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翻译理论之适用性研究

外国翻译理论之适用性研究
外国翻译理论之适用性研究

外国翻译理论之适用性研究

On Relevance of Overseas Translation Theories

摘要:本文从分析四篇硕士毕业论文入手,探讨了当今中国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外国翻译理论的适用性问题。论文认为,如何正确恰当地运用外国翻译理论关系到学风教风的建设,必须加以重视。论文从不读原著、态度不正、指导不力、缺乏创新精神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适用性欠佳的根源,并举出例证提出了改进的办法。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four M.A. degree theses, discusses the relevance of overseas translation theories to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he writer argues that the 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overseas theories affects, ultimately, the wa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merits close attention. The paper traces the root-causes of the inappropriateness of theory application to reading no monographs in the original, incorrect attitude, lacking proper tutorial guidance and absence of enterprising spirit, and it also offer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in this field

关键词:适用性,外国翻译理论,原著,创新精神

Keywords:relevance, overseas translation theory, monograph in the original, enterprising spirit,

自从国门打开之后,我们引进了不少国外的翻译理论。广大翻译工作者以及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外语院系的师生学习外国翻译理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可喜现象,它必将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推动我国翻译研究不断地走向深入。

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认真阅读学术刊物上刊载的有关翻译的文章,为某高校的学报审稿,也不时接受有关高校邀请,参加专攻翻译的博士、硕士的毕业论文答辩。在阅读翻译研究论文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如何准确的引用外国翻译理论的问题是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笔者觉得这个问题关系到提高我们高校研究生(不光是翻译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教风、学风的建设,关系到如何在借鉴引进的过程中创新。千万不可等闲视。而必须给以密切的关注。

最近笔者应邀参加了两个学校五篇硕士(同等学历)毕业论文的答辩,除开一篇是研究文学的以外,余下四篇选的都是翻译研究的题目,而且每篇都引用了大量的外国翻译理论作为论文的立论基础,读后有了一些切身体会,不吐不快。下面想结合这四篇论文,对事不对人的就外国翻译理论的适用性的话题做一番探讨,并“借题发挥”,想就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才能学好外国翻译理论,应该怎样借鉴外国翻译理论,以及如何在引进过程中创新等,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头一篇论文的题目叫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Numbers in the Tang Poems —the Realization of them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唐诗中数字的文化内涵以及在英译中的实现》。

①选题很有新意,文章写的也不错。作者的主要论点是,唐诗中的数字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应该尽可能地在译文中予以保留。请看他的译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认为,许渊冲的译文: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没有把原诗中的数字译出,损失太大,因此作者建议改译为:Widen your view hundreds of miles/ By going up one flight of stairs。显然,论文作者看到了诗词翻译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如何保留原文的形象(image)。当然翻译诗词,还需要考虑如何再现原诗词的韵律、韵脚等问题,由于作

者的侧重点所限,后者文章中没有深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竟然引用了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有名的“动态对等”的论点。这真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只要是把奈达的一本《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的读者都知道,“动态对等”的精髓是改变原文形式,而作者的观点集中到一点恰恰是保留原文的形式。奈达提出的四个语义单位、七个核心句、五个逆转换步骤的理论,甚至可以说整个一本《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统统都是围绕着为什么要改变原文形式以及如何改变原文形式来展开的。真不知道奈达的理论如何用以指导诗词的翻译。也许有人会诘问:我与奈达最后要达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啊,我们追求的都是读者反应的一致啊。但是,一个重要的翻译术语往往是和一个翻译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目的与手段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同样是读者反应对等,瞿秋白也讲过类似的话,大家都知道,瞿秋白是主张直译的。论文作者若是真的喜欢“动态对等”这个翻译术语,笔者建议,在这儿倒不如引用瞿秋白的理论,来得更加有说服力一些。当然,这决不是说,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就不能用了。如果你研究的是应用文体如广告之类的翻译,奈达的理论还是非常适用的。另一种办法是照引奈达的术语不误,但同时说明你的理论与奈达理论不一样的地方。这样你就进入了创新的阶段。好多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正是这么做的。这点我们留待后文详述。

第二篇论文谈的是口译研究,题目叫做Employment of the Relevance and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Major Steps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在分段口译的主要步骤中运用关联翻译理论》。②作者是一位有多年实际经验的口译工作者。论文谈了译者如何进行记忆以及如何做好笔记。有实践有理论,未见有不妥当的地方。问题出在第一部分,作者想引用关联翻译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显而易见,作者并没有把理论吃透。具体表现在一个重要的概念“context”的理解上面。在关联翻译理论中,context是个心理学术语,是某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的总和。一个相关的术语cognitive environment指的是一个人通过各种途径储存在大脑里的世界知识。作者尽管想引用关联理论,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对于context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阶段。他在论文中一会儿说,所谓的context “实际上”指的是“交际所需要的环境(context)。一般来说context包括认知环境(cognitive context),交际环境(communicative context)与语言环境(linguistic context)”。一会儿又说“具体的环境(context)包括交际环境(communicative context)与语言环境(linguistic context)”。这儿作者把关联翻译理论赋予context这个术语的特殊含义抛到了一边,将三个“交际所需要的环境”context 混为一谈。而且没有明确地说明这究竟是作者有意识地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的补充扩展,还是作者实际上没有弄明白关联理论,是对关联理论的一种任意发挥。作者还说口译的目的是争取作到“最佳关联”。这就更加没有根基了。在关联翻译理论中,“最佳关联”指的是人类在交际过程中进行推理的一种心理常态,即总想用最小的力气(minimum processing effort),去换取交际中最大的语境效果(maximum contextual effects)。所以关联翻译理论又因此被称作“最大最小理论”(minimax theory)。笔者见到的这篇论文统篇只字未提minimum processing effort 一词,却大谈最佳语境效果。作者实际想说的是,在口译中应该注意具体的语言环境,注意交际的上下文,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取得最好的翻译效果。可以坦率地说,这些和关联翻译理论根本就沾不上边。仅仅为了增强理论力度,强拉硬拽拼凑几个外国翻译理论的术语,实际上是帮了倒忙。

第三篇论文的题目叫The Position of Translation in the Chinese Polysystem—The Influence of Ideology on Translators and their Translation《翻译在中国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意识形态对译者及其翻译的影响》。③论文列举了中国翻译的四个高潮,并试图用多元系统理论和列夫威尔的赞助人、意识形态以及诗学对翻译的影响等两个方面,对这四个翻译高潮进行分析。首先一个问题是,上述两个理论都是在比较文学的范畴内提出的,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学翻译,而文中所涉及的中国历史上的这几次翻译高潮,有涉及佛经翻译的,有涉及科技翻译的,

也有涉及人文科学翻译的,并不完全是文学翻译。这样,人们就自然会对这些理论的适用性问题提出疑问。另外,多元系统主要关心的是文学翻译在社会上的地位,比方文学作品经过了翻译,究竟是翻译呢还是译入语文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红楼梦》翻译成了英文,究竟是经过了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呢还是英国的文学作品。这种理论同论文所涉及的中国的翻译高潮,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用在这儿有点儿勉强。从论文的内容分析,作者主要想探讨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翻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试图揭示翻译与当时当地的政治文化的密切联系。实际上,在寻求理论支持的时候,只要运用列夫威尔一种理论就绰绰有余。没有必要非得把多元翻译捎带上。画蛇添足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最后一篇论文的内容是对于杨必翻译的《名利场》的分析研究。题目叫做: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Yang Bi’s Version of V anity Fair 《杨译“名利场”审美价值再现研究》④。作者主要的观点是,杨译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是难得的佳译。应该说这是一篇从经验主义角度研究翻译的论文,没有太多的理论可以利用,特别是外国的语言学理论更是难觅插足之地。但是,作者还是把奈达请了出来。引用的他的一段文字“certain mistakes can be forgiven, but a failure to reflect the spirit and dynamics of a source docu ment is a ‘mortal sin’”且不说别的,单是一个mortal sin ,读者就不难感觉到浓浓的宗教味道,从而不得不对这儿的spirit 认真审视,以确定它的准确含义。令人诧异的是,作者竟把奈达的这段论述与严复的“雅”,钱钟书的“化境”,傅雷的“神似”翻译主张并排放在一起,而且得出结论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翻译的质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仰仗于原文的美的价值是否转达到了译文中。”明明这里奈达嘴里的spirit是基督教教义的精髓,竟然被笼统地理解为“原文的美的价值”。值得注意的实际情况是,外国翻译理论(当然也包括中国自己的理论如“信达雅”)的误释误用其实在我们撰写的论文中是并不罕见的,这不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而已。另外,这儿严复的“雅”与钱、傅两位的观点并排而立,也不太合适,严复的“雅”其实涉及的对象并非文学翻译。而是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一种人文科学的翻译,与文学翻译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这种运用外国翻译理论不当的现象,不单单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上出现,在国内各外语学术刊物包括一些核心刊物上也程度不同的存在,甚至在一些翻译专著中也不鲜见,曾有人拿过一本翻译专著,戏称道,若把前半本书专门论述外国某种翻译理论的内容统统去掉,仅仅保留后半本评论译例的部分,专著也许会显得更加紧凑。这就说明,外国翻译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人们去认真地研究这种现象、深入地去探究其中的根源,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根据笔者的观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一些原因造成的。

首先,一些研究者不注意研读原著,而满足于从现成的第二手材料中摘取一些术语。其实他们不清楚,每一条术语的后面,都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在没有弄懂一种理论之前就要运用从这种理论中得出的结论,运用那些往往是由学术精华浓缩成的一两个术语,难免会牛头不对马嘴,张冠李戴,最后言不达意,贻笑大方。这种搬用术语的做法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往往会扼杀了创新精神。由于不了解一种理论的精髓,很可能就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或者单凭自己的想象力去想当然地理解这种新理论,从中看不出创新的内容,结果是自己的研究总是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其次,学习外国翻译理论的态度不端正。有人学习外国理论著作动机不是学习新东西,促进自己的理论得到更快的发展,而是想装点门面,追求时髦,千方百计让自己的论文看上去理论性强一些。他们有意无意地把别人说的与自己说的混为一谈,不敢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扭扭捏捏,躲躲藏藏,这样做,一方面不尊重别人的劳动,另一方面也扼杀了自己的创新精神。这儿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归化”、“异化”。明明人家是在后殖民的大背景下创造了这对术语,“归化”有明显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吞、剥夺的含义。“异化”则含有抵抗这种侵吞、剥夺的意思。而且涉及的翻译主要是从弱势文化语言向强势文化语言的

转换。(顺便提一句,美国知名翻译研究人士Maria Tymoczko 和Edwin Gentzler任主编的论文集Translation and Power,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出版社2002年出版,以及正在计划出版的另一本论文集Translation and Resistance为什么叫“归化”,什么叫“异化”做了最好的注脚)而我们的学者在使用这两个术语的时候,尽管引用外国理论家的大段文字,尽管试图造成一种印象,好象这就是人家某某提出的那一个理论,但心里想的却是“直译”,“意译”。如果你真的想引进这个理论,那你首先需要分析一下英语国家与中国的国力强弱,如果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在译文中出现了“归化”倾向,那你就得想一下是否华夏文化想侵吞、剥夺英美文化?如果有“异化”的趋势,那就得研究一下是否英美文化面对华夏文化的这种企图采取了阻抗翻译的手段?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关系远远不如希伯来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关系那么简单。如果真的要用“归化”“异化”的理论,首先真的应该全面研究一下英美文化与华夏文化之间在地位、影响、历史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反之,如果你的目的是研究翻译中常用的两种技巧,研究翻译是翻译意思还是再现原文的形式结构、明喻暗喻、主动被动,成语谚语,其实还真不如用“直译”“意译”更加方便明了。或者发挥一下创新精神,自己创造一对新的术语。为什么一定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呢?

第三,缺乏有力的指导。应该承认,外国翻译理论由于在思维方式与文化、语言上与我们的千差万别,读起来是要费一定力气的。外国翻译理论是海蛰头而不是烂糊面。凡是从头到尾认真地读过一两本外国翻译理论原著的学人想必一定有这样的切身感受。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据我所知,有的翻译研究生导师也让学生读外国翻译理论原著,但是当学生感到困难,找他请教的时候,我们有的老师的回答竟然是,回去再多读几遍,你就会懂的。笔者觉得,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指导教师不妨有选择地指导学生读几本有代表性的外国翻译理论原著。我们天津外国语学院规定,翻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在教师指导下全文阅读代表着不同时期与流派的四本重要外国翻译理论原著:Nida and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J.C.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Enst-august Gutt: Relevance and Translation; Mary Snell Hornb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我们这样做已经坚持了十数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普遍反映“有收获”。

第四,缺乏创新意识。学习外国翻译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国内许多著名的翻译工作者正是这样做的。真正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的学者,恰恰是那些认真研究外国翻译理论,并能结合中国翻译理论与自己的翻译实践加以整合,大胆创新的人。金隄先生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金隄是中国国内最先接触到奈达翻译理论的少数几个学者之一。他在认真研究了奈达的翻译理论后,欣喜地表示:奈达的理论“有许多值得吸收的合理成分”。⑤既没有全盘肯定也没有全盘否定。当举国上下,言必称奈达,文必有“读者反应”的时候,金先生却冷静地看出了奈达的“读者反应”其实与我们起自瞿秋白笔下的“读者反应”有着重大的区别。金先生指出:“奈达谈信息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时,有时候提译文对接受者的作用(impact)有时提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response),并不加以区别。”“《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动态对等下定义就是从反应角度下的”,而且还进一步强调,奈达认为,译文仅仅使接受者理解是不够的,还必须能使他们“以行动作出反应”。金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奈达这样做是为传播圣经服务的,“希望接受者以信教的行动‘作出反应’”。⑥(18)显然,金先生从自己钟爱的文学翻译入手,通过认真研究奈达理论,吸收了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中“译文对接受者的作用”“这个合理的成分”而摈弃了与文学翻译无关的“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从而创造出了自己的等效翻译理论:即在“基本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氛围”等方面让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这个理论,部分地借用了奈达的等效概念,却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完全是金氏等效论了。但是我们从中却不难看到奈达理论的影子。可以这么说,外国翻译理论给了金先生一种灵感,金先生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与自己的翻译经验,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这就是笔者所说的借鉴外国翻译理论进

行创新的意思。这也正是我们在研究外国翻译理论适用性问题时一个亟待加以密切注意的薄弱环节。

综上所述,我们学习外国翻译理论的热情与研读外国翻译理论的做法和运用外国翻译理论的效果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从提高外国翻译理论的适用性入手,认真改进我们学习外国翻译理论的学风与教风,认认真真地静下心来读它几本外国翻译理论原著,扎扎实实地吸取外国翻译理论中“值得吸收的合理成分”,最终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翻译理论来,争取走在世界翻译理论研究的前列。

①王瑞富:《唐诗中数字的文化内涵以及在英译中的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天津,2002年11月,待发表

②啜京中:《在分段口译的主要步骤中运用关联翻译理论》[D],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天津,2002年11月,待发表

③刘燕春:《翻译在中国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意识形态对译者及其翻译的影响》[D],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天津,2002年11月,待发表

④李蔚虹:《杨译<名利场>审美价值再现研究》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D],天津,2002年11月,待发表

⑤Jin Di & Eugene Nida, On Translation,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M],北京,1984,第3页

⑥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1989,第17-18页

作者姓名:林克难

工作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通讯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绍兴道外院公寓3-1401 林克难收

邮政编码:300204

电子信箱:knlin@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977454.html,

作者简介:英语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与理论研究。

西方翻译理论

一.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早期北美翻译学派) Development: ①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began to study the human’s brain fun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 ②It also put forward the nature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③It purposed many questions about epistemology which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translation study and practice. ④It also doubt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evaluation. ⑤The scholars in NATW subverted many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chool and expressive form. ⑥It believed tha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le opening up new perspectives, the general approach as practiced in the North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 might be characterized by a theoretical na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ologies that tend to reinforce whatever theoretical values individual translators hold. 1.I. A. Richards Richards is a critic, linguist, poet, founder of New Criticism. He is often labeled as the father of the New Criticism, large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his first two books of critical theory,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actical Criticism. Richards’s initial premises remain intact: he still believed that the field consists of texts containing a primary body of experience that readers could discern; with the proper training, a consensus could be reached regarding what that experience might be. Richards’s aims were threefold: (1) to introduce a new kind of documentation in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culture; (2) to provide a new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 to discover for themselves what they think about poetry; (3) to discover new educational methods. 2. Ezra Pound Ezra Pound’s theory of translation focused upon the precise rendering of details, of individual words and of single or even fragmented images; Pound’s theoretical writing fall into two periods: an early imagist phase that, while departing from traditional forms of logic, still occasionally contained abstract concepts and impressions; and a second late imagist or vorticist phase that was based on words in action and luminous details; Pound's emphasis was less on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or even on the meaning of specific words. Instead, he emphasized the rhythm, diction, and movement of words; Pound supposes that we can have a creative translation beside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雅各布森翻译理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977454.html, 雅各布森翻译理论研究 作者:李静 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1期 一、引言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兼文论家,斯拉夫语学者,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主要奠基人,结构主义发展的先驱。1896年出生于莫 斯科,后移居捷克斯洛伐克。二战期间移居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先后在纽约高等研究自由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82年在美国波士顿逝世。他博学多才,兴趣广泛。研究领域涉及诗歌语言、儿童语言、音位学和失语症等,同时对韵律学、文学史、文化史、符号学和信息论等也有很深的造诣。作为当代西方译学界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开创性意义。1959年,雅各布森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 of Translation)一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探讨,发前人所未及,因此,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申雨平,2002:269),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本文旨在从雅各布森的这篇文章入手,重点讨论他的翻译理论思想及其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二、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语言的意义 雅各布森吸收了皮尔斯(Peirce)的符号学理论,在文章的开篇就从这一角度阐释了语言的意义问题,他不同意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ell)对语言意义的看法。按照罗素的观点,“人们如果在非语言方面不知道什么是乳酪,就不可能懂得乳酪‘乳酪’(Cheese)这个词”。换言之,只有通过认知经验,才能理解词的意义。雅各布森认为,任何一个词或词组,都是一种符号现象,“没有符号就没有意义。”(There is no signatum without signum)例如,我们从来没有吃过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神仙吃的美食(ambrosia)和美酒(nectar),但我们却懂得这些词,并且知道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同样,要引导出一个生词,就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语言符号。如果不借助于语言符号,是不可能通过对各种具体“乳酪”的认识而推断出来的。由此可见,意义是与符号有关,而不是与所指事物或对象有关。这一观点体现了翻译本身是一个解码过程,奠定了雅氏的翻译符号学理论的基础。 按照雅氏的观点,人们只要使用一种符号去解释另一种符号就能理解一个新事物或者新词。笔者认为,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如果人们的脑海中没有一个与该事物的对应物,哪怕是

翻译原型理论视角下《如梦令》英译本的对比

翻译原型理论视角下《如梦令》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摘要】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是建立在经典范畴观之上的,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原型理论重新对翻译活动的实质作出了解释——翻译本质上是通过目的语原型重建原语的活动。将原型翻译观应用于《如梦令》的英译本分析,探索此理论的指导意义是本文的目的。 【关键词】原型理论;翻译原型观;汉诗词英译本 analysis on english versions of ru meng ling under the translation prototype theory 【abstract】there are limits to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the linguistic school. the prototype theory gave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substa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ranslation is an activity of rebuilding the source language through the target language prototype. this paper aims to apply the translation prototype theory to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ru meng ling in order to explor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ory. 【key words】the prototype theory;the translation prototype theory;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poetry 0.引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国外学者将原型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马梦琪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 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赖斯、汉斯·威密尔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

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Reiss)、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categoryoftranslationcriticism),汉斯·威密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and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Reiss,1923-),毕业于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在她1971年出版的论着《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brief)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翻译行业分析报告

吉林地区翻译(英语)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 大学里该学什么?大学里学到了什么?大学毕业生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而毕业后又 能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问题年复一年地横亘在大学生面前,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是专业优势让我们广外学子立于不败之地,还是不断积累的实习、兼职经历,抑或是能力、态度、意识、动机这些软性的东西在左右着一切?再者,今年受金融危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量在大幅度地缩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形势十分激烈,面临着就业"疲软"状态。 一、基本情况 调研时间:大一上学期寒假期间 调研对象:与翻译专业有关的人士 调研目的:探求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 二、主要内容 (一)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与他国各方面的往来越来越成为必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加深对翻译本质及其目的的认识有助于摆正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以便使其更好的为本国社会发展。翻译的本质是要让交流的双方(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明白,准确传达原意同时也要让读者(听众)明白、懂、清楚了。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否则还要翻译做什么呢?但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在实践中却往往把握不住。例如:很多笔译是中文定稿,然后给翻译做。而中英文的差别和表述不同,文化和阅读习惯的不同,需要翻译做一些处理,或增加、或删减、或调整。但因为中文稿往往是经过了层层审阅、道道把关,“客户”往往要求要严格按原文翻。翻译呢,为了让“客户”满意,也就会很忠实地翻,结果很容易是客户满意,但老外糊涂,被弄的云里雾里的;而翻译心里想着是最终读者呢,会担心“客户”不能结账,弄不好还丢了这个客户。翻译就处于两难,对谁负责呢? (二)专业需求现状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文体翻译的功能主义分析

摘要:文体学的语言学派认为:文体即变异。本文以功能主义目的(Skopostheorie)为理论框架,对世界名著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两个中译本的文体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由于译者所处时代不同,翻译目的各异,在文体的传译上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本文的结论是:在文体翻译方面应打破固有的对等观念,代之以译文是否满足特定翻译目的作为评判文体翻译好坏的标准,允许和鼓励不同风格类型译本的存在。 关键词:变异;功能主义;翻译目的;等值;合适翻译 一﹑《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19世纪杰出作家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小说伟大之处在于作者大胆运用了大量美国下层人民的日常用语、俚语、方言土话,包括黑人英语。作为现实主义的先驱者,马克·吐温这一开创性文风至今还深深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创作。美国作家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称赞说:“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小说?这是我所拥有的最棒的书”[1] 。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E.T.Eliot)则评论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开一代文风,乃英语的一项新的发现”[2]。说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文体,首先要明确的是文体的定义。事实上,文体的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阐发:它既可指一个时代所流行的风格,比如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也可以指一个作家的独特风格,譬如“莎士比亚风格”。利奇(G. Leech)和索特(M. Short)在其合著的《英语诗歌的语言学指导》(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1969)一书中则从语言学的角度把文体定义为“对常规的变异”(deviation from norm),并列出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等八种变异类型[3]。秦秀白认为“常规”与“变异”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个概念,并指出:“如果我们把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规则看作是语言的常规,那么违背这些规则的表达方式就是变异”[4]。“人们既然认为RP(Received Pronunciation)是英国英语的标准发音,那么伦敦方言(Cockney)当然就是对常规的一种变异,…伦敦佬?的风格自然也体现在这种变异之中”[5]。由此可见,变异来自于违反语言常规,而文体则产生于变异之中。经过分析, 我们发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大量出现的黑人英语(BEV)主要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三方面存在违反标准美国英语(SAE)通用规则的现象,从而构成三个层面的变异,即: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法变异。这三大变异也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独特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文体翻译实例分析将在这三个层面上展开。 二﹑功能主义目的论 功能主义目的论(Skopostheorie)由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J. Vermeer)等人创立。目的论主要体现为四大法则和一个标准。其中,最高的法则是“目的法则”。目的论认 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theprimeprincipledetermininganytranslationprocessisthe purpose (Skopos) of the overall translational action)[6]。翻译目的的具体化即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理论上由翻译的发起人(initiator)根据自身需要给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发人和译者共同商定[7]。目的论第二法则是“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不能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并且必须在译入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具有意义[8]。目的论的第三法则是“语际连贯”。语际连贯指的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连贯性,或者互文性,有点类似传统的“忠实”(fidelity)或者“信”(faithfulness),但是不同的是,语际连贯不是独立的原则,而是受制于“语内连贯”以及“目的法则”。也就是说,译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既不能影响读者的理解,又不能违背翻译行为的目的[ 9 ] 。目的论的第四法则是“忠诚法则”(loyalty)。作为补充性的法则,“忠诚”指的是译者必须有责任心,当好翻译各参与方的协调人。忠诚法则的提出是为了避免译文受翻译目的的盲目驱使而无限制背离原文[10]。此外,目的论还提出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合适翻译”(adequa cy)。合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传统的“对等”

翻译理论翻译学术语列表

术语翻译贡献者 Absolute Translation 绝对翻译 古阿德克( Gouadec) Abstract Translation 摘要翻译 古阿德克( Gouadec) Abusive translation 滥译 路易斯( Lewis ) Acceptability 可接受性 托利( Toury ) Accuracy 准确Adaptation 改编Adequacy 充分性Adjustment 调整 Analogical Form 类同形式 霍尔姆斯( Holmes) Analysis 分析 奈达( Nida )和泰伯( Taber ) 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应用翻译研究霍尔姆斯( Holmes) Architranseme (ATR) 元译素范·路文兹瓦特( van Leuven- Zwart ) Autonomy Spectrum 自立幅度罗斯( Rose) Autotranslation 自译 波波维奇( Popovic ) Back Translation 回译 Bilateral interpreting 双边传译凯斯( Keith )Class Shift 词类转换韩礼德( Halliday )Close Translation 贴近翻译纽马克( Newmark)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传意翻译;交际翻 译纽马克( Newmark) Community interpreting 社群传译 Compensation 补偿赫维( Hervey )Competence 能力托利( Toury )Componential Analysis 语义成分分析奈达( Nida )Comprehensive theory 综合理论

中国翻译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翻译市场现状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977454.html, 1

目录 中国翻译市场现状分析 (3) 第一节中国翻译市场概述 (3) 一、我国翻译市场总体概况 (3) 二、我国翻译行业发展阶段 (3) 三、我国翻译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 第二节2011-2015年我国翻译行业整体市场规模 (4)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4)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4)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4) 第三节2011-2015年中国翻译产能规模统计分析 (5) 第四节2011-2015年中国翻译产品产值统计分析 (6) 2

中国翻译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翻译市场概述 一、我国翻译市场总体概况 中国“入世”以来,愈来愈多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与之相关联的国外资料、网站、软件需要和本地进行对接,从而催生巨大翻译市场。国际贸易,国际技术交流以及国际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同样蕴藏着非常大的翻译市场机会。每一次国际技术转让都会涉及到能堆满好几间屋子的资料需要翻译;每一个国际贸易项目的进行都会有大量产品介绍,合作文书翻译以及现场口译的需求;而逐年增加的国际性会议中,翻译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根据国际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和美国一家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年翻译产值超过130亿美元,亚太地区占30%,到2007年底,世界人工翻译市场将达115亿美元,将网页上的外国语言,翻译成为本国语言的翻译业务将达到1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中国的翻译市场则将达到过300亿人民币。翻译市场会跟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迅速发展,目前为止仅国内翻译市场就保持着每年50%以上增长率,而且每一年的增长率均呈现递增趋势。 二、我国翻译行业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翻译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行业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的翻译市场行业处于成长期,无疑正在向成熟期迈进。 三、我国翻译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1、规模小,具有良好行业品牌的公司甚少。国内缺少合格培养专业翻译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翻译标准的实施缺少监控和度量。翻译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产业。 2、翻译公司数量多,质量却参差不齐。由于专职人员少,很多公司不得不依靠兼职翻译或层层外包,使得质量难以保证。 3、同行竞争激烈,价格不断走低。很多公司为了争夺客户,不惜压低翻译 3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国外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钟 钰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雷斯(K 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 )、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 olz Manttar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 ssibilities and L 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 )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2postheory )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 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her 2ence rule )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 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 的理解决定。而曼塔利比威密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2.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实质在以上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主要人物和目的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派将目的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也体现在功能派对翻译概念的定义和对翻译实质的阐释中。 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 )和翻译(translation )是两个不同概念。翻译行为这个概念是由曼塔利提出的。功能派赋予行为(action )以特殊的涵义:行为具有目的性。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 eory Henrik Von Wright )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行为也可被称为相互行为(interaction )。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具体一点说,翻译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交际性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或两者兼有)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如果说翻译行为指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可做的工作,那么翻译就是他转换文本时所做的工作。例如,一名译者建议他的德国顾客不要把寄给新加坡一家小公司的信翻译成英文,而是译成中文,因为该译者知道新加坡虽然是个双语国家,但小公司里的人不一定熟识英文。他的行为属于翻译行为,而当他具体把这封信转换成中文时,他的行为就称为翻译。 7 4《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C hines e T r anslato rs Jo u rnal

附录二:谭载喜主要著述一览_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中译翻译文库 ·翻译思想与理论研究丛书 中译翻译教材 ·翻译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 ——认知 ·视角 ·课题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Perceptions, Perspectives and Methodology ???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翻译与翻译研究概论:认知·视角·课题 /谭载喜著.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11 (中译翻译文库?翻译思想与理论研究丛书) (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 ISBN 978-7-5001-3382-7 Ⅰ.①翻… Ⅱ.①谭… Ⅲ.翻译理论-研究生-教材②翻译-研究- 研究生-教材 Ⅳ.①H05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25964号 出版发行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地 址 /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甲4号物华大厦6层 电 话 / (010) 68357328 68359287 68359376 68359303 68359719 邮 编 / 100044 传 真 / (010) 68357870 电子邮箱 / book@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977454.html, 网 址 / http: //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977454.html, 出版策划/张高里 策划编辑/林国夫 责任编辑/袁仁辉 特约编审/谢天振 胡安江 排 版 / 竹页图文 印 刷 / 北京天来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 新华书店 规 格/700×960毫米1/16 印 张/23.5 版 次/2012年11月第一版 印 次/2012年11月第一次 ISBN 978-7-5001-3382-7定价:48.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 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的翻译1,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其实, 在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分类翻译的问题。W1 E1 Suskind就提倡应用文和文学翻译的分类?, 这显然太粗化了。西班牙学者希亚莱丽( E lsa Tabern ig de Pucciare ll,i1964) 提出三分法?: ( 1) 科技文献; ( 2)( 2) 哲学文献; ( 3)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原型理论已开始逐步地渗入到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文章回顾了原型理论的提出,简要探讨了原型理论,并从词典释义、词义的变化、英语词汇学习、一词多义以及翻译等角度分析了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原型理论;释义;词汇;翻译 Abstract:As a newly-developed semantic analysis theory, prototype theory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to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position of prototype theory, present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rototype theory, and, probe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into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exical definition, changes of lexical sense,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polysemy and translation. Key words:prototype theory;lexical definition;lexis;translation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一种新兴的语义分析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认知学科的各 个领域。原型最初是用来描述自然界,解释自然事物的,后来才被引入了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来释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原型语义学(prototype semantics)。西方对原型理论的研究要比国内早许多,国内现在也已经有很多研究原型理论及其应用的论著和文章。随着原型理论在释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肯定,语义学家和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步将原型理论应用到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使其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1原型理论的提出 “原型理论产生于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对于经典的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批判,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对于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深刻揭示。”[1]“原型理论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原型语义学的建立是与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根本上决裂的。”[2]说到原型理论的提出,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和“充分必要条件”(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在原型理论之前,经典范畴理论一直占主导地位。该理论认为“范畴由范畴成员共同拥有的一组充要特征来界定并且这些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即一个实体如果具备了某一范畴成员的所有充要特征,那么它就是该范畴的成员,否则就不属于该范畴”。[3]经典范畴理论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那些需要精确定义的领域,比如科学以及法律等领域,也曾对20世纪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经典范畴理论被用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以及日常概念范畴时,该理论就显得力不从心。从20世纪中叶开始,经典范畴理论日益受到质疑。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必要条件”作为一种传统的释义方式,存在着很多缺陷。例如,“充分必要条件把一个概念范畴的所有成员看成享有共同语义特征的等值词,排斥不具备某一特征的同类成员;或者说因为某一成员不具备某一特征而把它视为非必要条件。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它的释义动能”。[2]“充分必要条件”的这种观点体现了其死板、僵化的一面。其缺陷还表现在,由“充分必要条件”得到的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而事实上,范畴的边界常常是模糊的而不是清晰的。由于“充分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