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节目台湾校园民谣

每一首歌都来自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发生在你生活的四周,执着的大地永恒的校园民谣!熟悉的旋律引起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在似与不似之间......让一首首难忘的歌曲流过时间的长河,汇成永远的经典。希望本光盘能陪伴着您,再次品味这优美的歌曲和动听的旋律,在歌声中回忆过去的好时光......曾经的白衣少年是否还在岁月中张望;曾经的青涩年华是否还是那么鲜艳光华;曾经有理想冲动,梦想飘扬;曾经有风花雪月,歌声流淌......细细回味,纯真的情怀依旧;慢慢品尝,青春的旋律悠扬。校园承载着无数人的梦幻心愿,寄托着无数人的美好回忆。当青春走过,所有的过往都化为一段段清澈旋律沉淀在一代代人的心中,并不断拨动着心灵的琴弦,这就是校园歌曲,我们的纯真年代

1、胡德夫的《少年中国》

校园民谣就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其或称为"校园歌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等。校园民谣朝气蓬勃,极富有校园味道,听起来十分感人,它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广泛传唱。

《美丽岛》

2、--台湾校园歌曲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的台湾各大学校园,在此之前,台湾青年演唱的大多是一些古老民歌、三四十年代作曲家的作品、以及一些美国的"洋歌",台湾青年为没有属于自己的歌曲而感到苦闷。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自己创作能够表达自己切身感受的歌曲。校园民谣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七十年代初的台湾。扬弦的《渡口》、赵树海的《子夜徘徊》、胡德夫的《少年中国》等。这些人的作品包括台湾民谣时代后期的大批校园歌手,如罗大佑、齐豫、侯德建、黄大成、红蚂蚁等,他们的涌现,构成了一个绝对经典的时代。早期校园歌曲的代表人物是杨弦和李双泽。杨弦经常把台湾诗人的诗歌谱成曲,表达怀乡的感受。

蔡琴《再别康桥》

3、在1976年台湾歌坛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一次西方歌曲演唱会上青年学生李双泽,摔碎美国的"可口可乐"瓶子,高呼:"唱我们自己的歌",引发了台湾学子创作歌曲的热情,掀起了"校园歌曲运动"的序幕。一些青年学生创作了一批描写大自然景色,怀念故乡抒发爱情的歌曲,在台湾校园内广为传唱。这些歌曲被誉为台湾校园歌曲。80年代初期,这些歌曲流传入大陆。

潘安邦《外婆的澎湖湾》

4、叶佳修这个名字在内地稍显陌生,但提起他的作品《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蜗牛与黄鹂鸟》等等,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内地最耳熟能详的台湾校园歌曲大多是他创作的作品。

在台湾,叶佳修被称为"乡村田园歌谣始祖",是上世纪8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之一。1979年,由他作词作曲并主唱的首张专辑《叶佳修作词作曲演唱专辑》,在"民歌时代"首开流行乐坛全能派歌手的先河。我来分享一下他获台湾校园金韵奖的作品《流浪者的独白》

《思念总在分手后》

5、1979 年,海山唱片为叶佳修他出版第一张个人专辑《叶佳修作词作曲演唱专辑》在"民歌时代"首开流行乐坛全能派歌手的先河。,专辑包括《乡间的小路》、《思念总在分手后》、《赤足踏在田埂上》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当时他正读大四,为了延缓兵役以配合唱片公司的出版计划,多补修学分一年。结果这张专辑获得当年的年度冠军,销售量超过15 万张。正

是这张专辑,奠定了他"乡村田园歌谣始祖"的地位。《赤足踏在田埂上》

6、其中乡间的小路是一首典型的台湾校园歌曲,他描写了一副恬淡的田园风光,抒发了年轻人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乡间的小路》《小村的故事》

7、台湾校园歌曲从我国的民间歌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融会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通俗歌谣体"体裁。音乐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朴实、清新爽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小雨中的回忆》《歌声恋情》·············································································大陆校园民谣:

1、说到大陆校园民谣,人们就会想起高晓松、老狼、沈庆、赵节直至后来的水木年华,这些熟悉的名字,《同桌的你》,《青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那一曲曲耳熟能详的歌曲,那个"白衣飘飘"的美好年代,今天我们在一曲曲熟悉的歌中一起回忆《爱也成歌》

2、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国门被打开了,台湾校园民谣传入大陆后,逐渐成了一种音乐现象:它首先被那些对音乐有着执着追求的校园歌手们所吟唱、使之流行于中国大陆的各个高等学校,然后因为一个成功的商业运作迅速风靡了整个社会并产生了极大反响。校园民谣,它记录了一个时代、一种学校的文化氛围、一代莘莘学子的梦想与追求和对易逝的青春岁月的怀念。

《睡在上铺的兄弟》

3、大陆校园民谣的产生,最为直接、深远的影响来自台湾的校园民谣。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1983-1993)的盒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从此校园民谣有了自己的名字。制作人黄小茂写道:"这盘专辑中的歌,都是曾经是校门里的人和已经走出校门的人自己写的。每一首歌的后面,都有一个平凡美丽的小故事发生过,每一首歌都是他们自己的青春纪念。我有一种冲动,想告诉年轻的和已经不年轻的人们,生命无偿,而年轻美丽,它生于年轻的生命以及那些年轻的心灵中,它是我的,希望它也是你的。"在这合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高晓松和老狼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上铺的兄弟》,它们将校园民谣推向了巅峰。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记录着年轻人梦想与激情的音乐篇章,中国大陆的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迹。

《恋恋风尘》

《青春》

4、老狼:1989年-1991年加入中国第一支大学生摇滚乐队"青铜器"担任主唱,在北京各种地下摇滚音乐会与崔健、唐朝乐队、黑豹乐队等同台演出;代表歌曲:《同桌的你》、《恋恋风尘》、《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同桌的你》因为一场意外的大学生毕业晚会而瞬间红遍全国。

《同桌的你》

5、1996年与北京麦田音乐制作公司合作出版《青春无悔》专辑,其中演唱的《模范情书》、《月亮》《青春无悔》和《久违的事》纷纷成为各地电台榜首的歌曲;

《青春无悔》

6、2002年9月历时两年半,终于完成蛰伏六年来的第二张个人专辑《晴朗》,该专辑创下乐坛两个之最:录制时间最长(近三年),最多国内顶尖制作人共盟打造(高晓松、黄小茂、许巍、火星电台、郁冬)截止至2002年12月底《晴朗》正版CD销售突破叁万张,并掀起罕见之热卖狂潮,众多媒体因而将2002的国内乐坛定义为"老狼年"。

2、校园民谣以"技巧趋于现代、精神走向中国"为创作原则,因而也被称为"现代的民歌"。

它从我国的民间歌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融会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通俗歌谣体"体栽。音乐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朴实、清新爽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它不论写景物,写风月还是写爱情,在文字意境方面都给人以美感,散发出淳朴的乡土气息,是青年学生求新、求变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表现。

校园的早晨

当我们回首青春的时候,所有真实的、虚幻的、美丽的、迷惘的片段扑面而来,就像我们静静坐在窗前准备用一生去记忆的一道风景。而当它随风而逝时,除了美丽,谁能清晰地记得它的每一种色彩,谁能把它讲述得像那个瞬间一样真实。校园民谣只是人们有意识的给定的一个名字。其实校园民谣的土壤永远在那些心怀无限梦想的校园里。

这些音乐很多是已经离开校园的人唱给还在校园的人听的,歌声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想起了我们的校园生活,我们被音乐感动,在音乐中成长,校园的记忆是永远难忘的,永远!在那片枫树林里,那一束开败百合花,远望着那一条泥泞的小路,还有破旧的矮房,弹吉他的是谁?吹着口琴的又是谁?是谁,在风雨中等待?等待着那个心爱的人。湖光塔影的流光里,隐藏着多少暗语?白衣飘飘的女子,拉着油光的提琴,草坪上的歌声唱着动人的旋律,还有不太纯熟的吉他单音和断断续续的和弦,以及略带沙哑的嗓门唱着《同桌的你》。幽静的小路上依然有恋人相伴,通往教室的走廊上依然有散落的信片,躲在墙角的文科生为何而哭泣......成了沉浸在心底的又一次叹息。校园民谣,有太多说不完的故事与秘密,却是永恒的、不忘的初始......

以下是经典的一些校园民谣: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童年、大学自习室、窗外、橄榄树、采蘑菇的小姑娘、青春舞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校园的早晨、兰花草、、龙的传人、明天会更好、让我们荡起双桨、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小草、踏浪、我是女生、中学时代、心愿、七子之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路灯下的小姑娘、校园的小路、梦驼铃、轻舞飞扬、似水年华、青春无悔、白桦树、往事、童年的小摇车、青春纪念册、一生有你、朋友、恋恋风尘、月亮代表我的心、小白杨、一无所有、深呼吸、恋曲1990、让世界充满爱、白衣飘飘、却上心头、玻璃杯、未名湖是个海洋、老屋、单车岁月、彩虹、那些花儿、完美世界、让泪化作相思雨、班长、今天我们要走了、最美......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起源

校园民谣出现最初,让人们耳目一新!它强调了青春的易逝,透露出即将踏入成人世界的歌者对青春的回眸--青春依然真真切切,尽管一去不复返。有不少人认为,此歌曲形式最早出现在我国台湾,其实不然,最早的校园民谣是在日本出现的。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音乐大多是雅乐,曲调冗长沉闷,只有那些贵族们才有时间欣赏,学生们对此十分不满。后来,文部省根据学校没有音乐教材的情况,发动社会创作一些适合学生唱的歌。于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歌曲便应运而生了。但是,由于传统音乐的束缚,在音乐上还没有很大突破。

1868年,品川弥二郎创作了一首《阿宫先生》,校园民谣的雏形便出现了。这首歌曲采用孩子跳橡皮筋一类的歌谣体,用"去四七调式"反复叙唱一些简单的歌词,明快、短小、抒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立即受到了很多青年的喜爱。

明治维新期间,攻打德川幕府的战役,政府军的战士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冲上火线。此后,人们称这类歌曲为"学堂歌曲"。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校园民谣热在日本走向低潮。

兴盛

70代中期,校园民谣在台湾兴起,并且发展迅猛。如果说日本的校园民谣是校园民谣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那么,台湾则是校园民谣真正成型的诞生地,并将校园民谣推向了辉煌。虽然二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但都为校园民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台湾更是校园民谣的成名

地,谈到校园民谣就不能不谈到台湾的校园民谣。1975年6月6日在台北中山堂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上,台湾大学学生杨弦把台湾诗人余光中怀乡的诗谱成曲子演唱,深受青年欢迎。校园民谣不但反映青年生活,而且也是对西方音乐泛滥的一种抵制。当时一位名叫李双泽的歌手在演唱会上拍案而起,喊出了"唱我们自己的歌"的口号。从那以后,台湾校园歌手佳作不断,像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叶佳修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都是那一时期产生的。从1974年到1980年的顶峰期,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民谣,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罗大佑的《童年》。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台湾校园民谣高潮渐渐低落。大陆的发展

大陆校园民谣的产生,最为直接、深远的影响来自台湾的校园民谣。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1983-1993)的盒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从此校园民谣有了自己的名字。制作人黄小茂写道:"这盘专辑中的歌,都是曾经是校门里的人和已经走出校门的人自己写的。每一首歌的后面,都有一个平凡美丽的小故事发生过,每一首歌都是他们自己的青春纪念。我有一种冲动,想告诉年轻的和已经不年轻的人们,生命无偿,而年轻美丽,它生于年轻的生命以及那些年轻的心灵中,它是我的,希望它也是你的。"在这合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高晓松(老狼)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上铺的兄弟》,它们将校园民谣推向了巅峰。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记录着年轻人梦想与激情的音乐篇章,中国大陆的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