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解读

2017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解读
2017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解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中常见却易被忽视的疾病,危害巨大。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历经两版面世,为指导、规范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随着骨质疏松症的诊疗理念、药物不断发展,指南的更新呼之欲出。

睽违6年,201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终于问世。与旧版指南相比,新指南在理论内容上更完善,在实际操作中更实用,如一座崭新的灯塔,照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之路。

纵观新指南,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更新——

1流行病学:防治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骨质疏松性骨折为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新指南引用的最新流调数据令人忧心:

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近7000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人,目前估测我国患者人数已远超过以上数字。

201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约为269万例次,2035年约为483万例次,到2050年约达599万例次,其医疗费用将分别高达720 亿元、1320亿元和 1630亿元。另一方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仅为2/3左右,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尚不足 1/4。笔者深有体会的是,在基层医院,受检测设备、药品等因素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治率极低,防治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2发病机制: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失衡

新指南首次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进行阐明,弥补了旧版指南的不足。简单来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疾病,骨转换失衡,即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失衡是其的主要发生机制。新指南使用了下面这张图(图1),对发病机制作出高度概括,便于理解记忆:

注:RANKL:кB受体活化体配体;OPG:护骨素;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白介素;

PGE2:前列腺素E2

3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强调早筛查早防治

新指南参考2014年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NOF)制定的指南,对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包括不可控因素与可控因素,前者如种族(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白种人高于黄种人,而黄种人高于黑种人)、老龄化、绝经后等,后者包括不健康生活方式(钙/维生素D缺乏、过度饮酒、吸烟等)、疾病(胃肠疾病、内分泌疾病等)、药物(糖皮质激素、过量甲状腺素等)等,可以促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展。临床上要注意识别这些危险因素,做到心中有数,积极筛查,尽早防治,以免发生骨折。

除了危险因素的识别,还可使用工具对个体进行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风险评估。新指南推荐两种骨质疏松症初筛工具:最新版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表1)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表2)。后者特异性不高,且仅适合绝经后女性。

表1 版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表2 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

注:OSTA指数=[体质量(kg)-年龄(岁)]×0. 2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可计算患者未来10年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的概率。FRAX?工具在新旧指南均得到推荐。不同的是,新指南推荐了针对中国人群的FRAX?工具(图2),明确指出其适用人群为具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危险因素,未发生骨折且骨量减少者。另外,新指南建议FRAX?预测的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20%时,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建议给予治疗,相比旧版指南更具实用性。

4诊断与鉴别诊断:标准愈加完善

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思路是:

确定是否为骨质疏松症,同时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在新指南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比以前更完善,包括三种方法,一是“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测定的骨密度,二

是椎体和髋部脆性骨折无需依赖骨密度即可诊断,三是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发生的脆性骨折且骨密度测量符合骨量减少亦可诊断。

骨形成标志物(推荐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和骨吸收标志物(推荐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S-CTX)的测定有助于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对于前者,这些标志物水平往往正常或轻度升高,对于后者,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某些恶性肿瘤骨转移等,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肝肾功能、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血沉、性腺激素、25 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功能等均可酌情选做,以便鉴别诊断。另外,判断骨转换类型、监测药物疗效、监测病情进展等亦能用到上述骨转换标志物。

因椎体骨折无明显症状,故新指南还建议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人群中开展椎体骨折的筛查。胸腰椎X线侧位影像可作为判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首选的检查方法。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新指南呼吁关注骨质疏松症及骨折患者的心理异常状态,并给予必要的治疗,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5治疗:更完善更规范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基础治疗、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新指南在此方面更新完善较多,而且更规范。

在基础治疗方面,调整生活方式不再如旧版指南泛泛而谈,而是在膳食营养上具体推荐: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 8-1. 0 g/kg体质量,并每天摄入牛奶300 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同时建议上午11: 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30分钟。

■还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

■钙剂补充方面,新指南突出选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枸橼酸钙含钙量较低,但水溶性较好,胃肠道不良反应小,且枸橼酸有可能减少肾结石的发生,适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的患者。

■成人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调整为400 IU/d(旧版指南为200 IU/d);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维生素D缺乏者,推荐摄入量调整为600 IU/d(旧版指南为400-800 IU/d)。

对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使用,新指南给出明确适应证:

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或骨量低下且FRAX?预测的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20%时。对于该类药物,新指南纳入减少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和存活的RANKL抑制剂,治疗方案更完善。

鉴于长期使用双膦酸盐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新指南建议口服双膦酸盐治疗 5 年,静脉双膦酸盐治疗 3 年,应需考虑药物假期,对骨折风险进行评估,如为低风险,可考虑实施药物假期

停用双膦酸盐; 如骨折风险仍高,可以继续使用双膦酸盐或序贯其它药物。除了疗程建议,新指南建议钙和维生素D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而在使用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骨形成促进剂18-24个月后应停用序贯骨吸收抑制剂。

新指南还建议将骨质疏松症这类慢性疾病实施分级诊疗,也是一大亮点。

综上,新指南是一部详实的临床诊疗规范,值得学习和应用。

作者丨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徐乃佳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 ,10(5):413-443.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1).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 ,4(1):2-17.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鉴别诊断: 骨软化症:即成人的佝偻病。病因为维生素D和钙、磷缺乏。一般表现为:骨质软化,骨样组织增生,骨骼变形。早期临床表现:腰酸腿痛、行动不便、骨骼压痛,偶有抽搐或麻木,骨质疏松、骨骼变形,并可出现骨折或假性骨折或成人的青枝骨折、骨盆X线片常呈三叶形上口。椎体受压而成楔形骨折或双凹形变形。 骨硬化症:是极为罕见的一组以骨密度增加和骨骼成型异常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可表现为全身性骨骼硬化,骨质致密并失去原来的结构。该病骨致密、脆性高、易骨折。可伴贫血、眼萎缩及耳聋等。男性发病稍多于女性。往往因骨折或其它情况作X线检查时才发现。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恶性(幼儿型)及良性(成人型)两种,前者常为死产或出生后死于贫血,预后差。 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由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骨代谢病。简称肾性骨病。表现为钙磷代谢障碍,酸碱平衡失调,骨骼畸形并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方面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软化、纤维囊性骨炎、骨硬化及转移性钙化。幼年可能引起生长发育障碍。 畸形性骨炎:病因不明的慢性骨病。主要特征为进行性骨骼增厚、变形,可并发病理性骨折、脑或脊髓神经受压症状及恶变。好发于40岁以上。大多数病例发病早期无临床症状,多在摄x线片时意外发现。任何骨都可被累及,最常见的部位依次为骶骨、腰椎、股骨、颅骨和胸骨。实验室检查可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增加。

影像学检查特征为骨质疏松,继有新骨形成,新骨呈海绵型和无定型两种,以海绵型多见,骨皮质为海绵结构所替代,骨髓腔与皮质界限不清;无定型者骨密度增高,结构异常,皮质增厚。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素(PTH)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泌尿系结石、高血钙和低血磷等。血PTH浓度是诊断本病一个直接而敏感的指标,骨密度一般降低。X 射线特征性骨改变多见于头颅、牙硬板、手和骨盆等部位。腹平片可有泌尿系结石和肾钙化。可伴类似抑郁的精神症状。 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的恶性肿瘤。骨肿瘤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贫血、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局部疼痛和压痛为最常见,可与肿块同时出现或先出现,开始疼痛轻微,呈间歇性钝痛,继而变为持续性剧痛。浅表部位可触及骨膨胀变形及软组织肿块,皮肤呈暗红色,紧张发亮,皮温增高,短期内形成较大肿块,功能障碍,骨骼畸形及病理性骨折等。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诊断标准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指标主要是:低能量外伤后出现的骨折(脆性骨折)及/或测量骨密度数值下降。 国内、外用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及分级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干预的疗效监测与评估专家意见

作者单位: 1.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100730北京,北京协和医院; 3.200040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医院; 4.200233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5.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6.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7.110004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8.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9.300052天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0.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11.050051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2.710054西安,解放军第323医院;13.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4.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15.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6.350005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7.350001福州,福建省立医院;18.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9.215004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0035北京,北京积水潭医院 通信作者:廖二元,E- mail :eyliao@21cn.com 【编者按】 本刊于2011年4卷1期刊发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关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一文 [1] ,该文被多方引用,起到了应有作用及良好影响。该指南 “(三)抗骨质疏松药物临床关注问题”一节中,给出了干预疗效监测注意事项的原则意见,即(1)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依从性;(2)在判断药效时,应充分考虑骨密度测量和骨转换标志物检测的最小有意义变化值;(3)在用药后骨密度及骨转换标志物发生有意义变化时间的明显差别。 关于疾病的防治指南,对每一主要项目的关注点及所提规范或建议,均是基于循证医学给出的原则性意见,疗效监测指南也不例外。但随时间推移和学术进步,加之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及科学总结,对骨质疏松的疗效监测和评估已引起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这关乎每一位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的切身利益。为此,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廖二元教授主持下,学会常委们群贤毕至,集思广益,撰成下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干预的疗效监测与评估专家意见”一文,该文充分体现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何正确干预、细致监测及科学评估的患者第一、与时俱进及细节耕耘的思想,希望该文的刊出,能与指南一起对业界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发挥重要推动作用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 。 DOI :10.3969/j.issn.1674-2591.2015.01.001 ·专家共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干预的疗效监测与评估专家意见 廖二元1,徐苓2,朱汉民3,夏维波2,章振林4,余卫2,林华5,金小岚6,王以朋2,付勤7 , 刘建民8,朱梅9,吴文10,李玉坤11,李明全12,沈霖13,陈林14,陈德才15 , 林建华16,侯建明17,唐海18,徐又佳19,程晓光20,袁凌青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 ,大部分患者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症状,直至出现脆性骨折,最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诊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初次骨折的发生或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1-2] 。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才可以显著降低临床或影像学骨折的发生率。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目的认识不足,患者不依从治疗的情况非常普遍 [3] 。据 统计,美国1年内骨质疏松症患者终止治疗率达 · 1·CHIN J OSTEOPOROSIS &BONE MINERRES Vol.8No.1March 20,2015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 试行)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 组长:刘忠厚 副组长:杨定焯 成员:朱汉民 王洪复 张柳 秘书:张柳(兼) 唐海 赵燕玲 主件 一、诊断原则 诊断骨质疏松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在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同时,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可参考病史、生化和骨折进行综合考虑。 二、基本手段 11判断骨密度减少尽可能以骨矿含量和脊椎X 线片相结合,本标准目前主要以DXA (双能X 线吸收法)为手段制定,不排除多种方法的应用。 21尚无骨密度仪的单位,可以用X 线片初步诊断骨质疏松,一般常用脊椎,也可以用股骨颈、跟骨、管状骨X 线片。 三、用骨矿含量诊断及分级标准(主要用于女性成人、男性参照执行) 11经本次会议讨论,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 HO )的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以种族、性别、地区的峰值骨量(均值为M )为依据: >M -1SD 正常 M -1SD ~2SD 骨量减少 M -2SD 骨质疏松症(根据诊治的要求分为轻、中二级)M -2SD 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21参考日本1996年改动版的标准,自己尚未作峰值骨密度调查,亦或自己作了一些调查,但SD 不便应用时,可用骨量丢失百分率(%)诊断法。 >M -12% 正常 M -13%~24%骨量减少 M -25% 骨质疏松症(根据诊治的要求分为轻、中二级)M -25%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四、X 片诊断要求 11照片质量:除跟骨仅照侧位片外,其他部位骨结构应照正位片。照片的清晰度、对比度、细致度较高,软组织、骨组织层次结构清楚。 21脊椎骨密度估计,建议用下列方法:I 度 纵向骨小梁明显;II 度 纵向骨小梁变稀疏;III 度1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9年2月第5卷第1期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脊柱时,称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脊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发部位。(附:诊疗流程与诊疗指南、PVP技术规范) 一、OVF诊疗流程

二.OVF诊治指南 (一)临床特点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 1.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2.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 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

《临床诊疗指南》定稿

《肝包虫病临床诊疗指南》 肝棘球蚴病(肝包虫病) 〔概述〕肝棘蚴球病(hepatic echinococcosis)又称肝包虫病(hepatic hydatidosis)是流行于世界畜牧业发达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对人体构成危害的主要有两种包虫病类型,即由细粒棘球绦虫(亦称犬绦虫)虫卵感染所致肝囊性包虫病(hepatic cystic echinococcosis,HCE)约占97%和由多房棘球绦虫(狐、狼绦虫)虫卵感染所致的肝泡性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约占3%。分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中东地区,中欧地区及北美阿拉斯加和日本北海道,中国西部属包虫病高发地区。 狗是犬绦虫的主要终末宿主,而羊、牛、马、人是中间宿主。犬绦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人误食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成六钩蚴脱壳而出,穿肠粘膜小静脉进入门静脉血流,首先在肝脏(约占75%)寄生,部分可随血流到肺脏(约占20%),通过肺循环进入体循环可播散至全身(腹腔、脾、肾、脑、骨、肌肉、眼眶等)寄生并发育成包虫,多脏器多发约占8%-10%。包虫囊肿病理形态结构分为内囊和外囊,内囊为包虫的本体,其内层是较薄的生发层,可产生原头节和生发囊,外层是白色透明状多层角质层,状似粉皮样。外囊则由于肝组织的免疫防御反应在内囊周围形成一层纤维包膜,病程久时外囊肥厚并常发生钙化。 〔临床表现〕可有流行病史或过敏反应病史,儿童及青年为好发年龄。早期无明显症状,包虫增大产生压迫症候群:即上腹部胀满感,肝顶部巨大包虫使膈肌抬高,影响呼吸;肝门部包虫可压迫门静脉和胆道,引起梗阻性黄疸、脾肿大和腹水;肝左叶包虫压迫胃导致胀满不适。主要并发症是包虫破裂和包虫感染。各种外力所致包虫破裂最为常见,腹痛和腹部包块骤然缩小或消失,常伴有皮肤瘙痒,荨麻疹,腹膜炎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突发过敏性休克。包虫破裂原头节随囊液播散种植形成多发性包虫病。包虫囊破入肝内胆管可表现为类似胆石症征象;囊皮或子囊阻塞胆道可继发感染,表现为胆管炎的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严重者可演变为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包虫并发感染多因囊肿形成胆漏后继发细菌性感染,临床表现为肝脓肿,因纤维外囊较厚故中毒症状相对较轻。肝顶部包虫感染可穿透膈肌破入肺内形成胆管—包虫囊—支气管瘘。 〔诊断要点〕 1、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史或过敏反应史。 2、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可显示囊肿部位、大小和形态结构,囊肿的“双层壁”或周边“弧形钙化”是包虫囊肿的特征性影像。X线亦能显示肝包虫囊肿外形和周边“弧形钙化”囊壁影,是肺包虫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此外,CT和MRI在包虫病的定位分型及大血管相互关系方面具有特殊的影像诊断价值。 3、免疫学检查:包虫病人的抗体检测是免疫学诊断的主要方法,常用方法有: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间接血凝法(IHA),点免疫法(Dot-ELISA),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等,目前趋向于使用包虫病组合抗原(含2-4种粗制和纯化抗原)以兼顾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90%以上,已完全替代已废止使用的Casoni 试验(包虫病囊液皮内试验)。此外,夹心ELISA法检测人体循环抗原,补体结合试验等虽然诊断敏感性较低,但其诊断特异性和免疫随访仍具有一定价值。 〔鉴别诊断〕 1、肝囊肿: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征,并可借助包虫病免疫试验加以区别。 2、细菌性肝脓肿:无包虫特异性影像,其脓肿坒相对较薄且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3、肝右叶包虫囊肿还应与右侧肾盂积水,胆囊积液相鉴别,除影像学特征外免疫检测是主要鉴别方法。

中国创面诊疗指南主要内容

中国创面诊疗指南主要内容 《中国创面诊疗指南》主要以国内2004年1月1日—2014年5月1日正式发表的论文为文献依据,以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和推荐级别为证据级别和推荐意见级别,对创伤性溃疡创面、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压迫性溃疡创面、动脉性溃疡创面、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急性创面及其他创面的诊疗进行了文献复习、讨论等,形成了共187条推荐意见。其中A级推荐占2%、B级推荐占49%、C级推荐占37%、D级推荐占12%。 本书共有5个A级推荐,分别是:(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DFU患者溃疡愈合率,降低高位截肢率,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2)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有助于促进DFU愈合。 (3)毫米波照射可有效促进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伤口愈合,缩短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愈合时间。(4)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能促进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和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5)生肌玉红膏可通过祛除创面坏死脓腐、改善创面渗出液的状况及促进肉芽生长而促进创面愈合,但生肌玉红膏是传统中医外科用药,其临床疗效需进一步验证。 高压氧治疗的证据来源部分是对国外文献的荟萃分析,实质上还是以国外文献为主。国内也有许多医院用高压氧治疗DFU,疗效明确。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毫米波照射和重组人GM-CSF促进溃疡创面愈合比较明确。生肌玉红膏尽管多中心研究有效,但主要是在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验证的,还需要扩大临床验证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本指南依据的文献都是2004年后发表的,如果将1998年付小兵等[1]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作为国内文献的A级推荐,bFGF用于烧伤、手术创伤、供皮区创面及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促修复也是安全有效的。 B级推荐主要是针对创面使用的技术和外用药等,分别为负压创面技术、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百克瑞)、各种生长因子、清创(含超声清创)、各种功能性敷料、手术、中药、减压、各种理化治疗(含高压氧)、生物治疗等。以上各种技术和外用药都是在特定的附加条件下(如针对不同病因的创面、不同时期的创面)发挥作用,因而推荐为B级。如血管性溃疡需要在血运改善后应用各种技术或外用药治疗,以显现效果。作为B级推荐理应有更多、更翔实的证据,从事创面治疗的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当地的客观情况采用。比如,在浙江省,功能性敷料在烧伤和溃疡清创术中的应用费用是可以医保支付的,这样就可以较多使用功能性敷料(主要是湿性敷料),从而更有利于创面愈合。 由于篇幅关系,C级和D级推荐在此省略。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级别低不等于不重要,其原因为循证医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有些研究伦理不通过,有些研究设计非常困难。当然,C级和D级推荐也更说明在应用的同时,需要做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验证。 《中国创面诊疗指南》制订的背景是,国际创面指南较多,但是部分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发病率高,病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各地由烧伤外科转变或衍生的创面中心或者由其他学科包括内分泌科、护理学科、整形外科、骨科、创伤科等派

皮肤科 脚湿气病(足癣)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脚湿气病(足癣)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试行,1995年)。 (1)趾间浸渍,覆以白皮,常伴恶臭。或足跖、足缘群集水疱,干燥脱屑。或足跟、足缘甚至整个足跖皮肤肥厚、干燥、皲裂。自觉剧痒,夏季尤甚。 (2)足部多汗者易患本病。 (3)真菌培养或(和)镜检阳性。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必备条件: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 辅助条件: (1)水疱型:起病较急,夏重冬轻。足心和趾间成群或散在厚壁小水疱,瘙痒剧烈。 (2)丘疹鳞屑型:多见于趾间,以丘疹脱屑为主。可剧烈瘙痒,也可无任何症状。 (3)浸渍糜烂型:趾间糜烂、浸渍发白。遭到破坏的角质层容易刮除而露出红斑糜烂基底面。不同程度的瘙痒。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恶臭。 (4)角化过度型:多见于病程过长者,累及整个足跖甚至向足背蔓延。角质增厚,脱屑,干燥,冬季足跟及足缘可伴皲裂。 (5)混合型:具有以上四型中两型或两型以上者。 (二)证候诊断 1.湿热下注证: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淫成片,瘙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 2.血虚风燥证: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不流水。舌红苔薄,脉细。 二、治疗方案 脚湿气病(足癣)的中医治疗以外治为主,以清热燥湿杀虫为治法,可选择具有上述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不同制剂进行外治。对全身证候明显者,医生评价后有必要时可配合内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一)外治法

1.外洗或浸泡:复方香莲外洗液(丁香、藿香、黄连、百部、龙胆草);或苍肤洗剂(苍耳子、地肤子、百部、枯矾、蛇床子);或丁黄洗剂(黄柏,丁香,枯矾,茵陈蒿,黄精)水煎成药液至1000ml,浸泡患足30分钟,每天1次,连用3~4周为1个疗程。可用于各型脚湿气病(足癣)。 2.醋泡方:皂角、大枫子、地肤子、蛇床子、苦参、明矾放盆中,用食醋1 50Oml 浸泡48小时,即可应用。每天晚睡前,将患部浸入药液中1~2小时(药液加温到40℃左右,自感舒服为度),连泡1O天为一疗程。 3.对于浸渍发白型足癣可用上述中药做成药散外扑,外扑患处每日1~2次。手足汗较多的患者尤为适用。不宜用于有糜烂及渗液的皮损。 4.对于浸渍糜烂者,可用上述中药做成油剂或消炎散(大黄、黄柏、黄连、乳香、没药)香油剂,局部外涂,一日一次。 5.水疱型可选用土槿皮酊外搽患处,每天2次;对于红斑鳞屑型、角化型足癣可选用土槿皮酊凝胶。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祛湿解毒。 推荐方药: ①银地土茯苓汤加减。金银花、生地、土茯苓、茵陈、鱼腥草、紫草、石膏、苦参、白鲜皮、薏仁、白花蛇舌草、甘草等。 ②萆薢渗湿汤加减。萆薢、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等。 中成药:四妙丸等。 2.血虚风燥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 推荐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生甘草等。 中成药:湿毒清、润燥止痒胶囊等。 (二)护理 1.注意保持足部干燥,勿与他人共用洗脚盆、浴巾、鞋袜等。鞋袜宜干爽透风,并经常洗涤,曝晒。 2.食醋加温开水等量,每天浸泡足部,要没过足面,每次20一30分钟,泡完后,让其自然干燥。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 0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一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二、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内容: (一 ) 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二 ) 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人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三、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一 ) 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概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讨论稿)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1 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 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2001 年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 骨强度反应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 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Ⅰ型)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 ~10 年内;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而特发性 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没有明确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显著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叫脆性骨折) ,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2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内容: 2. 1 不可控制因素 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 、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 2 可控制因素 低体重、药物(皮质激素等) 、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缺乏、vit 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 ,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 3 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片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3. 1 疼痛 患者也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加重或活动受限, 严重时翻身、起坐行走都骨痛难忍。 3. 2 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肺功能和消化道功能等。 3. 3 骨折 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骨质疏松性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 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4 诊断 因目前没有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故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 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

2019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

2019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1]。骨质疏松症典型症状表现为骨痛、肌无力、脊柱变形、身材缩短及骨折等。临床上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包括两方面,即确定是否为骨质疏松症和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主要基于骨密度测量结果和/或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为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基本需要,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重要的环节,常需要足疗程。 一、定义与分类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1]。 骨质疏松症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1]。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本指南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二、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 (一)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与可控因素,后者包括不健康生活方式、疾病、药物等。 1.不可控因素: 主要有种族(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高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 2.可控因素: (1)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体力活动少、吸烟、过量饮酒、日照减少、营养不良等。 (2)影响骨代谢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腹泻、吸收不良、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卒中和慢性心、肺、肾疾病等[1]。 (3)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肿瘤化疗药物和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二)跌倒及其危险因素

【继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疾病诊疗指南解读

1、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2018)中管理的人群是()a A、辖区内18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 B、辖区内16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 C、辖区内50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 D、辖区内24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 E、辖区内28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 2、下列有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描述错误的是()b A、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 B、试验过程中,受试者必须绝对卧床 C、糖水在5min之内服完 D、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E、儿童给予每千克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 3、下列中不符合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的是()c A、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B、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C、年龄≤20岁 D、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E、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 4、下列有关毛细血管血糖检测规范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在紧急时,可在耳垂处采血 B、用9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 C、使用后的针头应置专用医疗废物锐器盒内 D、皮肤穿刺后,弃去第一滴血液,将第二滴血液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 E、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 5、下列不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WHO1999)的是()a A、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a B、无典型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或葡萄糖负荷后2h血浆葡萄糖以确认 C、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且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a E、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0mmol/La

1、下列关于体股癣和甲真菌病的诊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应针对病原菌进行抗真菌治疗 B、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C、外用抗真菌药物是体股癣治疗的首选 D、酮康唑、咪康唑是指南推荐的体股癣局部治疗药物 E、伊曲康唑是指南推荐的甲真菌病系统治疗药物,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 2、下列关于手足癣分型诊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水疱型可选择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 B、水疱型可选择溶液 C、间擦糜烂型可先用粉剂,再用乳膏 D、鳞屑角化型可选择乳膏、软膏 E、临床上往往几种类型可同时存在 3、下列属于诊断浅部真菌病的金标准的是()b A、组织病理 B、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 C、皮肤镜 D、伍德氏灯 E、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4、下列关于手足癣诊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有()e A、无实验室检查条件,仅凭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应选择广谱抗真菌药,局部治疗药物如酮康唑,系统治疗药物如伊曲康唑 B、局部治疗时,可见感染部位以外也应治疗 C、鳞屑角化型手足癣及皮损泛发的患者可考虑给予口服加外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D、外用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一般为每日1~2次,疗程2~4周,治疗应坚持足量足疗程 E、症状缓解后即可停止用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清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是手足癣的治疗目标 B、抗真菌散剂(如咪康唑散)洒于鞋、袜内,可有效预防足癣复发或再感染 C、咪康唑具有抗革兰阳性菌的作用 D、皮肤癣菌不会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之间传播 E、注意个人卫生,减少与传染源接触是预防浅部真菌病的主要手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北京协和医院 夏维波

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解析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夏维波 一、骨质疏松症的概念 在1994年WHO的定义中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在2001年美国NIH对骨质疏松症的概念做了修订,定义为一种以骨强度降低致使机体罹患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所谓骨强度,就是骨骼的抗骨折的能力,反映骨密度与骨质量的总和。 骨质疏松症患者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常被称为寂静的杀手,或窃骨大盗),也有部分病人出现骨骼疼痛、体型改变以及骨折等。 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WHO推荐的诊断方法为: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下图为双能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仪及模拟的骨密度曲线,骨密度曲线上方的蓝色代表正常范围,红色代表所测病人的骨密度。骨密度的判断与实测值及T级峰相关。

WHO制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为: 正常骨量:骨密度在 -1.0SD 以内(T-score > -1.0)。 骨量减少:骨密度介于 -1.0 - 2.5SD 之间(-1.0 ≥ T-score ≥ -2.5)。 骨质疏松:骨密度 < -2.5SD(T-score < -2.5)。 严重的骨质疏松:骨密度 < -2.5SD 合并脆性骨折。 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流程 对于骨痛、脆性骨折、身材变化的患者,临床上常视为骨质疏松症的可疑病例对其进行骨密度的测定。如果结果显示骨量正常,则基本可排除骨质疏松症;但是低骨量并不等于骨质疏松,对于骨量低下,甚至T-score < -2.5的患者,也不可立即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还需要认真作鉴别诊断。 总结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流程如下图:

骨质疏松防治指南DOC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一、危险因素 1.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二、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烧伤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烧伤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治疗手段的进步,修复创面、挽救生命已不再是烧伤治疗的惟一目标,预防和减轻畸形、恢复功能、改善外观、帮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烧伤康复的理念及技术正逐渐为众多烧伤治疗单位所接纳。 为规范烧伤外科专业康复治疗的形式和内容,经借鉴国外烧伤康复治疗经验,并基于对全国39家烧伤治疗单位开展康复治疗情况的调查结果[1],以欧美烧伤康复治疗指南[2]为蓝本,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初步拟定适合我国当前医疗环境的烧伤康复治疗指南。希望以此为起点,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对该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逐渐形成适合国内医疗模式的烧伤康复治疗指导规范,让烧伤患者从中受益。 1 烧伤康复治疗的目标 近期目标:维持并逐步增加未受伤及受伤部位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减轻水肿、疼痛,改善肌力、耐力,预防挛缩,减少瘢痕增生。 长期目标:改善关节肌肉力量以及ROM,提高运动能力、灵活性、协调性,逐步恢复身体转移、行走能力。

可参照的离院标准:能独立完成站立、行走、就餐、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实现基本自理。 终极目标:实现烧伤患者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回归。通过康复治疗,使患者尽可能回归到伤前的生活状态:(1)拥有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能力(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相应的学习、工作能力;(2)更好的外观;(3)良好的创伤后心理适应[3]。 2 烧伤康复治疗关注的问题[4,5] (1)因制动造成的肌肉萎缩以及肌力、耐力、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下降; (2)因制动所致关节周围纤维组织沉积、增生引起的软组织粘连、关节ROM 下降;(3)因瘢痕增生或制动后瘢痕、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挛缩造成的关节僵硬、畸形;(4)因制动造成的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与压疮风险的增加;(5)烧伤创面、感染创面、肢体肿胀的辅助治疗;(6)因烧伤造成的皮肤色素异常、瘢痕增生所致外形改变;(7)烧伤后伴随的躯体不适如感觉异常、疼痛、瘙痒、睡眠障碍等的辅助治疗;(8)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9)烧伤后治疗结局的追踪与随访;(10)因关节ROM下降或肢体残障造成的ADL、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下降;(11)因烧伤造成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工作、学习、交往、家庭等方面。 3 烧伤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ICD–10:M80–M8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骨痛和/或脆性骨折史。 2.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髋部):降低超过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T值≤-2.5)。 3.影像学提示有骨质疏松。 4.应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疾病。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 (2)基本骨营养补充剂(钙剂、维生素D类)。 2.药物治疗。 (1)抑制骨吸收药物。 (2)促进骨形成药物。 (3)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双重作用的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80-M8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沉、24小时尿钙、磷、血气分析; (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4)胸、腰椎、骨盆及可疑骨折骨骼X线检查; (5)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足癣治疗指南

足癣治疗指南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根据足癣皮损表现可以分为水疱型、趾间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根据感染部位分为趾间型、足跖型和混合型,其中以趾间型最为常见。 2.实验室检查 取材应刮取皮损边缘的鳞屑或水疱壁,标本量应足够。 1.真菌镜检:在镜下见到菌丝或孢子即为阳性。 2.真菌培养:用于鉴定致病菌以及鉴别诊断。 二、治疗方案选择 应根据致病菌种类、临床分型和患者的基本情况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足癣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唑类、丙烯胺 类、硫脲类、吗啉类、吡酮类等。其中丙烯胺类和唑类药物临床应用 最广。 1.局部治疗 药物剂型包括乳膏、溶液、凝胶、喷雾剂和粉剂等,应根据皮损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常用唑类药物有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 唑和联苯苄唑等,用法为每日1~2次,疗程至少4周,真菌学治愈率 为60%~91%;丙烯胺类药物包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和萘替芬,用法 为每日1~2次,疗程至少2周,真菌学治愈率为62%~100%。其他治疗 足癣的外用药物包括吗啉类(如阿莫罗芬)、吡咯酮类(如环吡酮胺)、 硫脲类(如利拉萘酯)等。此外,一些角质剥脱剂也有一定的抗真菌作 用,如水杨酸、雷锁辛等。某些中药制剂如土槿皮酊等也被用于临床。 单纯外用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初发或病灶局限的足癣患者。 2.系统治疗 适用于局部治疗效果欠佳、反复发作、鳞屑角化型、受累面积较大、伴有某些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及不愿接受局部治疗者。 研究显示口服特比萘芬250/d,1~2周治疗足癣,12周时真菌学治愈

率为89.3%;伊曲康唑400/d冲击治疗1周亦有效,真菌学有效率为 56%,氟康唑治疗足癣的资料较少。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安全性已被 国内外众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但对某些特殊人群应参考说明书使用。 3.外用药加口服药联合 治疗由于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都各具局限性,外用抗真菌药物加口服抗真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在临床上日益受到推崇。国内的一项中重度足癣的单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究显示,口服特比萘芬250/d共1周加外用特比萘芬乳膏1周治疗组(简称“1+1”联合治疗方案),其疗效和安全性等同于口服特比萘芬250/d共2周组,但起效快于后者,而且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外用特比萘芬2周组和联苯苄唑4周组。研究显示:联合治疗方案(“1+1”),在缩短疗程、减少费用、提高依从性和疗效、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示出优势。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依从性差者。当足癣合并细菌感染时,应首先抗细菌治疗,局部皮损按湿疹治疗原则处理,细菌感染控制后再行抗真菌治疗。如病原菌明确为念珠菌感染,应首选唑类药物进行治疗。 三、预防 足癣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良好的健康教育对预防足癣、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注意个人卫生,如自用拖鞋和浴巾。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注意公共卫生。积极治疗癣病,对自身其他部位的癣病(特别是甲癣),以及家庭成员、宠物的癣病需要同时治疗。

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附件2 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1996)。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 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与中医学医籍中记载的“骨痿”“骨痹”“腰背痛”等近似。中年之后,烦劳过度,耗损肾阴,水不胜火,虚火内盛,二者互为因果,终致虚者愈虚,盛者愈盛,肾精匮乏,髓无以生,骨失所养而发骨痿。腰为肾之府,腰痛的病因虽多,但终与肾虚有关。可见与骨质疏松症相近的骨痿、腰痛等症,其本皆为肾虚。至于疼痛的原因,中医学认为“不通”和“不荣”均可引起疼痛,肾阴亏虚,骨失濡养,虚火内盛,灼伤脉络,可致疼痛;肾气不足,鼓动乏力,

气虚血瘀,闭阻经脉,亦可引发疼痛。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有肾阳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瘀气滞证。 考虑到骨质疏松症的疗程较长,在立题之初,应遵循中医药学理论,充分考虑长期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组方合理,方证相应。 本指导原则旨在用于指导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的设计。由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各有不同,临床表现、证候类型、治则治法等有一定区别,因此,临床试验应作为两个病种分别设计和观察。 本指导原则所提出的要求,只是药品监管部门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和认识,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除了药品监管法规和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内容以外,其他不要求必须强制执行。如果申请人能够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临床试验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也同样获得认可。同时,随着医学科学和医疗实践的发展,疾病诊断、治疗的手段会不断改进,临床试验的要求也会随之更新,因此,本指导原则也会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在更加科学、合理和方法公认的基础上,及时更新修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指导原则不能代替申请人根据具体药物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现药物作用特点的临床试验设计。申请人应根据所研究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定位,在临床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学科进展以及临床实际,并遵照药物临床试验质—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