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常熟一模语文

2014年常熟一模语文
2014年常熟一模语文

2014届初三调研测试试卷

语文

2014.4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和(xù)▲②排(qiǎn) ▲③融(huì) ▲贯通④(cè)▲隐之心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六百里吴中,江南形盛之地。看姑苏城里,留园奇趣,网师撷秀,狮子林石,沧浪亭水。文人雅士竞相亲临:叹胥门旧迹,置今犹有豪气;姑苏台上,留下些许余香;窄巷深深,古井斑斑;白墙青瓦,绿树人家,更添几许优闲清逸……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o(10分)

①▲,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②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③潮平两岸阔,▲。(王湾《▲》)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⑥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⑦▲,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⑧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左丘明《曹刿论战》)

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我”为什么对“她”会“发生新的敬意”?(2分)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2)请依次说说《西游记·三调芭蕉扇》中孙悟空三次拿到芭蕉的不同方法。(3分)

5.许广平曾将她的论文《罗素的话》交鲁迅先生批阅,鲁迅阅后写下这样一段评语:拟给九十分,其中给你五分(抄工三分,末尾的几句议论两分),其余的八十五分都给罗素。

鲁迅的评语主要意思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6—9题。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念无与.乐者B.庭下.如积水空明

所识穷乏者德我与.(《鱼我所欲也》)下.视其辙(《曹刿论战》)C.相与步.于中庭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7.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

B.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C.可以

..已大风(《捕蛇者说》)

D.今齐地方

..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8.品读选文第①节,请结合相关内容依次梳理出作者当晚“一波三折”的情绪变化,补充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①解衣欲睡(无聊);②欣然起行(愉快);③▲( ▲);④怀民亦未寝(欣喜)

9.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晚上都能看见月亮,并不是每个地方都种植竹柏的,但为何作者却在选文第③节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呢?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0题。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家贫则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猎者曰:“何为?”人不对。(2分)

②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2分)

阅读《囚绿记》中所选的几个文段,完成11—13题。

①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②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③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5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的。

④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⑤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察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盛。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⑥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

⑦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⑧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11.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要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请结合选文第③段,说说加点的词语“便”、“直到”、“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的描写要表现什么?从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4分)

13.陆蠡在《囚绿记》的序言中说:“我有时受理智的劝告,有时又听从感情的怂恿”,请在选文最后一段中,分别找出体现“理智劝告”和“感情怂恿”的句子。(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6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冷成金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②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传统所看重的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只能得到空虚和焦虑。

③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④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⑤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⑥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有删改)14.请根据文章第②段内容,说说“传统出版业”信息相较于“网络信息”具有哪些特点?(2分)

15.为论证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分别举了孩子读四大名著和小儿诵《春晓》的事例,是否重复?请简要分析。(3分)

16.文章第⑥段中,将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说成是“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这样的论述有何妙处?(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

父亲不写信

①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②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③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总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④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扛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⑤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儿。?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⑥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侯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想笑一笑,但不知怎么,鼻子却酸了。

⑦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⑧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

⑨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⑩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

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11)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17.请联系全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8.仔细读第⑤段画线句,揣摩父亲的言行体现出怎样的复杂心理?(4分)

19.作者说父亲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请结合全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20.父爱如山,深沉内敛,无需太多的言语却见于默默的行动,本文中就写到了很多这样的事,请分条加以概括。(3分)

21.《背影》的结尾处写到“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本文结尾处则写到“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冷峻的面孔。”在这两处“泪光中”,我们能读出哪些情感的异同,请试作分析。(3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再靠近一点/幸福无限蔓延/心情开始改变…

请以“靠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1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 脱这种困境 ..?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的状况。(2分) 【答案】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2014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考点。此类题目出题人的意图是考查考生对词语在语境中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方学科网法是,首先联系词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卷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3.,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4.学而不思则罔,。(《孔孟论学》) 5.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后者是。(2分)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 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 D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节选文字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3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隐蔽,不易发现。 B“鸡犬相闻”表现了村中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 C“怡然自乐”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村人生活的安逸。 D该段主要描绘了桃花源优美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

绝密★启用前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6页,第II卷第7页至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 ~ 6题,第II卷15 ~ 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 ~ 14题,第II卷18 ~ 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 在答题卡 ...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 .................... 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2014年全国大纲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大纲卷)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 D.霰.弹(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必(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 ....,,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 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 ....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 通人叹为观止 ....,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D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C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201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201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2014小升初模拟检测考试 语文试卷及答案(三)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5分) 1、看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8分) 心惊胆zhàn(战)应接不xiá(暇)迫不jí(及)待 shǒu( 首 )屈一指 落huānɡ(荒 )而逃 lì( 厉)兵秣马等量qí( 齐 )观蜂yōnɡ( 拥 )而至 请依次写出第二行所填汉字在该词中的意思: 荒野磨砺一齐去,过去 -1分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看”的近义词,不能重复。(6分) “抬头往上看”叫(仰望 ) “从上往下看”叫(打量 ) “仔仔细细看”叫(端详 ) “实地欣赏看”叫(参观 ) “范围广泛看”叫(博览 ) “粗略大致看”叫(浏览 ) 3、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6分) “寝不安席”的“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Q ,再查音节qin;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宝盖头__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根据这个词语中“寝”字的意思,写出一个也含有“寝”字该意思的成语:废寝忘食。 4、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虽然 )闰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但是)长大后的闰土与我之间已经筑起一堵厚厚的墙,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因此)当我们两人再见面时只能沉默以对了。 5、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 ....,广州处处春意盎然, 美不胜收 ....。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 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 ....,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美好 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相得益彰 B、美不胜收 C、花团锦簇 D、天伦之乐 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6分) (1) 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 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但如果能怀 有坚定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光辉前景! (2) 我爱生活,我爱四季。 我爱春天,在绿水碧江的江南,感受“春意盎然”的江南春景; 我爱夏天,在初露头角的荷塘,享受“生机勃勃”的初夏风光; 我爱秋天,在迟暮寂寥的村庄,抒发“孤寂萧索”的萧瑟秋景; 我爱冬天,在千年积雪的窗外,领略“白雪皑皑”的岷山冬景。 7、按要求写句子。(4分) (1) 这个富有创意的雕塑,作者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 手。(修改病句) 这个富有创意的雕塑,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手 (2) 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缩句)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结果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5分) (1) 请写出下列中国古代诗人你所知道的别称: 陶渊明-(五柳)先生苏轼-(东坡)居士王安石-(临川)先生 (2) 请写出下列古诗或成语中的主角: 闻鸡起舞(祖逖) 卧薪尝胆(勾践) 破釜沉舟(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完璧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乐不思蜀(刘禅)

2014年静安(青浦)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静安(青浦)区初三一模卷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3.当年万户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4.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辛弃疾被称作“词坛飞将军”,这一称谓既巧妙地概括了辛词□□的风格,又点出词人生命中曾有过的_____________的经历。(2分) 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醉”和“看”传递出词人有志难伸的苦闷。 B“八百里”可指牛,也可用以形容连营之广。 C“马作的卢”两句实写词人英姿飒爽的形象。 D“可怜”句将全词一下子拉回悲凉的现实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姚鼐,_____代文学家。泰山,即________(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登泰山可以从中谷起步,也可以沿东谷进入。 B作者所经过的天门并非古人口中所称的天门。 C登山时沿途风雪交加,石阶湿滑,非常艰险。 D作者大致是在黄昏时分终于攀上了泰山之巅。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我的家乡——常熟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家乡常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先说说人杰,自古以来,常熟的名人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言偃,他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被尊为南方夫子;元代的黄公望,乃“元四家”之首,他的《富春山居图》,构图气势雄壮,笔下山水,“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历来被世人奉为珍宝;极负盛名的两朝帝师翁同龢(禾),同样是我们常熟人。再说说地灵。这里有誉满全国的风景名胜,虞山,峰峦叠嶂,起伏绵亘,山间满是苍翠古柏,红花绿柳;沙家浜风景区,“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美妙景致,令人流连忘返。更有尚湖、读书台、辛峰亭、彩衣堂的醉人风光,吸引着四方游人前来探访……一年四季,银铃般的鸟鸣不绝于耳。我们的家乡常熟,就是这样一片人才辈出,如诗如画的土地。作为一个常熟的中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自己、不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为它感到自豪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请你在心中默默的说一遍:常熟,我爱你,我为你感到无比自豪! 其实,家乡常熟的魅力远不止如此。有一种神奇、古朴、清新的东西,悄无声息地飘散弥漫在常熟的土地上,就是它,升华了常熟的美。如果说家乡常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泼墨山水,那它,就是装裱这幅画所不可或缺的画框。它,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书香。书香这个词有点抽象,但却很好理解。所谓书香,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书所散发出的香气,它代表着常熟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在上海的亲戚曾来过常熟,她说:“到了常熟,我闻到了一股与上海不同的味道,是书的气味。”常熟人,是喜欢读书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热衷于与好书作伴。年轻人爱看小说,小说里的故事一波三折,总是吸引着他们;中年人爱看散文和诗,那些人生的哲理就在其中,他们品味着这些真理,不亦乐乎;就连老年人,也会操着老花眼镜,边品香茗,边读报纸,他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逸、闲适。不知不觉,各年龄段的人,捧着形形色色的书,或朗笑,或低吟,成为了常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爱好阅读,常熟人在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三分儒雅,使常熟那份本就淡雅醇美的景致充满了文化的内涵,造就了现在家乡常熟特有的“灵”与“秀”。 阅读,是常熟不能缺少的,它成就了常熟的文化氛围,常熟,因阅读而美丽。同学们,我想说的是,每当你捧起一本散发着清新香气的书时,你便触碰到了整个常熟。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及复习资料

高考模拟试题三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宋诗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与唐诗以抒情为主的特点不同,比较侧重于说理。明代李梦阳就说过“宋人主理”的话。然而,过分强调说理,有可能使诗歌变得枯燥、乏味,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甚至于损害和忽略了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而以一般理论文章的思维去写诗,其结果就会像宋代道学家以及受他们影响的某些诗歌一样,成为“理学语录讲义之押韵者”。那么,怎样才能使诗歌虽以说理为主,而又不违背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呢?这就要使诗歌中的理和趣相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所谓“趣”,是针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而说的,要求诗歌能够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其实并非否定“理”,而是强调仅仅有“理”不能算诗,诗还必须有“趣”。 宋代多数诗人,包括一些道学家写的诗,也是注意到了诗歌中的“理”是应当有“趣”的。比如北宋的程颢曾赞扬石曼卿的两句诗“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是“形容的浩然之气”的状况的。诗歌的“理趣”虽然主要表现在以生动具体的美的形象去表现特定的某个生活真理,但是也并不仅仅在此。有“理趣”的诗歌也不完全排斥“以理语入诗”。诗歌并不是绝对地不能写“理语”,问题要看这种“理语”在全诗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它是和全诗的艺术形象和谐统一,而且也是它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的话,那么这种“理语”不仅可以“入诗”,往往还是十分必要、不可缺少的。 注重“理趣”虽是宋诗的重要特点,但它的渊源却是很早的。袁枚《随园诗话》说:“或云:‘诗无理语。’予谓不然。《大雅》:‘于缉熙敬止’;‘不闻亦式,不谏亦入’:何尝非理语?何等古妙?”玄言诗坠入“理障”,历来是大家所否定的,但像陶渊明、谢灵运这样有成就的诗人,也常在诗中表现“玄旨”,却并不影响他们诗作的艺术水平。唐代由于佛教的兴盛,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广泛流行,使不少诗人常在自己的诗作中表现禅理。以禅理入诗特别讲究体现禅趣,而切忌堆砌禅语。沈德潜曾说:“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王右丞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柳仪曹诗:‘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皆能悟入上乘。”他所举的诗例,都体现了一种禅宗的空寂之旨,但又都是寓于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中的。既有禅宗哲理,又有诱人的美的形象,是两者的融合统一。它和有些纯以禅语写的诗就根本不同了。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提倡儒学的思潮逐渐有所发展。杜甫在他的诗中就常以儒家义理入诗,到中唐随着韩愈等提倡“文以载道”,更有所发展。所有这一切,显然对宋诗中“理趣”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宋诗中的“理趣”正是对我国古代诗歌中“理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摘编自张少康《谈谈诗歌的“理趣”》)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能体现对“理趣”的认识的一项是()(3分)A.“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从词语的意义上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团陂中学贺祥飞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 2.,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赵翼《论诗》中认为诗歌创作应该随时代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诗句是:,。 4.杜牧在《赤壁》一诗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句是: , 。 5.夏完淳《别去间》一诗中蕴含着诗人看到祖国山河破碎后的悲愤之情和强烈爱国之感的诗句是:,。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诗人急切地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非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谋求自己的私利的两句是,!

7.诗歌的创作,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我们在欣赏前人的诗作时,切不可离开作者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罔顾客观条件,而“轻薄为文”,来晒笑前人,这正如杜甫所说的那样:“尔曹身与名俱灭,。”8.“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先于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不经实践,难以获得任何认识。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9分)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中。(3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0.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2分) A.嶙.峋(lín)酝.酿(rùn)清洌.(niè)骇.人听闻(hài) B.窒.息(zhì) 荣膺.(yīng)阔绰.(chuò) 周道如砥.(dǐ) C.沉湎.(miǎn)阴霾.(méi) 峥.嵘(zhēn)顶

起来回答回答问题,只见他低着头,红着脸,说话期期艾艾 ....,断断续续。 C.在这个小区里,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他每 天独自进出,不与他人言语,显得那么卓尔不群 ....。D.他这次考试的作文想象虚无,语句不通,真 是不忍卒读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对于不断增加的养老金差距,国家相关部分发言人称,主因在于不同群体区别的养老体制安排,相互之间缺少系统、一致的设计所造成的。B.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力量等待激发,对于年轻的朋友,我想送四个字:“拒绝浮躁”,只有这样才能拥抱成功。 C.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D.近日,武汉市举行誓师大会,发出全市动员令:扮靓美好家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达目的绝不罢体。从而拉开了新一轮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2014年初中海淀区语文一模(含答案+解析)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一、基础·运用(共24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剔.除(tī)着.落(zháo)骇.人听闻(hài) B.吟.诵(yín)祈.祷(qí)载.歌载舞(zǎi) C.贮.藏(chǔ)慨.叹(kǎi)恰如其分. (fèn) D.宿.营(sù)憎恶.(wù)锐不可当.(dānɡ)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峰叠翠,风光绮丽,真是人们登山赏景的好去处。 B.面对匆匆流逝的光阴,我们不应荒废时日,而应该充实而快乐地生活。 C.联谊会上即兴表演一个节目,对多才多艺的他来说是件轻而义举的事。 D.演唱结束了,听众还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整个音乐厅一时变得鸦雀无声。 3.在校园文化节中,初三(1)班李晓与王晨代表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赛。李晓的活泼诙谐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王晨的冷静严谨也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扬。比赛结束后,学校决定让两人组队参加区中学生辩论赛。同学们纷纷评价李晓和王晨的组合特点。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 A.同学甲:他们俩真是相得益彰! B.同学乙:他们俩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同学丙:他们俩不能不说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同学丁:他们俩难道不是相得益彰吗?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由于所以而且B.虽然但是所以 C.不仅而且因此D.因为所以而且

常熟优美句子

常熟优美句子 【篇一:常熟优美句子】 d1尚湖地处江南名城常熟,东接上海,南依苏州,西邻无锡,北靠 长江,地理优越,环境优美。关于尚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有 着千古一相,百家宗师”之称的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 他是周朝的开国元勋。为了躲避商纣王暴政,曾隐居虞山,每天来 此湖垂钓,因而叫做尚湖。 d2尚湖因姜太公在这里垂钓而得名。民间记忆中的姜尚有经天纬地 的才能,有排兵布阵的本领,当商纣王施行暴政时,他远离商都隐 居到虞山的石室里,兴致来时常到尚湖边钓鱼,他不用鱼饵,仅用 一线一杆一竹丝,竟也会有愿者上钩,活神仙的雅号一传十、十 传百,尚湖因此名声大振。 d3自古以来,尚湖就是一泓情感之湖,她飘逸在文人激情的笔下, 流淌在丹青手写意的画中。才子佳人在这里演绎的爱情故事使这片 湖光山色变得绚丽多彩,到处流动着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绵绵深情。长湖堤可以松弛紧张的神经,九曲石桥可以梳理浮躁的心态,尚湖 的一切似乎都能让人找到回忆的线索。在尚湖寻梦,这是遥远温情 的召唤,是重新感受年轻、追忆逝水年华的心灵之约。 d4尚湖的青山绿水令人惊叹与神往。宽广的湖面与十里虞山山水相映,风景秀丽,让人们心旷神怡。环湖长堤横卧湖中,七个洲岛点 缀其中,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一眼望去,外湖烟 波浩渺,内湖碧波连连,水天共色,美不胜收。如果你来到这儿游玩,就可以与大自然进行一次亲密接触,让平日的烦恼烟消云散。 d5尚湖里有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牡丹花园,美丽的牡丹花有着很多种 颜色,黄的、紫的、粉的、白的,一簇簇、一片片,让人看得眼花 缭乱、目不暇接。走近一闻,一股诱人的芳香扑鼻而来,真是妙不 可言啊! d6姜尚手执钓杆端坐着,目光望着远方,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他用这样的方式把虞山庇护成福地。从此,尚湖纯澄得仿佛一面擦 亮的铜镜,灼灼清辉,把一座城市映照得遍体通明、惟妙惟肖。在 铜镜里,我们看到了常熟福地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d7历史文化可以有很多的表达方式,记忆的思维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打开常熟记忆的门扉,首先映入眼帘的总是独具魅

2013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校.订(jiào)戛.然(jiá)佝.偻病(gōu)自怨自艾.(yì) B.降.服(xiáng)惊诧.(chà)超负荷.(ha)流水淙淙.(zōng) C.奇葩.(pā)胴.体(tóng)拗.口令(ào)三缄.其口(jiān) D.称.职(chan)谄.媚(chǎn)一刹.那(shà)良莠.不齐(yǒ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 ..观赏。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 ..,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 ....,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 ....,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实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及答案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学科网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

2014年湖南对口升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江华职业中专学校高三年级2014年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锃.亮zang 憎.恶zēng 裹挟.xi?臧否.人物pǐ B.服帖.tiē场.院chǎng 摇晃.huàng 戛.然而止jiá C.监.生jiàn 踯.躅zhí蘸.水zhān 量.体裁衣liàng D.毗.邻pí纰.漏pī唠.叨lāo 蒙.头盖脸m?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悚然发轫挖墙角绵里藏针 B.膨胀脉搏舶来品蛛丝蚂迹 C.蛰伏冒然捅娄子声名鹊起 D.瓦楞撤销掉书袋要言不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昨天还在施威的强降雨已经逐渐减弱,不过,扰人的雨水并未偃旗息鼓 ....。在新一股冷空气的影响下,又有一场强降雨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孕育。 B.钓鱼岛之争决非简单的领土争端,如果中日双方信马由缰 ....,它将会演变成两国赌上各自实力的新对决,甚至变成对两国历史恩怨的全面清算。 C.中国游戏主机市场需求巨大,许多企业对此垂涎三尺 ....,随着竞争企业不断加入,必将打破由微软、索尼和任天堂等几个公司瓜分市场的局面。 D.电动车生产企业认为,在技术攻克尚有难点、市场化举步维艰 ....的背景下,政府超前制定新能源政策,只会让企业失去在传统技术领域中的优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智能手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价格的总体下调,众多中等收入者加入更换手机的行列,而智能手机成为许多买家的首选。 B.随着医疗机构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医疗机构将电子技术变成了控制处方外流的手段,患者需通过身份证等一系列手续才能从医院获取处方。 C.一百年在时间长河中转瞬即逝,而艾青这朵“大堰河”的浪花,却以虔诚的自省意识和博大的悲悯情怀,净化着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 D.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湖南工艺美术产业形成了围绕以湘绣、烟花、菊花石雕、陶瓷等为中心的八大优势产业。 5.下面一段话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一水一山,一柔一刚;一影一光,一阴一阳。微风徐来,波光点点。阳光照时,千点碎银拥波;倒影显处,万粒宝石铺翠。气柔涧静,静得仿佛听到那秋气掠水的气息声。如

2014杨浦区初三语文一模卷+答案(参考)

杨浦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4年1月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2.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3.道狭草木长,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蝶恋花》) 5.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狼》) 6.__________________,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构成对比。(2分) 8.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河南)

试题类型:A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word版)(河南)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

2014-2019年全国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汇编

2018-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语文真题名句默写答案 1.[2018年·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2019年·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1.[2018年·全国卷Ⅲ]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2019年·全国卷Ⅲ]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014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2015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3.[2016年·全国Ⅱ卷]补习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4.[2017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5.[2018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6.[2019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