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纪要

PART.1 楹联知识

一、什么是楹联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形成是跟汉字的特点密切相关的。汉字都是单音单字,由许多笔画和部件组成,读音又有四声变化,所以它可以构成整齐对仗的艺术形式。

所谓“楹联”,就是贴在楹柱上的联句,因为上句和下句相对,比如:上句是“风吹天边月”,下句就对“雨洗山上松”,所以又叫“对联”。中国人过春节时喜欢把它贴在门的两边,渲染喜庆气氛,如左边贴“一元复始迎奥运”,右边就贴“万象更新望神州”,因此又叫“春联”。

这种楹联艺术,主要是将文学创作(主要是诗词)和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即用书法把类似诗词的句子书写出来,有时也将雕刻艺术融合进来,即把书写好的联句雕刻在石质和木质的楹柱上,形成石刻和木刻的楹联。中国的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很注重美化和修饰,而楹联正好是一种美化和修饰的艺术,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在宫殿、园林、厅堂等建筑物上,这正如人们在各地旅游景点上看到的那样。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和文学创作活动,常常引发文人的创作兴趣,在许多场合出现相互对句的热闹景象,君臣对句,师生对句,朋友对句,父子对句,夫妻对句等趣事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它与诗词一样,可以写景状物,抒情明志,也可以褒贬讽喻,庆贺哀悼,借以表达人们的理想和情趣,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楹联的艺术价值,就在于给人们提供一个认识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品种。因此,好的楹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二、楹联的起源

中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什么是桃符?是古人用来驱邪避鬼、护卫安全的一种图腾。据《山海经》记载,东海度朔山上有大桃木,树上有神荼、郁垒两个神人,能治服和统领各种鬼怪,并且能用苇索把它们捆绑起来喂虎。因此,传说中的黄帝制定了一种礼仪,在除夕或元日那天,让人们在门上树立大桃人,上面画神荼、郁垒两个神像,以求避鬼驱邪,保护一家人的安宁。后来逐渐形成一种风俗,在每年春节时把桃符悬挂在门上。

据文献记载,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公元10世纪)过年时在卧室门外的桃符上题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上下两句对仗工整,渲染了喜庆的气氛。一般认为,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但据清代谭嗣同的《石菊影卢笔识》记载,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公元6世纪)罢官后闭门不出,在门上题了两句:“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他的三妹续题两句:“落花扫仍合,丛

兰摘复生。”谭嗣同认为,这两句虽然像诗,但对仗工整,又题写在门上,应当是对联的开始。近年来又有新的发现,据媒体报道,湖北省黄梅县的一位农民献出一副晋代王羲之(公元5世纪)题写的对联,联云:“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图。”这一墨迹目前真伪难辨,如果确属真迹,那么对联的产生既不是公元10世纪的五代,也不是公元6世纪的梁代,而是公元4世纪到5世纪的晋代了。


三、楹联的发展史

任何事物都不是突然出现的。单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渊源可以到《诗经》(公元前5世纪)、《楚辞》(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中的对偶句,如“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诗经 四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楚辞*湘君》);“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如”(《楚辞*少司命》)等等。特别是汉魏六朝诗赋,有大量的对偶句式和骈体格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严密工整的唐代格律诗,其中的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实际上就是对联的形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等等。此外,唐代还流行一种联句活动,即两个人以上在一起互相对句。这种对句已经突破五、七言的格局,短的只有一个字,长的可以到九个字或者更多。如中唐时的严维等八人有一次在一起对句,从一言对到九言:比如,一人说“东”,另一人说“西”;一人说“步月”,另一人说“寻溪”;以此类推:“鸟已宿,猿还啼;狂流碍石,迸笋穿溪;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迷;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静听林下潺潺是湍濑,厌向城中喧喧多鼓鼙。”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认为,作为对联的形式,整齐对仗的上下联句在公元3世纪到公元9世纪的晋唐时代已经形成,但题写在门口的桃符上,成为新春佳节时的一种装饰艺术,或许是公元10世纪以后的事。

如果说楹联的形成在公元10世纪的五代,那么它的发展则在公元10世纪到公元13世纪的宋代,而它的普及和兴盛却在公元14世纪到公元19世纪的明、清两代。有足够的资料表明,楹联作为点缀生活环境的艺术作品,在宋代已为文人学士们所广泛接受和喜爱,并且形成一种题联的风气。一些文人通过题联来表

达自己的志向和感情,有的则装饰于自己的厅堂,以显示自己的高雅和风范。有的则题写在书院、寺庙、园林,以烘托建筑物的气氛。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朱熹都是很喜欢题联的。据载,苏轼在黄州,除夕访友,在友人门上题联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至今民间流传的苏轼巧对的故事相当多。《朱子全集》所载朱熹题写的对联也不少,如“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很能反映朱熹的哲学见解。元代楹联已悬于殿堂酒楼。据载,元世祖忽必烈召赵孟頫北上京师,过扬州明月楼的时候,主人请他题联,他挥笔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在除夕下旨,命城中各家均挂春联一副,然后微服出访,见一家屠户门前未挂,询问原因,主人说没人题写。他就提笔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据说他还数次题联赐给大将徐达,其中有一联云:“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清代是楹联创作的全盛时期。南怀瑾先生早已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更有学者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可以认为,孙髯翁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公元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从此,文人学士以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字游戏,考验对方的智力,成为一时的风尚。这时,楹联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形式上看,出现了许多长联,一联多达数百字,有的甚至达千余字;从内容上看,它可以表示志趣,表示喜庆,也可以表示哀悼,表示讽刺,但在民间广泛流行的还是表达喜庆的春联,因为它已经成为春节习俗的组成部分了。


四、楹联的艺术创作


对联从古典诗歌发展而来,它的艺术特点也就跟古典诗歌一样,要讲求工整、对仗、讲求平仄起伏。它所显示的是一种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和阳阴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还要有意境美,抒怀吟志还要有哲理美,因此要写好一副对联是很不容易的。

一般来说,楹联的创作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首先要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创作特点,至于字数多少可以不限。少的只有一个字,如1931年“九一八”惨案后,有人为死难者写了一副挽联,上联为“死”,下联是倒着的“生”字,表示宁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长的多达1612字,是清末四川文人钟云舫作的江津临江楼联。

第二,是词性要相同,如秦皇岛市

孟姜女庙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其中“秦皇”与“姜女”是名词,“安在”与“未亡”是动词,“哉”与“也”是虚词,“万里”和“千秋”是由数量词组成的名词,“长城”和“片石”是名词,“筑”和“铭”是动词。“怨”和“贞”是名词。

第三,是结构要相应,即上下联的句法结构要互相照应,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济南市的趵突泉有一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佛脚清泉”和“源头活水”都是偏正结构,“飘飘飘飘”和“冒冒冒冒”都是动词重叠结构,“飘下两条玉带”和“冒出一串珍珠”都是动补结构。

第四,是平仄要相对,即上联用仄声字,下联就应当用平声字,如杭州市西湖岳飞墓前有秦桧后裔题的一副联:“人从宋后羞名桧(平平仄仄平平仄);我到坟前愧姓秦(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平仄并不是绝对的,一般说来,它跟作诗一样,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时为了不以词害意,在“二四六”的地方也可以灵活,如北京市潭柘寺弥勒佛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平仄仄仄 仄仄平仄仄平平)。”


五、楹联的对仗方式


楹联的对仗是最为讲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充分运用汉字单音单字和字形组合的特点来丰富对仗的方式。主要的方式有:

1、“拆字对”,如: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访,与重庆府的一个书生相遇,出一联想试试他的才学,联云: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那人已看出朱元璋的身份不同凡响,对一下联:

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明朝大才子唐伯虎才思敏捷,写有一副脍炙人口拆字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2、“嵌字对”,如秋瑾挽联:“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内嵌“秋瑾“二字。

相传袁世凯窃据总统后,有人曾为他题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无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内嵌“总统不是东西”。

又如:“春水阉尼姑,自夏至冬穿秋衣;东塔寺和尚,朝南坐北吃西瓜。”上联嵌“春夏秋冬”,下联嵌“东南西北”。

3、“迭字对”,如杭州市九溪十八涧有一副对联:“重重迭迭山,曲曲弯弯路;高高低低树,叮叮咚咚泉。”

又如苏州市网师园联:“风风雨雨

,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又如南京市秦淮河联:“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色痴声,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4、“顶真对”,又叫“联珠对”,是在上下联的复句联语中,每句句尾字词均为下句的句首字词,上递下接,好像串珠子一样。如:“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又如为戏曲演员题写的联:“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5、“回文对”,如浙江省新昌县大佛寺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又如厦门市鼓浪屿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还有“谐音对”,如:“塔上点灯,方方孔明诸角亮;滩前洗藕,节节太白理长根。”

“诸角亮”谐“诸葛亮”,“理长根”谐“李长庚”即李太白。

6、“异字同音对”,如:“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后不留零。”
又如长沙市天心阁联:“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7、“同字异读对”,因为汉语有一字多音的情况,所以同字可以有不同读法,如秦皇岛市姜女庙联:“海水潮,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其中的“朝”和“长”都有两个音,两个义,因而这副联可以有三种读法,形成“同字异读对”。


六、楹联的分类


从楹联的用途看,可以分为景联、门联、室联、墓联、挽联、讽联、贺联等等。

景联,题写或悬挂在风景名胜地的对联,比如题写在武汉黄鹤楼上的一副联:“一支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头,把眼界放开,直吞得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当别有见识,那管它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又如河南南阳卧龙岗联:“德深于众,名垂青史,江河行地;功高于世,声震寰宇,日月经天。”

门联,题写或篆刻在门上的对联,如山东曲阜孔府门上的一副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又如安徽徽州老宅门上经常看到的门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室联,题写或悬挂在厅堂里的对联,如清初云南一位文人的室内联:“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又如人们熟知的室内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墓联,题写或篆刻在墓地石柱上的

对联,如杭州西湖岳飞墓前的对联:“天下太平,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

又如扬州史可法墓联:“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山残水,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挽联,为哀悼和追思死者题写的对联,如挽周恩来的联:“人间失去当代伟人,热泪涌泉洗大地;世上长留千古英烈,巨星卫日亘长天。”

又如挽鲁迅的联:“至死无妥协心,百折不扰真勇士;一生反恶势力,万身莫赎此伟人。”

讽联,为嘲讽和揭露丑恶的对联,如某贪官生前贪得无厌,搜刮地皮,忽然死了,人们嘲讽道:“早死一时天有限;再留三日地无皮。”

又如揭露国民党统治时期某地官员号称的“同开诸公”和武装机关“清乡总局”:“同开诸公,马公牛公叫鸡公,公而不公,公道何存?公理何在?此日诸公贪货贿;清乡总局,嫖局赌局洋烟局,局中有局,局内人生,局外人死,何时了局得安宁?”

贺联,祝贺喜庆的对联,主要有寿联和婚联。如贺90岁联:“明月有恒,纪年合献九如颂;长春不老,添闰当称百岁人。”

又如婚联:“云汉桥成牛女渡;春台箫引凤凰飞。”


七、对联创作与用典


用典是对联中常用的一种构思方法。联中用典,语意双关,丰富了对联的内容,使人迁思妙想。而且以典故对照现实,加深了思想深度。用典作譬,还使对联文义含蓄蕴藉。

用典的材料范围很广,有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有用名人语录、典籍词句,还有用戏曲等等。蒲松龄自勉联的用典就是两个历史故事。黄冈赤壁一副题联的用典是典籍词句: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上联出自俞文豹《吹剑录》:“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学士指苏东坡,他游赤壁,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和《赤壁赋》,体现了他的豪放风格。下联则是引自曹操的《短歌行》里的诗句。

联中用典位置,以上下联对应为多,但也有的不在同一位置上,如题于岳阳周瑜墓的对联:

顾曲有闲情,不碍破曹真事业;
饮醇厚雅量,偏嫌生亮并英雄。

上联“顾曲”,意指周瑜精于音乐,当时有民谣曰:“曲有误,周郎颐。”典出《三国志·周瑜传》。下联“生亮”引自《三国演义》,周瑜临死前慨叹:“既生瑜,何生亮!”《三国志》并无此记载。这两个典故,在联中位置一前一后。还有只在一联用典,也是正常的: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上联“闻鸡起舞”典故源出《晋书·祖逖传》,指晋朝名将祖逖立志为国效力,与刘琨互相勉励,半夜听到鸡啼就起床,拔剑对舞。

用典有明与暗之分,所谓明暗是指读者看得出在用典故和读者看不出在用典故。广东珠江亭有一副对联: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表面上看去像是没用典故,实际上却是用了典故的。上联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句子,下联摘自苏东坡《前赤壁赋》。作者巧妙地把典故融化在联中,不露痕迹,即使读者不知道其中在用典,也不影响理解这副对联中含义,知道它在用典,更觉得意味无穷,这就是暗用典故的妙处。

用典忌贪多、冷僻,用得不当,或如雾里看花,或如猜哑谜,因典伤意,是不可取的。用典难在有新意,贵在藏而不露。


PART.2 楹联人物

一、楹联大家苏轼


苏轼是早期楹联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作家。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郭绍虞游四川眉山三苏祠时曾填《沁园春》称赞他:“一门才哲翩翩,数玉局堂堂路最宽。于诗、词、骈、散,都臻化境;法书、绘事,均富云烟。”其中“骈”也可包括其联语创作。苏轼的楹联作品并不见于他的作品集,今人只能从宋元明清的笔记、诗话、文集、方志、野史之中去搜索他的作品,尽管挂一漏万,但仍有近百副之多,足见苏轼的楹联创作并不少。

据宋代陈鹄撰的《耆旧续闻》:苏轼苏轼在海南儋州遇赦北归。他的谢表中说:“七年远谪,不意自全;万里生还,实为天幸。”这是不自觉地集用了班固《汉书》中的成句。有人说这两句话后来制成楹联,悬挂于室。

苏轼的楹联创作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则体现出自然、豪放、恢谐、博学的特点,也体现出他旷达幽默的性情,与他诗、词、文的风格相一致。其特点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恢宏的气势
苏轼为词,多豪壮沉雄之作,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须由关西大汉来唱。其楹联,特别是名胜联,亦多呈现气势恢宏的豪放风格。如其题广州真武庙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可矣;
有伏虎降龙手段,龟蛇云乎哉。

此联赞叹威镇一方的神仙的雄姿,抓住塑像外在和内在特征,写来生动豪迈,栩栩如生。

据宋代陈正敏撰的《遁斋闲览》载:媚儿是一豪士的宠姬,善舞,“容质虽丽,而躯干甚伟大(高大)。”一日,歌舞后向苏轼乞字,苏作联云:

舞袖蹁跹,影摇千尺龙蛇动;
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寒。

虽写歌舞,却极具气势,前人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外。”但语意中暗蕴讥讽。结果,媚儿赧然不悦而去。

从苏轼某些戏赠联中,也可以看出他开阔的心胸,宏大的气度。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东坡之词旷”,无东坡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其联也是如此。他被贬黄州,曾以“求田问舍”为事,筑室于东坡,在一块荒地上耕种自给,自号东坡居士。友人王文甫寓居武昌县东湖,苏常至王家做客。据宋代张邦基撰的《墨庄漫录》载:“一日逼岁除,访王文甫,见其家方治桃符,公戏书一联于其上。联曰: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吟联见人,可见苏轼虽身处逆境,仍不失大家风度。

二、浓郁的诗味
苏轼是诗词大家,他以诗人的眼光和诗的表现技巧来撰写楹联。苏轼是最早撰写每边三句对联的作者之一,其题许昌天宝宫联云:

庙貌与天齐,云去云来风不定,无异空中楼阁;
画工从地起,花开花谢景常新,真乃仙境蓬莱。

此联着意对天宝宫的宏伟高大和画工技巧的精湛进行描绘,语言明白,平淡中透出典雅,富有诗情画意。

又如其著名的挽朝云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

朝云(1062—1096),姓王,字子霞,苏轼的妾。此联流露出作者失去一红颜知己的痛惜,感情真挚动人,又将缅怀侍妾与表达人生感悟紧密结合起来,大大加深了联语的内涵层次。对仗工整,尤以“暮雨”对“朝云”浑然天成,恰到好处。此联和他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论者认为此联是楹联史上第一副挽妻(妾)联。不过,《楹联续话》又说这副挽联是清人严问樵为“姬人没于清江”而撰。看来是否苏轼所作,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绝妙的应对技巧
苏轼智对辽使的故事广为流传。此故事主要有两个版本,《楹联丛话》说是对契丹使者,其上联是:

三才天地人;

苏轼对云:

四诗风雅颂。

因汉代传《诗》者有鲁诗、齐诗、韩诗、毛诗,凡四家,故谓四诗。《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故曰风雅颂。

据《巧对录》载,苏轼陪高丽使者出游,在一宝塔前遇一老翁。苏轼对使者说我国男女老幼皆善作对吟联,使者便以宝塔为题出上联:

独塔巍巍,七级四方八面;

老翁听罢,连连摆手而去。使者便说,老翁根本不会对对子。苏轼笑道,老翁用的是哑谜对,其意是:

只手摆摆,五指两短三长。

使者明白,这是苏轼

的急中生智,却也十分佩服。

总之,苏轼的楹联创作是他整个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苏轼题联欣赏

苏轼在黄州,曾自题东坡雪堂联云: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似名节,久而后成。

此系集刘秉传语,颇富哲理。

据宋代僧惠洪撰的《冷斋夜话》载:南方人称睡觉为“黑甜”,饮酒为“软饱”。苏轼遂作对句云:

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

又记载说:某村校书已70岁了,买的小妾才30岁。在喜宴招待客人时,恰巧苏轼路过,村校书高兴地请苏就席,并求赠句。东坡戏作一联:

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古稀年。

苏轼一生做过多年的地方官,又数遭谪迁,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许多风景名胜处留有题联。

万松时洒翠;一涧自流云。
——题扬州西园船厅联,载高扬《扬州联话》。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题无锡惠山九龙山山巅摩崖联

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广成子住空同万八千年。
——题杭州西湖孤山岁寒岩联

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
——苏轼远谪岭南、海南途中,有题江西吉水龙济寺联: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暮湖。
——题广东儋耳望海亭联

诗笔《离骚》亦时用;文章《尔雅》称吾宗。
——题汨罗玉笥山屈子祠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戏秦观、柳永联。“山抹微云”是秦观《满庭芳》首句,“露花倒影”是柳永《破阵子》中名句。苏轼各以其词句来比喻其艺术情调。


二、楹联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朱熹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并强调准备。被韩侂胄派目为“伪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朱熹的联语以题书院联居多,曾著《联语》附载于《朱子全集》卷后。

朱熹

楹联贡献:

朱熹是楹联发展时期一位重要人物。楹联创作至朱熹时,字数拉长了,句数增多,句法也变化自如了。朱熹最大的贡献在于将骈文句式和律诗句式结合起来,形成典型的对联结构。从此,对联有了不同于律诗、骈文的结构,这是对联史上的重大发展。

宋代盛行“四六”,采用骈文句式撰联,格律宽松,允许同位虚字相对。例如:

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鱼川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

骈文句式在对联是常见的,不过同位虚字相重相对现象已逐步淘汰。

朱熹题书院联欣赏

朱熹题漳州芝山书院联:

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
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

该联上联概括了儒家与诸家相争的历史。意思是:书院建立在开元寺后山上,从墨家学术中脱离出来,归附到儒家已有五百多年了。既标明书院所处的位置和书院讲授的内容、意义,又寓含书院育人比朝佛进香意义更大。“跨”字用得非常传神,给人以百年瞬间的感觉。下联写景:十二座山峰层峦叠翠,逶迤起伏,仿佛是从天宝山向书院飞来。从侧面烘托了书院所在的芝山峻拔高耸,表现书院面对青峰的博大气势。 “送青排闼”,用王安石诗意。全联写得气度恢宏,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儒学大师的思想情怀。

朱熹题福建漳州白云岩书院联:

师师庶僚,居安宅而立正统;
济济多士,由义路而入礼门。
朱熹题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联:
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鱼穿地脉,抱将月向水边吞。

朱熹题福建古田蓝田书院联:

泉飞白石堪为酒;
灶傍青山不买柴。

朱熹题江西玉山草堂书院联:
碧涧生潮朝自暮;
青山如画古犹今。

朱熹题建阳考亭书院联:
溪流石作柱;
湖影月为潭。

朱熹题福建福鼎石湖书院联:
碧海开龙藏;
青云起雁堂。

朱熹题松溪县明伦堂联:
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而龙虎之为变;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


三、戏曲楹联高手徐渭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别署田水月,山阴(今属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也是晚明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徐渭是明代杰出的文学艺术家,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但这样一个天才却极不得志,一生经历充满坎坷、险恶和痛苦,最终穷困潦倒而死。

徐渭为杭州凤

凰山城隍庙写有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此联以数字的排比营造声势,表现出游人极目骋怀、登高远眺的豪迈心情。这副对联,在绍兴龙山越王台黑漆大门上也同样写着,孰先孰后,已无从查考。

徐渭不仅是一位题写景点楹联的高手,而且也是题写戏台楹联的高手,而且徐渭的楹联古来移借和转抄的现象很多,他的楹联不仅写遍旧绍兴府所属各县,很可能遍及杭、嘉、湖和宁波地区。他一生作联很多(《徐渭集》载有对联118副,这在明代是很少见的,而所写出40字以上的长联就有12副,在明代几乎没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长联,为绍兴开元寺大殿题的140字长联至今犹存),至今徐文长还有一些作联故事在浙江流传。

徐渭的戏曲楹联贡献

今天能够见到的戏曲楹联,明人李开先所作可能是较早的了。徐渭(1521—1593)也写有戏曲楹联。

在张岱《陶庵梦忆》书中所提到的陶堰“严助庙”,庙中曾有徐渭亲笔题写的楹联两副,一副在戏台前柱,14个字的对子仅以“盛”和“行”二字组成:“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这种形式是够别出新裁的。对于一个不熟悉绍兴本土语言中某些读音的人,就不能领会他的精心设计。“盛”和“行”应分别作如下读:盛(shèn)盛(cháng),盛(shèn)盛(cháng),盛(shèn)盛(shèn)-盛(cháng);行(yìn)行(háng),行(yìn)行(háng),行(yìn)行(yìn)-行(háng)。上联是戏场热闹的锣鼓声,下联是戏场观众们的欢声笑语。“盛”也是姓,绍兴人读作“cháng”,这么一来,徐渭仅用两个字就把戏场声乐齐鸣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了。

这副戏联在“上三府”和“下三府”地区都有流传,湖州双林镇土山土地庙在搭筑“龙凤舞台”时,也常用这副对子,且都说是徐文长所写。不过,上面还有一条横批:“田蚕茂盛”,因为湖州是出丝绸的地方。

原嵊县伟镇庙戏台用的也是这副楹联,但上面的横批更“怪”:“乐乐乐”。这三个“乐”字的读法又各有不同。第一个“乐”字应读作“yào”,典出《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种“怪”,怪得很得体。因为这是在戏场上。当戏尚未正式开场时,观众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焦急地等着演员从“九龙口”出来,那时是多无聊!仰头一看,突然看到徐渭所书的三个“乐”字,大家的劲头都上来了。于是大家争着猜,争着互相打赌:该怎么读?怎么念?

徐渭的

这副对子确是很“怪”,但这种“怪”,不仅仅反映了他的才气,也反映了他的创作不死守窠臼的脾性。既然是戏场,大家难得乐一乐,干吗又来听枯燥乏味的“高台教化”?徐渭一生没有做过官,长年累月与市井阡陌的小老百姓为伍,他深知观众看戏的内心要求,也熟悉戏场中的形形色色。这种对子虽俗,但俗不伤雅,其“俗”足以解颐。恐怕中过状元的张元忭未必能写出这种形式的戏台楹联,因为张元忭缺少与平民百姓接触的机会和条件,缺少这种感受。

在严助庙的魁星阁,徐渭还为魁星神神座左右写了一副楹联,楹联针对某些见钱眼开、却不会做文章的“读书人”:“提笔脚筋勾,见金乌珠突。”在绍兴西郭门外九岩财神殿,也有一副楹联,传说也是徐渭所书:“只有几文钱,你也要,他也要,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日来求,夜来求,叫我如何?”这种亦庄亦谐的风格,与徐渭的为人和禀性很接近。据陶望龄《徐文长传》称:“渭性通脱,多与群少年昵饮市肆。”徐渭在《自为墓志铭》坦白地说:“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裼似玩……”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故楹联也成了他宣泄胸臆块垒的载体。

徐渭为戏台所作的楹联,也有很雅的,例如他为绍兴大江桥与小江桥之间的张神殿戏台(已于上世纪50年代初拆毁)所写的楹联就简直判若两人:“万壑送泉声,台榭影随江月转;双桥蟠带势,笙歌响答水龙吟。”无论从对仗,还是从文学性、音乐性和选词的色彩上看,都是令人回味的。它把戏台与水、桥、月,穿缀得细针密缝:一座水乡舞台,立在朦胧的月色之中,粼粼波光映衬着空灵的“双桥”,淡月在云中穿行。楹联没有直接写戏,也没有直接写如醉如痴的观众,只写了月色中的一座水乡临街戏台,但已经把水乡舞台的倩影勾勒得出神入化了,使人不由得联想起鲁迅《社戏》中的那座水台。只不过,前者浮现的恍如仙韶阆苑,后者所散发的是薀草的泥土香。

在《徐渭集》中,也收有几副戏台楹联,这应该是他一生中为戏台所作极少的一部分,大都以提示戏台与戏曲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社会功能为其内容。例如:“四美具,二难并,人政好逢场作戏;千金多,一刻少,天何不转夜为年?”“尘镜脑心,试炼池中之藕;戏场在眼,提醒梦里之人。”

在《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还载有徐渭所写的其它绍兴戏台楹联:
“(上联)做戏逢场,原属人生本色; (下联) 随缘说法,自有大地众生。”
“(上联)假笑啼中真面目,(下联)新歌舞里旧衣冠。”

“(上联)画栋倚春宵,继往开来,瞬息竟成千古事;
(下联)雕梁挥彩毫,修文艺武,片时顿觉百般新。”
等对于戏曲的艺术特征以及观众的审美感受都有很好的概括。

徐渭对对儿趣谈

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他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颇受人们赞赏时,大为恼火,认为一个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辖区内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对句。威胁他说如对不上,就驱逐出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指着六合塔,说出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没有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以为对不上,暗自高兴。他得意忘形地指着保俶塔,又出了个上联:“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四海。”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而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两手平摊,往上一举。

知府见徐文长还是没有回答,就神气十足地说:“连一句也对不出,还算什么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赶出去!”这时,徐文长却理直气壮地哈哈大笑:“休得无礼,下联早就对好了!”知府怒气冲冲地说:“你敢无理狡辩,愚弄本府?”徐文长解释说:“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手对!是什么意思?”知府追问道。

徐文长答道:对第一联扬了扬手,就是说“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对第二联拱拱手,两手平摊,往上一举,是说“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知府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悻悻而去。


四、近代楹联名家张伯驹

张伯驹(1897-1982),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对于中国楹联艺术,张伯驹有《中国对联史话》、《素月楼联话》等楹联专著行世。

天津楹联考察文物古迹

张伯驹所撰《素月楼联语》,所收楹联其妙无穷。书中收有几副天津楹联,对考察天津文物古迹颇为有益。

其一,天津李鸿章祠,袁世凯联云:“受知早岁,代将中年,一生低首拜汾阳,敢诩临淮壁垒;世变方殷,斯人不作,万古大名配诸葛,长留丞相祠堂。”

张伯驹先生断为“其幕僚阮忠枢手笔”。李公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当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主持修建。祠堂共占地约2万平方米,仿照其家乡安徽的建筑风格,规模宏阔,装饰华美,整体性强,且又富于变化,堪称天津古

建筑中的佼佼者。后来,祠堂改为学校。后又几经扩建、改造,除院内一八角亭迁至宁园,由潘龄皋撰写的《天津李文忠公祠堂附祀记》等石碑曾移至市历史博物馆邃园外,其余建筑已无存。那副楹联原物已无法寻觅。

其二,天津直隶总督署大堂曾有联云:“赐履先群牧,维屏翼上都。”
张伯驹先生评曰:“语极典庄,联书于李鸿章任内。”并说:“辛亥间,余尚见之。”清末年间的直隶总督衙门在现今的金钢公园和第二医院一带,这里曾作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戊戌来津检阅新军的行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将总督衙门由侯家后迁到此地。1912年即武昌首义的转年1月27 日,由革(蟹)命党人发动的天津起义就是在这里爆发的。张伯驹所说“辛亥间”,即1911 年天津起义的前一年。天津起义后几经沧桑,此联也已踪影难寻。

一副对联起死回生

晋代陆机的《平复帖》是我国传世文物中最早的一件书法真迹;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为传世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均被视为中国书画历史上的“无价之宝”。1956年,这两件作品都由大收藏家张伯驹无偿捐献给国家,然而在文革中他却衣食不保,险些饿死,后来一副对联挽救了他的命运。文革期间年已古稀的张伯驹被下放,还要承担繁重的农活,饭也吃不饱。正当走投无路之际,刚好遇上陈毅将军的噩耗,于悲痛中写下一副长联: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四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上联);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独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佇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下联)。”

刚巧在八宝山开追悼会之日,毛主席突然命车前往吊唁,在灵堂上见到此挽联,停留片刻,并向周总理问询为何人所写,周总理以实情相告,毛主席当即指示办理其工作问题。十几天后,中央文史馆的聘书就送到了,一副对联瞬间改变了他的命运。

PART.3 楹联趣闻

一、苏东坡对联逗长老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着作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苏东坡先生来访。

和尚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这时,老和尚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

,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老和尚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老和尚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馀)』,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二、纪晓岚酒店续对

乾隆晚年,一日晚膳后,乾隆召大学士纪晓岚,二人换上民服走出宫外,来承德大街上闲逛。见一酒店的招牌上书“半联酒店”四字。店前若市,人头攒动。二人停下脚步,只听掌柜的拱手喊道:“多蒙诸位关照,小店屋内有半副对联,哪位能续上下联,美味佳肴尽用,敝人并愿赠文银10两。”

君臣二人觉着好奇,便走进店内,见堂屋正中悬的半联是:

一串无鳞,鳅短鳝长鲶大嘴。

君臣二人琢磨半天,怎么也对不出适当的下联来。恰在这时,酒店的伙计抬进一筐大蟹来。其中还有一只鼋鱼,正仰面朝天四腿乱蹬呢。纪晓岚灵机一动,吟出下联:

三元有甲,龟圆鳖瘪蟹短头。

此联意境别致、有趣,且字句工整。以三元对一串,有甲对无鳞,龟圆对鳅短,鳖瘪对鳝长,蟹短头对鲶大嘴,可谓天衣无缝。

三、唐伯虎妙对点秋香

话说明朝大画家、大诗人唐伯虎,他风【蟹】流成性,为了秋香,他自称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

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他游兴正浓,他想考一考自己的儿子学业学得怎样,他看见园里到处是蒲叶、桃树和葡萄,便随口吟出上联来: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这华文、华武兄弟俩本是一对草包,自然是张口结舌,对不出来。那师爷是奉承的高手,平日只知溜须拍马,他见自己的学生对不出来,马上恭维说:“太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才盖世无双,这上联虽然是信手拈来,但是这是绝对,蒲叶和桃叶的谐音组成葡萄叶,草本木本又指出了它的科目,这实在是一首绝联,任何人都无法可对,佩服!佩服!”唐伯虎听了独自在那里哂笑,华太师得到师爷的恭维,正在沾沾自喜,看见华安哂笑,勃然大怒道:“大胆的奴才!你为何哂笑?难道你能对此联?”唐伯虎跪下禀道:“让奴才一试!”

他边走边观花园里的景致,目光在那两旁的花丛中观察,哦!有

下联了,他随口曰:“梅花桂花玖瑰花……”但念到此卡住了,华太师说:“对下去!”唐伯虎张口结舌,汗流浃背,尴尬非常,快要难住了,突然看见自己心爱的姑娘秋香和另一个名叫春香的丫头站在华太师身旁,他脱口而出曰:“春香秋香!” 华太师点头赞道:“梅花桂花的谐音是玫瑰花,春香秋香又指出它们开花季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对得好,对得好呀!华安!回去可领奖赏!”

华太师看着自己愚昧的儿子感叹道:“鸡冠花未放!”华安向那师爷瞟了一眼,讽剌答道:狗尾草先生!”从此,华太师就不敢小看“华安”了,从交谈中,知他很有学问,但是总以为他真的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哪里想到他却是一代名人,为了秋香姑娘,卖身为奴,做出这样荒唐事,从此华安就代替了教师爷的地位,由于得到唐伯虎的得力调教,华文华武后来大有长进,也双双中了举,华太师为了报答“华安”,允许他自选一个丫头为妻,于是唐伯虎就选了秋香,成为文坛千古风【蟹】流佳话。

四、苏小妹出联招婿秦少游


宋朝词人秦观,字少游,才华过人。他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一日闻小妹要到庙中进香,便扮作游方道人,亲自相看,以试其才。待小妹到来之时,少游双手合什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见是化缘的道士,便应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再施一礼: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随口就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秦少游心下欢喜,又上前道: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见道人罗唣,已有些不耐,便含嗔应道:

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秦少游见苏小妹果是名不虚传,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小妹发现秦少游原来是“疯道人”,便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一联让少游足对: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五、

王羲之妙书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付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付,让家人再贴出去。这付写的是: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付,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六、鲁迅妙改对联

年轻时曾读鲁迅先生《七律·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其颈联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可以说是无人不晓。

鲁迅先生写这首《七律·自嘲》时,于他的日记中说,他是“偷得半联”凑成的。对此,我挺感兴趣,心想,鲁迅先生真有意思,怪幽默。倒要看看他是如何“偷”的。当时,我在部队,凡是节假日,我就跑新华书店,就是没有查出个究竟来。最近,我却惊喜地发现鲁迅先生所谓“偷得半联”的来历。

在清代洪亮吉撰著的《北江诗话》中,说到一个秀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这个秀才在每天吃饱喝足之后,就跟孩子们嬉戏玩耍,并在自己的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酒酣或比庄生炸,饭饱甘为孺子牛。”洪亮吉是乾隆进士,长于经、史、地理之学,工诗及骈文。嘉庆时,因批评朝政,被遣戍伊犁。秀才的这副对联,所反映的实际上也就是作者的人生观。

对于洪亮吉的这副对联,鲁迅则是反其意而用之的。上联,不仅在意义上脱胎换骨,弃旧图新,一扫原作的那种颓废无聊的情绪;下联,仅将“饭饱”改为“俯首”,使意义就更有个性更为神奇了!

七、纪晓岚题联讽庸医

纪晓岚,直隶献县人,生于雍正二年,卒于嘉庆十年。曾任《四库全书》的总编篡官。纪氏性坦率,好滑稽,才思敏捷,善于属对。

相传,有一个庸医,医道拙劣,常出事故,曾把纪晓岚耽误了好几次,纪晓岚对他十分不满。这医生偏偏再三来请求纪晓岚的“墨宝”,其用意当然是相借纪晓岚的名望地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纪晓岚一时却不过情面,只好替他写了一块匾额:“明远堂”。医生看这字面很漂亮,就高高兴兴而去。旁人不解纪晓岚题这三字究竟什么用意,他解释说:“经书上不是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和‘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的句子吗?象这样的医生,只好说他‘不行’。”听的人为之哑然。于是又问他:“假如这医生再来纠缠不休,定要配幅对联,你打算怎样?”

纪晓岚回答说,早已想好了两幅对联,一幅五言的,是把孟浩然一首五言律诗里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变换两个字,成为:“不明财主弃,多故病人疏” (上联中的“不明”是指医道不高明,“财主”就是借求医的病家,下联中的“故”字解释为“事故”);另一幅七言对联,上联是用杜甫《兵车行》诗里的现成句子:“新鬼烦冤旧鬼哭,”下联是用李商隐《马嵬》诗里的现成句子:“他生未卜此生休。”想来这两幅对联后来是不会写出去的,但就其对仗而言,就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而且引人发笑。

八、施耐庵对联成人之美做月老

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的事实,家喻户晓,而且他还是一位医生,也颇有医术。施耐庵曾一度住在江苏兴化县城里,当时有位病人叫顾斐,患病数月,神情恍惚,整日口中不断念叨着“五月艳阳天……”如此怪病,无人能治。于是请来了施耐庵,最初,施耐庵诊断之后找不到病因也感到一时难以下药。

一日,他坐在顾斐床前,仔细观察了病人的病情和神态变化,当病人自言自语“五月艳阳天”时,他立即对上了“三春芳草地”。这时病人病容荡然无存,掀开被子,起身下床,郑重地给施耐庵行礼后说:“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

至此施耐庵明白这个病人得的是心病,是因对不上下句急的,而不是因为吃五谷杂粮得的病。对这句“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施耐庵略一思索后对曰:“白水泉中日月明三日是晶。”

于是,顾斐的病痊愈了。原来顾斐患的是相思病,他爱慕的一位姑娘是位才女,这位姑娘要求必须对上两副对联后,才答应与他成婚。他冥思苦想。越急越想不出佳联以对,因而急出病来。施耐庵以渊博的文学才识,救了这位

久治不愈的“病人”,并促成了一对佳偶,一时传为佳话。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5068691.html,/r5185028_u2554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