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都的秋》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e17762973.html,

散文《故都的秋》赏析

作者:蔡永庆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10期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年写的一篇散文。1933年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威胁迁居到杭州,这期间生活闲散安逸却又带有些许低迷,此后辗转从杭州经青岛去往北平,只为再次体验一把故土的秋,正如文中所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可见对于秋天的到来,郁达夫也产生了一种主观情感上的变化,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郁达夫此时也处于人生的“秋天”,所以让其对故乡秋的思念愈加浓郁,从而踏上回乡寻秋的路途呢?

散文开门见山引出了“秋”,简明扼要的概括出了“清”、“静”、“悲凉”的特色,并说明自己不远万里来到北平只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从而在文章的开始就表明了自己对北国之秋的偏爱,为后文的描写做了充足的铺垫。郁达夫用自己的主观视角来描绘故乡“秋”的模样,他觉得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既细腻、清闲却又落寞,他觉得北平这秋蝉的嘶叫可和蟋蟀一样,而这也正好表明了郁达夫平日里对生活景象细致入微的观察。“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以上描写更加可以肯定郁达夫对生活观察细致这一特点,毕竟题材与灵感源于生活,这一点对郁达夫来说更是如此。

散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形散神聚”,无论散文的内容有多宽泛和自由,其主题必须明确并集中,本文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文中通过对槐树、牵牛花、秋蝉、秋雨、果树等景物的描写很好的塑造出了一幅美丽的秋意图。他所选取的景物都是在北方秋天中具有代表性的,这样的选材既能很好的描绘出北国典型的秋天,也能引起读者对景物所产生的情感共鸣,进而更好的理解文章,体味文章深处所蕴藏的美,从而一步步的去理解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郁达夫所写的作品大多都以自己的人生际遇和经验为素材,用平凡朴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就如《故都的秋》这篇作品,没有华丽词藻的修饰,没有矫揉造作与无病呻吟,而是用诗意的语言将艺术之美蕴含其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通过这几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其在保证口语易读性的同时也运用了排比手法,在不经意间增强了文章的美感。朗朗上口的阅读美感与韵味隽永的文字之美同在是散文非常重要的一点,而《故都的秋》正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