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复习题

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复习题
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复习题

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复习题

一、多选题

A型题:

1.以下哪种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强:

A.平滑肌细胞 B.软骨细胞 C.神经细胞

D.骨细胞 E.腺上皮细胞

2.全身营养不良时,最早发生萎缩的器官或组织是:

A.心肌 B.肝 C.肾 D.肺 E.脂肪组织

3.引起脑萎缩的常见原因是:

A.脑动脉粥样硬化 B.脑脓肿 C.颅内压升高

D.恶性肿瘤转移至脑 E.乙型脑炎

4.器官肥大时不伴有细胞增生的是:

A.心脏 B.乳腺 C.肾 D.扁桃体 E.前列腺

5.化生见于:

A.胃粘膜上皮 B.支气管粘膜上皮 C.宫颈粘膜上皮

D.结缔组织 E.以上均可发生

6.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是:

A.线粒体肿胀 B.胞质脂褐素增多 C.自噬泡增多

D.胞质嗜酸性增强 E.核碎裂

7.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病变是:

A.脑脓肿 B.肾梗死 C.肝细胞嗜酸性小体

D.心肌梗死 E.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8.骨折正常愈合最重要的条件是:

A.缝合骨断端 B.增加局部循环血液 C.正确的复位与固定

D.充分的患肢活动 E.饮食的营养配合

9.肉芽组织转变为疤痕组织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中性白细胞逐渐消失 B.纤维母细胞逐渐减少 C.组织细胞演变为纤维细胞 D.毛细血管减少 E.间质液体逐渐吸收

10.肝细胞呈毛玻璃样外观见于:

A. HBsAg阳性肝炎 B.HBsAg阴性肝炎 C.缺氧的肝细胞

D.槟榔肝肝细胞 E.淤胆的肝细胞

11.下列哪种组织或细胞缺乏再生能力:

A.心肌纤维 B.神经纤维 C.横纹肌纤维

D.软骨细胞 E.神经细胞

12.伤创愈合过程中,伤口收缩,与下列哪种细胞有关:

A.肌纤维母细胞 B.纤维细胞 C.平滑肌或骨骼肌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巨噬细胞

B型题:

A.变性 B.坏死 C.梗死 D.机化 E.化生

13.主质细胞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明显增多

14.血供中断引起的局部组织坏死

15.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16.慢性炎症刺激,胃粘膜出现肠上皮结构

17.局部组织细胞由于各种原因作用使细胞代谢完全停止

C型题:

A.完全再生 B.不完全再生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8.一期愈合

19.二期愈合

20.骨折愈合

21.部分肝脏切除,残留的肝组织经过再生,达到原来肝脏同样的重量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22.肾、脾梗死

23.脂肪坏死

24.肝炎时的肝细胞坏死

25.脑动脉阻塞引起的脑梗死

X型题:

26.肉芽组织中包括下列哪些成分?

①纤维母细胞②平滑肌细胞

③血管内皮细胞④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⑤横纹肌细胞27.玻璃样变性可见于:

①毛玻璃样肝细胞②病毒性肝炎时的嗜酸性小体

③典型风湿小体④高血压病时的细动脉壁⑤结缔组织疤痕28.下列病变,哪种情况可发生机化?

①组织中有手术缝线存留②较大的血肿

③组织内有死亡的寄生虫虫卵④心肌梗死⑤木刺残留体内29.下列情况有增生性改变的有:

①再生②机化③肉芽组织④肿瘤⑤细胞凋亡30.坏疽可发生于:

①阑尾②子宫③四肢末端④大脑⑤肺

31.对再生修复积极影响的因素有:

①高龄②低蛋白血症③服用维生素C

④有感染与异物刺激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2.易发生化生的组织为:

①关节软骨②宫颈粘膜③支气管粘膜

④胃粘膜⑤横纹肌

33.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多见于:

①心②肝③脑④肾上腺⑤肾

34.凝固性坏死的形态特点为:

①多呈灰白或灰黄色③易并发感染③组织干燥

④界限清楚⑤长时间保存原有组织结构轮廓

35.因组织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的部位有

①呼吸道粘膜②胃粘膜③膀胱粘膜④血管内膜⑤皮肤

二、填空题:

1.脂肪变性好发于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

2.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为______,______,______。

3.坏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4.纤维素样坏死见于______组织及______血管壁,常见于______病及______。

5.肉芽组织可机化或包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6.影响再生修复的局部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创伤愈合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8.坏死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最常见的萎缩为______。

10.肠上皮化生常见于______。

三、是非题

1.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2.妊娠子宫的增大是肌纤维增生的结果。()

3.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全身性萎缩时可称为恶病质。()

4.鳞状上皮化生多见于慢性宫颈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5.骨骼肌反复外伤后肌组织内可发生骨化生。()

6.慢性胆囊炎时胆囊粘膜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7.酒精中毒时,肝细胞内的Mallory小体是细胞内发生玻璃样变的结果。()

8.脂肪变性的肝脏HE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可证明脂肪存在。()

9.渐进性坏死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

10.固缩坏死的发生是由细胞的遗传素质决定的。()

四、名词解释:

溃疡坏死化生干酪样坏死机化虎班心坏疽萎缩变性

凋落

五、问答题:

1.坏死有何形态特点?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2.肉芽组织的组成成分是什么?良好的肉芽组织眼观有何特点?肉芽组织在各种病理损伤中起什么作用?在完成损伤修复作用后发生什么改变?

3.一期和二期愈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一期愈合?

4.何谓再生?有哪些类型?

5.细胞变性和坏死有何异同?其后果如何?

六、分析题

1.右肾结石患者被发现病变肾脏为正常大小的4倍,试分析其病变的可能性。

2.患者57岁,右下肢前肌群隐约作痛20年,最近拍发现患处有密度增高的阴影,请分析病变的可能性。

3.某糖尿病患者数月前右足趾有阵发性疼痛月前出现右拇指末端麻木变黑,皮肤略皱缩,试分析其病变及因果关系。

4.换药时发现患者伤口苍白,底部有一层污秽的渗出物,试问这是什么现象?5.学者研究认为胃肠等上皮定时置换,请解释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1.E 2.E 3.A 4.A 5.E 6.E 7.A 8.C 9.C 10. A 11.E 12.A 13.A 14.C 15.D 16.E 17.B 18.C 19.C 20.A 21.B 22.A 23.B 24.C 25.B 26.①③④ 27.②④⑤ 28.②④ 29.①②③④ 30.①②③⑤ 31.③⑤ 32.②③④ 33.①②⑤ 34.①③④⑤ 35.①②③⑤

二、填空题:

1.肝;肾;心。

2.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3.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4.结缔组织;小;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急进性高血压

5.血凝块;坏死组织;其他异物

6.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支配和电离辐射

7.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8.自溶;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

9.大脑

10.胃

三、是非题:

1.√ 2.√ 3.√ 4. x 5.√ 6.√ 7.√ 8. x 9. x 10.√

五、问答题:

1.答:(l)坏死的特点是细胞核发生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消失等改变。(2)坏死的类型有:凝固性坏死,如肾梗死。特殊凝固性坏死,如: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足干性、湿性坏疽。液化性坏死:如脑脓肿、脑软化。特殊液化性坏死。如:急性胰腺炎时酶解性脂肪坏死及脂肪组织挫伤时发生的外伤性脂肪坏死。其它:如固缩坏死、局灶性胞浆坏死等。

2.答:肉芽成分:旺盛增生的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及各种炎症细胞。眼观特点:鲜红、柔软、湿润、有光泽、表面呈颗粒状。作用: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坏死物;收缩伤口、填补修复缺损。结局: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血管稀少、白色坚韧的疤痕组织。 3.答:区别要点,条件、过程、结果。要获得一期愈合必须使创伤情况满足一期愈合的条件。

4.答: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健康的同种细胞通过分裂增生来完成补充恢复的过程为再生。类型:生理性和病理性再生,包括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

5.答:(1)细胞变性和坏死是细胞损伤的两种轻重程度不同的表现形式。(2)细胞变性表现为细胞浆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异常增多。如肝细胞气球样变,是胞浆内水份增多,细胞肿胀,胞浆透明淡染、核可肿胀淡染但仍具有活力。(3)变性是可复的,当病因消除,变性细胞可在结构和功能上复原。坏死则不同,细胞一旦坏死,细胞新陈代谢即停止,在光镜下看到细胞核发生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胞浆也有变化。(4)变性细胞可恢复正常,也可进一步过渡为坏死;而坏死细胞只能由机体反应机制清除。

六、分析题

1.肾盂积水,压迫性肾萎缩

2.化生,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3.干性坏疽

4.感染性肉芽组织或不良肉芽

5.凋亡,再生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复习题

一、多选题

A型题:

1、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形成血栓

A、血流加快

B、血流缓慢

C、戒烟

D、术后活动过多

E、输新鲜血

2、单项门脉高压形成说明机体有

A、左心衰

B、右心衰

C、急性全心衰

D、下腔静脉栓塞

E、肝硬化

3、淤血

A、简称充血

B、由细动脉扩张引起

C、常见于炎症反应初期

D、心衰可以导致

E、主要病理变化是瘀点和瘀斑形成

4、淤血局部不应该。

A、肿胀

B、暗紫红色

C、温度升高

D、水肿

E、实质细胞萎缩

5、栓塞脑动脉的栓子最可能来自于

A、下肢静脉

B、肠系膜上静脉

C、脑静脉

D、左心室

E、肺动脉

6、贫血性梗死。

A、多见于心、肾、脾

B、梗死灶边缘无充血出血带

C、发生于贫血病患者

D、梗死灶内血管数量少

E、边缘继发出血则转为出血性梗死。

7、透明血栓的结局应该是。

A、发展为静脉石

B、机化再通

C、栓子聚集为巨大固体质块

D、溶解

E、以上都可以

8、下列哪项不属于梗死。

A、肾锥形凝固性坏死

B、脑软化

C、四肢坏疽

D、地图状心肌坏死

E、脂肪坏死

9、贫血性梗死。

A、也称缺血性梗死

B、任何梗死其实都是贫血性的

C、梗死灶最终被瘢痕取代

D、一旦发生马上可以辨认

E、发生在脑极其少见

10、最常发生血栓栓塞的器官是

A、心

B、肾

C、脑

D、肺

E、脾

11、对于透明血栓,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是纤维素血栓

B、是微血栓

C、肉眼无法辨认

D、主要成分是白细胞

E、广泛形成后易继发出血

12、大量空气迅速进入子宫静脉窦的后果是

A、猝死

B、肺小灶性出血性梗死

C、子宫气性坏疽

D、关节肌肉疼痛

E、左心腔形成大量血性泡沫

13、锥形梗死见于

A、心、肾、脾

B、肺、肾、脾

C、肠、肾、心

D、脑、肺、肠

E、以上所有器官

14、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为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纤维素

E、白细胞和纤维素

15、右肾一灶状梗死通常会导致

A、严重影响肾功能

B、溃疡形成

C、空洞形成

D、囊腔形成

E、机化

16、严重淤血不会导致

A、漏出性出血

B、破裂性出血

C、局部组织代谢增强

D、组织坏死

E、梗死

B型题:

A、长骨骨折

B、沉箱病

C、术后长时间卧床

D、羊膜腔破裂

E、肿瘤转移

F、静脉栓子通过房中隔缺损

17、气体栓塞 18、血栓栓塞 19、肿瘤细胞团栓塞 20、羊水栓塞 21、脂肪栓塞

22、交叉栓塞

A、黑色节段状

B、白色锥形

C、暗红色锥形

D、干酪样

E、土黄色不规则形

23、心肌梗死 24、肾梗死 25、肺梗死

C型题:

A、血栓形成

B、动脉栓塞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6、淤血原因 27、梗死原因 28、动脉性充血

A、促使血小板粘集

B、抑制血小板粘集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9、PGI2 30、TXA2

K型题:

31、与血栓形成有关的因素

(1)血管内皮损伤(2)血流缓慢(3)血小板数量增多(4)纤溶酶增多

32、血栓的结局有

(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3)机化(4)化生

33、肝淤血见于

(1)肝细动脉扩张(2)肝门静脉血栓形成(3)迅速抽取大量腹水

(4)严重右心衰

34、镜下才可以看到的血栓

(1)混合血栓(2)白色血栓(3)红色血栓(4)透明血栓

35、血栓对机体的影响包括

(1)原位阻塞血管腔(2)脱落造成栓塞(3)心瓣膜变形(4)全身广泛出血

36、淤血的后果

(1)组织细胞损伤(2)出血(3)水肿(4)心脏性肝硬化

37、局部组织动脉性充血与淤血有以下哪些方面不同

(1)局部组织血含量(2)局部组织含氧量(3)局部组织血管含量

(4)局部组织间隙含水量

38、下列哪项易发生内皮损伤,暴露胶原

(1)静脉内膜炎(2)风湿性心内膜炎(3)动脉粥样硬化(4)感染性心内膜炎

39肠梗死前血管壁受压闭塞的情况见于

(1)肠套叠(2)肠扭转(3)肠嵌顿疝(4)腹腔积液

40脾、肾梗死属于贫血性梗死是因为、

(1)无双重动脉血液供应(2)组织血管吻合支少(3)组织结构疏松

(4)组织结构致密

X型题:

41、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

①严重动脉性充血②严重淤血③组织疏松④组织水分多蛋白质少

⑤动脉供血停止

42、肺出血性锥形梗死灶

①鲜红色②底朝肺门③尖端指向肺尖④组织有弥漫性出血⑤组织坏死

43、梗死发生后

①梗死灶周围血管扩张充血②灶周嗜中性粒细胞浸润③灶周肉芽组织形成

④灶内钙盐沉积⑤可能性命难保

44、脂肪栓塞可发生于

①长骨骨折后②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后③严重烧伤后④减压病⑤肥胖症

45、肺动脉血栓栓塞栓子可来源于

①股静脉②髂静脉③盆腔静脉④支气管动脉⑤肺静脉

46、下列哪种血流状态下易于血栓形成

①血流变缓慢②血流加快③轴流松散消失④轴流显著⑤涡流形成

47、比较下列器官,不容易发生梗死的是

①肾②肺③脾④肝⑤心、脑

48、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①如果肺无严重淤血,肺动脉栓塞不会造成严重后果②DIC发病的最大危害是广泛梗死

③动脉较静脉易受栓塞,静脉较动脉易形成血栓④血栓机化先从血栓中央开始

⑤有大量钙盐沉积的静脉血栓称为静脉石

49、心力衰竭细胞

①是造成心衰的原因之一②是巨噬细胞③见于急性肺淤血④见于慢性肺淤血

⑤凡有肺出血即可出现

50慢性肝淤血、

①肝细胞萎缩②肝细胞脂肪变性③可演化为肝硬化④肝脏切面形似槟榔

⑤肝功能不受影响

二、填空题:

1、淤血的原因有、、;可导致肺淤血。

2、严重而长期的淤血可造

成、、和后果。

3、栓子有、、、、、等,造成栓塞者以常见。

4、根据结构,血栓可分为、、、四种。

5、左心腔及大循环动脉内的栓子最终可以栓塞;大循环静脉及右心腔的栓子最终栓塞于或;肠系膜静脉栓子栓塞于。

6、常见的栓塞有、、、;其他还有、等。

7、贫血性梗死多见于、、;出血性梗死多见于、。

8、锥形梗死见于、、;节段状梗死见于;地图状梗死见于。

9、出血性梗死发生的先决条件是、。

10、槟榔肝基本病变包括肝组织、两方面。

三、是非题:

1、因脑血管破裂而发生。()

2、动脉性充血只是一种生理现象。()

3、二尖瓣狭窄时淤血发生在肺。()

4、血栓形成是机体生命活力的体现。()

5、血栓形成麻烦,但机体不能形成血栓同样麻烦。()

6、来自左心的栓子不能栓塞肺。()

7、减压病时发生的是动脉性充血,而不是空气栓塞。()

8、羊水栓塞常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不久突然发生。()

9、出血性梗死发生在大失血病人。()

10、梗死对机体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梗死范围的大小。()

四、名词解释:

充血淤血槟榔肝心力衰竭细胞肺褐色硬化血栓形

成血栓栓子

栓塞梗死出血性梗死贫血性梗死静脉石再通。

五、问答题:

1、心力衰竭细胞是如何形成的?

2、为什么静脉比动脉容易形成血栓?

3、简述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关系。

4、肾贫血性梗死与肺出血性梗死病变有何异同?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1、B

2、E

3、D

4、C

5、D

6、A

7、D

8、E

9、B 10、D 11、D 12、

A

13、B 14、C 15、E 16、C 17、B 18、C 19、E 20、D 21、A 22、F 23、

E

24、B 25、C 26、A 27、C 28、D 29、B 30、A 31、A 32、B 33、D 34、D

35、E 36、E 37、C 38、E 39、A 40、C

41、②③⑤ 42、④⑤ 43、①②③④⑤ 44、①②③ 45、①②③ 46、①③

⑤ 47、②④

48、①②④ 49、②④ 50、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静脉受压;静脉腔受阻;心力衰竭;左心衰

2、水肿;漏出性出血;实质细胞损伤;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3、血栓栓子;脂肪栓子;气体栓子;羊水成分栓子;肿瘤细胞团栓子;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子;血栓栓子

4、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透明血栓

5、大循环动脉分支;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肝内门静脉分支

6、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肿瘤细胞栓塞;寄生虫栓塞;寄生虫卵栓塞

7、脾;肾;心肌;肺;肠

8、脾;肾;肺;小肠;心肌

9、高度淤血;组织疏松

10、肝组织淤血;肝组织脂肪变性

三、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问答题:

1、答:慢性左心衰→慢性肺淤血→漏出性肺泡出血→巨噬细胞吞噬漏出的红细胞并将其消化并转化出血红蛋白→巨噬细胞内形成含铁血黄素颗粒→心力衰竭细胞形成。

2、答:(1)静脉比动脉更受到损伤。如:发生静脉炎、静脉穿刺、血液含氧量低而毒性代谢产物多等。(2)静脉血流比动脉缓慢并容易停滞及起旋涡。(3)血液凝固性高。如: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后粘性增加,凝血物质浓度增高等。

3、答:淤血→血流缓慢→内膜缺氧等而受损及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栓形成→加重淤血→淤血严重血流停滞→组织梗

死↓

梗死累及血管内膜引起内膜炎←组织梗死←血栓栓塞←血栓脱落

血栓形成

4、答:(1)肺、肾动脉血管呈锥形分支,其梗死灶均呈锥形。(2)肺肾组织致密性不同,发生淤血的机会不同,所以分别为出血性和贫血性性质。梗死灶在眼观上分别为红色和白色,镜下组织有弥漫性出血及无弥漫性出血。

肺肾

锥形分支锥形分支动脉分支情

梗死灶形状锥形锥形

淤血前提多存在少见

组织结构疏松致密

梗死性质出血性贫血性

梗死灶颜色红色白色

有无

梗死灶弥漫

性出血

炎症复习题

一、多选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与肉芽肿形成无关:

A.结核杆菌 B.寄生虫 C.真菌 D.化脓菌 E.异物

2.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急性炎症不会有增生性改变 B.急性炎症一般以变质或渗出为主 C.慢性炎症以增生为主 D.慢性炎症有时可急性发作

E.慢性炎症有时可出现渗出性病变

3.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其主要炎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白细胞 D.浆细胞 E.中性白细胞 4.下列哪项是炎症介质:

A.组织胺 B.白细胞三烯C

C.激肽原酶

4

D.纤维蛋白多肽 E.以上均是

5.炎性水肿时,血管的主要改变是:

A.动脉性充血 B.静脉性充血 C.局部贫血 D.小静脉痉挛 E.小动脉痉挛

6.炎症细胞渗出最不可能的因素是:

A.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轴流消失,白细胞附壁 C.趋化作用

D.白细胞被高压推出血管外 E.白细胞变形运动

7.炎症过程中血液动力学改变指的是:

A.血液由快到慢 B.血管先收缩后扩张 C.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D.轴流破坏、白细胞附壁 E.血流和血管口径的变化

8.炎症时与疼痛和发热有关的介质是:

A.C

3a

B.阳离子蛋白质 C.5-羟色胺 D.前列腺素 E.白细胞三烯

B

4

9.无趋化作用的物质是:

A.组织胺 B.C

5a C.细菌产物 D.白细胞三烯B

4

E.层粘连蛋白

10.组织胺主要来自:

A.单核细胞 B.内皮细胞 C.肥大细胞 D.血小板 E.淋巴细胞 11.能引起血管扩张的炎症介质是:

A.中性蛋白酶 B.前列腺素E C.血栓索A

2 D.白细胞三烯C

4

E.白

细胞三烯B

4

12.不能直接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的炎症介质是:

A.前列腺素 B.C3a C.C5a D.缓激肽 E.白细胞三烯D

4

B型题:

A.蜂窝织炎 B.纤维素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假膜性炎 E.变质性炎

13.病毒性肝炎 14.细菌性痢疾

15.急性阑尾炎

A.中性白细胞 B.嗜酸性白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多核巨细胞

16.组织内有较大异物时可出现 17.传递抗原信息

A.中性白细胞 B.嗜酸性白细胞

C.嗜碱性白细胞 D.浆细胞

E.单核细胞

18.可形成多核巨细胞 19.出现于新鲜梗死灶边缘

A.单核细胞 B.嗜酸性白细胞 C.中性白细胞

D.浆细胞 E.上皮样细胞

20.出现于过敏反应 21.出现于肉芽肿

22.产生抗体

C型题:

A.渗出液 B.漏出液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3.局部组织水肿或浆膜腔积液 24.水肿处皮肤红肿热痛

A.皮肤、粘膜多发性出血点 B.器官内形成多个脓肿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5.毒血症 26.败血症 27.脓毒败血症

K型题:

28.蜂窝织炎之所以不局限是由于:

(1)发生在疏松组织 (2)组织血管丰富,渗出明显。

(3)细菌分泌透明质酸酶 (4)无肉芽组织包裹

29.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炎症介质:

(1)去甲肾上腺素 (2)P物质 (3)ATP (4)一氧化氮

30.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肉芽肿性炎:

(1)结核杆茵 (2)EB病毒 (3)外科缝线 (4)肺炎球菌

31.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的机理是:

(1)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间隙扩大 (2)内皮细胞本身的破损或坏死 (3)基底膜受损 (4)血管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 32.炎症过程中,液体渗出的原因主要是:

(1)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2)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

(3)局部组织内渗透压升高 (4)淋巴循环障碍

33.渗出液的特点是:

(1)蛋白含量高 (2)混浊,能自凝。 (3)比重较高 (4)浆细胞数多

34.蜂窝织炎常发生于:

(1)皮下组织 (2)肌肉 (3)阑尾 (4)肺

35.炎症时下列哪些与前列腺素的直接作用有关:

(1)发热 (2)疼痛 (3)血管扩张 (4)血管通透性升高

36.炎症时中性白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1)吞噬病毒 (2)吞噬化脓菌 (3)吞噬原虫 (4)吞噬坏死碎片

37.炎症灶中纤维素的有利作用是:

(1)引起血液凝固 (2)有利于阻碍细菌扩散

(3)有利于组织增生 (4)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38.炎症局部的疼痛是由于:

(1)神经末梢受压迫 (2)缓激肽、前列腺素的刺激

(3) 病灶内H+、K+的聚积 (4)纤维母细胞增生

39.下列哪些疾病是以变质为主的炎症:

(1)病毒性肝炎 (2)阿米巴病 (3)流行性乙型脑炎 (4)小叶性肺炎 40.异物性肉芽肿的组成成分是:

(1)郎罕氏巨细胞 (2)多核巨细胞 (3)纤维母细胞 (4)上皮样细胞

41.急性炎症时补体C

3和C

5

的作用是:

(1)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趋化作用

(3)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4)促使肉芽组织形成

多项选择题:

42.下列哪些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

(1)类上皮细胞 (2)多核巨细胞 (3)异物巨细胞 (4)Langhans巨细胞

43.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细胞主要是:

(1)单核细胞 (2)淋巴细胞 (3)浆细胞 (4)异物巨细胞 (5)类上皮细胞

44.脓肿发展可直接引起:

(1)溃疡 (2)假膜性炎 (3)窦道 (4)瘘管 (5)脓性卡他

45.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常见于:

(1)睾丸鞘膜腔 (2)关节腔 (3)滑液囊 (4)胸膜腔 (5)心包腔

46.能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的炎症介质有:

(1)组织胺 (2)缓激肽 (3)C

3 (4)C

5

(5)白细胞三烯

C

4

47.能引起发热的炎症介质有:

(1)前列腺素 (2)血小板激活因子 (3)一氧化氮 (4)阳离于蛋白质 (5)肿瘤坏死因子

48.参与白细胞吞噬过程的调理素主要有:

(1)IgA (2)C

5a (3)IgG (4)IgE (5)C

3b

49.下列哪些可归于局部炎性水肿的作用:

(1)稀释毒素 (2)带走代谢产物 (3)消灭病原体

(4)限制病原微生物扩散 (5)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50.下列哪些属于血液动力学改变;

(1)白细胞附壁 (2)血液速度减慢 (3)细动脉短暂收缩

(4)白细胞功能缺陷 (5)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二、填空题:

1.列出六种属于变质的病变:,,,,,。

2.炎症时,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是:,,。

3.白细胞的渗出过程包括:,,和。

4.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引起的炎症反应有:,,,,。 5.毒血症时,可伴有,,等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6.结核性肉芽肿由5种成分组成:,,,,。

7.蜂窝织炎常发生的器官或组织有:,,。

8.渗出液过多时,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

三、判断题:

1.炎症是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 )

2.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见于所有炎症。( )

3.渗出是急性炎症的主要病变。( )

4.白细胞边集与血流速度减慢有关。( )

5.血管扩张的发生机制主要与神经因素有关。( )

6.烫伤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

7.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员重要的特征。( )

8.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粘着是由于表面粘附分子相互识别引起的。( )

9.趋化因子的作用常缺乏特异性。( )

10.迁徙性脓肿常为多个脓肿。( )

11.肉芽肿也可由血中单核细胞构成。( )

12.有的急性炎症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

四、名词解释:

炎症介质炎性水肿趋化作用假膜性炎蜂窝织炎脓肿绒毛

心窦道

瘘管肉芽肿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炎性息肉炎性假瘤

五、问答题:

1.炎性渗出物的成分有哪些?各有何作用?有何不利影响?

2.渗出性炎症的类型有哪些?各型主要特点是什么?

3.急、慢性炎症的主要病变是什么?

4.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5.急性炎症的结局是什么?

6.简述巨噬细胞的吞噬过程。

7.脓肿和蜂窝织炎有何不同?脓肿穿破后可引起哪些病变?

8.一足球运动员脚被踢伤,试分析伤处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及其原因。

六、病例分析(10分)

张某,男性,12岁,两周前左面部生一疮疖,红肿、疼痛,数天后被其母用针扎穿并挤出脓性血液,两天后发生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经治疗未见好转且病情加重,昏迷抽搐而入院。

体检:营养不良,发育较差,神志不清,T39℃,脉搏 140次/分,呼吸35次/分,面部有一2cm×3cm的红肿区,有波动感。

化验: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面部肿胀区切开有黄色粘稠脓液流出。颅腔:大脑左额区局部肿胀饱满,切面脑组织液化坏死,有一4cm×4cm×5cm的脓腔,组织切片观察脑组织有坏死,,周围脑组织充血水肿,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少量肉芽组织增生。

请问:

1、本例的病理诊断是什么?

2、脑部病变是怎样引起的?

3、死亡原因是什么?

第一部分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一、是非题` 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 4.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 5.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内均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 ) 6.脂肪变性有时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7.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 8.脑组织坏死多属凝固性坏死。( ) 9.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 10.干酪样坏死的镜下特征是组织轮廓保持一段时间。() 11.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须固定。( ) 12.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13.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 14.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 15.凡是组织器官的体积变小都称为萎缩。( ) 16.气球样变,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均属可复性的病变。()17.结缔组织玻变在镜下可见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 18.生理性再生属完全再生,而病理性再生属于不完全再生。() 19.外周神经纤维损伤时,如其相连神经细胞未受损,可完全再生。( ) 20.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 21.机体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 ) 22.干酪样坏死及脂肪坏死均属凝固性坏死。( ) 23.骨折后骨组织可通过完全再生而修复。( ) 24.肺出血性梗死并腐败菌感染即为湿性坏疽。( ) 25.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伴感染的伤口。( ) 26.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属于适应性改变。( ) 二、填空题 1.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2.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于、。 3.Mallory小体是指。 4.坏死的结局有、、、。 5.常见的变性有、、、、。 6.常见病理性萎缩有、、、、五种。 7.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有、、、四种类型。 8.形态学上可将坏死分为、、、四种类型。 9.玻璃样变性有、和三种。 10.按再生能力,可将人体组织或细胞分为、、三类。 11.苏丹Ⅲ染色可将。 12.水变性和脂变的原因常是、、。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方法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方法 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1961年Hall开拓了液相核酸杂交技术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顺序,通过碱基对之间非共价键的形成,出现稳定的双链区,形成杂交的双链。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克隆、质粒和噬菌体DNA的构建成功,核酸自动合成仪的诞生,大大丰富了核酸探针的来源,新的核酸分子杂交类型和方法不断涌现。按其作用方式可大致分为固相杂交和液相杂交两种:液相杂交是指参加反应的两条核酸链都游离在溶液中,而固相杂交是将参加反应的一条核酸链固定在固体的支持物上常用的有硝酸纤维素滤膜,其它如尼龙膜、乳胶颗粒和微孔板等),另一条参加反应的核酸链游离在溶液中。固相杂交有菌落原位杂交(colony in situ hybri dization)、斑点杂交法(Dot blot)、Southern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Northern印迹杂交( N orthern blot)和组织原位杂交(Tissue in situ hybridization),即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液相分子杂交技术包括吸附杂交、发光液相杂交、液相夹心杂交和复性速率液相分子杂交等。 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的由来及发展 原位杂交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简称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如上所述,属于固相核酸分子杂交的范畴。但它区别于固相核酸分子杂交中的任何一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菌落杂交系细菌裂解释放出DNA,然后进行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法是以鉴定DNA中某一特定的基因片段,而Norhtern印迹杂交法是用以检测某一特定的RNA片段的。它们都只能证明该病原体、细胞或组织中是否存在待测的核酸而不能证明该核酸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存在的部位。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Gall和Pardue首先用爪蟾核糖体基因探针与其卵母细胞杂交,确定该基因定位于卵母细胞的核仁中。与此同时,Buongiorno– Nardell i和Amaldi, John及其同事等相继利用同位素标记核酸探针进行了细胞或组织的基因定位,从而创造了原位杂交细胞或组织化学技术。Orth(1970)应用3H标记的兔乳头状瘤病毒cRNA探针与兔乳头状瘤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杂交,首次用原位杂交检测了病毒DNA在细胞中的定位,但当时的工作多采用冰冻组织切片或培养细胞,探针均采用同位素标记。 由于同位素标记探针具有放射性既污染环境,又对人体有害,且受半衰期限制等缺点,科学工作者们开始探索用非放射性的标记物标记核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Bauman(1981)等首先应用荧光素标记cRNA探针做原位杂交,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获得成功。Shroyer(1982)报道用2,4二硝基苯甲醛(DNP)标记DNA探针,使该DNA探针具有抗原性,然后用兔抗DNP的抗体来识别杂交后的探针,最后经免疫过氧化物酶的方法来定位杂交探针。这两种方法至今仍有采用,但因敏感度不够高,应用不够普遍。 Pezzella(1 987)创建了用磺基化DNA探针来做细胞或组织原位杂交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DNA探针的胞嘧啶碱基磺基化,利用单克隆">克隆抗体识别磺基化探针,再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显示结合的单克隆抗体,从而对杂交结合的探针进行定位。本法的优点是磺基化DAN探针标记简便,不需作缺口平移标记,敏感度也较高。但自生物素和高辛标记探针技术建立后,已有取而代之的趋势。生物素标记探针技术是Brigat(1983)首先建立的,它利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在组织切片上检测了病毒DNA,通过生物素与抗生物素结合,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显示系统显示病毒DNA在细胞中的定位。生物素标记探针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病毒学和病理学的临床诊断中。这种生物素标记技术又叫酶促生物素标记技术。另一种叫光促生物素标记核酸技术,该技术是用光敏生物素(Photobiotin)标记核酸。目前应用的光敏生物素有乙酸盐和补骨脂素生物素,它们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光敏基团、连结臂和生物素(图20-1)。在强光下,不需酶反应,光敏生物素的光敏基团即可与核酸中的碱基相结合。光敏生物素标记核酸,方法简单,灵敏度也不低,但标记效率不高,每100~150个碱基才能标记一个生物素,对于短的基因探针特别是寡核苷酸探针不宜使用,以免因标记数过少而影响灵敏度(Forster et al 1985)。 近年来,地高辛(Digoxigonin)标记技术引起科技工作者的极大兴趣。Boeringer Mannhem Bio-ch emisca于1987年将地高辛标记的有关试剂及药盒投放市场。和其它非放射性标记物一样,地高辛较放射性标记系统安全,方便、省时间。同时在敏感性和质量控制方面比生物素标记技术要优越,可以检测出人基因组DNA中的单拷贝基因。地高辛标记法显示的颜色为紫蓝色(标记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显色系统),有较好的反差背景。 核酸探针根据标记方法的不同可粗略分为放射性探针和非放射性探针两类。根据探针的核酸性质不同可分为DNA探针、RNA探针、cDNA探针、cRNA探针和寡核苷酸探针等。DNA探针还有单链DNA(Single st randed, ssDNA)和双链DNA(Double stranded, dsDNA)之分(详见十九章)。早期应用的主要是DNA探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

第六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教学目的 明确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萎缩、变性、坏死、病理性色素沉着、结石形成的概念、发生机理、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概念 2、萎缩、变性、坏死的病理变化及时机体、影响 3、结石形成的条件及对机体的影响 概述: 1、进行性变化:即细胞进行性生长,指细胞增大、细胞器复制(细胞增生、肥大、再生、修复,创伤愈合)等,趋向适应,恢复方向进展。此时物质代谢同化大于异化。 2、退行性变化:即细胞的损伤(萎缩、变性、死亡),细胞功能↓,向死亡发展,此时物质代谢异化大于同化。 细胞组织的损伤机械性——直接作用于细胞的损伤。 其它各种致病因子——由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开始。 细胞损伤发展过程: 细胞代谢改变—→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变化和肉眼可 见形态学变化(病变)—→病因除去后恢复常态(可逆性变化)。 ↘严重不可逆病变—→细胞死亡。 营养不良性变化——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细胞组织的物质代谢发生障碍,进而在形态结构上发生各种病变,最后引起功能障碍的变化。 萎缩、变性等——轻微可逆变化,细胞仍能维持不同水平生命活动。 坏死——不可复性损伤,死亡。 损伤——变性、坏死。 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细胞组织的损伤的补充资料 组织细胞的损伤——基础性病理变化。 一、原因 缺氧、化学物质、药物、物理(机械、高温、低温、高低气压、电流、辐射等)、生物因子(细菌、病毒、真格菌、寄生虫等)、营养失衡、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 缺氧是细胞损伤的非常重要的基本环节。 老年动物的细胞处于生理性自然退化状态,对于长期积累的或即时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损伤作用会更为敏感—→衰老(aging)或老化(semility)。 在人类有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这是一种思想、情感障碍引发细胞损伤所形成的器质性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冠心病、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 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由于诊断过程本身继发的伤害。 二、机制 发生机制复杂,如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氧自由基)增多、胞浆内高游离Ca+2、缺氧、化学毒作用、遗传物质变异等。

常见软组织损伤word版

骨科常见手术知情同意书 一.关节置换手术 1.麻醉意外 2.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术中大出血 3.术后感染、皮瓣坏死 4.术中骨折复位固定不理想,术后骨折不愈合 5.术后假体松动、断裂、脱落、外露 6.术后关节不稳定,脱位 7.术后关节功能障,关节僵硬 8.骨水泥毒性反应,致心脏病变,休克 9.脂肪栓塞 10.异位骨化 11.术中术后难以预料的心脑血管、肺病变 12.假体置入困难,改变手术方式 13.假体翻修 14.其它难以预料的意外发生 二.内固定手术 1.麻醉意外 2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术中大出血 3术后感染(包括切口、肺部、泌尿系、骨感染)、皮瓣坏死4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困难,位置不佳 5术后假体松动、断裂、脱落、下沉、外露 6术后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再骨折 7术后关节功能障,关节僵硬 8术后内置物的排异反应 9脂肪栓塞 10异位骨化 11术中术后难以预料的心脑血管、肺病变 12其它难以预料的意外发生 三.脊柱手术(1) 1.麻醉意外 2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硬膜囊、脊髓、马尾、神经根致截瘫 3术中大出血 4术后感染(包括切口、肺部、泌尿系、骨感染)、皮瓣坏死5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困难,位置不佳 6术后假体松动、断裂、脱落、下沉、外露 7术后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再骨折 8术后内置物的排异反应 9脂肪栓塞 10术后脑脊液漏 11术后患者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 12术中术后难以预料的心脑血管、肺病变 13其它难以预料的意外发生

四.脊柱手术(2) 1.麻醉意外,呼吸心跳暂停,甚至生命危险; 2.术中、术后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心肺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 3.术中大血管损伤,导致出血性休克等; 4.术中损伤脊髓、神经根、马尾神经,致症状加重甚至截瘫可能; 5.术后血肿形成脊髓,需急诊行二次手术; 6. 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瘘可能; 7.术后脊髓继发性水肿,术后症状加重; 8.由于脊髓压迫时间久、压迫重,术后症状不缓解或仅部分缓解,甚至加重。 9.术后血肿机化、纤维化,神经根粘连,下肢活动受限; 10.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腰椎退变加重、腰椎不稳、滑脱,; 11.术后腰椎退变加重、腰椎不稳、滑脱; 12.术后切口、椎间隙、椎管内、颅内感染; 13.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不愈合,窦道形成; 14.术中根据情况改变手术方案; 15.其它术中或术后意外和并发症。 五. 颈椎前路手术 1.麻醉意外,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异常波动,甚至出现心跳、呼吸停止。 2.术中可能损伤血管出现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3.术中可能因意外而损伤脊髓以及神经根导致症状加重甚至完全性瘫痪。 4.因意外损伤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因意外损伤喉上神经,出现饮水呛咳。 5.可能损伤食管,出现食管漏;可能损伤硬膜囊,出现脑脊液漏。 6.术中可能根据情况改变手术方案。 7.术中、术后可能突发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且可能并发应急性溃疡。 8.术后可能突发喉痉挛或切口出血致气管受压,导致窒息死亡。 9.术后可能出现切口出血、渗血致脊髓受压,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 10.术后切口感染或延迟愈合。 11.术后因长期卧床可能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并发症。 12.由于脊髓受压病程较长、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导致脊髓已变性(MRI T2加权像见脊髓异常高信号影),减压后症状及体征改善可能不明显,甚至因手术后脊髓水肿、再灌注损伤或其它原因导致症状加重。 13.术后因椎管内疤痕形成,脊髓、马尾、神经根粘连、受压而出现脊髓功能的再损伤或马尾、神经根损伤症状。14.术后植骨可能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植骨块可能移位,压迫脊髓。取骨处可能疼痛。 15.内固定物可能松动、脱落或断裂。 16.术后因颈椎内固定或植骨融合,致颈椎功能可能受限或部分丧失,并可能出现颈肩部、项背部或胸腰部疼痛、畸形。 17.术后因颈椎其他节段有压迫,或颈椎管有狭窄,或术后复发,需二次手术治疗。 18.内植物属自费范围。 19.其他难以预料的严重情况或预计到但无法避免的意外情况出现,导致病情加重。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1.麻醉意外,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2.可能损伤邻近血管致出血性休克。

试验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征 2.掌握不同类型坏死的大体表现 3. 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 二、实验内容 (一)大体标本观察 1.脑萎缩: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脑回变窄,脑沟变宽。 2.心脏萎缩:心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呈深褐色或棕褐色。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呈蛇行状迂曲,切面心壁变薄。 3.心脏肥大: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心脏重量增加,左心室心肌代偿性肥大,左心室壁增厚,可达2.0cm ,乳头肌、肉柱增粗。 4. 肾细胞水肿:肾脏肿胀,包膜紧张,重量增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灰白混浊,失去正常光泽,似沸水烫过。 5.肝脂肪变性:肝脏增大,边缘钝圆,包膜紧张;切面稍隆起,边缘外翻;色淡黄、质软、有油腻感。 6.脾凝固性坏死:脾的近表面区域见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锥体形的梗死区(凝固性坏死),锥体的底位于脾表面,稍凹陷,尖端指向脾门。切面见呈梗死灶呈楔形,土黄色或灰白色,均匀一致,质致密而干燥。 7.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淋巴结体积增大,切面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新鲜干酪样坏死为淡黄色,质地松软、细腻,状似干奶酪样或豆腐渣样(固定后及陈旧性干酪样坏死呈灰白色)。 脑回变窄 脑沟变宽

8.足干性坏疽:足自其远端起始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9.足湿性坏疽:足明显肿胀,湿润。呈暗绿或污黑色,与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 10.肺脓肿(液化性坏死):肺切面可见单房之脓肿,脓液已流失,腔较大,边界清楚,有一较厚的脓肿壁,由灰白色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二)病理切片观察 1. 肾细胞水肿:首先找到肾小体,区分肾小体周围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观察: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界限不清,凸出于腔内,以致管腔狭小而不规则;胞浆内有伊红染色的颗粒,颗粒细小,大小较一致。部分胞浆已崩解脱落入管腔,细胞核清晰。肾间质中毛细血管受挤压。 2.肝细胞水肿:此为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之切片。肝细胞因胞浆内水含量增多而明显变大,胞浆淡染,称胞浆疏松化;有的肝细胞胞浆透明,称气球样变。肝细胞核的形态大致正常。肝窦受压变狭窄。 3. 肝脂肪变性:肝小叶的结构尚存在(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体积增大、变圆,胞浆内出现了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的脂肪滴空泡(该空泡处原为脂滴,制作石蜡切片时被有机溶剂溶去)。有的空泡细小、量多,分布在核周围,有的融合成一个大脂滴空泡,将肝细胞核压向边缘,形似脂肪细胞。肝窦受压、变狭窄。 4.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之间为纤维母细胞和各种炎细胞,纤维母细胞胞体呈圆形、椭圆形或星芒状,胞浆丰富,略显嗜碱性,胞核体积大,染色淡,可有1~2个核仁;炎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5.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玻璃样变性的结缔组织,纤维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变粗,彼此融合,形成均质的梁状或片状粉染、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 6. 血管壁玻璃样变: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细动脉,如脾中央动脉、肾入球小动脉等。此为血浆蛋白渗入内膜,在内皮下凝固,形成均匀红染的无结构状物质,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又称细动脉硬化, 7.宫颈腺体鳞状上皮化生:宫颈管粘膜部分粘液腺泡腺腔尚可辩认。部分宫颈管粘膜固有的柱状上皮被复层鳞状上皮取代,鳞状细胞分化成熟,腺泡腔消失,细胞团周围有完整基底膜。腺泡之间结缔组织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现代组织化学技术问答题详解(同济)

1.组织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与生物化学的基本区别 组织化学是在保持组织或细胞基本上不改变其生活状态时的细微结构的条件下,采用显微镜技术观察某些化学成分和酶活性在组织或细胞内的定性、定位和定量及其变化规律,以便阐明它们在组织或细胞中的存在和含量及其变化的机能意义。 基本原理:在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上加入一定的化学试剂,该试剂与组织或细胞内的拟检成分起化学反应,形成有颜色的的终末反应产物,该产物沉淀在相应成分所在的位置上,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用以研究糖类、脂类、蛋白质、酶类和核酸等物质在组织或细胞内的分布和含量。 组织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区别在于:虽然两者都着眼于组织和细胞内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和酶的存在及其活性,但生物化学技术中通常是将组织和细胞打碎,制成匀浆,然后进行化学测定,故其定位性能差,而组织化学技术中是尽可能在组织或细胞内原位显示各种化学成分,故其定位性能好;生物学技术中的化学反应是在试管内进行的,而组织化学技术中的化学反应通常是在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中进行的。 2.试述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要求 在应用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组织和细胞内化学物质及其定位和定量以及代谢状态时,必须满足一下基本要求: 1.保持组织和细胞形态结构的良好状态,以便反应产物的定位精确,如果形态结构破坏而失真,则定位困难。 2.具备一定的特异性,以便获取正确的实验结果。 3.具备一定的灵敏性,以便含量很少的物质也能被显示出来。 4.生成的产物必须是有色沉淀,颗粒细微不被溶解,定位于原位。反应物沉淀的颜色深度与相反应物质含量或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5.反应产物具有稳定性,以便于重复观察。 6.要有重复性。 (一) 保持组织和细胞形态结构的良好状态 (二) 具备一定的特异性 (三) 具备一定的灵敏性 (四) 生成的反应产物必须是有色沉淀 (五) 反应产物具有稳定性 (六) 要有重复性。 3.试述酸性磷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和NO合酶的反应原理?以任意三种酶为例说明酶显示的基本原理?NO 合酶的分类及其组化原理? 酸性磷酸酶反应原理:铅法和重氮偶联法 1.铅法:在PH为5.0的条件下,酸性磷酸酶(ACP)水解其底物:β-甘油酸钠,产生PO43-,后者被捕获剂Pb(NO3)2的Pb2+直接捕获形成无色的Pb3 (PO4)2沉淀,后者又与(NH4)2S发生置换反应,最终形成棕黑色沉淀。 2.重氮偶联法:α-苯酚磷酸钠或萘酚AS-BI磷酸被酶水解放出萘酚,后者立即被重氮盐捕获偶联而生成有色偶氮色素沉淀(红色)。 乙酰胆碱酯酶反应原理: 亚铁氰化铜法:乙酰胆碱酯酶(AChE)能将乙酰胆碱盐水解产生硫胆碱,使铁氰化物还原为亚铁氰化物,后者与铜离子结合成亚铁氰化铜而呈现有色沉淀(棕色)。 NO合酶反应原理: NADPH-d法:一氧化氮合酶可催化前体物质L-精氨酸转变成为L-瓜氨酸和NO,由于NOS和NADPH-d可能为同一种酶,并且都可以还原辅酶Ⅱ(NADPH)为辅助因子,介导NOS催化L-精氨酸转变成为L-瓜氨酸和NO,并释放电子,后者又被NADPH传递给硝基四唑兰(N-BT), N-BT可被还原为有色沉淀(蓝色)。

Unit1 组织和细胞损伤和修复

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一、是非题` 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 4.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 5.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内均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 ) 6.脂肪变性有时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7.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 ) 8.脑组织坏死多属凝固性坏死。( ) 9.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 10.干酪样坏死的镜下特征是组织轮廓保持一段时间。() 11.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须固定。( ) 12.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13.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 14.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 15.凡是组织器官的体积变小都称为萎缩。( ) 16.气球样变,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均属可复性的病变。()17.结缔组织玻变在镜下可见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 18.生理性再生属完全再生,而病理性再生属于不完全再生。() 19.外周神经纤维损伤时,如其相连神经细胞未受损,可完全再生。( ) 20.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 21.机体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 ) 22.干酪样坏死及脂肪坏死均属凝固性坏死。( ) 23.骨折后骨组织可通过完全再生而修复。( ) 24.肺出血性梗死并腐败菌感染即为湿性坏疽。( ) 25.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伴感染的伤口。( )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A型选择题 1 光镜下检见肯定的细胞损伤,在肝细胞缺血发生: A.5分钟后 B.15分钟后 C.30分钟后 D.60分钟后 E.120分钟后 2 HBsAg阳性肝炎时,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 A.粗面内质网增生 B.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C.基质型线粒体肿胀 D.高尔基体肥大 E.溶酶体增大、增多 3 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细胞器是: A.粗面内质网 B.光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E.溶酶体 4 .关于干酪样坏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肉眼较松软 B.镜下组织结构遭破坏 C.容易液化 D.坏死灶中心结核菌少 E.发生机理为四型变态反应 5 Mallory小体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成分有关: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核蛋白体 D.中间丝 E.光面内质网 6 下列各项属病理性增生与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的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7 组织损伤时,血中酶含量升高是由于: A.细胞内酶减少,使血中酶相对增高 B.细胞内酶增多,释放入血增多

C.细胞内酶减少,释放入血增多 D.细胞外酶减少,均存在于血液中 E.损伤周围代偿性释放增加 8 下列器官肥大时不伴细胞增生的是: A.乳腺 B.甲状腺 C.心脏 D.肝脏 E.肾脏 9 营养不良性萎缩多累及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通常首先见于: A.骨骼肌 B.脑 C.肝脏 D.脂肪组织 E.心肌 10 在萎缩的肌细胞内可见: A.含铁血黄素 B.脂褐素 C.黑色素 D.胆色素 E.纤维素 11 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属哪种改变: A.分化不良 B.异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D.癌前病变 E.适应性改变 12 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 B.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C.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E.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13 细胞水肿与脂肪变性最易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肝、肾 C.肺、脾、心 D.心、肝、脾 E.肝、肾、脾 14 发生脂肪变性的细胞,电镜下可见脂滴形成于: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胞浆基质 D.自噬泡

清晰大图图解 常见软组织损伤 四十六个压痛点

清晰大图图解常见软组织损伤四十六个压痛点 一、颞肌压痛点 痛点常见在耳尖前上1~1.5寸处。颈项痛伴有头胀、头痛者或者偏头痛患者在该处均可找到明显压痛点,用脑过度、紧张时常在此点有压痛。 神经及节段:下颌神经(三叉神经)、C2。

二、枕大神经出口处压痛点 该处为头半棘肌,枕大神经的出口处、枕骨粗隆下(近风池穴),颈项酸痛者这两处一般均可见到不同程度之压痛,按压时酸痛胀麻可向上波及整个后脑部。 神经及节段:枕大神经、C2后支。

该处为胸锁乳突肌乳突处的抵止点,胸锁乳突肌的附着点,长期的颈项部疼痛酸胀者该处往往可找到压痛点,为常见压痛点之一。 神经及节段:副神经及颈丛肌支C2、3。

以颈椎2、3、4横突的压痛最为多见,差不多90%左右患有颈痛症的患者可以找到压痛点,同时可有颈部头夹肌、颈夹肌的肌肉紧张出现。 另外,颈椎1、2、3、4横突为肩胛提肌上部的附着点,故临床发现许多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内角有压痛者,也常可见到上述颈椎横突出现压痛。

颈椎棘突压痛多见于棘上韧带亦称项韧带,压痛常见于颈椎3、4、5、6的棘突上,一般颈项痛者都有压痛存在。

六、前斜角肌压痛点 前斜角肌起始于颈椎横突上面,抵止于第一肋骨上。此点出现压痛,可影响颈部前屈及侧屈运动,疼痛可向胸部放射。前斜角肌锁骨窝内有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通过,故此肌肉出现疼痛、肌肉紧张,可引起胸闷、呼吸不畅、上肢疼痛、麻木酸胀、发冷等感觉。 另外,此处还有中后斜角肌经过,有人把这些症状称为胸廓出口处综合征、锁骨上窝综合征、前斜角肌群综合征。 神经及节段:颈神经前支C3、4。

组织与细胞化学考试重点

1.异染现象:染料离子以某种方式使它对所吸收的波长有所改变,因而观察到 被染的组织显示与该染料本身颜色不一样,此现象为异染现象。 2.自发荧光:由于紫外线的照射,标本中的荧光物质吸收光能后,呈现出不同 颜色的荧光,这是自发荧光。 3.诱发荧光:细胞内的某些成分只有与荧光素结合后,在紫外线的激发下,始 可呈现一定颜色的荧光,称为诱发荧光。 4.点计数:计数落于所测图像(轮廓面)内的测点数。 5.交叉点计数:计数侧线与所测图像的周界线之间形成的交叉点的数目。 6.DAB:是3,3ˊ-二氨基联苯胺(DAB),HRP使DAB氧化形成棕黄色产 物,可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 7.形态计量术(morphometry):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和细胞内各种 成分的数量、体积、表面积等的相对值与绝对值的测量。 8.各向同性:是指特征物在各个方向上都分布均匀的特性。 9.各向异性:是指特征物在各个方向上分布不均匀的特性。 10.饲养细胞:在体外的细胞培养中,单个的或数量很少的细胞不易生存与繁殖, 必须加入其他活的细胞才能使其生长繁殖,加人的细胞称为饲养细胞(feeder cell)。 11.不完全抗原: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绝 大多数低分子量的多糖和所有的类脂均属半抗原。 12.生物素标记法:将生物素用酶学方法或化学方法连接在核酸探针上,分子杂 交后利用抗生物素对生物素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特性,用标记的生物素蛋白或链酶抗生素蛋白进行检测。 13.灰度:是指一个像素色泽的深浅,它以整数值的形式表示,可表示为 K=0,1,2…K个级别,称量化级别。灰度值越小,表示染色深度越强,物质含量越高。 14.特征物:就是指要定量研究的形态结构,即感兴趣的某种组织结构,它具有 一定的形状和分界,在肉眼或显微镜下可以识别或分辨。 15.荧光免疫组化:采用荧光素标记已知抗体,在适合的情况下,与组织细胞中 的靶抗原(或抗体)反应,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16.原位杂交组化:是应用已知碱基顺序并带有标记物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 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体,然后再应用与标记物相应的检测系统通过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在核酸原有的位置进行细胞内定位。 二、简答题 1、试述荧光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生物学应用 答:①原理:由于紫外线的照射,标本中的荧光物质吸收光能后,呈现出不同颜色的荧光,这是自发荧光,如维生素A呈绿色荧光、心肌细胞内脂褐素呈棕黄色~金黄色荧光。但是,细胞内的某些成分只有与荧光素结合后,在紫外线的激发下,始可呈现一定颜色的荧光;如应吖啶橙(荧光素)处理细胞后,细胞核内的DNA 呈绿~黄绿色荧光,细胞质及核仁内的RNA呈桔黄~桔红色荧光。 ②结构:它是装有、能产生紫外线(短波长)的光源及系列滤片装置的显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适应 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为了避免损伤,可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与之协调的过程称为适应。在形态学上的改变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 1.概念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体积变小称为萎缩。通常是由于该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所致,有时也可因细胞数目减少引起,或二者兼有。萎缩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萎缩有的表现为全身性萎缩,如消化道慢性梗阻;有的表现为局部组织器官萎缩,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肾等器官萎缩。此外,萎缩又可分为:①营养不良性萎缩;②废用性萎缩;③压迫性萎缩;④神经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等。 2.病变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质地变韧、包膜增厚。光镜下萎缩的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减少,或两者兼有。胞浆常深染,核浓缩。心肌萎缩时,其胞浆内可出现脂褐素。 3.后果萎缩一般是可复性的,如原因持续存在,萎缩的实质细胞最后消失。 (二)肥大 概念:细胞体积增大,使该器官、组织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两类。病理情况下,例如高血压病,左心负荷加重,心肌纤维体积增大,属代偿性肥大。肥大有时需与实质细胞萎缩、间质增生引起的假性肥大区别。 (三)增生 概念:细胞数量增多,使该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增生也有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之分。肥大和增生常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 (四)化生 1.概念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的过程。化生是一种可复性病变,原因去除后大多可恢复。 2.类型 (1)鳞状上皮化生:气管及支气管的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胆囊粘膜上皮、宫颈粘膜上皮、肾盂的移行上皮等在慢性炎症时转化为鳞状上皮。 (2)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时,部分胃粘膜上皮转化为肠粘膜上皮,出现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及具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甚至形成小肠绒毛。如果一种腺上皮转化为另一种腺上皮,则称为腺性化生。 (3)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如间叶组织化生为脂肪组织或透明软骨。 3.意义化生对机体是有利的,但也有其局限性和不完善性。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方法: (1)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2)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方法: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方法: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方法: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方法: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而由于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运用而导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皮肤及粘膜保持完整,,伤处与外界没有相通。 ? 处理原则:

免疫组织化学 考试重点

2012年周未班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IHC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或称免疫细胞化学(ICC)是根据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来定位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或抗体成分。 2、CB 柠檬酸缓冲液(0.01mol/L pH6.0,CB),主要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修复的缓冲液。 3、AR 抗原修复(antigen retrieval;AR)是以高温、高压对常规固定石蜡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可以提高抗原抗体阳性检测率的方法。 4、TBS Tris-HCI缓冲液,常用浓度为0.02M,pH7.8 主耍用于IHC的冲洗和底物溶液的配制。 5、PBS 为0.01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主耍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洗涤。 6、酶消化酶消化主耍用于IHC前暴露抗原决定簇,有利于抗原抗体的检测,提高阳性检测率的方法。 7、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又称抗原表位(epitope),是可与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相结合的部位,是决定和控制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 8、基因工程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又称重组技术,它是在充分认识Ig基因结构与功能基础上,应用DNA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按照客观需求在基因水平上对Ig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重新组装成的新型抗体分子。 9、功能性决定簇在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天然蛋白质抗原分子中,由于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决定簇易被免疫细胞所识别,故此称为功能性决定簇。 10、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通过细胞融合技术使小鼠脾免疫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分泌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由单个B淋巴细胞增殖而形成的细胞纯系产生的抗体。 11、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ies,PcAb)为免疫动物的全血清(抗血清)含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12、隐蔽性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则被抗原分子本身包绕掩盖在内部,正常情况下不能被免疫细胞所识别,称此为隐蔽性抗原决定簇。 13、免疫优势决定簇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这些隐蔽性抗原决定簇可以暴露出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称此为免疫优势决定簇(immuno-dominant determinant)。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按摩方法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按摩方法 一、肩周炎(五十肩) 肩周炎、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或汗出受风,睡卧露肩,外感风寒及上肢外伤后固定时间太长,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肩周炎一般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称“五十肩”。 肩周炎早期局部常感酸痛,关节有僵硬感,活动范围逐渐受限。穿衣、梳头疼痛加重,夜间常常疼痛而影响睡眠,此时如不及时治疗,肩部肌肉可逐渐萎缩,弹性减弱,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好像冻凝在一起,所以又称“冻结肩”。 施术方法: 1、受术者取坐位,年老体弱者可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握患肢腕部,另一手轻搓轻揉肩峰及上肢,待有温热感后,小加大力量约10分钟。 2、点掐揉肩、肩、养老穴,风寒者加条口穴。 3、术者一手握腕部,一手固定于肩部行拔晃法,幅度逐渐加:大,以缓解肩部的粘连,同时配合一些拍、叩手法,击打患处约5~7分钟。 4、令患肢搭对侧肩,术者推其肘部,以解除肩前部的粘连导疼痛,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同时配合患肢的被动活动,反复数次。最后用双手抱揉肩部及推搓手法,使肩部有发热感。 施术要点: 1、施术手法宜先轻后重,避免暴力。 2、循序渐进,嘱受术者配合治疗,坚持活动。 二、落枕 落枕为常见病,多于晨起后发现颈部一侧疼痛,转动不便。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枕头过高、过低,使肌肉较长时间维持在过度伸展位,造成颈部肌肉痉挛所致。轻者2~4日即可自愈,重者可延续数周。 表现为颈项强直,不可转头,常需和躯干一同旋转,一侧肌肉僵硬,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一高起的痛性条索。 施术方法: 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先用揉捏法自枕骨处向大椎方向进行揉捏,

以松懈痉挛的肌肉,约5~10分钟。随即点压合谷、肩井及落枕穴,前后受限者加大椎穴,左右活动受限者同时点揉天柱穴。再以一手托下颌部,另一手固定枕骨处,稳力向上牵引颈部。同时停顿5~10秒钟。最后用拍、击、叩三种手法叩击双侧肌肉,风寒重的以拍击为主,力量要作用在浅层,使肩部发热。 三、腰腿痛 腰腿痛为多发病,病因复杂,涉及到病种也较多,如泌尿系肿瘤与炎症,妇科中的附件炎等。还有骨伤科的第三腰椎横突症,腰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椎骨质增生,慢性腰肌劳损,梨状肌损伤及风湿病等,所以对腰腿痛的病人,一定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发病原因及治疗经过,同时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查看有无棘突的凹陷及突出,腰的功能情况,有无侧弯畸形及腰部的压窜痛,如有下列情况,应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 1、棘突凹陷及后突或不明肿物。 2、双侧下肢放射痛。 3、大小便功能减弱者。 4、有结核病病史者。 施术手法: 1、侧扳法患者侧卧位。术者一手扶住髋部,另一手扶住肩部,令其放松腰部,双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使腰椎小关节发生扭转,常可听到清脆的响声。 2、屈晃法令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扶于膝部,用力晃动腰部数次。 3、压按法患者俯卧位,术者双手重叠,按于患处,逐渐向下用力,待患者产生抵抗力后,再猛烈上提松手,利用前纵韧带及周围肌肉的反作用力,使错动的小关节复位。 4、拨、弹法如梨状肌损伤引起腰腿疼,局部施用此手法,使之复位。 5、点按环跳、委中、承筋、承山、跗阳、昆仑、申脉等穴,整个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好。 四、足跟痛 足跟痛以中老年人多见,体型肥胖的女性易患此症,多逐渐发病,一般无明显受伤史,其症状为局限性足跟痛,尤以晨起床后行走时疼痛剧烈,行走一段路后疼痛反而减轻,休息后疼如前。

病理学:组织损伤与修复

第三章:组织损伤与修复 机体是由细胞、细胞间质和体液构成的统一整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不断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保障正常的生命活动。当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细胞和间质的物质代谢发生障碍时,机体启动一系列机制应对环境的变化(这些反应可以有利于机体对抗不利环境,也在一定条件下造成机体损伤使疾病进一步发展),并相应地导致其机能活动和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致病因素一般都会导致机体物质代谢障碍,而这种环境和功能的变化在组织细胞的形态学上可以表现为两类情况:一种是进行性变化,包括细胞的肥大、增生、再生以及组织的机化和钙化。另一种是退行性变化,包括:萎缩、变性和坏死。 变性(含:颗粒样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等几类) 以下,我们着重讨论细胞的损伤:即退行性机能变化。进入讨论前,我们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病理现象都是在病变过程中的一个片断,他们通常是动态的、有相互联系的,而非静止的、孤立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观察到的病理变化既是凝固的功能,又是发病过程的快照。 同样的,机体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也会发挥其修复作用,产生代偿、再生、化生、机化、钙化等反应,维护功能、对抗疾病,这些内容将在随后的章节进行讨论。 第一节:萎缩(Atrophy) 概念:已经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体积缩小或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注意应与其他两个概念相区别即发育不全(Hypotrophy)和不发育(Aplasia)。 发育不全:是指器官、组织不能发育达到正常体积,原因可以是血液供应不良、特殊营养成分缺乏或先天因素。 不发育:指一个器官不能发育,器官可能完全缺失或仅余一结缔组织构成的痕迹性结构物。 例如:人类胎儿畸形中的无脑儿可以说是其脑部发育不全(没有大、小脑),同样也可称为大脑不发育。而萎缩的例子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成年后患脊髓灰质炎引发的下肢萎缩。 根据萎缩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生理性萎缩(physiological atrophy): 概念:也称年龄性萎缩,当动物到达一定年龄时,某些组织器官即发生萎缩,生理机能自然减退。如:胸腺、扁桃体、法氏囊、性腺、子宫、乳腺的萎缩。这类组织器官受到机体内部基因、激素等影响而发生萎缩,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萎缩是不可逆转的。(衰老可以说是一种全身性的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Pathological atrophy): 概念:是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组织器官的萎缩。根据萎缩的性质可分为减数萎缩(指组织器官的细胞数目减少)与单纯萎缩(指细胞数目不减少,而细胞体积减少)。 根据萎缩的范围,又可分为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萎缩。注:在生理性萎缩中同样可以分为减数萎缩、单纯萎缩、全身性萎缩和局部性萎缩,这是与病理性和生理性萎缩不同的分类方法。 全身性病理性萎缩 发生于长期的营养不良或严重的消耗性疾病。如:结核,鼻疽,恶性肿瘤,寄生虫病以及造血器官疾病等。此时机体表现为贫血、消瘦和衰弱。全身组织器官高度萎缩。 首先是脂肪组织可减少90%,其次是肌肉,可减少45%,再次是肝、脾、淋巴结。大脑、心脏的萎缩很不明显,肾上腺等腺体基本不萎缩。这种萎缩中机体仍然设法保障关键的

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的急救方法 日常生活中运动系统的损伤很常见,多数情况下,小的损伤简单处理后很快可以好转,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在发生损伤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措施不当,有可能造成继发损伤或加重伤情,为以后的恢复留下隐患,如关节的习惯性扭伤或脱臼。而有些损伤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如颈椎受伤可导致瘫痪。因此掌握必要的损伤处理原则是十分重要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韧带组织构成,通常肌肉的末端为很厚的带状结构即肌腱,肌腱附着在骨头上。关节是骨头与骨头连接在一起的地方,韧带是为关节提供支持的强壮组织。韧带损伤轻者使关节不稳或活动度增加,重者导致关节内骨头不能维持正常位置造成脱位。 摔倒、运动中受伤,以及通常的扭曲、翻转都可能造成运动系统不同组织的损伤,我们通常把运动系统骨头以外的肌肉韧带等统称为软组织。 常见运动损伤最全面急救方法(1) 多种软组织损伤: 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是日常生活最常见的,从损伤的性质来分,有扭伤、拉伤、挫伤、撕裂等。 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当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时,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担能力可以导致肌肉撕裂。如跳远时用力蹬地,引起小腿后部肌肉拉伤等。此外,肌肉受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限度也可导致肌肉撕裂。例如,在做压腿练习时,如果用

力过猛,也可使被拉长的肌肉发生拉伤。肌肉拉伤的部位可发生在肌腹或肌腹与肌腱交界处,或肌腱的起止部。轻者发生微细损伤,重者则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甚至发生撕脱骨折。肌肉拉伤时除损伤肌肉外,常可伤及肌肉周围的辅助结构,如筋膜、腱鞘等。筋膜撕裂、穿孔时,肌肉损伤后,出血和渗出液若没有完全被吸收,导致肌肉与筋膜粘连,形成“肌肉筋膜炎”。挫伤是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部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闭合性损伤。如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扭伤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发生轻微撕裂所致。日常生活中踝关节扭伤与腰扭伤最常见。参加体育活动时若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易发生扭伤穿着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阶时不小心,易发生跖屈内翻,这时外侧副韧带突然过度牵拉,可引起踝部扭伤。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颈椎腰椎扭伤常常是因为动作不正确、阻力过大或发力过猛造成。在我们进行深蹲、硬拉等大重量训练时容易出现,平时生活中搬运重物、从高处跳下也可以导致扭伤。特别是下背部肌肉薄弱或长期不运动的人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常见运动损伤最全面急救方法(2) 康复中的自我锻炼: 骨折和脱位患者在送达医院后,轻者医生可进行手法复位,重者需要手术治疗。复位后或手术后很多情况下需要石膏固定,是否固定完了就等着拆除呢?这是不对的,在石膏固定期间一定要配合好医生,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