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新时代 写好新“答卷”

度不高,他组织办班授课。在人生

的起步阶段,在贫瘠的穷乡僻壤,在仁厚的革命老区,他敞开心扉,埋下身子,学会了忍耐、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奉献。

点燃实践之火,用艰难困苦砥砺青春。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习近平同志的人生起点并不高。然而,他并没有随波逐流、意志消沉,而是用努力和坚韧迎击所有的困难和挑战。他带头跨省学办沼气,解决了老乡做饭照明肥田问题;他放弃上级奖励,换取磨面机和手扶拖拉机,解决了老乡急缺的生产生活资料问题;他带头打坝挖井办社办校,解决了老乡增产增收增智问题。在这里,习近平同志脚踩红色大地、心贴穷苦百姓、投身火热实践。

点燃信仰之火,知行合一,志存高远。在艰苦的岁月里,习近平同志没有忘记学习,没有忘记信仰。从北京到陕北,他带的最多的是书;在田间和炕头,他看的最多的也是书。他看史书,知古而鉴今;他看洋书,学西为中用;他看马列书,自觉修炼政治品格。从那时起,他就砥砺信仰,“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从知青到大学生,从地方到中央,他是这样想的,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点燃心中“三把火”,倾注为民“一片情”,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合力奋斗!□(作者系大丰麋鹿湿地旅游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

不负新时代

写好新“答卷”

戚研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

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

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作为青年一代砥砺成才的最佳教

材、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最强指

南,《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

手不释卷、深受洗礼。书中讲不够

的峥嵘岁月、写不完的奋斗足迹、

诉不尽的崇高品质、永不变的爱民

情怀,时刻指引着我们永葆为人民

谋幸福的共产党人“初心”,书写好

不负人民所托的新时代“答卷”。

点亮信仰之灯,紧追“出卷人”

的宏伟蓝图。梁家河的七年里,习

近平同志早已把理想信念深深地

内化于心、外化成行。从基层起

步,他没有怨言、努力奋进;闯过

“四关”,他没有抵触、迎难而上;身

边的知青相继离开只剩下他一人

时,他更从容淡定、踏实作为。“心

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新

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青年时代就融化在血脉中

的崇高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精神,

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战胜

困难,用敢为善成、久久为功的韧

劲应对挑战,用共产党人的智慧和

勇气书写大国崛起的故事。

撸起实干之袖,担负“答卷人”

的历史责任。脚踏实地是习近平

同志七年知青岁月的生动写照。

他敢想敢干能干,从不“撒尖儿”,

带领群众在梁家河打出了第一口

深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

社、代销店、磨房,打建了至今仍是

村里最好的淤地坝。仰望星空是

这七年知青岁月的可贵姿态,在土

窑洞里的煤油灯下,他每天读书到

深夜。他思路开阔、视野宽广,永

葆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到四川学

习办沼气,40多天时间里跑了17

个县,回到陕北建成了第一口沼气

池。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事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更需要

不断强化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围

绕高质量发展增强“答题”本领,始

终奔跑在新时代“赶考”路的最前

列。

走好群众之路,服务“阅卷人”

的美好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疑

发轫于梁家河。七年里,习近平同

志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千

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与

当地群众共度时艰。“他的心总是

和我们老百姓在一起”就是最高评

价。新时代的考题承载着人民群

众的无限期盼,我们应以习近平总

书记为榜样,反思与百姓的感情深

不深,是否当好了“贴心人”、是群

众“离不开”的干部;反思与百姓的

距离远不远,是否当好了“大脚

掌”、是“不离开”群众的干部。要

真正身接地气、脚沾泥土,做到“家

长里短聊得来、长条板凳坐得下”。

作为“赶考”路上的党员干部,

我们应进一步感悟习近平总书记

的大视野、大胸怀、大境界、大格

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人民交

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镇江市供销合作总社党

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金浩昊

领导博文L ingDaoBoWen 70

2018年/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