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字发展与中国文化

浅谈汉字发展与中国文化103

浅谈汉字发展与中国文化

姜雅琦

(淄博实验中学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汉字的产生、发展伴随着中 国文化的孕育、发展。本文在追根溯源汉字发展史的同时,探究汉字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关键词:汉字中国文化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H12; 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 21-0103-01

汉字与中国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汉字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的文化史。古代口头表达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保存。这样就出现了能代表语言的声音和意义的新载体—文字。古时候,人们将文字刻在龟壳或者贝壳上,这种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金文。随后文字又经历了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六次汉字的改变。汉字的改变反映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变迁,所以中国汉字不光代表了一种语言,也代表了中国的文化传承。

一、汉字造字史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

下面就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造字法说明汉字体现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一)象形字体现中国古人的直观思维文化

古时候,文字是通过结绳系扣来完成的,后来就转为画画,用图画来记事和交流,相传汉字的始祖是仓颉,他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他创造的鸟迹文字就是最早出现的象形字。这些跟实物都有联系的文字,我们管它们字叫做“象形文字”。比如“人”和“木”字,“燕”“廿”像小燕子的头部的变形,“匕”像是小燕子的两只翅膀的变形“灬”则是小燕子尾巴形。

(二)指事字体现中国古人的抽象思维文化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上个特殊的符号,如 “本”字,是在“木”字下边加上“-”表示“根”的意思。上、下两个字也是指事字,在横线上加上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加画符号则是「下」字。凶字也是指事字,「凶」字是指地上的一个坑,走路的人没看见掉进坑里,「U」代表深坑,中间的「X」符号就是掉下坑的那种危险的情形。类似的有很多。

(三)会意字体现中国古人的变通思维文化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的意思,下边的“豕”是猪的意思,古时候人们家中养猪,所以就用“宀”下有“豕”表示“家”。“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边,向远处望,非常形象,“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明亮。从:“从二人。”就是随行,一起走。劣:力气花得少,就是差。这都是会意字。

(四)形声字体现中国古人的联系思维文化

“偏旁部首一半表义,一半表音”。这是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形声”造字法产生后,突破了局限性,造出了大量大量的形声字。比如:请,清,情,都读qing,目前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都是形声字。我们识字时经常说的“秀才识字读半边”就是这个意思。

二、汉字的变化与开放带来新的文化发展

(一)古今异义词表明汉字在发展中变化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比较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和变化,“敌”现在指的是敌人,“学万人敌”意思是:学习战胜万

人的技能。这里的“敌”是战胜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

同。“竟”本来的意思是究竟,“又不肯竟学”意思是:又

不肯善始善终地学习,不肯持之以恒地学习。“竟”表示

终于,完毕,与现在意思也不同。“元伯俱以白母(告

诉)”意思是:元伯(一一,详细)全都告诉母亲。“白”

与现在的意思相差更大。“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的

“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

业献身的人;“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是指地位地

下,“鄙”是指知识浅陋,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

类似的还有很多。

(二)外来词体现汉字的容纳文化

我们选一些成功的翻译词,让大家一起品味其中的精

妙之处。

幽默:音译来自Humor。基友英语的读音,有适合中

国的语言习惯,罗曼蒂克音译来自romantic,又称为浪漫,

也是如此,雷达来自radar,看到“雷”这个字,马上会让

人想到天边的雷鸣,突出了一个快字。托福来自T O E FL,

是一种英语水平考试,中国人称为考“托福”。“托福”两

字是一个日常的吉利话,可口可乐音译自ocacola,一种饮

料。音译成汉语后的“可口可乐”更是巧妙绝伦。迷你裙

音译自英语m iniskirt,“迷你”音译m ini,裙为意译。翻译

为“迷你裙”确实太绝妙了。既有生活情趣,穿迷你裙那

是为了“迷你”的。

(三)谐音体现汉字文化的趣味横生

“苹安富贵,橘祥如意,梨想成真,杏福快乐,柿事顺

利,核家欢乐,莓有烦恼”中的水果名称带有的谐音更是

绝美,“鸡祥如意,抓住鸡遇,鸡会难得”作为鸡年祝福

语更有年味。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考验,已经成

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标志,汉字文

化就是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孟维智.汉字起源问题浅议[J].语文研究,1980 (1).

[3]杨光.汉字起源新探[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2 (6).

[4]刘薇,张松竹.从《说文解字?叙》析许慎关于汉字起源的理论[J].安徽文学,2008 (8).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姜雅琦,淄博实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