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几点想法

关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几点想法
关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几点想法

关于培训效果评估与成果转化

最近在与很多移动的培训管理员交流都能听到这个问题“培训学习成果怎么转化?”“为什么我们的员工学完了就只是完了,工作上还是原来那一套呢?

确实,对于移动的不少员工而言,培训现在变成了一种“任务”,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学习的人,你能期待他们改变多少呢?但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绝不仅仅是员工的问题,更需要反思的应该是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

“怎样才能让培训学习真正改变学员的行动,从而提升组织绩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我们的员工培训完之后,没有实际行为改变,将所学知识用到课程中呢?

员工之所以没有改变,无非是两大原因:一是不愿意改变,二是不知道怎么改变。我们先来看看不愿意改变的情况,不愿意改变的可能也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

一、对培训老师授课所讲内容不认同,认为根据讲师所讲内容改变可能会不利于绩效提升。这种情况目前不算很多,但是如果培训工作再不改变将会越来越多!我曾经在河南移动与一个市场部同事交流,他说“现在我们的培训安排得太多了,都是那些东西,老师有的还行,但是很多老师讲的那些东西还没我好。“有着这种心态的员工,你怎么能指望他们改变呢?哪怕每次组织的培训中只有一两个这样的员工,对于整个学习氛围都会有不小的影响。

当然这个从侧面也印证了目前中国移动许多地方的培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培训内容安排没有和员工的实际需要结合,培训讲师把关方面也不够严格。诚然,在通信行业利润增长不断下滑的今天,对于培训讲师价格的把控是必然的。近几年不少省移动培训合作价格不升反降,那么合作讲授授课质量良莠不齐也就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所以,我的建议有以下几点,①必须让更多的人参与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以获得更多的支持;这样可以让培训内容更加贴合员工的需要,同时也减少部分学员对培训的抵触!②必须对培训讲师加以把关,找到最合适的老师;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老师名气越大,Title越多,就越合适,也不是要看他的学历以及他的以往就职经历,而是要看他是否对你提出的问题做出了满意的答复,你提出的一些调研需求,他是否积极地去准备。你提出的课程案例讨论,他是否细心地规划了案例讨论的细节问题等等。③必须注意培训活动与企业正常运营活动之间的平衡,培训活动不能与企业正常运营活动相冲突。河南移动、广东移动、移动设计院等许多员工都和我提到过,这个问题在中国移动可以说非常普遍,2015年在我移动设计院的客户一次培训上员工到座率竟然不足50%!所以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我们必须多斟酌几分。在销售旺季、在月末、季末等工作非常多的时候尽量不要安排培训,即使培训部把他们拉到课堂上,他们是坐不住的,而且耽误了员工工作,同时也影响培训效果,让员工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

二、认为讲师说的对,如果做出改变是能够提升组织绩效的,但是如果做出改变需要牺牲自我的利益,或者在短期内会使工作难度提升,而且得不到什么好处。这种情况在许多企

业尤其是市场端是很常见的,特别对于许多老员工而言,调整工作模式就意味着“麻烦”,会让工作变得很“乱”,而且充满不确定性。所以要做出改变会让他们心理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和本能的抵触。

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尝试用更多的激励手段,把培训成果与绩效、薪酬、晋升挂钩,将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这样同时也能让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后更加稳定,关键是把培训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发展相结合,培训主管要从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员工想改变却不知道怎么改变的情况,我也将其再分为两种:

一、培训内容不够落地或对员工对培训内容理解不够透彻,不明白具体行动方法。这种情况非常常见,目前市面上“四动讲师”(听课时候很激动,下课想想很冲动,回去不知怎么动,三天之后就不动)不在少数,实战落地的课程少之又少。这并不完全是讲师授课水平的问题,而是在这种培训界“快餐文化“盛行的情况下,沉下来帮助跟踪学员行为改变对于讲师而言是非常“不划算”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是要求培训主管或者培训需求部门与讲师有较充分的沟通,确保培训结束后能有相应的沉淀来指导学员的行为改变。二是要求培训主管和员工领导对于培训后的效果进行不断追踪和反馈,并在培训后一段时间后让培训讲师再根据收集的反馈为学员制定进一步的改进计划。

二、了解改变的所需要采取的行动,但缺乏相应的制度环境支持。变革,单靠一个两个员工是不可能完成的,想让学员在培训后作出相应的行为改变,必须制定相应的支撑制度。同时为了保证长期效益,也需要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建议在内部引入更多非正式化学习项目,比如拆书帮、沙龙等等,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有利于培训效果转化的。

最后我再补充一下,根据我最近与移动的许多部门员工交流结果来看我觉得我们是时候该考虑一下,员工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多场培训?是时候考虑一下,中国移动的培训安排是不是应该从“多而泛“到“少而精“转变?

以上是个人拙见,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爱德咨询在业内以”实战“著称,愿全力配合您将培训做得更加实战和落地。

培训成果转化

培训成果如何转化

————————————————————————————————作者:————————————————————————————————日期:

关 于 培 训 成 果 转 化 的 分 析 学院:经管学院 专业:人力2011 学号:1165139110 姓名:陈东 2013年9月23日

1 培训成果转化 1.1培训转化的定义 培训转化是指受训者将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认知策略有效的运用于工作当中并产生更好绩效的过程。 1.2培训转化的必要性分析 培训是指组织根据自身战略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对员工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后,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认知策略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不仅应该在乎培训这个过程,更应该注意结果。组织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后是希望组织培训产生相应甚至更大的效果的。对于员工培训的转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员工的工作绩效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技能可以有明显的改善。 1.3影响培训转化的因素分析 1.3.1受训者特点 受训者的特点包括受训者能力和受训者的受训动机,这对于培训成果能否顺利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1.3.1.1受训者能力分析 受训者能力主要是指受训者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受训者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培训成功以及培训转化的基本前提。 1.3.1.2受训者学习动机分析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都会有相应的动机,这也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基本前提。如果受训者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如受训者只是被迫的接受培训,那么在受训的过程中就很难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受训就会是对时间和精力的一种浪费,因此组织在确定培训的人员以及对培训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就应该对受训者的动机进行评估。如他|她是否愿意接受培训?如果他愿意接受培训的话他的预期受训目标将是什么以及在受训的过程中他将会有怎样的学习动机。这是培训组织这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培训的转化也就会涉及投资回报率。 1.3.2培训项目设计 培训项目的设计应该是以组织的战略为基本准绳的,它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相

成果转化总结

×××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结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政方针下,在上级部门指示下,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我校始终依法依规领会和贯彻上级精神,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来抓。现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做法 1.建章立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一贯坚持科技要为经济社会服务,鼓励个人和团队积极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为切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出台了《×××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首先从政策制度上为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保驾护航。 2.建立机构 学校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门在科技处设立了技术管理科,并设立了岗位,重点就是推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创新创业工作。 3.积极宣传 为了积极推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我校在中国安全生产高新技术3D展览中心购买了10个展位,即将展出我校近几年具有代表意义的科研成果,期待有意愿的企业或合作单位进行合作推广或者进行产品生产。 4.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为了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作,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共同研发产品及攻克企业关键技

术,促进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1. “云课堂”多媒体教学系统 我校主持自主研发的“云课堂”多媒体教学系统被市内外多所高校所采用,并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4月28日我校“云课堂”教学平台在重庆市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亮相展示。 2. 瓦斯抽采封孔新工艺 瓦斯抽采封孔新工艺是由我校××老师主持自主研发的产品,该项目是由学校和重庆煌庆贸易有限公司共同推广的新技术项目。 3. ZDY-750全液压钻机 我校××教授领衔主研的“ZDY-750全液压钻机”正在重庆飞尔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生产销售,也是我校与重庆飞尔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新技术推广项目。 三、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重论文、专著、鉴定成果和评奖,轻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 2.对接渠道匮乏,科技成果无法找到合适的市场。 3.重基础理论研究容易忽视市场导向。 4.横向科研课题的针对性太强,成果应用面过窄,只是应用于委托单位,除委托单位使用外,就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 四、成果转化举措

培训成果转化

精心整理结合现实,谈谈如何将培训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学员能否有效转化培训成果,决定了企业能否实现培训的最终目标。在选择了合适的培训方法之后,企业只有合理地控制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其转化过程,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培训的价值。 一、培训成果转化的定义 的内容在610% 当中,转化为相应的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才能算是有效的培训。因此,培训成果转化极大地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有助于更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 (二)提升员工的个人绩效 培训成果的转化首先应该是个人工作绩效的转化,培训成功转化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员工个人绩效的提升。培训项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而专门制定的,其目的是提升个人

的工作能力,满足企业的发展策略。所有的培训投入都需要通过学员的学习和应用得以实现其价值,员工在工作中运用培训所学,改善自己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三)增强企业竞争力 培训成果的转化不仅发挥了培训资源的作用,也满足了企业的培训需求,使员工改善自我行为,提高个人效益和组织的总体效益,这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行业竞争激烈,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企业只有根据需求,投入培训资源,让员工不断的充电,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才能为企业储备人才资本,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之林站 1 2 励。 (2)公平 公平因素把激励过程与社会比较直接联系起来,如果员工感觉通过参加培训有可能得到公平的报酬或其他奖励,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很主动的学习。相反,如果员工感觉不到培训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公平的报酬或其他奖励,就会挫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成果转化动机。 (3)目标设置

科技成果工作总结

科技成果工作总结 篇一:XX年科技成果《工作总结报告》 《焦炉煤气制氢脱硫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工作总结报告 平顶山市三源制氢有限公司 XX年10月26日 目录 一、项目进展概况 二、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三、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技术相比较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五、结束语 工作总结报告 平顶山市三源制氢有限公司自XX年10月投产以来,原设计方案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投产后对整体装置进行了部分工艺改造,由于系统脱硫效果不好,造成吸附剂再生不彻底,生产负荷也只能维持在6000Nm3/h左右,,不能达到设计产能,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公司领导十分

重视焦炉煤气制氢工艺中脱硫技术的开发,多次召开会议,并与设计院和高校联合,对焦炉煤气制氢脱硫新工艺进行专题研究,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经过理论研究和初步实验论证,认为研究开发的焦炉煤气制氢脱硫新工艺,工艺技术可行,投资少,环保效果好,综合经济效益显著,被确定为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为使该项目顺利进展,公司专门成立了技改小组,对该项目进行技术把关。 一、项目进展概况 该项目自XX年8月正式开始,现已正常运行,该项目各工程实施进度情况如下: XX年8月-9月市场调查,编写项目可研性报告; XX年10月项目工程设计; XX年2月土建施工; XX年3月-6月设备制作、安装; XX年7月生产调试,正常生产,工艺指标达设计要求。 二、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公司对该项目极为重视,为确保项目能按预期目标顺利实施,在边生产边技改的情况下,给公司的技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难度,为保证项目进度和安全生产与安全施工,

公司领导亲自到现场指导,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对该项目给予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公司技术人员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有 关专家, 通过精心的工艺设计和装置运行小试,认真进行工艺数据的收集和操作经验的积累,在完善和优化工艺操作的情况下,对成都华西设计院提供的工艺方案进行优化后的再组合,经过精心研究和计算,设计出焦炉煤气制氢脱硫新工艺系统的吸附剂填料装填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该项目投入系统运行后,生产系统运行稳定,再生时间明显缩短,再生效果显著提高,生产负荷有很大的提升,且运行平稳、纯度高,并在生产中取得了宝贵的工艺参数和生产实践经验。达到了研究目的。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由于项目投资成本低,再生效果好,推动了国内焦炉煤气PSA制氢的发展。其特点是:成本低、产品纯度高,节能和环保效果显著。 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和认真探讨,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之一,低成本、高质量,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三、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技术相比较

人员培训成果转化概述

人员培训与开发 (第二次作业) 班级:人力08-1班 一、培训目标 1、管理中高层人员的培训目标:能够掌握主要的管理制度建设储备知识,掌握分析公司现状的能力,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够建立和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 2、服务顾客的员工培训目标: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通过培训,新员工适应新环境、掌握新技能;老员工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能够熟悉和掌握服务顾客的技能,并且提高服务质量,知道公司统一的管理制度。 3、市场营销和开发部门主要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能够掌握公司市场的现状分析,并且能制定有效的公司市场开发和占有战略。 二、培训目标有效转化 1、培训成果转化 指受训者持续有效的将培训中所获得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运用于工作中,从而使培训项目发挥其最大价值过程。企业要想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和组织的整体业绩,就必须了解如何实现企业中的培训成果转化。 2、培训项目设计 创造良好环境 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是提升培训效果的前提。强化对员工的培训是一种长期、持续性的系统过程,目的是培养能适应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创造有利于员工学习提高的

良好的培训环境是先导,好的培训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学习效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满足企业的需求。 第一,设立共同愿景,以共同的远近期愿景统合人心,指导学习惯第二,应该有明确、具体的企业文化来引导 第三,学习培训、技能与效率提高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挂钩 第四,建立科学的文化学习型企业创建主管体系 3、应用成果转化理论 (1)同因素理论 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培训成果转化取决于培训任务、材料、设备和其他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相似性。如果培训内容和实际工作内容完全一致,那么受训者在培训过程中只是简单的训练工作任务,并且会有较好的培训成果转化效果。 (2)激励推广理论 该理论认为,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方法是在培训项目设计中重点强调那些最重要的特征和一般原则,同时明确这些一般原则的使用范围。可以鼓励学员将培训中所强调的要点与其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起来,学员之间共享在不同环境和情景中这些原则得以应用的成功经验。也可以鼓励受训者接受培训时和培训结束后将所学技能应用于与培训环境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去。该理论强调“远程转换”,远程转换指当工作环境与培训环境有差异时,受训者在工作环境当中应用所学技能的能力。 (3)认知转化理论 以信息加工模型作为其理论基础。信息的存储和恢复是这个学习模型的关键因素。其强调培训成果能否转化取决于受训者回忆所学技能的能力。 4、培训成果转化理论的比较

如何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如何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提要] 培训成果的转化作为培训的应用阶段,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员工不能够有效地将从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转化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导致培训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调。本文在阐述培训成果的转化研究现实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措施。 关键词:培训成果转化;影响因素;措施 一、培训成果转化的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培训成果转化是指“学以致用、学以致变”,把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模式等内容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提高工作绩效。培训成果转化是实现培训终极目的的决定因素。一些企业培训效果不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和用分离,没能做好培训成果转化。研究表明,只有40%的培训内容在培训后的短时间内能立刻被应用到工作情景中,25%的内容在六个月以后还能应用,15%的内容能支持到一年,如果以货币形式来衡量,大约只有10%的培训投入能够转化为员工日后的工作行为。经过培训,员工的知识、技能都有所提高,完成了培训的前两个目的,但是员工并不能把所学转化为个人绩效,进而实现培训的终极目的,这就说明是在应用环节出现了问题,培训成果转化遭遇障碍。因此,注重员工培训成果转化,把培训成果转化纳入培训管理体系,对增强培训工作的生命力,体现培训的真正价值,促进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 1、受训者的个体特征。受训者的个体特征,如控制点、自我效能感、个人动机、个人能力等方面对培训成果转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培训情景下,认为自己能够控制组织结果(认可、提升、加薪、工作扩展等)的受训者更容易把培训中所学应用到工作中去;自我效能感强的受训者对取得预期绩效充满高度自信,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大;受训者培训前有足够的强烈动机,他们在掌握培训内容和培训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其中个人工作态度、组织承诺、参加培训的决定和反应以及培训后的干预是主要的个人动机因素。此外,个人能力也会对培训成果转化效果产生影响,能力较强的个人能够较好地做好完成培训所学的准备,他们也更有可能主动积极地去寻找或获得运用培训所学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保持和提高工作绩效水平。 2、环境因素。影响培训转化效果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组织支持和继续学习的文化。组织支持是指让受训者相信当他们把培训中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场景中时,组织系统能够向其提供应用的机会,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如技术设备的支持、实践的机会、文化环境、领导者的支持促使员工进行培训成果的转化。在继续学习文化氛围下的员工会认为学习对他们来说不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的,他们更倾向于将培训内容运用到实践工作中。 3、培训设计。根据等同因素理论,培训可以通过改进与实际情境相对应的刺激、反应和条件等因素的程度来增强培训效果。原理理论认为,培训应该关注解决问题所必要的一般原理,这样他们就会在迁移环境中应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培训目标和培训目的必须体现在培训内容和培训设计中,要提前确定培训将要应用的情景。 三、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一个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成果如何转化范文

关 于 培 训 成 果 转 化 的 分 析 学院:经管学院 专业:人力2011 学号: 姓名:陈东 2013年9月23日

1 培训成果转化 1.1培训转化的定义 培训转化是指受训者将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认知策略有效的运用于工作当中并产生更好绩效的过程。 1.2培训转化的必要性分析 培训是指组织根据自身战略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对员工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后,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认知策略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不仅应该在乎培训这个过程,更应该注意结果。组织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后是希望组织培训产生相应甚至更大的效果的。对于员工培训的转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员工的工作绩效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技能可以有明显的改善。 1.3影响培训转化的因素分析 1.3.1受训者特点 受训者的特点包括受训者能力和受训者的受训动机,这对于培训成果能否顺利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1.3.1.1受训者能力分析 受训者能力主要是指受训者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受训者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培训成功以及培训转化的基本前提。 1.3.1.2受训者学习动机分析 每个人做每一件事都会有相应的动机,这也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基本前提。如果受训者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如受训者只是被迫的接受培训,那么在受训的过程中就很难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受训就会是对时间和精力的一种浪费,因此组织在确定培训的人员以及对培训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就应该对受训者的动机进行评估。如他|她是否愿意接受培训?如果他愿意接受培训的话他的预期受训目标将是什么以及在受训的过程中他将会有怎样的学习动机。这是培训组织这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培训的转化也就会涉及投资回报率。 1.3.2培训项目设计 培训项目的设计应该是以组织的战略为基本准绳的,它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相 1

创新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创新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中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创新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希望大家喜欢! 创新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一) XX公司一直以来全面贯彻和响应一冶技术创新的指示精神,努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科技进步长效机制,不断总结技术创新工作经验,努力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动力。 一、组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 为了加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的领导工作,XX公司在成立以党委书记、总经理梅国庆同志为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与推进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同时,健全和完善以公司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以各项目经理部和各经济实体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比如说青山搅拌站,以市场为导向抓好科技创新工作,不仅建立了自身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同时也制定了技术创新的奖惩标准来激励广大员工积极投身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各基层单位纷纷建立和健全自身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工作氛围。 二、大力推广专利意识,积极申报专利,努力打造XX公司知识产权 经过五十多年的市场闯荡,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申报专利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JA公司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20XX年年初及时召开了XX公司首次科技大会,这次会议上,

我们认真地总结了公司的技术成果和技术优势,也客观地指出了我们技术创新工作的 薄弱环节,分析了XX公司的技术创新形势,让公司上下明确了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 和任务,吹响了打造JA公司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号角。在 这次会上,我们把专利意识的推广作为重要的一项议程,邀请了专利工程师对公司的 中层干部和技术负责人做了专利知识讲座,这对全公司上下进一步形成申报专利的氛 围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专利的选题和申报上面,我们积极面对,首先是发挥各经济实体和各项目部的 技术优势,调动基层技术人员申报专利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 二是工程项目管理部在课题的选择上,在各单位自身优势与专利技术的结合上加强指导,我们多次来到各基层单位,与技术人员进行座谈,深入挖掘创新点。三是积极加 强与一冶技术中心、技术部和专利公司的沟通与联系,邀请专利工程师多次到我公司 进行授课,为我们传道解惑。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公司20XX年申报并受理6项 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3项,其中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 三、下大力气做好省部级科技成果的申报工作 20XX年我公司在一冶技术部的精心指导下,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宜昌消化池 科技成果资料的编制,多方面搜集相关的资料,加班加点,同时反复查新,深入挖掘 创新点,把专利技术的应用穿插到该科技成果中去。该项科技成果在20XX年7月初 顺利通过了中冶集团技术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该项施工技术被认定为中国冶金建筑协会的专有技术。目前正在向中冶集团申报科技 进步奖。 四、积极做好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和优秀论文、工法的推荐和申报工作 做好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和优秀论文以及工法的编写、申报工作既是对我公司既有 施工技术和施工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原有技术的提升和发展。20XX年,我公司 已申报的科技论文"粉煤灰与矿粉复掺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浅谈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调试被"等13篇论文分别被科技部和建设部、中冶集团核心期刊 收录并发表。宜昌清江山水1#及4#楼工程、武钢二炼钢易地改造工程A块连铸机设 备基础施工组织设计等四篇施工组织设计分别获得一冶优秀施工组织设计奖;蛋壳型混 凝土结构施工工法被鉴定为省级工法;大跨度管桁架结构胎架滑移工法通过企业级工法 的鉴定,20XX年初通过部级工法鉴定。目前,各项目经理部和实体单位积极撰写科 技论文,向一冶和省部级刊物踊跃投稿,形成了科技创新的良好势头。

培训成果的转化

培训成果转化 一、培训成果转化的理论 1.同因素理论:同因素理论是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共同提出的。同因素理论认为,培训成果转化取决于培训任务、材料、设备、和其他培训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相似性。只有在受训者所执行的工作与培训期间所学内容完全相同时,才会有较好的培训成果转化效果。 同因素理论认为,培训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相似性有两个衡量尺度,物理环境逼真与心理环境逼真。物理环境逼真是指培训中的各项条件,如设备任务、环境等与实际工作的一致程度;心理环境逼真是指受训者对培训中的各项任务与实际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予以同等重视的程度。 在培训成果转化中,心理环境逼真所起的作用,比物理环境逼真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在培训中对各项任务与实际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予以时间限制,且该时间与实际工作中的时间限制相近似,这有助于提高培训环境心理逼真的程度。 2.理论应用 同因素理论可以用于模拟培训项目设计和进行培训效果转化的实践中,可以采用案例研究、模拟游戏、角色扮演等方法。同因素理论在企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设备应用或操作程序方面的培训。 为达到有效的培训成果转化效果,在运用同因素理论实施培训成果转化工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具体如图:

同因素理论应用注意事项 1.培训中应该告诉学员基本的概念 2.在培训过程中应该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 3.明确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将培训内容运用在工作中 4.学员应该能够说明培训中所执行的操作与实际工作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别 5.如果培训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别,应使学员明白在工作 6.在培训过程中鼓励学习的内容超出所应用的范围 7.培训内容应限定在受训者能够有能力掌握的范围内 8.鼓励学员将培训课堂上所学的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020年科研工作总结三篇

2020年科研工作总结三篇 科研工作总结三篇科研工作总结三篇依据集团发展的总体部署以及20年工作目标,以课题研究为基础,突出科研为各生产厂的服务功能,在技术中心组织和各单位的配合下,20年科研工作在项目申报立项、过程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20年主要完成的工作 一、加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工作20年技术中心重点突出科研为各生产厂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各生产厂参与科研项目,今年共组织申报集团科研项目12项,1月22日,组织召开了20年科研项目立项专家评审会,评审专家针对立项背景、国内外技术水平、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创新点、工艺路线、目标进度以及经费预算等方面等方面进行评审,提出了10项立项建议。 其中技术中心2项、信息系统管理部2项、机焦厂1项、冶炼厂2项、炼钢厂3项,与20年相比集团自立项增加5项。通过评审的10项科研项目以安控总字【20】第011号下达了年度科研项目计划。 另外,技术中心申报的800及以上规格型钢产品研发项目被山西省科技厅列入了20年度省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并获得省财政15万元资金支持。

二、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过程规范管理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今年加大了对集团课题研究、结题的指导与监督力度。加强了对所有在研课题进行跟踪服务,了解研究情况,督促研究进度,提供服务咨询。 4月19日,组织召开20年度立项的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及阶段检查专家评审会,分别从项目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公司经营的支撑作用、存在的问题、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下阶段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检查,经过评审,炼焦配煤工艺研究、褐铁矿烧结性能研究、8(08)冷镦钢盘条开发等3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准予结题;345级1000300系列型钢工艺优化研究、10。 9级40盘条开发等2个项目通过阶段检查。 10月10、11日,组织召开20年立项的科研项目阶段检查专家评审会。经过专家评审,11个科研项目中有10项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检查结果评价为良好,1项由于受到设备改造进度的影响,没有达到项目责任书的要求。 三、加强科研项目成果转化20年,技术中心积极推动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工作。截止目前,科研项目共实现增效510万元,发表论文5篇,其中10。 9级高强度螺栓20热轧盘条的开发、大规格型钢轧制技术要领被轧钢收录;微量硼对碳素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低合金高强度大规格型钢性能研究与改进被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收录;高线40控冷控轧关键技术研究被热加工工艺杂志收录。

技术转移工作汇报

技术转移工作汇报 篇一: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终稿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 一、背景 为落实温总理今年10月访意期间与贝卢斯科尼总理共同发表的《中意关于加强经济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及科技部与意大利公共管理与创新部签署的创新合作备忘录,推动两国创新合作,促进中意之间技术转移和创新资源的对接,同时发挥北京在中意之间国际技术转移方面对全国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拟在京设立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特提出本方案。 二、目标 建设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目标是,加强中意两国之间创新交流与互动发展,以引进意方较为成熟的创新产业优势资源,实现中意之间创新要素的流动

与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主要任务,有效发挥北京作为国际交流中心的优势和对全国的技术带头与辐射作用,探索中意合作新模式,努力通过两国间技术转移及相关的科技经济合作,提高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组织体系 中意技术转移合作的组织体系包括中意技术转移指导委员会、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见图1)。 图1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组织体系图 中意技术转移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中方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牵头,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科技主管部门代表组成;意方由意大利创新部牵头,意大利创新署等机构的代表组成。指导委员会负责监督并指导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工作及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的实施。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依托北京市科

委,建立中意技术转 移中心,作为与意方日常联系的对口部门,协调中意技术转移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中意技术转移中心接受中意技术转移指导委员会的领导,并定期向其汇报。 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中意技术转移中心通过组织实施中意技术转移合作计划具体推动中意两国间技术转移和创新资源的对接。合作计划重点支持中意双方技术转移对接活动、技术转移项目、技术转移人员交流,以及其他相关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合作计划初期在中关村高新园区、天津滨海新区、南京高新区、苏州科技园区、长沙高新区实施,重点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湖南等省市。合作计划意方的对应机构包括相关的科技园、技术转移机构、企业、基金会、产业促进部门等。 四、主要功能及业务 中意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动态发布双方

培训效果需要怎样进行转化才能显现效果

培训效果需要怎样进行转化才能显现效果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案例:一家房地产企业开展了连续2天的“MTP管理技能培训”,培训管理者意识到,评价一个培训好坏的主要指标是看学员在课程结束之后有多少的“行为转变”而不仅仅是看老师讲得好不好。因此,培训结束后,培训管理者设计了一系列的“训后转化方案”,包括训后总结会议、训后行动计划、训后案例分享会等等。本以为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推动训后的知识运用与效果转化,让培训效果“显现”出来,结果却遭遇了各种阻碍:大多数参训员工纷纷反映不会运用,不知道怎么去运用,没有办法运用。在培训管理者苦口婆心的劝导之下,有些部门的参训学员按要求提交了所谓的“训后知识运用案例”,但都不是真实案例,而是为了完成任务,现编现造的案例。培训管理者为此大伤脑筋。 案例分析:为什么员工培训之后没有感觉?为什么员工培训效果之后不会应用?为什么培训效果后应用效果不佳?原因有如下几点: 1、员工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因此没有意愿参加相应的企业培训效果;不知道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就没有动力去改进; 2、培训效果时间太短,只有一天或二天,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让员工掌握一个大的知识点或者精通一些管理技能,只能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的贯彻与实践; 3、员工在培训现场,也许是有感觉有收获的,但由于时间太短,

讲师需要把很多知识点浓缩提炼以后进行灌输,导致培训的内容多而浅,很难给员工留下深刻的印象; 4、员工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能把培训效果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工作中; 5、培训讲师在培训结束之后就走了,员工在转化运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不知道向谁请教,如何反馈; 6、员工不知道把培训效果中学到的知识或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针对案例中培训效果转化难的问题及上述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周期化开展培训。比如针对“MTP管理技能培训”,可以设定为期三个月或六个月的培训周期,每期开展二天的培训,通过持续性的系统性的相关知识培训,不断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保证培训内容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输入,有助于所学内容的吸收和升华。 2、合理安排培训效果课程的实施方案。比如每期开展二天的培训效果,第一天讲述课程的知识或技能要点,第二天引导学员进行实操练习或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绎如何在工作中运用,从而让员工活学活用。 3、训前作业与训前评估齐头并进。训前作业和训前评估能够让员工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差距、自己的问题、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产生培训的欲望和动力;同时,训前作业也能够让讲师了解学员需要补充哪些知识、有待提高之处,还能为讲师提供培训的相关素材

培训教学方案计划成果结果转化

结合现实,谈谈如何将培训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学员能否有效转化培训成果,决定了企业能否实现培训的最终目标。在选择了合适的培训方法之后,企业只有合理地控制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其转化过程,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培训的价值。 一、培训成果转化的定义 培训成果转化也称培训迁移,是指员工把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程度。需要指出的是,培训成果转化并不等同于学习,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掌握了某种知识、技能、行为、态度,也许学习效果很理想,但这却不意味着学员在任何场所中都能应用这些学习所得。学习的内容转化为个人所得之后,只有进一步转化为实际的个人绩效,才能说是培训成果的转化。 事实上,只有40%的培训内容在培训后的短时间内能够立刻被应用到工作情景中,25%的内容在6个月以后还能应用,15%的内容能够维持到每年年末。如果以货币形式来衡量,大约只有10%的培训投入能够转化为员工日后的工作行为。由此可知,学员在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中的学习所得,如果没有经过培训成果转化这一过程,那么所有的培训投入将无法只想最终的目标,即无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而也无法提高公司的整体绩效。 二、培训成果转化的意义 (一)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培训被视为一项人力资源投资,企业力求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能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和价值。培训工作的开展必然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然而很多企业普遍出现培训资源转化率低的问题,致使培训资源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增长,甚至出现零增长。培训资源转化率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培训成果的转化率低,可以说,如果没有培训成果转化这一过程,培训资源投入得再多,也是一种浪费。培训投入只有通过员工的学习,将所获得的各种新能力应用到工作环境当中,转化为相应的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才能算是有效的培训。因此,培训成

如何的有效开展培训效果评估

如何有效开展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评估通过培训技术方法,对培训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的评估。培训效果评估模型中,常用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型有很多,如柯氏四级评估、考夫曼五层次评估、CIRO评估模型、CIPP评估模型、菲利普斯五级投资回报率模型等。 培训评估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检验”和“纠偏”过程,它不仅对培训项目和培训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而且让培训管理者对培训工作进行全程“诊断”,为持续改进培训管理工作提供宝贵的信息,使培训资源等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共享,最终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了创造性地做好培训评估工作,克服培训评估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及工作难点,必须建立卓有成效的培训评估系统,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入手。 1、制定科学的培训评估制度 企业培训评估制度一般包括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和培训跟踪制度。其中培训考核评估制度规范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的检验评价工作;培训跟踪制度则是对培训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转化和应用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培训评估工作的基础,只有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评估制度,才能保障培训评估系统正常运行。在柯氏四级评估中,一级、二级评估是培训评估的标准配置,三级、四级评估则要认真设计。 2、寻求高层管理者的积极支持 高层管理者的参与和支持是培训评估工作的关健。企业仅有科学的评估制度还远远不够,如果得不到高层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就很难客观公正的开展培训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也失去了应用的价值。因此,培训管理者必须积极争取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保证培训评估系统高效运行。 3、培育职业化的培训评估人员队伍

培训评估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是影响培训评估结果的重要因素。培训管理部门应该把对高素质的培训评估人员的培养作为培训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高标准选拔培训评估工作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基本素质的强化培训,使其具备专业培训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有效开展培训评估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4、做好培训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工作 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是产生培训效益的关键。企业应该建立培训成果转化和应用机制,具体做法是:首先营造一个高层支持的转化环境,然后由培训管理部门和员工直接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转化计划,指导受训员工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在提高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基础上提高组织绩效,让培训效益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和企业的长远经营发展中真正体现出来。

成果登记 成果转化总结

成果登记/成果转化总结 1、科学:它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理解的数据计算丶文字解释丶语言说明、形象展示的一种总结丶归纳和认证;科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与一致性,其为探索客观世界最可靠的实践方法。(参考定义:科学是具体的事物及其客观规则,具体的实事求是,诸多的实践经验,实证之学,科学主要内容是具体的世界观与具体的方法。) 2、科技:科学+技术 3、成果转化:狭义指的是技术转移。相关资料:①技术转让(专利权)合同;②专利证书;③网上银行电子回单(备 注写清楚)。 要求:打印稿件(原件)3份,盖骑缝章,若有复印件也是要有公司的戳章。 成果转化免税申请办理程序:①公司签订技术合同(专利权)转让;②进入公司自己的平台登记技术合同,提交;③县、州管理站通过/认定合同登记;④再次进入公司自己的平台登陆,申请免税;⑤县登记站同意,州管理站审核通过,出具核定名单,同意税费减免;⑥公司凭州里的核定名单,到税

务部门开普票(零税率);⑦税票复印件分别交县、州;最后资料分类归档。 4、技术合同登记:至登记新的技术的合同,主要涉及技术。说道“**规律”则不登记,因为客观规律类属于科学。 5、可以鉴定的的叫做技术,其对象不可能是规律类的。已有的技术应用不叫做发明。 6、技术是手段、技能,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7、成果登记的范围:授权的专利(发明、实用新型的,外观设计一般算不上有科技含量的专利),得到国家权威认证、结题的(评价报告、鉴定、标准、项目验收报告等)。 8、成果登记用处:公司为以后储备资历、准备资料,事业单位则是有助于评职称。 9、成果登记 资料: 1、专利证书(第一页,写有局长申长雨这页)做一个PDF文档; 2、权利要求书(专利证书里面有)做成一个PDF文档; 3、应用证明/经济效益证明(一个成果出具2个应用证明,做成一个PDF文档),应用证明可以是销售合同、产品性能报告、其他单位出具的使用产品情况说明。以上资料只需要电子档,不要纸质档。 1)密级:一般\必须填“无” 2)完成人员:一般指专利的发明人。如实填写,顺序不乱。包括出生年月、文化程度、职称等关键信息。 3)完成单位:一般指是专利权人。多的单位成为协作单位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总结报告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总结 报告 附件 6 项目编号: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总结报告项目名称 : 归口管理部门: 承担单位 : (盖章)项目负责人: 起止年限 : 年月至年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制 - 2 - 一、研究工作总结 1. 合同执行情况 2. 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4. 主要研究成果概述。特别要说明主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之处,并列出具体的内容和必要的数据 5. 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对基础研究,着重阐明其科学意义;对应用基础研究,着重阐明其应用前景);学术界的反映和引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情况;转入其它重大科技计划的情况 6. 存在问题二、主要研究成果、完成的论著(篇、册)和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撰写的技术报告、编制的标准、规范或指南、试验工程或示范点、发表的与主要论著、获得学术奖励的情况等 * 论文要写明作者、题目、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 专著要写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 * 技术经济指标可列表表示 - 3 - 三、项目经费决算表单位:元支出项目预计支出实际支出资金来源预计数实际数(一)直接费用国家有关部门资助 1.设备费省有关部门资助 2.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省交通运输科技专

项资金 3.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重点工程科研费4.劳务费/专家咨询费自筹资金 5.其他支出其他(二)间接费用 1.管理费 2.绩效支出合计合计单位负责人: 会计主管: 项目负责人: 填表人: 4 四、审核意见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年月日归口管理单位审核意见: (公章)年月日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审核意见: 完成综合质量评价(打√) 特优优良中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关于开展2019年桂林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结及绩效核验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9年桂林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结及绩效核验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经开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根据《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印发2019年度设区市绩效考评指标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桂科办字〔2019〕178号)以及《中共桂林市委督查和绩效考评办公室关于印发〈桂林市2019年度县(市、区)绩效考评指标评分细则〉及〈/n>桂林市2019年度县(市、区)绩效考评加(扣)分标准市督效办发〔2019〕38号)相关要求及核验时间安排, 我市分四批共推荐了106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参加自治区核验。为做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评指标的评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内容及要求 主要对本县(市、区)2019年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采取的主要措施、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将2019年由本县(市、区)推荐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填入《2019年__(县、区、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汇总表》,我局将对照本年度已提交的材料核对各县(市、区)的推荐情况,并依据自治区的核验结果完成评分。 (一)已完成年度“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目标任务需提交的材料。 请各科技管理部门按照桂林市绩效考核方案分配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任务指标,对照自治区科技厅“广西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公示”核查完成情况,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提供如下材料: 1、“2019年__(县、区、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汇总表”电子版和盖章扫描件; 2、“2019年××(县、区、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结报告”电子版和盖章扫描件。 (二)未完成年度“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目标任务需提交的材料。 对未完成年度科技成果转化目标任务的科技管理部门,按照“桂林市2019年度县(市、区)绩效考评指标评分细则”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1、县(市、区)党委、政府(含两办)下文或批准文件出台支持本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或安排工作经费的证明材料; 2、提供到相关企业调研服务,开展成果转化对接工作的证明材料,按市局通知要求报送成果转化相关材料的证明; 3、“2019年__(县、区、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汇总表”电子版和盖章扫描件,如未推荐项目请填“无”; 4、“2019年××(县、区、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结报告”电子版和盖章扫描件。

关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几点想法

关于培训效果评估与成果转化 最近在与很多移动的培训管理员交流都能听到这个问题“培训学习成果怎么转化?”“为什么我们的员工学完了就只是完了,工作上还是原来那一套呢? 确实,对于移动的不少员工而言,培训现在变成了一种“任务”,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学习的人,你能期待他们改变多少呢?但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绝不仅仅是员工的问题,更需要反思的应该是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 “怎样才能让培训学习真正改变学员的行动,从而提升组织绩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我们的员工培训完之后,没有实际行为改变,将所学知识用到课程中呢? 员工之所以没有改变,无非是两大原因:一是不愿意改变,二是不知道怎么改变。我们先来看看不愿意改变的情况,不愿意改变的可能也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 一、对培训老师授课所讲内容不认同,认为根据讲师所讲内容改变可能会不利于绩效提升。这种情况目前不算很多,但是如果培训工作再不改变将会越来越多!我曾经在河南移动与一个市场部同事交流,他说“现在我们的培训安排得太多了,都是那些东西,老师有的还行,但是很多老师讲的那些东西还没我好。“有着这种心态的员工,你怎么能指望他们改变呢?哪怕每次组织的培训中只有一两个这样的员工,对于整个学习氛围都会有不小的影响。 当然这个从侧面也印证了目前中国移动许多地方的培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培训内容安排没有和员工的实际需要结合,培训讲师把关方面也不够严格。诚然,在通信行业利润增长不断下滑的今天,对于培训讲师价格的把控是必然的。近几年不少省移动培训合作价格不升反降,那么合作讲授授课质量良莠不齐也就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所以,我的建议有以下几点,①必须让更多的人参与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以获得更多的支持;这样可以让培训内容更加贴合员工的需要,同时也减少部分学员对培训的抵触!②必须对培训讲师加以把关,找到最合适的老师;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老师名气越大,Title越多,就越合适,也不是要看他的学历以及他的以往就职经历,而是要看他是否对你提出的问题做出了满意的答复,你提出的一些调研需求,他是否积极地去准备。你提出的课程案例讨论,他是否细心地规划了案例讨论的细节问题等等。③必须注意培训活动与企业正常运营活动之间的平衡,培训活动不能与企业正常运营活动相冲突。河南移动、广东移动、移动设计院等许多员工都和我提到过,这个问题在中国移动可以说非常普遍,2015年在我移动设计院的客户一次培训上员工到座率竟然不足50%!所以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我们必须多斟酌几分。在销售旺季、在月末、季末等工作非常多的时候尽量不要安排培训,即使培训部把他们拉到课堂上,他们是坐不住的,而且耽误了员工工作,同时也影响培训效果,让员工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 二、认为讲师说的对,如果做出改变是能够提升组织绩效的,但是如果做出改变需要牺牲自我的利益,或者在短期内会使工作难度提升,而且得不到什么好处。这种情况在许多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