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签类型的社会化标签质量测评研究

基于标签类型的社会化标签质量测评研究
基于标签类型的社会化标签质量测评研究

基于标签类型的社会化标签质量测评研究1

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系李蕾章成志

(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210094)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2.0网站为互联网用户的信息生成、信息共享及信息获取提供了便利的平台。用户已经从过去的被动接受信息转变到现在的主动发布信息,产生了许多的用户生成内容,标签就是其中的一种。标签可以用于Web 资源的自动分类、信息检索、信息推荐等不同应用场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给标注对象添加标签,而标签多采取自由标引方式,部分标签并不能有效地揭示资源的内容或主题,就产生了许多低质量的标签,干扰了社会标注系统中资源组织的秩序,降低了标签在应用场合中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所以本研究开发了标签质量测评网站,用于志愿者对博文标签、图书标签、图片标签、视频标签、音乐标签进行打分,收集标签质量评估的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并对标签的类型进行划分,收集标签类型分类用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集,为以后基于标签类型的标签质量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UGC;标签;标签质量;标签质量测评网站

分类号:TP311

Quality evaluation of social tagging based on the type of ta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Web2.0 website provides a convenient platform for Internet users to conduct information gener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The users have shift from passive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in the past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ublish information, and created a lot of user-generated content, the label is one of them. Tags can be used for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Web resources,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and users can add tags to label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ir wishes. But tags take a more free indexing way , part of the tags do not reveal the content or subject matter of the resources ,so a lot of low-quality tags generated to interfere the order of the social tagging system resource organizations, reduce the tags’ quality in the application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developed a label quality evaluation site for volunteers to rate blog Bowen tags, book tags, picture tags, video tags, music tags to collect training data set and test data set of label quality assessment. And then divided the type of tags to collect the training data set and test set of tags types, in order to provide data to support future research based on tag type label quality assessment. Keywords: UGC; tags; the quality of social tags; social tagging quality evaluation website

1引言

社会化标签系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资源描述方式。社会化标签融合了大众智慧,已有研究表明社会化标签对Web 页面的浏览、组织与索引非常有效[1]。目前有不少学者利用社会化标签特性,将其用于Web 资源的自动分类、信息检索、信息推荐等不同应用场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4]。与使用受控词汇来组织资源的方式不同,基于社会化标签的数字资源标注和组织资源的方式,成本小并且易扩展。由于互联网用户使用的标签多采取自由标引方式,部分标签并不能有效地揭示资源的内容或主题。社会化标签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低质量标签包括:过于个性化的标签、泛滥的垃圾标签和缺乏语义控制的冗余标签等。低质量的标签干扰了社会标注系统中资源组织的秩序,降低了标签在应用场合中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例如,在利用社会化标签辅助Web页面自动标引时标签质量问题会对标引质量产生影响[5]。

1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No.13YJA8700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No.30920130132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目前关于社会化标签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仅有少数学者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缺少社会化标签质量评估的公开测试数据集。本工作的目的就是开发让志愿者对标签质量进行打分,对标签类型进行划分的公开网站。通过测试数据的收集,对未来的标签质量的评估提供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

2研究现状

2.1社会化标签质量评估研究概述

社会化标签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标签的多义词问题、社会标签的同义词问题、社会标签的主观性、标签拼写错误以及垃圾标签等方面[6],低质量的标签干扰了社会标注系统中资源组织的秩序,降低了标签的应用效果。

针对此问题,已有研究者提出一些标签质量评估方法。标签质量评估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人工评价和自动评价两类方法。其中:人工评价方法是在用户参与下通过人工评估系统进行;自动评价可以从无参照评估和有参照评估两个方面进行,自动评价方法既可以只通过标签自身进行无参照评价,也可以将标签和其他的资源结合进行评估。

标签的人工评价方法利用用户打分来评判标签质量。在2007年Lee等学者就提出了利用标注用户的直接在线评价来对标签进行评估,Lee等学者提出用户在给某一个资源打标签的同时对资源已经存在的标签添加一个支持或者是反对的态度[7];同年Sen等学者比较了不同的标签评价的场景,对一些标签网站的设计方式进行了总结[8]。

标签的自动评价方法中无参照的方法是基于标签自身统计属性来评估标签的质量,2009年Shaoke Zhang等学者提出标签的三个统计属性中心性、频率、熵可以用来衡量标签的质量[9];2010年Fabiano Belém、Eder Martins等学者提出为了提高标签的质量,应用的几个指标包括:标签共现、标签稳定性、标签描述力[10]。

标签的自动评价方法中有参照的方法可以分为一下六个方面:依据规范词语进行隐含的质量评估,2006年Guy and Tonkin建议给用户一些打标签的指导,来提高标签的质量[11]。2011年卢章提出了系统可以显性化提示用户,包括正确拼写,注意单复数,注意同义词等问题,提供一些优良标签的推荐,适当的时候增加输入限制,来避免垃圾标签[12]。依据标签和主题词的比较进行评估,Karen G. Lawson[14]、Marliese Thomas[15]、Caimei Lu[16]等学者将标签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主题词进行重合度的比较;依据用户标签与专家标注结果的比较结果进行评估,2011年Catherine Hall & Michael Zarr 学者将专业人士使用受控词汇对资源进行标引的结果和用户标签进行对比[17];2011年Shu-Jiun Chen 学者将商业机构和用户对资源打的标签作比较[18];依据标签与文本内容关键词的比较进行评估,2006年Hend S. Al-Khalifa and Hugh C. Davis学者将机器自动抽取的关键字和社会标签进行重合比例的计算[19]。2011年Victoria Lai, Christopher Rajashekar, William Rand利用Amazon上的用户给出的标签和twitter上的大众评论信息抽取的关键词进行比较[20];基于信息检索的方式来评估标签质量,2007年Koutrika et al等学者提出基于标签和每个资源的共现,利用在搜索引擎中检索标签时返回的网页排名来评判标签的质量[21];2012年Kwan Yi,Chan Yun Yoo学者提出将搜索引擎的查询词和标签结合,调查两者之间的形似性和重合度[22];基于用户、资源、标签三者关系来评估标签质量,2010年覃希等学者利用向量空间模型表征用户特征,检测出隐藏在正常用户群体中的垃圾投放人,以此减少垃圾标签数量[23]。2011年Xiwu Gu等学者将网页标签的信度定义为打标签者的可信度、网页之间的语义相似性、标签之间的语义相似性三者之间的关系[24]。

2.2社会化标签类型研究概述

在社会化媒体网站上,社会化标签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功能,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标签在信息组织与检索中都能发挥正面作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标签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标签质量的评估中,应该针对标签的类型,对社会化标签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质量评估,因此,事先对标签类型进行有效划分,发现适用于特定任务的某一或某些类型的标签,然后再将这些标签运用于实际,可以提高社会化标签的应用效果。社会化标签的类型划分是标签及其应用研究中的一个基础问题。

目前,已有部分关于标签类型划分的研究工作,但尚缺乏一个统一的类型划分标准。目前相关的工作主要包括:2006 年,Sen & Lam等将标签划分为客观标签、主观标签和个人标签[25];同年,Xu & Fu 等的将标签划分为描述内容、提供资源一些额外信息(如时间、地点等)、外部属性(如拥有者类型)、表达对资源评价、用于自我组织的一些个人词汇等[26];2007 年,Melenhorst & Setten 等将标签划分为内容标签、态度标签、自我提醒标签等[27];2009 年,Bischoff & Firan 等将标签细分为主题、类型、作者或拥有者、评价、目的、自身任务需要、地点、时间等类型[28];2010 年,Heymann & Paepcke 等将标签划分为客观和基于内容的、物理属性、意见、个人、缩写词、垃圾标签等类型[29];2011 年,B?hnstedt & Lehmann 等将标签分为人物或者组织、资源作者或涉及到的人、地点、资源的类型、资源所涉及事件、主题、目标或任务等类型[30]。

总体来说,标签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即:客观标签,描述标注对象的客观信息;主观标签,用户标记对于资源的主观评价;自我组织的标签,用于自身信息组织与提醒;其他类型的标签,只有一个学者提出包括缩写词和垃圾标签。目前,学术界对于以上分类的进一步划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绝大部分研究都没有针对标签的外部因素或实际应用场景来进行划分。此外,目前尚缺乏标签类型分类用的公开训练数据集和测试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社会化标签自动分类的研究。

2.3现有的社会化标签在线评估系统概述

早在2007年就有学者提出利用在线评价网站收集用户对资源标签的打分,用于得到高质量的标签,进而可以将评估出的高质量的标签推荐给用户。

2007年,Sen & Lee等就提出了利用标注用户的直接在线评价来对标签质量进行评估,Lee& Han 提出用户在给某一个资源打标签的同时对资源已经存在的标签添加一个支持或者是反对的态度,支持或者是反对的态度利用一个加号或者是减号来表示,进而可以从用户的态度中得出用户对于此资源各种客观的描述[31]。

2007年,Sen & Harpe等也提出利用用户来提高标签的质量,根据一致性理论用户从别的用户那看到的标签将会影响用户打的标签,研究显示一旦一个标签受欢迎就会一直受欢迎,用户创建的标签与他们在社区里看到的标签是相似的,并且进一步比较了不同的人工评估系统,对一些标签网站的设计方式进行了总结[32]。

此方法准确性高,可以基于用户的需求来评判出高质量的标签,但是此方法需要很多的用户参与,实施起来复杂费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此方法进行测试集的收集,为以后进一步利用机器学习进行标签质量自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研究思路及网站设计实现

3.1研究思路

目前关于标签质量的研究基本上是针对标签的单一属性,割裂了标签内容属性与社会化属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如何将标签的人工评估与自动评估相结合,将自动评估中的无参照评估和有参照评估相结合,对社会化标签进行全面的评估,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现有研究没有区分应用场合对标签进行质量评估,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标签质量的判别标准是不同的,例如:Librarything

上用户根据自己的要求对图书进行标注,这种场景下,情感类标签被认为是低质量标签,而对于淘宝上图书标签来说,由于情感类标签词汇对用户购买决策产生影响,这个场景下被认为是高质量标签。此外,目前尚缺乏用于社会化标签质量评估的公开测试数据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标签质量评估的研究。最后,目前研究没有针对标签的类型,对社会化标签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质量评估,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需要不同类型的标签,在标签质量的评估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标签,然后再进行标签的质量评估。

基于此我们利用https://www.360docs.net/doc/cf12459621.html,技术开发标签质量测评网站,用于志愿者对博文标签、图书标签、图片标签、视频标签、音乐标签进行打分,收集标签质量评估的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并对标签的类型进行划分,收集标签类型分类用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集,为以后基于标签类型的标签质量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2网站设计

表1 标签类型说明与举例

标签类型描述举例

与主题相关的

资源相

关(外围

信息)

作者标注资源的创造人罗贝托-波拉尼奥、张小娴、三毛

资源类型标注资源的外部资源类型图片、视频、文本、绘本

时间标注资源的发表创建时间2013

地点标注资源的发表创建地点日本、哥伦比亚

来源标注资源的得到途径赠送、购买

语言描述标注资源中使用的语言英文、中文

内容相

关(内部

信息)

内容描述内容中涉及到的一切信息,包括内容中

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劳工研究、养生、改造研究、内容领域标注资源属于的领域外国文学、随笔、小说

内容类别标注资源属于的类别回顾、辅导、调查

内容编码标注资源拥有的特殊的编码方式IT101

与主题无关的

主观情感用户对标注对象的主观感觉很喜欢、厌恶

自我组织标签用于自我用途的一些标注信息要读、要买

垃圾标签一些无意义的词语或者是广告信息的、电话1860054****

收集新浪博文名称、内容和每一篇博文对应的标签,豆瓣图书的书名、内容简介和每一本书对应的标签,土豆网视频的名称、简介和每一个视频对应的标签,flickr图片名称、图片和每一个图片对应的标签,豆瓣音乐的名称、简介和每一个音乐对应的标签。

网站包括用户注册界面、用户登录界面、用户打分界面,以及管理员登录、管理员查看用户评价过的所有标签以及对用户的管理。每一个用户登录后随机从数据库中抽取出一条内容,并在其下显示该资源所有标签,对每个标签进行打分以及类型的选择。标签质量打分,根据标签与资源的相关程度,利用5分规则对标签进行打分,从1分到5分利用描述的相符程度进行排序,其中1分表示标签与标注对象完全无关,没有描述资源的任何信息;5分表示标签与标注对象完全相关,描述的就是资源相关信息。标签类型划分为与主题相关的和与主题无关的,其中与主题相关的又划分为与资源相关标签和与内容相关标签,与主题无关的又划分为主观情感标签、自我组织标签和垃圾标签,具体说明并举例如上表1所示。

一3.3网站实现与结果分析3.3.1网站设计(1)系统框架流程设计对系统需要的功能理解基础上,具体设计系统的流程,具体来说标签质量测评网站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用户部分,一个是管理员部分。用户部分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用户测评、用户查看已评价过的标签;管理员部分包括管理员登录、管理员查看所有用户评价过的标签。具体流程如上图1所示。(2)关键界面展示首先用户需要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点击左侧菜单栏选择用户登录,进入下图2进行用户登录操作。

茵圉

标签质量评测系统

J』口me=fileid=....1fileonchange=forvleⅢh∞J—this∞Juehldefocus/,

/td

/t‘

td∞d“_=35%

nbsP/td

td

w一“65%“

nbsP/td

/tr

td∞女^=3w

nbsP

/td

tdw一“65%“7fⅢ口color=#F74A2,size=2iE÷:H:』i一、一—i∑=卫』一二二二{∑—1

fj;女!:一。二o、;z二#ij二E一~■!一.iiⅡ,iji。』:第二十七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图2 用户登录界面 用户登录成功后,便会进入标签质量评价页面。首先,系统会向用户解释标签打分规则和标签

类型选择的说明表,用户阅读完之后便可以点击左侧菜单栏的“科学网博客”进行标签质量评价,显示如下图3所示: 图3 标签测评界面 在进入标签评价页面后用户还需要查看标签打分规则的文档,可以点击页面中的帮助,就会在

新的窗口显示帮助文档。如果用户没有完成对所有的标签打分就点击“继续评分”的话,就会弹出提示窗口提醒用户。标签打分的功能是由单选按钮组完成的,标签类型选择的功能是由三级联动下拉框完成。当用户完成标签打分以及标签类型选择,点击“继续评分”后,系统便会把打分用户测评结果提交到后台页面,存入数据库,同时将这条记录的“已评”字段的值改为1,然后再为用户显示一条新的未评的博文。如果用户点击“结束评分”就会直接返回系统首页,即登录页面。用户可以点击菜单栏中的“我评的标签”查看已评价的所有标签,显示结果如下图4所示: 图4 查看已评标签

管理员成功登录后,可以查看所有用户评价过的标签,同时还可以查看系统有多少个用户。显示结果如下图5所示:

图5 管理员查看已评的标签

3.3.2 结果分析 网站完成后,我们邀请志愿者注册登录网站进行标签评分和标签类型选择,共标注2003个土豆网视频标签、2052个flickr 图片标签、2253个豆瓣网图书标签、2002个新浪博客博文标签、2001个豆瓣音乐标签、578个IT 中文博客标签。首先我们对不同标注对象的标签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标签类型统计

标签类型 视频标签 图片标签 图书标签 新浪博文标签 音乐标签 IT 博文标签 与主题相关的 资源相关(外围信息) 作者 3% 0% 9% 5% 0% 0% 资源类型 1% 2% 1% 0% 0% 3% 时间 0% 0% 0% 0% 1% 0% 地点 0% 18% 6% 0% 2% 0% 来源 2% 2% 0% 0% 0% 2% 语言 0% 6% 0% 0% 2% 1% 内容相关(内部信息) 内容描述 66% 62% 50% 63% 31% 49% 内容领域 8% 0% 18% 21% 18%

29% 内容类别 7% 0% 2% 0% 0% 3% 内容编码 1% 0% 0% 0% 0% 2% 与主题无关的 主观情感 10% 3% 0% 2% 10% 0% 自我组织标签 0% 0% 12% 5% 17% 1% 垃圾标签 2% 7% 2% 4% 18% 10%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1)在不同的资源类型中内容描述型标签均是所有标签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标签类型,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用户打标签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标注对象的描述。(2)除了图片标签,占比第二位的是有关内容领域的标签类型,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出用户打标签的目的一部分是出于对标注对象的分类。(3)在不同的资源类型中普遍存在垃圾标签,说明我们进行标签质量的评估的必要性。(4)不同的资源类型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类型特点,例如在图片标签中地点类型的标签占比处于第二位,因为用户在标注图片标签时图片拍摄地点信息是普遍需要标注的。

进而我们对不同标注资源类型标签质量得分进行统计分析如下表3所示:

表3 标签质量统计 标签质量 视频标签 图片标签 图书标签 新浪博文标签 音乐标签 IT 博文标签 5 39% 8% 19% 25% 4% 33% 4

29% 37% 14% 57% 20% 27%

3 23% 31% 20% 12% 31% 20%

2 7% 11% 21% 3% 25% 13%

1 2% 13% 26% 3% 20% 7%

标签质量的打分是由打分用户在对标注对象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根据标签是否能更好的反映对象来作为打分标准,其中最好的标签的得分是5分,最差的标签的得分是1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资源类型的标签普遍存在用户判别的质量低的标签,但是由于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所以对标签质量的判别标准也不同,所以仅仅过滤掉垃圾标签并不能满足用户对高质量标签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其它的标签类型进行进一步的标签质量评估,最终过滤出用户满意的高质量标签。

4总结与展望

在对中外标签质量评估方法的调研中发现目前的标签质量评估仅仅是基于标签自身,并没有将标签质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例如: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需要不同的标签类型,在标签质量的评估中应该根据实际的要求,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标签类型,提高标签质量评估的效率。

鉴于此,我们已经开发了标签质量测评网站,用于志愿者对对博文标签、图书标签、图片标签、视频标签、音乐标签进行打分,收集标签质量评估的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并对标签的类型进行划分,收集标签类型分类用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集,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资源类型普遍存在低质量标签。

未来希望利用此系统收集的标签质量评估数据集,对不同标注对象类型,包括图书、博客、图片、视频、音乐的标签类型进行分析与比较,区分标签的类型,建立社会化标签的质量评估框架体系与评估模型,对社会化标签质量进行评估,得到高质量标签,提高社会化标签在信息检索、推荐系统等具体应用领域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Anusua T., Piyush R., Hal D., Scott L. D. Leveraging Social Bookmarks from Partially Tagged Corpus for Improved Webpage Clustering [J].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 2011, 2(3): 111-130.

[2]Zubiaga, A., Martinez, R., and Fresno, V.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social annotations for web page classification[C].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ACM Symposium on Document Engineering (DocEng2009), Munich, Germany, 2009: 74-83.

[3]Zhou, D., Bian, J., Zheng, S., Zha, H., and Giles, C. L. Exploring social annotations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WWW2008). Beijing, China, 2008: 715-724.

[4]Zhao S. W., Du N., Nauerz A., Zhang X. T., Yuan Q., Fu R. Y. Improved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collaborative tagging behaviors[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s, Gran Canaria, Spain, 2008:413-416.

[5]Goh D H, Chua A, Lee C S, et al. Resource discovery through social tagging: a classification and content analytic approach [J].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9, 33(3):568 - 583.

[6]Gu X, Wang X, Li R, et al. Measuring Social Tag Confidence: Is It a Good or Bad Tag?[J]. Web-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1, 6897:94-105.

[7]Lee, S., Han, S.Qtag: introducing the qualitative tagging system.ACM Publishing. 2007: 35-36.

[8]Sen, S., Harper, F., LaPitz,A., Riedl,J.The Quest for Quality Tags.ACM Publishing, 2007:361-370.

[9]Shaoke Zhang,Umer Farooq,John M. Carroll.Enhancing Information Scent: Identifying and Recommending Quality Tags[J].ACM.2009(5):1-10

[10]Fabiano Belém, Eder Martins, Jussara Almeida, Marcos Gon?alves, Gisele L. Pappa.Exploiting Co-Occurrence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Metrics to Recommend Tags in Web 2.0 Applications[J].ACM.2010(10):26-30

[11]Guy, M., Tonkin, E. Tidying up Tags?;.D-Lib Magazine,2006.12(1)

[12]徐静,卢章平.基于folksonomy的信息组织及其优化[J].新世纪图书馆.2011(4):34-37

[13]吴方枝.Flickr 网站用户标签的质量控制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2(11):26-28

[14]Karen G. Lawson.Mining Social Tagging Data for Enhanced Subject Access for Readers and Researcher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9.6(35):574-582

[15]Marliese Thomas, Dana M. Caudle and Cecilia M. Schmitz.To tag or not to tag?[J].Library Hi Tech.2009.3(27):411-434

[16]Caimei Lu, Jung-ran Park and Xiaohua Hu .User tags versus expert-assigned subject terms: A comparison of LibraryThing tags and Library of Congress Subject Heading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10.36(6):763-779

[17]Catherine E.Hall,Michael A.Zarro.What do you call it? A comparison of library-created and user-created tags[J].ACM.2011:53-56

[18]Shu-Jiun Chen .User Tagging for Digital Archives:The Case of Commercial Keywords from the Grand Secretariat[J].Digital Libraries: For Cultural Heritage,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Future Creation .2011:158-167

[19]Folksonomies versus Automatic Keyword Extraction: An Empirical Study.IADIS Web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2006(5) :15-19 [J]

[20]Victoria Lai, Christopher Rajashekar, William https://www.360docs.net/doc/cf12459621.html,paring Social Tags to Microblogs[J].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Computing.2011(10):9-11

[21]Koutrika, G., Effendi, F., Gy¨ongyi, Z., Heymann, P., Garcia-Molina, H. Combating spam in tagging systems. AIRWeb 2007

[22]Kwan Yi,Chan Yun Yoo.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tags and Web queries .information research.2012.3(17)

[2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垃圾标签检测模型.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0):3893-3895

[24]Xiwu Gu,Xianbing Wang,Ruixuan Li,Kunmei Wen,Yufei Yang and Weijun Xiao.Measuring Social Tag Confidence: Is It a Good or Bad Tag?.[J]Web-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1(6897).94-105. [25]S. Sen, S. K. Lam, A. M. Rashid, D. Cosley, D. Frankowski,J. Osterhouse, F. M. Harper, J. Riedl. Tagging, Communities,V ocabulary, Evolution[C].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20th anniversar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work, Banff, Alberta, Canada, 2006: 181-190.

[26]Zhichen Xu, Yun Fu, Jianchang Mao, Difu Su. Towards the Semantic Web: Collaborative Tag Suggestions[C]. In:Proceeding of the Collaborative Web Tagging Workshop at the WWW. Edinburgh, Scotland, UK, 2006: 1-8.

[27]Melenhorst Mark S., Van Setten Mark. Usefulness of Tags in Providing Access to Large Information Systems[C]. In:Proceedings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Seattle, WA, USA, 2007: 1-9. [28]Kerstin Bischoff, Claudiu S Firan, Cristina Kadar, Wolfgang Nejdl, Raluca Paiu.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tag types[C].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Data Mining and Applications. Beijing, China, 2009:31-42.

[29]Paul Heymann, Andreas Paepcke, Hector Garcia-Molina. Tagging human knowledge[C]. I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arch and data mining. New York, USA, 2010: 51-60.

[30]Doreen B?hnstedt, Lasse Lehmann, Christoph Rensing, Ralf Steinmetz.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tag types in a resource-based learning scenario[C].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towards ubiquitous learning. Palermo, Italy, 2011:57-70.

[31]Lee S E, Han S S. Qtag: introducing the qualitative tagging system[C].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eenth conference on Hypertext and hypermedia, 2007:35-36 .

[32]Sen S, Harper F M, LaPitz A, etal. The quest for quality tags[C].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ACM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 2007:361-370 .

基于标签类型的社会化标签质量测评研究

作者:李蕾, 章成志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 21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f12459621.html,/Conference_8246375.aspx

社会化的条件及特点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及特点 一、社会化的条件 从柏拉图起,历代的社会学家们就为人性及人类行为究竟就是由遗传所决定(即本能论),还就是后天教化所决定(即环境论)的问题所困扰,并为此而争论不 休。 (一)个体社会化的遗传基础 1.语言能力 人类的语言能力就是人人社会化的生物基础。语言使人们之间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思想。语言就是上代人传递给下代信息的中介,通过上代人的信息下代可以吸收到社会化所需要的元素,文化得以传 承。 2.思维能力 思维与语言有着密切关系,语言系统就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人类能够利用言语与符号进行学习与记忆,并把所获得的经验感受、知识技能用语言的形式加工,从而使人脑有了更高的抽象与概括能力,拓宽了人类在周围世界中发展的范围,逐渐建立了诸如数学、哲学、与各种科学的概念系统,这些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 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3.学习能力 人类的学习能力有着目的性与指向性,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完善自我观念、培养社会角色,主动地把社会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从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特性,理性的指导社会行为。为培养出合适的社会人,社会也提供个人学习的机会与条件,使个体自我完善,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事实上,人的学习能力不仅包含了先天素质因素,而且还有社会教化与个体后天努力等相互作用的因素,只有当个体与社会相互促进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4.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人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活动就是人类长期发展的产物。个体出生后,受生理发育的限制,生理上、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依赖父母与其她养育者。正就是这种依赖性使一个人生下来就开始了社会化的第一步,而不得不生活在社会中,与她人建立最初的交往关系,潜移默化地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与生活方式,养成适应其生活环境的生活习惯。由于这一时期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完全依赖于抚养者,对其怀有依恋与敬畏的感情,甚至视其为权威性人物,这种情感可能导致个体对抚养者的完全模仿与绝对服从,在个体社会化中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个体在依赖期的学习被认为就是个人能否取得社会人的资格、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环节。个体在依赖期的学习首先就是自我认识,认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自己在其中所处的地位,了解与周围之间的社会关系,学习怎样与她人相处。然后学习各种生活技能、知识文化,为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人的这种生活依赖期一方面被迫地接受社会化,成为社会的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另一方面,也为人类传递与创造文化,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可能性。 (二)个体社会化的外在条件 社会化除了人的内在因素以外,那些影响与作用于个体的所有的外部社会环境也就是社会化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就是文化、家庭、学校、同辈全体、 工作单位与大众传播媒体等。 1.文化

社会学 第10章 个人社会化

第十章个人社会化 社会中的每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能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须经历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社会性的互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获得了某种价值、态度、技能和知识,简言之,获得了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的文化。社会化使得社会不仅在生物的意义上,而且在社会的意义上重新产生自身,从而保证了社会得以一代一代地延续。 什么是社会化 一、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每一个人都是这两种属性的统一。一方面,人是由动物发展而来的,因此人具有与动物类似的自然属性。一方面,由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行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社会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人又具有社会的属性。现代研究认为,社会化的涵义不仅包括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全部内容,而且包括个人成年后与社会之间发生的教化、内化与调适的全部内容。 二、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被界定为个人与社会不断调适,使其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过程即社会化。(《教程》P205)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刘豪兴《社会学概论》)对于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2)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3)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社会化既有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也有个人对社会的能动调适。 三、社会化的特点 1、社会化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从个人而言,一方面,人类生命个体无先天行为模式,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人;另一方面,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当然,这种强制性伴随着个人进入成年和老年期而逐步减弱。 2、社会化具有能动性的特点。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什么、接受什么,个人都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表现在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地探索人生,创造新的文化。这种能动性的特点,是决定一个人社会化成效的重要因素。 四、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人为什么必须社会化?这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新陈代谢、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1、文化传承功能。无论什么类型的社会化过程,都是某种文化传递和内化的过程。包括前人的文化向后人的纵向传递,社区文化的横向渗透,以及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2、社会稳定功能。社会化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为他规定好的规范办事。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只有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这个社会才能正常地运行。 3、个人自我完善功能。社会化对个人而言,其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就是促使个人获得人格和完善自我。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方面不断与社会认同,学习与内化社会的价值、态度、目标与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探索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逐渐形成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逐步形成和深化,又促进自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五、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教程》P206-207) 1、技能社会化。一是衣食技能,即维持生存的能力。二是职业技能,即谋求生存的本领。 2、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3、行为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就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4、角色社会化。就是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社会化对人的角色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清自己角色类型的能力。健全角色扮演的心理状态。 全面理解角色规范化的程度。明确目标。 社会化的类型和过程 一、类型 (一)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基本社会化是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一级社会化。基本社会化的任务可以简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这是“长大”的过程。 二是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这是“成人”的过程。在社会化的这一阶段,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特点。这一阶段社会化的成效如何,对个人一生的社会化成效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二)继续社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是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及调适个人与社会的角色关系的过程。它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为什么非常必要?这一阶段的社会化,强制性特征不再明显。 (三)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主动再社会化,即个人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二是强制性再社会化,一般是通过特别机构和特别途径强迫进行。这是社会化失调的结果。 (四)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所谓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化的结果是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个性的核心是自我,即个人对于自己有别于其它所有的人和物的独特的个人身份的自觉体验。人和其它动物是不同的,人是充分自觉的。在考虑自己的时候,既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也能把自己作为客体。但我们在刚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观念,也不知道自己有着一种独立的身份,婴儿在出生后的大约前6个月里并没表现出能认出别人,至早要到两岁才开始使用“我”、“我的”这样的词汇。直到两岁以后,幼儿才逐渐意识到别人也有其各自的自我,也有着与自己不同的需要和见解。那么,自我在童年期内是怎么样出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又是怎么样被改变的?我们将引入5种理论来阐释人的社会化。尽管理论的详细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自我的概念是通过社会相 互作用而来的。 1.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1856—1939)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她被视作上个世纪内学识最渊博、最有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中的某些说法至今仍然很有影响。弗洛伊德对个性的主要看法是:人类的行为动机中有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是无意识的——我们常常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弗洛伊德认为,虽然儿童长大以后常常不再能清晰地记起他在童年早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后来的个性发展却十分重要。他论证说,有时,可以通过分析梦、失言和长时间地与一位训练有素的专家进行探寻性的会晤来查明指导着大量人类行为的无意识 的动机,这就是他所谓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的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要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观点,他也因此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无意识的发现和早期社会化的强调也深受重视。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1863—1931)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德认为,要在主动和被动这种两重性中把握自我,并以“主我”与“宾我”之名进行对比。“主我”(I)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宾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与“宾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不同立场和角度观察会得到许多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我们从社会化过程的基本活动入手,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教导生存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完善自我观念和培养社会角色四个方面。如果从社会化过程发生的主要领域概括,社会化的内容分别为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四大领域。社会化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只有社会化内容的广泛性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分化。因此很难全面描述社会化的每一种具体内容。下面将重点从社会化过程的基本活动入手。 一、教导生存技能 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必须懂得并掌握两种技能:一是衣食技能。不会穿衣就会冻死,不会吃东西就会饿死,衣食技能就是维持生存的能力。襁褓婴儿有衣食的需要,但无衣食的本领,必须靠成年人抚养,接受第一步的社会化。二是职业技能,也叫专业技能,即谋求生存的本领。婴儿长大成人,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生活,这就必须接受第二步社会化,掌握职业技能,通过劳动自谋生路。在传统社会里,职业技能的学习通常是在家庭内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而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社会成员必须学会各种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单靠传统的家庭教育显然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普及和充实学校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职业技能的学习或掌握是在学校里的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中初步实现的,并在职业组织内的师徒及同事之间的长期互动中最终完成。 以上两种技能对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未成年人必须首先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专业技能;成年人除了不断深化专业技能外,也要不断发展基本生活技能,特别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学校基本生活技能与专业技能对所有人几乎都具有相同的意义。 二、传递社会文化 人们接受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并不是短暂的社会化过程所能完成的。接受文化,成为特定文化中的合格成员,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如此,特定的文化中的个人也不可能成为特定文化的代表或集中体现者。社会文化中有特定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深灰文化的这些核心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规 范体系两大部分。 价值观念体系,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及较为持久的信念。这几方面内容构成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构成特定社会传统的核心。它在社会文化的核心地位首先表现为社会行为定向作用,其次表现为共同性或稳定性。它的这两种特性注定个人接受群体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并将其内化,将有助于个人确定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当然,社会化是一个内化过程,内化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必然与社会化的其他内容和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例如,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与个人在社会过程中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必然相互制约;内化的价值体系不同,个性的发展水平也就不同;特定的个性水平及构成对价值观念的内化过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以这样说,社会价值对于个人来说是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目标体系,个人内化社会价值就是按照自己的内在需要或意愿,将这些可供选择的目标建立起一种结构或秩序。因此,对于社会来说,对个人学习和掌握社会价值观念的过程不能放任自流,应当按照社会需要加以引导。

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 在社会学中,“社会化”概念的内涵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 狭义社会化主要以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广义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扩展的广义社会化一是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等,二是扩大“个体”的概念范围,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位也可称为个体。 此外,社会化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价值标准)的内化。美国社会学家W.托马斯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 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形成有个性的人。美国社会学家C.库利和G.米德看来内化他人的态度,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萨金特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帕金斯进一步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角色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学习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任务。 社会化包括五种类型。它们是: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这五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基本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比如再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发展社会化是相对初级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有五个,分别是“镜中我”理论、角色扮演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生命历程理论 “镜中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科学家C.库利。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自我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继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 角色扮演理论的代表人物是G.米德。他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将社会化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能力都是不同的。 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S.弗洛伊德。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go)。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前三个时期对人格的发展至为重要,一生的人格在这三个时期即已经基本确定下来。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的代表人物是E.埃里克森。他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1)信任与不信任;(2)自主与羞怯;(3)主动与内疚;(4)勤奋与自卑感;(5)认同与角色混淆;(6)亲密与孤独感;(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8)完善与绝望。 生命历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学派。他们认为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同样一组生命事件如果排列顺序不同,对人生的影响也会大不相同。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有四个要点:第一,生命的时间和空间;第二,生命的相关性;第三,生命的时间安排;第四,人的能动性。 2、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人类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是人类个体接受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使用的工具和符号。人类只有借助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 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人作为自然界发展水平最高的生物,其生存方式已根本区别于任何其他动物。任何一个人,仅仅依靠其机体的自然成长获取的能力,是不能够作为正常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存在的。人类历史上陆续发现的狼孩、熊孩、羊孩等,他们在回到人类社会时已经长大,由于他们自幼脱离人类社会,缺乏社会化经验,因而难于在人类社会中正常生活。他们虽然在身体结构上属于人类,但由于缺乏社会化,没有获得人的语言与意识,因而他们也不具备人的心态,在实质意义上完全是兽类的成员。很显然,无论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上说,还是从人类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上说,人类的社会化都是必要的。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来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人之所以能够被社会化,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学习潜力和人类存在独有的语言决定的。科学家研究揭示,人脑共有约1 000亿个神经细胞,其组成各种联系和网络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是自然界发展水平最高也最为完善的信息加工系统。人脑不仅使人可以掌握语言、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使人在既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再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创造全新的知识,使人在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所有这些能力,是其他任何动物所不具备的。科学家曾屡屡艰苦地教给黑猩猩或狒狒等高等灵长类动物各种词汇和技能,最终发现,这些动物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过人类3岁时所达到的智力水平。这就意味着,人的遗传素质客观地决定了人类独有的接受社会化的可能性,任何不具备人类素质的其他动物,即便是在人类社会中成长,也不可能社会化为具有人的意识的人。 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现象,为这种传递提供了实现的条件。经验传递需要有能够抽象地指称事物的物化媒介,而语词正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语词是概括化的符号,它可以代表某种事物而又超越了该事物的表面特征。由于语词的音、形形式与它所指称事物之间的恒定的、经常的、稳定的联系,它已经成为了第二信号并具有了相对稳定的意义。因此,人们一方面可以借助语词的音—形形式记载事物,另一方面又可以它的音—形形式作为媒介,实现共时性的人际沟通和历时性的代际传递(过去时代的人向现代的人进行知识传递)。由于语言的存在,人类祖先的经验得以积累、积淀下来,并直接构成后人赖以社会化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化。 虽然,通常有关社会化的讨论常常是分阶段的,并且主要关注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化。但是实际上,无论是什么人,社会化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的过程。一方面,从社会化的连续性看,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化为基础的。前一阶段的社会化状况,会对后一阶段的社会化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前一阶段的社会化没有能够达到预定目标,则后一阶段的社会化会出现明显困难。例如,倘若一个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尚没有形成清晰的性别差异概念,那么他(或她)进入青春期后会遇到明显困难。另一方面,从社会化的无终点特征来看,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已成为每个人都面对的现实,这些变化不断诱发、引导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迫使人们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社会新的变化。计算机普及和终身继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人们所面临的任务,它们是人们需要不断社会化的典型例证。社会化所要达成的目标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与适应社会生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通常人们在分析社会化目标时,一般强调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社会技能的社会化,或是从社会领域来划分,强调政治社会化、法制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这些分析往往忽视了社会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目标──语言社会化。本质上,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其他一切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常常容易被分析者忽视的另一个系统的社会化目标,是社会角色的社会化。我们知道,更多的观念、态度、行为规范与社会技能都是与一个人的社会角色相联系的。随着人们的社会角色不同,社会也有着高

人的社会化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教学辅导 基本概念: 1、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3、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内化:指人把外界事物,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和高级神经活动,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5、再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 论述 1、社会化的涵义与实质 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休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是从人刚出生开始的。社会化的内容指学习社会文化,即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社会化的目标是为了发展人的社会性,即把人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 人的社会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需要与环境和教育的结合,是人的社会化,人的成长和发展变化的实质。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①传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的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文化;谋求一定职业生活的专业的知识技能。 ②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 ③指点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④提供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人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3、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异同。 ①继续社会化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动着的形势,在完成了社会化的基本过程之后的继续

幼儿的“社会化”行为是喜是忧

幼儿的“社会化”行为是喜是忧 最近,在浏览一些幼儿教育论坛时,发现有一个话题讨论很热烈,说是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用食物玩具去“巴结”老师,或者去讨好其他小朋友,以期引起老师其他小朋友好感。一些家长对幼儿这种“社会化”行为既好笑又担忧。好笑是孩子竟然这么会耍“小聪明”,担忧是孩子这种“社会化”行为是否有利于其成长? 一些参与讨论“准专家型”家长认为,幼儿在幼儿园里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讨好”行为,一方面是其受社会影响结果,另一方面是其心智逐步成熟体现。这是一个自然现实,家长们大可不必紧张。 幼教专家认为,幼儿行为过早“社会化”,大背景是社会环境,关键因素在于家庭教育方式缺失,这种社会化行为对幼儿成长有着诸多不利:一是不利于幼儿培养正确人生观。过早让孩子接触社会行为,会让孩子人生观过早染上“金钱至上”色彩,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二是不利于孩子今后正常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幼儿交往过早“社会化”,无助于引导孩子学习掌握正确社会交往能力。过于功利化社会交往,有其客观存在一面,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起到负面作用可能更大,不对孩子“功利”交往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将不利于其成长。 如何引导幼儿学习交往走上一个正途? 专家认为,应该多方面下手,以期起到根本引导作用: 家长首先要以身做则,在家庭教育中正确引导孩子言行。确,幼儿在幼儿园“行贿讨好”行为有社会影响因素作用。但更重要是,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更为关键推波助澜作用,一些家长在平时家庭教育中以社会阴暗一面说事,或者在日常家庭行为中毫不忌讳地进行“厚黑”行为,这也直接影响了幼儿行为判断标准。 因而,家长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避“功利”交往在孩子眼前出现,另一方面则更要以正确言行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科学人生观和社会交往意识。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期就完成了的,它实际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社会化分为4种: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下面仅对几项主要的作些介绍,他们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节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 这一节主要是讲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教养的关系问题。 人和其它动物相比有超长的依赖期,这种依赖期为我们在社会学习文化、技能提供了机会。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形塑人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认为生物因素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关键作用,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后天教养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决定作用。(视角) 生物因素个体的方面、繁衍的方面和基因的方面。 第二节婴幼儿的社会化

一.婴幼儿与人类的接触爱抚 二.情感的发展 婴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过程: 出生—5周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 6-8周快乐 3-4个月生气 8-9个月悲哀、害怕 12-18个月亲切感 18个月害羞 2岁骄傲感 3-4岁内疚感 5-6岁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虚、信任、嫉妒他人青少年罗曼蒂克激情哲学沉思 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 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人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自我问题。小孩子最初是没有我的,不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开来。我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小孩子眼里先有别人后有我。 自我建立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提出各异的理论。 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精心整理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化的结果是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个性的核心是自我,即个人对于自己有别于其它所有的人和物的独特的个人身份的自觉体验。人和其它动物是不同的,人是充分自觉的。在考虑自己的时候,既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也能把自己作为客体。但我们在刚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观念,也不知道自己有着一种独立的身份,婴儿在出生后的大约前6个月里并没表现出能认出别人,至早要到两岁才开始使用“我”、“我的”这样的词汇。直到两岁以后,幼儿才逐渐意识到别人也有其各自的自我,也有着与自己不同的需要和见解。那么,自我在童年期内是怎么样出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 但 最有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1931)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德认为,要在主动和被动这种两重性中把握自我,并以“主我”与“宾我”之名进行对比。“主我”(I)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宾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与“宾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和“宾我”之间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自我意识的观点。自我意识的含义是,意识自己时,被意识是自己,意识的也是自己。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同时又把自身作为对象来意识。比如,军训时大学生遵令而行的行为,便不是思考过程的反应,不含有自我意识。在明显具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人并不只是把他人的指示同行为直接联系起来,而是在接受其指示内容以后,自己对这些指示进行思考、判断,再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行动,这时的行动主体是在自己有意识地控制着自己的,这种自我意识的控制,也就是自我形成。

组织社会化

很荣幸由我来第一个为大家作报告,那我就先抛砖引玉了,请大家多关照。今天我的报告题目是:组织社会化过程中 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的作用效果研究 Research on the impacts of employees’ proactive socialization tactics In the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上礼拜陈老师已经就组织社会化的概念、内容、过程,还有组织社会化的策略进行了概述,那么一个礼拜过去了,为了激活一下大家的记忆,我们再来看一下组织社会化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组织社会化定义Definition 组织社会化是组织新员工适应从外部人转变为综合的和有效的内部人的过程。二、员工的主动社会化研究的兴起 从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组织社会化涉及组织和员工个人两个对象 那在早期的组织社会化研究中呢,研究者习惯于把员工放在一个被动的地位上,认为他们是被动适应组织给他们提出的要求的,也就是说组织在员工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但随着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发现,新进员工并不是完全被动适应组织的,在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会采取主动的行为来进行自我社会化。到了20世纪80 年代,学者们逐步将研究视角拓展到了对新员工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行为上。 因此呢,基于员工主导视角的组织社会化研究兴起了。 三、员工主动社会化的内容:Content of employees’ proactive socialization 2000年的时候,Andrea 等人使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将不同学者提出的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加以归纳总结,指出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主要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搜寻信息和反馈、建立关系、非正式的师徒关系、工作变动的协商、参加与工作有关的活动、自我行为管理、观察和模仿。 Andrea E.C.,Griffin A.C.. Srikanth. G., Newcomer and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tactics: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00,10(4):453-474. (1)搜寻信息和反馈(feedback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信息搜寻行为是新员工主动社会化研究的主要议题,这种信息搜集行为包括了搜寻反馈和搜寻信息两种。获得信息与反馈可以帮助新入职员工降低对环境的不确定感,增强他们对组织的了解,使其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所以信息与反馈的搜寻行为对加快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2)建立关系(relationship building) 建立关系是指新入职员工通过与各方面建立良好的非正式关系,以获得组织社会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内容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内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内容》的内容,具体内容: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那么你对社会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那么你对社会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社会化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强制性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进行的。个体出生后便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影响、作用于个体的身心发展。个体的行为方式也时常表现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周围的人们和环境所塑造,它几乎是不以个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带有社会强制性质。 主观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等因素影响、引导着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不仅有选择地将社会文化内化,并且将内化了的社会文化又创造性地外化。二是社会化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个体既被

社会化,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个体的社会化。 毕生持续性 个体自身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断地推动着个体的社会化,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社会化是一个不问断的终生进行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一生完成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知识、生活适应技能等。 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职业技能,为个体进入社会从事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这是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包括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角色规范的社会化等内容。 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生活目标的社会化,一方面要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另一一方面要造就出成千上万胸怀大志、努力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才智和创造力等能动地外化于社会、为社会造福的人,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承上启下者。 社会化的类型 基本社会化或早期社会化 (early socialization)。它发生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即婴儿至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这寺时期,对个体而言是基本的但至关重要的社会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交际语言、认知技能和

社会学概论第五章-社会化

S o c i o l o g y o f H U S T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与其它的动物物种相比,人类是以不成熟或者说未完成的个体形式进入这个世界的。人一出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但在复杂丰富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变成了符合社会期望和要求并具有自己独立意识的人。归根到底,人正是在与周围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各种知识,形成了自己的各种态度、价值观以及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行为方式,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社会的产物。试想,一个从小在与世隔绝环境中长大的人,他能认识自己,理解他人,能与他人正常沟通吗?他能自觉遵守各种社会规范,保持与整体社会的一致性吗?本章将讨论这些问题,分析个人进入社会的条件、过程和特点,以此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一 社会化的含义 在诸多社会科学研究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化一词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生产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家务劳动社会化、养老保险社会化等。这是指人们某方面活动的集中化、统一化与标准化,是社会生活发展的一种趋势。而与此不同,在社会学中,社会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有着特定的内涵。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她)的社会化过程。许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备好了两个名字:一个男孩名与一个女孩名,名字的差 异体现了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刚出生的婴儿就背负着各种期望开始了他(她)的生物和社会成长过程。从咿呀学语到确立理想抱负,从不谙世事到人情练达,从家庭到学校到走向社会,从为人子女到为人夫妻再到为人父母,不同的生命历程,不同的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在人类社会的环境中接受塑造和影响,学习生存技能并学会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这种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1895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社会学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化这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试论述社会化理论 论文摘要: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论文关键词:社会教化个体内化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化任务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对社会化的概念,西方广泛采用的是霍兰德(E.Hollander)在其《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的解释:一个婴儿是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霍兰德认为,我们的社会化是作为获得特有的人类特征的手段而开始的,而实际上,我们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我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他的观点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而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则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一方面包括个体通过进入社会环境、社会体系,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包括个体的积极活动,积极介入社会环境,而对社会关系体系积极再现的过程。可见,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 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如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社会教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监狱、劳动教养所对违法犯罪者的改造和教育;另一类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大众传媒等对人的影响和教育,这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的。个体内化则是社会化的主体――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它往往始于简单机械的模仿或依从,然后逐渐被个体认同乃至内化。 社会化作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从人类开始对自身进行认识的时候,就已经纳入了更改思考的范围,心理学的大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化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弗洛伊德与“三个我” 弗洛伊德经典的“无意识”人格理论,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生物的我,它是个人在出生时以及一生中表现出来的自然驱动力的来源,包含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尤其是性冲动。自我是“我”中自觉的成分,也可称为意识我,它理智地试图在社会环境的需要与本我的自然驱动力之间求得平衡。“超我”即对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是对人格的审查和社会监控。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着一个中间角色,大多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社会化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社会化名词解释_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试题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幼师社会期末试题(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姓名一、判断题(每小题1 分,15 小题,共15 分)分数1、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又称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就是幼儿逐渐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2、个性和社会性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个性发展好的幼儿难以社会化,社会性发展好的幼儿缺乏个性。 ()3、同伴关系可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甚至大于家庭的影响。 ()4、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幼儿年龄小,没有反社会行为,只有亲社会行为。 ()5、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意识,以保证创设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有目的地组织教育活动,并随时注意自身态度、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6、社会情感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幼儿无忧无虑,只有积极情感,没有消极情感。

()7、开展社会教育时,教师一定要给幼儿实践的机会,要让幼儿发现、感受、练习、巩固,避免僵硬的说教或脱离幼儿生活经验感受的主观安排。 ()8、幼儿的自我意识,是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与环境因素、人际交往、参与活动等无关。 ()9、对幼儿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鼓励重在物质方面(如吃、穿、钱)才有实效,眼神、动作、表情等无声的表扬是无效的。 ()10、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又称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就是幼儿逐渐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11、相对发展幼儿智力的教育而言,社会教育对幼儿将来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所需能力发展的帮助不大。 ()12、一个人只要处在某个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中,他就必须适应、内1

论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举例说明人类行为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了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动力系统,并且获得明确的自我概念,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人类行为社会化也有了一些理解,同时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和相关的实例,以下通过对几个方面的分析阐释大学生行为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 一、家庭方面 尽管大学生已离家住校,但与家庭的亲情关系千丝万缕,其心理社会化依然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家庭因素依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课堂。 比如,父母的处事态度、生活方式往往对大学生的行为社会化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因血缘关系、权威及先入为主,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团结和谐、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则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其次是在经济上过于偏重子女。大学生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学费、生活费等还必须依赖家庭供给。有些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缺乏正确的引导教育,容易使子女养成不良的习惯和心理。 最后就是在培养目标上期望值过高。有些家长觉得自己错过了学习和成才的时机,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心切,因此,只要子女学习好,其它都可迁就。大学生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等心理,惟恐学业不好,不能成才而无法面对父母。 二、学校方面 大学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学生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不太健康,意志品质脆弱,很难成为个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是高校教育的理想境界,但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强调社会取向、他人取向,不重视大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无视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以超过他们年龄层次的行为标准来要求他们的言行,从而导致他们心理过度社会化。 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偏重于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作为一门必修课,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朋友之间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体归属感。即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因为同辈群体在年龄和某些社会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成员自愿结合,自由平等。相对父母、老师而言,大学生更愿与同伴交流,并以为同伴所接受为荣,心理上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归属感。二是群体认同感。即群体内的成员对事物的认知与评价具有一致性。即使群体认识是错误的,其成员也会保持一致,毫不怀疑。大学生具有高度的心理相容性,对同辈群体有较强烈的认同感,并时常进行直接的互动。三是群体支持感。当个体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和期待时,群体会赞扬和支持个体的行为。众多的相似性促成了大学生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属从众现象。由于同辈群体为非正式群体,缺乏内在和外在的有效约束机制,一旦群体内部分成员发生越轨行为,很容易相互感染,产生从众行为,引发集体越轨。 四、社会文化方面 文化覆盖面广,渗透性强,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