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亚硝酸抑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活性动力学研究

游离亚硝酸抑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活性动力学研究
游离亚硝酸抑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活性动力学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18,38(11):4246~4254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游离亚硝酸抑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活性动力学研究

孙洪伟1,2*,于雪1,2,李维维3,祁国平3,马娟1,2,陈永志1,2,吕心涛4(1.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甘肃省污水处理行业技术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3.甘肃省轻工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70;4.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北京 100032)

摘要:为探究游离亚硝酸(FNA)对亚硝酸盐氧化细菌中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活性抑制动力学影响,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反应器,在通过改变系统进水FNA浓度达到富集Nitrobacter基础上,以富含Nitrobacter污泥为对象(宏基因组物种注释和丰度分析显示上Nitrobacter占细菌总数40.3%),基于批次试验,考察不同FNA浓度梯度下亚硝酸盐氧化过程比亚硝态氮氧化速率(SNiOR)变化规律,进而拟合FNA抑制Nitrobacter活性抑制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当FNA≤0.1mg/L时,随着FNA浓度升高,SNiOR迅速升高.当FNA>0.1mg/L时,SNiOR随着FNA浓度升高而降低.尤其当FNA浓度高于0.7mg/L时,SNiOR始终维持在0gN/(gVSS·d),表明Nitrobacter活性统被完全抑制.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Haldane、Aiba、Edwards-1#、Edwards-2#、Luong抑制动力学模型,Han-Levenspiel模型最适合描述FNA对Nitrobacter活性的抑制影响.其统计学常数:残差平方和(RSS)为0.02、可决系数(R2)为0.90、拟合方程的方差检验统计量F值为78.1、可信度P值为3.29×10-12,其动力学常数值分别为:最大比亚硝态氮氧化速率(r max)为1.57gN/(gVSS·d);半饱和常数(K S)为0.01mg/L;临界抑制常数(S m)为0.66mg/L.

关键词:游离亚硝酸;硝化杆菌;比亚硝态氮氧化速率;抑制动力学;宏基因组

中图分类号:X172,X7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18)11-4246-09

Inhibitory kinetics of free nitrous acid on Nitrobacter. SUN Hong-wei1,2*, YU Xue1,2, LI Wei-wei3, QI Guo-ping3, MA Juan1,2, CHENG Yong-zhi1,2, LV Xin-tao4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2.Gansu Sewage Treatment Industry Technical Center, Lanzhou 730070, China;3.Gansu Province Light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730070, China;4.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f Beijing Drainage Group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2,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8,38(11):4246~4254

Abstract: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was operated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kinetics of free nitrous acid (FNA) on Nitrobact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FNA concentration in influent was changed to enrich Nitrobacter. Then, the sludge of enrichment Nitrobacter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specific nitrite oxidation rate (SNiOR) during nitrite oxidation process of batch tests. Meanwhile, metagenomic species annotation and abund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Nitrobacter accounted for 40.3% of the total bacterial population. Furthermore, kinetic model of FNA inhibition on Nitrobacter activity was fitt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NiOR increased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FNA concentration when≤0.1·mg/L whil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NA concentration as FNA>0.1mg/L. In particular, the SNiOR was maintained at 0gN/(gVSS·d) when FNA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than 0.7mg/L, implying that Nitrobacter activity was completely inhibite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to Haldane, Aiba, Edwards-1#, Edwards-2# and Luong inhibition kinetics models, Han-Levenspiel model was the most suitable one for describing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FNA on Nitrobacter activity. The statistical constants, e.g., residual square sum (R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2), F value of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confidence degree (P) was 0.02, 0.90, 78.1and 3.29×10-12, respectively. The dynamic constant values, e.g., maximum specific nitrite oxidation rate (r max), half saturation constant (K S) and critical inhibition constant (S m) was 1.57gN/(gVSS·d), 0.01mg/L and 0.66mg/L, respectively.

Key words:free nitrous acid;Nitrobacter;specific nitrite oxidation rate;inhibition kinetic;metagenome

在废水生物脱氮系统中,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以协同作用共存,完成氨氮(NH4+-N)向硝态氮(NO3--N)转化,AOB将NH4+-N 氧化为亚硝态氮(NO2--N),NOB将NO2--N进一步氧化为NO3--N.NOB主要是由4类菌属构成: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硝化球菌属(Nitrococuus),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和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1].研究表明,Nitrobacter和Nitrospira是污水处理系统中最为常见NOB菌属[2],其中在高底物浓度、高溶解氧条件下Nitrobacter含量远高于Nitrospira[3-4].大多研究收稿日期:2018-04-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68031);兰州交通大学“百名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52022);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工业类项目(17YF1GA009)

* 责任作者, 教授, 12821306@https://www.360docs.net/doc/c411907291.html,

11期 孙洪伟等:游离亚硝酸抑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 )活性动力学研究 4247

者认为,硝化反应过程中游离氨(FA)和亚硝酸根(NO 2-

)的质子化产物游离亚硝酸(FNA)对NOB 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5-6].Anthonisen 等[7]研究认为FNA

是抑制NOB 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定浓度的FNA 对NOB 活性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Ma 等[8]对富含NaNO 2的模拟废水富集NOB 发现,当FNA= 0.25mg/L 时,NOB 活性降低65%.Wang 等[9]发现当FNA=0.24mg/L 时,可完全抑制富含NOB 的活性污泥.Katsou 等[10]处理有机物发酵液和城市污水混合液时发现,当FA 浓度介于0.19~1.52mg/L 时NOB 活性降低35~65%.

生化反应动力学最直接地体现基质降解速率和反应物生成速率的变化关系,进而描述微生物活性.因此,通过抑制动力学模型,可清楚反应微生物受基质抑制情况.一些文献对比了几种不同的基质抑制动力学模型.如:Tanyolac 等[11]通过非线性拟合对比分析了几种抑制动力学模型,最终发现Edwards [12]模型能够较好描述硫酸铵对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目前,大多研究集中于FNA 对短程硝化污泥动力学研究[11-

16],而较少的文献从

数理统计学方面评价不同动力学模型描述FNA 抑制Nitrobacter 活性的适宜程度.

因此,本试验在实现Nitrobacter 富集基础上,基于动力学抑制模型,考察FNA 对Nitrobacter 活性的抑制影响,进而对比统计学结果,获得最优抑制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常数值,以指导生物脱氮技术在理论研究及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1 生化反应抑制动力学模型

目前表征FNA 抑制NOB 活性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以下5种.

(1)Haldane 模型

为通过动力学形式解释微生物利用具有抑制性功能的底物,1968年,Andrews

[17]

提出底物浓度对

比增长速率的影响可以通过式(1)表示.该模型是在1930年Haldane [18]认为酶和底物形成带有两个底物分子的惰性酶-底物复合物,该复合物对酶产生抑制作用的基础上推导得出[19-

20].

max 2

I

r S

r S K S K =

++

S (1) 式中:S 为底物浓度(mg/L);r 为底物的比降解速(d -1);r max 为微生物未被抑制时的最大比降解速率

(d -

1);K S 为饱和常数,数值上等同于微生物未被底物抑制时底物最大比降解速率一半所对应的最小底物浓度(mg/L);K I 为抑制常数,数值上等同于微生物被底物抑制时底物最大比降解速率一半所对应的最大底物浓度(mg/L).

(2)Aiba 模型

1968年,Aiba 等[21]研究酒精发酵生化反应过程中,发现了发酵产物(酒精)对生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提出产物抑制理论和抑制模型,如式(2)所示.

max S I

exp()r S P

r K S K =

+ (2) 式中:P 为产物浓度(mg/L);K I 为抑制常数;式中其余符号定义见Haldane 模型,本文不再赘述,下同.

1970年,Edwards [12]认为Aiba 提出产物抑制的指数关系同样可用来描述相关底物抑制,因此,Edwards 将式(2)修正为式(3),文献[9]仍将该模型称为Aiba 模型.

max S I

exp()r S S

r K S K =

+ (3) (3)Edwards -1#模型

1970年,Edwards [12]提出公式(4)用于描述基质底物对生化反应的抑制关系.该方程是基于高浓度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抑制动力学和Haldane [18]对惰性酶底物复合物假设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为区分两个Edwards 模型,故将该模型命名为Edwards -1#,下同.

max 2

I ()(1)

r S

r S S

K S K K

=

+++S (4) 式中:K 为抑制常数.

(4)Edwards -2#模型

1942年,Teissier [22]通过研究底物浓度对微生物比增长速率的影响提出式(5),该公式描述了底物浓度对细菌增长具有刺激作用.

max S

(1exp()S

r r K =--

(5) 1970年,Edwards 将Teissier 假设与高浓度底

物抑制作用相结合,建立了Edwards -2#模型,如式(6)所示.

4248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38卷

max I S

(exp(

)exp())S S r r K K =- (6) (5)Luong 模型 1987年,Luong

[23]

在研究丁醇作为基质底物对

酵母菌生长过程的抑制作用基础上,建立了Luong 基质抑制模型,该模型被广泛用于描述基质浓度对

微生物生长过程的影响,其表达式如公式(7)所示:

max S m

(1())n r S S r K S S =+- (7) 式中:S m 为微生物的净生长速率停止时的底物浓度(mg/L);n 为Long 系数;

(6)Han -levenspiel 模型

1988年,Keehyun Han 与Octave Levenspie [24]

在Monod 模型基础上共同提出了Han -levenspiel 模型,该模型认为在高浓度底物浓度条件下,微生物活性被完全抑制,微生物停止增长,其表达式如公式(8)所示:

max m

S m (1-)(1-)

n

m

S r S S r S S K S =+ (8) 式中:n ,m 均为常数,其取值与基质对微生物抑制类型有关;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本试验采用有效容积为7L(富集Nitrobacter 阶段)和3L(FNA 抑制批次试验阶段)的SBR1和SBR2两种类型反应器. SBR1运行方式:瞬时进水(1min),硝化(通过在线监测DO 值实时控制硝化终点),静置沉淀(30min),排水(5min).第2阶段试验采用有效容积为3L 的SBR 反应器. SBR2运行方式:瞬时进水(1min),硝化(硝化时间为8h),静置沉淀(30min),排水(5min).

2.2 试验用水、接种污泥及水质分析项目

试验用水采用人工模拟废水,其水质特性见表1.原水采用去离子水,进水NO 2-

-N 通过投加NaNO 2溶液实现,初始pH 值通过1mol/L 盐酸(HCl)溶液和1mol/L 氢氧化钠(NaOH)溶液调节.其他成分如下:0.4g NaHCO 3,0.9g KH 2PO 4,1.2g K 2HPO 4,以及0.9mL 微量元素,每升微量元素中含有: 1.25gEDTA, 0.55gZnSO 4?7H 2O, 0.4gCoCl 2?6H 2O, 1.275gMnCl 2?

4H 2O, 0.4gCuSO 4?4H 2O, 0.05gNa 2MoO 4?2H 2O, 1.375gCaCl 2? 2H 2O, 1.25gFeCl 3?6H 2O, 44.4gMgSO 4?

7H 2O.此外,硝化过程中DO 控制在4~4.5mg/L,采用加热棒控制反应器内混合液温度.

第1阶段试验采用的污泥取自兰州市西固区兰炼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好氧段污泥,具有良好生物脱

氮性能,初始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为3323mg/L.第2阶段试验以第1阶段中已富含NOB 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MLVSS 为(1485±35)

mg/L. NO 2--N 、NO 3-

-N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及MLVSS 均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25];pH 值、DO 和温度通过WTW -Multi3420实时监测;活性污泥经过预处理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进行观察.

宏基因组物种注释和丰度分析:①污泥样品的

Scaffolds/Scaftigs 序列与NCBI -NT 数据库中的细

菌、古菌、真菌和病毒序列进行BLASTN 比对(E

值设定为<0.001).②通过MEGAN [26]软件中采取“最低共同祖先”算法[27]将参考序列分为不同物种分枝

前的最后一级共同分类,作为目标序列的物种分类注释信息.③结合Saffolds/Scaftigs 序列在各样本中的丰度数据,获得各样本在各个分类等级上的相对丰度分布表.

废水中FNA 浓度是NO 2-

-N 浓度、温度和pH 值三者的函数,其关系为(式9):

2pH [NO N]2300()10273FNA T

??=

?×+ (9)

式中:[NO 2--N]为NO 2-

-N 浓度;T 为温度;pH 为溶液pH 值. 2.3 试验方案

试验共运行446个周期,根据不同的运行状况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试验(1~419周期)——富集Nitrobacter .本阶段试验通过梯度增加进水NO 2-

-N 浓度实现Nitrobacter 的快速富集,具体运行条件见表1.

第2阶段试验(420~446周期)——FNA 对Nitrobacter 抑制动力学研究.本阶段试验以第1阶段中富含Nitrobacter 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设定不同NO 2--N 浓度、pH 值和温度,以获得不同FNA 浓度,通过批次试验,考察不同FNA 浓度梯度

11期 孙洪伟等:游离亚硝酸抑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 )活性动力学研究 4249

下,FNA 对Nitrobacter 活性的影响.具体运行条件见表2.并通过上述6种抑制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最终建立FNA 浓度对Nitrobacter 活性抑制动力学模型.

表1 NOB 富集过程运行条件

Table 1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enrichment NOB

阶段 NO -

2

-N 浓度(mg/L) 曝气时间(min) 运行周期

S 1 10 35 19

S 2 50 160 20 S 3 100 320 20 S 4 150 420 30 S 5 200 430 30

S 6 250 450 30

S 7 300 480 30 S 8 350 450 30 S 9 400 420 30 S 10 450 420 30 S 11 500 390 30 S 12 550 360 30 S 13 600 360 30 S 14 650 360 30 S 15 700

360

30

表2 批次试验条件

Table 2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SBR reactor

试验批次 FNA(mg/L) NO -

2

-N(mg/L) T(℃)pH

1 0.005 11.0 20 6.75

2 0.0075 30.0 21 7.0

3 0.01 51.8 22 7.1

4 0.02

5 129.4 22 7.15 0.035 181.2 22 7.1

6 0.05 305.1 23 7.16

7 0.065 396.6 23 7.16

8 0.075 501.7 23 7.2

9 0.09 602.1 23 7.210 0.1 686.7 24 7.211 0.115 994.2 24 7.312 0.13 1123.9 24 7.313 0.145 1578 24 7.414 0.17 1898.9 25 7.415 0.195 2742 25 7.516 0.22 3093.8 25 7.517 0.245 3535.4 26 7.518 0.295 5359 26 7.619 0.345 6267.5 26 7.620 0.37 5477.5 27 7.521 0.395 4765 28 7.422 0.42 5066.6 28 7.423 0.52 5110.5 29 7.324 0.64 6289.8 29 7.325 0.72 5764 30 7.226 0.82 5214 30 7.127 0.92 5850 30 7.1

3 结果与讨论

3.1 Nitrobacter 的富集培养

图1为Nitrobacter 富集阶段SBR 系统硝化开始、结束时NO 2-

-N 浓度、亚硝态氮氧化速率(NiOR)以及NO 2--N 去除率的变化规律.试验运行过程中,进水NO 2--N 浓度从10mg/L 梯度升高到700mg/L.可以看出,硝化结束时NO 2--N 浓度均低于5mg/L,

平均值为2.07mg/L,整个试验周期NO 2--N 去除率均

达到98%以上,系统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此外,由于

进水NO 2-

-N 浓度的增加,NiOR 逐渐增加[0.32mg/

(L·min)→1.93mg/(L·min)],呈正相关.当

NO 2-

-N ≥

700mg/L 时,NiOR 始终维持在1.80mg/(L·min)以上,

表明

SBR 系统具有良好的亚硝酸盐氧化性能.

200

400

600

800

N O 2

--N (m g /L )

运行周期

20

40

6080N O 2

--N 去除率(%)

1

3

N i O R [m g /(L ?m i n )]

2

图1 Nitrobacter 富集培养阶段SBR 系统硝化性能 Fig.1 Nitr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SBR system during

Nitrobacter enrichment

对微生物16S rRNA 基因的特定区域进行靶向测序,获得SBR 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的具体组成结构(图2).通过Origin9.0软件,对各样本中的优势物种(取总体丰度前30位物种)在属水平上分析并绘制柱状图.分析发现:各平行样在属水平上微生物类型基本相同,其中Nitrobacter 平均相对丰度为40.3%.此外,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其余菌属在污泥微生物群落中占比均低于5%,表明经过富集培养后SBR 系统污泥微生物中Nitrobacter 占绝对优势地位.

为了更深入观察富集后Nitrobacter 形态特征,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活性污泥Nitrobacter 菌属细胞表面形态(图3).结果表明, 富集后污泥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呈颗粒状.活性污泥系统中Nitrobacter

4250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38卷

以杆状菌及梨状菌属为主[(0.5~0.8)×(1.0~2.0)],符合

文献[28]中关于Nitrobacter 形态与大小描述.

相对丰度(%)

样品

Nitrobacter Mesorhizobium Bradyrhizobium Gemmatimonas Opitutus Sinorhizobium Niastella Azoarcus

Acidovorax Sphingomonas Leptothrix V ariovorax Rhizobium Rhodanobacter Ralstonia

Streptomyces Rhodobacter Stenotrophomonas Polymorphum Alicycliphilus Bordetella Polaromonas

Sorangium

others

图2 SBR 系统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

Fig.2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the SBR system

图3 Nitrobacter 富集成功后SEM 图 Fig.3 SEM image of Nitrobacter after enrichment

3.2 FNA 对Nitrobacter 氧化性能影响

图4为不同FNA 浓度条件下硝化反应开始、结束时NO 2-

-N 浓度,转化率及其氧化量的变化规律.试验过程中,通过改变进水NO 2--N 浓度、温度以及pH 值来提高FNA 浓度.随着运行周期的增加,进水FNA 浓度逐渐增加,硝化反应开始和结束时NO 2--N 浓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相同硝化反应时间内随着进水NO 2--N 浓度增加导致曝气结束时NO 2--N 未反应完全.此外,当FNA ≤0.1mg/L 时,

NO 2--N 转化率均维持在99%以上,同时NO 2-

-N 氧化量达到最大,为709.4mg/L.当FNA>0.1mg/L 时,NO 2-

-N 转化率及其氧化量逐渐下降,表明FNA 对Nitrobacter 的活性开始产生抑制作用.张宇坤等[29]研究表明,当FNA=0.01mg/L 时NOB 活性逐渐

降低.分析原因:NOB 生长环境及其污泥浓度均可影响NOB 活性,本试验经过富集培养后Nitrobacter 占活性污泥菌群比例较高,因此采用此类活性污泥进行FNA 对Nitrobacter 抑制影响动力学研究,更具有代表性.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N O 2

-

-N (m g /)L

运行周期

20406080100N O 2

-

-N 转化率(%)

-0.2

0.00.20.40.60.8

1.0F N A (m g /L )

图4 不同FNA 条件下系统内NO -

2-N 去除性能 Fig.4 NO -

2-N removal performance in the system under

different FNA

11期 孙洪伟等:游离亚硝酸抑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 )活性动力学研究 4251

3.3 FNA 抑制Nitrobacter 活性动力学

为了更好地描述FNA 对Nitrobacter 活性的抑制影响,采用上述6种抑制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如图5所示.6种动力学模型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故均可用于描述FNA 对Nitrobacter 活性的抑制影响.当FNA<0.18mg/L,随着FNA 浓度的增加,SNiOR 急剧增加,表明在此FNA 浓度范围内, FNA 对Nitrobacter 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当FNA 浓度介于0.19~0.64mg/L 之间时,SNiOR 呈现降低的趋势,表明FNA 对Nitrobacter 活性产生显著抑制作用,Nitrobacter 活性逐渐降低.当FNA ≥ 0.7mg/L 时,SNiOR 为零,Nitrobacter 完全失活.

S N i O R [g N /(g V S S ·d )]

FNA(mg/L)

图5 FNA 对Nitrobacter 活性抑制动力学拟合 Fig.5 Dynamics of inhibition of FNA on Nitrobacter activity

in system

为了更精确的比较6种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的拟合效果,基于统计学理论,对6种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和拟合效果进行分析,选择最适宜的动力学模型描述FNA 对Nitrobacter 活性的影响.分析统计结果见表3.

基于统计学中方差分析对动力学参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Edwards -1#模型获得的拟合结果不收敛,拟合失败,因此,Edwards -1#模型不能用来描述FNA 对NOB 活性的影响.通过残差平方和(RSS)与相关系数(R 2)对比分析,RSS 和R 2均可描述试验数据与拟合曲线的接近程度,RSS 越小,拟合效果越好.R 2越大,试验数据在拟合曲线附近越密集,曲线拟合程度越高.相对于Haldane 模型,Aiba 模型、Edwards -2#模型以及Luong 和Han -Levenspiel 模型的RSS 较小,R 2较大,因此,Aiba 模型、Edwards -2#模型、Luong 以及Han -Levenspiel 模型更适宜描述FNA 对

Nitrobacter 活性的抑制影响.基于方差分析,F 值与P 值均能够预测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联程度.F 值是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P 值表示试验结果可信度,F 值越大,P 值越小,可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显著相关,方程拟合度越好,且当P <0.05时,自变量可用于预测因变量.5种模型拟合得到的P 值均小于0.001,但Han -Levenspiel 模型P 值最小,F 值最大.因此,综合RSS 、R 2、P 值和F 值考虑,Han -Levenspiel 模型描述FNA 对Nitrobacter 活性抑制作用是最优的.

表3 5种抑制动力学模型参数以及统计学分析 Table 3 Inhibition kinetics model fitting parameter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抑制动力学模型

参数数值R 2

RSS F P

r max 2.14K S 0.02Haldane

K I 0.120.77 0.05 19.04 1.98×10-

6

r max

1.86K S 0.01Aiba

K I 0.290.87 0.02 47.00 5.70×10-

10

r max

1.48K S 0.01Edwards -2#

K I 0.340.83 0.04 35.069.49×10-

9

r max

1.53K S 0.01S m 0.59Luong

n 1.090.90 0.02 25.39 1.76×10-

7

r max 1.57K S

0.01S m 0.66n 1.32Han -Levenspiel

m

-0.95

0.90 0.02 78.10 3.29×10-

12

3.4 关于FNA 和NO 2-

-N 谁是Nitrobacter 真正抑制剂的探讨

1976年,Anthonisen 等[7]研究表明,FNA 对NOB 的抑制阈值为0.2~2.8mg/L.此后,众多学者关于FNA 和NO 2--N 谁是NOB 菌属的真正抑制剂及其抑制浓度范围进行了研究,但试验结果和NOB 真正抑制剂研究目前尚未达成共识.表4总结了现有文献和本试验关于FNA 和NO 2--N 对NOB 活性影响的研究现状.Park 等[13]基于抑制动力学模型研究亚硝酸盐氧化抑制动力学发现,当pH 值由8降为7时,q/q max (比NO 2--N 利用速率/比NO 2--N 最大利用速率)显著降低,表明pH 值对NOB 活性产生影响,认为FNA 是NOB 真正抑制剂.Vadivelu 等[30]通过改

4252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38卷

变进水NO 2-

-N 浓度对比耗氧速率(SOUR)影响研究含73%Nitrobacter 活性污泥时发现,FNA 抑制Nitrobacter 活性.Carrera 等[31]对悬浮生物系统和附着型生物系统硝化过程研究发现,在恒定pH 值和温

度条件下,高浓度NO 2-

-N 对NOB 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计算可得在该NO 2-

-N 浓度条件下FNA= 0.02mg/L,并未达到FNA 抑制NOB 浓度阈值[7].因此,认为NO 2--N 对NOB 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表4 关于FNA 和NO 2--N 抑制NOB 文献资料报道

Table 4 Summary of literature findings on inhibits NOB by FNA or NO 2--N

抑制条件

文献 污泥类型及水质特性

FNA (mg/L)

温度(℃)

pH 值 NO -

2

-N(mg/L) 抑制剂

NOB 活性 抑制程度

Ma 等[8] 处理城市污水活性污泥 0.75 21 6.0 300 FNA 活性降低89% Li 等

[32]

处理900-1500mgNH + 4-N/L 垃圾

渗滤液活性污泥

0.10 30 7.8-8.2 1506 FNA 活性降低54.2% Wang 等[9] 含FNA 废水长期处理富含AOB

和NOB 的活性污泥

0.24 22 6±0.1 100 FNA 完全失活 张宇坤等[29]

处理1000mgNO -

2

-N/L 的富含Nitrobacter 活性污泥 0.2 22 6.5~7.3 739.5 FNA 完全抑制 Park 等

[13]

处理100mgNH + 4-N/L 生活污水活

性污泥

0.19 27 7 50-100 FNA 活性降低50% Vadivelu 等[30]

处理1000mgNO -

2

-N/L 的富含Nitrobacter 活性污泥 0.011 22 7.2 90 FNA 开始抑制

Carrera 等

[31]

处理100mgNH + 4-N/L 污水的悬浮

活性污泥

0.02 23 7.5 235 NO -

2

-N 活性降低50% 本试验

处理700mgNO -

2

-N/L 的富含Nitrobacter 活性污泥

0.18 25 7.4 1898.9 FNA 和

NO -

2-N

开始抑制

S N i O R [g N /(g V S S ·d )]

pH 值

S N i O R [g N ·(g V S S ·d )]

T (℃)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6000

7000

0.0

0.5

1.0

1.5

S N i O R [g N /(g V S S ·d )]

NO 2--N(mg/L)

S N i O R [g N ·(g V S S ·d )]

FNA(mg/L)

图6 不同FNA 、NO -

2-N 条件下SNiOR 变化规律

Fig.6 Variation of SNiPR during different FA and NO -

2-N conditions

11期孙洪伟等:游离亚硝酸抑制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活性动力学研究 4253

图6为本试验pH值、T、NO2--N和FNA浓度分别对Nitrobacter活性的影响.由图可知,不同pH 值、T、NO2--N和FNA浓度均对Nitrobacter活性有影响.本试验控制的pH值和T条件下,pH和T对Nitrobacter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pH值为7.2左右,T为24℃时Nitrobacter活性最强[图6(a,b)].此外,基于Han-Levenspiel抑制动力学模型,由图6(c,d)可知,以FNA和NO2--N为抑制剂时, SNiOR拟合曲线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高浓度NO2--N和FNA对Nitrobacter均产生抑制作用.因此,两者均可抑制Nitrobacter的活性.当以NO2--N为抑制剂时,NO2--N浓度较高时,SNiOR出现明显波动,可决系数R2较低,仅为0.76,曲线拟合程度较低.而以FNA 为抑制剂时,SNiOR拟合曲线数据点在拟合曲线附近较紧密,R2为0.90,曲线拟合程度较好.试验表明,一定pH值和T及高浓度NO2--N和FNA对Nitrobacter均具有抑制作用,由于FNA为pH值、T 和NO2--N三者的函数,也就是说FNA综合了NO2--N浓度、pH值和T对Nitrobacter活性的影响.在任何一个污水生物脱氮处理系统中,NO2--N,pH 值和T是客观存在的基质和环境条件.因此,FNA作为抑制剂时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NO2--N,pH值和T 三因素对Nitrobacter活性的抑制作用,也可采用抑制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因此,相比于单一NO2--N浓度对Nitrobacter活性的抑制影响,FNA对Nitrobacter活性的抑制模型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4结论

4.1控制DO≥4mg/L,T=25℃条件下,以NaNO2为唯一能源,通过梯度提高NO-

2

-N浓度可实现Nitrobacter的富集,经过419个周期,宏基因组物种注释和丰度分析显示Nitrobacter占细菌总数40.3%, Nitrobacter成为优势菌种.

4.2当FNA>0.1mg/L时,NO-

2

-N转化率及其氧化量逐渐下降,表明FNA对Nitrobacter活性开始产生抑制作用,当FNA=0.7mg/L时, Nitrobacter被完全抑制.

4.3基于对Haldane、Aiba、Edwards-2#、Lunog 和Han-Levenspiel抑制动力学模型的统计学分析发现,Han-Levenspiel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FNA对Nitrobacter抑制影响. 4.4基于Han-Levenspiel模型对FNA与NO-

2

-N 分别作为Nitrobacter抑制剂进行拟合分析发现,通过FNA大小表征Nitrobacter抑制程度具有更好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Stackebrandt E, Goebel B M. Taxonomic note: a place for DNA-DNA

reassociation and 16S rRNA sequence analysis in the present species definition in bacteriology [J]. Internation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1994,44(4):846-849.

[2] P eng Y, Zhu G.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with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pathway [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6,73(1):15-26.

[3] 包鹏,王淑莹,马斌,等.不同溶解氧间歇曝气对亚硝酸盐氧化菌

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36(9):2696-2702.

[4] 马琳娜,刘文龙,张琼,等.游离亚硝酸(FNA)对A2O污泥菌群结构

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37(7):2566-2573.

[5] Zhou Y, Oehmen A, Lim M, et al. The role of nitrite and free nitrous

acid (FNA)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J]. Water Research, 2011,45(15):4672-4682.

[6] Wang Q, Ye L, Jiang G, et al. A free nitrous acid (FNA)-based

technology for reducing sludge production [J]. Water Research, 2013,47(11):3663-3672.

[7] Anthonisen A C, Loehr R C, P rakasam T B S, et al. Inhibition of

nitrification by ammonia and nitrous acid [J]. Journ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Federation.1976,48(5):835-852.

[8] Ma B, Yang L, Wang Q,et al. Inactivation and adaptation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nd 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when exposed to free nitrous acid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7,245(8): 1266-1270.

[9] Wang Q, Ye L, Jiang G, et al. Side-stream sludge treatment using free

nitrous acid selectively eliminates 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 and achieves the nitrite pathway [J]. Water Research, 2014,55(10):245-55.

[10] Katsou E, Malamis S, Frison N, Fatone F. Coupling the treatment of

low strength anaerobic effluent with fermented biowaste for nutrient removal via nitrit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5, 149(11):108-117.

[11] Tanyola? D, Salih B, Tanyola? A. Inhibition kinetics of a commercial

mixed culture by ammonium sulfate [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1,7(3):177-182.

[12] Edwards V H. The influence of high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on

microbial kinetics [J].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970,12(5): 679-712.

[13] P ark S W, Bae W. Modeling kinetics of ammonium oxidation and

nitrite oxidation under simultaneous inhibition by free ammonia and free nitrous acid [J].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9,44(6):631-640. [14] Hulle V, Eveline I V, Josefa L T, et al. In?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pH

on the kinetics of the Sharon nitritation process [J]. 2007,82(5):471- 480.

[15] Ganigué R, Lopez H, Balaguer M D, et al. P artial ammonium

oxidation to nitrite of high ammonium content urban land?ll leachates [J]. Water Research, 2007,41(15):3317–3326.

4254 中国环境科学 38卷

[16] Magrí A, Corominas L, López H, et al. A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SHARON process: pH as a key factor [J].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Letters, 2007,28(3):255-265.

[17] Andrews J F.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continuous culture of

microorganisms utilizing inhibitory substrates [J].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968,10(6):707-723.

[18] Haldane J B S. Enzymes [M].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30.

[19] López-Fiuza J, Buys B, Mosquera-Corral A, et al. Toxic effects

exerted on methanogenic, nitrifying and denitrifying bacteria by chemicals used in a milk analysis laboratory [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2,31(7):976–985.

[20] Surmacz-Gorska J, Gernaey K, Demuynck C, et al. Nitrification

monitoring in activated sludge by oxygen uptake rate (OUR) measurements [J]. Water Research, 1996,30(5):1228-1236.

[21] Aiba S, Shoda M, Nagatani M. Kinetics of product inhibition in

alcohol fermentation [J].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968, 10(6):845-864.

[22] Tessier G. Croissance des populations bactériennes et quantité

d'aliment disponible [J]. Reviews Science, 1942,80:209-216.

[23] Luong J H T. Generalization of Monod kinetics for analysis of growth

data with substrate inhibition [J].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87,29(2):242-248.

[24] Han K, Levenspiel O. Extended monod kinetics for substrate, product,

and cell inhibition [J].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988,32(4): 430-437. [25] 国家环境保护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 1997.

[26] Husom D H, Mitra S, Ruscheweyh H J, Weber N, et al.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sequences using MEGAN4 [J]. Genome Research, 2011,21(9):1552-1560.

[27] Husom D H, Auch A F, Qi J, et al. MEGAN analysis of metagenomics

data [J]. Genome Research, 2007,17(3):377-386.

[28] Lansing M Prescott, John P Harley, Donald A Klein.微生物学(中文版)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493-496.

[29] 张宇坤,王淑莹,董怡君,等.游离氨和游离亚硝酸对亚硝态氮氧化菌

活性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34(5):1242-1247.

[30] Vadivelu V M, Yuan Z G, Fux C, et al.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free

nitrous acid on the energy generation and growth processes of an enriched nitrobacter culture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40(14):4442-4448.

[31] Carrera J, Jubany I, Carvallo L, et al. Kinetic models for nitri?cation

inhibition by ammonium and nitrite in a suspended and an immobilized biomass systems [J]. P rocess Biochemistry, 2004,39(): 1159–1165.

[32] Li Y, Li J, Wang Z, et al. Inhibition kinetics of nitritation and

half-nitritation of old landfill leachate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J].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2016,123(4):482-488.

作者简介:孙洪伟(197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污水生物脱氮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

MPN法测定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MPN多管发酵法测定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1实验原理 最大可能数(或最大或然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又称稀释培养计数(具体参见《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科学出版社,2009),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微生物类群。本方法是基于选择适当稀释倍数的悬液,接种在特定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检查培养基中是否有该生理类群微生物的生长。根据不同稀释度接种管的生长情况,用统计学方法求出该生理类群的微生物数量。 特点:利用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MPN法特别适合于测定土壤微生物中的特定生理群(如氨化、硝化、纤维素分解、固氮、硫化和反硫化细菌等的数量和检测污水、牛奶及其他食品中特殊微生物类群(如大肠菌群)的数量,缺点是只适于进行特殊生理类群的测定,结果较粗放,只有在因某种原因不能使用平板计数时才采用。 氨化作用是异养细菌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进而脱氨基产生氨的过程。 硝化作用是指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的过程。第一阶段由亚硝酸菌氧化氨为亚硝酸;第二阶段由硝酸菌氧化亚硝酸为硝酸。 这两类细菌都是自养的好氧细菌,生长缓慢,培养时间长。 反硝化作用是一类异养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为呼吸作用的电子受体,将其还原为N2O、N2的过程。 2实验材料 2.1样品 (1)固体样品(土样或沉积物等):取一定质量的样品(1g或10g),装入盛有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置于摇床上振荡30min,制成均匀悬浊液。然后用10倍梯度稀释法将悬浊液稀释成一系列梯度(10-1、10-2、10-3、10-4、10-5、10-6等,具体视样品而定,微生物丰富的样品稀释的梯度相应大一些)。(2)液体样品:取一定体积的样品(10ml),装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

有机还原剂与Np(Ⅵ和Pu(Ⅳ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第35卷第1期原子能科学技术Vol.35,No.1 2001年1月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n.2001 文章编号:100026931(2001)0120083208 有机还原剂与Np(Ⅵ)和Pu(Ⅳ)的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安运1,胡景火斤2,张先业2,王方定2 (11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陕西西安 710062; 2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北京 102413) 摘要:概要评述了近20年来有机还原剂与Np(Ⅵ)和Pu(Ⅳ)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讨 论分析了有关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物化参数,以期为乏燃料后处理流程提供依据。 关键词:有机还原剂;Pu;Np;还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O614135+2;O643112 文献标识码:A 以有机化合物作为高效无盐还原剂,实现Purex流程的无盐化,是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改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对可供选择的一些重要有机还原剂与Np(Ⅵ)和Pu(Ⅳ)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已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数据。本文就有关的有机还原剂与Np(Ⅵ)和Pu(Ⅳ)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情况做一简要评述。 1 醛类还原剂 K olarik[1]研究表明:甲、乙、丙、丁醛对Np(Ⅵ)均有不同程度的还原能力。受烷基诱导效应的影响,还原能力从甲醛到丁醛依次增强。其中,正丁醛可有效还原Np(Ⅵ)至Np(Ⅴ)。 为研究醛类还原剂应用于Purex流程的可能性,Uchimyama等[2]研究了正丁醛(n2C3H7CHO)和异丁醛(iso2C3H7CHO)与Np(Ⅵ)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n2丁醛和iso2丁醛均可将Np(Ⅵ)还原至Np(Ⅴ)。二者构型上的差异使得后者较前者更具诱导效应,从而表现出更强的还原能力。两者还可将Np(Ⅴ)进一步还原至Np(Ⅳ),但后者较前者的还原速率慢得多。动力学速率方程分别为: -d c(Np(Ⅵ))/d t=k n c(Np(Ⅵ))c(n2C3H7CHO)c(H+); -d c(Np(Ⅵ))/d t=k iso c(Np(Ⅵ))c(iso2C3H7CHO)c(H+) 收稿日期:1999208210;修回日期:1999211209 基金项目:核工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7196No.123) 作者简介:张安运(1964—),男,陕西富平人,副教授,博士,无机化学专业

硝化细菌的分离纯化

材料与方法 样品 检测用试剂 1、Griess 试剂 溶液I称取磺胺酸0.5g,溶于150mL醋酸溶液(30%)中,保存于棕色瓶中。 溶液II称取α-萘胺0.5g,加入50mL蒸馏水中,煮沸后,缓缓加入30%醋酸溶液150mL,保存于棕色瓶中。 格里斯试剂检验亚硝化菌方法:用滴管吸取2滴细菌培养液置于白瓷板上, 依次滴加格里斯试剂Ⅰ、Ⅱ各2滴,出现红色反应说明培养液中含有亚硝酸,有 亚硝酸细菌存在。 2、二苯胺-硫酸试剂(检测菌液中是否存在硝酸盐证明硝化细菌是否存在) 称取二苯胺1g,溶于20mL蒸馏水中,然后徐徐加入浓硫酸lOOmL,保存于棕色瓶中。 由于亚硝基、硝基均能与二苯胺试剂起蓝色显色反应,所以在测定硝基前,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亚硝基。采用尿素+浓硫酸去除亚硝基是简单有效的方法,硝化菌检验具体操作步骤:取细菌培养液lml移入干净试管中,向试管中放半药勺的尿素混匀,然后再向试管中滴加10滴浓硫酸,此时可以看到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反应很强烈,不断振动试管,使反应充分进行直至没有气泡产生。然后取试管中液体两滴,置于白瓷板上,用格里斯试剂检验是否变红,如果颜色没有变化,再滴加二苯胺试剂,如果变蓝,说明有硝基产生,有硝化菌存在。培养基 1、LB(检验硝化细菌的纯度不生长表纯) 酵母粉 5g 蛋白胨 10g NaCl 10g 蒸馏水 1000ml 灭菌前pH=7.3 2、KM(检验硝化细菌的纯度不生长表纯) 酵母浸提物 0.5g 蛋白胨 0.5g 牛肉膏 0.5g 蒸馏水 1000ml 灭菌前pH=7.3 3、PDA(检验硝化细菌的纯度不生长表纯) 马铃薯(除皮) 200g 蔗糖(或葡萄糖) 20g 水 1000mL 灭菌前pH自然 硝化细菌培养基

第二章反应动力学基础解析

2 反应动力学基础 2.1在一体积为4L 的恒容反应器中进行A 的水解反应,反应前 A 的含量为12.23%(重量),混合物的密度为1g/mL ,反应物A 的分子量为88。在等温常压 解:利用反应时间与组分A 的浓度变化数据,作出C A ~t 的关系曲线,用镜面法求得t=3.5h 时该点的切线,即为水解速率。 切线的斜率为 0.760.125/.6.1 α-==-mol l h 由(2.6)式可知反应物的水解速率为 0.125/.-==dC A r mol l h A dt 2.2在一管式反应器中常压300℃等温下进行甲烷化反应: 2423+→+CO H CH H O 催化剂体积为10ml ,原料气中CO 的含量为3%,其余为N 2,H 2气体,改变进口原料气流量Q 0解:是一个流动反应器,其反应速率式可用(2.7)式来表示 00000(1)(1)-= =-=-=-A A R A A A A A A A A dF r dV F F X Q C X dF Q C dX 故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000 0(/)==A A A A A R R dX dX r Q C C dV d V Q 用X A ~V R /Q 0作图,过V R /Q 0=0.20min 的点作切线,即得该条件下的dX A /d(V R /Q 0)值α。 0.650.04 1.79 0.34 α-== 故CO 的转化速率为 40030.10130.03 6.3810/8.31410573--? ===???A A P C mol l RT

430 0 6.3810 1.79 1.1410/.min (/)--==??=?A A A R dX r C mol l d V Q 2.3已知在Fe-Mg 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20.850.4 /-=?w CO CO r k y y kmol kg h 式中y CO 和y CO2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瞬间摩尔分率,0.1MPa 压力及700K 时反应速率常数k W 等于0.0535kmol/kg.h 。如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m 2/g ,堆密度为1.13g/cm 3,试计算: (1) 以反应体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 V 。 (2) 以反应相界面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 g 。 (3) 以分压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常数k g 。 (4) 以摩尔浓度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常数k C 。 解:利用(2.10)式及(2.28)式可求得问题的解。注意题中所给比表面的单位换算成m 2/m 3。 33230.450.45 33 0.45(1) 1.13100.053560.46/.6(2) 1.7810/.3010 11(3)()()0.05350.15080.1013..()8.3110700(4)()(0.05350.333(0.1)ρρρρ-==??=-= = =???==?=??==?=v b w b b g w w v b n p w n c w k k kmol m h k k k kmol m h a kmol k k P kg h MPa m RT k k P km 0.45)().kmol ol kg h 2.4在等温下进行液相反应A+B →C+D ,在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为: 1.50.5 0.8/min =?A A B r C C mol l 若将A 和B 的初始浓度均为3mol/l 的原料混合进行反应,求反应4min 时A 的 转化率。 解:由题中条件知是个等容反应过程,且A 和B 的初始浓度均相等,即为1.5mol/l ,故可把反应速率式简化,得 1.50.5222 00.80.80.8(1)===-A A B A A A r C C C C X 由(2.6)式可知 00 (1)?? ???? --==-=A A A A A A d C X dC dX r C dt dt dt 代入速率方程式 22 00.8(1)=-A A A A dX C C X dt 化简整理得 00.8(1)=-A A A dX C dt X 积分得 00.81= -A A A X C t X 解得X A =82.76%。

反硝化作用与反硝化菌KONODO

反硝化作用与反硝化菌2020 一、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一般指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过程。 在反硝化过程中,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机物失去电子被氧化,硝酸盐得到电子被还原,实现在反硝化过程对硝态氮和COD的脱除。理论上,1g硝态氮的全程反硝化需要硝化2.86g有机碳源(以BOD计)。对生化处理中反硝化进水,可以考察其可生化性(BOD/COD)和含量(BOD/TN比例),以判断有机物碳源是否适宜并足够系统用于反硝化脱氮。 影响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溶解氧、pH值、温度、有机碳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水背景情况等。 一般认为,系统中溶解氧保持在0.15mg/L 以下时反硝化才能正常进行。反硝化作用最适宜的pH为6.5-7.5,反硝化作用也是产碱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硝化作用中消耗的一部分碱度。理论上,全程硝化过程可产生3.57g碱度(以CaCO 3 计)。在温度方面,实际中反硝化一般应控制在15-30 ℃。 二、参与反硝化作用的细菌 反硝化菌主要参与硝态氮及亚硝态氮还原过程,是生化系统中硝酸盐氮去除的主要功能菌。参与反硝化作用的细菌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反硝化细菌(Denitrifying bacteria) 这是一类兼性厌氧微生物,当水环境中有分子态氧时,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分子态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当溶解氧(DO)低于0.15mg/L,即缺氧状态,反硝化细菌可用硝酸盐、氮化物等作为末端电子受体,以有机碳源为氢供体,将硝 酸盐还原为NO、N 2O或N 2 。反硝化作用既可脱除污水中的硝态氮(总氮也自然降 低),又可一定程度维持水环境pH稳定性,还可以降低COD。这类反硝化菌中,有的能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有的只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2、好氧反硝化细菌 有些细菌能营有氧呼吸,同时实现反硝化作用。从污水中,最早分离的好氧

硝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范文

硝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要筛选生长速度快、硝化作用强的硝化细菌用于水产养殖水处理。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 菌和硝化菌两个生理菌群,分别可将水中的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实验结果 表明经5周培养,亚硝化菌可使培养液中的氨氮含量下降到60%,硝化菌可使培养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到60%。实验可通过测定培养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来测定细菌的氨转化作用或硝化作用。 关键词:硝化菌,亚硝化菌,硝化作用,筛选。 氨氮和亚硝酸盐都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且亚硝酸盐还是强烈的治癌物质,因此如何降解这两种物质,是科学工作者近年来的工作重点。 硝化细菌是一类具有硝化作用的化能自养菌,包括硝化菌和亚硝化菌两个生理菌群,其 主要特性是自养性,生长速率低,好氧性,依附性和产酸性等。可通过NH4+→NO2- → NO3-这一过程将NH4+转化为NO3-。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氮的含量,对水产养 殖业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硝化细菌是生物硝化脱氨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直接 影响硝化效果和生物脱氨的效率。 研究表明,水体中硝化细菌的浓度对生物脱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大多数硝化细 菌生长缓慢,硝化及脱氨效果欠佳,处理水产养殖污水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筛选出生 长速率高硝化作用强度大的硝化细菌有很大的用途。 本文对硝化细菌的研究主要在富集培养和固定化细胞方面,能够有效提高硝化细菌的产 率和硝化细菌的利用率。通过富集培养的硝化细菌浓度是未经富集培养的12.5~20.0倍 ,利用细胞固定化技术可使氨氮去除率提高16.5个百分点。国外在硝化细菌的培养方面 的研究已有一些专利技术,其中一些已形成工业化生产,但产品价格较昂贵,并且必须 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流失的硝化细菌。硝化作用包括两个步骤: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亚 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这两个步骤分别由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完成,至今还未发现有能将 氨直接转化为硝酸盐的细菌。 氨和亚硝酸分别是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唯一能源。对于硝化细菌来说生长环境中的温度 对其影响较大,pH值和盐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大多数硝化细菌的合适生长温度为10~38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学生整理版

5202 反应 2O 3→ 3O 2的速率方程为 - d[O 3]/d t = k [O 3]2[O 2]-1 , 或者 d[O 2]/d t = k '[O 3]2[O 2]-1,则速率常数 k 和 k ' 的关系是: ( ) (A) 2k = 3k ' (B) k = k ' (C) 3k = 2k ' (D) -k /2 = k '/3 5203 气相反应 A + 2B ─→ 2C ,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 A 和 p B ,反应开始时 并无 C ,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 ( ) (A) p A - p B (B) p - 2p A (C) p - p B (D) 2(p - p A ) - p B 5204 对于反应 2NO 2= 2NO + O 2,当选用不同的反应物和产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相互关系为:( ) (A) -2d[NO 2]/d t = 2d[NO]/d t = d[O 2]/d t (B)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d ξ /d t (C) - d[NO 2]/d t = d[NO]/d t = d[O 2]/d t (D)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1/V d ξ /d t 5207 气相基元反应 2A k 1 B 在一恒容的容器中进行,p 0为 A 的初始压力, p t 为时间 t 时反应 体系总压,此反应速率方程 d p t / d t = 。 - k (2p t - p 0)2 5208 有一反应 mA → nB 是一简单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 -d c A / d t = kc A m , c A 的单位为 mol ·dm -3, 时间单位为 s ,则: (1) k 的单位为 ___________ mol 1- m ·dm 3( m -1)·s -1 (2) 以d c B /d t 表达的反应速率方程和题中给的速率方程关系为 B A A A 1d 1d 'd d m m c c k c k c n t m t m =-== 5209 反应 2N 2O 5─→ 4NO 2+ O 2 在328 K 时,O 2(g)的生成速率为0.75×10-4 mol ·dm -3·s -1。 如 其间任一中间物浓度极低, 难以测出, 则该反应的总包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mol ·dm -3·s -1, N 2O 5 之消耗速率为__________ mol ·dm -3·s -1,NO 2之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 ·dm -3·s -1 。0.75×10-4, 1.50×10-4, 3.00×10-4 5210 O 3分解反应为 2O 3─→3O 2 ,在一定温度下, 2.0 dm 3容器中反应。实验测出O 3每秒消耗1.50× 10-2 mol, 则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 ·dm -3·s -1氧的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 ·dm -3·s -1, d ξ /d t 为_______________ 0.75×10-2, 2.25×10-2, 1.50×10-2.。 5211 2A +B =2C 已知反应某一瞬间, r A =12.72 mol ·dm -3·h -1, 则 r B = , r C =_____________r B =6.36 mol ·dm -3·h -1, r C =12.72mol ·dm -3·h -1 5212分别用反应物和生成物表示反应A +3B =2C 的反应速率, 并写出它们间关系为: 。 r A =13r B =12 r C 5222 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B) 基元反应是“态-态”反应的统计平均结果 (C) 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 (D) 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5223 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 10-3(kPa)-1·s -1,如速率常数用 k C 表示,则 k C 应为: (A) 3.326 (mol ·dm -3)-1·s -1 k C = k p (RT ) (B) 3.0×10-4 (mol ·dm -3)-1·s -1 (C) 3326 (mol ·dm -3)-1·s -1 (D) 3.0×10-7 (mol ·dm -3)-1·s -1 5224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硝化与反硝化池

■K硝化池 反硝化池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同时降解废水中其他的污染物质。 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或一氧化二 氮(NO)的过程。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利用硝酸盐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用途,一是利用其中的氮作为氮源,称为同化性硝酸还原作用:NO —NH+f有机态氮。许多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能利用硝酸盐做为氮素营养。另一用途是利用N02和NO 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把硝酸还原成氮(2),称为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NO —NO-NT。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只有少数细菌,这个生理群称为反硝化菌。大部分反硝化细菌是异养菌,例如脱氮小球菌、反硝化假单胞菌等,它们以有机物为氮源和能源,进行无氧呼吸,其生化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GH2Q+12NO—6HO+6C312NO+能量 CHCOOH+8N e6H2O+1OC04N+8OF+ 能量 少数反硝化细菌为自养菌,如脱氮硫杆菌,它们氧化硫或硝酸盐获得能量,同化二氧化碳,以硝酸盐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可进行以下反应: 5S+6KNO2HX 3N2+K2SO+4KHSO ■硝化池 这里的硝化主要是指生化处理工艺段的好养段,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氮或者 硝态氮的过程。由于污水氨氮较高。 该反应历程为: 亚硝化反 应]' (2-6) 硝化反 N~O2~-h-02 (2-7)

总反应 亚硝酸菌有亚硝酸单胞菌属、 亚硝酸螺杆菌属和亚硝酸球菌属。 硝酸菌有硝 酸杆菌属、硝酸球菌属。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统称为硝化菌。 发生硝化反应时细菌 分别从氧化NH -N 和NO 「-N 的过程中获得能量,碳源来自无机碳化合物,如 CO 3 一、HCO 、CO 等。假定细胞的组成为 GH 7NO ,则硝化菌合成的化学计量关系可表 示为: 亚硝化反 15CQ TlONO/ +3C 5H ?NO a +22H + +4巴0 硝化反 + NH. +10NO ; T + (2-10) 工艺中采用了两段硝化工艺设施。最大限度上降低生化手段降低氨氮的浓度, 同时减少其他污染物的浓度。 同时废水中的其他污染物质在两段反硝化 +硝化的过程中得到有效降解。 血 3 +202——NO,+ 屮 + (2-8) (2-9)

第三章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习题

第三章微生物反应动力学习题 1. 微生物反应的特点,其与化学反应的主要区别有那些? 2.简要回答微生物反应与酶促反应的最主要区别? 3. 进行微生物反应过程的物量衡算有何意义,请举例说明。 4.Monod 方程建立的几点假设是什么?Monod 方程与米氏方程主要区别是什么? 5.举例简要说明何为微生物反应的结构模型? 6. 以葡萄糖为单一碳源,进行某种微生物好氧或厌氧培养。已知此菌的比生长速率μ、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γ、细胞、葡萄糖、二氧化碳和各产物中的碳元素含量α1、α2、α3 和αi,利用这6 个常数给出此菌的与生长相关的物料衡算式。 7. 葡萄糖为碳源的复合培养基进行干酪乳杆菌的厌氧培养,1mol葡萄糖可生成乳酸或乙酸或乙醇或甲酸为0.05mol、1.05mol、0.94mol和1.76mol,试讨论各分解代谢的碳元素的恒算及生成ATP的摩尔数。 8.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好氧培养中,已知:Y x/s=180g/mol,Y x/o=30.4g/mol,每消耗1mol葡萄糖可生成2molATP,氧化磷酸化的P:O比为1,求Y ATP? 9. 在啤酒酵母的生长试验中,消耗了0.2kg 葡萄糖和0.0672kgO2,生成0.0746kg 酵母菌和 0.121kgCO2,请写出该反应的质量平衡式,计算酵母得率Y X/S 和呼吸商RQ。 10. 微生物物繁殖过程中分裂一次生成两个子细胞,也有4 分裂或8 分裂的,试证明当n 分 裂时,有如下式子:,式中: 为倍增时间, 为世代时间。 11.分别采用含有蛋白胨和牛肉膏的复合培养基、含有20 余种氨基酸的合成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进行运动发酵单胞菌厌氧培养,碳源为葡萄糖,获得如下表所示结果。已知菌体的含碳量(以碳源/细胞计)为0.45g/g,求采用不同培养基时的Y KJ。 12. 葡萄糖为碳源进行酿酒酵母培养,呼吸商为1.04,氨为氮源。消耗100mol 葡萄糖和48mol氨,生成细胞48mol、二氧化碳312mol 和水432mol。求氧的消耗量和酵母细胞的化学组成。 13. 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最低培养基进行Candida utilis 培养,Y x/s=91.8g-细胞/mol 葡萄糖,求Y kJ。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为2830KJ/mol。 15. 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基本培养基厌氧培养产气气杆菌, Yx/s= 26.1 g 细胞/mol 葡萄糖,试求分解代谢消耗葡萄糖的量占总消耗量的分率? 已知每克细胞含0.45g 碳,每mol 葡萄糖含72g 碳,且△S=△S 合成 +△S分解。 16.一个新发现的微生物在每一次细胞分裂时,可产生3个新细胞,由下列生长数据求:①此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μ(h-1);②两个细胞分裂的平均间隔时间;③此微生物细胞的平均世代时间。 时间/h 0 0.5 1.0 1.5 2.0 细胞干重/(g/L) 0.10 0.15 0.23 0.34 0.51

一株反硝化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杨俊忠,倪砚,许尚营,徐可瀚,刘义,曾丽霞,刘德立?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E-mail: deliliu2002@https://www.360docs.net/doc/c411907291.html, 摘要:利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南昌市郊某养鱼塘采样分离出22株反硝化细菌,其中8株反硝化率较高,从中选择一株效果最好的作为研究对象,命名为HS-N62。该菌在12h将培养基SC 中起始浓度为140mg/L的硝酸盐氮(NO3-N,10mmol/L)完全降解,并且没有NO2-的积累。对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最适生长温度的范围是30℃-37℃,最适生长的pH 值范围是6. 0~8. 0,最适C/N比为10:1,并能利用多种碳源生长。运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该菌株最适的反硝化条件。通过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DNA 分子鉴定,菌株HS-N62与Pseudomonas sp.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同源性达99 %,初步鉴定该菌为Pseudomonas sp.。关键词:好氧反硝化;分离鉴定;特性研究 1. 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但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氨、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所造成的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结果造成大量鱼虾死亡,最终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控制水体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成为规模化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1]。反硝化是将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成N O或N2的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反硝化细菌大 2 都是兼性厌氧,细菌的反硝化作用是在无氧条件下发生。但近几年国内外的不少研究报道证明好氧反硝化菌的存在。细菌好氧反硝化的发现,突破了传统理论的认识,为生物脱氮技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2]。 具有反硝化能力的细菌就目前所知分布于50 多个属,许多菌属如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产碱菌属( Alcaligenes)和副球菌属( Paracoccus ) 都存在好氧反硝化现象[3]。本文从常年养鱼的池塘中采样筛选出多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并研究了其生长条件及其反硝化效率,可为好氧反硝化脱氮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培养基 富集培养基(SM,g/L):NaNO3 0.85,丁二酸钠2.84,KH2PO4 1.36,MgSO4·7H2O 0.19,2 ml 微量元素溶液,pH 7.0~7.4。 反硝化培养基(SC,g/L):NaNO3 0.85,丁二酸钠 4.72,酸水解酪素5.0,Na2HPO4 7.9,KH2PO4 1.5,MgSO4·7H2O 0.10,2 ml 微量元素溶液,pH 7.0~7.4。微量元素(g/L):CuSO4·5H2O 4.0,FeSO4·7H2O 0.70,FeCl3·6H2O 7.0,CoCl3·6H2O 0.20,NaMO4·2H2O 3.4 0,CaCl2·2H2O 2.0,pH 7.0 [3-4]。 BTB培养基(g/L):丁二酸钠4.72,NaNO3 0.85,KH2PO4 1.0,FeSO4·7H2O 0.2,MgSO4·7H2O 0.1,琼脂15,pH 7.0。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511002)和“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7AA201C50,2007AA301C26)。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一)-学生

5202 反应 2O 3→ 3O 2的速率方程为 - d[O 3]/d t = k [O 3]2[O 2]-1 , 或者 d[O 2]/d t = k '[O 3]2[O 2]-1,则速率常数 k 和 k ' 的关系是: ( ) (A) 2k = 3k ' (B) k = k ' (C) 3k = 2k ' (D) -k /2 = k '/3 5203 气相反应 A + 2B ─→ 2C ,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 A 和 p B ,反应开始时 并无 C ,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 ( ) (A) p A - p B (B) p - 2p A (C) p - p B (D) 2(p - p A ) - p B 5204 对于反应 2NO 2= 2NO + O 2,当选用不同的反应物和产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相互关系为:( ) (A) -2d[NO 2]/d t = 2d[NO]/d t = d[O 2]/d t (B)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d ξ /d t (C) - d[NO 2]/d t = d[NO]/d t = d[O 2]/d t (D)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1/V d ξ /d t 5207 气相基元反应 2A k 1 B 在一恒容的容器中进行,p 0为 A 的初始压力, p t 为时间 t 时反应 体系总压,此反应速率方程 d p t / d t = 。 - k (2p t - p 0)2 5208 有一反应 mA → nB 是一简单反应,其动力学方程为 -d c A / d t = kc A m , c A 的单位为 mol ·dm -3, 时间单位为 s ,则: (1) k 的单位为 ___________ mol 1- m ·dm 3( m -1)·s -1 (2) 以d c B /d t 表达的反应速率方程和题中给的速率方程关系为 B A A A 1d 1d 'd d m m c c k c k c n t m t m =-== 5209 反应 2N 2O 5─→ 4NO 2+ O 2 在328 K 时,O 2(g)的生成速率为0.75×10-4 mol ·dm -3·s -1。 如其间任一中间物浓度极低, 难以测出, 则该反应的总包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__mol ·dm -3·s -1, N 2O 5之消耗速率为__________ mol ·dm -3·s -1,NO 2之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 ·dm -3·s -1 。0.75×10-4, 1.50×10-4, 3.00×10-4 5210 O 3分解反应为 2O 3─→3O 2 ,在一定温度下, 2.0 dm 3容器中反应。实验测出O 3每秒消耗1.50×10-2 mol, 则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 ·dm -3·s -1氧的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____mol ·dm -3·s -1, d ξ /d t 为_______________ 0.75×10-2, 2.25×10-2, 1.50×10-2.。 5211 2A +B =2C 已知反应某一瞬间, r A =12.72 mol ·dm -3·h -1, 则 r B = , r C =_____________r B =6.36 mol ·dm -3·h -1, r C =12.72mol ·dm -3·h -1 5212分别用反应物和生成物表示反应A +3B =2C 的反应速率, 并写出它们间关系为: 。r A = 13r B =1 2 r C 5222 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 (A) 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B) 基元反应是“态-态”反应的统计平均结果 (C) 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 (D) 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5223 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 10-3(kPa)-1·s -1,如速率常数用 k C 表示,则 k C 应为: (A) 3.326 (mol ·dm -3)-1·s -1 k C = k p (RT ) (B) 3.0×10-4 (mol ·dm -3)-1·s -1 (C) 3326 (mol ·dm -3)-1·s -1 (D) 3.0×10-7 (mol ·dm -3)-1·s -1 5224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第三章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习题答案

第三章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习题答案 1. 微生物反应的特点,其与化学反应的主要区别有那些? 答:微生物反应与化学反应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微生物反应属于生化反应,通常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2)反应原料来源相对丰富;3)易于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和光学活性物质;4)通过菌种改良,可大大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5)副产物多,提取有一定难度;6)生产微生物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7)开发成本较大;8)废水BOD较大 2.简要回答微生物反应与酶促反应的最主要区别? 答:微生物反应与酶促反应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微生物反应是自催化反应,而酶促反应不是。此外,二者还有以下区别: (1)酶促反应由于其专一性,没有或少有副产物,有利于提取操作,对于微生物反应而言,基质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目的产物,副产物的产生不可避免,给后期的提取和精制带来困难,这正是造成目前发酵行业下游操作复杂的原因之一。 (2)对于微生物反应,除产生产物外,菌体自身也可是一种产物,如果其富含维生素或蛋白质或酶等有用产物时,可用于提取这些物质。 (3)与微生物反应相比,酶促反应体系较简单,反应过程的最适条件易于控制。 微生物反应是利用活的生物体进行目的产物的生产,因此,产物的获得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也受细胞因素的影响,并且微生物会发生遗传变异,因此,实际控制有一定难度。 (4)酶促反应多限于一步或几步较简单的生化反应过程,与微生物反应相比,在经济上有时并不理想。 4. 答:Monod 方程建立的基本假设:微生物生长中,生长培养基中只有一种物质的浓度(其他组分过量)会影响其生长速率,这种物质被称为限制性基质,并且认为微生物为均衡生长且为简单的单一反应。Monod 方程与米氏方程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Monod 方程:S K S S += max μμ 米氏方程:S K S r r m += max 方程中各项含义: μ:生长比速 μmax :最大生长比速 S: 单一限制性基质浓度 K S : 半饱和常数 方程中各项含义: r:反应速率 r max :最大反应速率 S:底物浓度 K m :米氏常数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方程 酶促反应动力学方程

造球、焙烧、还原反应动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造球、焙烧、还原反应动力学综合实验 摘要:本实验主要分为造球、生球焙烧、还原反应三个部分,全面的演示了炼铁的全过程。其中造球包括生球形成,生球抗压强度测定,生球落下强度测定。 关键词:铁矿粉造球生球焙烧球团还原反应 The experiment of pelletizing,Pellet roasting and reduction reaction Abstract:This experiment mainly have three parts,pelletizing, Pellet roasting and reduction reaction. It shows all the Process of Iron-making. the pelletizing contains Determination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green-ball, Determination of Falling strength of green-ball。 Key word: pelletizing Pellet roasting reduction reaction 正文: 一、造球实验 造球是细磨物料在造球设备中被水湿润,借助机械力的作用而滚动成球的过程。在工业生产中,湿料连续加到造球机中,母球在造球机中不断的滚动而被压密,引起毛细管形状和尺寸的改变,从而使过剩的毛细管被迁移到母球表面,潮湿的母球在滚动中很容易粘上一层润湿程度较低的湿料。再压密,表面再粘上一层湿料,如此反复多次,母球不断长大,一直到母球中的摩擦力比滚动时的机械压密

作用力大为止,如果要使母球继续长大,必须人为地使母球的表面过分湿润,即向母球表面喷水,母球长大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 (1)机械外力的作用,使滚动粘附料层和压密; (2)有润湿程度较低的物料,能粘附在过湿的母球表面; (3)母球表面必须有过湿层,必要时可通过喷水实现。 实验设备:造球机,重量计 生球要求:合适的生球抗压强度和生球落下强度 配料:95%以上的精矿粉,添加剂为膨润土及一些矿质元素等 实验生球直径:10~12mm 生球测试数据 二、生球焙烧实验 生球烧结的目的: 铁矿粉在一定的高温作用下,部分颗粒表面发生软化和熔化,产生一定量的液相,并与其他未熔矿石颗粒作用,冷却后,液相将矿粉颗粒粘结成块,达到人造富矿的目的。 生球烧结的目的: (1)为高炉提供冶金性能好的优质烧结矿; (2)除去矿石中的有害杂质; (3)可以扩大炼铁原料的来源。 实验设备:三段式电阻炉模拟焙烧机 球团矿的焙烧阶段: 干燥、焙烧、均热、冷却五个阶段

水体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筛选与初步鉴定

水体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筛选与初步鉴定 邵基伦环境工程专业 摘要: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尤其是水体污染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水污染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以氨氮的污染最为广泛且严重。所以控制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内容。污水脱氮的基本原理是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首先经过微生物的氨化作用转化为氨,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并继续氧化为硝酸盐。硝酸盐经过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等环节成分而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实现污水脱氮。硝化作用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硝化作用是指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的过程,由硝化细菌完成。硝化细菌是一类好样化能自养细菌,包括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两个亚群。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还原态无机氮化合物进行自养生长,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在污水脱氮中起重要作用。由于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菌,其生长速率很慢,因此硝化、亚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成为污水脱氮的关键步骤之一。它们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氮的含量,对水产养殖业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硝化细菌是生物硝化脱氨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直接影响硝化效果和生物脱氨的效率。因为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在污水脱氮中的特殊意义,对这类微生物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氨和亚硝酸分别是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唯一能源。对于硝化细菌来说生长环境中的温度对其影响较大,pH值和盐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大多数硝化细菌的合适生长温度为10~38 ℃,高于20℃时硝化细菌的活性较高,但超过38℃消化作用将会消失。当环境气温低于20℃时,氨的转化会受到影响。一般认为,适宜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生长介质的pH值分别为6.0~8.5和6.0~8.0。水体DO的高低影响到好氧、厌氧微生物的比例,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DO的浓度应当控制在1.0~2.0 mg/L,低于0.5 mg/L时硝化作用明显减弱。另外,碳氮比、碱度等对硝化及脱氨均有影响。 本实验采用人工培养基方法富集培养硝化细菌.研究了富集培养过程中硝化与亚硝化细菌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在25-28℃,pH7.5~8.5,D0 2-5mg/L,氨氮浓度100—150mg /L条件下,经过19d和15d的富集培养,可以得到硝化速率为4.18mg(NH3-N)-[g(MLSS)/h]和10.1mg(NH4-N)-[g(MLSS)/h]的硝化细菌培养物.在这种富集培养过程中,硝化细菌培养物的污泥色泽和结构、MLSS、SV30、SVI、硝化强度和硝化速率等均出现规律性变化且随培养方法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

硝化与反硝化池

■反硝化池 反硝化池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同时降解废水中其他的污染物质。 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利用硝酸盐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用途,一是利用其中的氮作为氮源,称为同化性硝酸还原作用:NO3-→NH4+→有机态氮。许多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能利用硝酸盐做为氮素营养。另一用途是利用NO2-和NO3-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把硝酸还原成氮(N2),称为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NO3-→NO2-→N2↑。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只有少数细菌,这个生理群称为反硝化菌。大部分反硝化细菌是异养菌,例如脱氮小球菌、反硝化假单胞菌等,它们以有机物为氮源和能源,进行无氧呼吸,其生化过程可用下式表示:C6H12O6+12NO3-→6H2O+6CO2+12NO2-+能量 CH3COOH+8NO3-→6H2O+10CO2+4N2+8OH-+能量 少数反硝化细菌为自养菌,如脱氮硫杆菌,它们氧化硫或硝酸盐获得能量,同化二氧化碳,以硝酸盐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可进行以下反应:5S+6KNO3+2H2O→3N2+K2SO4+4KHSO4 ■硝化池 这里的硝化主要是指生化处理工艺段的好养段,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氮或者硝态氮的过程。由于污水氨氮较高。 该反应历程为: 亚硝化反应 (2-6) 硝化反应 (2-7) 总反应式 (2-8)

亚硝酸菌有亚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螺杆菌属和亚硝酸球菌属。硝酸菌有硝酸杆菌属、硝酸球菌属。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统称为硝化菌。发生硝化反应时细菌分别从氧化NH3-N和NO2--N的过程中获得能量,碳源来自无机碳化合物,如CO32-、HCO-、CO2等。假定细胞的组成为C5H7NO2,则硝化菌合成的化学计量关系可表示为: 亚硝化反应 (2-9) 硝化反应 (2-10) 工艺中采用了两段硝化工艺设施。最大限度上降低生化手段降低氨氮的浓度,同时减少其他污染物的浓度。 同时废水中的其他污染物质在两段反硝化+硝化的过程中得到有效降解。

硝化与反硝化去除氨氮的原理

硝化与反硝化去除氨氮的 原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硝化与反硝化去除氨氮操作 一、硝化与反硝化的作用机理: 1、硝化细菌包括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亚硝化菌将废水中的NH3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称为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必须通过这两类菌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2、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转化为N2、NO、N2O,称为反硝化作用。 3、硝化细菌必须在好氧条件下作用。 4、反硝化菌必须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 二、作用方程式: 硝化反应: 2NH3+3O2――(亚硝化菌)――2HNO2+2H2O+能量(氨的氧化) 2HNO2+O2――(硝化菌)――2HNO3+能量(亚硝酸的氧化) 反硝化反应: NO3— +CH3OH —— N2 + CO2+H2O+ OH—(以甲醇作为C源) 三、操作: 1、将购买的硝化菌投加到曝气池5、6#,亚硝化菌投加到曝气池1、 2、 3、4#,反硝化菌投加到厌氧池。 2、控制指标: 生物硝化 ①PH值:控制在— ②温度:25—30℃ ③溶氧:2—4mg/L

④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一般应大于2小时生物反硝化: ①PH值:控制在— ②温度:25—30℃ ③溶氧:L ⑤机碳源:BOD5/TN>(3—5)过低需补加碳源

生物脱氮机理 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即,将转化为和。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化为氮气,即,将(经反亚硝化)和(经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1硝化——短程硝化: 硝化——全程硝化(亚硝化+硝化): ○2反硝化——反硝化脱氮: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 反硝化——厌氧氨反硫化脱氮: 废水中氮的去除还包括靠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将氮转化为细胞原生质成分。主要过程如下:氨化作用是有机氮在氨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氮。硝化作用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氮。其中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为好氧自养菌,以无机碳化合物为碳源,从或的氧化反应中获取能量。其中硝化的最佳温度在纯培养中为25-35℃,在土壤中为30-40℃,最佳pH值偏碱性。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菌(大多数是异养型兼性厌氧菌, D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