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后金融危机时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 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

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失业问题是各国经济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太高的失业率会危害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对于我国来说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充分就业是现代国家宏观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正确认识我国事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寻求一条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失业的原因、类型、影响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严峻形势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 失业;原因;对策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employment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Abstract 】 At present, the unemployment (including off-duty) has become China ’s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is very prominent and the whole society focus problem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why will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unemployed population, should understand how the current society appears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the unemployment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present what kind of trend,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olve it, these all have now become the new subject in front of us. Unemployment is not only an economic problem, but also is a sensitive social problem, th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is a national economic phenomenon, but too high unemployment rate will endanger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social stability. China is a major social and macroscopically economy an important goal of. Therefor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hina ’s unemployment situation, reason, seek the efficient way that solves unemployed problem, have important theory and realistic meaning. This paper from the reasons of un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 types, effects and soluti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curr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difficult a situation are expounded from several aspects.

【Key words 】 unemployed; reason; countermeasure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目录

前言 ....................................................................................................................................... 4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失业的理论概述 . (4)

(一)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定义 .................................................................................. 4 (二) 失业的定义、类型及影响 (5)

1、失业的定义 ....................................................................................................... 5 2、失业的分类 ....................................................................................................... 5 3、失业的影响 . (6)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失业现状 (7)

(一) 经济社会中的总体失业情况 .......................................................................... 7 (二) 不同群体的失业情况 .. (9)

1、农民工的失业情况 ........................................................................................... 9 2、大学生的失业情况 ......................................................................................... 10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失业状况 .............................................................................. 11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失业成因 . (12)

(一) 经济周期波动,导致失业 ............................................................................ 12 (二)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失业增加 ........................................................................ 12 (三) 劳动力“用廉不用优”现象导致失业 ........................................................ 13 (四) 体制障碍引起失业增长 .. (14)

1、户籍制度的束缚 ............................................................................................. 14 2、教育结构不合理 ............................................................................................. 14 3、政府监管制度的不合理 (14)

四、失业的治理措施 (15)

(一)政府方面 (15)

1、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 15 2、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 ................................................................. 16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失业立法 ..................................................... 16 4、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劳动力互动流通 ......................................................... 17 (二)企业方面 . (17)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就业方式 ..................................................................... 17 2、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 18 (三)个人方面 . (18)

1、充分提高自身素质,重理论更要抓实践 ..................................................... 18 2、树立良好的心态,做好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 18 3、转变就业转念,先就业后择业 ..................................................................... 19 4、及时做好角色转换,快速适应新环境 (19)

结论 ..................................................................................................................................... 19 致谢 ..................................................................................................................................... 21 参考文献 .. (22)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4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前言

失业是我国经济向前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解决失业问题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历史的发展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与失业率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规模对劳动力的吸纳容量就会急剧加大,失业就会缓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济规模对劳动力的吸纳容量就会急剧缩小,失业就会加剧。因此,在今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是否保持经济在较高速度上的增长,就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只能通过加速发展经济来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不能以过度的牺牲速度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表面稳定,牺牲速度就等于牺牲大量就业机会,最终也会影响稳定。

金融危机激化了中国长久以来隐藏的人力资源矛盾,人口大国的光环下,几类人群已经因为深层次的劳工供需矛盾而跳脱出来,成为社会焦点,并可能将形成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潜伏力量。本文就后金融时期的中国失业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对策。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失业的理论概述

(一)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定义

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在20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这一周期可能是三年、五年亦或八年、十年甚至更久。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普遍经济刺激后出现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形势十分严峻,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淘汰。

此次金融危机辐射面甚广,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一些或多或少的影响,从而使得变异后的世界经济体产生了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进程在未来几年内有所放缓,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相适应,发达国家提高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5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储蓄率和发展中国家提高消费率成为一种发展态势,这也会深刻改变着两大类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活习惯。“新兴市场”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引起了发达国家以及率先成长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

第二,全球金融体系发生变化。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进一步下降,以及世界贸易和投资数额的持续扩张,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美国金融体系在全球的地位将会逐渐下降;其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2009年G20峰会上发表的《领导人声明》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5%,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至少增加3%。其三,西方发达国家脱离实体经济盲目发展金融业,使得金融业遭受重创。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 ,强调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以及回归实体经济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

第三,金融危机正在催生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强烈需求与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二者共同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不足,美国产生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去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不足”之结果。有理由相信,人类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它将成为经济增长持久而强劲的引擎。

(二) 失业的定义、类型及影响

1、失业的定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章程,我们知道,就业就是在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从事的为获得报酬或者赚取租金所进行的劳动。如果劳动者达到或者吵过某一特定年龄,并且在魔域以特定时期里符合:(1)没有工作:没有受雇或者自我解雇;(2)目前可以工作:根据某些条件,特定时间里可能遇到受雇或者自我雇佣的机会;(3)正在寻找工作:在最近某一特定时间里通过登记、申请等特定方式正在寻求受雇或者自我雇佣三个条件的,这部分人口即为失业人口,这种现象称为失业。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失业是指劳动力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当就业率下降时,由于工人被解雇,失业率上升。一般地,失业率在经济衰退期间上升,在经济复苏期间下降。

2、失业的分类

由于失业是有多方面因素所引起的,因此,当我们将失业具体到不同的国家或者具体到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张时期时,起主要的因素并不是完全相同。通常来说,国际上将失业分为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6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1)摩擦性失业:在生产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这种事也在性质上过渡性或者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例如,人们换工作或者是寻找新的工作便是这种例子,在这里,工作机会和寻找工作的人的匹配在经济中并不总是顺利的发生,结果一些人便得不到工作。

(2)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3)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者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事也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当经济中的总需求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一你去整个经济体系的较为普遍的失业。

(4)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习俗或者购买习惯的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5)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了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心烦生产技术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

(6)隐性失业: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力等于或者小于零的现象。尽管这种失业不会以社会上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这种失业的实质已经存在,只是社会上看不到,应有的失业人口被影藏到企业或者土地上。

(7)自愿失业:虽然有就业愿望,但是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者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以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造成的失业。

3、失业的影响

俗话说硬币有两面,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失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是两面性的。

积极影响

(1)失业可以成为经济周期发展提供劳动供求的“蓄水池”。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将会排斥劳动力,出现失业问题;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可为经济提供急需的劳动力。

(2)失业的威胁会使得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社会就业质量。 (3)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高效的工作并不保障每一个劳动者全部就业,保障每一个劳动者都就业必然是低效率的;另一方面,失业的威胁必然使劳动者为保持就业岗位而努力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失业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付出的代价。劳动者不断适应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工作是劳动力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失业四必须付出的代价。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7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消极影响

(1)失业是一种资源低效率配置,会造成经济总量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失业是对劳动力的浪费,是对整个社会产出的损失,它意味着生产达不到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不符合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发展经济的原则。

(2)失业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加剧两极分化。就业收入是广大劳动者最重要的收入,大量的劳动者失业会减少劳动在全部要素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扩大其他要素收入分配差距,另一方面,会提高劳动者贫困的比例。高失业率会造成失业与贫困的恶性循环:“高失业率→劳动者贫困→需求不旺→更多的人失业→……”

(3)失业会对失业者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创伤。失业会使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或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缺乏安全感,思想负担加重,人格降低等,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当中失去了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并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

(4)失业会影响社会安定,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失业率的上升往往内购会引起犯罪率的上升。西方学者已经发现,高失业率经常与吸毒、高离婚率以及高犯罪率联系在一起。当人们没能从工作中得到收入时,有时会采取犯罪活动来获取收入。严重时还会引发社会动乱,危及社会稳定。

(5)失业是人力资本的损失。失业对人力资本造成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失业者已有的人力资本得不到运用,形成人力资本的浪费;另一方面,长期失业互惠降低人力资本的价值,也会使原有的只适合能力退化或者丧失。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失业现状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成、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虽然如此,但是,我国的就业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失业情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一) 经济社会中的总体失业情况

表一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8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

表二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

以上图表是2000年—2012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表中所选取的这些城市代表了我们经济发展不同程度水平的地区。从以上两个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出现了普遍性的失业,失业率较之前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上升。虽然从个别上看,有几个城市比较平稳,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的失业率是不断增加的。

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讲,4%左右的失业率应该说是不算高的,对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也无大碍。之所以这个数字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有较大区别,是因为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仅限于城镇登记的公开失业者,这样就起码遗漏掉了两大失业群体:一是城镇中的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人员,二是农村隐性失业者。我国农村中还存在着1.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安置。随着过于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我国传统就业体制下所掩盖的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社会化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就业矛盾更趋尖锐。在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如何妥善安置日益增长的劳动力资源和吸收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9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富余人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快速、持续、稳定地增长,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通过深化改革实现脱困目标,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

(二) 不同群体的失业情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失业情况在不同群体之间各有差异,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的失业群体主要有:

1、农民工的失业情况

对于目前中国农民工的失业情况,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估计:

在1.4亿外出就业农民工中,如果有10%—15%的人提前返乡,总人数就可以高达1500万到2000万。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严格按照定义的话,农民工返乡并不能直接对应地叫做失业。这是因为,第一,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家里还有承包土地,按照定义,如果他们回家务农就不算失业,充其量是就业不足;第二,从地方失业统计来讲,如果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离开了,对这个地方来说,无法判断他们是否失业,是否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目前使用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是比较恰当的用语。但是,这个现象值得高度关注,特别要防止2009年春节后他们回到城市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发生。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农民工的主体是青年。图1给出了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在16岁及以上的农民工中,61%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在30岁以下的农民工中,18.3%的人在16~20岁之间,27.1%的人在21~25岁之间,15.9%的人在26~30岁之间。即使在30岁以上的农民工中,也有23.2%的人年龄在31~40岁之间,只有15.5%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2、大学生的失业情况

除了农民工以外,大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在讨论大学生就业状况时,最经常使用的指标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般是指毕业时签订就业协议,从学校迁出户口及档案的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例。显然,这实际上是“初次就业率”的概念。近几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进一步降低。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了近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1年

图2给出了2011年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人员的构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300多万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人员中, 各类毕业生的比例占到了总数的将近一半。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求不平衡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快速增长。而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对大学生的需求数量远远低于毕业生的数量。供大于求是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一大严峻形势。 (2)结构矛盾突出

一方面,应届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也面临着招聘难的窘境。此外,专业不对口,东西发展不平衡,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需要面对的严峻形势。经济、法律等学科毕业生虽然会有较高的收入,但也因此连年成为高考报志愿的“热门专业”,从而造成此类人才过剩、就业爆冷的现象;孔雀依旧东南飞,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依旧比较倾向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3)所学非所用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所学得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在实际中,或者说是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在大学学习期间过于注重理论、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人际交往经验技巧匮乏等等,都是大学生初次就业时所要克服的困难。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失业状况

虽然,前面我们已经从不同群体的角度对我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但是,若我们再从不同年龄的角度入手,又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我们身边的农民工中,其实有好多本身就是一些未接受高等教育而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出卖体力来养活自己的和大学生同龄的青年群体,所以,失业的主题年龄段是青年。图3给出了城镇不在学人口的失业率。图中所有年龄组中,城镇16~2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是最高的,达到了9.48%,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次之,达到了5.29%,35~4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为4.59%。随着年龄的增长,失业率迅速下降。45~5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低于4%,5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失业率低于2%。由此,我们可以说,青年群体的失业问题格外值得关注。

除此之外,4050人员的失业情况也是比较引人注目的,这些人员的失业问题之所以成为焦点是有原因的。首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青黄不接的年龄档口,几乎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都在他们身上,一旦失业,后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其次,这些有着失业风险的4050人员大多是没有一技之长的出卖体力为生的农民工,一旦失业,再次就业是很困难的。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2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失业成因

(一) 经济周期波动,导致失业

后金融危机时代开始的失业率提高,是由于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的周期性失业现象。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第一次周期性失业。我国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之后,经济也随之步入了经济周期中的萧条时期,社会总需求不足,因而厂商的生产规模也缩小,从而导致较为普遍的失业现象。周期性失业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也就是说,人们收入下降,产品需求大幅度下降的行业,周期性失业情况比较严重。通常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这种失业产生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图1说明了紧缩性缺口与周期性失业之间的关系。

图4 紧缩性缺口

在图4中,横轴OY 代表国民收入,纵轴AD 代表总需求,当国民收入为 f Y 时,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f Y 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实现这一国民收入水平所要求的总需求水平为f AD ,即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但实际的总需求为0AD ,这一总需求水平决定的国民收入为O Y ,Y0小于f Y ,这就必然引起失业。Y0小于f Y 是由于0AD 小于f AD 造成的。因此,实际总需求0AD 与充分就业总需求f AD 之间的差额就是造成这种失业的根源。这种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故而也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

(二)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失业增加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3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产业开始逐步调整,各个行业的机器化、自动化和电子化程度大大提高,在这一时期,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的机器设备高达七八百亿美元,经过近20年来的不断更新换代,我国企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率比起改革开放之初有了天壤之别。这种结构调整释放出来了大量非常熟练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而这些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又无法适应第三产业的工作要求,这样失业就应运而生了。依据三次产业的演进过程,第一、二产业产生过剩劳动力也就不可避免了。经济转型时期,由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城镇人员就业造成很大压力。为了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市场就必须重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因此,在劳动力优化配置过程中,大量素质低、专业技能落后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被淘汰后就会产生失业。同时,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造成了失业与空岗并存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

(三) 劳动力“用廉不用优”现象导致失业

随着“双普双高”政策的推行,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已经不仅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更是大学生获取和研究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自己的场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开始进入高校学习,普遍地延长了受教育年限,教育投资成为家庭和社会资金的主要流动方向。为了让孩子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生活和工作上实现层次和水平的双方面提高,学生家庭的教育投资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很多农村家庭、城市贫困家庭而言,几乎为此穷尽了全部的积蓄,有的甚至负债累累。同时,物价上升,使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费用加大。大学生在毕业后实现工作,取得教育回报收回投资成本不仅是他们进行教育投资的重要目的,也是整个家庭改变生活境遇,提高生活水平的唯一希望。这就表现为就业时对工资待遇的高要求,这不仅对于受教育者家庭是一个投资的合理回报,更是对于大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心理慰藉。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雇佣者经营的出发点是获取利益。在招聘人才,提供就业岗位的时候,利益的获得成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工人的高工资,高待遇就会使经营利润下降。加之,对于某些岗位来说,并不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很多复杂的劳动被常规化的操作所取代。正如西方有位经济学家说的那样,“对于大多数职业来说,没有证据证明工人所受的教育越多,他们的生产力就越高。”这些因素就导致雇佣主在提供就业岗位的时候,往往处于利益考虑而雇佣廉价劳动力,来完成常规化操作较强的工作,而不是招收高成本的知识劳动力。于是就产生了“用廉不用优”的现象,“廉”是指相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来说,雇佣成本较低的劳动力。雇佣者和大学毕业生就像是市场的买卖方,各自坚守着自己的价值底线,不作出让步。就导致了部分大学毕业生因不能找到待遇较好的岗位,也不愿意做出价值让步而导致主动性失业。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4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四) 体制障碍引起失业增长

体制障碍包括很多方面,像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教育结构不合理、政府监管制度等等。

1、户籍制度的束缚

户籍制度对就业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工业和城市转移,使中国产业结构扭曲,严重影响到就业政策的完善。户籍制度还带来其他后果,第一,户籍制度造成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的施行主要集中在城镇,农村几乎没有。在城市里,市民的社会保障较完善,而农民工却未得到任何社会保障。第二,户籍制度还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这种分割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对本地农民工、外地农民工及外地非农民工的不同程度歧视。虽然目前户籍制度正逐步放开,但户籍限制及其引发的问题仍限制着劳动力的流动,加剧失业问题。

2、教育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现象说明大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由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引起的。(1)教育内容及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较弱,理论与实践脱轨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公司要求,不能直接上岗工作,加大企业的培训成本。(2)教学理念不合理,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存在攀比心理,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就想拿高薪、坐高位,往往不能从实际出发,遇到低于自己预期的工作就不想做,一些原本能就业的毕业生因工作差而放弃就业。(3)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许多高校在设置专业时,缺少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了解和考察,学科的设置墨守成规,多年不变,造成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某些人才的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重点考虑办学成本与收益,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所开专业大部分都是成本小、见效快的专业,使得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增多,甚至供过于求,而另一些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3、政府监管制度的不合理

当前政府监管还有计划经济的特点,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使企业无法发展。比如对钢铁业的打压,使小企业受到重创,可能会面临破产局面,失业人数增加;而垄断企业受到保护,使行业发展缓慢,进而创造的就业机会减少,从而使失业者继续失业。如果政府不放宽目前对个体、微型经营的限制,如果政府还是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课税太多,如果政府各部门的乱执法、乱罚款和乱收费得不到治理,如果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仍然缺乏合法的金融支持,那么我国的就业规模就别想扩大,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5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许多人为因素。

首先,“萝卜就业”现象的泛滥。近期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为确保高校毕业生能够公平就业,接连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然而,我们在应届生求职网、智联招聘等求职网站上不难发现,很多企业的招聘公告都注明了仅限本地户籍或者本地户籍优先,甚至是仅限当地生源。此外,毕业生们还要面临性别、相貌、身高、疾患等种种歧视。

其次,一些人的择业观念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铁饭碗”意识根深蒂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只要进入国有企业,他的生活就有了保障。因此,在他们心里已筑起了一道“铁饭碗”的钢铁长城。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劳动者都是双向选择,“铁饭碗”从现实变成了梦幻,这就使得一大批长期处于“铁饭碗”保护下的人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只愿意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种错误的择业观念,使他们一次又一次与就业失之交臂

四、失业的治理措施

失业虽然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率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失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失业问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对于如何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失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政府方面

1、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失业率与GDP 的变化情况提出了的解释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关系的奥肯定律:失业没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换一种方式说,相对于潜在GDP ,实际GDP 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u u a y y y f

f

--=- 其中y 为实际产出,f y 为潜在产出,u 为实际失业率,*u 为自然失业率,a 为大于零的参数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2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6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6%以内。据美国侨报网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012年新移民失业率有所下滑,并与本土出生的人口失业率持平。其中亚裔新移民失业人口33.7万人,失业率为5.7%;而美国境内出生的亚裔群体失业率为6.7%。

根据奥肯定律的重要结论: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DP 相同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 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的增长。因此,政府必须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以保证GDP 的持续稳定增长,从而达到降低失业率的目的。

2、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进行过多次改革,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覆盖面不广,保险程度低;征缴率不高,不按时交纳;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混在一起等,不足以承受巨大的失业压力。因此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其覆盖面扩大到所有城镇劳动者,特别要完善失业保险体系,建立范围覆盖全部职工,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同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使城镇失业人员真正享受到失业保险金,化解消极因素,促进失业者再就业。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从根本上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不致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标准不宜过高,但覆盖面要广,要覆盖农村;标准可以因地而异。社会保障体系资金可以通过多渠道筹集,如征收地产税和遗产税,拍卖中小企业等。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失业立法

当今社会,“萝卜就业”现象的泛滥. 近期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为确保高校毕业生能够公平就业,接连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然而,我们在应届生求职网、智联招聘等求职网站上不难发现,很多企业的招聘公告都注明了仅限本地户籍或者本地户籍优先,甚至是仅限当地生源。此外,毕业生们还要面临性别、相貌、身高、疾患等种种歧视。政府和企业应把农民问题放在首位的态度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要明白,优秀的人力资源存在于各个地方,户籍制度的不合理会导致人才的流失,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消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歧视,彻底打破“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模式,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现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不仅是为了实现企业自身效益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学有所成、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妥善解决好失业群体中最困难的国企下岗人员失业问题的同时,对城镇新增劳动力自主创业也应给予同等的税收优惠待遇。这对于扩大就业总量,缓解我国的失业压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失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它的调控管理应建立在法制基础上,依法调控,科学管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历史尚短,失业立法工作还没有展开,以至于使企业、企业负责人和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所以当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7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前急需加强立法工作。立法内容主要包括:失业法、失业保障法、职业培训法和辞退法四个部分。

4、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劳动力互动流通

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基础正在建立,国际合作领域日益拓宽。2009年G20峰会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二十国集团将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二十国集团峰会也将机制化,自2011年起每年举行一次。这一决定意味着二十国集团将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领导人承诺将竭尽全力,争取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相关谈判达成协议。在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中国的新节能减排计划,表明中国将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面积,使用气候友好科技,并在2020年之前达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的目标。由此不难理解,“低碳经济”可望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低碳经济”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企业方面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就业方式

要想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不但投资小,而且创造就业机会多。根据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而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按照统计资料测算,重工业部门每新增一个就业机会平均需增加一万元的固定资产投入,轻工业部门也需增加6,000元,而发展第三产业只需增加1,200元左右。所以发展第三产业是我们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今后我国发展第三产业,应在扩大就业容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发展潜力大、预期效益好、符合国内居民文化生活需要的行业部门。具体来说,就是着重发展以国内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以“安居工程”和健全维修服务、经纪代理、物业管理体系为核心的房地产业;以生活服务、卫生保健、文体娱乐、婴幼教育、养老托老等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业;以连锁经营、物资代理和配送制等业务为代表的新型流通业;以电子出版和系统维护、设备修理为内涵的信息服务业;以多样化、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的金融保险业;以及广告咨询、科技服务、文化、体育等十大增长点。

表三 三大产业就业人数

项目

2009 2010 2011 2012 经济活动人口(万人) 78244 78645 79243 79812 就业人员合计(万人) 76400 76900 77480 77995 第一产业

32561

31444

30654

29708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8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第二产业

19225 20629 21109 21684 第三产业

24614

24917

25717

26603

图5 2011年三大产业就业率

2、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盈利性的组织,但是,作为一个有远见、有战略眼光的管理者,不应该只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应该为企业的长久发展考虑。企业在职工上岗前,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在工作期间,也应该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当前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是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在培训中,要围绕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全力支持自主创业,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提供条件。

(三)个人方面

解决就业,首先要独善其身。在这里,以大学毕业生为例来分析我们应该如何从个人方面来缓解就业压力。

1、充分提高自身素质,重理论更要抓实践

公司招聘职工当然是要其为自己创造价值,所以,作为一名员工,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在校期间,除了力多学习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外,还要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将来有可能面临的就业困难做好准备。

2、树立良好的心态,做好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园、初入职场的学生,一切都是崭新的。无论是在求职的过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19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程中,还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都难免会有很多的困难,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努力使自己变得成熟稳重,看中一个行业、一个职业,要沉得住气,懂得容忍,增强抗压能力。

3、转变就业转念,先就业后择业

初出校园,没有工作经验可谈,在首次就业时,不要期望太高。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主观目标与客观目标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成功的。对职业的语气也需要适时调整。毕业之初可以选择一个要求相对较低的企业单位就业,积累经验,也可以给自己一个适应工作的空间。但是,先就业后择业并不代表盲目就业。不能为了就业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对所要从事的职业毫不了解,或者是去做对自己今后发展毫无用处的职业,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4、及时做好角色转换,快速适应新环境

从学生到职场新人,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重要的一步。没有了家长学校的庇佑,我们需要开始自己独立的人生道路,做好从学生到员工、从同学到同事的身份转换,认清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新的管理方式,这都是能够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保障。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做好自身该做的,就业难就会成为个人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除了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外,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只有先做好自己,我们才有资格去要求政府、社会、企业、学校为我们创造更加优越的就业环境,做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高水平人才。

综上所述,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中国的失业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更具有中国特色。因此,要解决好中国的失业问题,就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当前的失业问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造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岗位,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结论

就业是和谐社会的民生之本,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更是将“保障民生”列为重点;温家宝总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共 23 页 第 2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用百倍的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这一系列的事实都清晰地表明当前就业问题的严峻性。我国目前就业状况是随着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失业率也明显上升,而失业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当前的高失业问题。对于我国来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最终解决的办法也只有深化改革,彻底清除体制上的障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总之,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政府如何确定就业目标、解决失业问题以及在就业政策方面应采取哪些基本思路和措施,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东南亚经济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 表现: 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日泰铢汇率狂跌20%。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日比索贬值11.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市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趴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H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11月下旬,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形成金融危机第三波。11月,韩元汇价持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0%。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 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西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l月8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价暴跌26%。l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中分别跌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直到2月初,东南业金融危机恶化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

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尾声,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引起的,但是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反推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另外,通过大量分析推论世界范围内本年度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风暴已经进入尾声,为什么这样说,这要从金融危机的成因谈起,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由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引起的,但是笔者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可以确切地说金融风暴已经结束,由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现象也将进入底部,由此可以推断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

国家本年度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一、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笔者之所以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的投机行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本次金融危机不是市场自身原因造成的,查看历史数据,2008年9月以前世界范围内经济一片繁荣,各国经济指标大多为历史最好,而2008年9月雷曼公司宣布破产保护以后,金融风暴犹如海啸一般短时期迅速席卷全球并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2008年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指标迅速变坏,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可以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由此反推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 下面再通过一些间接现象来分析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要通过直接现象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是比较困难的,此次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有很大的不同,1997亚洲金融风暴有明确的挑起者——金融大鳄索罗斯,而且投机过程非常明显,因此很容易通过直接现象证明亚洲金融风暴是一次金融投机,而此次金融危机其金融投机过程非常隐蔽和周密,很难从表面现象直接看出这是

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课程:当代中国经济环境 班级:2014MBA F2班 授课教师:韩小明 学院:商学院 学号:2014102604 姓名:武杰

韩教授的《当代中国经济环境》课上,对07年全球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金融危机,是决策者错误根据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需求来决定政策,并在危机爆发后采取错误对策导致的”的观点。韩教授的分析非常专业,引人深思。这里,我想用一种更简单直接的分析方法,谈一下我对金融危机原因的看法。 回顾历史上几次重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如1637年郁金香危机、1720年南海泡沫、1907年美国银行恐慌、29-33年经济大萧条、1987年“黑色星期一”及07年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以一个共通点:某种投资类产品(郁金香球茎、股票或者债券等)价格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后,发生崩盘式下跌进而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投资类产品的崩盘式下跌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产品的涉及面越广,崩盘幅度越大,危机就越强烈。 那么这些投资类产品为什么会发生突然价格雪崩呢?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发生价格突然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之前这些投资产品价格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其价值。试想如果人们买进的资产价格和其价值差异不大的话,即便有什么风吹草动,也不会有恐慌性抛售情况,进而也不会有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金融危机也不会出现。如下图所示,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前,这些投资类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实际上已经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是繁荣,实际上是真正的危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市场对资产价格的自发性纠正行为,只是由于这种纠正的破坏性,才会被我们称之为危机。 那么造成这种不正常的价格偏离价格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的投机心理,我们可以把他称之为“博傻”心理。实际上当郁金香球茎、房地产或者一些股票等价格已经显著高于其价值时,人们真的不知道吗?其实并非如此。投资者们并不“傻”,只是想“傻大胆”地买进,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下一个“更傻”的投资者,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人,就可以实现投资获利。当绝大部分投资者都这么想时,交易就会活跃起来,投资产品也会不断上涨,上演一场“博傻”大戏。这时,认识到潜在危机的投资者,如果坚持认为价格被高估,不进行买进,反而只能看到其他“傻子”赚钱。在利益的诱导下,人们非常容易变为“傻子”。只要这些“傻子”之间的击鼓传花式的游戏有“更傻”的接盘者,这个游戏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完整版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 因及启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合生产控制室林勇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危机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那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危机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是卑劣的。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者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容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这场危机,概括起来,有4个特征:即全球性、持续性、紧缩性和投机性。在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时期,韩国公司从海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借到了大约1200亿美元,泰国借了790亿美元,马来西亚借了690亿美元。发生危机的国家受泡沫经济的影响,形成了企业、银行的大量坏账,银行和企业纷纷破产,金融危机暴发。日本、韩国、泰国,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133农村合作金融(1)班邵舒琪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在金融危机期间,人们往往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会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严重的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一、背景 2007年4月4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提供商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宣布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2007年7月16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关闭了手下的两家对冲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2008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促使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贝尔斯登。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15日晚些时候,美国银行发表声明,它愿意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2008年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短期紧急贷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出面接管了AIG。2008年9月21日,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接二连三地倒下后,美联储宣布:把现在只剩下最后两家投资银行,即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全部改为商业银行。这样可以靠吸收存款来渡过难关了。至此,历史在2008年9月21日这一天为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画上了一个惊人的句号,“华尔街投资银行”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消失了。2008年10月3日布什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等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实体产业危在旦夕。美国金融海啸也涉及全球,影响到了全世界。 二、概括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被称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又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崩溃、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名称。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而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

财政学学习心得体会

财政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财政与金融学习心得 财政与金融学习心得 财政与金融这门课程讲述了金融财经的基本业务和理论知识,下面是财政与金融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财政与金融学习心得 4月21日下午,我参加了中心组理论学习,只要针对财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讲解,通过培训感觉主要的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领导重视,学习积极性高。这次学习很有必要很高,同时给我们培训讲课的老师水平也很高。短短的学习给我的感觉是,收获颇多。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更进一步地突显了本次培训对我而言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财政理论的学习和及时跟踪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从财政学的课程定位这个角度来看,提到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财政理论和实践问题,要不断地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并不断将前沿科学的发展引入到教学中来,充分的做到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去分析和解释财政问题和现象,提出有益的对策。

其次,梳理财政的逻辑关系,联系财政的实践使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财政学与后续财政的关系,通过沟通认识到在对同一块内容的讲解上,哪些应该更加侧重一些。重点强调的部分要与实践的结合,精选内容,以恰当的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再次,注重对财政问题和财政现象分析和运用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应该注重对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将有限的理论知识灌输。要用心去交流,通过互动培养兴趣,用问题或案例来吸引注意力,并让其自主思考问题。 经过本次财政学培训,使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财政学的精髓、方法和手段,并应用到财政学课程当中去,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努力将所学财政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对财政学的认识。 篇二:财政与金融学习心得 刚刚学习完《财政与金融》,我个人见解有一些。大致学习完,和大多同学们的想法没什么不一样的,满脑子就是些理论概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什么是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还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有那些形式等等一系列。积极点来说:"哦,我终于知道什么财政政策是怎么回事了。"悲观主义者会说:"这跟我们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区别

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爆发的原因 08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

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第三,金融监管的缺失。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之间的“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模式,学界称之为“伞形监管模式”。随着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发展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高度混业经营的快速推进,这种监管制度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监管漏洞。虽然一直有加强监管的呼声,但美国依然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认为市场有其自我纠错机制,在危机爆发前对金融市场秉持着顺其自然的放纵态度。 第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大量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转移到拉美和东南亚地区,仅保留其中的高端高价环节,同时大力在美国本土发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 2009年9月2日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 目录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 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 案例四:“中航油”事件 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 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 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 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 案例九:AIG 危机 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 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 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 一、案情 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 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1.5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产生既有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等宏观因素,也有管理层疏于监督、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不充分等微观因素,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即使是非常严格的监管制度,也不能完全避免风险。像法兴银行这个创建于拿破仑时代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不可谓不严,但凯维埃尔还是获得了非法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违规操作近一年才被发现。这警示我们,再严密的规章制度,再安全的电脑软件,都可能存在漏洞。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控制,绝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市场繁荣之际,应警惕因盈利而放松正常监管。

日本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学习与借鉴 日本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邢福俊 ? 成 吉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尚未平息之时,以1997年11月24日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向日本大藏省提出“自主停业”申请为标志,拉开了日本金融危机的序幕。日本金融危机的爆发,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很大的区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外部因素所诱发,而日本则主要是由于其国内金融体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脆弱性所引起的。而我国目前金融体制上存在的脆弱性,与日本的状况则十分相似。因此,仔细分析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对于我国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健全金融运行机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1997年,日本接连不断地发生金融机构倒闭和破产的事件,给日本的金融体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日本第七大证券公司三洋证券公司、第11大商业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位列第四的山一证券公司、德阳城市银行、日本骨干证券公司———丸庄证券等纷纷倒闭或破产,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不仅震撼了日本,也晃动了世界。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给日本的股市、汇市乃至整个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引以为鉴。 一、内部因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对于日本金融也一样。我们只 有找出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才能为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服务, 才能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的 宏观调控力度,保证整个国民经济 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通过了 解日本金融危机发生的全貌,我们 认为,日本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 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因素。 1.不良债权严重。据日本官方 在1997年公布的数字,其金融机构 的不良债权为50万亿日元,而据日 本的经济学家估计,最少为400万 亿日元。这就是说,官方的数字是 大大低估了不良债权的数额,可能 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但是,无论 是官方还是民间的预测,都不能不 说不良债权严重是日本金融危机发 生的罪魁祸首,这么说一点也不算 过分。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不良债 权严重是其发生的最直接的主要原 因。自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崩溃 以后,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就 成为日本经济中最严重、最难以解 决的问题。1986~1990年间的经 济泡沫使日本资产价格暴涨,人们 以价格被大大高估的资产如股票、 房地产等为抵押品向金融机构贷 款;但自从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在 1991~1997年间,这些资产的价格 发生了暴跌,大幅贬值使贷款难以 回收,因此形成了金融机构的巨额 不良债权。同时,由于不同利益集 团之间的纷争,往往出现将政治问 题与经济问题搅在一起的状况,也 无疑增加了解决不良债权的难度, 从而使金融机构本身对于不良债权 处理缓慢,造成了投资者对经济前 景失去信心,纷纷将投资的重点转 移到国外,使日本金融机构失去了 投资者有力的支持,为金融危机的 爆发埋下了隐患。 2.金融宏观监管无力。日本政 府对于金融宏观监管无力,是日本 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性所在,是金 融危机爆发的系统原因。一个完善 的金融体系,应是包括监控协调者、 业务运作者、社会监督者这样“三位 一体”的完善体系。而日本金融危 机的发生,正是在最上层的监控协 调者这一环出了差错。日本经济快 速发展的高速列车进入90年代后 速度骤减,几度达到零或负值。据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日 本经济去年增长率仅为0.5%。在 这种情况下,政府却对证券业和银 行业的监管失灵,风险管理不力。 尤其是当一些上市公司在年终结算

(完整word版)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迅速从美国扩展到全球,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陷入了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减缓,世界经济正面临着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2007年8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从直接原因、深层原因和根源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直接原因。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金融产品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引起的:1、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美国解除对金融机构的管制,使得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吸引从事投机性业务,缺乏监管的金融市场为金融泡沫的产生埋下了祸根;2、货币政策的操作不当。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长期坚持低利息率的取向,而长期的低利息率推动美国股票市场周期性地出现繁荣和泡沫;3、金融创新的过度滥用。美国的金融政策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外部条件,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规模急剧膨胀;4、养老保障体制的市场化刺激了金融产品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推行削减福利开支的养老金市场化改革。家庭对增加避险和流动性金融衍生工具的需求,不仅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也进一步削弱了面向实体经济的投资。 (二)深层原因。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长期失衡造成的结果。美国的实体经济是指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虚拟经济是指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及租赁服务业。战后至今,美国GDP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实体经济不断衰落,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业的脆弱性带给了整个美国经济。 (三)根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构成了这场危机的赖以发生的制度环境。从根源上来看,美国金融危机既不仅仅是金融市场问题,也不单纯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问题,更不是资本家人性贪婪的问题,而是美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由这一矛盾引发的生产相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实质所在。金融资本的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的结合,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新自由主义理论加剧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而虚拟经济的过度化发展,不仅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更制造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 何谓美国的次贷危机?它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大?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什么是次级按揭贷款?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它负债较重,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因此,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之为次级按揭贷款。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方面,通常要支付更高的利率,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以控制金融机构在次级

经济危机个人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经济危机个人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企业面对经济危机心态成就成败心得体会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中国的经济越来越低迷,评价经济危机就像评价一个人一样,当我讲经济形势的时候,也总喜欢积极光明的一面。比如,我已经做了两次同样乐观的预测:认为今年年底之前美国经济会好起来。但我还是喜欢往往积极的方面去想。 暂且不说现在的经济如何糟糕。我相信,经济危机(来源: 务员在线”>公务员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c316220762.html,)可能也是一个机会。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应该说大家的日子都变得艰难起来。这时候,某种需求会凸现。或者,曾经不怎么明显的需求会升腾膨胀。问题在于,你能否发现这种需求,并且提供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你有了好想法,能否付诸行动。如果你能,你就抓到了机会,一个真正的机会。 经济危机同时也会暂时破除某种障碍,使你到达原本无法企及的领地。比如,过去某只股票价格特高,你不敢买,但是现在便宜了;或者,作为公司老板,你曾经以为要吃掉某个公司,简直难比登天,连想都不敢想。现在你敢想了吗?瞄准了,扣动扳机,你就赢在了今朝。相信我,经济危机是不好,但也不完全是坏事儿。问题只在于,你往哪个方面想:积极的或消极的。 机会无处不在,只有把心态调整好仔细观察,到处都是机遇. 第二篇:《中层危机》心得体会

学习了余世维教授的《中层危机》,危机的核心,还是人的问题。余教授指的“中层”是指企业的高层经理群体,放在党政机关,可以理解为中层干部,也就是具体工作的执行层和落实层。“危机”则是对企业运营、领导机制产生威胁的不良影响,放在党政机关就是对工作的运转、政策的执行、任务的落实产生影响。中层危机,反过来思考,为什么出现危机 ?是中层出了问题。中层出了什么问题?我觉得是缺人、缺合适的人。缺哪些适合的人,我觉得是缺有责任感的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到属于自己的“等价”工资。过去,我也一直这样认为。没有把从事的职业作为事业来经营。现在,突然明白,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同样一份工作,有无责任感,做出事情的质量是大相径庭的。 “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是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比别人多走一步,多承担一点责任,应该会成为更优秀的人。其实没有哪一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过程都成就了另一个过程,只有环环相扣,整体才会和谐美好。每个人各就各位,努力尽责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份共同的责任。如果一个人放弃了对自己职业的责任,也就放弃了在单位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角色的饰演就是在对责任的完成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1、产业转移 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二战后,日本有意识的加快产业升级,力图赶超欧美。这个过程中,逐渐把低端产业转移到亚洲其它地区。 上面第二张图,大致说明了日本产业转移的情况。相对应的,六十到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四国(印尼、马

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经济依次起飞。这就是常说的“雁行模式”。1、劳动密集性和资金密集型的低端产业 2、以出口外销型企业占主导 2、招商引资 八十年代前期,发达国家尤其美帝利率高的离谱,加上对外资有戒备心,东盟吸收外资非常困难。中期以后,东南亚国家改变态度,调整政策。比如:放宽外资企业持股比例,对外资开放更多行业,放低企业注册资本等等。用天朝的话概括就是:大力招商引资。放宽外资企业持股比例,对外资开放更多行业,放低企业注册资本等等。 以泰国为例。1991年,经济起飞没几年,泰国就实现了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然后又加速开放资本项目【指资本的输出输入,消除外汇管制;在中国现在只实现了生产资本的自由】 1.开放和扩大离岸金融业务,允许境内15家本国银行和35家外国银行直接从国外吸收存款和借款,在境内和境外自由使用这些外汇。 2.允许外国人在泰国境内开立泰铢账户,自由借款、贷款以及货币兑换。 3.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外国直接投资不做任何限制。 4.对金融机构不实行外债规模控制,放松监管,企业可以自由对外借债。 5.在泰国外汇市场开展远期、互换等多种交易。 而印尼、马来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更早的就实现了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2012096107 胡扬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通常伴随着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提高,经济萧条,有时甚至带来政治或社会动荡。2007-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面广,影响度深,对各个国家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关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 A:国际经济失衡 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货币体系失衡导致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 B: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C: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刺激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和金融机构高杠杆运营,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为刺激经济,美联储13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使得融资、借贷成本降低。房价的持续上涨,导致美国民众的住房的需求膨胀,进而促进了债务大量增加、金融机构杠杆率提高,导致金融市场的资产泡沫迅速膨胀。过高的资产价格引发的“财富效应”,又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过度消费。 除了货币政策,美国所实施的赤字财政政策和大规模减税计划,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留下了隐患。2001年之后,美国政府方面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发动战争,增大开支,经济增长结构进一步失衡,直至危机爆发。 D: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漠视风险控制,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制衡机制,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主要发达金融市场的著名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失。一些董事会成员由CEO没有任何行业经验和专长的好朋友组成,不能对这些机构的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模式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对管理层缺乏足够的约束能力,对有效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设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E:风险与收益不均衡的创新产品催生了金融危机,监管缺失的场外衍生产品加剧了市场动荡。 F:以自由为核心的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是导致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 发达金融市场的决策者和监管当局没能充分评估并消除金融市场不断积聚的风险,未能及时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而采取有效的监管行动。

金融市场学学习心得精选3篇

金融市场学学习心得精选3篇 金融市场学学习心得一:学习《金融市场学》体会《金融市场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人们的经济利益时时相关、息息相关,就连老师讲课也使用上了网络,即时进入股市,给合实际解说。同学中的老股民如饥似渴地从老师那里吸取如何选股、如何分析判断股价走势,以及何时买入、何时卖出等方面的知识经验。而我这样的菜鸟更是不肯放弃这样一个可以恶补金融知识的机会,上课认真听,下课有同学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我也凑过去听,我自然是问不出问题的,听老师解答别人的问题也是一种收获。 学到的知识,主要是炒股技巧如下:股值低于净资产的股票好,可以买;炒新股三天之内必扔,否则容易被套住;炒股不能贪,增50%就很好了;当股价处于低位时,坏消息可以不信;当股价处于高位时,好消息可以不信;道指跌对我们影响大,升倒影响不大,属于中国特色;利率水平高于平均盈利率,就产生不良资产,滋生金融危机。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认为下述股票有投资价值:600642,8元以下可以买,12元以上可以卖;601727,可能发展为中国电气旗舰企业,但回落到6、7元较好;600641,股值低于净资产,很好;600826,兰生股份,值50元;600000,浦发银行,发展空间大。特别是要多关注上海本土企业,因为不仅有地缘关系,而且从上海走出的国家领导人多,感情因素也不能忽略。 此外,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或感悟,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培训工作若是课程设计实用,就能够吸引住学员。有人说成人在职培训不好搞,学员招不上来;也有人说参加成人培训,尤其是在职培训的人,缺课、落课的人多,不好管理,等等。但通过上这门课,我觉得这些问题的根源还在于课程设计,若是所学内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会给学员带来经济利益,有谁还会拒绝这样的好事呢?除英语老师外,当时许多同学担心英语不及格喜欢围着老师转外,这个老师最受欢迎,一方面是老师的气质好,虽头发花白、年近半百,但风度翩翩、气质儒雅;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讲的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甚至与大家的利益得失相关联。虽然他上课只点过一次名,同学们没有被记缺勤或迟到压力,但大家的出勤却非常好,即使下课也不放过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这种靠近是主动的靠近。 二、在金融市场这个相对开放的平台上,进行的一场场比拼、对决,对内是“以银会友”、切磋技艺;对外则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尤其是后者,值得我们,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地方首脑,甚至是企业领导人,关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对我们是好事,但对有些国家来说就不是件痛快事,恰在那一天暴发亚洲金融危机,不能不说是有预谋、有策划的。香港股市在97年、98年两度迎受恶意炒作,也是“社”与“资”的斗争。曾经读过《货币战争》一书,当时的困惑比较多,通过老师对金融市场的解读和一个个案例的剖析,我有些明白资本家、银行家们是如何操控金融市场,如何通过金融市场牟取暴利,如何影响国际局势的了。被那些别有用心的资本家、银行家们盯上,想过轻松的日子不可能了。国家领导人、地方首脑,甚至是企业领导人,太不容易了,要么有足够的金融市场知识,要么有足够准确的判断力,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受损失、被打压,甚至被吞并、瓦解。换个角度考虑,做企业亦如治国,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呢?只是对象不同、程度不同而已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