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理事长余年初似乎不需要发问,更不需要回答。

老师说,我们做的就是学校教育。

家长讲,孩子在学校接受的就是学校教育。

就家长而言,学校教育是专业人士的专业行为,不好评论,也无从评论。结果只能盲从地以现象替代真相,认为书本知识就是学校教育,考试和升学是检验学校教育的标准。或者被动地听从于学校的宣传和老师的说教,认为学校之所说,老师之所做就是学校教育。

就学校和老师而言,领导避重就轻,以评比检查为指针,开展学校教育活动;老师避实击虚,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职责,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检评是唯一的法则,考核是坚定的导向。

这不是学校的悲哀,而是家长的不幸,更是孩子们的灾难。家长欠缺性的认识和学校明知故犯的作为让我们看到了一番热闹而真实的乱象。

乱象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应试井盖大如天

考试制度本没有错,但以考定教,以考定学却大错特错。这不是专家的初衷,但造成了现实的误会。

马克思说过,历史总在重复,开始是悲剧,尔后是闹剧。在素质教育推进近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没有看到素质教育的成效,反而更加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强大。

不少学校认为,所有的教育不如让学生考上名牌大学那么耀眼,分数可以掩盖所有的缺陷。由此,学校升学第一,老师分数挂帅。都在教材里面转圈圈,考试上面做文章。只看今天的成绩,不管明天的成长。应试的土壤在社会和学校的共谋下应运而生,丰富的教育变成了单一的考试。状元病,择校风,考试症,愈演愈烈。分数是孩子的通行证,升学率是学校的座右铭。害孩子的是家长,废学生的是老师。有些极端,却不无道理。

乱象二:年年岁岁花相似,偷梁换柱玩数据与应试教育相呼应,一些学校将教育质量的高低定位于生源的争抢,将形象的宣传定位为数字的游戏。尤其是中高考成绩,自卖自夸,各说各话,而数字背后的真相也许是永远不能揭开的秘密。

我们并不否认学校宣传的必要性,但是,在教育主管部门不做统一评比,社会信息亦不对称的背景下,不少学校就玩起了令人心跳,叫人眼乱的数据。

有心人曾做过统计,各校宣扬的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远远超过北大清华的实际招生人数。北大想靠就靠,清华说抱就抱。

一些学校宣传的时候,只说绝对人数,不说相对比例;只讲学生的出口结果,不讲入学时的进口基础;你说上线率高,他说600分多;你说裸分第一,他说档案分重要。客观的对比数据,具体的提升幅度,真实的加工能力,所有这些犹如粉底下的皱纹,天知地知,你我不知。

于是,优秀的生源去了,幸运者成为其宣扬的工具,倒霉者只好埋怨自己。普通的生源去了,陪太子读书依然是不变的定律,学生失望自怨自艾,家长无奈一声叹息,而背后的学校却计算着不能告人的利益。

年年岁岁花相似,其中真伪谁辩知?炫目的数据包裹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灵魂。所做,依然还是在为考试服务;所为,依然还是在为升学效劳。

乱象三:假作真时真亦假,乱云飞渡迷人眼钢琴是贵族的符号,艺术是高雅的标签。经不起推敲的认识,却像幽灵一般占据人的心里。舆论如此渲染,学校如此定位。于是乎,素质教育在学校变成了音体美,人文素养在家庭变成了吹弹唱。学完舞蹈学音乐,学了绘画学主持。恨不得整出个全能冠军,最少也要整出个朗朗章子怡。演化到今天,艺术特长甚至成

为孩子升学加分的辅助工具或主流途径。学习不行艺术补,文化不行特长来。

没人否认音体美的重要性,但不能盲目地以为有此就能安身立命。贵族是一种文化,高雅是一种气韵。艺术是少数精英的职业,光环不是大众能摘取到的果实。上帝不会那么狭隘,独自青睐你的孩子;孩子也没那么幸运,一定能登临塔尖。真实的社会,更多需要的还是如你我一样创造日常生活,享受日常生活的平民百姓。

也没人否认优秀者高考时能加上十分八分,但不要乐观地认为学了就会水到渠成。加分者凤毛麟角,失败者比比皆是。多一些思维的训练,多一些方法的指导,多一些习惯的培养,甚至多一些考试心理和技巧的指导,十分不算多,百分也不难。

使命与回归:不畏浮云遮望眼,正本清源办教育2010年出台的中长期教改发展纲要显然是继高考制度恢复之后的又一次飞跃,今天的教育部已经真正显示出了其专业行政部门的专业水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高考改革制度今年年底出台,破格录取、择优录取成为人才选拔的方式之一;逐步取消奥赛加分,清理各项加分政策;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等理念成为纲要的重要要求。等等等等,未来教育的蓝图给学校和老师提出了紧迫而全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的学校应该如何行动?

教育应该尊重规律。教育不是时尚,既不能被一时的风潮所左右,也不能被眼前的功利所俘虏。

我们要传授知识,但更要强调运用。学以致用,知行结合,是纲要的要求,更要成为我们具体的行动。基本知识不是123的积累,基本能力不是ABC的运用。不要三尺讲台评天下,一本教材定乾坤。学了十年的英语,不能和外国人对话;大学毕业,写不出一篇像样的简历。这不是学生的过失,而是教育的过错。

我们要检验成绩,但更要注重成长。心智发展比分数重要,综合素养比成绩重要。对孩子的检验和选拔,既不能一叶障目,也不能厚此薄彼。全才和专才,都是人才。学科能力和非学科能力,都是能力。上大学,父母陪读;找工作,父母陪同。就应为不成就啃老,不会理财月月光。这不是孩子的失误,而是教育的失败。

我们要推诚出新,但不能抛弃本质。邪教般的奥赛症,追风状的特长风,这不是理念的升华,而是对规律的践踏。学前教育小学化,小学学习中学化,这也不是能力的挖潜,而是对学生的摧残。多一些深度挖掘,少一些概念游戏,也许今天的社会误会你,但明天的社会会感激你。

教育应该放眼社会。学校教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学校教育必须面对所有问题。

我们要重视书本,但更要思考社会。教育的本质是孩子社会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要躲进小楼成一统,要看春夏与秋冬。学校应该从全人教育的理念出发拓展教材,老师应该从生命教育的指向出发延伸教材。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清楚,书本不是生活的全部,教材不一定与社会同步。

我们要活跃校园生活,但更要开拓校外实践。孩子不是鱼缸里的金鱼,不是温室里的花草。他们最终会遨游大海,他们最终要在更广阔的田野开放。不懂合作,不会生存,是永远长不大的婴儿。心理不明亮,生理不健康,是肯定走不远的残品。人文素养重于学科知识,适应社会重于学会考试。书本和生活,学校和社会,要科学对接,要全面对接,要有效对接。

教育应该指向未来。人的能力主要是走向未来的能力,今天的成绩并不能决定未来的成就。

我们要抓住现在,但更要把握将来。不要仅看学生积累的厚度,更要看孩子面向未来的长度。学科分数不是学科能力,学科能力也不是成长能力。起步时我们给学生钥匙,起步后我们要告诉学生学会找钥匙。

老师对爱因斯坦小时候的评价是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达尔文的老师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孩子读书是浪费你家里的钱财。可偏偏是他们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也成为文明的记忆。

我们要重视传承,但更要激发创新。没有传承如无源之水,没有创新如江河断流。怀疑是学问的本质,批判是进步的阶梯。传承说明你接取了多少,创新才能支持你行走多远。我们不苛求学生阶段有什么创新的成果,但我们一定要训练我们的学生养成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去年两篇报道同时出现,中国学生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同创世界第一。但一个从上往下看,一个从下往上看。两个第一,一个逻辑:我们的教育传承有余,创新不足。

教育应该坚守一种精神。学校是文明的摇篮,老师是知识的使者。对社会,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要肩负起引导的义务。对学生,我们不能麻木不仁,要担当起塑造的责任。这是职业赋予的使命,更是社会赋予的责任。

杨昌济先生曾经说过:“昌济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材,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强自立的天空。”

上海一个叫樊阳的普通中学老师也令我深深地感动,多年来他一直用课余的时间,坚持用文学来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公民。尽管当时认可他这种方法的人并不多,但是那些上过他课的学生,现在无不心存感激。他说,他并不苛求学生的感谢,他坚持的只是教师的一种责任。

是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使命重于事务,责任大于工作。我们不要被今天的喝彩所迷惑,我们要为未来的接纳去努力。坚守一种精神,希望就不会渺茫。坚守一种精神,春天就不再遥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