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C级).学生版

6、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C级).学生版
6、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C级).学生版

知识点1 天体的运动 1.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过程

公元150年,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了公元1543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否定了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

由于地心说比较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太阳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好像太阳绕地球运动),同时也符合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所以地心说统治了人们很长时间.但是随着人们对天体运动的不断研究,发现地心说所描述的天体的运动不仅复杂而且问题很多.如果把地球从天体运动的中心位臵移到一个普通的、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的位臵,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天体的运动,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因此日心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真理最终战胜了谬误.

日心说虽然比地心说更进一步,但还需要发展.因为地球、太阳都在不停地运动,不可能静止.太阳与九大行星组成太阳系,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系,太阳系本身也在宇宙中不停地运动着. 2.开普勒三定律

(1)内容:

①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轨道定律,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③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

值相等.用公式表示:3

2R k T

,其中比例常数k 与行星无关只与太阳有关.

(2)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①开普勒三定律是实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主要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描述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规律.

②开普勒三定律否定了天体运行的圆轨道想法,建立了正确的行星轨道理论,而且准确地给

知识框架

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

出了太阳的位臵;它还指出行星绕太阳运行时离太阳较远速率小,离太阳较近速率大;开普勒第三定律提示了周期和轨道半径的关系,该定律具有普遍性,后面将学到的人造卫星也涉及相似的常数,此常数与卫星无关,只与地球质量有关.

(3)天体运动与地面上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比较:

①天上、地上的物体都遵循牛顿运动定律,当天体轨道近似圆周时,天体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遵循的圆周运动规律是相同的.

②向心力来源不同.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即将学到)提供的,地面上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以由任何性质的力充当. ③天体运动时圆周运动的周期都较长,角速度都很小. ④天体运动都较复杂,一般是既有自转,又有公转.

知识点2 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

在开普勒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人们已经清楚行星如何运动,行星运动的轨道怎样,太阳与行星的位臵关系,人们又开始探讨一个新的问题:行星为什么这样运动?

17世纪前,人们思考这类问题后认为: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因而神圣和永恒的天体必然应该做匀速圆周运动,无需什么动因.

当时的人知识比较缺乏,又受到迷信思想的影响,多数人都赞同这样的观点,这种想法被后来的一些观点所取代,很多科学家的意见不一致.

(1)伽利略:认为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物体做圆周运动. (2)开普勒:行星绕太阳运动着,一定是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于磁力的作用.

(3)笛卡儿:认为行星的运动是因为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作用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

动.

(4)胡克、哈雷;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甚至证明了如果行星的轨道是

圆形的,它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5)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了,如果太阳和行星问的引力与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则行星的轨迹是椭圆,并且阐述了普遍意义下的万有引力定律.

2.万有引力定律

(1)推导过程:

①简化轨道:把实际的椭圆轨道看成是圆形轨道,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圆周运动条件:F F =引力向,即2

v F m r

=.

③开普勒定律的运用由于2r v T π=

,则22221()4r r

F m m T r T

ππ==? 32

2'22224()4r m m m k k T r r r ππ===,其中32r k T

=,'24k k π=,所以2m F r ∝=.

④牛顿第三定律的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

力一定与太阳质量成正比,因此'2m m

F r

∝.

(2)定律内容:

把上面的结论写成等式2mm

F G

r

=,此式即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表达形式. 定律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

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公式中的G 叫做引力常量,11226.6710N m /kg G -=??.

物理意义:对于任何物体来说,G 值都是相同的,它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为1kg 的两个物体,相距1m

时的相互作用力.

3.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1)适用条件:

①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②当两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之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r 是指两球心间距离.

③当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 (2)万有引力的性质:

①普遍性: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②相互性:万有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③一般物体之间虽然存在万有引力,但是很小,天体与物体之间或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才比较显著.因此在涉及天体运动时,才考虑万有引力. (3)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

①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将天地间的规律统一起来,第一次提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②消除了人们的迷信思想,使人们有信心、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解放了思想,在科学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知识点3 重力、重力加速度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1.地球上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F 引可以分解成物体所受的重力mg 和随地球自转而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其中2Mm

F G R

=引,而2F mr ω=,

(1)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 引、mg 、F 三力同向,此时F 达到最大值

2max F mr ω=,重力加速度达到最小值2min 2F F M

g G

R m

R

ω-=

=-引; (2)当物体在两极的极点时,0F =,F mg =引,此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重力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最大值为max 2

M g G

R =; 因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2

2Mm G mR R ω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计算时认为2

Mm mg G

R =。 2.天体表面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

在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天体表面上,若忽略天体自转影响,质量为m 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可以认为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则2

Mm mg G

R =,得:2M

g G

R =(R 为天体半径,M 为天体质量)。 由此可得不同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2121

2212

g R M g R M =?

3.求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设离星球表面高度为h 处的重力加速度为h g ,则2()h Mm mg G R h =+,则2

()h

M

g G R h =+,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2

2()h g R g R h =

+

例题精讲

【例1】 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运动,离我们越远的

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膨胀.不同星体的运行速度v 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 成正比,即v Hr =,式中H 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测测

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都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

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 ,其计算式为T ________.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2310m/(s .)H ly -=??,ly 是光在一年中进行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________年.

【例2】 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

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 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 和宇宙年龄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像()

【例3】 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

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0lg(/)T T ,纵轴是0lg(/)R R ;这里T 和R 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0T 和0R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例4】 美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可能成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以女神“塞德娜”命名的红色天体,

如果把该行星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则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的470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离太阳最远的太阳系行星,该天体半径约为1000km ,约为地球半径的

.由此可以估算出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最接近() A .15年

B .60年

C .470年

D .104年

【例5】 (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 的三次方与它的公

转周期T 的二次方成正比,即,k 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

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k 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 ,太阳的质量为M 太。

(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立。经测定月地距离为 3.84×108m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 2.36×106S ,试计算地球的质M 地

(G=6.67×10-11Nm 2/kg 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例6】 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

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A .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 .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 ∝m 的结论

C .根据F ∝m 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 ∝m 1m 2

D .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 的大小

【例7】 如下图所示,在半径R =20cm 、质量M =168kg 的均匀铜球中,挖去一球形空穴,空穴的半径为

要,并且跟铜球相切,在铜球外有一质量m =1kg 、体积可忽略不计的小球,这个小球位于连接铜球球心跟空穴中心的直线上,并且在空穴一边,两球心相距是d =2m ,试求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61

3

2a k T

=

【例8】 两个质量均为M 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AB 。O 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个

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沿OA 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 B .一直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例9】 地球赤道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要使赤道上的

物体“飘”起来,则地球的转速应为原来的()

A .

a

g

B .

a

a

g + C .

a

a

g - D .

a

g

【例10】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

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 km ,质量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A .8210/m s

B .10210/m s

C .12210/m s

D .14210/m s

【例11】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

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 .0.2

B .2

C .20

D .200

【例12】火箭内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动后,以加速度

2

g

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17

18

,已知地球半径为R ,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 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2

2M c R G

=

【例13】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81,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3.8

(1)在月球和地球表面附近,以同样的初速度分别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是多

少?

(2)在距月球和地球表面相同高度处(此高度较小),以同样的初速度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时,物

体的水平射程之比为多少?

知识点4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1.天体质量的计算

(1)建立天体的运动模型

由于天体(如太阳)的质量通常都比较大,根据一般的方法是难以测定的,必须设计恰当的方法才能解决.在天文学上,通常是通过绕该天体运行的行星的一些信息来实现对该天体(我们称之为中心天体)质量或密度的测量.

我们通常以某一行星为研究对象,把该行星看成质点,它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建立的是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已知行星的公转半径r ,公转周期T ,设行星的质量为m ,中心天体质量为M .

那么由万有引力定律得:22

2(

)F m r m r T

πω==向 根据圆周运动规律,F F =万向,即2

22()Mm G m r r T π=,所以232

4r M GT π=.

即如果知道绕中心天体(如太阳)运行的行星(如地球)的运行半径和运行周期,就可以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3)已知天体:半径R 和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根据2Mm

mg G R =得2gR M G

=.

(4)已知行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 和轨道半径r ,根据2

2GMm v m r r

=,

得:2

rv M G

=.

(5)已知行星绕中心天体运行的线速度v 和周期T ,根据22GMm mv r T π

=?和22GMm mv r r

=

得:32v T

M G

π=.

2.天体密度的测定

知识框架

(1)天体质量测出后,如果能求出天体的体积,那么天体的密度可以测定,即

33

323

24343

M r r R V

GT R GT πρπ==

=?

式中r 为行星的公转轨道半径,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T 为行星的公转周期. 若行星为中心天体的近地卫星,则r R ≈,中心天体的密度2

3GT π

ρ=

. (2)天体半径与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已知时,根据2gR M G =,求出天体质量2

gR M G

=,则天体密

度233443

M gR g

V GR

G R ρππ===

?. 3.“星体自转不解体”模型

指星球表面上的物体随星球自转而绕自转轴(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特点为:

①具有与星球自转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

②万有引力除提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外,还要产生重力.

因此,它既不同于星球表面附近的卫星环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二者轨道半径虽然相同,但周期不同),也不同于同步卫星的运转(二者周期虽相同,但轨道半径不同).这三种情况又极易混淆,同学们应弄清.

知识点5 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1.基本方法:将天体运动或卫星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因此可以根据万有

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来求解各类问题.

222

22

4πMm v r F G m mr m r r T ω====

式中M 为中心天体的质量,m 为环绕天体的质量,n a v ω、、和T 分别表示环绕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根据问题的特点条件,灵活选用的相应的公式进行分析求解. 2.当天体做稳定的匀速圆周运动时,天体a 、v 、ω、T 、、r 间的关系如下:

222

22221(')4πGM ma a a g r r v

m v v r Mm F G F r m r m r T T T ωωω?

→=→???→=??

===?

?=→→??

?→=

??万向∝轨道所在处重力加速度

知识点6 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 1.人造卫星的动力学特征

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而不逃离地球,地球对其的万有引力是唯一束缚力.故此,任何卫星在正常

运行时,其轨道平面必须经过地球质心(可粗略地认为质心与地心重合).否则,卫星便会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逐渐偏离既定的轨道而坠落.如图所示三种轨道中,b 、c 轨道经过地心,可以存在,而a 轨道不存在.

2.人造卫星的运动学特征(1m 为地球质量,r 为卫星轨道半径)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由2

1222m m v G m r r

=

得v =∴r 越大,v 越小.

(2)由2

122

2

m m G

m r r ω=

得ω=∴r 越大,ω越小. (3)由122224m m G m r r T

π

=

得T =∴r 越大,T 越大.

取6400km r R ==代入有min 84min T =.这是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任何实际卫星的周期均大于该值. 3.三种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17.9km/s v =,此值为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同时它也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小于这个速度,不可能发射卫星.

求第一宇宙速度有两种方法: ①由2

2Mm v G m R R

=

,得v =

②由2

v mg m R

=

,得v

其他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计算方法同上,M 为该星球的质量,R 为该星球的半径,g 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依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计算公式.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卫星或飞船要想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所必需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其大小为11.2km/s .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地面上的物体发射出去,使之最后能脱离太阳的引力范围,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所必需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其大小为16.7km/s .

4.人造卫星的有关问题

(1)注意区别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臵时的初速度,并且一旦发射后就再无能量补充,被发射物仅依靠自己的初动能克服

地球引力上升一定高度,进入运行轨道.注意:发射速度不是应用“多极运载火箭”发射时,被发射物离开地面发射装臵时的初速度,这是因为多级火箭在高空还要消耗燃料,不断供应能量.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若发射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卫星只能“贴着”地面近地运行.如果使人造卫星在距离地面较高的轨道上运行,就必须使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所谓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

地面运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根据v =

动半径r 越大),运行速度越小.实际上,由于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都大于地球半径,所以卫星的实际运行速度一定小于发射速度.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11.2km/s 7.9km/s v v >>发射运行≥.

(2)注意区别天体半径R 和卫星轨道半径r

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天体的卫星绕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所以r R h =+。当卫星贴近天体表面运动时,0h →,可以近似认为轨道半径等于天体半径。 (3)注意区别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

卫自转周期是天体绕自身某轴线运动一周的时间,公转周期是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天体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不等的,如: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天。

(4)注意区别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通信卫星)

①近地卫星其轨道半径r 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 ,其运动速度7.9/v km s =

=,是所有卫星的最大绕行速度;运行周期85min T =,是所有卫星的最小周期;向心加速度29.8/a g m s ==,是所有卫星的最大加速度。

②地球同步卫星是指,位于赤道上方,相对于地面静止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24h)T =相等的卫星,这种卫星主要用于全球通信和转播电视信号.又叫做同步通信卫星.

同步卫星是本考点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其特点可概括为“六个一定”. 位臵一定(必须位于地球赤道的上空) 周期一定(24h)T = 高度一定4( 3.610km)h ≈? 速率一定 3.1km/s v ≈()

向心加速度一定2(0.228m/s )n a ≈

运行方向一定(自西向东运

行)

一颗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地球大约40%的面积,若在此轨道上均匀分布3颗通信卫星,即可实现全球通信(两极有部分盲区).为了卫星之间不相互干扰,相邻两颗卫星对地心的张角不能小于

3?,这样地球的同步轨道上至多能有120颗通信卫星.可见,空间位臵也是一种资源.

5.卫星的超重与失重

卫星在进入轨道的加速上升过程及返回前的减速下降阶段,由于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而超重;

卫星在进入轨道后的正常运转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产生指向地心的向心加速度,卫星上的物体对支持面和悬绳无弹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平常由压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消失,水银压强计失效、天平失效,但弹簧秤不失效,只是测不出重力了.

【例14】科学家在研究地月组成的系统时,从地球向月球发射激光,测得激光往返时间为t ,若已知万有

引力常量为G ,月球绕地球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光速为c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远大于它们的半径。则可求出地球的质量为() A .233

2

c t π

B .233

2

4c t GT π

C .233

24c t GT π

D .233

2

16c t GT π

【例15】2009年12月24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在蛇夫星座中发现一颗富含水份的行星“GJl214b”。

“GJl214b”距离地球约40光年,体积约为地球的2.7倍,质量约是地球的6.5倍,环绕着一颗比太阳小且温度低的红矮星运行,轨道半径为209万公里,公转周期为38小时。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取29.8/m s ,引力常量G 取11226.6710N m kg --???。由以上信息可估算出()

A .红矮星的质量

B .红矮星的密度

C .“GJl214b”行星的质量

D .“GJl214b”行星的密度

【例16】科学家观察到太阳系外某恒星有—行星,并测得该行星绕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

行星与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形轨道。则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 .行星与地球的质量之比 B .恒星与太阳的质量之比 C .恒星与太阳的密度之比

D .行星与地球的运行速度之比

【例17】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因此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

人,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为1T (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2T (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1L ,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2L .你估算出()

例题精讲

A .地球的质量

B .太阳的质量

C .月球的质量

D .可求月球、地球及太阳的密度

【例18】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

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 、密度为ρ、质量为M 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 。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例19】中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预计在2017年送机器人上月球,实地采样送回地球,为载人登

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设想我国宇航员随“嫦娥”号登月飞船绕月球飞行,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A .计时表一只,B .弹簧测力计一个,C .已知质量为m 的物体一个,D .天平一台(附砝码一盒)。在飞船贴近月球表面时可近似看成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测量出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N 圈所用的时间为t 。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后,遥控机器人利用所携带的仪器又进行了第二次测量,科学家利用上述两次测量数据便可计算出月球的半径和质量。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

(1)简述机器人是如何通过第二次测量得到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F 的; (2)试利用测量数据(用符号表示)求月球的半径和质量。

【例20】天文观测上的脉冲星就是中子星,其密度比原子核还要大.中子

星表面有极强的磁场,由于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使得它发出的电磁波辐射都是“集束的”,像一个旋转的“探照灯”,我们在地球上只能周期性地接收到电磁波脉冲(如图所示).设我们每隔0.1s 接收一次中子星发出的电磁波脉冲,万有引力常量11226.6710N m /kg G -=??,球的体积34

3

V r π=.

(1)为保证该中子星赤道上任意质点不会飞出,求该中子星的

最小密度;

(2)在(1)中条件下,若该中子星半径为10km r =,求中子星上极点A 的重力加速度g .

G

gR m 2

=地2

2

32

24GT L m π=太2

13

1

24GT L m π=月GM R T /23

π=GM R T /323

π=ρπG T /=

ρπG T /3

=

【例21】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11日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人类有史以来

的首次卫星碰撞事件。碰撞发生的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490英里(约790公里),恰好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270英里(434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轨道,是用来远距离探测地球和卫星电话的轨道。则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碰撞后的碎片若受到大气层的阻力作用,轨道半径将变小,则有可能与国际空间站相碰撞

B .在碰撞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比国际空间站的周期小

C .发射一颗到碰撞轨道运行的卫星,则发射速度要大于7.9km/s

D .在同步轨道上,若后面的卫星一旦加速,将有可能与前面的卫星相碰撞

【例22】绳系卫星是由一根绳索栓在一个航天器上的卫星,可以在这个航天器的下方或上方随航天器一起

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绳系卫星系在航天器上方,当它们一起在赤道上空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时(绳长不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系卫星在航天器的前上方 B .绳系卫星在航天器的后上方 C .绳系卫星的加速度比航天器的小 D .绳系卫星的加速度比航天器的大

【例23】我国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运行的周期为T 。若以R 表示月球的半径,则()

A .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B .卫星运行时的线速度为

C .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

D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例24】质量为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

2

2π4T R T

R

π22

2π4T R

TR

h R R 3

)π2 (

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A .线速度

B .角速度

C .运行周期

D .向心加速度2Gm a R =

【例25】为了探测X 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1r 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

为1T ,总质量为1m 。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2r 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2m ,则() A .X 星球的质量为2312

14r M GT π=

B .X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C .登陆舱在与轨道上运动是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 .登陆舱在半径为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例26】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6.410m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57.2710/rad s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为

29.8/m s ,在地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37.910/m s ?,第三宇宙速度为316.710/m s ?,

月地中心间距离为83.8410m ?,假设地球上有一棵苹果树长到了月球那么高,则当苹果脱离苹果树后,将() A .落回地面

B .飞向茫茫宇宙

C .成为地球的“苹果月亮”

D .成为地球的同步“苹果卫星”

【例27】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以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包含多颗

地球同步卫星,这有助于减少我国对GPS 导航系统的依赖,GPS 由运行周期为12小时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星的同步卫星和GPS 导航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和,向心加速度分别为和,则=_____;=_____(可用根式表示)。

v ω2T =2

1

124T r g X π=

1r 2r 1

22

121

r m r m v v =2r 3

1

321

2r r T T =1R 2R 1a 2a 12:R R 12:a a

【例28】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球通

信”。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同步卫星所在的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T ,下面列出的是关于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s 的表达式() A .

B .

C .

D .

知识点7变轨问题及卫星追及问题

1.稳定运行:卫星稳定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变轨运行: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发生变化时,向心力与万有引力不再相等,解答这一模型的有关问题,可根据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供求平衡关系进行分析求解:

①若F F =供求,供求平衡——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若F F <供求,供不应求——物体做离心运动; ③若F F >供求,供过于求——物体做向心运动.

知识点8卫星及天体相遇问题

两天体(行星、卫星或探测器)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若两环绕天体的运转轨道在同一平面内,则两环绕天体与中心天体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中心天体的同侧时相距最近.两环绕天体与中心天体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中心天体的异侧时则相距最远.

设卫星1(离地球近些)与卫星2某时刻相距最近,如果经过时间t ,两卫星与地心连线半径转过的角度相差2π的整数倍,则两卫星又相距最近,即122(1,2,3,)t t n n ωωπ-== ;如果经过时间t ',两卫星与地心连线半径转过的角度相差π的奇数倍,则两卫星相距最远,即

12(21)1,2,3,t t n n ωωπ''-=-= ,()

知识点9 双星及多星问题

对于双星问题要注意:

①两星球所需的向心力由两星球间万有引力提供,两星球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相等; ②两星球绕两星球间连线上的某点(转动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或周期T 的大小相等; ③两星球绕共同中心转动的半径1r 、2r 的和等于两星球间的距离L ,即12r r L +=.

知识点9 其他综合类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宇宙航行等知识常与其它知识进行综合进行考查.

3

2

2243T gR π3

2

2

243π

T gR g g

R '

3g

g R '

3知识框架

【例29】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经过八次点火变轨

后,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所示为探月卫星运行轨迹的示意图(图中1、2、3……8为卫星运行中的八次点火位置)①卫星第2、3、4次点火选择在绕地球运行轨道的近地点,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远地点高度;②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③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④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超重状态;⑤卫星在靠近月球时需要紧急制动被月球所捕获,为此实施第6次点火,则此次发动机喷气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相反。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⑤

D .①③

【例30】在航天员完成任务准备返回地球时,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此时,与神七相距100公里至200公

里的伴飞小卫星,将开始其观测、“追赶”、绕飞的三步试验:第一步是由其携带的导航定位系统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地面飞控中心,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测量伴飞小卫星与轨道舱的相对距离;第二步是由地面飞控中心发送操作信号,控制伴飞小卫星向轨道舱“追”去,“追”的动力为液氨推进剂,因此能够以较快速度接近轨道舱;第三步是通过变轨调姿,绕着轨道舱飞行.下列关于伴飞小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伴飞小卫星保持相距轨道舱的一定距离时的向心加速度与轨道舱的相同

B .若要伴飞小卫星“追”上轨道舱,只需在较低的轨道上加速即可

C .若要伴飞小卫星“追”上轨道舱,只需在原轨道上加速即可

D .伴飞小卫星绕飞船做圆周运动时需要地面对小卫星的遥控,启动其动力系统,并非万有引力

提供其向心力

【例31】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

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

B 的速度

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

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

【例32】A 、B 两行星在同一平面内绕同一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方向相同,A 的轨道半径为r 1,

B

例题精讲

2、3、

的轨道半径为r 2,已知恒星质量为m ',恒星对行星的引力远大于得星间的引力,两行星的轨道半径r 1<r 2。若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试求: (1)再经过多少时间两行星距离又最近? (2)再经过多少时间两行星距离最远?

【例33】a 是地球赤道上一幢建筑,b 是在赤道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69.610m ?的卫星,c 是地

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b 、c 刚好位于a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48h ,a 、b 、c 的大致位置

是图乙中的(取地球半径66.410m 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210m/s g =,π()

【例34】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

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 ,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 ,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

【例35】如右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 (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

上述星球A 和B ,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 1.但在近

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T 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245.9810kg ?和227.3510kg ?.求T 2与T 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小数)

【例36】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

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 .关于四星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四颗星的轨道半径均为

C .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

D .四颗星的周期均为

【例37】宇宙飞船在靠近某星球表面环绕飞行时,已测得其环绕周期为T .当飞船停靠在该星球上后,地面

指挥部下令该宇航员利用随声携带的秒表、米尺、钢球,粗测该星球质量.宇航员在该星球表面将一个钢球从高h 处静止释放,记录下落时间t 和高度h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请你用所测物理量估算该星球的质量。

【例38】一物体从某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从抛出瞬间开始计时,得到物体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x 与所用

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m B .8s 末物体上升到最高点

C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m/s 2

D .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8m/s

【例39】宇宙飞船以周期T 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

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自转周期为0T .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 点测出的张角为α,则()

a 2

a

2

m G

R

2

π

A .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2sin(/2)

R

T πα

B .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0/T T

C .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0/(2)T απ

D .飞船周期为T =

【例40】科学家正在研究架设一条长度约为10万公里的从地面到太空的“太空梯”,

“太空梯”由缆绳、海面基地、太空站和升降机组成.缆绳用质量轻、强度大、韧度高的“碳纳米管”制成,缆绳一端固定在位于赤道某处的海面基地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外太空的巨大太空站上.除升降机外,整个装置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且绷直的缆绳始终垂直于海平面指向地心.升降机上装有两套履带装置,从两侧紧扣缆绳,这样升降机就可以沿缆绳上下运动,或者在摩擦力作用下牢牢固定在缆绳上任意位置,如图所示.设想在太空中距离地面某一高度,升降机与缆绳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恰好为零,且相对于缆绳保持静止状态,求此时升降机距离地面的高度.已知地球半径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地球自转角速度ω.

【例41】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它的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 ,已知地球半径为

R ,地面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 。 (1)试求该卫星的运行速度;

(2)要使卫星在一天内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下的情况全部拍下来,卫星在通过赤道上空时,卫星上的摄像机应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S 是多少?

【例42】1968年2月20日,发射升空的“和平号”空间站,在服役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落在南太

平洋.“和平号”风风雨雨15年铸就了辉煌业绩,已成为航天史上的永恒篇章.“和平号”空间站总

(完整版)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及经典例题练习

第五讲 万有引力定律重点归纳讲练 知识梳理 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 k T a =23 。其中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4) 推广: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运转,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运转。当卫星绕行星旋转时,k T a =2 3 ,但k 值不同,k 与行星有关,与卫星无关。 (5)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 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k T R =2 3 ,R ——轨道半径。 2. 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万有引力F 与m 1m 2成正比,与r 2成反比。 (2) 公式:2 21r m m G F =,G 叫万有引力常量,2211 /10 67.6kg m N G ??=-。 (3) 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 ,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R m R Mm G mg 22 ω-=; ②在两极F=mg ,即mg R Mm G =2 ;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地面上,2 2 R GM g mg R Mm G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h 处: 22)()(h R GM g mg h R Mm G h h +=?=+,所以g h R R g h 2 2 ) (+=,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 1.T 、r 法:2 3 2224)2(GT r M T mr r Mm G ππ=?=,再根据3 23 33,34R GT r V M R V πρρπ=?== ,当r=R 时,2 3GT πρ= 2.g 、R 法:G g R M mg R Mm G 22 = ?=,再根据GR g V M R V πρρπ43,3 43=?== 3.v 、r 法:G rv M r v m r Mm G 2 22 =?=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练习题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练习题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章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其运行轨道是椭圆,根据开普 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 火星绕太阳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 B. 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 C. 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将减小 D. 火星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逐渐增大 2.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 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其轨道参数如下表。 注:AU 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1AU=149 597 870 700m (大约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 1和T 2,它们在近日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212,T T a a >< B. 1212,T T a a << C. 1212,T T a a >> D. 1212,T T a a 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31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31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 动,周期大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 20,该中心恒星 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 A. 1 10 B. 1 C. 5 D. 10 4.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成功实施手控交会对接,下列关于“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天空一号”的发射速度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空天杯”航空航天知识竞赛题

“空天杯”航空航天知识竞赛题 1.世界上公认为最早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是起源于我国的_B____。 A.木鸢 B.风筝 C.带鸟翅飞行的人 2._ __年9月19日,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带着自己研制的热气球,在巴黎凡尔赛宫作表演,气球在空中飘行_____分钟,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 _C_ A.1781,4 B.1782,6 C.1783,8 3.莱特兄弟以滑翔机为基础制成了飞机,于___B__试飞成功,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空中动力持续飞行。 A.1903年12月14日 B.1903年12月17日 C.1903年11月14日 4.冯如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他在__C___年制成了他的第一架飞机并进行了试飞。 A.1912 B.1911 C. 1909 5.国际航空联合会成立于___ C __年。 A.1903 B.1904 C. 1905 6.世界上第一支独立空军成立于_A____。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 C.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7.飞机第一次走上战场是在:___A__。 A.1911~1912年的意土战争 B.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 C.1911~1912年的摩洛哥战争 8.飞机首次参战是执行___B__任务。 A.通信联络 B.航空侦察 C.空中布雷 9.首次空中轰炸使用的武器是:___C__。 A.航空炸弹 B.燃烧瓶 C.手榴弹 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斗机的主要武器是:__A___。 A.机枪 B.机炮 C.步枪 11.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于___C__在北京南苑成立。 A.1911年9月 B.1912年9月 C.1913年9月 12.1913年冬,北洋政府征讨蒙古叛军,南苑航空学校派人驾驶飞机随军助战,对叛军实施了__ B?___,这是中国首次将飞机运用于实战。 A.空中扫射 B.空中侦察 C. 空投传单 13.世界上第一次航空博览会是_____年在_____举行的。C A.1910,德国汉诺威 B.1909,法国兰斯 C.1909,法国巴黎 14.中国第一个经政府批准在国外学习飞行的留学生是__A___。 A.厉汝燕 B.潘世忠 C.秦国镛 15.1931年4月,国民党空军的一架侦察机被工农红军根据地赤卫队俘获,苏维埃政府将这架飞机命名为___C__号,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 A.红军 B.苏维埃 C.列宁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

3232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 万有引力定律不仅是高考的一个大重点,而且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科学论题之一。 特别是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更激发了同学们研究卫星,探索宇宙的信心。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12个典型案例: 【案例1】天体的质量与密度的估算 下列哪一组数据能够估算出地球的质量 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月地之间的距离 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的半径 C.绕地球运行卫星的周期与线速度 D.地球表面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密度 解析: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月球也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 ,轨道半径为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r T 4m r Mm G 22 2π=……①得: 2 32G T r 4M π=……②可见A 正确 而T r 2v π= ……由②③知C 正确 对地球表面的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r=R ……④ 由于3 R 4M 3 π= ρ……⑤结合②④⑤得: G 3T 2π = ρ 可见D 错误 地球表面的物体,其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由2R Mm G mg =得:G g R M 2=可见B 正确

3333 【探讨评价】根据牛顿定律,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不能解决环绕天体的质量;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已知的常量,运用物理规律估算物理量,这也是高考对学生的要求。总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关键。 【案例2】普通卫星的运动问题 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不同的。“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12 h ,“风云二号”是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行轨道就是赤道平面,周期为24 h 。问:哪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哪颗卫星的线速度大若某天上午8点,“风云一号”正好通过赤道附近太平洋上一个小岛的上空,那么“风云一号”下次通过该岛上空的时间应该是多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普通卫星的运动特点及其规律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T 2 ∝r 3 知:“风云二号”卫星的轨道半径较大 又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r v m ma r Mm G 22==得: 2r M G a =,可见“风云一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r GM v = ,可见“风云一号”卫星的线速度大, “风云一号”下次通过该岛上空,地球正好自转一周,故需要时间24h ,即第二天上午8点钟。 【探讨评价】由万有引力定律得:2M a G r = ,v = ω= 2T = ⑴所有运动学量量都是r 的函数。我们应该建立函数的思想。 ⑵运动学量v 、a 、ω、f 随着r 的增加而减小,只有T 随着r 的增加而增加。 ⑶任何卫星的环绕速度不大于7.9km/s ,运动周期不小于85min 。 ⑷学会总结规律,灵活运用规律解题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案例3】同步卫星的运动 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避免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B 、通讯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某处,所有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24h C 、不同国家发射通讯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航天知识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一. 万有引力定律: 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1m 和2m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 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即: 其中G =6. 67×10 -11N ·m 2/kg 2 ②适用条件 (Ⅰ)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分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 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运用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略地球自转可得: 二. 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 1. 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产生两个效果: (1)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F 向=m ·R ·(2π/T 0)2,很小。 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断变化,因而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2)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 在赤道处:mg F F +=向,所以R m R GMm F F mg 22自向ω-=-=,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R m R GMm 22自ω>>,所以2R GM g =。 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到的向心力f 的大小不超过重力的0. 35%,因此在计算中可以认为万有引力和重 力大小相等。如果有些星球的自转角速度非常大,那么万有引力的向心力分力就会很大,重力就相应减小, 就不能再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了。如果星球自转速度相当大,使得在它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恰 好等于该物体随星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那么这个星球就处于自行崩溃的临界状态了。 在地球的同一纬度处,g 随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21)('h R Gm g += 。 强调:g =G ·M /R 2不仅适用于地球表面,还适用于其它星球表面。 2. 绕地球运动的物体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万有引力、向心力、重力三力合一。 即:G ·M ·m /R 2=m ·a 向=mg ∴g =a 向=G ·M /R 2 122 m m F G r =2 R Mm G mg =

航天科普知识问答

航天科普知识问答 来凤小学红领巾广播室科技知识宣讲 航天员是如何选拔出的,有哪些指标, 答:航天员选拔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要招收一批志愿者,他们身体好,身高在1.6,1.75米,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受过高等教育,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先选出预备航天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飞前合格选拔。航天员的选拔通常要经过基本资格审查、临床医学检查、生理机能选拔、心理选拔、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选拔等,其实施阶段一般又细分为:预选、门诊检查、住院检查、特殊环境因素检查、训练过程中的时间大约为1年,其淘汰比例约为1:100,早期更高。在上述选拔中,医学选拔是最关键的一关,生理机能选拔是最基础的一关,特殊环境因素耐力选拔是最难的一关,心理选拔是最重要的一关。宇航员可以刷牙么,刷牙时水会往上跑么, 答:宇航员可以刷牙,刷牙的方式与在地面差不多,但是刷完牙后的牙膏沫都要吐在纸上集中丢弃。而苏联宇航员也曾经用类似于口香糖式的口嚼橡胶代替刷牙。刷牙时的水如果从口中渗出的话会在太空舱里到处飘散,所以在刷牙的时候务必小心不能让漱口水渗出,而应该将其集中吐在纸上,统一处理。航天员在太空会生病吗,如何预防,生病后怎么办, 航天员在上天前都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保证其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同时,飞船内也配备了各种医疗设备,如医疗监测设备,生理信号测试盒,心电信号磁记录器还有医监设备的备件等等,这些设备可以随时监查航天员的身体状况。此外飞船上还备有疾病防治的医保用品,假如航天员生病了,飞船上的航天药箱也能派上用场。 宇航员能在天上和家人通话吗,

答:宇航员能够在天上和家人通话。2003年10月15日19时59分,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和家人通话。他对妻子说,在太空感觉很好,太空的景色非常美。杨利伟对儿子说,好儿子,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我把我看到的都记录下来了。宇航员和家人通话同宇航员跟地面指挥中心通话的方法是一样的,利用的是航天通信系统,飞船上安装了特有的无线电话通信设备和电视传输设备。飞船上每个航天员的头盔上及生活舱内,都配备接收器(耳机)和送话器(话筒)以及传送、记录设备,在飞船飞行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进行航天员之间的通话交谈.. 飞船上有“黑匣子”吗, 答:“黑匣子”主要指的是记录飞行数据、并且能够发出信号的“飞行数据记录仪”。飞船上当然也有黑匣子,它安装在飞船的返回舱内,是用来记录飞船的飞行数据的电子设备。 神州六号飞船为航天员准备了什么样的救生物品, 返回舱里为航天员准备的救生物品一应俱全,有远距离呼救电台、GPS定位仪、信号枪、太阳反光镜、光烟信号管和海水染色剂;有急救药包、蛇伤自救盒、蚊虫驱避剂;有食品和饮水、指北针、抗风火柴、防尘太阳镜、引火物;还有救生船、渔具、驱鲨鱼剂、抗浸防寒飘浮装备、救生手册等,此外,航天员还配置了救生手枪和生存刀。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是不是不能走动,如果不运动他们的身体会不会产生异常反应, 答: 准确地说宇航员在太空舱是无法走动的,因为没有重力,人就处于漂浮状态,无法贴在地板上,所以走动是不行的。但是宇航员有自己“走动”的方式:飘动。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运动一般依靠抓住太空舱壁上的一些“抓手”让自己漂浮的身体向前移动,同样宇航员也能够通过向太空舱壁施加一个推力,然后自己就能向

航空航天知识

航空航天知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957年10月4日 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 1959年9月12日 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1961年4月12日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 1969年7月20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1970年12月15日 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 1971年4月9日 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 1971年12月2日 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 1981年4月12日 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1986年1月28日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 1986年2月20日

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8年,至今仍在运行,是目前最成功的人类空间站 1993年11月1日 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我国航空航天大事件: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 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并于3天后成功回收.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外卫星,使我国在世界航天商业发射服务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9年10月,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顺利升空,并正常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技术领域进行的全面国际合作.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于2003年10月16日圆满回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最新航天知识科普材料资料

航天知识科普材料 一、航天知识 1、我国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是: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东方红一号” 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的时间是: 2003年10月16日 3、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名字是:神舟”五号 4、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5、中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有两层含义: 一是音同“神州”,二是“神奇的船(宇宙飞船)”的意思 6、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有:前苏联,美国,中国 7、航天: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8、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9、航天包含哪些内容? 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把航天活动归纳为航天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航天技术是手段;空间应用是目的,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空间科学则属于认识宇宙的范畴。 10、人类已研制出几种载人航天器? 人类现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3种载人航天器。 11、载人航天器各有什么用途?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用于接送航天员和货物,且在太空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0天,又可称为天地往返运输器;空间站在太空长期运行,不返回地面,主要用于观天看地、研究空间科学、太空生产和在轨服务等。 12、我国的神舟号飞船由几个舱段组成? 神舟号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采用“三舱一段”构型,即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推进舱和轨道舱上各有一对太阳能帆板。推进舱在飞船的最下部,返回舱在中间,轨道舱在上部,附加段在飞船的最顶端。 13、神舟号飞船“三舱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推进舱是飞船在空间运行及返回地面时的动力装置;返回舱是飞船起飞、飞行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的。在载人飞行交会对接前,它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14、飞船返回地面时,是所有舱段都返回吗? 不是。飞船返回地面时,只有返回舱一个舱返回地面。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后,轨道舱可以留在轨道上继续工作半年左右。 15、神舟号飞船由多少个分系统组成? 共有13个分系统:结构与机构、制导导航与控制、数据管理、测控通信、热控制、推进、电源、有效载荷、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乘员、仪表照明、应急救生、回收着陆等。其中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乘员、仪表照明、应急救生系统,在卫星上是没有的。 16、神舟号飞船的返回舱是什么样子? 神舟号飞船返回舱的外形像一口中国古代的大钟,呈大钝头倒锥体,它在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上部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

万有引力与航天公式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规律方法总结 一.三种模型 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无论是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 2.双星模型: 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转动的向心力。 3.“天体相遇”模型: 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 二. 1.2/三.1. 2.1687⑴.⑵.⑶.a. b.当0→r 时,物体不可以处理为质点,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 c.认为当0→r 时,引力∞→F 的说法是错误的 ⑷.对定律的理解 a.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这种相互作用力 b.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关系。 c.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 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 d.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 性质无关,与周期及有无其它物体无关. (5)引力常数G :

①大小:kg m N G 2 2 11 /67.610??=-,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 ②意义: 表示两个质量均为1kg 的物体,相距为1米时相互作用力为:N 1011 67.6-? 四.两条思路:即解决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 F 向万=即:22 2224n Mm v F G ma m mr mr r r T πω=====万 2.天体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即2gR GM =(又叫黄金代换式) 注意: 五.1.a.c. 2.3.方法一:根据转动天体运动周期T 、转动半径r 和中心天体半径R 计算: R T r G 3 2 33πρ= (适合于有行星、卫星转动的中心天体) 方法二:根据中心天体半径R 和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计算: GR g πρ43=(适合于没有行星、卫星转动的天体) 4.计算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简单说就是卫星或行星贴近中心天体表面的飞行速度,这时卫星或行星高度忽略r ≈R 方法一。根据中心天体质量M 和半径R 计算: 由→=R m Mm G v R 2 2 R GM v =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知识网络: 常见题型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主要涉及几个方面: (1)测天体的质量及密度:(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由r T m r Mm G 222?? ? ??=π 得2324GT r M π= 又ρπ?=33 4R M 得3233R GT r πρ= 【例1】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T =30 1s 。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计算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引力常数G =6.67?1011-m 3/kg.s 2) 点评: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题时,经常需要像本题一样先假设某处存在一个物体再分析求解是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题惯用的一种方法。 (2)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表面重力加速度:2002R GM g mg R Mm G =∴=Θ 轨道重力加速度:()()2 2h R GM g mg h R GMm h h +=∴=+Θ 【例2】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行星的质量M 与卫星的质量m 之比M /m=81,行星的半径R 0与卫星的半径R 之比R 0/R =3.6,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r 与行星的半径R 0之比r /R 0=60。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卫星表

面有mg r GMm =2 …… 经过计算得出: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3600。上述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列式证明;若有错误,求出正确结果。 (3)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人造卫星分类(略):其中重点了解同步卫星 宇宙速度:(弄清第一宇宙速度与发卫星发射速度的区别) 【例3】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运行的轨道是不同的。“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是12h ;“二号”是地球同步卫星。两颗卫星相比 号离地面较高; 号观察范围较大; 号运行速度较大。若某天上午8点“风云一号”正好通过某城市的上空,那么下一次它通过该城市上空的时刻将是 。 【例4】可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使其圆轨道满足下列条件( ) A 、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的同心圆 B 、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是共面的同心圆 C 、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D 、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例5】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的圆轨道上运行,它的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 ,要使卫星在一天的时间内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的情况下全都拍摄下来,卫星在通过赤道上空时,卫星上的摄像机至少应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是多少?设地球半径为R ,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 【例6】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B .它们的速度可能不同 C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可能不同 D .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点评: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地球同步卫星的有关知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在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的且和地球有相同周期、角速度的卫星。其运行轨道与赤道平面重合。 【例7】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 可由2223 4πc b a r =求出,已知式中a 的单位是m ,b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 航空航天是人类利用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行行为的总称。其中,大气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大气层的外缘距离地面的高度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距地面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斗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 发展史 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木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速度比较低、航程相对较短; 工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力和推进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力的获得 靠向下加速空气,因此对直升机而言由旋翼带动空气向下运动,每一片旋翼叶片都产生升力,这些升力 的合力就是直升机的升力。 4.试述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行原理 A. 轻于空气(浮空器):气球;飞艇。原理:靠空气静浮力升空。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可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B. 重于空气: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原理:靠 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面,滑翔机最大区别在于升空后不用动力而是靠自身重力在飞行方向的分力 向前滑翔(装有的小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高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生升力,其旋翼木有动力驱动,由动力装置提供的拉力作用下前进时,迎面气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生升力;直 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水平运动所需要的拉力都由旋翼产生;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面产生升力和拉力。 5.简述火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 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 A. 无人航天器a人造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 B. 载人航天器a载人飞船(卫星式、登月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行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7.什么是空天飞机,其主要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空天飞机即航空航天飞机,指以吸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组合推进系统作为动力装置、能够像飞机在跑道上起降、在大气层内高超音速飞行,又能单级入轨运行的可载人飞行器。 主要的技术在于a动力装置,既不同于飞机又不同于火箭,是一种混合配置的动力装置,安装有涡轮喷气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b.计算空气动力学分析,由于其速度变化幅度大、飞行高度变化广、飞行环境不同;c.发动机和机身一体化设计,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阻力剧增,外形需要高度流线化;d.防热结构和材料,空天飞机需多次进出大气层,有很强的气动加热,所以防热系统既要保持良好的气动外形,又要能长期重复使用且便于维护。

2018年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

2018年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 1.在地球大气层内,外飞行的器械成为飞行器。 (答)正确 2.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外的航行活动。 (答)错误(答案)大气层中 3.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高空的航行活动。 (答)错误(答案)大气层外 4.由于航空航天活动都必须经过大气层,所以航空与航天是紧密联系的。 (答)正确 5.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通信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也是军用航空的主要活动。 (答)错误(答案)夺取制空权 6.滑翔机是指没有燃油系统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 (答)错误(答案)动力装置 7.轻型直升机一般采用浮筒式起落架。 (答)错误(答案)滑撬式起落架 8.多数直升机采用滑撬式起落架。 (答)错误(答案)轮式起落架 9.人类关于飞行的许多探索和试验都是从模仿飞鸟的飞行开始的。 (答)正确

10.飞机诞生之前,在操纵稳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德国的李林达尔。 (答)正确 1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客机为A380。 (答)正确 12.对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进行干扰的军用飞机为电子干扰机。 (答)正确 13.专门用于搜集敌方军事情报的飞机为反潜机。 (答)错误(答案)侦察机 14.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空中战争的雏形在越南战争中第一次展现出来。 (答)错误(答案)海湾战争 15.从地球表面发射的飞机器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答)错误(答案)第一宇宙速度 16.从地球表面发射的飞机器脱离地球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答)正确 17.从地球表面发射的飞机器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四宇宙速度。 (答)错误(答案)第三宇宙速度 18.航天技术的核心是火箭推进技术。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

r G Mm = mg ? g = GM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 h 处: (R + h) 2 (R + h) 2 Mm = mg ? g = = 4 , r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 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 a 3 T 2 = k 。其中 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4)推广: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运转,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运转。当卫星绕行星 旋转时, a 3 = k ,但 k 值不同,k 与行星有关,与卫星无关。 T 2 (5)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 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 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 R 3 = k ,R ——轨道半径。 T 2 2.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万有引力 F 与 m 1m 2 成正比,与 r 2 成反比。 (2)公式: F = G m 1m 2 ,G 叫万有引力常量, G = 6.67 ? 10 -11 N ? m 2 / k g 2 。 r 2 (3)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 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 mg ,另一个是 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 mg = G Mm - m ω 2 R ; R 2 ②在两极 F=mg ,即 G Mm = mg ;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R 2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地面上, R 2 R 2 G GM ,所以 g = h h h R 2 (R + h ) 2 g ,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 1.T 、r 法: G Mm = mr ( 2π ) 2 ? M = 4π 2 r 3 ,再根据 r 2 T GT 2 V M 3πr 3 π R 3 , ρ = ? ρ = 3 V GT 2 R 3 ,当 r=R 时, ρ = 3π GT 2 2.g 、R 法: G Mm = mg ? M = R 2 g R 2 G ,再根据V = 4 πR 3 ρ = M ? ρ = 3g 3 V 4πGR 3.v 、r 法: G Mm = m v 2 ? M = rv 2 r 2 r G 4.v 、T 法: G Mm = m v 2 , G Mm = mr ( 2π ) 2 ? M = v 3 T r 2 r 2 T 2πG

2018年科普日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8年科普日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1、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四个国?答案: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 2、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答案:袁隆平 3、请问谁发明了第一架飞机?答案:莱特兄弟 4、汽车是谁发明的?答案:奔驰 5、请问谁发明了安全炸*?答案:诺贝尔 6、请问谁发明了造纸术?答案:蔡伦 7、请问“镭的母亲”是指谁?答案:居里夫人 8、请问电灯是谁发明的?答案:爱迪生 9、中国的“导弹之父”是谁?答案:钱学森 10、请问谁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的?答案:张衡 11、你知道没有书籍的图书馆指的是什么吗?答案: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它是由电脑、光盘存贮系统和图书检索系统组成 12、请问煤气是煤变成的吗?它是怎样产生的?答案:不是,我们听说的煤气是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混合在一起,是从石油、天然气中提炼出来的。 13、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数学家是谁?答案:祖冲之 14、“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谁的名言?答案:培根 15、请问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谁?答案:达尔文 16、万有引力定律是谁发现的?答案:牛顿 17、为什么有的人睡觉会流口水?答案:人每时每刻都在分泌唾液来润湿咽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随着喉咙咽下肚内,不会流出来,睡觉时,一般的人也不会流口水,只有当人白天特别疲劳,晚上睡得太熟,嘴没有闭紧,口水才会从嘴角流出来。 18、航空与航天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航空在大气层以内,航天在大气层以外 19、为什么海滨的空气特别清新?答案:因为海滨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

航空航天知识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1年9月29号天宫一号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 技术重点:航天器交会对接 结构: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发射后两年内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 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火箭全长52米,运载能力为8.6吨。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2011年10月10日,天宫一号发出第一张自拍照,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 「知识点链接」 一、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三步走: 第一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实现了载人飞船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天又安全地返回地面, 第二步:要解决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 第三步: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 二、中国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筹建中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三、酒泉被选为卫星发射中心的条件: 1、已建场30年,拥有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且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 2、发射场区为戈壁滩,航区200公里以内基本为无人区,600公里以内没有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重要交通干线,航区安全有保证。 3、发射场区占地面积广,地势开阔,完全满足待发段和上升段航天要求,也是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最理想的发射回收着陆场,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场区内已建有大型机场,既可以满足航天器使用飞机快速运输的要求,又可作为参试人员往返乘降飞机的场所。

必修万有引力与航天优秀教案

7.1行星的运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澄清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 教学难点 1.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 教学过程:略 新课教学 引入:

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7.3万有引力定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 2.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2r Mm G F 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4.理解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即服从平方反比定律的万有引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体会推导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通过学习认识和借鉴科学的实验方法,充实自己的头脑,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记住推导出的引力公式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质点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推导过程 2.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教具 多媒体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开普勒定律发现之后,人们便开始更深入的思考:行星为什么这样运动? 这节课我们“追寻着牛顿的足迹”,用自己的手和脑,重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一.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为了简化问题,行星的轨道按圆来处理,请猜想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与什么因数有关 研究的问题中,只有太阳、行星,那么他们之间的引力可能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他们之间的距离以及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媒介物有关,还可能与太阳与行星的形状、大小有关。太阳与行星的是否可以看作质点?太阳与行星之间是真空,对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有无影响? 讨论小结: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应该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有关。我们先研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这样只研究引力与行星的质量以及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距离的关系。那么,F 与r 的定量关系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