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人类学视角下的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解析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的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解析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的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解析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的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解析

摘要:有“东方迪斯科”之称的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本文对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动作动律特点与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舞蹈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摆手舞的民族文化意蕴进行了解析,指出摆手舞是土家族生存环境的与土家族生产生活史的记载者,同时也是其社会组织形态以及民族信仰的舞台展示。

关键词:舞蹈人类学;摆手舞;土家族;文化内涵

流传于湘西龙山、古丈、永顺等地的土家族摆手舞,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有“东方迪斯科”之称。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鲜明的艺术特色,已吸引了不少学者目光,对其动作特点、艺术风格以及起源与传承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但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伴随着土家族人生存发展上千年的古老舞种而言,其舞蹈的组织形式、动作动律特点以及艺术风格,都与这一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文化构成以及精神底蕴息息相关。因此,如何通过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点的赏析,对土家族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是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形成发展与20世纪60年代的舞蹈人类学,不仅关注舞蹈本身的艺术特点与审美风格,而且尤其注重通过舞蹈来揭示社会结构以及深层文化现象,为民族舞蹈的深入分析提供成较完备的理论与方法。为进一步挖掘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意蕴,本文将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对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点与文化意蕴进行解读与赏析。

一、舞蹈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学家对于舞蹈的关注与研究由来已久[1]。早在19世纪90年代,人类学家便在《美国人类学家》杂志上发表舞蹈方面的研究。最初,研究者主要利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对舞蹈进行描述,偏重于关注印第安人的太阳舞、熊舞、蛇舞、巫术舞等,其内容主要是记载跳舞的时间、地点与过程,舞蹈者的服饰、目的及其与宗教、历史的联系等[2]。20世纪初,研究者开始注重对舞蹈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在早期,受历史特殊学派的影响,博厄斯等将舞蹈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来分

析。他认为人类对于秩序与韵律有一种基本的需求,以此来解释艺术中包含的普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规律[3]。由于与现代社会舞蹈表演者与观众分离的情况不同,在社会原始社会中,舞蹈与群体社会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随后的一些功能主义的学者们将舞蹈看作是加强共同情感的一种手段(Redcliffe-Brown),或者释放社会冲突造成的紧张情绪的契机。如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艺术的要求,原是一种基本的需要,从这方面看,可以说人类有机体根本有这种需求,而艺术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满足这种需求”[4]。

舞蹈人类学真正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舞蹈人类学之父,美国人类学家Gertrude Kurath的重磅论文《舞蹈民族学概论》在《当代人类学》杂志上发表,总结了舞蹈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她对于舞蹈人类学的学科内容、研究范围、研究方论以及田野调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舞蹈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田野调查,包括对舞蹈的描述、观察和记录;2)实验室研究,用来辨认舞蹈的结构与风格;3)咨询当地土著人,从而对舞蹈的风格进行解释;4)舞蹈的图形表示;5)舞蹈基本动作、主题以及舞步的分析;6)对舞蹈形态、结构、步伐、歌词与音乐的综合研究;7)结论、理论以及比较。Kurath的研究是基于对印第安人舞蹈和欧洲舞蹈的深入分析,由于其理论与方法均较为严密,从而使舞蹈人类学真正成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5]。

由上述分析可知,舞蹈人类学赏析舞蹈的视角,除了描述舞蹈的动作与特色,辨析舞蹈的风格特征外,更注重舞蹈对社会组成、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习俗的反映等深层次文化意义的解读。从舞蹈人类学视角对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赏析,也正是在对这一舞种动作特征、艺术风格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其起源、发展与传承过程,并立足于历史背景,研究摆手舞的动作所表征的文化意蕴与社会学意义。

二、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色

土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两千多年前,他们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自称“毕兹卡”,即本地人之意。现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泸溪等地以及湖北省恩施地区,与汉、苗等族杂居。土家族系一能歌善舞之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古老的“摆手舞”,即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土家族古老风俗的民间舞蹈[6]。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产生于土家族古老的祭祖仪式,现主要流传于龙山、保靖、永顺等地。据清代八部大王庙残碑与县志的记载,摆手舞可能已有近千年历史。在土家人聚居之地,有专门跳摆手舞的场地——“廊场”,土家人称其曰“摆手堂”。湘西土家族的“摆手堂”,通常有用条石镶嵌而成的大地坪,地面平坦光滑,正中栽有一棵高大的松柏树或桂花树。“摆手堂”也称“神堂”,原本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人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摆手舞便是祭礼活动中的主要内容。活动期间,土家人吃罢晚饭,扶老携幼,高举灯笼火把,手撑五彩锦旗,身披各色花被面,在鸣铳放炮声中相继涌进“摆手堂”。此时,可见中间的桂树或松柏树上悬灯挂彩,树下悬一铜锣,置一大鼓——摆手舞开始时,便有专人敲锣击鼓,大家按照锣鼓的节奏围绕大树起舞。

摆手舞有较为固定的组织程式,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小摆手,土家语叫“Sevbax(舍巴)”或“Sevbaxbax(舍巴巴)”;大摆手,土家语称为“Yevtixhhex (叶梯黑)”。大摆手是多族系人共同举行的活动,通常都在摆手堂前举行,参与者可达万人,内容和过程也相对成系统,且有较明显的“军事”项目,所祭祀的主一般为“八部大王”。小摆手则以一村一寨或者一族一姓为限,参与者数十或上百人,内容以生产生活为主,所敬奉的主神一般多为土王或本族系的先祖与英雄。由于时间和场地不太受限制,小摆手流传更普遍,土家族地区大多数摆手都系此类。跳舞过程中,首先要吹大号与唢呐,敲打锣、镲、鼓,燃放三眼炮和大鞭炮;随后,众人围成圆圈(通常是男在外圈,女在内圈,偶尔也有纵队、“人”字形队等队形),由一人领舞,众人随之。舞蹈人数不定,男女老少均可参加,且开放性很强,跳舞过程中可自由出入。

摆手舞的舞蹈动作也较为固定,其基本动作包括单摆、双摆与回旋摆。所谓“单摆”,就是当双脚停止不动时,双手重复摆动一次;所谓“双摆”,就是每走3步,原地转半圈,双手交叉摆动一次;而所谓“回旋摆”,则为先向圆圈队形的一个方向摆,再返回向另一方向摆。土家族摆手舞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是“同边摆手”,即在动作上不论如何变化,皆为同边手脚同时出动。膝部的弯曲也有自己的特点,通常在整个舞蹈表演中,膝盖基本都是弯曲,特别是在每一动作的最后一个节拍,膝部弯曲会更深。手的动作虽然很多,但摆动幅度较小,通常高不过肩膀,摆时臂膀伸直或呈固定的弯曲角度。重拍时向上摆,弱拍时向下摆,同时双手和上身都需随之颤动一下。总言而之,摆手舞的动律与韵律综合

起来可概括为四决:顺拐(甩同边手),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这种动作特点,形成了摆手舞粗犷随性的风格,显得朴实而风趣,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摆手舞是一种歌舞浑然一体的综合艺术,其音乐也非常有特色。摆手舞配有《摆手歌》,歌词简单质朴,却透露出了朴实的生活哲理和个人英雄崇拜的理想。伴奏以打击乐为主,需要的乐器通常包括为大鼓与大锣。演奏之时,由一人或两人在摆手堂中央击鼓鸣锣以统领全场。“摆手舞”的锣鼓点,经常用的曲牌有单摆、双摆、磨鹰闪翅、撒种等。节奏强弱分明,平稳醇厚,雄浑深沉。舞到热烈处,舞者也会伴锣鼓声发出“呀嗬嗬”的唱声,从而营造出一种雄浑刚健、庄重激昂的氛围。

三、舞蹈人类学视角下的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内涵解析

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而言,像湘西摆手舞这类伴随着民族传承发展的舞蹈,其组织形式、动作动律特点以及艺术风格,实际上是悠久的民族文化在身体语言中的沉淀、表达与再创造。下面本文将对摆手舞反映的土家族人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态以及民族信仰进行解析。

(一)摆手舞是土家人生存环境的文化烙印

相比其他舞种,摆手舞有着鲜明的动作动律特点。其中侧身、顺拐的动作特点,以及屈膝、颤动等动律特征,正是土家族的地理环境在摆手舞中的文化烙印。土家族主要分布在今湖南西北、湖北西南、重庆东南以及贵州的东北部。为避战乱,土家人曾几经迁徙,但都定居于崇山峻岭之间,其生活方式无疑必须与大山相适应。雍正《永顺县志》中就有土家人“无论男女, 崇高峻岭健步如飞”的记载。由于世居山区,所以舞蹈文化自然也会受山区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山区文化的特点,故其舞蹈动作的基本姿态、动作的律动特征,也都与山区地理环境有关。可以说,摆手舞的动作与动率特点,很大一部分是长期的山区生活经验融入舞蹈的结果。如摆手舞中的侧身、顺拐、屈膝与重心向下,是上山爬坡时,为了省力与维持平衡而常用的人体姿势;重心的后仰,则是下山时防止下滑的有效手段;而每一动作伴随的颤动,则与下陡坡时利用身体的颤动与悠荡以化解重力冲击的自我保护动作极为相似。

因此,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摆手舞的某些动作与动律特点,是土家人用身体语言对生存环境的书写与记录。

(二)摆手舞是土家人用身体语言书写的民族史

摆手舞传承上千年,是土家族很长一段历史的见证者。摆手舞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产物,而且是历代土家族人的结晶。刘刈在《土家族传统艺术微探》一书中指出,土家族摆手舞的源头系“渔猎舞”[7]。“渔猎舞”舞蹈内容表现了土家先民从事渔猎劳动过程,如为了模仿捕蛤蟆的动作,舞蹈中就产生了“跳蛤蟆” 的动作。在摆手舞中,也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舞蹈动作“空拳斗虎”、“弄虎”等等,这古老的动作,有些因年代久远而因为逐渐失传,但目前仍流传有“木鹰闪翅”、“拖野鸡尾巴”等动作。随着历史的发展,土家人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开始了“刀耕火种农业”的生活。相应的,由“渔猎舞”发展而成的“摆手舞”中,也就有了“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以及“撒种”等动作。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土家的生产方式日益繁盛,相应地,摆手舞中也就出现了“纺棉花”、“织布”、“挽麻蛇”、“插秧”、“种包谷”等动作,并有了“扫地”、“打蚊子”、“打粑粑”、“水牛打架”、“抖虼蚤”、“比脚”、“擦背”等十多种表达日常生活的舞蹈语言。因此,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而言,摆手舞的各类动作,是一部记录土家生产生活方式演变的秘史。

在“大摆手”舞蹈中,则有很多类似于军事展示战争动作。在此类舞蹈中,摆者分东西而列,间隔丈余。人员组成上,五人为一“排”,两排为一“比”,四排为一“队”,“比摆”二十人,“队摆”四十人,手中持长矛或齐眉棍等兵器,兵器上以红缨或黄帛为饰。跳舞时斜执兵器,以一摆三跃的方式向对方冲杀,并在相会时交锋几个回合,然后跳至对方位置。随后,又以相同的动作冲回自己原位,便完成一次“摆动”。此时伴奏会狂热的响着“龙戏水” 与“十二月”等鼓乐,音调雄浑激越,高亢入云。这种摆手舞,实际上是土家族利用身体语言,感性地记载这这个民族曾经遭受战争苦难,并在这种苦难中勇于奋起拼搏的精神,较之于文字记载,更加激荡人心,更加动人心魄。可以说,摆手舞同时也是一部记载土家人拼搏奋斗的秘史。

(三)摆手舞是土家人社会组织结构的展示

在《土家族摆手舞蹈的礼俗精神》一文中,作者彭曲敏锐地指出,从另一方

面来看,摆手舞蹈是土家族社会各社群力量的祭祀表演,是土家族人社区结构以及身份认同的仪式性的象征表达[8]。如摆手队的组成,便是将各县的群众编成五至八排的队伍, 每排代表一个土家族的姓氏。在行列前有“梯玛”作为“领摆者”,行列后则有各姓氏的掌堂师或威望的长者作为“压摆者”。另外,摆手舞的性别区分也较为明显。如在摆手堂内进行的摆手舞,有分为一堂, 二堂之分。起初,男女聚集一堂绕圈而舞,男的在外圈女的在里圈,随后男的留在一堂继续跳摆手以祈福,女的则进入二堂。从上述分析可知,摆手舞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也暗含了扮演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而摆手舞本身,则是土家族人社会组织结构的舞台展示。

(四)摆手舞是土家人民族信仰的外在表达

一个民族舞蹈的起源,常与其图腾崇拜密切相关。土家族以祖先崇拜为主,摆手舞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祭祀其共同的祖先——“八部大王”——而举行的大型活动。舞蹈一方面表现了祖先生存环境、劳动生产、日常生活方式等内容,同时也表现了祖辈民族迁徙、保卫家园、奋勇杀敌等大事件。可以说,摆手舞体现了土家儿女对祖先丰功伟绩的由衷赞颂和无限崇敬之情,也表达了希望得到祖先庇佑的淳朴理想。除了对“八部大王”的纪念,在而举行盛大的祭神仪式摆手活动时,还有存在由“梯玛”主持的祭祀活动。“梯玛”,是从事祭神驱鬼巫术的人常是土老司,“梯玛”主持祭祀活动,表达了敬神驱鬼,祛凶纳吉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土家人朴素的宗教观念。

从上述分析可知,通过舞蹈人类学的视角来在考察土家族摆手舞的源流,我们可发现摆手舞与宗教已经互为融合,各种看似与舞蹈无关的组织形式或舞蹈动作中,恰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基本世界观与宗教意识。

四、结语

摆手舞是广泛流传于土家族的原始祭祀舞蹈,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家园迁徙、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展示着这一民族独特的社会组织形态与民族信仰,可说是土家人的一部史书。本文从舞蹈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分析摆手舞的组织形态与动作动律特征,探寻这一舞蹈形式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文化环境,并阐释隐藏其后的观念世界与文化意蕴,以期实现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深层次认识。

今天,土家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摆手舞也从文化记载功能转向商业化发展,很多动作也会因商业化的演出而逐渐澶变,这一局势已不可逆转。因此,如何保存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并对其文化意蕴进行深入解析,是舞蹈研究者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永祥. 西方舞蹈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J]. 国外社会科学, 2009, 5: 28-32.

[2] Woodruff, Charles E. Dances of the Hupa Indians[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892, 5(1): 53-62.

[3] Kaeppler, Adrienne L. Dance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J].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78, 7:

31-49.

[4]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作,费孝通译. 文化论[M].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5] (美)威廉. A.哈维兰著, 瞿铁鹏、张钰译. 文化人类学[ 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6] 覃燕萍. 土家族摆手舞透析[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1: 99-102.

[7] 刘刈, 陈伦旺.土家族传统艺术探微[ M]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6.

[8] 彭曲. 土家族摆手舞蹈的礼俗精神[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7-20.

土家族摆手舞教案

土家族摆手舞教案土家族摆手舞 教学内容1、复习土家族摆手舞 2、学习土家族摆手舞6×8拍 场 地 器 材 空地一块 音箱设备一套 教学目标1、通过对摆手舞进行学习和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重点 1、组织分组练习 掌握本次课所学的新动作解决办法: 2、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互查互评 难点肢体动作与音乐的融合解决办法:组织学生跟着音乐数节奏, 自己喊口令 结构教学内容次 数 时 间 强度组织教法与学法 准备部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 2、检查人数、着装 3、师生问好 二、语言导入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 容,激发学生兴趣。 三、准备活动 头部运动 上步击掌 3 分 钟 4 队列队形:成两列弧形 要求:整队要快、静、齐,精神饱满,注 意力集中

分 漫步舞姿 体转运动 踢腿运动 跑步击掌1 次 分 钟 中▼头绕环时颈部肌肉要拉伸 ▼上步击掌时手臂要打直 ▼体转运动时肩要前送 ▼跑步时摆臂有力 基本部分基 复习所学的摆手舞 1、祝福礼 2、小摆手 3、“打蚊子” 4、四方道谢 二、学习土家族摆手舞6×8拍 1、并步摆手 第一个八拍 1 2 3 4 1~4拍:左脚开始左并步,两手 于体侧前后摆动 1 次 7 分 钟 中 教学组织 1、语言导入,队列队形同上 教师提出问题:土家族摆手舞的祝福礼动 作是什么? 2、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摆手舞基 本动作。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复习。 队列队形如下: 二、教学组织 队列队形:成两列弧形

本 部 分 基 本 5~6 7~8 5~8拍:双手握拳胸前交叉,左 脚跟前点地,脚后跟着地,双 手握拳侧平举,右脚跟前点地 第二个八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2、“赶野猪” 第一个八拍 1~2 3~4 5~8 1~4拍:右手折叠平放于胸前, 左手折叠竖放于右指上,左脚 后跟点地 5~8拍:双手在膝前交叉,同时 弹动,膝盖微屈 第二个八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4、大摆手 第一个八拍 1~2 3 4 1~4拍:双手于胸前左右摆动, 左脚双并步 5~8拍:双手于体前从下至上环 绕一圈至右侧,右手测平举, 左手折叠于胸前,右脚脚后跟 点地 第二个八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三、分组练习 分为男女混合四个组进行练习 4 次 10 分 钟 9 分 钟 中 高 1、教师整体示范 2、教师讲解并分解示范,采用镜面示范 3、学生模仿练习 4、教师重点提示并带领学生一起跳 三、教学组织 1、教师组织分组并选定小组长 2、学生自主练习并互查互评 3、教师巡回指导并个别纠错 4、教师组织小组展示,给予鼓励 队列队形如下: ★★☆☆★★☆☆ ☆☆★★☆☆★★ △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厉而歌,叫啸以兴哀;而后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逐渐采用土葬,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藉生者。 土家族最古老的葬谷是火葬。现今犹存的许多土家地区的地名,诸如“箱子岩”、“仙人洞”、“蛮王坟”、“棺木岩”等,都是对土家先民曾有过岩墓葬、悬棺葬习俗的追述。? 土家族保存到现今的古老葬谷是“绕棺”和“跳丧”。 “绕棺”,又名“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川东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枢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炉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巫师将法咒一念,昭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跳唱,由土老司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出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人生平,可唱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欢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之传统。 “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鄂西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廪”,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鼓”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在土家山寨,一旦哪家老人终寿,不问男女、名望、尊卑、皆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为死者“跳丧”。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序。一般分为七项程式: 一、待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 二、跳丧; 三、摇丧; 四、跩丧; 五、穿丧; 六、退丧; 七、哭丧。 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区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的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鱼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男女爱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长歌为哭”,“以乐致哀”,慰死者英灵,为家属“散忧”、“解愁”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打丧歌”,又名“唱丧堂歌”,或叫“坐丧”,也是远古“鼙鼓以道哀”的一种葬俗传至今日。这种“打丧歌”,鄂西、湘西、川东土家族地区,直至现今,还相当盛行。“打丧歌”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另一种是不只击鼓,还要鼓锣钹笛唢呐齐备,“打围鼓”,唱戏曲,这也很别致。听唱观看的人很多,“坐丧”“打丧歌”成了群众一种娱乐活动了,将“忧愁”、“悲痛”驱逐于九霄云外了。

土家族摆手舞介绍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生,舞随歌而得名。《后汉书》称摆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是离不开武器的,故为古代一种战舞。巴人跟随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秦末刘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刘邦认为有巴渝舞之遗风;明嘉靖年间土司兵抗击倭寇,大跳摆手舞,乘倭寇不备,大败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这种战舞逐渐演变成土家祭祀活动,各土司辖地纷纷建摆手堂。清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摆手舞与西兰卡普(土花铺盖)并称为土家族艺术之花。 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祭祀仪式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摆手歌长达数万行,堪称土家族民族史诗。土家人跳摆手舞讲究时辰、场地和规模。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按其举行的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少者数百,多则上万,摆手时,以击大锣、鸣大鼓呼应节奏,气势恢宏壮观,动人心魄。主要特点是手脚呈同边动作,踢踏摆手,翩翩进退,成双成对,节奏鲜明生动。 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抵御外患和

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土家族的大摆手活动非常热闹,在土司时期就被文人形容为:“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摆手堂正中央,供奉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摆手堂大坪中间立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上面的两面龙旗迎风招展,旗杆顶端的一只白鹤振翅欲飞。 小摆手,是土家族居住区普遍盛行的一种文化习俗活动,?在恩施流行于酉水流域。过去,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排楼、戏台等。来凤舍米湖、大河等地现有摆手堂遗迹。舞时,男女齐集摆手堂前的土坝,击鼓鸣锣摆手。其特点是摆同边手,躬腰屈膝,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表演内容为“拖野鸡尾巴”、“跳蛤蟆”、“木鹰闪翅”、“犀牛望月”等狩猎动作和“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种苞谷”、“薅草”、“插秧”、“割谷”、“织布”等生产生活动作。 清代“竹枝词”盛赞摆手舞场面: 摆手堂前艳会多, 携手联诀缓行歌; 鼓锣声杂喃喃语, 袅袅余音嗬也嗬。

土家摆手舞之教学反思

土家摆手舞之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它像微微春风,丝丝细雨育化幼苗那样,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也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以下是我在新课改中的音乐课堂实践教学中的一点感想,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小学生正处富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我们音乐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三年级上册的摆手舞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导入,通过欣赏四段少数民族舞蹈,自然的进入新课内容,激发了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情。在这堂音乐舞蹈活动课中,我利用孩子们爱唱、爱跳、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这一点爱好,开展了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体会少数民族歌舞的美,通过活动形式教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土家族摆手舞,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通过看视频欣赏精彩的摆手舞让学生初步感受湘西民间舞“摆手舞”的魅力。让学生们知道摆手舞的动作十分丰富,有的表现生产劳动中的动作,如撒种、插秧、收割、挑谷等;有的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梳头、砍柴、纺纱、织布、打草鞋等;有的模拟打仗,狩猎中的跑马、射箭、打野猪、赶猴等,激发学生“我想跳”的欲望。 三、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努力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主动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三年级的土家摆手舞教学中,我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式的音乐学习情景,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表演实践: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表达对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热爱之情,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加深了对摆手舞的印象,培养了学生表演能力和音乐表现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 让我们乘着新课改这一股东风,迎风破浪,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深化改革,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主人,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一、语言 土家族语言属藏语系藏缅语族,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支独立语言,土家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 二、文学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三、艺术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风俗 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开始是轻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

浅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一)

浅析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一) 内容摘要: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是土家族人们祭祀祖先、祈祷过年、喜庆佳节等活动中跳的一种群众性舞蹈,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它是土家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集体舞。 关键词: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湖南省的西北部,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土家族就是“毕兹卡”的意思,摆手舞这种民间歌舞是土家族流行分布最广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也是流行在酉水、沅水地区的湘西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如诗云:“福石城中作锦窝,土王祠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我们可以从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与发展,摆手舞的文化内涵,摆手舞的表演形式等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摆手舞的起源与发展 摆手歌舞是土家族的传统歌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有关史籍记载中研究发现,它是由土家族的古代先民——巴人的军事舞流传下来的。巴人天性勇猛、喜好歌舞,世居在古代巴国和楚国交界地区(今湘鄂川黔四省边境)繁衍生息,每遇战事,喜以歌舞振奋士气,迷惑敌人,屡战屡捷。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时,巴人应召参与巴师,在商丘牧野的灭纣大战中,巴人前歌后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人称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公元前206年汉高祖灭秦时,募巴人为汉前锋陷阵,巴人亦歌舞振己锐气,迷敌心神,而获胜立功。高祖喜之曰:“此乃武王伐纣之歌也。”唐代以后土家族形成,巴人被列入泛称的“武陵蛮”内,在史记中未单记其名了。其军事舞蹈随之演变为土家族首领的厅堂舞。据龙山永顺等《县志》记载和《向侣林墓志铭》中说,五代时统治溪州(今龙山县)的土家族老蛮头吴着冲(土家语为“禾撮冲”)的行宫(俗叫“吴着厅”今龙山县洛塔界上)中常以男女相运歌舞作乐。元代在土家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后,歌舞成为群众性的、供土司和各级士官娱乐的一种歌舞。因其舞蹈的动作以摆手为主,故定名为“摆手”世代相沿。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由于土家族无文字记载,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是源于战争,说是彭仕愁与吴着冲打仗时,彭仕愁为了激励士气,瓦解敌人军心,便创造了摆手舞。二是源于兴趣说,说土司王喜爱娱乐,经常要当地土人为他唱歌跳舞,于是便产生了摆手舞。三说摆手舞产生于宗教祭祀,土家族人民尊敬祖先,热爱“领袖”人物(如八部大神、向老官人、用好汉等)为了不忘怀他们的业绩,大兴摆手舞以表怀念。凡此种种的说法都缺乏科学依据,也不符合艺术源于生活的客观规律。 摆手舞真正起源于劳动。它是土家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在渔猎时代已经产生。土家族先民在长期从事渔猎的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对象和劳动技能逐步熟悉,当人们再想经验一次在狩猎中由于力之行使而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模仿动物的姿态,于是逐渐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狩猎人的舞蹈。这些舞蹈的产生以人们的狩猎劳动为基础,同时也为狩猎服务。土家族人民在狩猎劳动中创造了自己的舞蹈艺术。他们在狩猎劳动中,为了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有许多模仿动物姿态的动作至今保留在摆手舞之中。比如为了捕捉蛤蟆就模仿蛤蟆的动作,于是舞蹈中产生了“跳蛤蟆”的动作;为了捕捉野鸡,就产生了“拖野鸡尾巴”的动作;还有“鲤鱼标滩”“岩鹰展翅”等模仿动物的动作,这说明在渔猎时代,土家族先民就有了自己的舞蹈艺术,尽管还是萌芽状态的舞蹈,在当时也不一定是称为摆手舞,但它是摆手舞的雏形和源头。最早的渔猎舞产生后,并没有中断,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土家族地区进入农业社会后,劳动人民为了庆贺农业劳动的成果和掌握劳动技能,当他们想把自己的劳动技能再现一次,又产生了大量的农事舞蹈,比如“照太阳”“种包谷”“洒小米”“结棉花”等等。此后土家族人民经历了各种战争,于是摆手舞中又产生了许多军事舞蹈,如龙山马蹄寨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交界的酉水河流域,以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湖北恩施自治州的来凤、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为主要传承地。摆手舞它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小摆手,土家语叫“Sevbax (舍巴)”或“Sevbaxbax(舍巴巴)”。大摆手,土家语称为Yevtixhhex(叶梯黑)。它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有“东方迪斯科”之称。[1]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列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快速导航 ?1历史渊源 ?2流行区域 ?3活动规律 ?4表现形式 ?服饰道具 ?动律特点 ?舞蹈内容 ?表演方式 ?音乐乐器 ?5演奏打法 ?6非遗保护 ?非遗信息 ?传承价值 ?传承情况 大事记 光影集锦 图册集锦 花絮视频 1 历史渊源 土家族摆手舞源远流长。据同治本《来凤县志》卷三十二转载《湖广通志》记载说:五代时,“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树,普舍者华言风流也。昔覃氏祖于东门关伐一异木,随流至那车,复生根而活,四时开百种花。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花不复落,尤为异也。”这段文字,生动地记述了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围着普舍树摆手的情景。它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

一说摆手舞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土家人尊敬祖先、热爱自己的领袖人物,为不忘祖先的功绩,便创造了纪念他们的摆手舞。这在来凤等摆手舞流传区域仍保存着摆手祭祀的习俗,祭祀对象除个别地方祭八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这都是五代至宋朝时期土家族历史有名有姓的人物,“生而为英,死而为灵”[来凤县河东乡中寨庙堡摆手堂碑刻,嘉庆五年(1800)]。《蛮书校注》卷十载:“巴氏祭祖,击鼓而祭。”以此认为摆手舞是土家人祭祀祖先的一种舞蹈。 二说由白虎舞、巴渝舞演变发展而来。《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专家考证,这武主伐纣的歌舞即巴渝舞,而白虎舞乃是巴渝舞的前身。摆手舞“甩同边手”的特点是出于对“龙行虎步”的摩拟,其基本动作是表现白虎的。又说杜佑《通典》所载巴渝舞曲中的“矛渝”、“弩渝”,与摆手舞中的“披甲”、“列队”、“拉弓射箭”等军事舞蹈如出一辙,故推断摆手舞与巴渝舞同源异支,当起源于周代。 三说起源于战争。这在民间有多种传说,大体是说彭公爵主率部征战,为振奋军威,激励士气,遂令部下以歌舞诱惑敌人,或以摆手唱歌驱赶思乡之情。战斗凯旋后,这种摆手舞就流传到了民间。 四说土家人生性喜爱唱歌跳舞,摆手舞纯粹是土家人自我娱乐的一种艺术活动。 五说是古代土家先民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种“摆手”来健身壮骨,逐渐演变成后来的摆手舞。 六说恩施州鹤峰县铁炉坪宋代墓葬中,出土一陶缸的口沿上,塑有十二个舞佣,有的屈蹲,有的左右摇摆,有的舞动长衫大袖。舞姿与现存的摆手舞的单摆、双摆、回旋摆、同边摆十分相似。说明在宋代,土家的摆手舞已十分成熟,并且是群舞。沿袭到清代,鄂西的《来凤县志》,湘西的《龙山县志》、《永顺县志》及文人诗词,都有对土家跳摆手舞的详细记录和实况描叙。 凡以上种种说法,都足以说明摆手舞的历史相当悠久,但又都不足以说明是它的真正起源。我们从摆手舞的内容和特征上看,摆手舞应起源于劳动和社会实践。这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共同遵从的规律。[3] 2 流行区域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流传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及沅水流域一带,尤以酉水流域最为集中。在重庆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湖北来凤、恩施,贵州沿河、印江等地均有摆手舞活动的文献记载。古代摆手舞主要服务于祭祀、祈祷活动,祭祀对象除八部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等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带有显著的祭祀和祖先崇拜痕迹。各地对摆手舞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湖南龙山一带叫做“社巴日”,保靖称之为“调年”,永顺又叫“社巴巴”,其民俗意义都是一致的- - 祈禳。如今,在有“摆手舞之乡”之称的酉阳

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号:2906304011 姓名:王宇谋 舞蹈作为造型艺术是活的雕塑和动的绘画,需要用元素造型手段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我的家乡在湖北,虽然少数民族的人数不多,但在我们湖北省西部的长阳、来凤、利川等县有许多土家族,并且恩施还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以我想介绍一下土家族的舞蹈。 土家族舞蹈元素的美学造型主要是三类:首先是展示不同情境和情思的寄善宣意的造型;其次是寓意生灵的造型,再次是美观实用的造型。这些美学造型特点,体现着历经多重文化洗礼的丰厚的艺术精神积淀。 摆手舞 2005年12月31日,国家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01项推荐名单,土家族摆手舞榜上有名。 一、土家族摆手舞的形态特征 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七十多个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素,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深为土家族人民所喜爱。每年春节期间举行摆手舞会,参加的人数多达万人。 关于摆手舞的历史在湘西北地区的有关县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清乾隆二十八年《永顺府志·风俗篇》载:“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司衙署。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日摆手,此俗犹存。”清同治永顺贡生彭施铎所作的竹枝词日:“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均说明了摆手舞作为土家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大型民间群众舞蹈在清代就已在湘西北相当盛行了。摆手舞活动的日期大至相同,龙山、保靖的土家族人有的在农历二月初七举行,称为“社巴日"。有的在三月或五月举行,又称为“三月堂”或“五月堂”。永定的土家族人则在农历“六月六"举行,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在正月举行。每逢摆手舞活动日,土家族不分男女老少,均身着盛装,聚集摆手堂前,在梯玛或掌坛师引领下,“翩跹进退,踢踏回旋”地摆手狂歌,通宵达旦。 摆手舞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它使土家族主要文化艺术通过摆手活动加以集中表现出来,因此,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活动中有宗教祭祀,有传统文艺表演,也有商品交易。在文艺表演中有歌舞、有戏剧、有曲艺、有武术气功。由于地域的不同,其文艺表演形式也各有特色。因此,其表演形式、规模也多种多样,异彩纷呈,但都有以下共同特征: 1、摆手舞是土家人民纪念祖先,祈求后代兴旺发达,人寿年丰的一种舞蹈仪式 摆手舞分为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由参加的人数和村寨的多少来区分。大摆手舞往往是数十个村寨联合举行,规模浩大,人数多达几千甚至上万,活动持续好几天。小摆手舞规模较小,仅以一村一寨或一族一姓为限,人数几十或上百。土家人普遍所纪念的是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只有永定土家人则以纪念土家族民族英雄覃王为主行祭祀活动,首先表演覃开弓,箭射皇宫,然后齐跳摆手舞、铜铃舞、傩面舞欢呼胜利,最后跳茅古斯舞,祈求子孙发达,五谷丰登。 2、摆手舞的内容丰富 有表现土家人“赶肉”(即打猎)、摸鱼的“渔猎舞”。有表现土家人庆祝丰收和从事农

土家族摆手舞推广路径的分析

土家族摆手舞推广路径的分析 摘要: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是恩施州人民的传统舞蹈,它记载着土家族的生活 习惯和风土人情。摆手舞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摆手舞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的一部分了。分析摆手舞的推广路径对摆手 舞的发展极其重要。 关键词:恩施州;土家族摆手舞;推广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 0159-01 引言 摆手舞是土家族传统的民族舞蹈,它记载着土家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体育项目之一,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发展,摆手舞也 在不断地发展,逐渐成为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族体育。摆手舞具有以下 特点:首先,摆手舞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宗教色彩,它是土家族人民祭拜祖先、祈 求家人平安后代人兴旺发达,庆祝好的收成的一种舞蹈。第二,摆手舞包含了“渔业舞”、“农事舞”、“军事舞”、“生活舞”等内容。第三,摆手舞的表演人数多,具 有庞大的气势。第四,摆手舞具有浓厚的名族特色,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一.土家族摆手舞的介绍 1.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 以前的恩施州是个外乡无法进来,州内人无法出去的地方,在农忙的时候人 们各自忙各自的,但是到农闲没事做的时候,他们觉得日子过的太慢,整日看着 太阳起来,再看着太阳下去,慢慢的他们开始变得忧郁起来。这时土家族的一个 年轻姑娘决定改变这个现状,于是她就把平时观察大人们播种是的动作、打猎时 的动作、捕鱼时的动作以及各种动物爬、行、飞等动作改编成了一套连贯的动作。她把这套动作交给了族里的人们,他们学会后就在夜间围着一堆火,手牵着手欢 快的跳着。慢慢的族里的人们在丰收、过节的时候也跳以此来表达他们愉快的心情。后来人们在祭祀神仙和祖先的时候也跳这段动作以此来求平安富贵。再到后 来人们土家族人们在跳的同时搭配上族里祭祀时唱的歌,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敲锣 和打鼓。由于这段动作一手的摆为主,所以人们就给它取名为“摆手舞”。随着时 代的发展摆手舞的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由于恩施州的地形影响以及经济的落后,摆手舞在古代在恩施州外鲜为人知。 2.恩施州土家族风土人情 恩施州是土家族、苗族、回族、彝族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儿沉淀着丰富 多彩的民族文化。境内山高峻岭,溪河纵横,秀丽的山和神奇的水与民族文化交 相辉映,展示着恩施州无限的魅力与感染力。吊脚楼一排排的横亘在河水上,站 在上面从窗外望去,恩施美景尽收眼底;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者叫土家情 人节。 二.土家族摆手舞推广路径的分析 1.大众传媒推广摆手舞的情况分析 大众传媒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来传播摆手舞。有20%的 人是通过大众传媒了解摆手舞的,其中通过报纸了解到摆手舞所占比例为6%, 通过电视了解到摆手舞比例为55%,通过广播了解摆手舞所占比例为4%,通过杂 志了解到摆手舞的所占比例为7%,通过网络了解到摆手舞的所占比例为28%。

土家族风俗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酉阳县2010年10万人同跳摆手舞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被文化部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0年10月18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龙船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土家族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饮食习惯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 包谷饭 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节庆食俗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染成红、绿色,晾干而成,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

土家族丧葬习俗范文

土家族丧葬习俗范文 本文是关于习俗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土家人的丧事办得十分热闹。"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富裕体现了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土家族丧葬习俗范文,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土家族丧葬习俗范文土家族把丧事称为“白喜”。对死亡待有乐观态度,认为高龄老人去世是“顺脚路”,成为生命礼赞、祝福新生的一种土家巫文化,对死亡是一种“灵魂不死”、“死后脱生”、“死是福”的生死观。认为生而死,死而生,死亡好比新生婴儿降世一样可喜可贺。因此,土家族人死后有绕棺、跳“丧葬舞”的习俗,起源于清江流域的武落钟离山,是一个勇猛强悍的部落,在清江上游的盐阳、夷城等地建立过原始部落联盟,后来成为了巴国。 跳“丧葬舞”在湖北长阳、巴东、建始、鹤峰、恩施的清江沿线流行。魏晋南北朝时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叫啸以兴哀,“蛮夷信鬼尚巫,伐鼓踏歌,以祭神。”在鄂西生息过的巴人,死了老人,阖族不悲,且把它当作欢乐的喜事,举办“白喜”,“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众必跳”,合族举庆,以祝其功,这在当时当地的汉人是不会这样办的,表现了强烈的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意识。 流行的长篇歌词是“走进门来抬头望,桑木弯弓挂墙上”,“三梦白虎当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

“先民在上,乐土在下,向王开疆辟土,我民守土耕稼”从绕棺、跳“丧葬舞”以: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痒、狗吃月、燕儿衔泥、幺妹子姐筛箩、猛虎下山等舞蹈动作,这些舞蹈动作是巴人对他们祖先劳作、生活和娱乐的高度概括,如“凤凰展翅”,二人背对背,双臂展开,上下扇动,恰似凤凰展翅欲飞,其动作含蓄,隐喻力强。擦痒”,二人背靠背,双手叉腰,左右相对擦晃,腰胯以下作慢幅度颤动,稳健明快。 最为壮观的是“猛虎下山”,那是在午夜过后,酒醉舞蹈,人们疲倦欲困时,舞者跳着跳着,忽听鼓点一变,二人中的一个猛然跳跃腾空,一掀舞伴,然后两人躬身相对逼视,忽而击掌、撞肘,前纵后掀,一跃一扑,模仿猛虎扑食的各种动作,口里还发出一阵阵虎啸声,最后一人被另一人挽着从头顶上后弓翻跃过来,其动作形象给人以其祖先为虎的粗犷雄壮的崇敬感受。 其他动作不少是模拟表演他们的先民掷镖渔猎、厮杀械斗的动作,如“打上二十一”中的击掌,“幺姑姐筛箩”是土家族习俗浑朴、淳厚古雅的写照。 “燕儿衔泥”,是一个高难度动作,一人丢一手帕(或其它物件)下地,另一人叉开双腿站立,随着鼓点的急骤加快,慢慢弯下腰,但双腿要直,最后以嘴近地衔物,双手后翘作燕儿翅膀扇动状,反复数次。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酉阳土家摆手舞

酉阳土家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之一。是以摆手为基本动律特征的祭祀性舞蹈,是土家人祭祀神灵、酬报先祖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主要分布在酉水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民间自古就有“北跳丧,南摆手”的说法。根据表演形式、内容、规模和祭祀主体的不同,摆手舞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和“回旋摆”,其基本动律为:手脚同边,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主要表现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古代战争、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生产劳动、饮食起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套系列的土家摆手舞,实则是一部活生生的土家族民族发展史。 广泛流传在酉阳民间的两套表演内容完全不同的原始摆手舞均属于“小摆手”的范畴,其舞蹈语汇自然、古朴。其中一套是以表现民族迁徙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土家先民在迁徙途中的苦难历程;另一套则是原始地摹仿了生产劳作的全过程。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舞蹈动作已失传,今幸存的动作还有:单摆、双摆、抖虼蚤、叫花子烤火、螃蟹上树、岩鹰展翅、播种、栽秧、薅秧、割谷、打谷、挑谷等。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土家山民便聚集在摆手堂或土王庙前,以粑粑、豆腐、团撒、刀头为祭品,在土老司或长者的主持下举行盛大的祭祀和摆手活动,气氛十分热烈,常常通宵达旦。在跳摆手舞时,还要伴以摆手歌,歌词的内容大多涉及民族历史、祭祀祖先和生产耕作等等。至今仍矗立在我县后溪镇长潭村酉水河西岸的“爵主宫”(小摆手堂),见证了昔日“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盛况。 摆手舞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民族文化内涵。对于摆手舞的起源说法甚多,目前最主要的有“巴渝舞”起源说。但通过我们对摆手舞的具体形态、内容的研究和分析,今之摆手舞既不是“巴渝舞”的全部,更不是“巴渝舞”的翻版。“巴渝舞”对以表现古代战争为主题的这类摆手舞影响很大,具有十分明显的传承性。但在流传范围更为广泛,以表现日常生产生活为主题的“小摆手”中,却很难看到“巴渝舞”的痕迹。这表明摆手舞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很难用一种文化现象将其囊括。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先民依靠集体的劳动和智慧,战胜并改造自然,在不断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土家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毛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人类歌舞最初的由来。土家摆手舞是土家先民对事物认识的直接抒发,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艺术体现,摆手舞自

土家民族摆手舞_初中作文

土家民族摆手舞 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土家民族摆手舞,感谢您的阅读!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族称开始出现。 土家族是十个最多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凤凰、泸溪、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贵州省的沿河、印江、镇远、思南、铜仁、松桃等市县;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 我是一名土家族人,我们这个民族有土家民族摆手舞,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土家族特有的土家民族摆手舞吧! 摆手舞是土家族原始的祭祀舞蹈,在土家人聚居的地方,有专门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人叫“摆手堂”。位于酉水河畔的来凤县舍米湖是摆手舞的故乡。“摆手堂”的地坪用条石镶嵌,平坦光滑。正中间再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或松柏树。“摆手堂”又叫“神堂”,是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人们都要到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摆手舞是祭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 摆手舞的舞蹈动作多是土家生产。生活。征战场面的再现:有表现打猎生活的“赶野猪”。“托野鸡尾巴”。“岩鹰展翅”等;有表现农活的“挖土”。“撒种”。“种苞谷”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打粑粑”。“擦背”等;有表现出征打仗的“开弓射箭”。“骑马挥刀”等。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流传在鄂。湘。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沅水。酉水流域一带,尤以酉水流域为甚。 现在摆手舞的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有来凤县的大部分区域和宣

恩。鹤峰两线的小部分区域;在湘西自治州的有龙山。永顺两县的大部分区域有其邻县的小部分区域;在重庆市的有酉阳。黔江两县的小部分区域,形成了以酉水河为纽带的土家摆手文化圈。 作为一名土家族人,我感到深深的骄傲,为土家人的祖先的智慧而骄傲!

恩施最全民俗文化

恩施民俗风情 一、恩施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 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的时代。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郑。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恩施民歌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三、土家风俗、节日 1、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2、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族风俗习惯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他们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由于长时期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生活习俗、文化等互相影响、吸收,现已通用汉语和汉文。生活习俗与其他民族大同小异,现保留的独特部分极少。 【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 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 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土家人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现在保留亦有。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