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土石坝坝体设计1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3)

第1章设计的基本资料 (4)

1.1概况 (4)

1.2基本资料 (4)

1.2.1地震烈度 (4)

1.2.2水文气象条件 (4)

1.2.3坝址地形、地质与河床覆盖条件 (5)

1.2.4建筑材料概况 (6)

1.2.5其他资料 (7)

第2章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8)

第3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9)

3.1 坝址选择及坝型选择 (9)

3.1.1 坝址选择 (9)

3.2 枢纽组成建筑物确定 (9)

3.3 枢纽总体布置 (9)

第4章大坝设计 (10)

4.1 土石坝坝型选择 (10)

4.2 坝的断面设计 (10)

4.2.1 坝顶高程确定 (10)

4.2.2 坝顶宽度确定 (12)

4.2.3 坝坡及马道确定 (13)

4.2.4 防渗体尺寸确定 (13)

4.2.5 排水设备的形式及其基本尺寸的确定 (14)

4.3 土料设计 (14)

4.3.1 粘性土料设计 (15)

4.3.2 石渣坝壳料设计(按非粘性土料设计) (16)

4.4 土石坝的渗透计算 (17)

4.4.1 计算方法及公式 (17)

4.4.2 计算断面及计算情况的选择 (18)

4.4.3 计算结果 (18)

4.4.4 渗透稳定计算 (19)

4.5 稳定分析计算 (19)

4.5.1 计算方法与原理 (19)

4.5.2 计算公式 (20)

4.6 地基处理 (20)

4.6.1 坝基清理 (21)

4.6.2 土石坝的防渗处理 (21)

4.6.3 土石坝与坝基的连接 (21)

4.6.4 土石坝与岸坡的连接 (21)

4.7 土坝的细部结构 (21)

4.7.1 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 (21)

4.7.2 反滤层设计 (22)

4.7.3 护坡及坝坡设计 (22)

4.7.4 坝顶布置 (23)

第5章溢洪道设计 (24)

5.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24)

5.2 溢洪道基本数据 (24)

5.3 工程布置 (24)

5.3.1 引渠段 (24)

5.3.2 控制段 (25)

5.3.3 泄槽 (26)

5.3.4 出口消能段 (32)

5.4 衬砌及构造设计 (33)

5.5 地基处理及防渗 (33)

结论 (34)

感想体会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一:计算书 (38)

附录二:外文翻译 (68)

摘要

适当修建大坝可以实现一个流域地区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通过对某河地形地质、水文资料、气候特征的分析,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设计适合的枢纽工程来帮助流域地区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根据防洪要求,对水库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坝顶高程及泄洪建筑物尺寸;通过分析,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形式、轮廓尺寸及水利枢纽布置方案;详细作出大坝设计,通过比较,确定坝的基本剖面与轮廓尺寸,拟定地基处理方案与坝身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对泄水建筑物进行设计,选择建筑物的形式、轮廓尺寸,确定布置方案。水库配合下游河道整治等措施,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农村、公路、铁路以及旅游景点的威胁;可为发展养殖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坝工设计,渗流分析,稳定分析,溢洪道设计,基础处理。

Abstract

Appropriate construction of dam can be achieved in a basin area of power generation,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benefit. The river is located in our country southwest, through to its geological, suitable for the project to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benefi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flood control, flood regulation computation of reservoir, to determine the crest elevation and release flood waters building siz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possible options, determine the made in detail; dam desig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determining basic profiles and dimensions, make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scheme and the dam body structure, of outlet structures; design, choice of building form, outline dimensions, to determine the layout scheme, make detail structure, . Reservoir with river regulation measures, can greatly reduce the flood on the downstream towns, factories and mines, rural, , Seepage analysis, stability analysis, spillway design, foundation treatment

前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既是所学理论知识巩固深化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和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以及使用技术资料的技巧、完成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使学生从中受到工程师所必需的综合训练,并相应地提高各种能力,如理论分析、设计计算、绘图、撰写论文和说明书等等,培养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精神。经过严格的毕业设计训练,使我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较快地适应工作。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木戛利水利枢纽工程,此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和防洪的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本枢纽处于大陆腹地,气候干燥,坝区流道顺直,两岸为不对称河谷,岸坡陡峭。因此在组织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及处理措施,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最优的方案,使之既经济又安全。本工程承担灌溉、供水、防洪任务,因此对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如要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和应力条件分析,以确保工程质量,优质完成设计任务。

全文包括设计挡水建筑物即挡水的坝,泄水建筑物即溢洪道的设计以及土坝细部构造与坝基处理等部分,详细的介绍了该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的内容。

第1章设计的基本资料

1.1概况

本设计对象为西南某山区水库,水库控制径流面积31.7km2,总库容:1237.9万m3,兴利库容:878.9万m3。主要开发目标为:灌溉、供水及防洪,对该地区的生产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2基本资料

1.2.1地震烈度

工程设计烈度为七度。

1.2.2水文气象条件

(1)水库主要水文数据表

水库特征水位,见表1.1。

水位、库容特征值表表1.1

(2)气象条件

①工程所在地属亚热带和温带,为半温,半干燥气候过度带,主要气候特征:干湿分明。5-10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多年平均降水量903.8mm,多年平均蒸发量2123.2mm,多年平均气温16.3℃,实测最高35.6℃,最低-6.0℃。

②风速与吹程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库面10m高),风向垂直坝轴线,吹程1.5km。

1.2.3坝址地形、地质与河床覆盖条件

(1)地形地貌

坝址基本对称的“U”型谷,左岸地形坡度为35°左右的陡坡,地表残坡积层覆盖;河床宽约146m,为冲洪积覆盖,右岸地形坡度为38°左右的陡岸,地表为残坡积覆盖,其下伏峨嵋山组玄武岩。

(2)地质岩性

①大坝工程地质条件

左岸主要分布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其岩性为:上部为强风化玄武岩,厚度为20.4 ~35m,下部为弱风化玄武岩。

右岸:岩性与左岸相同,残坡积层厚3m,强风化层厚43m,下部为弱风化,该岸19 ~36m为断层。

河床由上而下分布有:①粉质粘土、粉土,含少量砾石,厚度0.9~1.3m,分布河床表层,为高液限粉土砾;②由玄武岩和少量石英砂岩砾石组成的砂砾石层,厚度11.7~15.0m;③含砾石粉质粘土、粉质土砾,厚度1.4~2.8m。不存在砂土液化问题。④强风化玄武岩。

②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溢洪道位于枢纽区右岸,地表主要为残坡积层及全风化玄武岩覆盖。地基持力层为强风化玄武岩,裂隙发育,下部为弱风化玄武岩,溢洪道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

建议开挖坡比为:1:0.75~1:1。

1.2.4建筑材料概况

(1)土料(防渗料):在水库区均有土料分布,各指标能满足防渗土料质量要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3。

粘土料物理、力学性指标表1.3

土料试验成果评价及参数建议值

(2)风化石渣料

石渣料场均为玄武岩,质地坚硬,厚度大且稳定,分布面十分广泛,无用盖层薄,不夹无用层,受地下水影响小,易开采。

石渣料的不均匀系数C =70,曲率系数C =2.96,属良好级配的砾。小于5mm 的细粒含量为12.7%。符合细粒含量小于20%的技术要求,平均最大干密度为2.03gcm 3,平均孔隙率为29.3%,符合孔隙率小于30%的质量要求,比重为2.87。平均渗透系数7.58×10-2cms,符合碾压后大于1×10-3cms 的技术要求。浸水饱和后进行直剪试验,测得内摩擦角

φ=50°57′,内聚力C=50.75KPa ,符合坝壳料φ大于30度的质量要求。 其储量与质量可满足设计要求。石碴料物理力学指标见表4

石碴料物理力学指标表 表4

(3)堆石料、砂料

有现成采石场,岩性为二叠系下统阳新组灰岩,岩石质地坚硬,质纯,厚度稳定,储量满足设计用量要求,工程区及附近无天然砂料,采用石料场石料轧制人工砂。

1.2.5其他资料

1、1:500库区地形图一张;

2、1:500溢洪道纵剖面图一张;

第2章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由于该工程正常蓄水位高程2158.98m,总库容约为0.13亿m3,工程等级由库容控制,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SDJ(山区,丘陵区部分)之中作出的规定,该工程等级属于中型,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

第3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3.1 坝址选择及坝型选择

3.1.1 坝址选择

坝址基本对称的“U”型谷,左岸地形坡度为35°左右的陡坡,地表残坡积层覆盖;河床宽约146m,为冲洪积覆盖,右岸地形坡度为38°左右的陡岸,地表为残坡积覆盖,其下伏峨嵋山组玄武岩。

3.1.2 坝型选择

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筑坝材料,施工条件,综合效益等因素,最终选择土石坝方案。

3.2 枢纽组成建筑物确定

1.挡水建筑物:土石坝对地形、地质条件要求低,几乎在所有的条件下都可以修建,且施工技术简单,可实行机械化施工,由于坝址附近有大量天然的防渗土料、石渣料、筑坝料和开挖料,因此造价相对较低,所以采用土石坝方案。

2.泄水建筑物:土石坝最适合采用岸边溢洪道进行泄洪,采用正槽式溢洪道泄洪,水流平顺,泄洪能力大,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水头和流量。

3.3 枢纽总体布置

挡水建筑物——土石坝按直线布置在地形图上所给的坝轴线处(即河道相对较窄处),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岸。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枢纽布置见枢纽总平面布置图。

第4章大坝设计

4.1 土石坝坝型选择

斜墙坝:斜墙坝土质防渗体设在上游或接近上游面,该坝型斜墙与坝体施工干扰小,但其抗震性和适应不均匀沉降的性能不如心墙坝。

心墙坝:工程量较小,且有利于就地取材,能较好地适应不均匀变形,稳定性,抗震性好,坝壳对心墙的拱效应作用减弱。出于对当地材料大充分利用,可以用粘土作为防渗体材料。

综合以上分析,最终选择粘土心墙坝。

4.2 坝的断面设计

大坝剖面轮廓尺寸包括坝顶高程、坝顶宽度、上下游坝坡、防渗体及排水设施等。

4.2.1 坝顶高程确定

因土石坝不允许漫顶溢流,要求坝顶距上游静水位必需有一定的超高,超高值由下式确定:

Y=R+e+A

式中:

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

e—最大风壅水面高度;

k—综合摩住阻系数,k=3.6×10-6;

H—坝前水深;

β—风向与坝轴线的夹角,因e很小,风向难定,为安全与方便起见,取β=0;

V、D—计算风速(在正常运用条件下,3级坝设计风速取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5倍;在非常运用条件下,取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和吹程;

A—安全加高,(对于本设计:查规范《碾压土石坝规范》表5.3.1得:正常运行取A=0.70;非常运行取A=0.40)。

(一):计算超高Y

Y=R+e+A

1:计算波浪爬高R 波浪爬高按下式计算: 式中:

R m —平均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 m —单坡的坡度系数,初步拟定为1.9;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根据枢纽的基本情况,确定水库采用砌石护面,查《碾压土石坝规范》表A.1.12-1得与坝坡粗糙率有关的系数=0.75~0.8,采用0.8;

K w —经验系数,查规范《碾压土石坝规范》表A.1.12-2得k w =1.00;

,若K min 满足要求,则坝体稳定,反之,修改坝坡重新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5.2 计算公式

采用不计条块间作用力的圆弧滑动法(瑞典圆弧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

α

?αi

i

i

i i

i

i

w l c w

k sin tan cos

式中: i ——土条号;

——i 号土条重力,KN ; ——粘聚力,KPa ; ——土条弧长,m ; φ——内摩擦角,o。

附土石坝稳定分析图如下,具体计算见计算书:

4.5.3 稳定成果分析

由计算成果可知: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该坝在B?点处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为2.852,大于规范规定的1.3,要想找到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最小安全系数,至少需要13个滑弧才可确定。(由于时间关系,只算了7个滑弧。)

4.6 地基处理

土石坝的地基处理应力求做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筑坝前要完全清除表层的腐殖土,以及可能发生集中渗流和滑动的表层土。

4.6.1 坝基清理

岸坡处的树根,耕植土,河床底的淤泥应清理。坝基清理后,应平整密实,无陡坎和台阶,坡度一般不陡于1:1.5,为避免土坝于岸坡的接触面产生裂缝现象,坝体岸坡不应成台阶状,反坡或突然变坡。应对坝基进行平整,轻型振动碾压或夯板夯实。

4.6.2 土石坝的防渗处理

由于本坝址基岩为玄武岩,属于坚硬岩石,故本设计采用截水槽和帷幕灌浆相结合,截水槽的具体尺寸见上文防渗尺寸中的坝基防渗。

4.6.3 土石坝与坝基的连接

由于坝体是建在基岩上的,所以本坝在截水槽底部做齿墙与坝基连接,齿墙嵌入截水槽1.0m。

4.6.4 土石坝与岸坡的连接

土石坝的岸坡应清理成缓慢的坡度,不应为阶梯状或反坡。开挖坡度不宜太陡,岩石岸坡不陡于1:0.5--1:0.75。

4.7 土坝的细部结构

4.7.1 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

(1)坝体防渗

坝体防渗体根据地质和该枢纽所在地的材料储备情况采用粘土心墙,心墙顶部高程为2165.93m,高出设计洪水位5.03m,顶部保护层厚度为1m。心墙顶宽为4m,自顶向下逐渐加厚,边坡上、下游都取1:0.25,计算点最大的作用水头54.56m,根据经验取允许渗透坡降[J]=4,底部厚度为32.3>,满足厚度要求。

(2)坝基防渗

坝基防渗采用粘土截水槽,上部厚与心墙底等厚,下部厚度取4m,截水槽开挖坡

度为1:1,两侧有0.2m的粗砂过滤层。

(3)排水设备的形式及其基本尺寸的确定

根据工程实际,坝址处石料丰富,可采用溢洪道开挖的石料,故采用堆石体棱体排水设备。

根据《水工建筑物》堆石体顶面应高出下游最高水位2109.7m并且三级坝不得小于1.0m,故取高程为2110.7m,顶宽不小于1.0m取2m。其内坡根据施工条件取1:1.5,外坡取1:2。由外向内分别铺设粗砂0.2m,卵石0.3m,最后用石料堆砌。具体构造见图。

4.7.2 反滤层设计

(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进行反滤层设计。对于被保护的第一层反滤料,考虑安全系数1.5~2.0,按太沙基准则确定,即

式中:为反滤料粒径,小于该粒径土占总土重的15%;为被保护的土粒径,小于该粒径土占总土重的85%;为被保护的土粒径,小于该粒径土占总土重的15%。

第二、三层反滤料的选择也按上述办法进行。

按此标准天然沙砾料不能满足要求,须对土料进行筛选。

(2)设计结果:

粘土部位:第一层d=0.45mm天然砂,厚20cm

第二层d=2.0mm卵石料,厚30cm

4.7.3 护坡及坝坡设计

(1)上游护坡

上游护坡坡面,从就地取材及材料经济考虑,设干砌石护坡,厚0.3 m,下面铺厚0.2m碎石垫层,护坡范围上至坝顶,下至上游坝址。

(2)下游护坡

下游护坡坡面采用草皮护坡,护坡范围上至坝顶,下至排水棱体。

下游坡面上设有排水沟,以汇集坡面流水,避雨水漫流坝面造成坝坡冲刷。据《水工建筑物》可知:垂直坝轴线方向每隔100m设置纵向排水沟连接横向排水沟,岸坡排水设置成矩形,排水沟为0.5×0.4m。

(3)坝坡

根据规范规定与实际结合,上游坡率取1.9,下游自上而下分别取1.7,1.8,1.9,

下游自下而上每20m变坡一次。

为了有利于坝坡的稳定,和有利于坝体的观测与检修,以及设置排水设备等,在变坡处设置马道,上、下游坝坡均设置1.5米宽的马道,并在下游马道靠坝体处设有0.5 m×0.4 m的截流沟,做坝体排水用。

为了保护大坝坝坡坡面不受波浪,雨水,冰雹及穴居动物的破坏,防止波浪的淘刷,冰层和飘浮物的损害,顺坝水流的冲刷等对坝的危害,上、下游坝坡面应设置护坡。

护坡选择原则:能抵抗各种因素对护坡的破坏作用,施工维护方便,造价便宜及能就地取材。

4.7.4 坝顶布置

坝顶上面用泥结石铺设路面,厚0.3m。坝顶要向下游倾斜3%的坡度,以利于坝顶排水,上游设高1.2m,厚0.3m的防浪墙,下游设宽0.3m,深0.2m的纵向排水沟。

第5章溢洪道设计

5.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根据本工程地形地质条件,利用枢纽右岸的天然垭口,采用正槽式溢洪道,进水渠末端设置圆形渐变段,泄槽不设收缩、弯曲段和扩散段,布置在地形图上的溢洪道轴线处。

5.2 溢洪道基本数据

由于没有做调洪演算,初步拟定溢洪道水力计算成果见下表:

5.3 工程布置

5.3.1 引渠段

由于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溢流堰往往不能紧靠库区,需在溢流堰前开挖进水渠,将库水平顺地引向溢流堰。流速应大于悬移质不淤流速,小于渠道的不冲流速,设计流速宜采用3~5ms,本设计采用设计流速v为3ms。进水渠的横断面在岩基上接近矩形,边坡根据岩层条件确定,新鲜岩石一般为1:0.1~1:0.3,风化岩石为1:0.5~1:1.0,本设计采用边坡坡率m为1:0.5。从地形图可知进水渠水深3.98m。

根据计算公式:

可以初步拟定进水渠断面尺寸,具体计算结果见下表:

由计算可以拟定进水渠底宽B为12m(安全设计)。在进水渠与控制段之间设渐变段,采用圆弧连接,圆弧半径R=15m;进水渠前段采用梯形断面,边坡采用1:0.5,进水渠总长L=55.62m。

5.3.2 控制段

宽顶堰泄流能力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

Q--流量,;

--淹没系数,取为1;

B--溢流堰总净宽,m;

--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m;

c--上游堰坡影响系数,(当上游堰面为铅直时,c=1.0);

ε--闸墩侧收缩系数;

(1)堰顶高程和堰宽的设计

校核情况下:Q=108.3

假定堰宽6m,m=0.36,侧收缩系数ε取0.92。

经试算,堰顶高程取2156.8m。

堰上最大水头H max为5.69m,

=(0.75 ~0.95) H max=4.28m~5.41m

定型设计水头H

d

=4.5m。V=qA=18.05(1*5.69)=3.17ms;

取H

d

P=0.5m 。

堰底高程: 2156.8-0.5=2156.3m。

堰下收缩断面的水深计算公式:

式中:

q--起始计算断面单宽流量,;

--起始计算断面渠底以上总水头,m;

Θ--泄槽底坡坡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