we should achieve the ai m of protecting cultivated land as possible as we can through ways li ke law,administrati on,economy,technique and so on 1Key words: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urbanization;Kuznets Curve;Hanzhong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1]。在我国现阶段,耕地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而城市化是与耕地变动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2]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耕地面积变 化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已有不少成果[3-8]。其结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将会受到土地的约束,据此提出城镇要适度发展;另一类认为城市化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提出高速城市化可以置换农村闲置用地,同时有利于城镇内部挖掘[9]。采用1949~2005年的统计资料(5陕西统计年鉴(1989~2006)6、5陕西省地市县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0)6),对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为制定陕西省PREE 协调发展方针政策以及更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汉中地处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 山,汉江横贯东西。西南与甘肃、四川毗邻,东北与陕西省的安康、西安、宝鸡接壤。东西最长25816km,南北最宽19219km,行政区划面积27246km 2。辖汉台1个区和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0个县,共271个乡镇,总人口376156万。年平均气温1413e ,年平均降水量87118mm 。资源丰富,物华天宝,被誉为/西北小江南0和/秦巴聚宝盆0,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1 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56年来汉中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整体呈下降趋势,与全省的耕地面积变化规律基本一致[10]。56年间,汉中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57180hm 2,平均每年递减2810hm 2,年平均递减率为110%。根据其递减速度,汉中56年来耕地面 第23卷第4期2007年11月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SYSTE 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 ULTURE Vol 123,No 14Nov.,2007

河段水质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某河段水质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Analysi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water quality 年级: 2009级 学号:20094644 姓名:曹丰华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老师:刘颖

2013 年6月

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 年级2009级姓名曹丰华 题目某河段水质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指导教师 评语 指导教师 (签章)评阅人 评语

评阅人 (签章)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 年月 毕业论文任务书 班级 2009级环境三班学生姓名曹丰华学号20094644 发题日期: 2012年11月30日完成日期:月日 题目某河段水质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水质现状评价是依照水质现状监测资料进行的,目的是对水体的水质现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水体现状评价能够反映出水体污染程度及要紧污染类不。因此水质现状评价是进行水质治理的基础,是进一步研究水质模拟以及水污染操纵规划的要紧依据之一。本课题旨在依照某流域的近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流域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时空变异特征,为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环境爱护以及生态修复提供依据,分析水体污染物浓度的时刻变化规律及流域范围内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针对该毕业设计选题,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包括以下方面: 1)外文翻译 2)文献资料收集、阅读 3)依照某流域的水质监测数据,评价流域水质现状 4)进行水质污染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5)分析流域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 6)分析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的阻碍因素 7)

中国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中国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添加收藏 会议名称: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摘要: 通过对中国气象台站观测的冻土气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中国冻土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主要分析了中国冻土分布的季节变化,开始冻结的日期分布,开始解冻的日 期分布,冻结的时间长度分布以及中国冻土的深度的空间变化,同时也分析了上述特征 的时间变化.主要结论如下: 中国冻土分布十分广泛,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影响的面积 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0%.按照决定冻土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主要自然因素的综合特 征,可将冻土划分为三个东部,西北,青藏高原三个区域.在东部区域从最北端的大小兴 安岭地区到长江流域都有冻土分布,在个别年份冻土的范围扩展到浙江,湖南,福建等 省份,在中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都有广泛的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分布.中国东 部地区冻土的分布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规律,而青藏高原冻土分布主要表现为高度地 带性,西北地区则兼而有之. 中国季节性冻土具有显著的年内变化特征,季节性变化明 显,冻结主要从9月开始,由北向南逐渐推进,在冬末春初我国的冻土面积和深度都达 到最大,北方部分地区以及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冻结深度超过了100cm,部分地区超过了 200cm.在夏季,季节性冻土面积不断减少,八月份达到最小.而秋季,春季则是过渡季 节,秋季冻土面积和深度不断增加,春季则相反.从冻结时间长度来看,大小兴安岭地区 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季节冻结区冻结时间长度最长,其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江淮流域冻土 的冻结时间最短,只有两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来,中国 地区的冻土总体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冻结时间推迟,融化时间提前,冻结持续日 缩短,多年冻土面积萎缩,以及冻土下界上升的总体退化趋势.冻土的主要转型时期发生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同时在一些地区的冻土也有不同的变化,例如在东北大兴安岭 部分地区,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青海东南部部分地区冻土是总体是呈增加 的趋势的. 关键词: 冻土分布,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冻土气象观测,冻结时间 会议年代: 2006

近10年中国大气PM_10_污染时空格局演变_李名升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8卷第11期 2013年11月V ol.68,No.11Nov.,2013 收稿日期:2013-05-28;修订日期:2013-07-26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43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CZH130; 11YJA630008)[Foundation:The Forestry Public Welfare Project of China,No.201304301;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No.10YJCZH130; No.11YJA630008)] 作者简介:李名升(1981-),男,山东安丘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 E-mail:lims@https://www.360docs.net/doc/c111042362.html, 1504-1512页 近10年中国大气PM 10污染时空格局演变 李名升,张建辉,张殷俊,周磊,李茜,陈远航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 摘要:为分析近10年来中国PM 10污染时空格局演变,运用统计学和GIS 方法对2002-2012年 PM 10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级及以上城市ρ(PM 10)年均值由0.130mg ·m -3下降至 0.076mg ·m -3,达标城市比例由37.6%上升至92.0%;环保重点城市ρ(PM 10)日均值超标天数比 例由24.7%下降至7.0%。②12月份PM 10污染最重,其次为1月和11月;8月份污染最轻,其 次为7月和9月。③PM 10的重污染区域明显减小,由集中连片分布变为零星点状分布。但空间 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地区及山东、江苏、湖北一直是PM 10污染相对 严重地区。④北方地区PM 10污染重于南方地区,两者的差异主要发生在北方采暖期(1-4月及 11-12月)。⑤PM 10污染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重污染城市的改善,1/10左右的重污染城市对降低 全国PM 10平均浓度的贡献约占1/3,而清洁城市PM 10污染则有加重趋势。⑥环保重点城市污 染天气以轻度污染为主,占全部污染天数的80.4%。受沙尘天气影响,3、4月份发生严重污染 天气的比例较高。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PM 10;时空格局;空间分异;空气质量 DOI:10.11821/dlxb20131100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环境空气质量尤其是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已成为威胁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挑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 2)、氮氧化物(NO x )、臭氧(O 3)、颗粒物(PM)及有机物等。其中,颗粒物是空气污染中较为普遍且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之一[1]。颗粒物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 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 10)。由于PM 10能够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甚至深入肺泡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2-3],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有研究表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呼吸统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4-5],此外,颗粒物浓度对大气能见度[6]和全球气候变化[7]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围绕污染分布[8]、健康风险评价[9]、污染来源[10]、影响因素[11]、预测与模拟[12-13]等方面,PM 10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大气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 PM 10是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14],开展对PM 10的相关研究对我国更具有重要意义。自2000年以来,众多学者在PM 10的污染特征[15-16]、健康评价[17-19]、源解析[20]、跨界污染[21]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分析气象因素[22-23]、沙尘[24]等条件对PM 10污染的影响,试图建立颗粒物的排放源清单[25],尝试应用遥感手段进行PM 10监测[26-27]。但这些研究多针对某一城市,且时间序列较短[15-16,18-20],缺乏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研究,对PM 10空间分布规律的探讨更少。 本文利用地级及以上城市2002年以来的监测数据对PM 10污染时空格局进行分析,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